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2023-09-2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第1篇

1.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当前, 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湿地的保护在手段与措施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在城市当中各种类型的湿地都被称为城市湿地。在城市湿地当中, 包括了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半人工湿地等等。而城市湿地公园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公园类型, 指的是在城市绿地系统当中的具有湿地生态功能的、经过系统规划的以及特征典型的, 以休闲游览与自然有趣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1.2 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

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城市水景公园之间是不一样的。相比于水景公园, 其区别主要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特征的展示与保护进行强调, 重在对科普教育内容的突出;而相比于自然保护区来说, 其主要的区别是对湿地的文化属性与景观价值加以充分的利用, 从而使得生态旅游活动得到有效地开展, 使得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更加的丰富。

在城市湿地公园当中,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湿地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作为重要的基础, 对湿地生态学原理以及湿地恢复技术加以有效地应用, 对自然湿地系统的结构、经过以及特征等进行借鉴, 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的设计规划, 使其建设成为具有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主题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当是由具有特色的湿地休闲娱乐、多样的湿地景观以及多样化的湿地生态建筑等组成的。通过相关教育培训活动以及旅游观光活动的开展, 将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生物多样性展示给人们。

2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

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 可以对湿地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 从而促使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能够实现和谐的发展。在城市的交接区域当中设置了人工净化湿地, 将城市当中的中水、雨水在净化之后再将其引入到湿地当中。在对湿地公园进行规划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不能只考虑到经济利益。可以在城市与湿地的边缘区域进行生态缓冲区的建立, 将人类活动与城市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有效地削弱, 从而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对于已经退化的湿地应当利用有效地生态技术来对其进行修复, 从而使得原生湿地与湿地公园能够逐步的融合, 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设计的过程当中, 应当遵循最小干预的重要原则, 采用边缘利用、整体保护的重要开发模式, 对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缓冲区集中力量加以建设。

2.2 适用性原则

当前, 在我国的湿地当中, 其类型多种多样, 而且在不同的湿地中, 其形成原因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 由于海洋的潮汐作用使得周期泛滥从而使得沿海湿地得以形成, 泥土滩地、沿海沼泽等都属于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由于冬季与春季河水的泛滥问题所导致的高纬度内陆湿地等等。正是由于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 而且湿地的具体所处的气候条件、位置以及地质环境等都有所不同, 这样就需要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 不能单纯的采用一种模式来进行, 而是应当依据实际的地区条件, 采用合理的措施, 从而保证湿地的设计效果。

2.3 综合性原则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当中, 其涉及到的学科内容比较多, 例如环境保护学、生态学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等等。在进行湿地景观的设计的时候, 结合湿地公园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深入分析, 从总体和全局上进行湿地景观的设计。

2.4 景观美学原则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对其中的美学以及旅游功能等进行发掘, 并将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在设计中, 应当兼顾湿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景观美学的应用, 同时应该兼顾环境的使用功能与体验者的审美需求。从而能够建造出宜人的环境, 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魅力。

3 湿地景观设计的应用

3.1 植物的选择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植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自然条件或者是地域环境等都会对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当然城市湿地景观也是城市园林的一部分, 植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对水生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应当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进行充分的重视, 保证植物与景观能够相互协调。比如, 在对水景进行设计的时候, 可以选择千屈菜、燕子花、荷花或者是睡莲等浮叶比较多的植物, 这些植物观赏价值高。同事在进行植物的选择的过程中, 所选植物不仅能够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而且要保证这一物种不会对水体造成负面的影响。植物的根系发达情况以及生长情况, 对污水的吸附、富集以及吸收等作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不同的植物其在污水的净化效果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使得污水处理的效果得以提升, 在进行植物的选择的时候, 要对以下几点进行充分的考虑:气候与纬度;最大水深;预期的水质;平均水深。在当前阶段中, 比较常用的有芦苇与香蒲。再者, 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的植物选择的过程中, 对于乡土植物应当重点考虑。但是在当前的湿地景观设计中, 外来植物的引入比较多, 部分外来植物具有很强的侵略性, 从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景观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该以乡土植物为主, 外来植物的引入需谨慎, 以确保所选植物不会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综合性硬质景观设计

