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风格范文

2024-07-25

李白诗歌风格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风格李白诗歌修辞手法语法手段

引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因此,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都十分的注重,从而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李白的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浑然天成的,他的诗歌的语言与他自身的性格是有着非常大关系的[1]。李白一生放荡不羁,他的诗歌也饱含着豪迈之情。尽管李白的诗作是多变的,但其中蕴含的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不变的。本文就李白的众多诗作中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旨在对李白的诗作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韵味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是一门文学艺术,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独创的奇异色彩。在诗歌创作上,李白达到了众多诗歌难以达到的艺术的高峰,同样的在语言的运用上,他也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一)运用夸张的语言表达情感

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便是他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对其强烈的感情进行表达[2]。在他的诗歌中,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鞭策性,同时夸张的成分也是非常大的,最关键的是感情色彩非常的强烈和鲜明。李白个性不羁,他的感情非常的浓郁,在进行诗歌表达的过程中,主观的情绪非常强烈。因此,在李白诗歌中,其个性特征非常鲜明,从而使得他的诗歌中蕴含着他强烈的个人气质和特点。

(二)追求自然美

对于中学生而言,李白的诗歌是非常常见的。在他诗歌中语言总呈现的总体的特色就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他的风格就是追求自然美。关于这一点,李白在他的诗作中就有所体现[3]。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写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表现了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想要达到的目

1

标和境界,同时也是其在语言塑造方面的追求。事实上,李白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所努力。因而,他的诗歌中的语言大都是明丽自然的。

(三)自由洒脱,孕育散文美

李白诗歌中的语言风格的另一特点就是巧妙的运用散文的句式[4]。诗歌一般都以精炼为主,同时在诗歌中,通常的主流趋势都是整齐、有节奏感。这样才会赋予诗歌强大的力量,从而能够更加顺畅的来表现思想和情感。而相对的散文的语言都是较为自由的,没有特别的要求和规则,因而散文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多样的。而李白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巧妙的运用散文的句式。在汉乐府诗歌中,通常会将散文句式运用到诗歌中,实际上,巧妙地在诗歌中运用散文句式,不仅不会使诗歌散文化造成诗歌表达的阻碍,还会对内容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有所助益。李白就是在汉乐府民歌创作的其地下,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用了一些散文句式,从而使其诗歌的体裁更加的多样,也更充满艺术特性。例如在《灞陵行送别》中,李白写道“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这是非常典型的散文句式,同时这些诗句也有着极强的概括能力。在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在灞陵亭送别友人的时候,看到友人走过的道路,对其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所感触,并联想到自身在朝堂上的遭遇,更添离愁情绪[5]。在诗句中“无花之古树”映衬出了一种凄凉的情景。“伤心之春草”更表现出了诗人的离愁别恨。根据本诗可以看出李白运用散文化的句式,更好的创造了意境,也更好的进行了情感的抒发,从而使得诗句不仅仅没有松散拖沓,还有着极强的节奏感。

二、李白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与他一生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一生满腹才华,却没有得到赏识。他生于盛唐时期,文章风采天下有名,可奈何朝中权贵小人当道,李白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6]。他的理想生活与现实发生了非常尖锐的冲突,因而他时常陷入痛苦与愤懑当中。因而,在李白的众多诗作当中,表现自己壮志未酬、情怀难遣的著名诗篇也不在少数。

另外,在李白的一生中,有大半生都在过着流浪的生活,因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也是非常多的。李白具有迎风好奇,同时也有着单纯高洁的心境,并且他的文采卓著,善于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语言当中,从而赋予他的诗歌以理想化的色彩。李白的一生可谓是悲剧的一生,但是他的乐观精神使得他总能够以满腔的热情来面对整个世界,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因而李白的诗歌中大多是对景物的描写以及感情的抒发,因此他的大多数诗歌的语言风格都是清新明快的,明丽爽朗是其基本的色调。总体而言,李白的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用他

2

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就是李白的诗歌是其真挚感情的抒发,不做作,在语言形式上朴实无华,不雕饰虚伪,从而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之美。事实上这也是李白这一生的终极理想。

