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机教育

4、贵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6、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探析

7、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8、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9、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状及保障措施

10、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若干问题分析

11、高职电子信息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刍议

12、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效性教学探究

1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

15、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

16、《微机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17、电子信息专业建设研究

18、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19、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在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运用

20、中高职融通背景下电类专业学生开展专业调研的设计与实践

21、看他们如何为自己造“饭碗”

22、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3、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研究

24、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专业英语》的现状和教学改革探讨

25、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关键环节研究

26、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27、面向民用航空器电子设备维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28、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9、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

30、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探析

31、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

32、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技能+学历”教学模式的研究

3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34、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35、《专业常用软件》课程教学优化与整合研究

36、刍议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和应用

37、以培养“航空电子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及实践教学研究

38、EDA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39、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

40、浅谈职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

41、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42、电子计算机技术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应用探讨

43、“互联网+教育”下EDA应用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

44、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45、技术宅的“闷骚”人生

46、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

4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48、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分析及展望

49、多样化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科技创新在应用型专业建设中的研究

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电子信息专业集群的探索与实践

4、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5、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6、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研究

7、电子信息类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8、传感器与虚拟仪器课程群建设初探

9、应用型技术大学电路电工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

10、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角色定位和内涵特性解析与探讨

11、强化应用型IT人才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12、独立学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1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理论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4、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探讨

15、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酒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6、借转型之东风 谋地方院校之发展

17、《嵌入式系统》应用型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8、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19、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20、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2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2、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23、新工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学科竞赛”驱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4、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25、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涉农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6、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途径

27、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8、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9、基于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创新教育探究

30、应用型本科院校“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方案优化分析

31、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探索

32、应用型高校《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改革的探讨

33、地方高校改革要多接地气

34、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3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3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37、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工程能力提升的机制研究

38、地方应用型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39、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应用基础教材建设

40、浅谈应用型本科中的单片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4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42、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43、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效衔接探讨

4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措施探讨

45、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

46、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略谈

47、面向应用型本科的电子线路课程群改革探索

48、“四个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

4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申报 选题模式 过程管理

Thesis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YAN Lih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5)

Key words thesis; subject application; topic mode; process management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衡量学生对四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察环节,是体现教师业务能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民办高校,对本科的毕业设计环节也予以了重视,但也只是照搬许多公办院校模式,结果没有凸现民办本科培养的特点,再加上就业压力大,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不够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从提高毕业生和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发,对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

1 目前的现状

(1)题目申报;(2)选题;(3)动员大会;(4)见面。以上几点看似很全面,但在各个环节上却考虑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题目申报时部分内容不足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选题带有强制性在里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动员大会没有起到动员目的而是走形式。总之,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心也没有得到提高。鉴于以上现状,本文旨在各方面提出改革。

2 改进措施

合理利用民办院校有兼职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要求毕业设计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的特点,学院制定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1 申报题目

电子信息类毕业设计的题目大体可分为三类:工程型、科研型和理论型。针对民办院校应用性的培养模式,对于纯理论型的题目应一律不许申报。其中题目申报类型可以包括:

(1)鉴于本校电子竞赛的优势,可以将大赛中的内容进行延伸由暑假已参加大赛的学生自主选题。(2)根据教师科研课题的分支,拟定题目。(3)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还可以根据其自身专业的性质,加强学生对EDA技术的掌握和熟练应用,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仿真的题目。

2.2 选题环节

(1)选题模式。据统计,目前许多高校的毕业设计环节都存在选题不当的现象。就选题模式来说,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以教师选题为主、学生选题为辅的传统选题方式。这种模式可以发挥教师的优势,但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脱离学生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习条件,使学生不能或不愿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选题环节,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前提。可以把教师所拟题目按类型分类,进而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来选题。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平时授课过程中各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特长,自选题目。(2)选题时间。尽早将题目告知学生让学生可以尽早了解设计内容。(3)选择原则。在以往选择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带8-12人,弊端很多,如教师管不过来,学生应付较多,论文质量很差等。因此,在选题时,每个教师最好控制在4个学生左右,最多6人。

2.3 管理措施

加强过程控制可以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抄袭。为了进一步加大毕业设计改革的力度,必须加大中间环节的督促与检查,增加相应的激励制度。主要表现在:

(1)加大对指导教师的监督与激励。目前学院对毕业设计的检查工作通常都是针对学生的,对指导教师的检查相对薄弱。要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必须加大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与学生见面辅导的次数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评价等。在分院进行中期检查时应让辅导教师对所带学生的进度及存在问题及时给予综述和阐述,并将其存档,在毕业设计结束时将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样对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都是一种促进。

(2)加大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毕业设计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所以加大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是很关键的。首先学生应第一时间向指导教师提供其联系方式,包括电话、QQ、电子邮件等及时、快速地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探讨。同时,尽可能地保证见面辅导,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更加适应当前毕业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题探讨次数和提出问题质量进行记录和评价,可以提高并督促毕业生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同时也可作为成绩评判的参考依据。

(3)提高平时成绩在毕业设计成绩中所占比例。重视并强调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

目前我院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是按照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软硬件验收和答辩小组等四部分组成,其比例分配是3:2:2:3。这样的组织方法基本上能够保证毕业设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又能够对过程进行监控,分布还算合理,但仍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对学生中期检查和指导教师中期或设计后期阶段所提交的学生设计过程中学习态度等方面没有被体现出来,而且作为电子信息类等工科学生来说,软硬件验收阶段很能反映出来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其所占比例较小,这样的评分标准对工作态度的激励性是不足的。同时在执行时发现学生对此验收环节不够认真,有应付的想法,这些都应在成绩比例中有体现。

提高平时成绩和中期检查成绩的比例可以使毕业生养成定期总结和阶段性小结的良好的惯,能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积极地予以反馈和改正。还能够有效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方便教师及时调整阶段性目标和工作方法。这样可以有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建立形式多样的成绩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度,如可以用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发表的论文或产品等材料替代毕业设计(论文)。

3 总结

鉴于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改革目前的毕业设计模式,重视题目申报环节,转换选题模式、加大过程管理,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满足当前大学生大四毕业设计阶段的需要,通过检查辅导记录、教师综述及学生评价等手段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同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芳,李军旗.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实和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9(增刊):172-174.

[2] 张晨,徐继春,王一工.浅论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J].北京:职业圈,2007(17):123,146.

[3] 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49-51.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一种TD-SCDMA无线通信接收平台设计

3、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4、基于POV的旋转LED动态图像显示屏

5、基于FPGA的VGA—DVI视频转换器设计

6、HTC天玺智能手机等

7、飞兆半导体推出全新双路集成电磁螺线管驱动器等

8、小型PLC通用人机界面装置设计

9、EDA技能培训鉴定体系的研究

10、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11、可重用的IP库技术及标准化

12、基于单片机的LCD电子时钟的设计

13、基于某系统的雷达航迹仿真器设计技术研究

14、单片机课程应用型教学改革与实践

15、数字IC低功耗设计综述

16、一种TETRA数字集群全网录音的设计与实现

17、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电子时钟的原理设计

18、不停车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19、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现场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20、一种数字侦察接收机设计

21、直流电机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嵌入式设计教学的强化自主学习法研究

23、基于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与实现

24、飞兆半导体的30V同步降压芯片组等

25、幼儿教育类软件的界面设计

26、基于可靠性的数字钟设计

27、设计,让科技平易近人

28、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中的干扰因素解析

29、基于ARDUINO的多功能智能LED点阵屏

30、安防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31、飞机百年与驾驶舱演化

32、ASIC设计技术及其发展研究

33、基于CPLD/FPGA平台I2C总线IP核的设计

34、基于VHDL的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

35、用于定位的低功耗有源RFID标签的设计

36、自动室内加热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37、基于STC89S52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

38、周黎宏等创新成果129项

39、简析低频数字程控信号源的设计要点

40、乔尼·艾维:乔布斯的心灵伴侣

41、论科技发展对图形界面呈现方式的影响

42、基于PIC单片机的数字式绝缘电阻测试仪的设计

43、基于AT89S51的太阳能跟踪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4、基于交互理论的智能音箱设计

45、《VLSI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

46、Fpga的信号发生器设计原理

47、数字ASIC设计流程

48、双创背景下电子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49、IDT公司宣布推出第二代PCI Express交换器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3、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高方案探讨

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与实践

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

7、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

8、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

9、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探索

10、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11、浅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12、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思考

1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4、芝麻粒大小的空间里也有包罗万象的宇宙

15、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探索和实践

16、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7、关于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考虑