了解整个湿地景观的环境特征, 从整体着眼, 对整个湿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对功能区域进行划分的过程中, 本着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重要原则。将整个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缓冲区、生态修复区、生态保护区、科学教育区、休闲娱乐区等区域。人类活动在介入的过程当中, 应当与场地的自然特点相遵循,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特点来设计硬质景观, 从而实现对人的活动的引导。此外在硬质景观的设计中, 应该选择环保性好的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选择生态的建造方法, 从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达到对整个湿地有效、合理的进行保护和开发的目的。硬质景观的设计应与场地功能紧密结合, 能够从设计上主导湿地景观的营造。

4 增强城市湿地园林建设的策略

4.1 结合实际的环境

对于城市湿地景观的建设而言, 地理基础与自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对自然环境不加以重视的话, 就会使得建设作用大大削弱, 从而使其原本的价值就不能达到, 因此, 在对湿地园林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 相关人员应当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考察, 对城市的气候特征、地理条件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对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明确, 在湿地与城市之间进行过渡与缓冲地带的建设。

4.2 合理设置不同的功能区

在不同环境的湿地园林景观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由于基地的具体情况, 在湿地的形成过程当中, 其规划与定位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实际的功能区划分的过程当中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彼此之间的功能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因此, 在对湿地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 应当对湿地的水系分布、地形地势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对该地区的相关资料详尽的查阅, 最大程度上对该地区的动植物以及其他资源进行保护, 结合实际情况, 设计出最符合该地区的植物群体、地形地貌, 从而将该区域的特点进行突出。

4.3 重视植物的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 植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维持其生态作用来说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湿地园林当中的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 能够达到湿地保护的目的。在对植物进行栽植设计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植物特性、环境影响以及观赏性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总的来说, 在城市的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 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虽然当前我国在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还不是很完善, 但是只要加以改善, 就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摘要:当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多。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 将湿地设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对园林设计当中的结构方式加以利用, 并且与该地区的自然属性进行有效地结合, 重视湿地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从而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品质。基于此, 文章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华娇, 王凤丽, 徐晓芳.华北地区湿地公园园林植物景观构建刍议[J].现代园艺, 2016, (23) :91-92.

[2] 宋海龙.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第2篇

一、现代雕塑在现代景观融合设计中的应用

雕塑是一种物殊的艺术, 从其表现形式看有多种, 而写实是其中之一, 但是要把握写实的尺度, 做到主次有序, 才能使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发挥出来, 避免产生庸俗的效果。作为优秀的雕塑家, 要善于利用写实这种表现手法, 同时还要具备概括功能, 才能使雕塑作品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由此可知概括的重要性, 既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 同时还能与写实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环境雕塑与其他雕塑艺术不同, 更加重视形式的变化, 形象以简洁明快为主, 其韵律、艺术氛围具有独特性, 节奏感强。由此可知环境雕塑的特点之一是提炼概括。在现代雕塑和景观中, 需要对不同的自然形态进行取舍, 这是站在审美视角的所采取的行为, 选择最具感染力的美感因素。把最具表现力的特殊造型特点进行提炼处理, 成为景观雕塑审美、形式、造型等方面的重要元素。景观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是创作者心血的凝聚, 以感受到把握形象为起点, 直至完成艺术形象, 这个过程是复杂的, 是对现实生活素质的深加工, 使之得到升华, 把理想形象真实的展现出来, 走出纯粹自然形象的约束。作为雕塑艺术家有着敏锐的感悟力, 是对各种因素进行提炼过程, 其实是艺术灵感展现。

二、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

在现代雕塑和现代景观中, 景观雕塑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表现形式, 在某方面与音乐的特征相同, 对于节奏感的重视程度更高。艺术的节奏感是特殊的, 在表现艺术的过程中得以展现, 把几种处于对立状态的元素结合起来, 遵循一定的规则, 采取穿插和重现的手法, 形成对立与统一的形态, 使观赏者的内心产生悸动, 萌生各种不同的情绪。现代景观雕塑的构成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把几何形体造型元素应用于其中, 点线面相结合, 尤其是把空间中的“势”彰显出来。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节奏感, 由于节奏的变化并与黑白、虚实相融合, 使观众的内心世界被触动, 心态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的大卫·史密斯是著名的雕塑家, 作为立体主义艺术的代表, 他所创造的雕塑作品很多是抽象的, 但却把现代主义形式完善的展现出来。大卫进行创作时运用了各种手段, 在焊接手段与抽象风格的共同作用下, 雕塑产生强烈的节奏感, 个性化语言带有强烈的工业特色, 把雕塑的风格展现出来。这时的节奏扩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进行的, 流动美感由此而产生, 形成独特的音乐韵律。这种韵律是具有生命力的, 体现出高雅的情趣, 其意蕴深远而凝重。早在宋代, 一批艺术家和理论家从事创作时, 把韵律作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所创造的作品产生“于无声中听惊雷”的效果, 这种艺术气质体现的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很多雕塑景观中, 把现代雕塑和景观艺术相融合, 把我国传统写意雕塑体系表现出来, 线条、结构、点线面等元素在空间发生变化。造型、虚实、色彩、空间等各种元素的运用与融合, 可以把雕塑作品中的音乐韵律展现出来, 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现代景观设计中现代雕塑和谐意境的塑造

