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观范文

2023-09-20

生态伦理观范文第1篇

在1988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向全世界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 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不得不让我们翻开历史经典, 回到2000多年前, 探寻孔子的思想智慧。孔子的思想中不仅包含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 对于生态问题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孔子生态伦理观概述

(一)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1. 畏天

在这里, “畏”是敬畏的意思, 而“天”则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指客观唯心主义意义上的人格化的“天”。第二层是指自然规律。比如, 在《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顺应自然。

2. 认识自然

在《论语·阳货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在品读《诗经》的过程中认识到《诗经》不仅可以培养联想力, 提高观察力, 锻炼团结能力, 学习讽刺方法, 而且还有利于学习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孔子让学生读《诗经》, 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内容方法, 知道草木鸟兽的名称, 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 从而热爱自然, 顺应自然规律。

3. 顺应自然

自然界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 孔子认为这种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孔子没有将自然界神秘化, 人们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顺应自然。在《论语·阳货篇》, 子曰:“天何言哉, 四十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四季轮回, 万物生长, 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在《论语》中, 还有许多话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例如在《乡党篇》就有大量关于遵循饮食规律的言语。

(二) 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保护自然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据统计, 《论语》中“仁”这个字出现了一百多次, 而“鬼神”二字共出现过三次, 单一的“神”字出现了四次, 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中远离鬼神, 肯定自然。而且, 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要“仁”, 孔子还提出要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言行统一于实践。在孔子的哲学中, “仁”既融通于此人和比人, 也贯穿于人道与天道。[2]比如, 孔子家养的看门狗死了, 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安葬, 并对子贡说, 平常驾车的马死了, 我们用帷幔把它包裹起来, 现在狗死了应该用车篷把它包裹起来, 而现在我很穷, 连个车篷盖也没有, 所以就拿个席子把它包裹起来吧, 千万不要让它的头和身体与泥土接触。由此可见, 孔子怀有仁爱之心, 在实践中也是以仁爱之心对外草木鸟兽。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是由等级差别的。比如,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 孔子退朝回家听说了此事, 先问大火有没有伤及人, 而没有先问马, 由此可见, 在孔子看来, 爱是有等级的, 仁者先爱人后爱物。

孔子的思想中有许多关于保护自然的观点。比如在《论语·述而篇》中就有记载:“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截断流水去捕鱼, 不射晚上归巢的鸟儿。这句话既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 有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如果人们用大网把所有的鱼全部捕走, 那么就是竭泽而渔。相反, 只抓大鱼, 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倡导的生态伦理观点不是禁捕, 而是有节制的捕猎。具体的落实到对待动植物的行动上, 就体现为“时禁”。

(三) 勤俭节约, 反对奢侈浪费

在《论语》中, 孔子多次提出“节”, 告诫弟子一定要勤俭节约, 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但是孔子的“节”也不是要处处节约, 该庄重的事情还是要按照礼仪去做, 比如有一次子贡和孔子说, 每个月供奉饩羊太浪费, 想要免去此环节, 孔子训斥道:“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节”与“礼”的关系呢?孔子十分崇拜大禹, 他对大禹赞叹道:“禹, 吾无间然矣。非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 吾无间然矣。”意思是, 大禹虽然平时很节俭, 穿的很破, 但是, 在祭祀的时候却会穿的很华美。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 在行礼之时一定要按照礼仪来,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节俭。

二、儒、释、道三家生态思想比较

儒家以孔子为创始人,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从本质上与道家是一致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应该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儒家与道家的生态思想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关注侧重点的不同。儒家生态思想的侧重点是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在此基础上, 儒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散布在《论语》、《礼记》、《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 后来, 随着儒家哲人对于自我生命的体验和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探索, 使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发展。比如, 荀子主张对自然万物都要施加以“仁”, 董仲舒则更加明确的提出了将儒家思想中的爱人扩展到爱物的范围。北宋大儒张载则进一步提出了“民无同胞, 物吾与也”的思想。孔子所提倡保护自然, 勤俭节约, 取之有度, 用之有节的环保思想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道德思想。

