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2023-09-16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那些已经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由于诸多原因,在环境保护工作上,任务更加艰巨。

关键词:老化工企业 环境保护工作 难点和对策

1 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和责任

1.1 从人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为国有老化工企业,员工的状况大多很不乐观。随着减员、内退、协解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在老化工企业里,已经有一批有经验的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老职工退出了原有的岗位。再加上由于近几年来,化工行业新建企业的增多,老化工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些新建企业的培训基地。有相当一部分技术骨干,被一些外企、民营企业高薪聘走。年轻同志上来了,经验不足,培训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企业新进的员工又存在用工数量增加、流动性大、实际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造成员工实际操作技能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老化工企业的相当部分职工思想深处还存在着普遍的“大锅饭”思想,对改革的不理解,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对加强管理存在逆反心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使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责任心降低,也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1.2 从目前的管理状况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但是许多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来说仍然是得过且过。常言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环境保护工作也是这样。对于老化工企业来说,由于受观念、地理位置、资金等诸多限制,想着一下子大幅度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是不太现实的。特别是重组上市的需要,一些企业形成“一企两制”、甚至“一企多制”的格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难度。

1.3 从企业现有的生产装置状况分析 老化工企业所用的设备,大多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可以说现在装置“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特别是一些大型关键性设备,几乎都是在超期服役或已经达到了疲劳期,想要更新却又由于资金、工艺等原因难以实现。与此同时,污染治理设施配套能力的先天性不足也逐渐暴露,而产品质量及环保要求却越来越高。设备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陈旧电气设备,已构成对生产装置“安、稳、长、满”运行的威胁。这些都增加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难度。

1.4 从现在的社会环境分析 可以说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全社会已经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共识,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老化工企业,既要维持企业生存,又要保证符合国家环境相关政策,实现达标排放,这些都决定了环境保护工作难度大、压力大、责任重。

2 要加强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环境保护不是靠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每一个人都要去共同努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从调动每一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珍惜环境、关爱环境的角度出发,开展一次“责任在我”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育活动。要从环境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做起,从企业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做起,到各职能部门、各个班组、岗位。需要每个人都明确,在环境保护上面应该负什么责任,是否尽到了应尽职责。真正提高全体干部员工责任心,提高每一个人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此而造成对环境影响。

3 要努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强化教育培训很关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二是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在教育培训方面一定要因人制宜,确保收到实效。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领导,要注重责任教育,普及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知法守法,合法经营。要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为他们提供技术交流及学习的机会,要鼓励基层环境管理人员勇挑重担,使他们感到工作有勁头、管理有压力,成绩得到肯定,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车间主任、基层环保员等基层干部,要重点培训行业规范标准及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确保不出现人为原因影响环境因素;对一线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从实战出发,要利用事故预案演练、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等形式,真正使环境保护工作入脑入心,提高员工应对环境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吸收一些企业好的经验做法,针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及时下发有较强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教育读物,并加强检查考核,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抓实抓好。

在专业培训方面,要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事故预案和职工培训计划,落实到主管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要采用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将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影响。

4 加强隐患治理,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从目前来看,虽然老化工企业不断在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上加大投入,但大多集中在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上,设备的新度系数不高,设备欠账较多,特别是电气设备老化严重,一些本应淘汰的设备仍在超期运行。在高负荷运行状态下,其隐患已经不断显现,由此带来的安全及环境管理隐患不容忽视。降本减费、提高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但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更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达不到国家相关环境保护要求,降本降费、提高效益根本就无从谈起。因此,作为老化工企业,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设备评估管理工作,该换的换,该修的修,切实将资金用到刀刃上,把可能引起环境隐患的设备治理好。

5 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全面做好环境保护

随着国家环保执法力度和环保标准日趋严格,老化工生产规模和生产负荷的大幅增加,以及民众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老化工企业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5.1 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环保职责 环保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之一。一些环保先进的企业所取得的成绩,无不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配合的结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一把手,要把思想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把环保工作和企业效益同等对待,要尽职尽责,做到心中有数:认真落实各级环保责任制;制定企业的环保规划和治理计划,并落实治理资金,督促企业做好环保工作。