景观雕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具有公共性, 在公共环境中被公众接受和喜爱。这种雕塑作品不但要使自身体系处于和谐状态, 更重要的是重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使两者处于和谐状态。

1) 雕塑与自然环境和谐。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 物质水平处于较高状态, 对于环境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 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大环境下创作的雕塑作品, 与传统雕塑艺术不同, 不再把宗教与歌功颂德的作用为重点, 从其形式上看, 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使雕塑作品的特征更加鲜明, 生命力更强, 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环境, 服务于民众。另外雕塑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 使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2) 雕塑与人文环境和谐。从宏观层面来看, 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地区的文化, 营造出人文环境。如果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 人文环境的含义具有针对性, 指的是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 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心理承受力。在城市建设中, 景观雕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是城市灵性的体现。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存在, 但却用独特的语言阐述了城市的理念, 传递特殊的艺术魅力。雕塑大师摩尔认为, 优秀的雕塑作品是具有生命力的, 利于造型来传递情感。雕塑家在进行创作时, 先要了解和分析周围的空间环境, 把人性化的寓意展现出来。所创作的雕塑作品与生态特点完美的融合起来。虽然景观雕塑是艺术家对生活感悟的表现形式, 是艺术理想的再现, 但要注意的是, 作品要把大众心理展现出来, 雕塑的艺术造型要与自然融为一体, 与环境相结合, 产生强烈的韵律感和秩序感, 与民众的心理需求相吻合, 尤其是具有排解不良情绪的功能, 使人的心态更加平和。在进行雕塑造作时, 要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并从中获了艺术灵感, 把创作元素中的自然意识和自然气息充分发挥出来, 使观赏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领悟那份独特的安宁与静美, 在其引导下, 人们获取美好的艺术体验, 这是艺术性与公共性的完美结合, 是适应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结语

总之, 景观雕塑不但可美化环境, 同时, 其还对现代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要求公共政策鼓励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发展, 让人们置身其中充分领略文化的魅力。

摘要:景观雕塑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还会对现代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的融合设计中, 雕塑家既要善于提炼、概括, 注重节奏和韵律, 同时还要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和谐。

关键词:雕塑景观,设计融合

参考文献

[1] 孟兰.景观雕塑发展趋势探讨[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8) .

[2] 韩群.现代景观雕塑设计[J].建筑与设计, 2016.

[3] 田沂.景观雕塑创作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设计;中国设计;本土文化;创新

中国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109-02

现代设计的发展逐渐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但由于政治、经济、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我国的现代设计发展仍处于模仿阶段,尚未形成自身鲜明特色,因此,积极学习、借鉴日本优秀的设计经验对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 日本设计的特点

日本设计经过由模仿→借鉴→发展→创新,大体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治维新到1945年,受西方工业社会与设计思潮影响较为突出的模仿阶段;第二阶段为40 ~50年代中期,是二战后恢复阶段;第三阶段为50~60年代,是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逐渐摆脱对西方设计的模仿,开始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日本风格”;第四阶段是飞速发展阶段,经过战后的重建与恢复,日本在60、70年代已跻身于世界设计强国之列,其设计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是民族性、东方性和国际性的综合体,不仅成为优良精致产品的经典代表,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受到诸国的喜爱与赞赏,具有以下特点:

1.1 双轨并行体制

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是双轨制的设计制度,这一独特设计风格形成一是受到东方传统文化与美学思想的影响,另外是受到西方现代文化尤其是美国的商业消费设计与德国的理性功能主义设计的影响。因此,日本设计风格具有现代与传统并行的双重特性。传统设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如家具、陶瓷、漆器、服装等手工业产品,追求自然、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与其传统的民族美学、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具有自然、淡雅的传统美学意义;而现代设计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批量化、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产品,如汽车、电器、电子数码产品等高科技产品,体现出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因此,日本设计文化中并存着东方与西方、质朴与现代的折中主义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生活乐趣与文化内涵。