对比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家的生态智慧则体现在对于生态哲学的探讨。《老子》中记载,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所以说, 天地万物之间皆生于道。老子又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由此可见, 道的本性就是使自然界根据自身的客观规律运转活动。所以, 每个人也应该效法天地之道, 对自然采取顺从的态度。老子认为人们要想顺从自然, 就需要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说要排斥一切人为活动, 而是说人类的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老子反对的是企图改变客观规律的那种人为活动。道家所提倡的顺应天道,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其实对于“等级化”的批判。在人与自然界中, 没有等级之分, 天地与我并生, 天地与我为一。道家把生态伦理思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对当今生态理学的构建具有启蒙作用。

佛家的生态思想更多的体现在它所倡导的博爱精神, 体现在各个信徒的实践活动当中。佛教认为, 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 生命不止存在于生命体之中, 还蛰伏在无生物命物之中。[3]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人与自然合一。佛教是从非人类中心出发, 主张对万事万物的尊重与关怀, 最为集中的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之中。佛教中提倡的“爱”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子女, 对妻子, 对丈夫, 对身边一切亲人的爱, 更包含于对天地万物的爱, 这就是博爱思想。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就是信徒们怀着慈悲之心对待世界, 相信“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在生活中, 不杀生, 不破戒。

从以上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 儒释道三家的生态思想虽然产生在遥远的古代, 但是却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其中的一些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具备指导意义。

三、孔子生态伦理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 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我们发现, 轴线时代的思想家都喜欢在自然界中进行教学, 孔子在传递生态伦理思想时, 也是身体力行, 知行合一,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人们保护自然的前提是认识自然, 认识自然的方法有很多, 而最为有效的则是深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认识自然, 感受自然, 激发每个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自然。

(二) 敬畏自然, 遵循客观规律

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必须首先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着自身客观规律的有机整体, 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 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规律, 造福于人类。我们应该摒弃把人类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思想, 近些年的旱涝灾害、雾霾、酸雨、泥石流等灾害的时有发生, 不断地警示我们, 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4]

(三) 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孔子将“爱人”思想扩展到了万物生灵, 强调爱护万物, 尊重生命。人类要想与自然界共生共赢, 就必须把眼界扩展到自然界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各种物品的需求更加多样性, 而有许多物品的生产是以捕杀动物、采掘植物为代价的, 例如, 人们捕杀濒危物种——鲸类、穿山甲等,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保护自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只有怀揣着仁爱之心, 才能真正的没有杀害, 也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 取之有尽, 用之有节, 保护自然

在资源开发上, 要取之有尽, 用之有节, 勤俭节约, 保护自然环境。这对于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管是整个国家、还是产业部门或者是每个公民, 都应该树立环保节约意识, 树立绿色消费观。要使人们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 形成生态消费文化, 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5]

(五)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孔子对于学生生态教育也值得我们学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电视等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 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党和政府也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让人们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让“光盘行动”扩展到各个领域, 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行动。

【相关链接】

自然保护 (nature conservation) 是对自然环境和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其中心任务是保护、增殖 (可更新资源) 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目前, 对自然保护的对象有不同的认识, 有人认为自然保护是"维持人类所能发挥最高潜在可能性的各种条件";有人认为自然保护, 不仅要保护原始的自然和接近原始的自然景观, 即保护构成自然的动、植物, 以及需要保护的地学对象, 而且要努力把人类活动造成的不良环境改造成为对人类有益的环境。

自然保护 (nature conservation) 是对自然环境和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在狭义上, 指保留某些地区使其处于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状态下, 其目的包括供观赏、供科研及保存物种资源等。在广义上, 指对一切自然资源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开发。其目的在于保证长久的人类生活质量。其中心是保护、增殖 (可更新资源) 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 是为人类服务的。开发利用的目的在于通过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需要, 而自然保护则在于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18世纪, 欧洲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使原始森林减少, 同时由于产业革命的影响, 自然的破坏速度加快。这就促使人们采取保护地域的形式来保护自然。

1872年美国设立黄石国家公园, 把黄石的广阔原始地域辟为永远保存的国家公园。随后世界各国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自然保留地。1900年召开了“关于非洲动物保护的欧洲会议”。1913年第一个国际自然保护机构在瑞士伯尔尼建立。1928年在布鲁塞尔设立了国际自然保护事务所。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共同倡议召开会议, 讨论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 并成立了“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 (InternationalUn ionofProtectionofNature) , 这一组织在1956年改称为“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 (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 ndNaturalResources) 。

摘要:我们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便利之时, 猛然发现, 无节制的使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让人们承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报复”——旱涝灾害、酸雨、滑坡、泥石流、生物种类锐减……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 探寻孔子的智慧。

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观,当代价值,敬畏,仁爱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3-211.