5.2 认真组织开展环保现状调查,切实做到心中有数 企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组织和责成企业生产、设备、环境保护等部门,对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对比近年来环保指标的变化情况,客观评价企业环境治理的总体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和要求。充分掌握企业的环保现状,尽早尽快安排解决突出的环保问题。

5.3 进一步做好“三废”综合利用 “三废”综合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变废为宝、减污增效的有效手段,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定,并制定了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作为老化工企业,要活学活用政策,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发挥企业优势,下大力气抓好“三废”综合利用,多方位开拓资源综合利用渠道。

5.4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 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上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老化工企业,这种压力更大。因此,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规定,凡是环境影响报告书未获得环保部门批复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在项目实施中,要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不留环保隐患,并按照项目的大小和企业现状做到“以新带老”,杜绝出现违反国家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法规的情况,避免因小失大。

5.5 做好科技攻关,为污染治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作为老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很大。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要组织企业的科学技术人员,对企业存在的的环保难题进行攻关,为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2、国际油价波动的历程、影响和走势

3、石油企业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浅析

4、土著居民与油气行业的责任

5、在荒漠中筑起绿色的城

6、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究

7、利用初中化学教材 积极开展环保教育

8、石油化工中加氢精制技术的应用

9、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谈弱势资源形势下新专业图书的选题开发

11、浅谈海洋石油平台污水的处理技术

12、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

13、油品储运过程中油气挥发问题的研究

14、环境责任的可持续性投资决策分析

15、低碳经济是保障石油生态安全的现实选择

16、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影响研究

17、海洋石油开发法律体系完善刍议

18、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的工业化

19、化工工艺与石油炼制的探讨

20、培育中国石油文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21、浅谈海上导管架拆除工程

22、浅析西部石油工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应对措施

23、利用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策略

24、浅析钻井平台油污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

25、对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26、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

27、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28、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29、全国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等

30、石油院校公共必修课《石油工业概论》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31、“走出去”与世界共赢

32、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72种可供书目

33、巴州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浅谈生物化工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35、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估

36、我国石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7、水中石油类物质检测空白值高的影响因素

38、国际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39、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0、针对采油工艺新技术以及应用的分析

41、浅谈石油管道施工成本控制方向

42、油田化学品技术的创新

43、克拉玛依市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大数据中心问题研究

44、论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

45、玉门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46、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完善

47、高新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48、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法制现状及改进措施

49、浅析稠油热采注汽锅炉节能减排措施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基于2000—2009年中国森林旅游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森林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年增加了153个和74.3万hm2,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森林公园数量多且平均规模较大。森林公园的旅游直接收入年均增长34.7%,上海、浙江、江苏森林公园单位面积收入水平最高。森林公园游客接待增长迅速,年均增长18.6%,但海外游客仅占2.5%。因此,发展中国森林旅游必须发挥中西部与东北的国有林区资源优势,重视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与旅游价值,加强长三角地区森林公园景区保护与环境管理,积极引导国外游客和东部地区游客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关键词: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实证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转型,森林公园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景区。2006年至2009年, 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0.66亿人次(图1), 以门票为主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690亿元, 创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5700亿元。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3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7%,增长20%;直接旅游收入225.9亿元,增长21%,均高于国内旅游涨幅,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800亿元,林业生态服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图1 2000—2009年国家森林公园数量

森林旅游的研究随着森林旅游蓬勃发展的实践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截至2010年3月,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论文多达150多篇,涉及森林旅游产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1-2],森林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研究[3-4],森林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研究[5-6],森林与少数民族发展及城市森林研究[7-8]等领域。

然而,作为森林旅游赖已存在的森林公园发展阶段、特征、数量与质量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林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森林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一、中国森林旅游发展历程分析

森林旅游的时间远远早于森林旅游的理论研究。在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国家森林公园建成,标志着森林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1982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到2009年底,国内各级各类森林公园2458处, 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hm2, 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就有730处(图2)。

图2 2000—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面积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

(一)中国森林公园数量分析

2000—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总量从1078个增加到2458个,增加了1380个,年均增加15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从344个增加到730个,增加了386个,年均增加近43个,尤其是2000—2005年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超过50家。