三、李白诗歌的语法手段的运用

(一)炼句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炼句指的是炼动词,这一点在李白的很多诗歌中都有所体现。李白性格豪迈,因而,豪迈、清新、自然也是他的诗歌给人的感觉,除此之外,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给人一种字字千钧的感觉,尤其是在李白的绝句中[7]。在李白《塞下曲》第一首中,他写道“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字和“抱”字就是谓语动词的典型使用。鼓一般指的是在打仗的时候,用于指示战士们进军的信号,因而“随”字的使用是非常恰当的。而“抱玉鞍”也更好的显示了战争时期,时刻准备打仗的紧张的情况。而“伴玉鞍”则无法表现出这种感觉。在《北风行》中诗人写道“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在这首诗中,“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了思妇思念丈夫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这些动词塑造了一个满肚愁肠、思念、牵挂丈夫的思妇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在炼句方面的风格独树一帜,并且其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提炼的,也是极为恰当的。这也展现出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天分,同时表现了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

(二)语序

在语法运用上语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语序分为正序、倒装、插入等。在李白的诗歌中也存在着对语序的特别的运用[8]。李白一生创作了几百首诗歌,在其大多数诗歌中对语序的运用都是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的,当然有部分诗歌是与现代汉语规范不相符的。在《把酒问月》中,诗人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关于该诗句,正常人们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都会写道,“青天明月几时来”而李白的倒装的语序更加强调了“把酒问月”的内涵,倒装句对明月来的时间表示了强调。另外,“我今停杯一问之”也运用了倒装的句式,并且从“把酒停杯”的动作可以表现诗人醉意情浓的感觉,并使得诗句更有韵味。除此之外,这种表达方式也使得诗句更富有气势感。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写出了一种把酒问月的气概,同时垫定了全诗的意境。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道“我欲因

3

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一夜飞度镜湖月”中显然是将月夜这个时间状语分开,将定语进行后置,进而增添了语言表达的趣味性。

四、李白诗歌的词语手段的运用

李白诗歌的体裁多样,通常有古诗、律诗、乐府诗、绝句等。李白好酒,并且也游历过各大明川、江海。因而在李白的笔下“山、水、月、酒”是非常常见的[9]。在李白笔下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山,还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天门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天姥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庐山等。当然,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笔下山和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李白寄情于山水,因而山与水都是李白所钟爱的事物,因而,在李白的诗歌中,山水也便是非常常见的词汇的。李白一生游历祖国各大山川,山和水是他一生得意与失意的见证,同时李白也崇尚于山的伟岸、坚毅和水的飘逸、潇洒,并且李白的人格也是与之相契合的,从而散发出无尽的魅力。对于山水,李白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嗅觉,从而将这种艺术和思想流传至今。

五、李白诗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夸张

在李白使用的众多修辞手法中,夸张是使用频次最高的。李白是内心情感非常丰富的诗人,同时他拥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因而在运用修辞手法的过程中,夸张是其最拿手的武器。在李白的诗歌中,他通过使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来表现出其眼中大气磅礴的气势,同时还表现出其热情豪放的个性特征。在《李白诗选注》中就指出,在李白独特的诗歌语言风格中,夸张是最为突出的。

在李白的诗歌中,运用夸张创作了可谓是众多的世界之最。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世界上最高的河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出了非常凶险的道路。“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最为壮观的瀑布。“燕山雪花大如席”写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雪花。“白发三千丈”写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头发。可以说李白的夸张艺术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想象力。

李白诗歌的夸张艺术有着其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夸张的艺术在诗歌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使用力度也非常大。也就是在他的诗歌中,它可以在时间、空间、事物、动作等等方面运用到夸张的手法。形容时间流逝快,李白可以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来表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夸张的表现了风的速度之快以及天山

4

和玉门关中的距离之远。关于行为的夸张可以用“举手可近月”来表示。表示极端思念可以用“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根据以上诗句描述可以发现,在李白的诗歌中,可以在任何情况、任何事物中运用到夸张。

(二)用典

在诗词创作中,用典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很多诗人的诗歌创作中,都运用到了用典。李白诗歌的用典呈现出了很多的特点和风格,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典艺术。

