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4

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要求技工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胜任力,提升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语文教学   职业素养

语文学科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在全面促进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将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教学活动的改进和创新,真正彰显语文教学活动的价值,保障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组织目标。

一、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在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活动改革创新的措施,能促进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循序渐进地强化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对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进行解析,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在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探索职业素养教育,能帮助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学生展示名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了解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受他们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和职业素养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其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在技工学校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传授语文知识,借助职业案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多角度解析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和良好思维模式的形成[1](220)。

其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在对技工学校语文教育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有效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能将职业教育的内容与语文教学活动紧密地融合,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职业心理,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的培养,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学生未来逐步实现职业发展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能在岗位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措施

在技工学校组织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职业素养作为培养的重点,从多角度探索教学措施,能展现语文教学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深化他们的思想认识,切实保障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2](297-298)。具体结合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挖掘语文教材,突出职业态度。

结合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应该重点把握技工学校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需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系统的挖掘,融入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形成准确的定位,从而深化思想认识,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理念,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爱岗乐业的精神态度,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走向社会》一课的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重点结合课文中作者对学生走向社会的忠告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忠告,如“不要害怕”“你要不停地笑”“当无聊感侵袭你的时候,你应有所准备”“能学明辨的功夫”“爱你的工作,悉心去做某件事,你绝不会一无所获”“要有激情和冲动”“成为真正的你,充分发挥你的个性”“存在只有靠自己去创造”“要坚强进取,做个能吃苦有活力的人”,师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融入职业态度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职业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未来更好地参与到岗位工作中[3](109)。此就能强化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作用,增强教学组织成效,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积极的引导。

(二)创新教学方法,融入职业精神。

教师在明确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重点的基础上,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良好融入职业精神培养,确保学生结合语文知识内容形成对职业精神的深入理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4](82-83)。在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分析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尝试引入情境创设法、角色演绎法、模拟实践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在多种教学方法整合应用的前提下辅助学生理解职业精神和感悟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寻找时传祥》作为典型案例,采用情境演绎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以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时传祥的人生故事呈现出来,使学生在视频的辅助下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时传祥在自身岗位工作中做出的贡献[5](122)。另一方面,教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对劳模时传祥身上所展现的时代光芒、职业精神特质等进行分析,并说一说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存在时传祥一样的人,他们在社会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在学生积极讨论探究加深对时传祥精神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向学生讲解各行各业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客观看待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在未来工作中学习时传祥精神,不断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认真钻研,爱岗敬业,在自身岗位工作中为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如此,就能创新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紧密融合,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提高職业素养,为学生未来有效参与到职业工作中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社会实践,增加职业体验。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职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并且通过职业实践为学生创造职业体验的条件和平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重点针对语文教学中社会实践的组织开展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种类型的语文教学实践,为学生搭建职业体验的平台,使学生对职业精神形成全新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技工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6](115-116)。

例如教师在讲解《邮差弗雷德》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敬业精神形成全新的认识,可以组织开发与此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将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合,对学生实施积极的职业意识引导。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与学生共同阅读《邮差弗雷德》,品味其所传达的思想,如“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成功的基石是关系”“你必须持续地为他人创造价值,这不必花费一分钱”“定期调整自我,振作自己”,再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融入职业素养的内容,如学生无法独立处理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融入“成功的基石是关系”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活中与其他人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共同对职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如此就能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职业体验,自身职业发展水平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7](170-172)。

(四)优化教学评价,落实激励反馈。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组织开展技工院校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重点针对教学评价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有效落实激励反馈方面的教学策略,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促進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创新,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具体优化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结合信息时代技工院校教育改革的现实情况,尝试将教师评价与人工智能评价有机融合,一方面发挥教师主观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及职业素养培养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关注自身职业素养的发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在组织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人工智能评价系统,发挥人工智能评价的作用,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面部表情、行为习惯、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准确的识别,并借助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职业素养培养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提高职业素养的方法,强化创新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在激励反馈的作用下促使学生找准学习方向,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切实保障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创新。

(五)优化师资建设,发挥榜样作用。

对于技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来说,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存在紧密的联系,要想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强化教学效果,彰显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发展效能,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就要认识到优化师资建设的重要性。引导语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发挥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对职业精神形成全新的认识[8](25-27)。在优化师资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到职业生活中,面对学生能展现出较高的工作热情,与学生主动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职业素养培养情况等,并适当地在教育实践中融入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精神理念等,在榜样示范作用的支撑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此就能发挥技工学校语文教师队伍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打造积极健康的职业发展空间,真正彰显语文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引导。

三、结语

在全面推进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下,选取语文教学作为切入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强化教学效果,促进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合理化融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切实保障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技工学校的学生未来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秀娟,张文旭.谈信息技术与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新通信,2020,22(05).