1.2 重视“集团特性”

日本现代设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采用集团式的工作方式,与西方设计特有的个人主义设计不同,日本设计大多以集体的形式命名,如无印良品、索尼等知名设计品牌,都十分强调集体凝聚力与荣誉感,这与其民族精神和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是紧密相关的,在这种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背景下,设计过程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不会因为自己马虎设计不合格的产品,而让公司蒙羞,因此,日本设计界不追逐个人得失,以集体的成就为主,这种敏感、好胜,维护本民族与团队荣誉的强烈意识,促使日本设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

1.3 重视绿色设计

日本设计十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绿色设计是其设计风格的主要内容,这与日本匮乏的自然资源,狭小的国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方面十分关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率的问题。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设计出大量资源消耗低,且经济耐用的工业产品,在造型上强调设计品体量“轻、薄、短、小”,恰好与日本崇尚纤细娇小的设计风格相吻合,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情感化设计思想。

2 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原因

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后日本开始逐渐步入工业化时代,其工业革命虽晚于西方100多年,却在短短20年内发展出了具有世界竞争力水平的现代一流设计,其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西太平洋,由众多岛屿组成,周边无国家接壤,形成了不同于内陆国家的独特岛国文化,加之人口总数庞大,土地狭小,造就了日本人节约资源的意识,同时这种多功能的小型化、标准化的产品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能源危机的问题,符合日本的国情。

二战后,日本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密切关系,日本政府认为优秀的设计是大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的出口产品设计专利,支持企业派遣设计人员赴欧美学习技术,邀请国外专家到日本讲学。另外,日本政府认识到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从明治维新时就成立了工艺美术院校,为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今,日本在现代设计发展的道路上探索了近20年的时间,俨然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汽车工业、日用品设计、包装设计、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等均达到了国际水平,这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日本设计在基于大量借鉴外国优秀设计文化的基础上,对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学习,融会贯通,为己所用,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总之,日本文化像一个大熔炉,在接受了多种文化后进行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文化,既不依附于西方现代工业文化,也不沉迷于東方传统思想,而是巧妙的将看似矛盾的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文化的消化和融汇,基于本国的特殊社会环境,形成了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的鲜明特点。

3 从日本设计中反思我国现代设计

3.1 现状与思考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探索之路,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现状有些相像,处于照搬西方设计样式、水平低、原创少、模仿痕迹重的状态,但发展了30多年至今,我国的现代设计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西方文化的模仿、抄袭、全盘接受,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和日本有较为相似的文化,但为什么日本的现代设计能够很快从对西方的模仿之中走出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而我们却一直进展缓慢,这是值得我们应深思的问题。

中国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绘画、书法等优秀艺术,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天人合一”、“顺物自然”的优秀设计思想,这都是我们弘扬和传承的宝贵文化。自改革开放后,大量的西方产品涌入,导致设计者产生了大量崇洋媚外的现象,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而日本设计师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强、文化素质高,不仅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还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引领国际潮流。这无不值得国人深刻反思。

3.2 启示与借鉴

在充分了解我国现代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现代日本设计的特点及成因对改善我国现代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建立独立的特色设计品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可借鉴以下几点:

首先,要为设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的现代设计想要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必然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营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如积极建立设计协会,举办设计展览,提供政策、技术、资金扶持等,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全面设计教育,普及设计认知度,提高民众审美意识,为中国建立健全完善的设计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德国是最早建立设计教育学院的国家,其包豪斯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立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更对世界现代设计发展以及设计教育的建立与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日本、美国等设计大国也都有世界一流的设计学府,为其培养了大量的现代设计人才,这是值得我们借习的,因此,只有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设计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其次,走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道路,打造国际特色设计品牌。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日本现代设计已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风格,即在吸收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同时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使之在世界设计之林占有一席之地。从历史视角看,中日两国同属于东亚儒教文化圈,中国设计若想长远的发展,必须将优秀的文化思想运用到设计中去,走出本民族的风格。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诸国都积极探索本土化与全球化和谐发展之路,深知只有保持各自的文化独立性,才是设计发展的关键,日本与北欧的设计都深刻体现出这一点。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传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设计理念,并与现代设计原则相结合,在保护自身文化的同时,吸收和消化异域文化,在自己文化之树上结出本土文化和全球化兼容并蓄的果实。

