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各级行政管理的中枢机构,在整个学校运转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探讨校院(系)两级办公室如何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其内部相互协调和功能的延伸。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 工作机制

要推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教学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自然而然对高校的行政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办公室作为高校各级行政管理的中枢机构,是高校行政管理的综合职能机构,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职能,同时又起着传递信息、辅助决策、督办落实的重要作用,具有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等多项职能,是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的保障力量。办公室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形象和管理服务水平,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它在高校进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后,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就需要探讨校院(系)两级办公室如何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其内部相互协调和功能延伸,从体制机制上整合高校校院(系)两级办公室工作,真正做到信息通畅、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实现管理上水平、服务上档次、业务上台阶、工作有突破,对于促进办公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全新的办公室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理顺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学校办公室与学院(系)办公室按块管理,各自为政,工作、岗位上的交流都很少,不利于办公室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建议高校采取学院(系)办公室由“学院(系)和学校办公室双重领导、以学院(系)为主”的管理体制。提出这一建议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发挥学校办公室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学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协调部门,在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服务方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这样的体制,可以加强学校办公室与学院(系)办公室的沟通,促进全校办公室的均衡发展;二是系统的整合校院(系)两级办公室的工作,促进其内部相互协调和功能延伸,从根本上打通全校办公室系统工作,逐步实现学校行政管理服务一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带动全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逐步实现全校行政管理系统的大融通、大循环。

二、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主副岗制。办公室的工作随机性特别大,本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有自己负责的一块工作,但常常会因为这个人外出、临时出去办事等原因,他负责的这块工作就出现了空缺。一些师生来办事,就需要等半天,甚至办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采取主副岗制。每个工作人员在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时(主岗),同时也熟悉、承担着办公室另外一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副岗),这种安排必须建立在工作需要和个人的素质、优长的基础上。通过这种机制,加强了办公室工作的拾遗补缺和人员的相互了解、密切配合。

二是三三制。办公室工作因为头绪多,常常是做完了这件事,接着又忙别的事,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全把自己捆在事务上,这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议实行三三制工作方式,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做预前工作,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做事件处理工作,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做事后的研究总结工作。通过这种工作方式促进办公室人员多思考和总结工作,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更细致、更主动、更系统。

三是个性化工作模式。以学校办公室为例,主要负责行政接待、文秘综合和信访,这三大块在工作性质上有很大差别,只有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才能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针对行政接待工作,实行方案式工作模式,把能想到的细节都写进方案里,遇到事情按照方案实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文秘综合工作,实行研讨调研式工作模式,事先拟好研讨和调研题目,不定期组织内部研讨和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浓厚研究型的团队氛围;针对信访工作,实行预前式工作模式,把可能发生的信访事件通过信息发布、有问必答等方式,消灭在萌芽中。

四是建立联系制度。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学校办公室与学院(系)办公室各自为政,工作、岗位上的交流少的现状,尝试从学校办公室挑选工作人员(以科级以上干部为主),每人负责联系几个学院(系)办公室,加强学校办公室和学院(系)办公室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可以邀请学院(系)办公室主任或行政干事在适当的时候到学校办公室体验工作,也可以将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派到学院(系)办公室挂职锻炼,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增进岗位了解。

五是规范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实质上是工作制度的具体化,按照工作程序去做,就会使一项复杂的工作变得富有条理性。学校办公室把一年中的常规性工作全部程序化,汇总成常规工作运行规程,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教师节表彰、节日走访等。有了这些规程,即便是新来的办公室人员,也很容易接手工作,缩短了新同志了解和适应工作的周期。除此之外,在每类事务上也都建立固定的工作流程,比如会议筹办流程、接待工作流程、公文处理流程、信息报送流程、信访工作流程等。

