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2023-09-17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针对江苏省船舶工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内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分析江苏船舶工业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具有发展意义的江苏省船舶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船舶工业;船舶配套;优势;劣势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集劳动、技术与资金密集与一身的综合性的大型制造业,船舶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产业,江苏作为中国的造船大省,在中国船舶工业的格局中较为瞩目,所以研究江苏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对整个中国临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发展意义。江苏船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势头好、船舶制造业发展时间长、企业规模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江苏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江苏、甚至于中国创造有利于船舶工业发展的环境,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江苏省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1.江苏省船舶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首先,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江苏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的地位更为突出,近几年来,江苏省经济跃上新的台阶,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不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来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已经完全具备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发展环境。江苏区位优势明显,船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具有较好的基础,资源丰富,港口集中,制造业发达,产业基础和开发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2.江苏造船业发展优势

(1)造船业发展迅速

江苏省造船业去年造船完工量、新承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连续第七年保持全国第一。 2013年全球船舶市场呈现活跃势头,全球造船完工量10956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4577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8520万载重吨。造船大省江苏2013年造船完工量360艘1313.1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4.8%。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2.0%,占全国份额的29.0%;新承订单量全省为585艘322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72.9%,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7.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2.1%,占全国份额的46.1%;持订单量全省为1081艘600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8.8%,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1.0%,占全国份额的45.8%。 2013年,江苏十三家重点造船企业今年造船完工量188艘1100.6万载重吨,占全省83.8%;新承接订单432艘2992.7载重吨,占全省92.9%,同比增长677.9%;手持订单702艘5381.3万载重吨,占全省89.7%,同比增长54.9%。

(2)船舶配套业发展密集

统计显示,目前江苏地区拥有400多家船舶配套企业,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船舶配套的各个种类,形成南京、泰州、南通、镇江 4 个配套基地, 并辐射周边;着力发展一批已有一定基础和急需提高档次的配套产品,; 扶持一批高附加值、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配套产品, ; 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和资源, 重点建设船舶设备研发平台,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 满足造船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江苏船舶工业发展劣势分析

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江苏船舶工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相比,江苏船舶工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的劣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开发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与日本相比相差15年,我国能自主开发和设计建造的仅有6类,尽管江苏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生产三大基地之一,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一是自主研发能力较薄弱;二是现有造船企业的船型开发和设计无法满足开拓市场的需求,产品开发基本上停留在跟踪模仿的层次,现代造船人才和技术储备不足,这是制约江苏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江苏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如专业绘图软件、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系统的运用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整体优势不强

江苏船舶制造企业为数众多,主要分布在辖区内1 175km的长江岸线2侧。这些企业虽然享有区位上的地利优势,但由于缺乏科学布局和统一领导,而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它们在技术和业务联系上少有往来,在市场竞争中也更多地依靠单兵作战,内部竞争激烈,内耗严重,直接影响了全省船舶工业总体实力的发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船舶配套和海洋工程装备业严重滞后

虽然江苏省是我国船舶配套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配套设备制造业并不发达,严重影响船舶工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船舶配套件(例:主要原材料钢材、板材等;机械类各种主机、辅机等;电子类产品导航控制仪器、仪表等),突出了船用设备产品(产业)的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要素的特征,而这些要素正是江苏船舶配套件生产企业所缺乏的,因此,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较弱,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三、江苏船舶工业发展对策分析

1.加大科技投入、走人才战略道路

加大科技投人,实施科技兴船战略。建立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企业与船舶行业专业院校与研究机构的联合协作。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有效吸引国内外高技术人才。江苏船舶产业在发展中迫切需要依托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联手构建技术平台,发挥技术支撑、技术辐射、技术交流及人才培养作用,解决整个行业的技术瓶颈问题,从而全面增强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加快配套工业发展,增强竞争力