(二)中国森林公园规模分析

2000—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面积从983.8万hm2增加到1652.5万hm2,年均增加74.3万hm2(图3)。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森林公园平均面积却在缩小,2001年中国单个森林公园的平均面积为3万hm2,而到2009年则缩小到2.2万hm2左右。

(三)中国森林公园分布特征

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森林公园2277个 ,其中广东、山东、河南、江西、四川、黑龙江、浙江森林公园数超过100个,占全部森林公园数的44.94%。

2008年,全国共有森林公园面积1629.83万hm2,其中吉林、黑龙江、黑龙江森工集团、西藏、新疆、内蒙古森林公园面积超过100万hm2,占全部森林公园面积的57%(图4)。

图3 2008年各省森林公园分布情况——合计--国家级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9

图4 2008年各省森林公园面积■国家级□总面积

二、中国森林旅游收入分析

(一)中国森林旅游收入变化分析

2000—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直接收入从12.93亿元增加到225.9亿元,增长了近17.5倍,年均增长34.7%(图5)。2009年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800亿元。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林业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中国平均每个森林公园旅游直接收入为919万元,单位森林公园面积所产生的直接收入为1367元/hm2。

图5 2000-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

(二)中国森林旅游收入构成分析

2008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收入187.11亿元,其中门票收入41.59亿元,食宿收入84.16亿元,娱乐收入26.69亿元,其他收入34.87亿元;它们分别占公园旅游收入的22%、45%、14%和19%(图6)。 森林公园旅游收入主要集中在餐饮业, 森林生态旅游娱乐业收入比重较低,表明中国森林生态旅游大多是基本旅游消费,景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不高,以休闲、健康、疗养为内容的生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尽管2009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增长了21%,达225.9亿元,但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结构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

2006—2008年,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森林公园旅游收入中,食宿收入的比重最高,从2006年的43%增长至2008年的45%;门票收入的比重变化不大,占总收入中的22%左右;娱乐收入的比重有了小幅提高,从2006年12%增长至2008年14%;其他收入比重在逐步降低。

(三)中国森林旅游收入特征分析

2008年浙江、江西、四川、江苏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图7),占全国森林公园旅游收入的56%。

图7 各省森林旅游收入情况

中国森林旅游收入分布严重失衡,在较少的省份实现了较高的收入,而在一些资源较为集中的东北林区收入水平并不高,表明东北等国有森林公园景区森林旅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森林公园单位面积产出差距很大,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单位面积带来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较高,分别为1.798668、1.637676、1.244837万元/hm2(图8),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并不丰富,平均面积也并不高,上海每个森林公园仅488hm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2%。

三、中国森林旅游游客数量分析

(一)中国森林公园游客总量分析

2000年以来,中国森林旅游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从2000年的0.718亿人次增长为2009年的3.33亿人次,年均增长18.6%(图9)。分析表明森林旅游游客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以后的高速增长后,步入了平稳增长期,2009年又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

图8 2008年各省森林公园单位面积带来的旅游直接收入

图9 2000-2009年森林公园游客人数及增长率——旅游人次;---增长率

(二)中国森林公园游客构成分析

中国森林旅游游客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内游客占总游客人数的97.5%,海外游客的比重很低(图10)。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海外游客的比重在进一步降低。加强森林公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旅游知名度和拓展新的森林旅游产品是提升森林旅游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图10 2000-2009年海外游客所占比率

(三)中国森林旅游游客地区特征

2008年浙江、江西、四川、江苏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全国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56%。2008年广东、江苏、河南、重庆、山东、浙江、江西、湖南、辽宁和四川国内森林旅游人数突破了1000万人次(图11),分别占国内和国际森林旅游人次的71.5%和78.5%。

图11 各省森林旅游人次——旅游总人数;海外旅游者

四、中国森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森林旅游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据2000-2009年人均GDP与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993182(图12,这为人均GDP与国内旅游收入之间的线性回归函数图,2003年因“非典”偏离较大)。2009年,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改变,旅游消费无疑会成为这轮消费结构转变中的一大亮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相应的落实,旅游自身消费的结构也会进一步发生变化。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有特色的中高端旅游产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12 人均GDP与国内旅游收入函数图