六是浓厚研究氛围。尝试编印学校的办公室系统内部刊物《办公室工作》,选取一些学院(系)办公室的先进经验材料和有关办公室工作的好文章,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推动办公室这支队伍向学习型、研究型团队的方向发展。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行政改革;五位一体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 是众多西方国家所进行的行政改革实践,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众多发达国家的体质改革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推动了其国家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型(有时也称“从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的转型”)。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是对行政改革的一种超越,过渡成功之后,行政权力将重新进行匹配与配置,其管理的重心关注点将转移到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上,是对原有行政体质的一种改革与优化。

2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体现在对国家政治行政规则的有限顺序上,要求市场规则优先;另一个方面体现在行政过程上,要求行政绩效优先,在公共管理的专业层面上,也被简略的称为“两个优先”原则。

众所周知[1],行政过程以事物性质角度规则为参照标准划分,可以划分为政治方面的规则和经济建设方面的规则,政治方面的规则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政府权威、国家强制力之类的,而经济建设方面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的交换制度上。“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所以“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也被一些学者称为“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典范”。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在改革中最主要的价值定位就体现在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转变,改革之后的政府定位将落脚在市场化定位上,也就是说将重新调整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节之间的关系,重视市场原有的价值规律和市场变化情况,遵循市场自身的市场价值和交换制度。“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实质上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重新定位与运用,市场占据行政的主导地位,市场不能完成的部分再交予政府宏观调控和国家强制力去完成。于政治层面上讲[2],市场交易的原则是一般等价物、商品货币之间的交换和买卖,本质上具有是公平性;而自然人的政治选择上的交易从本质上将就是一种不平等、不公平的交换,而是“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轉变恰巧是一种“规则间的转变”,平衡经济市场导致的和谐经济秩序和政治市场个人选择导致的不平等后果的一种平衡,保证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和谐。

同理,在国家政府的存在价值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要求相对于政府过程来说要注重政府的绩效,也就是将政府的治理、责任、资源利用情况等众多情况综合考虑之后,运用统一指标来衡量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3],“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另一个价值定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的高效性,是绩效责任制度的落实与体现,是保证国家公共服务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3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中政府屡行的是公共服务的职能,而政府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开支均属于我国财政预算,属于财政预算当中的“刚性开支”,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最直接的优势就是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在财政预算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实质上是各国探索出的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行政出路,这条出路可以适应信息社会所需要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放松经济、收缩政府社会经济职能方面均有良好的运用客观条件。另外,“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还可以帮助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保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措施的有序延续。

4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具体路径选择

4.1 转变工作切入点,对公共服务进行有效配置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行政管理实质上是行政权力以国家或政府为单位体现在社会公共事物上,本质上是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在公共行政的管理思路下,着重的是对行政权力的一種有效配置,关注的重心是社会事物而非公共物品。而公共管理的着重点在“管理”二字上,上文中也说道,公共管理注重的是市场原则和政府绩效优先原则,逻辑的开始点是在公共物品上的(包括公共服务)。所以,“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从对权力配置向对公共物品配置进行思维逻辑上的转变,将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上,保证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合理需求。

4.2 由“政府管理”转变为“政府治理”

国家政府具有强制力,在相关领域的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垄断性。在传统的“公共行政”阶段,政府沿袭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即政府利用强制力,通过行政权力来垄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直接造成政府独揽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作用模式。这种模式的管理上只有政府,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形成的是一种“单中心”的控制模式。在“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实践中,要打破政府原有的“单中心”的控制模式,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团体组织、企业、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多重力量,形成公共管理上多元主体之间的良好互动模式,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公共事业的力量,共同促进我国公用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讲求的是一种协调共治,政府的角色有所转变,由原先的“管理”变成了现阶段的“治理”,讲求的是多种力量之间的协同协作与协商协调,相互之间配合,行动一致。所以说,“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过渡实质上是政府可调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扩大,是社会力量合理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4.3 将行政的过程和行政结果融合一体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想要做好“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转变,一定要做到合情合理、合规合法。公共服务事业本身就具有法律和科学两种属性,在转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学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保证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高效性和廉洁性。在现实具体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将政府的过程和政府的绩效融合在一起,注重实际,依靠政府的绩效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事业的管理能力。再者,对于相应的流程操作原则和流程也要重新定位修改,保证新原则新标准能够体现出公共管理的基本条件,保证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转变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在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落实好的基础上,也要相应的强化现阶段有关公共服务事业的管理方式,要遵循公共行政自身的发展规律,积极借鉴西方行政成功改革的优秀经验,在此基础上融合中国本土基本国情的相应情况,保证“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与现实情况之间的有效衔接。

5 结论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方式的一种变革。文章首先论述了“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的价值定位,之后对行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最后文末落脚在对现阶段“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具体路径的解读上。望本文对我国行政改革路径探索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宋世明.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1):172-186.