[2] 郭淑新.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J].理论与现代化, 2003 (05) :68-70.

[3]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7.

[4] 陈俊亮.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价值探究之一[J].社会科学论坛, 2010 (10) :63-65.

生态伦理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消费伦理

[作者简介]刘志飞(1973- ),男,江西永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之子课题“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阶段性成果(07&ZD020);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08ZX13);江西省软科学课题“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2009DR00800)。

[收稿日期]2010-02-10

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生态伦理学的问题。在生态视阈中,消费文明既是主体文明的显现,又是社会文明的表征,也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人类作为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看,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目前,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安邦治国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消费方式而言,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思维方式、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是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即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改变人类不健康的、非绿色的消费方式,全面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概念,是由生态问题(eeo-problem)或生态危机(eco-crisis)、生态困境(eco-predica-ment)衍生而来的,是专门用来表明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一部人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化史。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以直接利用自然物为特征的采集和渔猎活动,是人们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以人们对于自然的基本价值态度是崇拜。在农业文明时代,以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为特征的农耕和畜牧活动,是农业文明主要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活动的成果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配合,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基本价值态度是敬畏。工业生产(包括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是工业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控制、改造和驾驭自然过程,制造出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产品。由于工业生产基本上摆脱了对自然力的依赖,因而征服和占有就成为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只是一味地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向自然吹响进军号角的同时,却也向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第一次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尽管20~21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但同时又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地球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迅猛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大爆炸,据美国2009年8月12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突破70亿,且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且仍以每年92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王薇、杨晴川,2009);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世纪难题”的严峻挑战。正是人类的消费行为对自然产生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生态环境频频向人类发出警示。可以说,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所经历的文明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并持续地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的过程,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的关系。尽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自然生态的变化均由人类消费行为所致,但是面对全球积重难返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的消费无疑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正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人类不良消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态环境,并严重腐蚀和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不受限制的消费欲望在逻辑和现实中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峙,并进而导致环境危机和资源枯竭。面对这种挑战,如何看待现有的消费观念及方式,怎样更新消费理念并倡导全新的消费方式,这是关系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其实,联合国《21世纪议程》早在1992年就指出。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工业文明非持续的消费与生产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转变为手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回归与超越。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要建立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价值意义的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生态消费伦理正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伦理。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对旧的消费观念的一种批判,是一种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消费伦理,它要求人类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要体现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陈桂香,2007:32-35)。生态消费伦理是对现代西方消费伦理的超越,是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去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直指未来,从而在更为合理的层面上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它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

乃至生存方式等的革命,反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生态消费伦理作为生态文明的道德支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一,生态消费追求绿色、环保、低耗消费,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因此会直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许每一个消费者的生态消费行为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但地球上近70亿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其累积的生态消费行为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保护作用。其二,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能间接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由于商品之间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于一种消费需要的满足,往往有多种选择途径,既可以选择一种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危害大的非环保商品,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资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无害或者危害较小的环保商品。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显然,如果消费者选择环保商品而排斥非环保商品,这将会引导企业甚至迫使企业减少或停止非环保产品的生产而转向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清洁生产,这就是消费者“货币选票”的威力。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得好:“市场经济下,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1981:111)因此从最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支撑。