18、浅析学科交叉融合对高校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

19、独立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

20、浅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量子力学课程的学习

2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企业实践环节的有效执行及评价

22、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3、CMOS反相器虚拟仿真实验中的实践研究与探讨

24、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未来从微笑之处起步

25、改革视角下推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分析

26、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27、CDIO模式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8、基于“3CE+B”模式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9、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究

3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1、试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32、面向中山IC产业 IC设计专业应用型设计平台建设

3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的探索

34、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探析

35、电子科学与技术“3+3”本硕连读模式探索

36、以专业认证为抓手 推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3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38、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9、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

40、高考生容易混淆的10大专业

41、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

42、基于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党支部作用构建

4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基础课程改革新探索

4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拓宽就业的教育创新

45、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

46、“校企合作”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①

47、电子科学与技术,离生活既近又远

48、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工程光学”课程教学改革

4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电子信息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中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对学生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具备牢固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这其中,电子信息教育也不例外,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点。该文首先阐述了教学中的问题;其次指出教学的改革方向;最后提出优化电子信息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子信息 改革 优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所以社会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也就推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电子信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融合了计算机、存储、通信等内容,方便了学生对科技专业课程的学习[1]。但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对于电子信息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措施优化和解决。以下对此提出个人观点。

1 中职电子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方面

一方面,中职学校在教学决策上出现失误,会影响课程教育方案的实施,从而导致教学成效不高。另一方面,学校在电子信息课程的教学上,支持条件不充足,一是体现在观念上,对课程的重视性不够,教学过程没有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因此认识存在偏差。二是体现在设备上,资金投入少,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教育。

1.2 教师方面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水平决定了最终的教学质量[2]。而目前中职教师存在的问题如下:其一,教师的专业技能落后,跟不上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所以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的引导效率不高。其二,电子信息课程属于科技专业,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因此教学方法必须具有多样性,这在中职学校一般是实现不了的。

1.3 学生方面

学生是课程教育的主体,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要发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电子信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导致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举例来说,学生因自身的学历水平失去努力学习和就业的信心,或者由于认识不足导致对电子信息课程存在偏见等。

2 电子信息教学的改革方向

2.1 流程改革

选定电子信息课程的教学方案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实现教育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执行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保证教学方案落到实处。通过改进教学流程,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举例来说,在学习电子信息技术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电路知识、通信原理等,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电子信息的时候就会减少阻力,提高效率。

2.2 方法改革

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学习上,未来的发展改革趋势是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连接电路,并且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独立进行实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在创新教育手法的基础上学好专业知识。举例来说,带领学生参观大型的电子和信息处理公司,引导学生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还可以以学生的就业趋势为依据,为其开发设计电子和通信器件。

2.3 方案改革

电子信息的应用,体现出来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因此专业课程的教育要严格进行。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在这其中,教学方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优化教学方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3]。因此,教师在拟定教学方案时,要事先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的方案。举例来说,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传统教学方法或新型的网络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使教学方案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预期。

3 优化电子信息教学的措施

3.1 选择合适的学习教材

学习教材选择得当,能够起到促进学习效果的作用,反之则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是电子器件和电路在科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发展和研究,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能够反映出当下社会科技的发展情况。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3.2 课堂教学要精简实用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要坚持精简、实用的原则,在不影响总体教学成效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大胆的创新,融入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4]。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将复杂的、无用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化甚至直接剔除,使学生把精力放在真正有用的知识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 增加实验和实训力度

优化电子信息课程体系的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5]。为此,应该做到:第一,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突出实践操作的地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它和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具有特色的实践操作性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增加电子专业培训,加大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建立规模化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专业实践教学,对于抽象的教学内容来说,模拟实验室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如此一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

3.4 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参与到更多的教学活动中,且具有自主选择性。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校内网站、网页,来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电子信息课程的教学上,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观念和模式进行创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伴随着新的问题和情况的出现,教学改革应该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行不断创新。总结来说,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敢为人先、大胆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晨光.探究中职电子信息教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2):314-315.

[2] 刘俊先.浅析如何提高中职电子实训教学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9):188-189.

[3] 陆凤娇.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通讯,2013,18(13):71-72.

[4] 石楠.提高中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J].职教通讯,2013,21(15):34-35.

[5] 刘立基.谈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S5):132.

上一篇:排球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电气自动化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