【2】谢志岿. 新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及其局限——兼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趋势[J]. 公共管理研究,2006(0): 165-188.

【3】朱晓红,郝英杰.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的比较与争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1-55.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独立学院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已成为其面临的一项难题。毕业生就业状况不仅反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效果及社会效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其就业的各种因素,细化主体指标,有针对性地强化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文献标志码:A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具有的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发挥自身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就业竞争力实际上是毕业生把握比较优势、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用人单位欣赏的一种能力,是比竞争对手更具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及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上的价值观。如今用人单位看重短期内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的效益差异,甚至强调毕业生的生源、性别、社会关系等外部因素,这不仅加剧了目前的就业压力,而且影响了毕业生的长期发展。因此,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认清努力的方向,促进毕业生全面发展。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其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但总体上独立学院仍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地位与人才培养水平难以与公办高校相提并论。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相比,无论在办学条件、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等方面,还是在社会认可度或用人单位接受度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而办学时间短、学科建设缓慢、校园文化基础薄弱,又使得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显著改变。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 独立学院毕业生处于不利的就业环境。使得高等教育的普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面对大量涌入的毕业生,一些用人单位提高准入门槛,在招聘中设置诸多应聘条件,如高学历、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学生干部、实践经历等,提高了就业条件。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各研招单位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在这里公办高校毕业生较之独立学院毕业生有更多的比较优势,独立学院毕业生很难进入这些主要劳动力市场,甚至被一些招聘单位拒绝。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长期存在的“公办”和“私立”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无形中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对独立学院缺乏认同感,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识。

2 独立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小。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名牌院校。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不足,致使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认可度偏低。很多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持观望态度,甚至零准入。这种消极态度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无形中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独立学院独立办学,自负盈亏,其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持和发展全部依靠学生学费,这决定了生源对独立学院的重要性,生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生源,独立学院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均非常重视招生工作,甚至出现抢生源的现象。生源良莠不齐,有损独立学院的形象。

3 独立学院毕业生文化素质偏低。首先,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在高考录取时处于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分数线较普通一本、二本高校低很多。高考成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考生的文化基础。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与一二本高校学生相比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其次,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刚入学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学生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态度”指标方面,公办高校高出独立学院14个百分点。由于中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保持中学时的状态,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从而为其就业带来障碍。

4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名义上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互相选择,但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毕业生处于被动地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准备充分、准确定位、主动出击。很多独立学院学生忽视生涯发展规划,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估,部分学生职业意识模糊、自我定位不准,在求职过程中无的放矢。有学者认为,没有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是就业困难的根本所在。在双向选择的环境下,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发展规划不利于学生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匹配,进而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个完整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即毕业生主体方面和非毕业生主体方面,各分指标的选取以各高校之间的可比较的相对指标为主。由于这些指标均属于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结果性指标,因此,评价指标体系既简化,又不失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下设两大一级指标,即毕业生主体指标和非毕业生主体指标。一级指标下又划分多个二级指标,其中毕业生主体指标包括智商(学业成绩、资格证书)、情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个人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求职能力)等三个二级指标;非毕业生主体指标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发展速度、社会需求、机会竞争公平性、用人单位倾向)、学校因素(学校品牌、学科设置、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生源质量、就业指导)和家庭因素(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社会关系)等三个二级指标。