[2]滕秀娟,张文旭.“互联网+”下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1).

[3]陈志华.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创新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01).

[4]滕秀娟.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应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J].中国培训,2020(01).

[5]陈秋芳.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境况之探究[J].国际公关,2019(11).

[6]陈培英.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J].职业,2019(14).

[7]罗小容.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12).

[8]董小芳.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职业,2018(11).

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经典传统文化,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环境下,经典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构建,这样可以让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此,分析了经典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教学价值,然后对其融入语文教学的措施展开探讨,希望可以给业界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进行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核心素养当中,文化认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素养,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和传承,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就能够强化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升级。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文明发展过程中汇聚累积起来的可以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特征的文化总和,就我国实际来讲,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子百家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而在具体的文化形式上,主要涉及诗、词、曲、赋、小说、书法、围棋、音乐、陶瓷等多个不同的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千百年历史发展中流传下来,形成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讲,将传统文化融入进来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可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教材课本为主。但是,毕竟书本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就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充实性。其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元素,比如围棋、书法、音乐、戏曲等,其中存在不少可以吸引学生的元素。在课堂上将这些引入进来,可以实现教学活动的趣味化构建,强化学生的学习参与。最后,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实践机会,促进课堂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鉴于传统文化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语文教师就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手段将传统文化融入进来,重构小学语文教学。

(一)立足诵读活动融入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活动是一类常见的活动,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而诵读活动,就可以成为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立足传统文化,构建起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对经典传统文化形成认识。首先,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每堂课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拿出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一首古诗或者是词,通过诵读,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悟,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可以展开古文诵读活动。除了诵读古诗词之外,还可以立足古文来组织学生展开经典诵读,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见识和积累。最后,还可以引入其他的传统文化素材来构建经典诵读活动,让经典诵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固定环节,如此日积月累下来,就能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语文课堂之中。

(二)以传统文化拓展语文教学

除了通过传统文化组织开展诵读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立足语文阅读教学或是写作教学,以传统文化来实施拓展教学,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补充拓展,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加有效。比如,在教学《清明》这首古诗的时候,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代表诗作,主要是描写了清明的一些景象。在课堂上,教师对诗作进行讲解之后,便可以拓展引入其他诗人描写清明的诗作,展开拓展教学。如黄庭坚的《清明》、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等,将这些同样描写清明的诗词拓展引入到课堂之中,实现阅读教学的拓展,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果。此外,在教学其他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引入进来,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三)以传统文化创设实践活动

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以课堂实践活动为基础,构建起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将对联这种传统文化形式融入进来,指导学生学习对联写作,并且运用相关的修辞技巧来写对联。通过这样的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对对联产生有效的认识掌握。再比如,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陶瓷品鉴活动,以陶瓷文化为载体,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陶瓷艺术品,让学生鉴赏这些陶瓷艺术品的审美内涵,然后以其为对象展开写作,描写相应的陶瓷艺术品。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其他的传统文化活动,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

经典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产生多方面的作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立足诵读活动、教学拓展以及文化活动等渠道,将传统文化融入进来,与语文教学深度结合。

参考文献:

[1]叶妙诗.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滲透和传播[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

[2]丁卫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2):35.

[3]杨帆.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学[J].南北桥,2017(6):135.

编辑 段丽君

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读书的积极态度,令其认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做笔记。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4、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阅读能让学生积累,而积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必须知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以谦虚的心态从书本中探求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地扬弃。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达,感悟得到真实地提高,思维得到真正地发散,才真正得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语文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以《故都的秋》教学为例,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做法,提出立足阅读鉴赏培养文学认知情趣、立足表达交流培植文学审美思维、立足写作应用培育文学创作素养等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学素养 《故都的秋》

所谓文学素养是指个体在文学鉴赏、文学交流与文学创作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水平。《故都的秋》在高中阶段属于必修类散文名篇,作者郁达夫将偌大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融入对秋景的描写中,以“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细腻地勾勒了秋的味道,可谓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典型范本。本文立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写作应用等三个层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立足阅读鉴赏,培养文学认知情趣