第三,要坚持“设计为民”的宗旨。日本的设计提倡“为人设计”的理念,适应市场,引导消费,应用到日本的各个设计领域,从建筑设计师田岛健夫的雅叙苑,到田中一光和深泽直人的无印良品,再到原研哉的视觉设计作品等,无一不是把人的心理、生理需求放在核心位置进行设计。大众消费需求是设计得以发展的源泉,好的设计应当是符合不同阶层受众群体的需求,因此,发展为大众消费服务、为中国生活方式下服务的产品设计才是中国设计发展理念的重中之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设计。

最后,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綠色生态设计体系。生态设计强调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需要在原材料的消解,生命周期的长度,零件的耐用性及回收利用率等影响。生态设计的重点是简化材料和生产工艺,剔除不必要的步骤达到产品的最大效能,并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后将其材料本身及其效用上有所回归。因此,为保护我们生存的沃土,设计者都应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向日本设计学习,以节约能源、可回收、循环使用的理念为设计主流,倡导简约、精致、绿色的现代设计。

4 结语

日本现代设计是随着日本工业化的进展以及战后不断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经验后逐渐成熟,但它却不是西方设计模式的简单复制,而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相结合,形成独树一帜的双轨制特点,具有独特的技术之美、人性之美、精微之美和简约之美,它的设计过程经过了引入_÷吸收_÷创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值得借鉴的。但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神,并不代表应盲从于潮流,我们应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及冷静的思维,分清哪些是应坚守和摒弃的,哪些尚不完善有待提高,同时关注设计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在科技产品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展和振兴本土化特色的民族设计,走出一条中国设计的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李培林重新崛起的日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第4篇

1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

1.1 考虑小区车辆通行需求, 合理实现“人车分流”

住宅小区当中的车辆是相对较多的, 因而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之时, 必须要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车辆使用, 也就是要确保景观设计是最为适宜的, 同时要保证车辆的行使、停放不受影响。当然, 在进行设计之时, 选用的植物必须要是合适的, 要能够对空气予以净化, 使得汽车尾气所产生的污染程度能够切实降低, 小区空气能够更为清新。设计之时还要对空间予以高效利用, 尤其是要将各层空间的全部功能切实展现出来, 这样可使得小区住户能够在更为安全的空间中休闲、娱乐, 使得人车分流的目标切实达成。

1.2 保护好居住环境, 避免破坏整体的和谐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建设之时, 绿色施工是必须要予以有效落实的, 要尽可能保证居住环境不会受到破坏。建设中所选用的植物、材料等均要具有环保性、节能性, 能够对周边的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切不可因为园林建设而导致原来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1.3 功能性植物的选择

(1) 在选择功能性植物时, 首先就要考虑植物的适用性, 要“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选择合适的植物, 一般是直接利用本土的植物, 以本土植物为主, 再搭配少量的外来引进植物[1]。

(2) 选择一些对净化空气、治理污染比较有效的植物。现代住宅小区的主要污染源有厨房油烟、街道粉尘等, 所以应该选用一些对净化空气有作用的植物, 比如银白杨、龙爪槐、榆树、紫杉等。

(3) 选择植物种类时以落叶树种与阔叶树种为主, 少常绿树种。因为住宅小区本身就是建筑群体, 楼房与楼房之间会存在互相遮挡, 所以有些部分的采光效果并不好, 如果再加上常绿树种的长期遮挡, 会使得少光部分的采光效果更差, 严重影响住宅小区住户的住房体验,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阳光照射效果减弱, 而且白天的时间比较短, 所以要多使用落叶树种比如龙爪柳、刺榆等, 改善住宅小区少光部分的光照条件。

1.4 和谐简朴, 节约成本

在进行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之时, 应保证人和自然之间能够形成和谐关系, 也就是将景观开发和环境保护切实整合起来。”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 要将环保理念予以有效落实, 要确保能源的利用率切实提升, 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也要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控制周边噪音。另外来说,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还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吻合, 尤其是要提升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之时, 成本的利用一定要更为合理, 要切实做到节约, 成本控制也要做到位。简单来说, 就是在展开设计之时, 必须要将自然、艺术以及功能等切实整合为一体, 确保广大住户能够在更具品质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1.5 科学合理的绿化配置