在运用典故的过程中,众多诗人会选择明用典故或者暗用典故的方式。而李白在使用典故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灵活,他能够根据表达的内容的不同而采用明暗结合使用典故的方式。如在《田园言怀》中写道“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签白犊,饮水对清流?”在前两句明确的运用了贾谊和班超的典故,从而更好地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另外,在《在浔阳非所寄内》中诗人写道“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将具体的典故事件以及具体典故人物都明确的指出来,从而表达了诗人希望权贵能够开脱宗室夫人的罪过。暗用典故一般是将典故中涉及的人和具体事件用暗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赠从弟冽》中写道“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其中磻溪实际上是一个典故,但是在诗句中诗人并没有明确的指出磻溪所代表的具体的事件,从而表现出了一种话虽暗而其意明的感觉。

李白诗歌的创作与其生活的时代以及人生经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李白的作品将盛唐时期的社会现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李白对诗歌创作怀揣着无限的激情,同时又富含想象力。在他的笔下气势浩瀚、明丽清新的意境数不胜数。在众多唐代诗人当中,李白在语言风格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张彬,燕丽红. 2011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4,02:99-205. [2]梁吴芬. 例说诗歌的语言风格[J]. 考试(高考语文版),2010,Z1:103-105. [3]赵朝芳. 李白儒学思想与诗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4]王腾飞. 李白诗歌用典研究[D].暨南大学,2010. [5]苏健. 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6]王竞. 试论李白诗歌的修辞艺术特色[D].安徽大学,2007. [7]常铖. 李白漫游期间诗歌论略[D].华东交通大学,2012. [8]张华. 安史之乱中李、杜诗歌创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0. [9]王腾飞. 李白诗歌用典研究[D].暨南大学,2010.

李白诗歌风格范文第2篇

首先,杜诗在声律、节奏方面明显有别于李诗。“杜甫常以五平五仄组成一联,在五平五仄中各自寻求变化与谐调,然后在两句中造成对比。”①像“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铁堂峡》),不仅是五平五仄,而且分别以叠韵之词押尾,“堂隍”发音洪亮,“积铁”收敛急促,两句之间的先扬后抑之感十分强烈。而且在定型的律诗中,一方面在规定的格式中,杜甫对声调的辨别、使用十分精细(其律诗在首句押韵时,

三、

五、七句的末尾仄声字基本上均分用上、去、入),另一方面他在需要之时,又经常打破格律定式,形成“拗句”乃至“拗体”。因此,杜甫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对节奏感的追求更为明显。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从全诗看,它的情绪欢悦、节奏很快。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相同结构的词组,地名,彼此呼应,相互纠结,全诗便去势迅疾,一气流注而下。相反,像《江汉》中的“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种单纯以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平列组合的诗句,节奏便显得凝静。

李白的律诗在声律要求并不严谨,换韵也比较自由,常见的四句或八句成一韵,且平仄韵交错的换韵规律,在李白的律诗中不复存在。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在节奏方面,更不同于杜诗,李白一般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荡,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如《梁甫吟、《行路难》。另外,李白善于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其次,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等等。相对于李白创作玲珑兴象以抒情,杜甫则常用叙事手法写时事,大量使用叙事手法,以

五、七言古体写时事,杜甫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提供生动的生活画面,如“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北征》)。此外,杜诗叙事是融入强烈的抒情,杜诗融抒情、叙事、议论为一体,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之情怀。

第三,在意象构造上面,李白与杜甫各有千秋。杜诗的意象特征是向两端——壮阔浑厚与纤巧细微——伸展的。”②前者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江间波浪接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之一);后者如“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雨不绝》)。而李白本身偏重主观抒情,多选取宏观的意象,以体现其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李白多选择宏观、壮大的自然意象,像天象类如天、日、月、云、雪五种,地理类如江、河、海、山、峰五种。

第五,在感情的抒发上,不可置疑的是,李白与杜甫的律诗都蕴含着强烈的感情,但两者感情的抒发方式却不一样。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在诗歌中成功地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同时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李白一般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度跳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李白式的抒情,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像是从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相对来说,杜甫的诗歌格律严谨,诗中的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性格特征。杜甫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另外,杜甫本身在安史之乱时期和晚年的生活苦难,又加上自身的穷困潦倒,使他有博大的圣人情怀和济世救民的执着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揭露,对百姓有深切的同情,寓情于叙事,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杜甫诗歌在结构上随着感情的波动而跳跃。这种情况在李白诗中本也存在,但杜诗有其自己的独特形态。在抒写悲痛的作品中,其感情曲折多变,形成一种特殊的深沉感;在抒写欢乐的作品中,则由于感情的迅疾进展而使情绪更为饱满。”③前者如《新婚别》,“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其间有多少转折,在叮嘱“勿为新婚念”后,又一人不如鸟的悲怅作结,其内心的冲突可谓激烈。后者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之后,突接以“白日放歌须纵酒”,似乎不相连接,但却把自己因受妻子感染,由悲转喜而精神昂扬的状态充分表现出来了。

