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专业教育范文

2024-02-08

舞蹈专业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而教师和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本土舞蹈的教学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探寻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本土舞蹈教育模式,旨在加强本土舞蹈教育和促进本土舞蹈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激发师生民族文化意识。

【关键词】本土舞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文化传承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本土舞蹈文化多元丰富,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等等少数民族的舞蹈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些本土舞蹈引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不仅提高学生的舞蹈文化修养,更是培养学生立足本土、传承和发展本土舞蹈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本土舞蹈进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问题,如何实现教学突破和文化传承的双赢,值得我们关注和探寻。

一、本土舞蹈进课堂的必要性

这是对本土舞蹈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利于本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文化、文明交流融合的同时也同时造成了民族文化差异缩小,特征减弱等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深入人心,对于湖南地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民族虽有自己的方言,却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例如土家族、白族),因此舞蹈具有天然教科书的意义,将许多没有文字的民族文化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形式传承下来。截至2015年底,湖南地区共有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因此,将本土舞蹈引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是将教师和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利用教育手段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学生毕业后,可以再将本土舞蹈带入她们的幼儿课堂。这不仅是建设本土民族舞蹈课程的需要,也是保护本土舞蹈文化的需要。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激活民族文化活力,更是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湖南本土舞蹈进课堂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推行本土舞蹈的教学和实践,如何有效地将本土舞蹈资源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实用教材,给我们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在本土舞蹈进课堂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

(一)提炼精髓,而非简单重复再现

本土舞蹈课堂教学要对本地域舞蹈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宗教信仰、服饰道具等进行梳理,摸清源头和依据,进而对本民族舞蹈的精髓进行提炼,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教材体系。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也有别于舞蹈专业的教学,因此我们的重点不应该是动作的技术和难度,而是动作背后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精神。例如苗族的“木鼓舞”,为何动作简单粗放,富有阳刚之美,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木鼓舞仅在男子中传播和普及,随着苗族社会形态的变化和进步,这些从前女人极少接触的舞蹈逐渐变成大众普及的文化活动,于是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木鼓舞”。通过本土舞蹈,我们不仅对舞蹈本身有认知和体会,更重要的了解其中的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素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使幼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本土舞蹈带入幼儿课堂,将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幼儿。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有大量的范例可以借鉴,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蹈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藏、蒙、维、朝、傣、汉族舞蹈,各大院校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风格且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而本土舞蹈因为建立时间短,受众面小等原因,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本土舞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需要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还应当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突出本土特色,才能在文化大融合的趋势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三、探寻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本土舞蹈教学模式

(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材

湖南有许多少数民族舞蹈,且有多项都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湖南本土高校拥有多样且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和探索,整理、搜集传统舞蹈中的元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形成适应当前教学环境的教材,既保留本土舞蹈的风格,又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为本土舞蹈开拓新的出路。

以长沙师范学院學前教育系14级本科二年级民族民间舞课程中土家族摆手舞组合为例:14级本科学生已经经过了3个学期的学习,本土舞蹈开设在二年级二期,之前三个学期他们已经学习了舞蹈基础训练、藏族、蒙族、东北秧歌和维族舞蹈,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舞蹈感受。土家族是聚居在湖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原始祭祀舞蹈,表演形式及规模多种多样。从动作特点看,多有顺拐、下沉、屈膝,包括三种摆法:“单摆”、“双摆”、“回旋摆”。作者在搜集和整理了大量土家族舞蹈及舞蹈文化资料基础上,对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惹巴拉村的土家族人民居住地进行探访,采访了当地摆手舞艺人李令明,多次向他学习当地摆手舞,并以录影、照相等方法进行记录,对当地的摆手舞形态进行分析、整理和提炼,将“单摆”、“双摆”、“回旋摆”的动作精简、提炼以后,进行了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土家族摆手舞组合的创编:动作上强调顺拐、下沉和屈膝的动律特点,在“单摆”、“双摆”、“回旋摆”的基础上,用土家特有的“咚—达达、咚—达达、咚—达—咚—达”节奏特点进行方位的变化和动作位置的交换,在组合的段落和小节中,每一次重复都有情节上的递进,由单一的动律逐渐整合、发展出体现情节的“理足迹”、“照太阳”、“抬野兽”短句,再由短句汇编成组合,表现出土家人民对祖先神明的敬奉,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整个组合用了4个课时进行教授,教学过程中,将舞蹈的单一律动作为重点,强调摆手舞的动律特点,保证风格的独特性,情节的递进作为难点,强调舞蹈的民族精神,教学思路明晰,加之土家族也在湖南地区人口较多,一定程度上和本区域生活习性贴近,全年级159人中土家族学生10人左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好。