消费方式决定了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建立在人类、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它要求人类的消费符合物质生产与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它是在对生态环境给予保护、爱戴与贡献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一种理性的消费理念。生态消费蕴含着平衡、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之意,是生态文明与道德伦理的双重交融,更加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空间,从而营造自然和社会、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和谐。由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与传统的消费观相比,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它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伦理所倡导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是对生态文明下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反映。生态消费伦理必将导致人类社会走向生态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因此,对生态消费伦理进行研究也就是探寻一条从消费模式的角度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危机的实质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思想)诉求和价值取向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天人合一”。作为古代思想家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遵循“天人合一”会产生一种渗透于自然万物的关切情怀和生命体验,从而自觉地与自然同体同德,与自然万物和睦相处。当然,这一境界的到达,需要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在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有宽广的胸怀与视野,在不破坏自然、善待自然的同时使之自由发展。西方传统生态哲学同样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万物是活的”,这是早期西方人看待宇宙的基本眼界。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的有机体,世间万物都由其生长而来(魏义霞,2002:43)。受自然万物和人是同一始基所生的哲学构思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始终把人与自然万物看做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在这种生态文化的自然观中,没有主客二分的观念,它强调人类借神力来弥补自身力量的缺乏,人类对自然之母爱恨交织,畏惧难辨。这种自然观对人类的实践认知产生了久远的影响。随着牛顿力学的不断发展及其向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对自然进行机械、还原的分析处理成为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同时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和主体性的张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成为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至此,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深受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且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孕育发展了现代科技。在现代科技的武装之下,现代人日益认为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上帝;只有人才是主体,非人的一切都只是客体,主体可通过认识客体而操纵与征服客体。在这样的思维框架内,人们无法体认人对自然的责任,无法体认人类也应该做对自然有益的事情,无法界定“自然或自然物的利益”这样的概念。主体、客体被看做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主体是高级的,意味着能动、主动、积极;而自然界的事物,也就是客体,则是低级的,处于被动、受动、消极、受控等地位。这种思维意味着对主体的高度赞扬和对客体的极度贬抑,意味着自然界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加以利用、改造、操作、处理、统治的对象,成为人类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手段。无疑,这种价值思维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构格格不入,更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障碍。

活跃于19世纪中期与晚期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当代人类精神的导师和伟大理论家,他们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眼光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已有所分析与预见。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已构架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消费的理论基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1975卷3:926-927);“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20:373-374);“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3:508)实践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实践观包含着浓厚的生态消费意识,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导与重要资源,给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以深深的启示,即对消费异化的扬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引导主体自觉追求生态觉悟,树立生态道德观,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从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今天,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或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正在把全人类的力量整合起来,但这种整体力量也通过工业扩

张,以更强的力度破坏着生态环境。现代性所张扬的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虽因“冷战”的结束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得到了抑制,但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非但未得到抑制,反而得到加强。而这种加强了的扩张性和宰制性又随时可以再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国情看,目前我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消费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有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我国的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我国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已是世界第一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为29.6%),草地退化面积达2/3。”传统的消费模式受资源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当地球资源、能源、淡水都严重短缺,适于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日趋紧张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又会一触即发。人类若还一味张扬扩张性、宰制性的主体性,就可能自毁于生态灾难和核战争之中。早在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就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1979:292)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82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地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2001:529)卡逊与汤因比以其远见卓识,从当代生态哲学的“生态圈”的理论高度,再一次提出人类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给人类以深刻的警示:人类经济发展中的短视行为给生态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的消费行为和传统消费模式是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交换系统,任何消费都要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要考虑自然的供给能力和承载能力;过度地追求近期目标,满足眼前需要的短视行为使资源逐渐枯竭,子孙后代面临无法发展的窘境。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有人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0%~15%,至于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丧生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了。”(尹世杰,2007)因此,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

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消费思维。理性反思人类消费行为,构建积极的、健康的、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和谐的当代消费伦理,不仅是消费伦理研究的现实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与技术手段控制的问题,更需要有主体伦理道德的参与,需要从伦理价值上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形成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生态文明孕生的一种根本不同于本体思维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态消费思维超越了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二分、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定向,把对局部的思考纳入到对整体的思考之中,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强调世界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因此,从生态思维的视角来审视,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性存在,在能动地利用、改造和消费自然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养育着人类的自然界,自觉地承担起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它关系到人类共同的福祉,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的自我救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如前面所述,工业文明条件下的消费模式,其典型特征是“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新奇性,讲体面、讲排场、讲阔气”(刘湘溶,1999:115)。与其相反,生态文明要求的则是有利于人类在自然中不断存在下去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保持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必然要求人们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必然要求把这些关系置于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思考之中,使发展朝着生态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养成生态化的绿色生存方式,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奠定基础。生态消费伦理所倡导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正是对生态文明的反映。生态消费伦理必将导致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走向生态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消费模式。我们认为,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科学认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总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环节,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本来是人类自身的自我实现过程,而生产则为此目的而进行:“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1979:卷46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要求,消费要和