从事景观设计的人员要切实做好取证工作, 对建设场地中的基本情况予以深入分析, 确保对土壤类型、排水方式、植物多样性有清晰的认知。[2]要对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确保园林景观能够真正与气候情况相吻合。在对植物进行配置之时, 必须要确保选用的树种是最为适合的, 同时要和建筑风格相吻合, 也就是要使得植物的搭配呈现出显著的层次感, 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一定要疏密结合, 色彩要更加的丰富, 并赋有变化之感, 空间的设置也要是十分合理的。要依据季节特点来确定植物种类, 同时要做好调配的工作。

1.6 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人居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 走出居室, 走出住宅小区的围场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居室环境的优化, 而且还有考虑户型, 小区绿色生态环境和小区入口及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 否则这个人居环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上世纪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就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 他非常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认为建筑必须体现人的自然性, 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介于对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纪的建筑和小区设计, 随着就WTO观念的逐渐发挥效应, 树立“以人为本, 的有机环境效应, 将是重中之重。

2 现代住宅小区的水景环境设计

2.1 回归自然, 以自然水体为主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着各种压力, 所以人们更加向往自然, 所以在布置住宅小区的水景时, 尽量回归自然, 多模拟自然环境的小溪、湖泊等, 在小溪或者湖泊周围再布置相应的水景观赏植物, 在水体中加入观赏性鱼类比如鲤鱼等, 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愉悦住户的心情[3]。

2.2 动静结合, 交相辉映

静止不动的水体可以反映出周围的倒影, 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 比如小湖泊、人工水池等;而动态的水体有溪流、喷泉等, 带给人欢快、轻松的愉悦感。通过将动静两者结合, 可以让人在体验到水体的欢快、激情与宁静、优雅的同时, 感受到水体的美。

3 结束语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性比较强, 所以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园林景观设计。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了住宅小区的特点, 也体现了小区住户的生活品味。经过长期的发展,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比较成熟, 对于人与自然的协调也把握得比较好。只有将住宅小区的环境建设好了, 才能提升小区住户的居住体验,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住宅小区的环境对于居住者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 因而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时, 必须要对住户的实际要求予以重点关注, 确保景观能够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同时要将其功能性突显出来, 尤其是在进行景观植物配置之时, 必须要保证植物的搭配更为科学, 如此方可使得住宅小区的环境呈现出显著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赵丹琳, 陈慧娟.园林景观设计中彩色植物的应用技巧[J].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 (09) :3085-3090.

[2] 符蕊.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 2018, 16 (09) :3091-3096.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设计理论为园林设计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引入了新的理念与设计方式。现代园林设计要求必须在深入了解现代设计理论内涵及原则的前提下,来进行园林的设计。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园林设计理论的原则以及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设计理论;园林设计;应用;色彩;平面;立体

引言: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随着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引入,为现代的园林设计创造出了崭新的时代。现代园林设计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园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得以提高升,同时还为丰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园林设计的水平,加大对园林设计中现代理论的应用的分析研究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设计理念概述

现代设计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设计指导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起着举足经重的作用,主要的设计原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功能需求。现代设计理念坚持作以人为最终的服务目标,主要强调设计的功能主义;二是注重自然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理念始终贯穿整个设计理论,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三是简洁实用。现代的设计理论摆脱了传统的设计形态,进行了技术的不断,提倡运用几何单体,强调简洁实用的设计;四是注重工艺美。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相互结合,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了技术的创新,在工艺美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二、现代园林设计理论的原则

与其他的设计工作一样,现代的园林设计也有着不可打破的设计原则,尽管近年来多样化的设计方法,和不断提高的設计理论都不断的出现,对于设计工作而言是一种创新,这样对于这些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是否能够保证园林设计的基本满意度,对于设计者而言就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和设计原则来完成设计活动,同时能够形成园林的基本生态效益和实用美观性。对于目前较为重要的几点设计理论的原则如下:

1、现代原理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园林的基本的功能性,现代园林的服务对象是最普通的大众群体,所以为最大的基本人群群体来服务是设计师要时刻牢记的设计服务,而且现代的设计理念也是功能主义为先的原则。因此对于现代设计理念而言有着向功能主义转变的方向,设计的主导思想也是将使用功能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之一。

2、其次则是考虑更多数的大众人群来进行设计,而且在设计中必须强调服务为本的理念,要尽量杜绝只强调形式上的美感,不为大众所接受,没有基本的服务思想涵盖。

三、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色彩的轻重感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色的事物显得轻盈,重色的事物显得沉重,在园林设计中一定要把握色彩的轻重感,才能体现设计的主题。轻重感的规律包括:白((轻)<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重)黑;低纯度(轻)<中纯度<(重)高纯度。高明度的浅色系显得轻快,低明度的深色系显得稳重,在色彩的搭配与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