国际上领先水平的造船业发展历史也告诉我们,发展与造船业相适应的、规模化的船舶配套业,是造船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江苏船舶配套产业必须优先得到发展,以提升船舶工业的竞争力。首先重点抓好一批已有一定优势和较高市场占有率而且是急需要发展变化的配套产品;其次发展一批已有一定基础和急需提高档次的配套产品;同时扶持一批高附加值、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配套产品;最后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和资源,重点建设船舶设备研发平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满足造船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整合资源,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船舶工业是集技术、资金及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具有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但当前,江苏造船仍呈数量多、分布散、难以形成合力的特点。为此,未来江苏船舶工业必须尽快通过各种力量,将大中小型船厂进行合理整合,实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船舶修造与配套相衔接,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船舶工业体系。(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姚蓓艳.江苏船舶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阴.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03).

[2] 俞学伟.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船舶工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02).

[3] 陶俪佳.江苏船舶工业优劣势分析 [J].江苏船舶,2008,25(1):39-41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21世纪初,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衰退,经济效益下降,各地国有林场纷纷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针政策的提出,对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东北三省近年来林业经济发展现状为主要着手点,进一步阐释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区;林业经济;林下经济

0前 言

自20世纪中期我国林业实行国有化管理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进入登峰造极阶段,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初,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衰退,经济效益下降,各地国有林场纷纷改革,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可持續发展战略等方针政策的提出, 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

一、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概况

(一)林区简介

东北林区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天然性经济林区,它覆盖了整个东北三省绝大部分地区,占地面积巨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森林区、天然林区,同时更是我国唯一的大面积落叶松林区。东北林业主要包含红松、水曲柳、胡桃楸等1500余种高等植物,其中经济植物占比达到了50%以上。林区整体面积约为7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7%。木材蓄积量多达32亿立方米,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是我国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之一。林业经济效益的发展直接对东北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发展模式1.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木材输出为主的采伐经济,各林业部门根据安排进行采伐加工的产业型、资源型的经济活动。主要依托其原有的天然林基础上,通过抚育更新的方式取得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从而发挥出森林的经济作用。传统林业经济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例如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种类、社会经济效益等都会对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大力发展采伐经济,忽略了森林的抚育与保护。随着开采的加剧20世纪后期国有林出现可采森林资源的紧缺危机,相关部门认识到单一的经营模式具有极大的弊端和限制。进而推出了例如“抚育更新”、“退耕还林”等发展战略,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没有解决林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新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序幕的拉开,传统的集体林权制成为了历史,我国开启了国有林地承包到户,合理科学经营的发展模式。农民将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的运用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林阴优势,经营林下种植、旅游等绿色增长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方式。基于林下经济投资少、见利快、潜景阔、操作简便,短期内获益高,对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实现了林业人“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的愿望。

二、东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一) 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土地资源以及林阴优势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菌、林药等模式。

1.     林菌模式:指在林中用树木枯枝落叶来培育菌种,种植可食用菌,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可食用菌,如林下木耳产业。

2.     林药模式:指通过在林下种植如灵芝、人参等矮状中草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据当地的条件种植名贵中草药,提高经济收入,如长白山林下参。

(二)林下养殖

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1.林禽模式:在林中放养禽类,例如鸡、鸭、鹅等。由于活动空间大,在林下饲养的动物肉质细嫩、绿色健康,是消费者倾向的选择。

2.林畜模式:在林中一定的活动区域散养猪、羊、牛等牲畜,在带来高收益的基础上既节约了动物粪便处理的成本也保障了林地的营养供应。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旅游和养老度假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良好、天然氧吧的优势,配以天然景观和林下特产,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疗养康复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鼓励相关地区开展农家乐、养生谷建设,使创收与基建两全其美。

三、当前林下经济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资金投入

林下经济方面,此类产业的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知名度低等问题, 导致难以引入巨大的资金投入,这造成林业经济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再加上技术落后,单一的采伐业创收能力衰落无法为林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条件。