(二)教学方式多元化。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的口传身授几乎是学生对于动作认知的全部来源,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最为直观的模仿和学习。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过于单一,思维被限制,很多动作知道怎么做,却不知道动作背后的含义,久而久之,思维模式固化,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局限于教师单方面的教授,除了教师本身,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对于近水楼台的本土舞蹈,甚至可以就近进行田野采风,以多元化的方式开拓学生的眼界,使教学不再停留在技术层面,学生接触的也不再只是动作本身,可以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动作背后的文化含义,实现课堂教学与本土舞蹈传承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本土舞蹈进课堂可以全面深入地促进本区域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但这是一个漫长而浩大的工程,并不能靠开设一门课程、上几节课或是创作几个作品就能轻易达成,以教育作为普及窗口来保护本土舞蹈资源只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方法需要不断努力。

舞蹈专业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因此,兰州城市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舞蹈课程内容的安排应该始终坚持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原则,淡化技术难度,强化概念意识,在基本训练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与满足,同时在审美中陶冶情操,培养出甘肃省域所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舞蹈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章第十一条也明确规定:“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快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对幼儿健康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保教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指导与服务”。由此可见,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教育要求由“继承性学习”观念向“创新性学习”观念转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水平的高低程度,而是需要综合、全面的人才。按照这一要求现阶段的高校学前舞蹈教学就必须明确学前艺术教育培养目标,更注重从实用性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源状况、基本素质差异、心理素质差异、参与意识差异等各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在课程的设计上大胆改革,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鲜活生动,从而达到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感悟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的课堂效果。

一、降低舞蹈教学中技巧训练的难度

高校学前教育的学生来源于普通中学的高中毕业生,由于他们的学习环境不同,对舞蹈的认识、态度也就不同,学生生理与心理水平的差异势必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舞蹈课堂教学就是要排除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热爱舞蹈,进一步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针对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年龄偏大、身体已基本定型,而舞蹈训练时间相比专业院校授课课时又少得多的特点,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内容在安排上则不必一味沿袭传统的舞蹈训练模式,可以将基本训练中的软开度的训练、控制能力的训练、跳转翻等技巧方面的练习减少,对软度、开度、弹跳等方面的难度要求降低,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局限,在基本训练中尝试借鉴现代舞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通过头、颈、腰、臂、腿、掌等关节部位作为切入点,结合正确的站姿,从元素、动律到动作短句,从单一动作到组合造句,从分解练习到综和练习,同样可以达到使学生肢体灵活、动作协调的目的。

二、以概念框架为指导的授课模式

舞蹈课固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但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针对高校学前教育学生文化基础较高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强化概念意识的方法,以讲解为主,以概念框架为指导,在进行元素练习、动作组合练习的过程中,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图片、教师示范及解说等,让学生在练习前有一定的形象感觉,形成一定的概念模型,再加上理论的透视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动作的准确概念,领会舞蹈的动作规律。

三、尊重学生、体现民主

舞蹈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及时赞许和鼓励学生的成就,是活跃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既有利于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养成探究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人人参与,眼中有每一名学生;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帮助学生了解错误所在,使之在关心与支持的氛围中,看到机会,从而改正错误,树立自信;发扬团体效应,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勇于接受来自同学的建议,正视批评;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学会倾听、微笑与鼓励;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学等,加强师生互动,完善课堂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与实效。