生产相适应,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基本指导思想。

2、必须正确选择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当前社会上存在高消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原因很复杂,但忽视国情教育,忽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奋斗,后来日子稍微好一些,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上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对于艰苦奋斗,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1993:306)江泽民向全党发出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反对奢侈浪费”的号召。他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和作风上真正扎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2003:5-6)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已有几十种产品的绝对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均占有的产品数量还很低。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没有条件去追求高消费、高耗能的豪华生活方式。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浮逸为耻”的社会道德规范成为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准绳。

3、必须大力加强生态理念教育,提升消费文明意识。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通过消费教育对消费理念进行重新塑造,从而促进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一方面,我们要继承我国传统消费理念的合理成分,即以节约为原则,重视精神消费,剔除其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抑制消费尤其是抑制正常物质消费的不合理因素。传统消费理念的精神内核是正确的,对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结合国情,借鉴合理因素,克服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一次性消费的弊端,进行适度、合理、符合节约精神的消费模式的教育和灌输。另一方面,政府应以生态消费伦理观念进行调控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消费越多越幸福的错误认识。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教育对理念的更新十分关键,而理念的更新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又至关重要。消费教育要从小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比如在日本,小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和学校学习分类丢垃圾,培养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的意识。学校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理念,让孩子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理解善待地球的重要意义。要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得到强化,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形成全民参与、文明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人们走上和谐消费的健康之路。要把生态消费的理念植入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观念中,让绿色消费成为消费主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前提。

4、必须大力加强促进合理消费的制度建设。一方面,国家要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大力倡导厉行节约、文明生产,对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企业及个人予以奖励,对节能降耗的技术、设备、产品予以推广,对达不到标准者予以惩罚。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项目准入制度,从水、土地、环境等资源方面制定较高标准,满足标准的项目才能上,否则就不准上。要建立落后产品、工艺、设备淘汰制度和重要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调节消费运行,这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维护消费安全、构建节约型社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引导消费行为。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需要政府的引导,通过制度规范强化人们的行为方式,达到理性消费的目的。在这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规模回收垃圾运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纽约市率先通过的“退瓶法”,鼓励消费者将空饮料瓶退给商家。据统计显示,1985年纽约有2/3的空饮料瓶被直接送到垃圾场填埋。通过“退瓶法”的实施,到1998年,有80%的啤酒瓶、85%的易拉罐、50%的塑料瓶都实现回收再利用。面对白色污染的挑战,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2008年6月1日我国“限塑令”的出台,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将无法置身事外,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了一场“自我革命”。在唤起公民意识的同时,也必将催生一种全新的“绿色生活”理念,扭转被消费主义所左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树立起个人对环境的道德义务感,这是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与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的关键所在。

5、必须用科技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引导合理的生活消费,还要规范生产消费,切实构建保护消费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和节约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就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引导合理生产消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动力和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形成生产生活中的废物生产减量化、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消费,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促进清洁型生产,并充分考虑自然对污染物吸收力的有限性,提倡适度消费和文明消费,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化(余谋昌,1999:231)。用科学技术引导合理的生产消费,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向,使人们不仅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取,同时也注重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四、结语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与技术手段控制的问题,还需要有主体伦理道德的参与,更需要从伦理价值上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形成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与消费文明意识。从现实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价值实现方式,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的社会效用在于:在以求真为特质的、科技知识型为基础的、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还需要以求善的文明消费伦理价值为其提供正当性的价值辩护,而失却文明消费价值合理性的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达到生态文明社会的美好境界。生态文明无论是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亦或是政治文明理性表达的方式上,都体现着生态消费的价值内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且注重整体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共赢。人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与自由,也有保护自然的义务与责任: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为此,要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塑造消费文明,我们就应该记取奥尔多·利奥波德的金玉良言:一切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事情都是对的,反之是错的(1997:192-197)。如果能恪守这一是非标准,我们就有了生态良知,就实现了“良心的革命”。

责任编辑:王俊(日韦)

生态伦理观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初步介绍、分析了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表现和危害,用旅游伦理的眼光来看待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并着重指出旅游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是内化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外部性;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旅游生态伦理