(二)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的新型林业经济建设尚在探索开发中,生产理论、技术不完善。国内缺少顶尖的相关专家及研究院所,人才资源极度匮乏。农民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对其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指导,无法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对林下产品进行深加工,导致产业链无法延伸,严重影响林下经济开展的整体质量。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且地形复杂多变,区内山川纵横、气候多变且林下经济多开展于人口相对稀少的林区。由于林区缺乏水电、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与外界信息交流闭塞,无法准确及时的获取所需物资与信息,使林业产业的生产过程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林下经济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

(四)自然灾害的加剧

随着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以及气候大幅变化,致使我国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间接导致林下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雷电事件、森林火灾、泥石流、松毛虫、微红梢斑螟、日本松干蚧等都威胁着林区健康的长期稳健发展。

四、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结合当前形势,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宣传林下经济的优势以及带来的良好效益,采取一定减免、补助措施,成立开发区、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深加工企业入驻辖区,建立专门的林产品交易市场,让农民产有所销。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只有让农民尝到甜头,才能够使广大人群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二)加大科研力度

由于林业经济自身的经营管理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所以必须加大科研力度进行支持。相关部门应对市场需求进行考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成立技术服务组织对农民进行相关理论技术的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对当地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剖析,形成具有长远性的指导规划。使当地林下经济能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突破和创新,避免由于科研成果应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导致林下经济发展技术进入瓶颈,这才能更好地促进科技产业链不断延长。

(三)完善基础设施

要致富先修路,基建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配套的设施,保证布局科学合理。加强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林区与外界的沟通,让生产与市场接轨,市场缺什么我们有计划的种植什么,做到供求合理,提高林下资源利用率,合理的运用林下优势,才能够保证林业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在发展中所遇到壁垒进行分析,初步的提出解决措施及方法,意在合理有效地促进东北地区林业经济水平的稳健提升,改善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以上所述,我国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 企业及政府必须要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的搞发展,在短期内促进林业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善光. 浅谈东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J]. 花卉,2019(6):198-199.

[2]    张敏. 浅谈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的措施 [J]. 山西农经,2019,245(05):118.

[3]    杨睿.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的经济分析[D]. 北京林业大学,2011.

[4]    王焕芬. 产业结构变动下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经济增長所受影响的分析[J]. 世界家苑,2012(11).

通讯作者:高凤祯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GDP总量、人均GDP等各项经济衡量指标均持续增长,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潜力。但经济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区域经济差异和不平衡的问题,横向比较有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省份之间的差异及省域内各市县之间的差异,纵向比较有各项经济指标发展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存在。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原因,不仅对于进一步破解制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有着现实意义,也是实现中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经济;GDP总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42年来及中国加入WTO 19年来,随着中国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国依托国际及国内两个市场、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禀赋等要素,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被誉为“中国奇迹”。1978年中国GDP总量为3678亿元,人均GDP 385元,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19年中国GDP达99086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70892元,外汇储备31079亿美元,最近5年均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因比较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政府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列车的高速前进。另一方面,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区域经济不协调不充分、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制约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也容易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中国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旨在补齐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短板,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现象仍然并将长期存在,这需要持续引起重视。因此,多角度分析形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对于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顺利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国力继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宏观总量持续增长、微观区域差距扩大的特点。总量来看,2019年中国GDP总量是1978年的269.4倍,人均GDP是1978年的184.1倍。从1979年到2018年,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4%,从2001年到2018年,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2%。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对外经济、国内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科学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和行业均取得巨大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有效增强了中国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和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的取得不可忽视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中国四大区域(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间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人均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GDP比重来看,在1978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GDP在总比重中分别为44%、22%、21%和14%,2018年其比重为52.6%、21.1%、20.1%、6.2%,中部、西部地区有所下降,东北地区下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推出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从产业结构来看,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转移。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东部地区4.6%、40.8%、54.6%,中部地区8.4%、44.0%、47.6%,西部地区11.0%、40.5%、48.5%,东北地区10.9%、36.1%、53.0%。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高,东部地区最低。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东部地区占比最高,分别是34%、52.2%、55.4%,体现出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具有较高资本/劳动产出率和生产效率。