(1)冷暖色系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设计学中,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及冷色系。暖色系可以充分展现热烈愉快的氛围,进行园林设计时一般适用在庆典等场面。例如:在广场入口设置颜色鲜艳的大型花柱,拱托欢愉的气氛。冷色系则是突出宁静与肃穆的氛围。

(2)色彩忧郁和明快感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纯度与明度是是色彩产生忧郁或明快感的主要因素。明度较高的颜色搭配可以很容易获得明快感,而明度较低的颜色搭配就会引发忧郁感。在选择园林设计的整体感觉时,要着重把握颜色对比度高低所产生的明快及忧郁感,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内涵。

2、平面构成理论在园林设计的应用

(1)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虽然在平面构成的实际体现中只具有较小的面积,但是它的形状具有很强的多边性。点的聚集性可以极易获取目光的焦点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把点当作整体构成的视觉向心点或焦点,以实现突出主题或创造意境的根本目的。点的设置及组合是构成园林设计韵律及节奏的构成因素。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运用点的差异性组合河以构构造出富有韵律及节奏的意境。

(2)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在发生移动之后产生的轨迹称之为线是点之间联结的表现形式,线的最突出特征是长度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两种线条包括直线和曲线。水平线、垂直线、倾斜线是直线出现的三种形式。直线一般应用在道路绿化带、规则式园林、局部自由式园林的设计中。水平线具有统一、稳定、庄重等的特征。曲线在园林设计中具有很高的应用频率在园林作品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曲线的存在。其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上扩大园林作品的空间及视觉感受。

(3)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形状不同的线在封闭情况下可以构成具有差异性质的面。几何曲线形平面和直线形平面几何形平面都属于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平面构成因素。几何形平面可以是规则对称的池可以是不对称散乱的。一般情况下规则对称的平面都是应用在具有纪念意义园林广场的设计中加南京中山陵广场及天安门广场。不规则的几何曲线平面可以应用在花坛、街心公园或庭院的设计上。

3、立体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也可以称为空间造形,是用来传达视觉的一种设计形式,其传达的信息具有感性的特点。立体造型具有的特点包括:在限定的空间之内、以实体占据空间、结合空间构成全新的意境、产生新的视觉。

(1)粒体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粒体不仅是最小的形体单位,而且包含点的形式特点,粒体在形象的设计上是非常随意的。粒体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联想为多种形状的树木,如圆球形、伞形花形等,甚至可以联想为圆柱形的。粒体集中起来构成的空间,可以给人享受到轻快、活泼和充满乐趣的氛围感。粒体在园林的设计中虽然占据着很小的空间位置,但是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线体的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线条的三维化形式称为线体,线体不仅包含平面线全部的特征,而且的还拥有自身独特的形式。线体可以由不同的形态来组成,其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迥异的。在设计园林的时候要了解其构成原理,遵循均衡和对称的原则。左右、上下及放射形对称是园林设计中的三种对称方式。在设计园林时要注意左右及上下的对称方式是把物体的中心线当做对称轴,而放射形对称却是以物体中心来向四周发射的形式设计的,如伞亭及风车。

(3)面体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面体是一种可以对空间进行限定的立体构成方式,曲面或平面空间是线体的两种体现形式。因为面体可以展现各种形式的状态,所以空间的限定及构成也随之展现多种形态。在设计园林时,若把握好面体的运用,就可以营造出很多种形式、意境及空间。以面体来作为创造空间的因素时,在确定单位面体的正面形态及厚度以后,把若干个单位面体组合到统一的空间里。

四、结束语

园林设计中的三大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平面构成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元素,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立体构成,再运用色彩来体现设计的主旨;色彩是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而立体构成又是色彩和平面构成更深层次的递进,三个构成因素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了丰富的立体空间。在进行园林的设计时,一定要在充分掌握三大构成因素原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其潜在的能力能够得到发挥,为我国的园林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卢上瓦,韦茂波.园林设计中各元素的特色之处[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2]胡来宝.孙筱祥园林设计思想及风格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3]孙雪芳.园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范文第6篇