森林旅游与国内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扩张,其增长速度高于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图13)。

图13 中国旅游总收入与森林旅游直接收入增长率比较——森林旅游直接收入增长率;---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全国森林公园接待人数接近15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近1000亿人民币,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3倍和2倍。2010年森林旅游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将突破2000亿人民币,较2009年增长25%左右。

(二)森林旅游将成为休闲养生的重要手段

森林旅游依托大量的森林资源和原始生态系统,有利于创造幽雅恬静的环境,负氧离子含量较一般旅游景区高,大量植物组织和器官会发出来的有机物具有防病、治病、健身强体和改善睡眠等功效[9],森林休闲旅游作为健康养生的重要手段将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表1)[10]。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森林休闲业已成为最大的产业之一。以美国为例,1977年的户外休闲消费突破了160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工业而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户外休闲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美国人均收入的1/8都用在了户外休闲上;到20世纪90 年代,美国每年参加户外休闲的人次高达20多亿,几乎是美国人口总数的10倍。据美国农业部20世纪90年代初的统计,3/4来自郊外休闲项目。在法国,仅枫丹白露森林每年吸引的森林休闲者就多达1000万人次,其中70%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法国每年到森林中去旅游的达6亿人次,城市中60%的家庭每年至少到森林旅游一次。目前,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到森林旅游的人数分别占本国人口的39%、50%、38%、46%。

(三)森林旅游产业技术含量与产业关联不断提升

旅游业产业波及广泛,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分析,完全消耗系数越大,表明一个产业对另一个产业的关联度越大。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住宿业、石油及燃料加工业关系密切,与2002年投入产出完全系数相比[11],石油及燃料加工业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密切相关产业,表明旅游者出游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自驾游与乘坐飞机开始成为旅游者出游的重要方式。旅游业与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的完全相关系数小,表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表2)。

尽管旅游业与农、林、牧、渔服务业完全后向相关系数仅为0.01868,与林业的完全前向关系数为0.03312,但是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特征为提高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了经验指导。森林旅游服务业必须提高其技术含量,加强与相关产业联系,扩大森林旅游的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结论

基于2000—2009年中国森林旅游数据、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的分析表明,中国森林旅游整体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部和南方丘陵地区森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遗憾的是其森林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并不高,资源优势并没有转换为森林旅游优势。

就森林旅游收入状况而言,中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较少的森林公园收入实现了近60%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单位森林公园面积带来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较高,分别为17986.68、1.637676、1.244837万元/hm2;森林旅游收入构成中门票的收入比重较高,表明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滞后,产业技术含量低,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森林旅游大多是国内游客,只有少数地区有部分海外游客且比重很低,仅占全部旅游人数的2.5%,游客大多集中在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森林旅游景区;从地区来看,东部、南部地区成为大多数游客森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占全部人数的近50%,给本来就并不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带来了较大的生态压力。

要增强中国森林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要提高森林旅游服务的技术含量,突出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森林休闲、健康养生、娱乐教育旅游;加强森林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联系,利用产业转型和国内政策的有利条件,推进森林旅游科学化、规范化、体验化、安全化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导海外游客和东部、南部地区游客开展森林旅游,扩大森林旅游的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降低东部地区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参考文献:

[1]陈秋华.试析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02(4):58-61.

[2]邓和平.对湖南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产业的若干思考[J].经济地理,2007(3):526-528.

[3] 谭周进.旅游踩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7(1):184-187.

[4]戴彬. 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生态经济,2006(10):108-110.

[5] 赵敏燕. 滇中森林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的现状及构建对策[J].生态经济,2006:185-187.

[6]董翠玲. 山东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四川动物,2007(4):878-880.

[7] 李志飞. 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J].旅游学刊,2005(3):21-25.

[8]李忠博. 城市森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2):2381-2382.

[9]吴楚材,吴章文.森林环境资源与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82-190.

[10]只木良也,吉良龙夫.人与森林——森林调节环境的作用[M].唐广仪,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205-241.

[11]宋增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研究[J].旅游科学,2007(2):7-12.