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激情洋溢,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主要是讴歌,对生命的讴歌,表现对生活的热情。李白的诗,虽然也有倾诉个人生活的愁苦,如《醉后赠从甥高镇》的“欲邀击筑悲歌饮, 正值倾家无酒钱”、“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之类,但即使在这样的诗里,也仍然存在着“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这样的豪气,决不被生活得愁苦压倒。“更多的诗则赞美了生活得种种乐趣。甚至在常人看来并不能引发快乐的处境,在他笔下也变得生趣盎然,最突出的是《月下独酌》。”④而杜诗的逼近社会与人生的苦难的写实态度,更为深细细曲折的艺术表现,同时影响了后世的作品更加加强了诗歌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重视。

参考文献:

李白诗歌风格范文第3篇

【关键字】 诗歌

浪漫主义

特征

原因

影响

【正文】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辉煌灿烂的全盛时期。名家众多,佳作如林。而李白就是在盛唐文化下,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性格,浪漫的情怀,充分的体现了盛唐时期的人的性格和精神。李白是唐代诗歌的伟大旗手,纵观李白诗歌,其艺术风格多样,但是浪漫主义风格是其主导风格,为了更好的诠释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将从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风格形成原因以及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影响等方面来谈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所遗留下来的上千篇作品,或雄奇瑰丽,变幻莫测、或豪迈粗犷,或想像新奇,或意境奇伟,或感情热烈,处处显示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气息,代表着这一时代的主导风格。综观李白的诗歌,其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感情热烈、慷慨激昂,主观情感浓郁,处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

诗缘情,诗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其创作动力和目的的一种文体,诗歌的感情真挚与否和其感人程度深浅,往往成为一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李白是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起,就毫无节制的喷涌而出,让人震撼。无论是济苍生、安社稷的鸿鹄之志,功成身退,不求名利的隐士情怀,还是身处困境、仕途不达的悲苦郁闷,权小当道、遭谗被谤的愤恨不平,以及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豪侠之气,他都在诗中表达。他深信自己的才智,多次将自己比作大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安史之乱爆发后,面对“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的局面,李白以谢安自比,以表达了自己的胸襟和抱负。李白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如:他在出现平坦仕途、功名有望时,就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在出现仕途坎坷,这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时所产生的悲苦郁闷之情也夹杂在他的诗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在不愿趋炎附势时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有在他思念长安时就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诗中的那种炙热的感情、那种强烈的个性表现的非常突出,并带有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又如天马行空,变化莫测,情感之所至,诗之所至,一泻千里!再如《将进酒》: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诗不仅感情充沛,而且主人公的情绪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诗人就是以感情的变化来贯策始终,甚至韵律的缓急,句型的变化,都与李白的情感相联系。全诗都随着这种感情的变化而奔腾向前,给人一泻千里的感觉。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从这些诗中不难看出,李白就是一个能把外物随时随处为我所有,抒发强烈主观感受的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有一种天马行空的轻灵飘逸,也有江河般的激情豪迈,这无疑是给李白的诗增加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二、独特的艺术手法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又一特征