从人均GDP来看,东部地区为89488元,中部地区为51914元,西部地区为48557元,东北地区为52373元。不同区域人均GDP差异较大。同一区域不同省份、同一省份不同市县内也存在着相似差异。

总体来看,中国四大区域间的差异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投资与消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对于更好平衡国内区域发展、因地制宜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对国家整体治理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其他领域和其他层面国家治理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政府干预市场的水平,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使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依然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好服务性、引导性作用,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只手”协调配合,共同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现实来看,进入新世纪的20年来,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得到突出提升,这从中国政府防控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可看出。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预警和应对水平、社会资源组织和动员能力、政府活动透明性公開性都得到较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防控新冠肺炎的表现中得到了检验。分区域看,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较之其他区域更具活力,而这些领域正是政府治理能力着眼点和落脚点,体现出较强的政府治理能力,而其他地区政府治理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2.财政金融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正向推动作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以及财政收支水平不同。东部地区由于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后率先开放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后逐渐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开放格局,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度量的区域金融水平,东部地区最高,因其得以吸纳较多信贷资金,对区域经济發展的支撑作用最强,而中部地区又强于西部和东北地区。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影响塑造区域经济形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远高于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3.区位交通。区位交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传着“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中国不断进行着适度超前的交通网络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均位于世界第一,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大便捷了居民生活。区位优越的地方更容易形成人才、资金、信息聚集,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区位优势可易于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其他优势。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它联系着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优先获得改革的红利,较早进行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四大区域中取得先发优势。后来随着三大战略的推进,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交通网络迅速实现赶超。截至2019年末,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52797.1公里,全国占比40.1%,公路里程1991735.4公里,全国占比41.1%,其中高速公路53624.3公里,全国占比37.6%,均位于全国第一,由此带动了西部地区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就东部与西部地区相比较,交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区,这也体现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成绩不容置疑,但区域经济差异却不容忽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我们还需再次审视当前政策效果,补齐不足和短板,更加注重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释放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居民活力,更好促进经济发展。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我们建议:一是久久为功,增强政府治理能力。通过打造数字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完善政府治理手段,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因地制宜,提高财政金融政策效用水平。财政金融对不同区域的推动作用有所不同,应加强对中部、西部、东北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财政金融政策及资源供给方面进一步倾斜,减轻企业税收压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三是注重效果,更好发挥区位交通服务能力。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区位各有其优势,应结合国内国外开放格局充分调动并发挥各自优势。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西部地区已局部存在过剩,应避免过度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国斌,宋瑾泽.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9.

[2]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5).

[3]姜明安.完善国家行政体制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人民日报,/2020 年/2月/4日/第010版.

[4]孙玲,陶士贵.中国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经济学FC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第33卷第178期,2012年7月.

[5]支凯强,李欣潞.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物流科技,2017年第10期.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地域性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从而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經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也早已由原来的遥不可及变成了今天的互联互通。在世界相连通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然而,平衡问题始终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它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也有自身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寻求平衡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的。一旦平衡被打破,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世界经济发展也同样如此,世界经济发展一旦失衡,就会给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探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表现,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平衡三方面入手,希望以此能对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表现;对策探讨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是一撮而就形成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市场调控和发展逐步形成的,究其成因来说,产生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风险,因此对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失衡

目前,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由于自身在政治环境、经济体系、发展生存上存在的不同,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的不同,对于市场需求和人口地域要求的不同,造成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世界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都从未改变,其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对于全球经济的引领作用,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江山更有人才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然而就在二战后,以日本为首的一些国家,经济水平已经在逐渐赶超美国。究其原因,是由于及时改变经济体制,不断增加市场需求,以及逐步提升的国民受教育程度等等取得的。由此可见,即使都同时处在发达国家的行列中,但由于处在不同国家,受到不同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同是发达国家在整体的发展上也存在經济发展上的是失衡现象。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失衡