【中圖分类号】 F592

一、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

所谓外部性,按照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的解释是“当某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1]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某种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定在其自身的成本或收益上表现出来,但却会给其他个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好处或坏处。当旅游活动的结果能给他人或社会带来好处时,被称为旅游业的外部经济性(如改善旅游区的交通,受益者不仅仅是旅游业,也是整个旅游地区);反之,则被称为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如旅游业造成的旅游资源损坏)。

二、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的表现及危害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包括旅游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旅游供给者(开发建设者和旅游经营者)在开发旅游产品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可称为旅游生产的外部费用。具体表现及危害是:(1)由于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旅游地的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旅游地的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滥砍滥伐行为导致山区森林植被破坏;城市景点和市郊景点空气污染严重;旅游地垃圾污染已成为各风景旅游区的极大公害;它直接影响旅游地的旅游质量,影响旅游地的声誉,对旅游地环境造成极大危害。(2)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经营者盲目建设,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为了旅游而搞旅游,不注意综合治理,无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造成了景观污染和文物古迹的破坏等。

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旅游者在从事旅游活动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又可称为旅游消费的外部费用。具体表现及危害是:(1)旅游者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产生损坏景区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如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各种废弃物、乱攀乱爬、乱涂乱刻乱画、随意采摘等。这类不文明行为会导致旅游景区(点)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并最终造成旅游景区整体吸引力下降,旅游价值降低。(2)当旅游地接待的旅游流量长期达到或超过其合理容量值(即旅游饱和或旅游超载)时,其最直接和直观的后果就是旅游污染(如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黄山、桂林等地,每逢旅游旺季,因旅游饱和与旅游超载所导致的水体污染现象就会趋于严重)或拥挤(旅游地到处充斥着游人,旅游者会感觉拥挤不堪,不能获得应有的旅游气氛,旅游的体验质量大打折扣).所以说,长期的旅游饱和与超载,将对旅游业造成致命的消极影响,因此西方有人称之为“旅游摧毁旅游”。[2]

三、用旅游伦理的眼光来看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

旅游业发展到21世纪,“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抉择:是立即采取行动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未来,还是坐等观望,任环境和经济的衰退毁灭其赖以生存的资源。”[3]为了使旅游对环境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同时使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利益最大化,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制定了《全球旅游伦理规范》[4]。进入21世纪,旅游伦理的研究又伴随着生态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旅游新思维的推进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旅游伦理研究是21世纪旅游学和伦理学共同面临的一个前沿课题,正日益成为各国政府、旅游组织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我国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爱尔维修曾说过:“利益支配着我们对各种行为所下的判断,使我们根据这些行为对于公众有利、有害或无所谓,把他们看成是道德的、罪恶的或可以容许的;这个利益也同样支配着我们对于各种观念所下的判断。”[5]我们知道,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同样,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这既是18、19世纪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派反复论证的一个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在旅游利益结构中,共同利益和个别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多的表现为矛盾运动,特别是在旅游日益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利益冲突以及环境利益冲突和社会文化利益冲突,充分反映出了旅游利益矛盾运动的客观性。解决这一系列旅游利益冲突,单凭政治、经济乃至法律手段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发挥旅游伦理的调节功能,尤其需要旅游伦理正确的价值导向。旅游伦理意识要求旅游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若要充分发挥旅游的积极作用,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予以改善和克服。但在实际旅游经济活动中,受经济利益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等价值目标的影响,旅游生产者和消费者极力追求自身的最大满足,而不管自己的利己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外部影响。因此,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员,即旅游业、公共部门、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相关行为准则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伦理观念,特别是树立旅游生态伦理观念,是内化旅游业外部不经济性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经。

旅游生态伦理就是指人类通过旅游行为,把伦理目光投向大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完整、美丽、亲善、和谐的伦理关系。它倡导人类──旅游主体与旅游媒体(包括旅游开发、经营者)不再破坏旅游客体和旅游客体赖以存在的自由整体环境,进而保护这个生态共同体。

孔子赞扬“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孟子说“仁民而爱物”,把“爱物”看成是“仁民”仁义之行和美德.在那个时代美与善几乎是同义的,古代哲人更是赋予自然事物—山川﹑溪谷﹑草木﹑禽兽以伦理美的色彩,并将爱护大自然﹑爱山爱水视作是“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修养过程。[6]今天,如果旅游者能以这种生态伦理的眼光去旅游;去感知旅游中的“美”与“善”;去领悟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就自然会兴起一种崇高的情怀:关心他人,怜悯万物,爱护生命,感谢大自然。忘情于山水之中,旅游者得到了心灵的净化,道德的升华,自然之美与人伦之善才能真正达到和谐与统一。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还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扼制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

参考文献

[1]贞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3]WTO,WTTC,Earth Council,1997,张广瑞译.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日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 旅游学刊, 1998,(5).