四、设计开放式课堂,激发学生创编能力

创造性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开放式课堂是创造性教学的有利保障。进行开放式课堂的教学,就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在坚持舞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练习的方式等。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去做,敢于夸张,勇于突破,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从多个角度和范围理解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

五、创设意境,营造学习氛围

舞蹈课教学除基本的定义陈述与动作示范以外,教师还应在教案设计,新课导入,能力训练,质疑的激发,疑难化解等方面刻意出新,尽量在某个或多个环节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及表现能力。

六、提升情感,增强舞蹈审美能力

舞蹈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活动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健康个性;有利于培养健美的身体形态,发展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通过示范准确地表达情感,引起学生产生共鸣,提供正确的模仿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创设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展示姿态、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信息,协助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避免斥责与埋怨,实现师生间的情感认同,使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美、教法美、动作美、仪表美,在师生共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重视学生造型美、队形美、课堂气氛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体验美、憧憬美,进而产生追求美和创造美的热情,最终陶醉在美的境界之中。

总之,高校学前舞蹈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因此,舞蹈课程内容的安排应该始终坚持科学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淡化技术难度,强化概念意识,在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前进的信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与满足,同时在审美中陶冶情操,在想象与创造中取得进步;充分调动各种影响学生的学习因素,不拘一格,获得成就,让成功激励学生进步,让进步筑成学生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宁宁.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于平.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舞蹈专业教育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出于真正能与时代接轨的学前教育人才, 所设置的课程类型丰富,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舞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对其进行基本的形体和动作训练至关重要。因此对舞蹈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舞蹈水平出发, 并结合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 开发充满特色的舞蹈课程内容, 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 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的课程安排

(一) 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 教育部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内容, 除了基本的理论教育, 也就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之外, 还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其中, 舞蹈课程的设置就是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当前在学前教育中, 要求幼师有效掌握和幼儿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并能用基本的舞蹈动作, 即肢体语言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智力和能力开发, 从而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因此,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舞蹈课程, 对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其社会竞争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 舞蹈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开发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育内容, 对于培养优质的学前教育人才来说也至关重要。

(二) 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的安排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课程, 大多注重对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方面, 因此课程的设置大多围绕学生学习和实践来展开, 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 大多数舞蹈课程所呈现的状态往往是充满亲和力和趣味性的, 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中领略舞蹈的魅力, 进而有效激发其舞蹈细胞, 使其肢体动作可以更为连贯, 提升舞蹈能力。通常情况下,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年限为三年, 三学期都会开设舞蹈课程, 每周上一节, 也正是由于课时较少, 学生对舞蹈课程实践的重视不足, 在实践和就业的过程中难以将学过的舞蹈知识融会贯通, 因此舞蹈课程的开展还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忽视了舞蹈课程教育最终教育目标是“幼儿”这一现实问题

就目前来讲, 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舞蹈类课程, 服务的对象和教育的目标都是本专业的学生, 并没有从专业特性也就是最终教育目标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内容, 也就是在认识上出现了严重偏差。具体表现为, 学前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舞蹈课程, 难度系数较大, 很多青年学生都无法落实和消化。再加上很多专业忽视了构建舞蹈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案, 没有从提升学生业务素质和就业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舞蹈动作和上课内容, 与幼儿教育之间的衔接和互动较少, 也就不利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竞争实力。

(二) 专业舞蹈课程的任务存在偏差

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舞蹈课程, 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 忽视了对其人文情感的表达, 也没有认识到让学生将舞蹈传达给幼儿的重要价值。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属性和艺术门类, 其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文特性, 学期教育专业之所以开设舞蹈课程, 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这些精神和价值有效地传达给未来的服务对象——幼儿, 而不是简单地让专业学生掌握几个基本动作。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即使能够熟练掌握舞步设计的原理和动作精华, 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舞蹈和文化之间融合的重要意义, 课程设置任务上存在偏差, 不利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实力。