1 毕业生主体指标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智商、情商、个人能力等三项分指标。智商指标,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业成绩和资格证书两方面。学业成绩是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和课程成绩,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的重要指标;资格证书(外语、计算机、专业资格证等)是也毕业进入某个企业和某个行业的通行证。情商指标,是指毕业生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包括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两方面。人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优劣,它更多与后天的培养相关,是一种能证明和让对方发现毕业生具有社会工作能力的能力。个人能力是反映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个人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就业成败。第一,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的重要标准之一,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还非常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增加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砝码。第二,科研能力是毕业生的在校期间锻炼自我的反映,通过这些锻炼能够丰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第三,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是可以反映毕业生个人素质的指标。第四,实践能力是可以反映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指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五,求职能力指标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谋得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的能力,此指标综合反映了毕业生的硬件条件和个人能力。

2 非毕业生主体指标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三大指标。社会因素指标是指大的社会环境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是背景,社会需求是前提,机会竞争公平是平台,用人单位倾向是条件。学校因素指标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独立学院这一层次的学校,此指标更为重要。第一,学校品牌是毕业生打开就业之门的敲门砖,用人单位通常会更中意于一二本高校的毕业生。第二,学科设置指标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升独立学院的名气、发挥其学科优势并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第三,师资力量指标。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较一二本高校有较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第四,校企合作指标。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独立学院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第五,生源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是否具备就业竞争力的优势。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总体水平偏低,是不利于其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六,就业指导指标。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也是独立学院极其重视的一项日常工作。第七,家庭因素指标。家庭因素在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经济能力以及家庭所能动用的社会资源均能影响毕业生就业。一些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较强,社会关系广泛,有助于其就业。

三、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提供就业激励,消除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障碍。由于独立学院特殊的性质,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水平偏低。在就业市场上,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另眼看待独立院校毕业生,甚至一些研招单位拒绝独立学院毕业生报考或参加调剂。这种消极的就业环境极大地降低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有损于这些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因此,社会应从政策层面为独立学院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其次,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毕业生就业。目前,民营企业和外企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应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行政干预,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和外企接收高校毕业生,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就业。最后,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目前,网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平台。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均已建成成熟的专业化就业信息平台。在全国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初步建成当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接下来需要完善信息网络的模块化功能,实现各地、各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毕业生合理、有序、有效地流动。

2 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因地制宜安排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课应紧跟市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邀请就业相关行政部门人员和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走进课堂,详细讲解就业政策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等。通过模拟面试、制作简历比赛等形式,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践锻炼弥补独立学院毕业生理论功底不足的弱点,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其次,有效组织校园招聘会,与相关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载体。目前,独立学院举办的招聘会与公办一二本院校相比在用人单位数量和层次上尚有一定差距,这需要独立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参加毕业生遴选,并与其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毕业生可以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或顶岗实习,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走进学校参与教学组织,校企双方还可以共同组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式培养或定向委托培养。

3 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第一,准确定位突出其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专业发展上,独立学院应明确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建设基础,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发展品牌专业,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在灵活的办学机制下,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并充分利用独立学院所处的地域优势优先发展社会急需、缺口较大的新兴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融合。第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差。教育的载体是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独立学院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完善专业培养计划。第三,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加强学生个人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培养。个性散漫、自制能力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是独立学院学生留给社会的普遍印象。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大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品德修养、礼仪礼节修养、责任心等。第四,加强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增强毕业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提高使毕业生与职业的匹配度。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每个毕业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生涯规划,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一体化的就业指导方案,促进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瑞萍,楼旭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师,2007,(S1):160

[2]阎程,提升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张建军,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市场透析大学生就业市场[J],思想理论教育,2007,(5):72-74

[4]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9-105

[5]张新冀,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47-148

[6]王福恒,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98-100

[7]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60-63

[8]冯菊香,高延春,基于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职业时空:研究版,2010,(5):46-47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独立学院;对策研究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普遍较低