(责任编辑 张月红)

An Empirical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Forest Tourism: 2000-2009

LIU Shiqin, QU Zuoxin

(Forestry International Travel Agency, Beijing 100714, China)

Key words:forest tourism; forest park; empirical study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工园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智慧化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01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creating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demonstration park

Zhu Yingjie,Chen Lihua,Zhou Mingyun

(Zheji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Hangzhou Zhejiang 310000,China)

Key words:Chemical industry park;Environmental safety;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tellectual

1 化工园区的发展概况

1.1 发展现状

化工园区担负着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产业提升、提高产业效益等一系列重要使命。我国化工园区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自1984年起,化工园区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俱增。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统计,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重点化工园区676家,总产值约占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的60%,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57家,省级化工园区35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268家[1]。目前,化工园区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1.2 存在问题

安全环保壓力大。2018年,全国共发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同比减少43起、43人,分别下降19.6%和16.2%[2]。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大,例如盐城“3·21”事故导致响水化工园区关闭,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全行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给社会带来不小的舆论影响。

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化工园区由于总体规划缺失,经济考核压力大,盲目发展化工产业,导致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园区特色。园区内产品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企业协同配套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力量薄弱。有的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与所承载的高质量发展任务不相匹配,特别是同安全、环保相关的整体管理水平,包括物流运输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安全责任监管、化工管廊管理、三废管理、防火设施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等,不仅缺乏标准,而且管理机构职责和管理人员素质都缺乏规范。

2 化工园区环境安全示范创建内涵

2.1 创建环境安全示范园区的目标

园区环境安全是指园区具有支撑其健康发展的较为完整、稳定的安全系统和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以及应对内外重大环境问题的能力,确保园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创建,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园区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环境风险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全参与的管理机制。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激励企业推动设备提升和管理升级,提升园区现代化环境安全能力建设,实现园区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

2.2 创建环境安全示范园区的举措

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园区基础设施、公用工程及公共服务共享与循环使用的“大循环”,企业间能量和物料循环利用的“中循环”,以及企业内综合利用的“小循环”[3]。鼓励企业自觉履行业务,排查隐患、严格管控,坚决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本质安全。

加强环境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开展环境风险排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应急响应中心。

加强技术支撑,实现智慧升级。开发具有专业性、集成化特征的系统平台,对安全、环保、节能、应急等重点工作做出快速、准确的智能响应。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安全管理,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

3 嘉兴港区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实践

3.1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监控体系

嘉兴港区建成了供水、供电、燃气、蒸汽、通讯、排污、道路、固废处置等一体化的基础环保设施。此外,园区投入了5 000多万元建设了化工新材料园区的公共管廊,实现液体化工原材料从码头到企业的无缝对接,管廊的建设让上家的产品或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内循环的产品约100万吨,大大减少了物料运输能耗,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避免物料输转时的跑冒滴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2009年,园区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该监测站不仅能对SO2、PM10、臭氧等常规因子进行监测外,还可对苯、甲苯、二甲苯、乙烯、苯乙烯、非甲烷总烃等34种特征污染物进行24h实时监控。2017年,建成了大气红外监测站,实现对空气中300余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港区已实现化工企业LDAR技术全覆盖,监测数据全公开。

3.2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产业链闭环

嘉兴港区秉承“生态、低碳、循环”的理念,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新医药等进行“产业链招商”,要求新进项目必须能够进入循环经济产业链,或者能够横向拓展价值链,或者能够纵向延伸两端产业链。通过多产品联产、多资源联供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实现化工园区循环经济新型生产模式。例如三江、嘉化等公司回收的氮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可供区内的德山化工、赞宇科技作为生产原料;信汇合成生产丁基橡胶所需的11种原料,其中有9种在园区内就能找到等。

3.3 完善环境风险体系,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嘉兴港区高度重视区域风险评价工作,定期对园区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重大工业事故后果、影响范围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安全对策,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做到区内企业现状底数清、方向明、措施实。园区投资4500万元建立了“嘉兴港区应急响应中心”,主要承担化工园区公共安全、消防、化学救援、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功能的协调管理工作,指挥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和突发性事件,保障开发建设和企业生产的安全有序。