西首尔滨湖公园

西首尔滨湖公园前身是一座名为Sinwol的水处理厂,建于1959年。在1979年至2003年期间,它每天为韩国江西地区供应12万吨自来水,这个供应量接近于该地区通常情况下50年的需水量。这片场地位于首尔市和富川市的交界处,现在被重新改造成了一处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并成为举办大型活动和连接两座城市的重要纽带。

西首尔滨湖公园景观设计曾获得2011年ASLA专业奖,综合设计类荣誉奖。评委会评语如下:“作为一个废弃的工业场地改建而成的公园,这个项目令人感到惊喜。工业碎片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个项目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种情况,当基础设施不再为它的建造初衷而服务时,它也不至于退变成人们想象中糟糕的样子。就地取材的做法十分明智,这表明我们不需要清除这些陈旧的设施,而是可以接受并重新利用他们。”

这个地区曾经一度因为拥有城市中最差的生活状况而声名狼藉,如今它被改建成了一座生态友好型公园,试图借此振兴该地区,并提升邻近居民的生活水准。公园的再生设计,将文化,生态,交流等不同主题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公园核心设计理念是再生,生态和交流。设计师企图重新塑造边界,使公园与周边的社区进行连通。这样一来,进入公园变得容易了许多,同时这种改变也可以使得当地居民逐渐养成交流沟通的习惯。

首先,公园被建造成一个“开放的文化艺术空间”,以体现该场地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同时培养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自我认知。其次,公园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和景致,结合自然、文化和城市风格,创建了一个新的“城市生态”空间。并且结合场地环境要素为举办大型活动创建了一处文化空间,这里可以体现本地特色文化,并对所有游客开放。第三,它是一个为公众而创建的公园,拥有种类丰富的活动设施和娱乐项目,可以将大量游客聚集在此。这个城市公园使市民融入其中,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生态教育学校让人们意识到水、森林、自然环境、风景保护和自然研究的重要性。我们的实践计划以及现场的环境都鼓励学员之间多多交流和沟通。第四,作为一个由废弃水处理厂改建而成的“城市文化场所”,我们惊喜的发现,旧工厂的废弃材料被再次利用,这个项目也创建了一条将被破坏的自然修复成新的生态功能空间的全新路径。

实现上述四个概念的基础就是“再生”。再生意味着新的生活。但是改变并不意味着要颠覆过去,而是要进行一种全新的诠释。设计中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将陈旧的水处理厂设施在21世纪新的文化环境背景下重新进行利用,以及如何让人们在场地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些陈旧的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水、管道、加固型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水泵、过滤系统、水库和湖泊等。另外一个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元素就是噪音的干扰。在当地,每隔1至2分钟就会由于飞机起降而带来噪音。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环境元素,在新建的公园中发挥作用。

在考虑过场地现有的特征之后,设计师决定建设一座可以适应未来的现代化公园。设计对场地现有特征重新进行诠释,力争建造一座新的与众不同的公园。规划方案将现代文化,自然和人与现有的场地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新公园的建设材料是从旧的工厂设施中回收的混凝土和钢管,以及一些可以很好的和旧材料进行搭配的新材料。公园的主色调为灰色和深棕色,期间混杂着各种植物的色彩,并在重要的节点运用醒目的红色,特殊空间和主要建筑物应用白色。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处的深棕色柱廊,上面写着“西首尔滨湖公园”,旁边有长椅和自行车存放处。这些构造都在提醒游人,公园的环境是友好的,并且是围绕水进行建设的。同时它也是一处再生场所,依据场地内原有的呈水平垂直排列的直径1米的管道进行布局建设,这些管道是设计的必要元素,也是公园的象征。

蒙德里安广场是公园的另一个特色景点,水处理工厂的加强型钢筋混凝土沉淀池被拆除后,只留下了一些之前的结构印迹。设计师在此地建起了一个方形花园,用水平和垂直的线条创造出一系列美丽和谐的效果,将蒙德里安广场划分为了多种尺度。长长的考登钢墙与混凝土墙面一起围合成了一个北向的私人花园和一个南向的公共花园,两者面积和形状都很相似。广场的构造与考登钢墙相互渗透,形成了迷人的树木栽植空间。旧的混凝土结构和新的考登钢墙和谐共融,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广场花园和庭院空间,每一个转角处都可以激发出游客浓厚的兴趣。

西首尔滨湖公园

西首尔滨湖公园

西首尔滨湖公园

西首尔滨湖公园

西首尔滨湖公园

上一篇:在医院体检科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好心未必有好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