(三) 舞蹈课程结构设置不够科学

首先,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置缺乏特色, 部分院校的舞蹈课程甚至存在趋同的属性, 在知识讲解、学科分类和课程教育等方面都类似, 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舞蹈的感知力, 对于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来讲也具有不利的影响。很多院校仅将舞蹈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选修课, 对其重视程度也不足。其次, 舞蹈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严重脱节, 在实际设计舞蹈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时候, 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和探讨, 舞蹈课程像一个独立开设的专业一样, 并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共性进行开发和利用。

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 有效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培养目标

首先应该强化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技能以及与幼儿良好沟通的能力。在舞蹈能力的训练上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舞蹈动作, 使语言表达和动作能够连贯地结合到一起, 并具备一定的编排舞蹈动作的能力, 使学生对舞蹈能够有一定深刻的认知。

其次, 院校自身也应该认识到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目的, 就是要提升学生对舞蹈学科的认知度, 使其能够将创新性思维和能力运用到日后教育幼儿的舞蹈动作编排之上, 使学前教育和舞蹈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师人才奠定基础。

最后, 应该向舞蹈教学中增添必要的人文属性和文化内涵, 所编排的舞蹈课程内容必须要与专业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将浓厚的地域属性和民族特性加入到舞蹈课程设置当中, 使舞蹈基础、人文教育和专业舞蹈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一边能够表演出游戏的舞蹈内容, 一边能够对舞蹈进行有效的编排和设计, 同时还可以深刻认识到培养幼儿舞蹈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进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 强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理论建设和发展

首先, 加强舞蹈专业理论教学在舞蹈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让学生可以在专业舞蹈知识的引导下, 拓展舞蹈技能, 培养其编排舞蹈的能力。具体来讲, 舞蹈课程教师可以将舞蹈解剖学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 例如芭蕾舞训练中的外绷, 让学生在掌握芭蕾舞平衡定论重要性的基础上再开展后续的舞蹈动作教学, 从而为其舞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 教师也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舞蹈学习氛围, 学生在学习舞蹈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其内容、内涵、动作标准等自由发言, 给予其充足的想象和拓展空间, 为其更好地了解舞蹈文化奠定基础。最后,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也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舞蹈修养, 认识到舞蹈课程教学最终的受教育者是幼儿的这一现实问题, 在编排舞蹈课程和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尽量将幼儿的体验融入其中, 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师人才提供动力。

(三) 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体系

首先, 在优化舞蹈课程结构方面应该有效拓宽专业领域, 在舞蹈教学中适当加入其中艺术学科的门类, 例如音乐、文学、哲学和美术等, 从而加强舞蹈课程的人文属性。同时, 还应该提升对舞蹈理论课程设置的重视力度, 使舞蹈动作基础的教学和舞蹈理论的教学能够同步化, 并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方向。除此之外, 扩大舞蹈课程的比例也很重要, 改良传统一周一节舞蹈课的模式, 除了必修之外, 还可以适当增加与舞蹈相关的选修课其次要处理好舞蹈课程和其他跨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舞蹈课程的设置除了以舞蹈内容为主之外, 还应该有效强化其他非专业教学活动的比例, 例如加强学生的形体训练, 利用舞蹈讲座和舞蹈比赛等形式, 强化学生对舞蹈学科的感知, 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 也能为其更好地编排舞蹈奠定基础。除此之外,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节和音乐节等, 让学生自己编排舞蹈动作, 从设计到演出结束全程跟踪, 加强学生对舞蹈理论的运用和舞蹈技能的提升等, 这样既能有效深化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 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编排舞蹈的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舞蹈课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舞蹈编排技能, 使其在未来的就业当中更好地利用舞蹈动作与幼儿接触和沟通, 提前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舞蹈课程却存在偏颇性, 忽视了最终培养主体是幼儿这一现状等, 因此需要院校加强重视, 逐渐提升舞蹈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比例, 在舞蹈教学中注入理论引导因素和人为关怀内容等, 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师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 很多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旨在为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幼师人才。但是, 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 也不利于其日后就业中舞蹈教学的展开和示范。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邓黄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项目化改革实践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8 (05) :65-67.

[2] 鞠婷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8, 5 (08) :331-332+335.