与发达国家经济体发展不均衡大致相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也存在发展失衡的现象。仔细分析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究底也是因为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不同,以及市场供给能力、自然资源储备、地域差异,以及公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在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不甘人后,开始了自己稳步的发展和持续的进步,然而由于国家间在自身所蕴含的各种资源不同的前提下,后续的发展自然也会参差不齐,造成发展上的差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失衡

比起发达国家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发达国家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才是致使世界经济失衡的更为主要的原因所在。大家都知道,发达国家经济体凭借众多的具有垄断性质的技术和服务,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积累,而恰巧相反的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较晚,发展中国家则过多的受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人才队伍欠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

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世界性原因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来自国际间的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失衡。一是因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二者之间的发展速度差距比较大。于此同时,由于近些年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变化,发展中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速度已经赶超过像美国等这样的西方国家经济体,两者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也在不断的增大着。二是国际贸易分工和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发达国家经济体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和活力不高的简单粗放型技术性产业都转移到像中国、印度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而本国内部则承接技术含量更好、利润空间范围更大的如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高端产品和服务,以此来促进本国经济的晋档提升。作为发达国家经济体不愿意将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进行输出,这就造成了时间上的滞后,进而影响了国际贸易间发展的不平衡。三是由于消费习惯、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存储率比价高,用来投资的资金比较少,经济发展自然就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恰恰与发展中国家不同,他们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存储的少之又少,更多有效的资金则全部用来投资,两者之间这样的迥异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2]。

(二)个体原因

美国作为超级经济大国,国内经济主要靠本国民众消费来拉动,政府部门通过大幅度减免和国民消费有关的各种税费,提高各行业从业人员的个人收入等方法来刺激个人消费,由于各种福利待遇的不断提升,以至于在美国国内的公民个人存储率在逐年下降中,究其原因则是都用于了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同时处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行业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加工后出口至世界各地,而把技术研发等高端技术留在国内。在生活消耗品的需求上则是大量进口,以此来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在出口方面则设置各种限制条件,以此来阻止本国高端的技术信息产品流入发展中国家。像这样对于进口狮子大张口,对于出口则谨小慎微的做法,造成大量的贸易逆差,必然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影响。

三、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平衡的对策

(一)共同協作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和协作,一起努力。一是加强南北合作。作为发达国家经济体来说,应该适时摒弃一心为我的目光短浅的发展观念,不要一心只想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低回报的产业后获取高回报,而应该制定长远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在符合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不吝啬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更先进的研发技术和服务理念。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增强自身的软实力,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来,与发达国家一道攻坚克难,共同进步。二是加强南南合作。作为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光靠单纯的发达国家的援助是不能从分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己在各方面的实力才能实现从分本上抵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应该毫不吝啬的向发展相对困难的兄弟国家传授其在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帮助其渡过难关,共同争取在世界经济中的平等发展机会。三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鼓励和倡导世界各国在遇到涉及全局利益的問题时,求同存异,从大局出发,集体行动,完善国际经济新秩序。

(二)率先垂范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和贸易逆差大国,在面对和解决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上应该拿出第一大国该有的风范,肩负其应该承担的责任,率先垂范。一是不能一味的追求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一味地牺牲掉其他国家的利益。二是应该站在世界经济发转的全局立场上尽可能多的考虑世界经济的稳定。三是应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向民众提供更多优惠的理财产品等方式来鼓励民众积极储蓄,购买理财产品,以此来降低公众的购买力。四是减少贸易壁垒设置,应该让更多优质低廉的商品流入本国市场,这样不仅能使本国民众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能够降低其贸易逆差。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两大经济主体,无论是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销售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平稳的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拥有先进研发能力、充足研发资金、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他们在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没有谁大谁小,孰轻孰重的区别,发挥作用同样重要。为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正视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为实现世界经济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倩.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30):284.