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掺杂著离奇的幻想创造出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这也是李白浪漫主义的特点。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离奇的。他往往发想无端出其意料,匪夷所思。这种奇特的想象随情感的流动而变幻莫测,使人读了就仿佛走进了神仙境界,处处是人耳目一新浮想联翩,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如《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中,李白充分展开想象,想象自己在孤独寂寞的“独酌”时,与“月”、“影”相亲的情景。他不仅把明月、身影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和炽热的情感,还把明月、身影“人”化了。整首诗李白想像着与月影的交谈,把他们当作朋友,彼此的感情很合拍,这样的描写李白是第一人。同时,通过想象自己独酌时的与月、影的同歌共舞,充分表达出李白在现实政治的压迫下,极欲摆脱孤寂之苦的情形,也展示出李白的那种豪放不羁的思想情感。李白的诗大多数都用了这种想象,他给作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李白正是以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一篇又一篇的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诗歌中除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外,大胆的夸张和惊人的比喻也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秋浦歌》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发”来抒发自己无形的愁,这是极度的夸张;用“千里江陵一日还”写归舟从上游顺流而下的神速,抒发了他遇赦获释途中轻松欢快的心情;又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高度夸张的比喻,赞叹瀑布从高出奔流而下的壮丽景象,也展现出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气概。又如《北风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没有“黄河可塞”这样夸张的比喻,突出阵亡将士的妻子那种深刻绝望的悲哀。我们再来看在这一方面最就代表的《蜀道难》: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峻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全诗通篇使用夸张的手法,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极度夸张开篇,突出蜀道之难。接着从蚕丛鱼凫说大到五丁开山,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高标插天可使“六龙回日”,大门回转;冲波逆折,极尽夸张之能事。接着又以黄鹤、猿揉、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扶膺”、“凋朱颜”的叙述,作为全诗骨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极度的夸张,在诗中重复的出现三次;成为全诗的中心。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由此可见;李白诗中的夸张是奇妙而大胆的;正是这些奇妙而大胆的夸张增添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的夸张式比喻与他离奇的想象力相结合,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些自然事物,同时,也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增添了一特征。

(三)体裁、语言自由解放也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征

在格律、体裁、语言方面都非常自由解放。这也是李白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体现。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渌水曲》都清新、自然,当然也有语言豪放雄健、长短错落的,如《行路难》《古风》等。李白的乐府诗也与以前的乐府诗有所不同。李白打破了传统乐府诗的赋体叙事的写法,他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了乐府诗中,形成了一种韵律跌宕舒展、句式参差错落的形式。如《蜀道难》这首诗采用的是以七言为主的长短错落的乐府体裁,语言奔放富于变化,在乐府诗的形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诗中采用散文式,句式随感情的起伏而变化。有三言、四言、还有九言,甚至式十一言,参差不齐,形式多变。此外,全诗的用韵及平仄变化也很完美。这种参差错乱的句式便于表达丰富、复杂度、多变的情感。

李白的歌行,语言和形式更加的自由奔放,它通过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其感情。诗中的抑扬顿挫、不讲平仄、不讲对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格式。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它在体裁上突破了以往的留别试,全诗没有一点伤感惜别,而是借“别”来抒怀,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政治势力的蔑视。在句式上,也是错乱杂乱、参差不齐,这充分体现出了李白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体现出了盛唐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原因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这所以形成浪漫主义风格,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时代、生活环境对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

一说到李白就会有人想到杜甫,因为“李杜诗篇万口传”嘛!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是唐代由盛转衰的的剧变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造成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把诗人也卷入了社会的底层,也使用笔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卷,逐步攀上现实主义高峰。而李白呢?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卓越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的“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强盛而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特点。以

唐玄宗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生活日趋奢侈糜烂,政治黑暗,奸臣当道,苛捐杂税多,各种社会矛盾并存的时刻。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抱负,追求建功立业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次又一次险境,当李白一次又一次失败,内心极度痛苦的时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感到从政报国道路的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在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时,李白只能把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借助于想象、梦境等非现实主义即浪漫主义表现出来。

因此说,时代和生活环境影响着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

(二)儒、道、侠三种思想对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使李白又“济苍生”“安黎民”的抱负。这种理想成为他一生的追求。但是“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难免不与道家的厌世思想合法,而游侠的思想又使他种诺轻物,轻视传统,养成飘逸洒脱的气质和豪迈的作风。这是魏晋开始以来人的觉醒与发展,同时,也是盛唐的精神上升的标志。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的“无为”,庄子 “无用” 的思想,厌世、孤傲的风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这种道家思想影响又有着双重作用。一面是狂放不羁、大胆追求、热切的寻求个人自由与人人平等。另一方面是表现颓废避世的一面,一味地求山访道、喝酒取乐、脱离现实,将道家那种及时行乐的因素代入到他的诗中,无形中消弱了他的浪漫主义。