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2011年、2013年、2015年及2017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之后发现:2011年,“985”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8.2%,远超其他高校,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60.3%;2013年,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率为44.3%,远低于其他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2015年,高职大专院校的就业率最高,为89.4%,其次是“985”“211”高校,为86.2%,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位居第三,为80.6%,普通本科为77.7%,就业率排名末位:2017年,高职大专院校的就业率最高,为89.5%,其次是“985”和“211”高校,分别为88.2%、85.3%,普通本科为80.9%,独立学院最低,为75.7%。通过对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对比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率普遍较低(如下页图所示)。

(二)就业期望与市场现实严重脱轨

独立学院学生学费往往较普通高校要高,高额的教育成本使他们的就业期望值也较高,向往“大城市”“高薪酬”“高要求”等标签职位。另外,独立学院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一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而在择业时,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作经验、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等,且初入职时待遇薪酬普遍较低,与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能力和期望不相匹配。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往往是由于毕业生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与人才市场现实脱轨所致。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就业。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之时,从根本上把握就业问题之源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各方面均不占优势的独立学院学生,其就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较低

政府对独立学院的指导和干预不够到位,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普通高等学校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国家拨款,政府对其财政投入力度还在不断增加,而我国独立学院的运转经费主要是通过学生学费来获取,政府对其财政上的资助有限。另外,普通高等学校往往具有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绩显著的特点,且已经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独立学院是近年中国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的产物,具有办学时间短、办学力量薄弱的特点,其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普遍较低。

(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偏见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往往比较看重其就读学校的“品牌”,独立学院办学虽依托母体高校的资源和品牌,但许多单位仍对毕业生质量存在怀疑,认为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母体高校仍有差距。

(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欠妥,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发展起来的,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依靠母体高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母体高校趋同,造成了独立学院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低版本”的母体高校,而未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导致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另外,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致使一部分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机制不成熟,就业指导人员欠专业,这也是造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業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学生定位不准确,缺乏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母校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业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缺乏核心竞争力。加上一些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对自我的定位不够准确,看重经济利益,且期望值过高,更增加了就业难度。

三、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各级政府、独立学院及其毕业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各方面均应迎难而上,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就业。

(一)政府部门全面统筹,加大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独立学院的宏观调控,规范独立学院办学,确保独立学院的培养质量,也要加强宣传和指导,为独立学院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使其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资金扶持力度对于独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二)市场和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促进就业公平

市场和用人单位应该正确看待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其毕业生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轻学历而重能力,让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有更多与普通院校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对规范和监督独立学院办学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独立学院应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规范就业指导体系

独立学院应充分依托母体和高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科学地设置符合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而非母体高校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另外,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对独立学院而言已经成为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只有切实加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设置就业指导内容、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才能真正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四)独立学院大学生应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树立理性的择业观

一是要强化专业素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要理性分析就业形势,做好自我定位,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

责编:黎明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金融专业;就业指导;路径研究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出口锐减,大批企业停产或减产,工人大规模失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据北京市人才市场统计数据,2009年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率不到40%,高职毕业生的这一比例更低。如何提升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笔者探索的要旨。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就业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性思维能力、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如何使金融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每年10月,各大企业就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大学科研院所单位需要高学历、高职称,外企、三资企业减员增效,IT等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逐年减少。2009年,国家公务员录取比例达到78︰1,相对于2008年的60︰1,竞争更加激烈,说明就业形势及其严峻。2010年,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不仅反映在人才市场上,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也是寒意阵阵。2010年约有63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近两年未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大约有7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

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使外国教育机构得以进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出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就业竞争对手。同时,留学生回国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海外留学生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了解,加上在国外多年金融市场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

金融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从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金融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时代性、创新性、市场性,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机遇

经济复苏会增加就业机会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经济回升,市场回暖。安徽省乘着皖江开发的机遇,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10052.9亿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1.1%。从业人员3988万人,比上年增加7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增长最快,增加了71.4万人。

金融业快速发展会带来机遇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加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需求,金融行业发展的上升趋势毋庸置疑。2009年,安徽省金融业产值增加12.7%,比第三产业高1.6%。伴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银行就业路径。金融市场广度、深度的拓展,金融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市场就业岗位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位空缺呈上升趋势。同时,国外银行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开设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也促使金融市场对人才产生较强的吸纳能力。