[2]贾霜.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28):5.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论文以经济法的发展历程为入手点,介绍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并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等几个方面,对经济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发展;应用;价值

1 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首先,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进行分析,英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涌现,特别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兴起。如在14世纪英国爱德华三世时期,英国国家领导人员就通过禁止出口、提高关税等措施,为本国经济改善提供了依据。

其次,现代经济法发展主要源于20世纪后期,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法律领域,出现了病态经济法等相关理论,为经济法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后,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滞胀问题的出现,社会经济市场中出现了第三部门经济运行管理机制,即除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第二部门之外的,具有社会公共非营利性质的部门。在经济法领域内,第三部门主要包括工会、商会等具有参与发言权的非营利组织,证交所、证监会等与经济运行相关的非营利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性非营利机构。

2 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法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在社会生产、再生产的各个阶段,以不同类型组织为主体的经济管理体系的存在,为社会经济管理关系的和谐稳定提供了依据。

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法为社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发展,而且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如依据《宪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相关法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3 经济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3.1 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中的应用

首先,协调全部经济活动是经济法制定的根本目的。为保证经济法约束社会经济发展行为作用的充分发挥,政府成为经济法的主要实施主体。这种情况下,依据我国贫富差距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就可以利用经济法,对市场经济进行协调,最大程度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佳经济效益[1]。同时,在经济法制定、完善、运行的各个阶段,政府不仅是社会经济约束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市场经济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社会市场经济稳态调节的背景下,通过经濟法制定完善环节明确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可将政府现有民生管理战略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机整合,便于从经济层面规范社会经济运行,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贫富差距的缩小提供依据。

其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策推广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层面取得了良好成就。而随着社会基层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弱势群体在经济发展层面问题也逐渐凸显。作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约束的基础部门法律,全力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就成为经济法范畴内重要的义务。在保证社会利益这一根本目的的指导下,经济法可充分利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这一法律手段,保证社会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体权利,营造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保证社会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最后,经济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市场是社会经济关系的综合。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各国均由自由竞争市场、社会化市场,逐步演变为国际化市场。而在市场调节、各国法律调节的基础上,经济法以社会市场经济关系为逻辑入手点,对社会市场经济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社会市场调节机制、国家职能与法律演变、世界普遍性规律及经济法管理特殊性等问题分析,利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确定经济发展共性,对各种社会市场经济关系进行统筹管理,即开展大经济法管理道路,在全球层面缩小贫富差距[2]。

此外,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经济法的应用,也可以进一步规制社会贫富双方经济发展秩序,即通过经济法应用,可以从法律层面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有效引导,进而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空间,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依据。

3.2 在保证社会公平竞争中的应用

一方面,从社会制度层面进行分析,现行法律均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而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直接调整作用,即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而通过经济法的运行,可在民法、行政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市场竞争中的保护、控制体系。同时,经济法可利用自身独特性,对社会市场竞争进行主动干预,即通过事前主动关系,结合公正法律措施的应用,调整社会关系中司法关系,并在宏观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公有、私有两种经济属性进行和谐分割。在这个基础上,依据经济法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任务类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民商法自身性质,可为社会经济交易公平性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从整体经济发展层面进行分析,经济法可对社会公共性经济活动进行法律界限内管理。通过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作为工作核心,可为现有社会主义固有经济管理、垄断型资本主义阶段经济规制提供依据。以德国为例,德国经济法将个人利益为主的法律作为私法,而国家公务层面的法律作为公法。通过官方组织、管理作用的发挥,可以将经济法、经济刑法设置在同一层面,即充分发挥经济法在刑事责任或刑事惩处模块的权力,为社会市场经济管制提供严格的约束。