3.4 启动智慧园区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嘉兴港区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智慧化工园建设。2016年经国家工信部批准,中国石化联合会授予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智慧化工园分为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地理信息五大子系统。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决策与管理的智慧。

3.5 引入第三方管理,强化主体责任

園区借力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撑,提高监管能力短板,实现对企业污染治理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专家式的“上门体检”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薄弱环节,改进工艺,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为了加强企业自治和共治,嘉兴港区组建了“大气污染防治联盟”,创新实施企业网格化管理制,使园区36家企业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既相互监督又协同治理。

4 建议

4.1 严格园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防范危化品风险。建议建立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推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自动化改造工作,促进危化品企业老旧设备淘汰更新。完善园区封闭运行管理,做好园区人流、车流及物流的智能化管控,减少因外界干扰造成事故的安全隐患,保证园区在相对封闭和可控状态下进行生产经营。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议完善园区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和企业自建消防站。定期开展环境风险排查、隐患整治工作,摸清底数,维护园区环境安全。建立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及专项预案,保障公共应急物资储备,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4.2 强化园区智能管理,提升智慧决策能力

完善智慧园区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可监控、可预警、可追溯的智慧管理模式,完善“完善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园区的智慧化建设能力。

加快智能工厂建设。鼓励化工企业建立生产管理的数据集成平台,建立实时的质量预警,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的全流程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对存在较高安全与环境风险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

4.3 注重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园区入驻企业应建立完善环境安全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预防排查整治制度,制定污染防治设施的操作规程和检查、运行、维修与维护等规定,保证各设施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企业应及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相关风险防控措施。定期开展企业内部专业知识宣传和培训。针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要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落实专人进行治理,有条件的应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并编制重大隐患治理验收报告。

参考文献

[1]化工园区:已成产业发展“主战场”——访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N].中国化工报,2019-05-24.

[2]危化监管司,2018全国化工事故报告[R].2019.

[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绿色化 世界级 标准化 智慧化——2019化工园区发展展望[EB/OL]. https://www.toodudu.com/article-4923.html,2019-02-12.

[4]冉丽君,梁鹏,梁睿,我国化工园区布局性环境风险及对策建议[J].化工环保,2016,36(6):693-694.

[5]曲风臣,吴晓峰.现代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体系建设[J].化学工业,2014,2(1):47-48.

收稿日期:2020-03-19

作者简介:朱英杰(1986-),女,汉族,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保政策与行业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朱英杰。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安全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保护企业员工安全、健康以及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化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只有确保生产环节安全,才能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才能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伤害,大量污水废气处理效果差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化工企业不仅要落实安全生产政策,还要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进而实现企业绿色生产,进而使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引言

化工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果一直没有进行整改,会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所以有必要提高对安全生产和环境的相关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具体的生产过程,进一步细化安全操作规程,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环保观念,立足于现实,积极探索当前安全环保工作。

1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当前废水、 废渣和废气的处理已经纳入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行列,正确处理三废问题,可以提高化工企业的环境质量,减少对人们生活的污染。 同时, 要想提高化工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与环境保护也密不可分,相关人员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规定, 不仅可以改善化工厂环境污染的问题,还能降低化工生产中的事故风险。

化工生产会排出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空间造成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压力,甚至影响 周围的生态平衡。我国雾霾和温室效应严重,其中化工废气和废水排放就是主要因素之一,严重阻碍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化工企业更需要根据环境保护制定科学的措施,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根据国家的标准,正确处理三废问题,从而保护我们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2.1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在企业中难免会有一些员工存在着安全意识差的现象,在生产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化工企业管理人员也没有对安全生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企业内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致使员工对安全生产缺乏了解,存在隐患。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化工企业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员工的错误操作或者是其他违规操作引发的。化学工业企业安全事故造成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多方面的损失,最终给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在发生爆炸以及火灾等状况的时候,其灰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会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2.2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建立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工作措施并不规范,与当前复杂的化工生产环境没有结合起来,生产环境丰富的具体管理要素、功能覆盖不全面,管理人员在实际执行中对思想认识不足,导致管理效果 不理想。 同时,没有能够及时的引进信息化手段,进而导致了管理系统的片面运行和服务绩效的相对低下。还有目前现有法律法规不够全面、生产环境适应性不强、缺乏有效的环保监测系统等问题,都是导致化工生产环境建设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也是员工在安全方面具体工作表现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的重要原因。