再来看看尚侠思想,李白虽然有时自称为儒生,然而却不甘做一个皓首穷经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儒生,他对儒生拘泥守常的生活尤其鄙视。他所深深倾慕着的,是古代侠士们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生活态度和他们所奉行的游侠精神,这种态度和精神,也正养成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个性的原因,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说:“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儒、道、侠三种思想奇妙地统一于李白思想性格和气质中,这种独特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同时这三种思想也促进了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 ,使它成为浪漫主义伟大旗手。

(三)借鉴和继承我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优良传统

李白创作上,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丰富遗产。他所继承的传统首先是楚辞和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他受屈原影响十多方面的,发扬屈原爱国精神和不屈精神,继承屈原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神话传说,奇特想象重视民族遗产方面,他都和屈原一致。就具体作品来说,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都在题材构思上和屈原一样,他对六朝文人的作品也很认真学习,他效仿魏晋诗人的思想作品,如《蜀道难》、《将进酒》等,显然可见有从鲍照那里吸收了纵横驰骋、雄健奔放的特色;李白的写景诗和五言绝句,如《望庐山瀑布》、《秋浦歌》等,明显是深受谢眺诗歌清新秀丽特色的影响。

正由于李白在诗歌创造上善于向多方面学习,吸取多种营养,充分继承前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并进行革新和创造,才能使他的诗歌取得如此崇高的成就,才能把唐代诗歌推向空前的繁荣。

三、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影响

李白诗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独特的诗歌创作机器天才的大手笔,征服了在他之后许多文人和读者。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他的诗名在当代已广泛传扬,到贞元时期,几乎达到了“家家有之”。在他之后有许多文人从他诗中吸取成分。如: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启发的。再如陆游一批文人他们将浪漫主义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天才作家,其诗歌丰富离奇的想象,热烈激昂,潇洒不羁、使读者读起来有浪漫的激情。他对后市影响也很深,而我们也应该学习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气度、胸襟,以及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这一切都奠定了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参考文献:

《李白诗集》内蒙古出版社2010年5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10月第一版

《唐诗三百首》南海出版公司出版,1991年3月第一版

李白诗歌风格范文第4篇

班级:汉文

姓名:杜佳彦学号:

2012级2班

2012504010 唐诗专题课程论文

论李白诗歌

摘要: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神奇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变化多样,取得了后人难以追及的成就。本文主要从其诗歌的意象、风格、和艺术成就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李白诗歌

意象

风格

艺术成就

一、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李白诗歌中的众多意象,不仅体现出李白独特的人格意识和不朽的人格魅力,更体现出意象这一方法在诗歌运用中的独特魅力。

(一)李白诗歌意象的分类

李白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大多数还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分类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草木类。草木类中的代表意象有梅、兰、竹、菊、青草、杨柳、松柏、梧桐等。草木类的意象主要经常用来表现人物的人品或者性格,例如松柏表示刚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洁不屈等。李白诗句中有“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用桃花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二是动物类。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大鹏、大雁、蝉、杜鹃等。李白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鹏。代表诗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外“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诗中的大鹏是作者李白的自我外化,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是诗人慕自由、尚洒脱的独特思想意蕴的体现。三是器物类。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酒、酒杯、剑、船、镜子等。酒和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意象,男诗人用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剑这个意象出现的比较频繁。关于酒的诗句,最出名的诗句之一就是李白的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然诗人在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酒这个字,但是诗人却用“莫使金樽空对月”描写出了一幅豪迈喝酒的场景,显得十分具有英雄气概。四是气象景物类。气象景物类代表意象的有夕阳、雨雪、流水、白云、蓝天、青山等。这类意象通常都是抒情意味比较明显,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的相对较多。如《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如《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的“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中的“云”是作者李白个性自由的精神写照。

(二)李白诗歌意象的特点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诗歌意象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丰富,变化多端。例如在《行路难》中,诗人写到“子青自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两个非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成为互相映衬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运,给人壮阔悲凉的艺术感受。其次,李白善于利用意象表现其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大部分表现了诗人本身的仙风道骨及侠士风采。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所周知,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是李白却用这样狂野的意象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让人身临其境。第三,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诗歌中营造一种奇突之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诗歌的意象都蕴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与其他诗人大相径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在《赠汪伦》中,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大多数表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是李白偏偏在这首诗歌中用潭水来表现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让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