此外,为保证社会市场经济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可利用经济法为每一市场主体提供同等法律保护界限,保证每一市场主体同等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活动参与权利。同时,作为社会市场经济竞争主要管制法律,经济法可弥补社会层面其他民事管理法律在社会市场竞争中的缺陷,即在保护每一市场经济参与个体利益的同时,以消费者权益、产品反倾销等为重点,保证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

3.3 在促进社会公平分配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协调、利益资源公平分配是经济法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有功能。相较于单一以往效率第一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经济法在促进社会公平分配中具有突出的优势。首先,经济法的经济社会属性、公私融合属性等多种属性的和谐交融,明确了经济法在社会资源公平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法平衡协调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主要以平衡协调作为主要目标,从社会与私人、私人与私人两个层面,以促进双方达成经济共识,或一方妥协为工作核心,可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为社会经济、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其次,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外部经济冲击,也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内部市场结构调整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在经济法框架一定的情况下,为保证社会经济风险处于稳态平衡状态,可充分利用经济法在稳定经济风险模块特有功能,全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内部供需关系不平衡、消费群体收入差距大、发达国家贸易保護、发达国家转嫁经济风险等问题。通过营造法制规范社会经济市场环境,可为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增长提供依据,进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民生全方位改善奠定基础。

最后,市场主体经营自主私有权利是社会经济发展效力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从制度层面分析,通过经济法在法律领域对国家介入干预公权力、市场主体经营私有权利的协调,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规范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阶段资源协调分配提供依据。

4 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社会经济发展是经济法理论应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经济法在国家协调、关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依据社会化大生产运行要求,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缺失、社会贫富差距大、社会经济不正当竞争为工作要点。利用经济法的相关内容,努力解决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缺失,协调社会竞争各方关系,为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彦.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 经济管理:全文版, 2016(7):00207.

【2】漆多俊. 中国经济法理论之创新与应用——30年回顾与启示[J]. 法学评论, 2009(4):38-44.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日本经济;人力资本;制度;国际贸易

1 日本积极的对外经济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经济联系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开放前的日本经济停滞了将近200年,而打开国门后才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发展,虽然最初的通商带来了日本民族经济的危机,但是正是开放后引入的外界压力带给了日本奋发图强的动力,让日本痛下改革的决心,可以说,没有与外界的接触,日本不可能有发展的最初动力,更不可能出现由统治阶级主导的社会改革,对外经济联系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改革过程中,日本的对外经济联系发挥了积极的信道作用,联系了日本国内与西方先进的知识体系,使日本能够获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

“求知于世界”是日本改革的基本方针,西方国家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国家实力让日本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向往。1871年12月,明治政府派出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包括大藏、工部、外务、文部等51名官员对欧美国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岩仓一行参观了西方国家的工厂,体验了西方先进的社会生产模式。这次出访对日本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实现社会知识增长具有深刻意义;首先,“使日本在政治体制上找到了所要追求的方向,那就是德国的立宪君主制。”第二,此次出访使日本政府官员发现了当时东西方在价值观和教育方面的差异,“东洋之学自政治道德出,唯据修身一科推究”,“耻于研究一草一木”这些认识促使岩仓使团代表回国后积极主张兴办现代教育,鼓励国人重视务实,发展生产;第三,岩仓代表团走遍了英国先进的工业城市,深入学习了欧洲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工厂制度,为日本引进和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兴建现代工厂学习到了经验。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可以说是日本积极对外联系的开始,是日本主动与世界先进知识体系接触的第一步。

“贸易立国”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贸易,日本不仅开辟了海外市场,为本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拓展需求范围,更重要的是,日本实行了有选择的进口政策,工业生产的机器最初全部从英国进口最先进的设备,例如1883年,私人投资建立的大阪纺织厂内所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的精纺机,并直接效仿英国兰开夏公司的经验,获得成功。“二战前,日本的新技术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主要集中在进口一般设备、蒸汽机、纺织机等”。