(一)在阅读兴趣中激发文学认知

经典文学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在于其在不同时代所散发的源源不竭的语言和内涵魅力。教师要善于设计文学鉴赏的形式,创新文学阅读模式,开放阅读交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认知解读,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并主动进行经典文学的阅读欣赏。在《故都的秋》教学中,教师要以鉴赏为目标、以阅读为手段,分步完成教学设计。一是善于“留白”阅读。“留白”为学生自主阅读腾开思维空间,使学生可以在自由氛围中沉下心阅读、发挥想象力阅读,既能对“故都的秋”产生意象共鸣,也能由此延伸到不同地域的“秋色”“秋味”。如此,学生自然会对文本语言形成感性认知,能更贴切地理解郁达夫笔下的秋景。二是营造情境阅读。不同的散文,在所表达的景物、意象、意境等层面都有所差异。针对《故都的秋》文本意境,教师要紧抓学生的思维关注点与薄弱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影音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展现秋天之美,重点表现《故都的秋》中“秋院”“秋槐”“秋雨”等意象色彩,帮助学生深度进入郁达夫的文本情境,在写景艺术与情感表达层面形成高度认同。

(二)在审美情趣中激活文学理解

散文之美在于语美、景美、情美。《故都的秋》采用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读者展现了雅致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教师要利用好《故都的秋》这一经典文本,将自主鉴赏与引导鉴赏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审美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一是要关注其语言之美。这里的语言关注所指为风格与韵味上的品析。从全篇来看,《故都的秋》在遣词造句上较为讲究,语言凝练而无赘述,整体语言美感颇佳。从开头郁达夫便以“清”“静”“悲凉”直击故都之秋滋味,其后的句式又在骈散之间切换,读来节奏变化较多,表意丰富。如“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连续三个“下得”让文字似乎沾染了故都的秋味,在朗讀中愈加浓厚。二是要体察其修辞之美。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境,郁达夫从不吝啬语言的雕琢。在《故都的秋》中修辞的使用随处可见,如“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拟人手法下,秋蝉之鸣叫俨然富有生命情感的灵物。再如“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很显然,作者的主观理解让北国之秋在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中更具秋之韵味。这些都可成为挖掘修辞之美的文本所在。三是要鉴赏其韵律美。如“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其中“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四词,分别以1个“平平”、3个“平仄”的韵律出现,避开了表意磅礴的跌宕起伏,极其符合作者所描写的优雅苍凉之景,突显了音律之美。此处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反复品味,阅读鉴赏将变得更有深度、更具美感。

(三)在审美情境中激起文学共鸣

文学素养的培养一方面依托于特定情境下的辅助性理解,另一方面则需要在长期的环境熏陶下,让学生理解文学情感,感知文学魅力,形成文学鉴赏的行为自觉。从《故都的秋》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其中关键的意象点,可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粗线勾勒故都秋景,并在景物的欣赏与理解中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一要聚焦“故都”二字,诠释故都北平对王朝兴亡、英雄起落、人生春秋的见证,理解“故都的秋”实质也是“人生之秋”。二要聚焦“秋”,理解作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辗转躲避、痛失爱子以及在悲惨经历后的淡然与凄美。如此而往,学生自然会嗅到来自“落蕊、蝉声、秋雨”等意象的味道,听到花开花谢的自然之声、人生起落的情感之声,进而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二、立足表达交流,培植文学审美思维

(一)在主题理解中有效互动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故都的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师生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故都的秋》的主旨内涵。一是教师的文学底蕴决定师生互动的质量。语文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学底蕴,对学生鉴赏方向的把握极为必要。就《故都的秋》而言,由于各时代学者素养及鉴赏视角的差异,其解读过程与认知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师可供选择或遵从的思考空间更为宽泛。如《故都的秋》的主题着力点,究竟在“具有怀旧意味的故都”还是“寄寓苍凉愁闷情绪的秋”?二是教师的教学点拨是学生文学审美的关键辅助。语文教师不仅要加强知识储备,更要在方法经验上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以必要的支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我见解与认知,充当学生见解的分析者与评价者。如对《故都的秋》中“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南方没有秋天”,没有可比性;也有的学生提出就跟鲁迅描写的“北国的雪”一样,北国的秋也有其深厚的韵味,是彻底的、纯粹的“秋”。教师要细加分辨、合理评价、善于取舍,穿针引线地点拨和指导学生,使学生获得启发并分享精辟见解。

