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要用优秀的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相对于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日常教学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显得远远不够。对于高中学生,必须使他们熟练掌握一定量的文化常识,具有一定的古籍阅读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对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描述是这样的,高中学生应该“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在当前高中日常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一般是渗透在古诗文教学中,高考试题中直接涉及到文化常识的试题只占据了很少的分值(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3分的分值)。高中教师对文化常识的处理一般是随遇随讲,不求内容的深入,只要求学生做一般性的识记,不做更高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重视不够,并不了解文化常识背后的深刻内蕴。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古文化修养不高,造成古诗文阅读的障碍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陌生感,进而影响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兴趣。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仅就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化常识来说,其丰富内涵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农耕社会距离当下的高中学生越来越远,社会生活内容与现代有很大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古代社会的认知障碍。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农耕和读书仕进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土神“社”与谷神“稷”的祭祀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设立专门的祭祀场所,一般由皇帝亲自参与祭祀;各级政府也设有专门的社稷坛,由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祭祀。围绕对“社稷”的祭祀,还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天旱祈雨、籍田之礼等,还逐渐兴起了“以社祀活动为中心内容的节日”[1]——社日。最终,“社”与“稷”的合称——社稷,就成为国家和政权的代名词。在农耕生活以外,读书仕进也是古代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要了解古诗文中的一些文人人生轨迹,就必须弄明白他们求学和做官的经历,因此学生了解古代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古代人才选拔方式、官职的设置等。以清代科举考试为例,读书人为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需参加“童试”[2],录取后成为“生员”[2];其中在本省巡回考试中成绩优秀者方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2],考中者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2];会试后第二年春礼部举行“春闱”[2],考中者称为“贡士”[2],第一名称为“会员”[2];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贡士参加殿试,其中第一甲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2]。了解了这些内容,学生才会明白古代读书人的仕进之路的艰辛和痛苦,理解在古人对功名执着追求的背后,有着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扭曲。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普遍情感。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与“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奉养”“恭顺”上,而且体现在对待父母丧葬礼上面。自上古社会起,我国逐渐产生了子女为过世的父母守丧三年的风俗,是为“丁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丁忧”逐渐由一种礼俗演变成制度,古代社会的律法对“丁忧”有着严格的规定,“凡有违‘丁忧’规定的各类行为,均被列为‘不孝’犯罪而被施以嚴厉的刑律惩罚。”[3]作为支撑封建统治的中间力量,国家的官吏更要恪守“孝道”,遵守国家对“丁忧”的规定,在古代社会对于“丁忧”规定的背后,是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理念和古人“尽孝道”的普遍情感。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的重视使得“别情”也成为古人的普遍情感。在古代,长安的灞桥是凝结着人们的离别之情的“黯然之地”。唐朝时,朝廷在灞桥上设立了驿站,灞桥两边杨柳依依,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送亲友东去的人们,大多在这里告别,折柳相赠,表达挽留之意。久而久之,灞桥也就成了著名的离别之地,诗人李白曾在《忆秦娥》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经过历代文人的渲染,灞桥也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独特存在。同样,以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划旱船等活动为习俗的上元节,在节日活动的背后,也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期盼和幸福团圆的向往。

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藏着古人的主要思想观念。

通过对文化常识的深入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认识。“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纪年方法,“天干”和“地支”代表着我国古代先民对于天地、星象、时间等自然变化最原初的认识。同时,“干支纪年法”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循环”时间观念的反映,“天干”与“地支”搭配,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称为一个“甲子”,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好像时间只是在完成一轮又一轮循环,这种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哲学思想、乃至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古印度的佛教能够在古代中国大行其道也可能与这种“循环时间”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佛教中“因果循环”和“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暗合了这种时间观念。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是以“和”为贵的,但在强调家庭和睦的同时,更强调家庭中的秩序和礼法。家庭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要力争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如《礼记》对父母和长者的礼仪是这样规定的:“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在名目繁多的礼节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礼”为手段与以“和”为目的家庭观念。