2.3环保技术和产品不规范

化工生产在新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环保发展的全新要求。一些化工企业在引进环保技术和产品过程中工作流程不规范,资金和技术投入不够科学,造成目前生产环境设计不规范。并且还会因为没有对废水、废气、固废等进行实际的处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化工原料的选择上又缺少新的原料,工艺流程创新受限明显。长此以往,化工生产的整体效率和发展质量都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除了确认目前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以此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策略

3 .1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如今环境正在逐渐向着没有被破坏之前的方向发展,这与化工厂的环保意识提升密切相关,中国过去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但在发展时能够及时悬崖勒马转变发展模式,提出不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发展战略。可以说随着人们的思想逐步提高,环保意识已经占据了创造经济发展意识的首位。在化工生产企业, 管理层和员工永远是化工生产的主要责任人,一个企业内只有管理层拥有环保意识是不会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企业应定期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将环境导致生活习惯改变的宣传片进行循环播放,同时制定环保口号,让更多的员工能够自主意识到,破坏环境就是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鼓励所有员工行动起来,意识集 体性提高才能让企业在环保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深远。

3.2增加环保研发的投入

在化工领域,应该加大对废气废水治理技术的研发,同时也要进行资金投入以便进行技术攻关,在中共中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伟大构想下,任何一个化工厂都有义务和责任降低 排碳量,即使是0.01的改变,由于化工厂的基数较大,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企业也可以打通与国外合作的渠道,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号召员工进行出国学习进行环保方法学习深造。企业政府也要创设对废气和废水治理的有利条件,让相关优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将废水和废气变废为宝,进行废气和废水的二次循环使用。

3.3完善制度,落实节能减排理念

想要实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就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严厉惩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与此同时,化工企业想要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还应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应提升责任意识,并对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与升级,进而改变当前化工生产中耗能高、污染高等情况,将“节能、减排、降耗”理念 貫彻到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从源头上杜绝处理不当的废弃物排放,并加强人员管控力度,优化污染物质处理流程,将废弃物转化成可再利用的物质,不仅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还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4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由于化工原料本身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因此,应加强原料选择管控力度,尽量选择具有清洁性特点的化工原料,并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减缓环境压力,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标。另外,还应加强国内外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积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从而确保化工企业排放达到行业与国家标准。化工企业还应对清洁生产工艺系统进行定期升级与优化,进而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 。因传统的生产工艺效率较低,废弃物排放量较大,不仅严重浪费资源,还无法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在当前阶段,化工企业应将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企业转型进行提供帮助,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化工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工企业想要实现长久发展,就应重视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在化工安全生 产管理中,企业应积极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定期检查生产设备,更新升级生产流程;在化工环境保护管理中,企业应积极提高人员环保意识,不断完善制度并落实节能减排理念,强化监管,落实国家相关排 放标准,并响应国家绿色生产,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进而为企业转型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胜.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J].生物化工,2021,7(2):117- 119.

[2]韩宗.试论化工安全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清洗世界,2021,37(2): 77- 78.

[3]焦俊.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20(36): 75- 76.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1.1 开发经过中产生的土壤污染

石油的开发对土壤也会导致严重的污染, 其不但表现在石油开发经过中对土地的占领和对于植被的破坏, 还表现在石油开采中废水与废气和排放的各类固体废弃物, 这些污染物或直接或间接地会对整个土壤的生态体系导致破坏, 破坏土壤的构造与性质, 使土壤的肥力降低, 加深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程度。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某县的区域, 遭到破坏的植被就已经有70000多亩, 已经超过了三万亩弃土的覆盖植被;达到了27400亩的占用土地总数, 其中就达到了17200亩的耕地。某油田在钻井的经过中打穿了裂缝导致地下水出现渗漏的状况, 造成这厂四周的村子出现山体裂缝。