(二)在感悟语言中诵读交流

《故都的秋》言之为“悲秋”,但感之为“凄美之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咀嚼文本经典语言,学会品味和捕捉文章的美感,形成良好的文本诵读习惯。一是引音乐导品读。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故都的秋》朗读MV,形成音乐性范读,这对刺激学生认知感官、强化审美理解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将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等相关音乐用作朗诵背景音乐,要求学生在教师范读过程中聆听品味,鼓励学生也在音乐声中展开自主诵读,形成个性化品味与展示。二是选经典片段多轮品读。《故都的秋》中优美的语言随处可见,教师可设置活动让学生自主去摘选经典部分。如“秋槐落蕊”中的一段:“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其通过摹状式描写给读者展现了落蕊满地的美感。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化品读、小组互读、师生共品等,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是评诵读心得享感悟成果。学生作为阅读文本的主体,其个体感受是最真切的。《故都的秋》全篇都在向读者营造茫然无际的凄凉秋境,情感真挚,抒情浓烈,内心独白与秋景相互交织。学生在阅读中也必然存在不同的感受。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将这些心灵层面的感受分享出来,经过取舍修正后便会成为全班的阅读学习成果。这是极为宝贵的智慧资源,也是学生经验与认知的直接移植。

三、立足写作应用,培育文学创作素养

文学素养的培养,写作应用几乎是其终极目标。在《故都的秋》教学中,教师要锁定这个目标,并围绕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进行仿写名句、即兴习作等层面的设计与训练,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创作素养。

(一)从取材中学习经验

《故都的秋》将“故都”与“秋”两个点结合起来,一下子使得散文基调有了深厚的韵味。作者郁达夫在取材时,更加重视其所表达的典型寓意,并未循着秋高气爽的视野,而是细处着手选择喇叭状的牵牛花、秋槐中的落蕊、衰弱残音的秋蝉等作为表达意象,霎时秋天之萧瑟、寂冷及凄清都笼罩起来,显示了“以小见大”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教师可组织学生根据自我心境与固定话题选择“地名/地点+季节”作为取材,如“小院的秋”“通州的冬”等,通过精雕细琢选取意象,进一步理解选材的重要性。

(二)从结构中学习经验

《故都的秋》结构自然清晰,按“总分总”的结构设计,主体部分以“秋院”“秋槐”“秋雨”等有序布局,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行文特点。教师可按照选材进行结构布局示范,如“小院的秋”先总述其特点,然后选取墙上的爬山虎、菜园的蛐蛐、瑟瑟的秋風等作为主体景物,最终收束全文表露心情。同时也可鼓励学生按照一定思路进行谋篇选景,逐步培养学生在作文框架搭建方面的能力。

(三)从语言中学习经验

有人评价《故都的秋》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其中既有语言的清新脱俗,也有情感的真切可感。语文课堂要成为有韵味的课堂,语言品析是必要内容。一方面,教师可进行语言赏析展示,选择经典文本从修辞、句式等层面进行欣赏评价,如“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漏”字之精妙,比喻之贴切,都是用来分析展示的部分;另一方面,提倡语言仿写,针对《故都的秋》中的经典句子,展开适合情境的句子仿写,如“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等句子,让学生熟练仿写的同时,更加真实地理解修辞之美。这也是学生文学语言积淀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故都的秋》具有极高的文学教育价值。无论是主题思想、结构布局还是语言艺术,教师都可牵引学生沉入文本进行鉴赏,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学认知情趣、文学审美思维及文学创作素养;同时,围绕《故都的秋》进行理性拓展,通过关联性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学资源积淀,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叶荣.谈《故都的秋》的文本建构方式[J].中学语文,2021(9).

[2]郑书妍.故都之秋,哀而不伤:《故都的秋》文本解读[J].湖南教育(B版),2020(11).

[3]于广清.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对策[J].求知导刊,2020(40).