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渗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指出,“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中,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整体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整体思想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认识论方面的整体思维;二是道德观方面的整体主义;三是历史观方面的整体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观方面提倡整体发展,强调“公” ,就是强调从整体出发,谋求整体利益,实现整体发展。”[4]这种观念表现在统治者的立国方略上,就是追求“大一统”国家观念。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上就有明显的体现。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乱以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秦始皇嬴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他创立了郡县制、丞相、监察、九卿等规章制度,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郡),在各个行政区域实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律法和文字,这种统治方式,为后世的君主所接受。自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统一稳固的国家政权使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追求国家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古代行政区划和官吏设置等文化常识之中,也隐含着维护国家统一,立足共同发展,追求中整体利益的民族精神内涵。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有论者指出,汉代的“儒家学说将介子推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孝而不求功利的隐士形象,这无疑将他推上神坛,成为民众修身律己的精神堡垒……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反映了人们对高洁之士的崇拜”[5]。在寒食节背后,则是古代社会主流思想对于舍生取义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赞赏。

综上所述,高中古代文化常识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深入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普遍情感,而且可以使他们更深入了理解代社会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体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当下的高中古文化常识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所以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

一、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古诗文。以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拜、擢、迁”为例,其中“拜”为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为上卿”,就授予上卿的职位。“擢”指的是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而“迁”则是指调动官职,升级叫迁升、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常识的真正内涵,才能准确的把握一些仕宦人生际遇,才能更为准确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二、促使学生从古代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更为系统、深入地学习,使他们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我们民族的生活内容、基本情感、价值观念和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够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端午节”背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十四节气”中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意识,儒家传统中“仁爱”思想与“入世”精神,道家传统中对“逍遥”的追求与“本真”意识,古代艺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精卫填海”的传说中蕴含的反抗精神;“大禹治水”故事里强调的“天下为公”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等。高中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在苹果手机、好莱坞大片、万圣节、宫崎骏、“韩流”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很好地保有和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来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軟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必须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强化自身的优秀文化“基因”,使中国的文化不断繁荣和发展。要使当前的高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只是其中基础环节。“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6]我们的学生只有很好地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文化。

那么,加强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优取哪些具体措施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和讲解。课堂学习是当前高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不要只做简单的解释,要力求挖掘文化常识背后的深层内涵。

二、在文化常识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编写古代文化常识校本教材,为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组织古代文化常识社团,定期开展小组或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还可以创办诸如“兴趣班”“特色班”采用“大讲堂”之类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教师要放眼课外,鼓励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在课余时间,运用丰富的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那么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07-108

[3]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罗恒宇.从儒家思想的影响看寒食节从汉到唐宋的兴衰[J].宜宾学院学报,2014,(8)

[6]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2)

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中国自然经济何时开始解体?

3、“满街都是小便池”与“五气建筑”

4、存在一个关于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吗

5、中国“农商社会”说和“富民社会”说的理论阐释(笔谈)

6、评《国家与市场: 明清食盐贸易研究》

7、皇权专制政制下中国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兴衰(上)

8、宋代区域史研究的现状及其特点

9、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

10、华南学派史学理论溯源

11、以历史眼光读中国经济

12、洞察新高考新题型、新动向

13、探析“经济人”观念产生的根源和启示

14、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15、中国商帮文化特征综述

16、中外经济战思想概论及其当代意义

17、《中国大通史》体例结构的创新

18、探索世界经济史的发展轨迹与逻辑演进

19、从思维“导”图到思维“构”图的进化

20、“全球史”范式与烟茶贸易

21、金本位的一生:从诞生到消亡背后的经济与政治原因

22、当代饮食著作精品评介(十一)

23、从2020高考历史全国一卷看学科教学新变

24、民国时期唯物史观史学的非主流趋向:以中山大学陈啸江为中心的探讨

25、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26、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7、一个人的民国图书出版编年史

28、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9、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0、钱穆与《中国经济史》

31、历史学本科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32、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3、60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4、依托历史研究的“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专题复习方法举要