[4]张广瑞译.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旅游学刊,2000,(3).

[5]爱尔维修.18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3.

[6]刘光明.经济活动伦理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1).

作者简介:查军(1971-),男,江苏南京人,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伦理。

生态伦理观范文第4篇

一、吉林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 大气污染防治尚不完善

据环保部门统计, 2017年吉林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264天, 发生重污染天数15天, 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均浓度79微克/立方米, 比2013年下降18%。但与2016年相比污染天数与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均浓度均有所增加, 空气质量比2016年有所下降, 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1) 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够完善。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展缓慢, 铁合金、炭素等企业尚未搬迁, 结构性污染仍然突出;部分工业企业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比较缓慢。

(2) 城市中污染源治理仍不理想。黄标车淘汰进展缓慢, 2016年仅淘汰3955辆, 距离2.37万辆的目标任务相差甚远;新增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比重较低, 占比为14.2%, 未达到20%的年度目标要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较重, 部分建筑工地未落实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要求, 散流体运输车辆没有全部封闭;城区露天烧烤问题突出, 特别是清真一条街在冬季仍存在大量露天烧烤行为;鞭炮禁放尚未实施, 文明祭祀尚未广泛推行, 特殊时期造成的空气污染比较突出。

(3) 秸秆禁烧落实不到位。近年来, 省市两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已经在秸秆禁烧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有不足。根据环保部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情况, 仅2017年11月6日至12日6天内, 吉林市共监测到秸秆露天焚烧火点19个, 其中, 舒兰市6个、永吉县4个、昌邑区3个、磐石市2个、船营区2个、蛟河市1个、龙潭区1个, 可见此项工作仍任重道远。

(二) 水污染防治也有不足

多年来, 吉林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因而2017全年松花江吉林江段各项污染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水质状况为优, 但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

(1) 水源地管理问题尚存。吉林市地表水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有9座桥梁通过,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仍有完善空间;吉林市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部分公园、公厕等手续不完善或违章建筑;石头口门水库水源地永吉县万昌镇存在村屯生活面源污染问题;舒兰市饮用水源地内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存在围建墓地、乱砍乱伐等行为。

(2)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还有不足。例如吉丰东线旅游区、万科滑雪场等污水管网不完善, 存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松花江吉林市区段还有82个吐口, 部分吐口还存在雨污混排现象;黑臭水体治理进展较慢, 9条黑臭水体治理目前只启动了腰屯河、小牤牛河的河水截流工程。

(3) 部分小流域、支流水质较差, 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例如细鳞河、挡石河、岔路河均存在个别月份水质超标问题;奉仕河、青段河、北大沟、龙潭川水质较差;前二道乡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对温德河水质污染贡献较大, 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三) 生态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尚存

(1) 部分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未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贮存、处置, 例如吉林建龙钢铁、吉林联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2) 卫生部门尚未按照要求将医疗机构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纳入医疗废物管理。

(3) 通讯基站存在违规建设问题, 例如移动吉林市分公司建设基站152个, 目前开通73个;电信吉林分公司建设基站476个;联通吉林分公司建设基站220个, 均未办理环评手续。

二、吉林市生态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引导

政府对所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有监督和治理的主体责任, 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在提高机制体制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同时, 也为行政权力的行使提供重要的依据与指南。首先应既着眼于现在, 又立足于长远, 为吉林市经济社会的运行找到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应加强调查研究,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找到适合当下吉林市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措施方法;最后还应注重明确责任, 在发生问题时, 能够快速问责, 达到权责分明, 治理明确的效果。