(三)李白诗歌中典型意象的分析 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数不胜数,但是仔细分析李白诗歌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意象的数量很多,但是李白却对一些意象更为偏爱,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思想也更为深厚,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几个李白诗歌中几个比较典型的意象,这也是李白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意象。

1.李白诗歌意象之“流水”。水无形无态,水又千姿百态。水最轻柔,软如丝绵;水最刚强,滴水穿石。水最有艺术的可塑性,水是李白诗歌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意象,据相关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了将近四百次有关流水的意象。其中比较熟悉的诗句有“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流水如有情,幽哀从此分”、“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等。李白格外钟情于流水这个意象,在诗歌中频繁使用,说明它与李白的思想情感紧密相联。笔者认为,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其实是诗人比较隐秘的一种表现生命意识的情感。李白诗歌中的流水意象绝大多数并不是作者单纯的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有的时候流水表达了时间内涵,而这一内涵正是折射出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用流水这一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并非是李白独创的,事实上流水这一意象经过中国数代文人的反复锤炼已经沉淀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符号:和而不同,兼容并蓄。

2.李白诗歌意象之“剑”。 李白不仅是一名浪漫的诗人,还是一名武功高强的侠客,因此在他的诗歌中频繁的出现“剑”这个意象,就显得十分自然。剑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代表的是力量与权威。在全唐诗中,李白笔下一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剑”这个意象,由此可见他对“剑”这一意象的钟情。李白从小就学习剑术,对剑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把自己的妻子也比作了“拙妻莫邪剑”。李白生活在我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代民风开化,国威远扬,因此李白的个人理想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诗歌中频繁的使用“剑”这个意象,也表现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博大胸怀。“剑”这一意象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还表现了诗人一生都想追求的报效国家的情怀。

二、风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

(一)雄壮豪放

李白的诗歌往往给人一种雄壮豪放的美,这可能与李白好大言有关。李白在《上李邕》一诗中写道:“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种“大言”,实际上就是夸大的话,也就是说大话,常常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等,这样就容易给人一种豪壮的感觉。这种好“大言”,还常常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的意象的追求。李白的诗,境界往往十分开阔。你看他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可谓气势浩荡,一泻千里;他写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境界也十分壮美。再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又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特别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当然,李白好“大言”,自然也就常用大胆夸张的手法。他写《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写《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写饮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他写大风:“一风三日吹倒山”(〈横江词〉)。这些极为大胆的夸张,往往能形成磅礴的气势,给人以雄壮豪放的美感。

(二)神奇瑰丽 李白诗歌的奇主要在于它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像,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像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李白诗歌的想像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像,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像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像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李白还好写一些奇幻的境界。如《古风》第十九写他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写梦游天姥山,却引出了一个虎啸鸾鸣、仙人纷至的神奇境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种境界可谓奇之又奇。李白也好写一些奇异的景物。如《蜀道难》写蜀道,它不仅写了神话传说,想像奇特,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话世界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神奇想像中;而且它把蜀道上的自然景物也写得非常奇异。李白诗歌的奇还表现在它那大起大落的结构上。例如《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其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三)飘逸洒脱

李白是一个才情浪漫、飘逸不群的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一种多么飘逸的风采呀!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是何等的气魄呀!他可以潇洒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程度,他整日幻想着那“驾鸿凌紫冥”的神仙生活,以至于他的死也被后人传说成是“跳江捉月”、“骑鲸升天”,死也死得潇洒飘逸。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最具有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像,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也内含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是飘飘欲仙、超尘脱俗、情韵隽永、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象,形成了清新飘逸的情思韵味。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世俗的污浊和混乱,看不到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肮脏和庸俗,所能看到的只是安闲的山,悠然的水,淡泊宁静的心情,感受到的是心随物化、心与物冥的潇洒与安然。在空明、澄净、悠然的意象里,渗透着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更传达着诗人个性的风流倜傥和浪漫洒脱。