舞蹈专业教育范文第4篇

在舞蹈编创过程中, 因为表现形式和背景所不同, 所以创作的内容有差异性。对于幼儿舞蹈编创课程而言, 其作为幼儿舞蹈编创技巧的基础, 通过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编创课程教学, 有利于对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培养, 继而创作出比较简单的课堂律动以及表演性的幼儿舞蹈作品, 在实际幼儿舞蹈编创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作思维的有效开发, 学生学习丰富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再将其与幼儿舞蹈编创技法与知识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对内外知识加以转化, 从而增强幼儿舞蹈编创的整体效果。

时间、空间和动作是幼儿舞蹈编创的三大要素, 动作包括了力度、形态和速度。在幼儿舞蹈编创教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形态, 动作要有节奏感。幼儿舞蹈创作不要停留于某个形态或者是动作的模仿, 应该考虑时间在流动, 结合不同的内容, 将舞蹈情节进行展开。舞蹈的空间包含了三度空间、四维空间、舞台方位和舞台区域, 在编创幼儿舞蹈时, 应该根据特定的空间, 表达肢体的动作形态, 并且表达变化的动作[1]。

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技法的有效应用

(一) 律动组合的编创

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使得学生掌握舞蹈教学的技巧, 通过幼儿舞蹈教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需要加强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技法的有效应用, 从而改变传统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 实现对教学的优化和完善。在将幼儿舞蹈创编技法应用在学前教育专业时, 应该运用律动组合编创, 幼儿律动作为幼儿舞蹈编创的基础, 幼师对幼儿予以正确的引导, 促使幼儿跟随着音乐开展有节奏的律动活动。

不同的音乐性质、舞步和节奏等, 其舞蹈动律特点也有所区别, 考虑到部分普通高等学前专业学生没有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 在幼儿舞蹈早期教学中, 将比较简单的幼儿舞蹈律动和舞蹈编创相互融合, 比如, 在编创5~6岁幼儿律动《小星星》时, 采用小碎步和走步的步伐实施, 步伐的形式有很多种, 可进、可退, 也可以在原地, 通过采取此方式, 有利于对幼儿基本音乐感以及节奏感的培养[2]。在音乐的作用下, 幼儿跟随节奏横摆或者是前后摆动手臂, 继而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性, 也培养其模仿的能力。因为律动组合编创法的实际操作比较简单, 幼儿只要掌握基本的情景律动、步伐等即可, 然后学前专业学生结合音乐节奏的特点, 编创出更加适合幼儿主题的动律, 从而提升学生的幼儿舞蹈编创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 编创自娱性集体舞蹈

在幼儿园舞蹈活动中, 不仅运用了律动舞蹈, 而且自娱性集体舞蹈也是幼儿舞蹈的组成部分。集体舞具有如下特点:动作统一、结构简单, 并且运动量适当, 轻松愉悦, 更加有利于激发幼儿舞蹈的兴趣, 对提升幼儿的集体观念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也增进了幼儿间的友谊。

通常情况下, 幼儿集体舞多以歌曲进行伴奏, 在实际编创幼儿集体舞期间, 应该选择节奏欢快的音乐, 歌曲的篇幅尽量小, 而且易于上口。在对动作进行设计阶段, 动作不要过于复杂, 有助于舞伴间的交流。同时, 集体舞还要有趣味性与自娱性的特点。比如, 在编创集体舞《兔子舞》时, 让学生伸出双手模仿兔子, 再用小碎步模仿兔子行走的样子, 当设计好基本动作后, 应该设计队形, 最好选择圆形队形, 以便移动和行进等[3]。总之, 确保舞蹈编排具有自娱性, 增强学生舞蹈编创的能力。

(三) 游戏化编创

所谓幼儿园游戏舞蹈, 其指的是在音乐伴奏的条件下, 进行有规律的动作, 根据伴奏音乐的性质、内容和乐曲等结构特点, 进而开展游戏, 在游戏中完成舞蹈表演。为了促进3~4岁幼儿对自身身体结构有正确的认知, 在编创舞蹈时, 可以采取游戏训练的方法, 根据音乐念唱的歌词:“小朋友, 小朋友, 脚脚碰!”, 幼儿在教室内自由行走, 当音乐念唱完毕时, 停止走动, 做出手碰手和头碰头等动作, 借助于游戏训练的途径, 使得幼儿能够快速的对自己身体有所认知, 也达到游戏化编创的效果, 也培养了学前专业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