1.2 开发经过中产生的水污染

在实施采油经过中, 会发生许多采油废水, 石油勘探开发通常都是在野外的环境中, 非常难确保有正常的废水解决系统, 许多采油的废水不通过解决就注入到地下, 让废水污染到了地下水, 导致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在油田钻井与采油的经过中, 不免会出现一些石油泄漏的情况。这些原油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第一有降雨所产生的地表水会把原油和油水混合物带走, 并渗透进土壤和地下水相通, 导致地下水污染;第二, 石油附着土壤后, 会导致土壤透气性下降, 土壤理化性出现改变, 导致土壤污染, 植被生长被影响, 最后粘附于植物的原油能阻断光合功能, 使植物枯萎死亡。在钻井的经过中, 会发生一些钻井的泥浆或者一些钻井的油污, 这些废弃物通过雨水的冲刷, 随着雨水渗到地下的雨水, 或者是粘附在某些植被上, 这就容易对植被形成破坏。

2 石油勘探开发经过中保护环境措施研究

2.1 应用先进技术

首先, 对于废弃的钻机液我们能够使用再回收的技术实施解决, 由于钻井液里面有许多能够再运用的资源, 其中包含抑制、润滑、流变、防塌等作用, 假如应用新技术与工艺对这些废液实施合理的处理, 就会起到变废为宝的结果;其次, 对于废弃的钻井液应用固液分离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针对废弃液体构成成分繁杂的现状而提出的。这种废弃液体中包括了油、固体颗粒和水等, 所以能够经过研究这些废液的特点, 应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这些废弃物实施固液分离并确保分离过后的资源的有效性。

2.2 建设其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系统

石油勘探开发牵涉到国家事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同时也存在着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在石油勘探开发的经过中, 石油企业常常会因为治理环境问题的高成本、很难达到的技术、不太明显的效益而逃避社会责任, 只顾及本身的利益。所以, 国家政府、企业、有关法律的有效配合才可以更好的配置资源, 把石油勘探开发作业中的环境问题治理好, 建设其完善的资源环保系统, 完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2.3 抓住生产经过中环境问题的“牛鼻子”

重点抓住工艺和生产经过中的重点环境原因。在石油开采中, 因为特定的地质条件, 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后输出时, 在井口、中心处理站和长距离运输都要加热, 环境问题的“牛鼻子”是能耗问题。所以动力体系、能源消耗都需要核心考虑, 采油经过中能源消耗是相对大的。据统计, 蒸汽平均生产1吨消耗66千克原油或78立方米的天然气。在思考生产成本时要计算在内, 经过技术革命等方法把能耗降低, 科学应用能源能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指标之一。建设与推行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的环境指标考核系统, 清除吨油碳排放、吨油耗电、吨油消耗成品油与吨油耗水等环境指标, 把油气储量与产量、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指标摆在一样关键的部位实施考核, 提升油田经济发展质量, 完成能源和生态的平衡发展。

2.4 工程污染的治理

提倡污油、污水进入钻井和井下作业的生产程序实施循环运用, 对没有进入生产程序的污油和污水行固液分离, 并通过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解决达标后再外排;在油气开发经过中, 没有回注油气田的采出水最好使用混凝气浮与生化处理相联合的形式;在天然气净化经过中, 能使用二氧化硫尾气解决技术, 把去除效率提升;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处理设施要依照要求使用防渗方法;试油后要马上封闭废弃钻井液贮池;回收落地原油, 还有原油处理形成的油泥等含有的油类物质, 残余固体废物要依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与危险废物鉴别规范识别, 依据识别结果资源化运用或无害化处置;对受到油污染的土壤要使用生物或物化办法实施修复。

3 结语

因为石油勘探开发经过会发生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并且对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通常是投资大, 但是经济效益差, 这也是石油开发企业规避责任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对石油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给予重视, 把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联合起来, 增强污染治理, 以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心增强污染的控制和处理, 完成石油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工业发展的依存度持续增加, 石油与化工行业已经超过10万亿元的经济规模, 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5还强。与此同时, 石油特别是特种油勘探开发经过又出现相对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所以, 在实施石油勘探与开发的经过中, 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优良的环境效益。

关键词: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吴艳祥.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J].价值工程.2010 (17) .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现行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