35、重建通史知识结构开展双“模”历史复习

36、试论“共产制”及其学术渊源

37、关于明代商业经济史研究的思考

38、浅谈高中经济史教学中教法上的变与常

39、制度与经济:清代的财政政策与社会经济

40、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古法制研究

41、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法初探

42、海洋思维:认识中国历史的新视角

43、北宋青苗法的实效及其影响

44、世界史学科的由来与发展概论

45、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

46、自贡岩口簿档案发凡:起源、内容及价值

47、对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48、浅析近代民族企业的品牌意识

49、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生本课堂

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青铜器鉴赏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将青铜纹样引入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5、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

6、影响青铜器价格的几个因素

7、浅谈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设置开始

8、学生视觉识读能力培养探究

9、古代中国青铜器鉴赏书籍简介

10、中国玻璃艺术的拓荒者

11、网络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运用

12、流散在日本的中国文物

13、“天下大明—中国历代铜镜展”隆重开幕

14、名家珍藏 寻宝有道  

15、《中国工艺美术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索

16、古代青铜艺术品的收藏鉴赏及市场前景

17、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大美精神

18、基于技术实验的科技史校本课程开发

19、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20、赛克勒中国艺术珍藏专场拍后分析

21、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成交文物的生活化与世俗化倾向

22、艺术品市场将全面回暖吗

2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的整合

24、上海 走在世界艺术的前沿

25、青铜鼎与列鼎制度的若干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6、两周之际的微型青铜器与贵族生活

27、探宝之旅:韬藏亦英华

28、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

29、两代收藏人 拳拳爱国心

30、吉林省图书馆馆藏拓本概说

31、安思远 一生痴迷中国艺术

32、民国时期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現

33、2014春细约亚洲艺术周拍卖扫描

34、神奇的清代雕像(外四则)

35、丁方忠:以博物“大观”圆梦文化复兴

36、苏富比春拍刷新宋瓷记录等

37、马承源先生的翰墨华章

38、优化高中美术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39、论司母戊方鼎的人文意义

40、古董市场上的惊世之举

41、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和复制技艺的历史与传承

42、希拉克:最了解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

43、赛克勒 全景式的艺术人生

44、闻香觅史,探秘南宋香文化

45、海外艺术品淘宝高温持续

46、青铜器鉴定中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探讨

47、楚艺术对当代绘画语境发展的影响

48、青铜镜:收藏市场的奇葩

49、《国家宝藏》会和高考擦出火花吗

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双向思索

3、师专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4、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5、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

6、中国古代文学中忏悔意识的表现及成因

7、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分析

8、“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9、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10、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11、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探秘

12、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13、浅析语言学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

14、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乐观尚善特征

15、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蝴蝶作为爱情意象的成因

16、“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17、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策略

1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征分析

19、新闻传播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20、基于国学素养培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探讨

2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言、象、意关系及审美意义

22、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

23、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小脚”书写

24、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自杀现象

2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26、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探索

27、人文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初探

28、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及策略

29、中国古代文学中“杨”的寓意

30、韩国文学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3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以象作论”

32、翻转课堂理念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33、生活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

34、新疆民族地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35、试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儒家的中庸之道

3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分析

37、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38、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完美融合

39、宏通视野之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40、新时代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探索

41、意境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2、基于威廉姆·多尔“回归性”课程理论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策略探析

43、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44、“乐学”教学观念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45、新媒体生态下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问题新探

46、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初探

47、许渊冲的“三美”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指导探究

48、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形象喻示探讨

49、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汉唐宫廷乐舞考察研究

古代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 ;建筑环境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富含了无数智慧的结晶。新时期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既要保持建筑设计的基础功能,也要在此基础上追求生态环境与当地文化的地域性结合。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 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禪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结语

综上,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在建筑设计时形体美要考虑,还要以生态学的角度来发现建筑的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被努力创造的同时也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艺术主旨不仅要创造出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美术大观,2012(9):146-146.

[2]卓琪淞,汪海鸥.浅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住宅科技,2015(4):41-43.

[3]潘嘉敏.传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13.

上一篇:日语翻译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班主任工作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