(四) 寓言舞蹈的编创

当前, 在舞蹈种类中, 寓言舞蹈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因为寓言舞蹈的题材比较广泛, 比如对自然界的花草、飞禽等进行模仿, 以此象征生活中某种情感与想象的舞蹈, 总而言之, 学生能够想象和触及到的均可以作为寓言舞蹈编创的题材。在编创寓言舞蹈时, 让学生对主题进行探讨, 想象、小天鹅和小燕子等, 反复的观察动作的形态, 为幼儿塑造动物形象, 达到寓情于景的效果。当学生掌握了幼儿舞蹈的构图方式、语言等, 进而正确的表达舞蹈的情节, 从而提升其对幼儿舞蹈结构编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其日后胜任幼师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 舞蹈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幼儿专业人才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而且应该具备舞蹈的能力, 为其胜任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知, 提升其舞蹈编创能力, 那么,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阶段, 应该注重幼儿舞蹈创编技法的应用, 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舞蹈内容, 为其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当前, 我国对学前教育专业予以了高度重视, 确保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幼儿教师, 为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的培养学前专业学生过程中, 幼儿舞蹈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和实践技能, 为了实习与实际律动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效果, 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期间, 加大幼儿舞蹈创编技法的应用, 通过以专业的舞蹈编创为基础, 将其与幼儿舞蹈编创相互融合, 从而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技法,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晓芸.幼儿舞蹈编创教学技法及其运用[J].北方音乐, 2014 (13) :138-139.

[2] 张珏璇.《儿童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设计——以即兴练习单元为例[J].大众文艺, 2014 (7) :241.

舞蹈专业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幼儿舞蹈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渐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幼儿教育建设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当下,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综合素质型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是我们教育能否发展好的重要环节。探究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科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职幼教人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状况,因材施教

进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习的对象大部分都是16~19岁的女生,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阻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出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针对情况进行教学。比如:一种是文化成绩好,虽对舞蹈有一定的爱好但自身舞蹈条件差的同学,针对这类的同学,我不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只要求她们必须熟知舞蹈动作的要领、精髓,以培养其欣赏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今后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人员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种是在舞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曾受过短时间或不是很正规的训练且自身条件好,但文化成绩差的同学,对于此类学生我会利用其自身条件好的优势,重点训练她们的动作,提高她们的舞感,让她们掌握舞蹈的理论知识,争取参加各级各类的舞蹈比赛或参加“3+X”高职考专业性的大学;再一种是文化成绩差,自身条件差,对舞蹈不感兴趣的同学,我要求她们认真上好每堂课,但对其动作的要求不高,能完成就好,同时能感知音乐的节奏,慢慢培养她们的兴趣,教授她们对幼儿要有爱心,这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师德。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讲,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第一学年,我安排学生练习舞蹈基本功,在训练中遵循从地面――把杆――中间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感以及舞蹈感受。第二学年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先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特点、动作特点以及动作的来源,接着做示范动作,用组合的形式体验各个民族的不同舞蹈风格,真正学到舞蹈的“味道”。第三学年学习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的创编,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创编出有亲和力的幼儿舞蹈让幼儿喜欢。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即将参加实习和以后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根据培养对象传授舞蹈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我认为,教会学生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编排幼儿舞蹈节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工作中运用自如。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同学自己能将舞蹈跳得很好但面对幼儿园的孩子时却不知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们明白,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提高和課外社会实践等手段,教会学生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口语化、通俗化、简单易懂适应幼儿语言习惯。其次是正确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能力。对教授幼儿舞蹈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好的纠正。第三,幼儿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尽量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 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愿意接收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四、全方位考核培养对象,完善舞蹈教学成果