(四)天真率直

李白性格天真,灵魂透明。他胸无城府,襟怀坦白,敢讲真话。他是一个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人,因此,他的心极易与读者沟通。他的大喜大悲,他的喜怒哀乐,总是表露得淋漓尽致。他被朝廷征诏、春风得意之时,便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仕途不如意时,他就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之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他自负时,就毫不掩饰地自我夸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他忧愁难解时,便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他到别人家作客,却喧宾夺主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他玩累了,便向朋友挥挥手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他愤怒时骂那些权贵说:“蹇驴得意鸣春风”,“董龙更是何鸡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悲哀时说:“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他的这些不加掩饰、直出肺腑的快言快语,使人感到格外的亲切。

三、艺术成就

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称赞他的诗时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一)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李白是一位情感强烈的抒情诗人。在他的诗篇中激荡着火焰般的情感。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使他笔下的一切都带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种强烈的主观个性,在他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

(二)大胆的艺术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长期漫游的经历,倔强的个性,对现实的叛逆精神,给李白的 诗篇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艺术夸张。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如他的《望庐山瀑布》、《庐山谣》二首诗就是这方面传诵的名作。后一诗中,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首诗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李白的诗歌就显示出了这种超凡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常规不可思议的诗篇。

(三)诗歌体裁多样,不为格律所束缚

李白的诗篇不拘对仗,奔放流动,运用的诗体也不拘一格。但他使用最多的还是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这两种诗体在当时也是最新最自由的,和他那自由豪放的个性也特别适应。李白这方面的成就源于他对乐府民歌的学习和研究。

(四)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的诗歌在语言上不屑于过分的雕琢刻画,只有天真自然之美。如:《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观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参考文献:

李白诗歌风格范文第5篇

2、C(第五段“后人对此时期的唐诗有许多的评论”,关键是“此”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即是“开元、天宝盛世”,实际上选项是夸大了范围。)

3、C(第六段“如李白的《客中作》全诗写得豁达开朗、一泻无余”,选项张冠李戴。)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夸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分点答,6分,就要考虑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案】(2分) 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固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每答出一点给l分。意思答对即可。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案】 (2分) 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每答出一点给l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作答。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是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末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筛选能力。?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

李白诗歌风格范文第6篇

双流区金桥小学 王雨晴

阅读唐诗,我们“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而一说到唐诗,李白的诗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他以仙风道骨的风格被人尊为“诗仙”,这位大诗人在群星璀璨的唐代,无疑是颗最耀眼的明星。

李白在作诗上有很高的成就,有对于现实的不满,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李白的诗作以乐府诗、歌行体、七绝为主。这些类的体裁相对自由,一般不要求对仗,流转自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不受约束。他被称为“天才”,让人钦慕。

李白生活在盛唐年代,关于这个年代,作为“诗圣”的杜甫是只有羡慕的,写下《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个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是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气象,文学方面,开始摆脱了六朝的轻靡之风,呈现出健康明朗的特色,但是繁华的之后,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李白一生的后期,处于唐由极盛趋向衰落的时期,他的大部分诗歌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在蜀中时期,这一时期的隐居生活与道教教徒交往,培养了李白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性格。逐渐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期间创作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等诗歌,都以绝句为主。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期,李白创作了很多极具浪漫色彩的优秀诗歌,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李白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在长安时期,李白希望来到皇帝身边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家和人民干一番事业,但是却经受了无数挫折,无数白眼,无数讪笑,但是远大的抱负理想使他坚信“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终会实现。开元盛世以后,唐代社会正从它的高峰上衰落下来。就在这样一个时候,李白要去实现他那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他开始时是希求援引,以一登仕途。后是应诏进京,供奉翰林,在玄宗面前极力展露自己的才华“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可见,李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此时的玄宗已经不再是励精图治的开明圣主了。前后两次进京,对于朝政的腐败与黑暗,他都看到了。在诗中强烈地反映了他的愤愤不平。《古风第十五首》中,他抨击当时远贤臣、亲小人的政治状况是:“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他还一再抨击当时那种贤才落魄、是非颠倒的不合理现实:“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对权奸他甚至指着鼻子骂:“董龙更是何鸡狗!”他个性突出,直接且深刻的揭露出了揭露安史乱前唐王朝政治的腐败与黑暗。在本身自由个性的影响下,对封建腐败的批判更加明显。他的诗作不太倾向于人民大众,是站在较高层面,具有艺术性和批判性的创作。

上一篇:科学教案计划范文下一篇:科学冬天来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