人才交流也是日本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曾经向发达国家派出大批留学生,这些学生回国后带回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直接促进了日本的知识增长。

2 日本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保证了新知识的吸收

与美国不同,日本在发展初期并没有高素质的移民所奠定的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剥削和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下,大多数日本国民并没有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但是这并不等于日本缺乏高素质的国民,从德川(江户)时代起,日本国民就开始普遍接受私塾教育,在1868年,私塾多达12000~13000所,学生数达到837000人。私塾教育使日本国民具备了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这让国民能够迅速接受明治时代的新的教育。

明治时代,统治者将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1872年,政府开始实行义务教育,1873年,日本社会人学率达到28%,并且通过1886年的新的学校条例、1889年的《帝国宪法》和1890年的《帝国教育公告》,依据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日本国情。1892年,开始兴办职业教育,为现代工厂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虽然对于明治时代的教育效果存在争议,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是较江户时代的退步,但是事实上,明治时代所建立的现代教育体系将西方科学正式引入到日本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国民能够熟悉并理解“西方技艺”,培养了一批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现代企业家。

进入20世纪,日本教育加速发展。小学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普及了中学教育,更多国民接受大学教育,从国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来比较,日本的国民素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了。二战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日本政府选择率先恢复教育,在当时社会居民基本温饱都难以实现的条件下,要求儿童就是光着脚也要上学,集中了社会大量资源支持教育。教育在日本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被政府和民众所重视,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传统和风气,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人才,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是日本经济从落后到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因素。

3 日本的社会规范发挥了保证知识增长的作用

首先,日本社会正式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本的社会法律、法规起到了保证知识传播体系建立以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倒幕运动废除了封建割据,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维新的许多政策能够在全国贯彻执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另外,统一的中央政权能够集中全国资源为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作为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的小国,日本不能象美国一样,依靠经济个体的自发力量发展经济,只能依靠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集中分散的资源,带领人民克服无处不在的封建残余影响,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

1889年,明治宪法公布,这是日本传统政治思想与西方现代政治原则的融合,虽然明治宪法保证甚至加强了天皇高于政府的绝对权力,但是也对总理、内阁、议会等现代政体形式做出规定,奠定了近代以法统治的基础,并且在机构设置上给予了国民参政的发展机会。以宪法为代表的各种法律、法规都遵循明治维新“富国强民”的基本目的,以“殖产兴业”为导向,保证以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积极鼓励与西方世界的对外联系。

其次,日本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日本的社会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起到了潜在的约束、引导和引导作用,进而使经济主体能够为实现社会目标而做出行动决策,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证和激励作用。

日本国民对国家状态的认识和对发达国家的向往保证了日本经济的对外经济联系。日本开国后,面对国外发达的西方世界。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向往和学习的氛围,而不是盲目抵制外来文明。日本在领略到西方先进知识的巨大力量后,正确认识到自己落后国家的位置,明确将自身定义为落后国家,全体国民接受这种地位并渴望通过学习改变现状,形成了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另一種社会价值观——集体精神保证了国民主动通过各种努力去提升自身素质。明治维新向日本国民灌输“忠君爱国”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贯彻到经济生活中,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日本的集体精神是基于个人奋斗基础上的,也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是价值的评判是以对企业的贡献为标准的,日本企业大多实行员工的终身制,这种企业制度安排中,员工的贡献能够被真实的考核并作为升迁的标准,所以这种集体精神并没有产生“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而通过集体的肯定激励个人努力奋斗。在认识到只有掌握新知识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并获得个人晋升机会后,日本国民积极接受教育,学习不断从西方涌人的新知识,提升个人素质。

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日本的社会规范都以激励积极主体掌握新知识为指向,保证了知识传播体系的建立和社会知识的增长。

上一篇:成本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成人英语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