为力求培养能跳、能编、能教、能分析的全方位人才,应采用的考试方法有: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考试三部分。在实践考试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有考核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分析优秀作品考试中,会提前安排一定的观摩时间,拿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舞蹈资料或舞蹈比赛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考试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感。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生完成傣族舞蹈综合练习后,教师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创编要求,要求学生自选一段傣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已经学习过的动作要求少用,就是用也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发展才可编入组合),当然队型的变化、空间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自编的原创动作的加入是真正考验学生的时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更能体现出每个学生对动作元素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使得每位学生都开动脑筋,灵感乍现。教师不可小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凭借眼睛、身体和才思所创编出来的动作,往往新鲜而又充满个性。优秀的舞蹈教师要具备善学、会跳,能教的素质,只要我们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的坚持,我们就能教出出色的幼儿舞蹈教师。

五、结论

总之,舞蹈是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课,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强化学生文明行为,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明素质,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参考文献:

[1]代春洋.学前教学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6-58.

[2]黄娟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舞蹈专业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幼儿舞蹈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渐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幼儿教育建设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当下,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综合素质型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是我们教育能否发展好的重要环节。探究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科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职幼教人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状况,因材施教

进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学习的对象大部分都是16~19岁的女生,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阻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出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针对情况进行教学。比如:一种是文化成绩好,虽对舞蹈有一定的爱好但自身舞蹈条件差的同学,针对这类的同学,我不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只要求她们必须熟知舞蹈动作的要领、精髓,以培养其欣赏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今后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人员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种是在舞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曾受过短时间或不是很正规的训练且自身条件好,但文化成绩差的同学,对于此类学生我会利用其自身条件好的优势,重点训练她们的动作,提高她们的舞感,让她们掌握舞蹈的理论知识,争取参加各级各类的舞蹈比赛或参加“3+X”高职考专业性的大学;再一种是文化成绩差,自身条件差,对舞蹈不感兴趣的同学,我要求她们认真上好每堂课,但对其动作的要求不高,能完成就好,同时能感知音乐的节奏,慢慢培养她们的兴趣,教授她们对幼儿要有爱心,这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师德。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讲,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第一学年,我安排学生练习舞蹈基本功,在训练中遵循从地面――把杆――中间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感以及舞蹈感受。第二学年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先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特点、动作特点以及动作的来源,接着做示范动作,用组合的形式体验各个民族的不同舞蹈风格,真正学到舞蹈的“味道”。第三学年学习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的创编,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创编出有亲和力的幼儿舞蹈让幼儿喜欢。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都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即将参加实习和以后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根据培养对象传授舞蹈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我认为,教会学生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编排幼儿舞蹈节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工作中运用自如。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同学自己能将舞蹈跳得很好但面对幼儿园的孩子时却不知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们明白,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提高和課外社会实践等手段,教会学生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口语化、通俗化、简单易懂适应幼儿语言习惯。其次是正确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能力。对教授幼儿舞蹈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好的纠正。第三,幼儿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尽量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 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愿意接收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四、全方位考核培养对象,完善舞蹈教学成果

为力求培养能跳、能编、能教、能分析的全方位人才,应采用的考试方法有: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考试三部分。在实践考试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有考核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分析优秀作品考试中,会提前安排一定的观摩时间,拿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舞蹈资料或舞蹈比赛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考试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感。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生完成傣族舞蹈综合练习后,教师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创编要求,要求学生自选一段傣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已经学习过的动作要求少用,就是用也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发展才可编入组合),当然队型的变化、空间的流动是必不可少的。自编的原创动作的加入是真正考验学生的时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更能体现出每个学生对动作元素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使得每位学生都开动脑筋,灵感乍现。教师不可小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凭借眼睛、身体和才思所创编出来的动作,往往新鲜而又充满个性。优秀的舞蹈教师要具备善学、会跳,能教的素质,只要我们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的坚持,我们就能教出出色的幼儿舞蹈教师。

五、结论

总之,舞蹈是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课,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强化学生文明行为,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明素质,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参考文献:

[1]代春洋.学前教学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6-58.

[2]黄娟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上一篇:未婚单身证明范文下一篇:网络反腐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