全方位提升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本科高校金融专业教育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态势下,高职金融专业要抓住机遇,在强手如林的形势下异军突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争取一席之地,树立起高职金融专业的特色旗帜。

(一)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以大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使其成为业务精、思想好、受欢迎的优秀人才。我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5%以上,与我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密不可分。另外,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从事与金融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由原来的60%以上逐年下滑,就业质量下降。高职金融专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金融人才市场上生存与发展,就要对毕业生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细分市场。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掌握一定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战略性思维的能力和在社会化生产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要选择就业市场空白点,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市场定位。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创新,新的金融组织结构的创立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农村基础建设薄弱,本科金融专业毕业生一般选择在城市金融领域就业,农村金融人才的缺失为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针对农村金融市场,我院对毕业生进行了职业观念的引导,鼓励学生报考农村信用合作社,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农村信用合作社录用。银行业、保险业、期货业、证券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务、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经纪业务发展较快,各大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需要大量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也为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针对经纪人的岗位特点,我院采取“双证”教育,要求所有毕业生参加金融从业资格考试,获得行业准入资格。同时,通过勤工助学、校园文体活动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与客户沟通的技巧。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我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逐渐提高,到基层一线工作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在保险和证券行业从业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

(二)教学改革创新

基于能力导向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培养方案动态化,加快教学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性与多样性要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所需的核心课程;更新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建立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选修课制”,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金融专业作为应用经济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培养出的人才能力差,不能适应金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对金融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是在金融专业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金融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积极创设条件,增加实务课程的开设,使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增加其实践机会和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其适应性,缩短就业适应期。二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和在线教学、工作场地的现场教学,针对学生的兴趣,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使模拟实务与理论教学完美结合。三是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方式,引入小课题,将学生组成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项目的途径,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岗位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我院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到金融部门实习锻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实训基地的专家请进课堂做兼职教师。五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如“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拟炒股大赛”、“模拟炒汇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参与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的考察。

完善考试制度教学测验考试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金融学科的专业考试如果只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则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在考试形式上,除采用传统的闭卷和开卷考试外,面试、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报告都可作为选项,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小测验也应在考试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三)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效能

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不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工作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金融专业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我院陆续与5家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建立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实训基地,但是个别实训基地因为接受实习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实习的需要,没有发挥出积极效能。学院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加大投入,努力搭建金融专业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多方开辟实践教学基地,扩大实习、实训基地的规模与质量,充分发挥其效能。

(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要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就业指导应全方位、全程化,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为学生走向社会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创新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的熏陶,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特点,导入未来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理念,使学生树立目标,自觉提升综合素质。我院将《就业指导》课定为必修课并列入当年教学计划,统一使用教育厅规划教材,配备3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讲解内容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能逐步了解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授课教师和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事业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正确的事业理念,使其明确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应教育学生工作没有贵贱之分,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工作是一件艰辛的事情,同时也能带来乐趣,通过淋漓的汗水,才能浇开成功之花。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就业工作精细化,创新工作思路一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我院通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栏、网上(QQ)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深入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同时加强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二是要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就业。三是要搜集就业需求信息,设立专门的就业信息专栏,运用学校就业信息网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地发布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组织供需洽谈会、招聘会,搭起服务桥梁,保证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活动正常开展。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产生茫然情绪,容易有失落感,导致不能发挥自身优势,竞争能力减弱。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减轻心理压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具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足的心境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只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准确,加上教学改革创新,导入科学的就业观念,才能培养出专业精、思想好、适应性强的金融专业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高职金融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维同,黎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之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1):47-49.

[2]曾之明,何应平.基于能力拓展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3]刘晓明.就业、择业、创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9-64.

作者简介:

王启亮(1971—),男,安徽砀山人,硕士,安徽行政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

李六杏(1972—),女,安徽枞阳人,硕士,安徽行政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专业;就业市场;制度法规;就业指导;投资意识;投资环境

文献标识码:A

上一篇:资源勘查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施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