【作者简介】覃碧霞(1970— ),女,壮族,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罗汝君)

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学生参与意识与语文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含义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意义做了進一步的分析,通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含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索和发现,自己建构,加快实现其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自身素质发展。

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基于学生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内因的架构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对知识产生渴求。而在外因上,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学生可能就会积极地向教师不断的提出问题,寻求解答,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只有当二者真正结合在一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意义

当学生在课堂中变得主动时,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得到提升,因此,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就变得非常的有意义。

1.变灌输教学为合作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让教师和学生都很犯愁的一个项目。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的主体项目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此基础上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合作教学。

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对学生采用的是灌输方式,而学生则是采取被动接受的方式。课堂上,教师总是在讲台上讲解,而学生只是听,并且摘抄笔记。而在此情况下,学生基本上成为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参与式教学方式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状态,让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对话,与学生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扬,从而能够将学生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

3.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总是局限于教室和书本两种范围。而新课程改革后,学生逐渐将丰富的课外活动带到课堂教学中,许多历史文化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再厌学,而逐渐变得对学习有兴趣。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对学生加以赏识,使学生更愿意走近教师,接受教师的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实践,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2.营造自主参与的良好氛围。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不仅是信息的交换者,而且还是情感的交流者。因此,在课堂上有必要创造一个自主参与的良好氛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现师生思想上的交流。教师要和学生主动交流,做到以理服人。其次,教师对一些学生要特殊关注,例如学困生、残疾生。

3.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受身体状况和接受知识水平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自身知识比较丰富,那么他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外界知识的影响以及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个体差异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变化。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及时得到回应,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授课效果。新时期,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探索的欲望,优化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学生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深入阅读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才能在问题的驱动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中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在阅读中使学生学会质疑与解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的精神。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很少涉及让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问题意识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不敢提问,不会提问,阅读积极性不高。因此,培养问题意识对于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要在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是知识的接受者。一切问题的答案由教师告知,任何课文的意旨由教师分析,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难形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支配、控制、主宰学生,应尊重、鼓励、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做好学生好问心理的呵护,激发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潜能,能愿意主动地将这些问题指出来,和他人分享交流,实现问题的解决,打造平等、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应注重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变成他们最信任的心理支撑源,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就随之形成。教师要扮演大孩子角色,和学生亲近与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參与者、共同研究者。在教学时,可通过小组内、同桌间等不同方式的提问来融入学生的问题交流,和学生共同进行问题的探索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提问机会;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唤醒“沉默的”学生;关注不同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方式的差异,从而促进和谐、理解和交流。

二、在阅读教学中营造民主“土壤”,强化问题意识氛围

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难以启齿自己的无知,要他们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会让他们特别难堪。而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能赋予学生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使学生有勇气迎接困难。使他们愿意承认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无知,来获取新的精辟见解。这时教师就要承担起营造民主“土壤”课堂氛围的责任。如: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鼓励学生提问,信任学生的解题能力,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在班级内形成一种积极探讨,大胆质疑的学习氛围就更为重要。只要教师做到积极参与、耐心倾听、容忍错误、善待异议,学生的紧张心理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就能有效消除。

三、在中段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一)敢问

学生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结合文本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对于“为什么”的提出更为容易,对于世界还处于相对陌生的情况下,小脑袋里面藏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们要懂得激发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理,让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而乐于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去,找出对知识的兴趣所在。

(二)会问

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归纳,理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设疑的方法,即以具体的课文为阅读范本,在阅读中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产生阅读的动力,形成阅读能力。教师在讲述一个阅读故事之后,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进行讨论,留出时间让他们自行思考,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每个学生提问时要点头微笑着聆听,让学生们在提问时有认同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自行去寻找一些解决办法,可以与同学合作,与老师沟通寻求帮助,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提问空间,不局限于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制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逐渐培养他们对于提问的自信心。

(三)善问

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面对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产生去解答问题的愿望,动用自己已有的全部经验,对结果的原因做出猜想并通过语文阅读学习进行论证。

四、抓好预习环节,在自主探究中解疑

课堂上培养学生质疑习惯、质疑能力,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主设疑解疑,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抓好学生的预习环节,让学生通过预习,训练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学习《带刺的朋友》一文,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网络、字典、课外资料等各种途径进行了预习。在课外预习中,学生可以将本课的生字新词自行掌握。结合预习以及文本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描述出刺猬偷枣的过程。这样,可有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信息的查询,对信息进行处理,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

五、给予鼓励与赞赏

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都渴望被肯定,被赏识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对于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们来说,老师们的一句夸奖、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向前努力的动力源泉。当他们的小问题得到一定的肯定时,便会增加对于自己所做事情的认同。教师在课堂上教师们要懂得引导学生们的这种心理,要对提出问题的学生们给予相应的回应和鼓励,让学生敢于质疑、解疑。

总之,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开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是实现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发现问题才有体验、自主、创造。教师的教学须从学生的问题开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铭鸿.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探究分析———培养问题意识与加强自主学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

上一篇:刑法概念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湿地农业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