(二) 完善对职能部门的监督机制

生态问题的解决, 应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力量, 以职能部门的履职尽责为主要方式, 以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为重要载体。因此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对职能部门在生态问题治理方面的督促作用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科学的论证确立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并将这一体系纳入到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之中, 提高领导干部对于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具体而言可以将改善生态的效果、控制污染的程度和防范风险的措施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并制定配套的奖惩机制。

(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意识

公民生态意识是公民从人与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念, 是公民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 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价值意识。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 即认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是政府的职责与公民个体的关系不大。实际上, 生态问题既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又需要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例如:空气污染会直接危害到公民的身体健康, 而空气污染除却工业污染、临近区域污染物质转移等因素外, 与部分公民危害环境的错误做法息息相关, 比如鞭炮礼花特定日期的大量燃放、秋季秸秆的露天燃烧等。对于公民而言, 应当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每一个公民个体能够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 但依照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从集体的角度来看, 公民的积极参与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达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的效果。

因此, 必须要采取措施提高公民生态意识。首先, 应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从长远的视角解决生态问题。部分西方国家已经把生态保护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 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比如瑞典就在基础教育层面, 将共计《义务教育学校大纲》16门课程中的9门, 打造成为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课程。目前, 吉林市已有部分中小学在此方面有了突出的表现, 比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学校, 但是尚未形成一个普遍重视的生态教育理念,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

同时, 也应注重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之中。对于公众而言, 对生态环境状况虽存在着普遍的担忧, 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如何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应加强舆论引导, 重点应放在提高公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可以向一些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经验, 比如瑞典早在1991年就开始每一年举办世界水周等相关宣传活动, 通过长期的舆论引导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之中。只有全民真正能够自觉自发地参与其中, 生态问题才会最终得到根本解决。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个科学论断与生态伦理学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从生态伦理视角找到吉林市生态问题的对策措施, 既对当地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又对其他地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伦理,吉林市,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 仇竹妮, 赵继伦.增强全民生态意识[N].人民日报, 2013-8-20 (07) .

生态伦理观范文第5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生态伦理道德是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建构和弘扬生态伦理道德并使其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伴随着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的越发丰富与成熟, 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内涵也处于不断丰富的状态之中。在这一动态进程中, 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法律对相关行为予以规范, 高等教育阶段更是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较好普及, 这些也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内涵丰富提供了很大帮助。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时内涵下, 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已经十分显著, 企业等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缺失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的具体不足[2]。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具有双重影响, 正是由于双向影响的客观存在, 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包含着很多经济层面的问题。从积极影响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宏观经济发展创设一个十分良好的环境, 其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落后产能的淘汰更是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消极影响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会对一些传统能源行业与企业产生极为明显的冲击, 很多对传统能源行业具有明显依赖性的地区更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受到了明显冲击[3]。现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已经十分明显, 且短时间内, 这种矛盾在调和上的难度相对较高,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 对于经济建设层面的系列问题予以较好解决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结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是实际意义上的建设主体, 但国家治理视阈下, 政府需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主体。与此同时, 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高校等机构也应当成为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喊口号, 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不能流于形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与之相关的治理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离不开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予以支撑。但现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治理结构构建状况并不良好, 社会大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参与感也相对不足。高校等组织和机构更加没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结构也略显单薄, 而这实际上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4]。

四、更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一) 科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更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予以支撑, 因此, 政府应当对生态文明建设事宜进行有效规划, 尽可能地将各个层面, 各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予以兼顾。从生态文明建设中伦理、经济和治理的角度来看, 国家层面更是要结合不同层面的建设需求, 不同层面相关问题的解决实际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的制定。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统筹好生态文明建设事务的开展后, 企事业单位组织、高校等具体主体则要积极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之中, 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后, 积极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划确立下来之后, 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性活动也能更为具有条理性的开展下去[5]。

(二) 合理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伦理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中实际上存在着很多伦理矛盾, 已经根深蒂固的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理念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并不简单, 一些旨在促进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 特别是地方性法规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刀切”的具体弊端, 这些矛盾客观存在时, 生态文明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因此, 合理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伦理关系十分必要, 国家层面不能单纯的借助公权力, 以及公权力下的产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大环境的营造, 为生态文明建设创设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诸如在高校人才教育与培养层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的提及, 在社会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等也能够较好地消除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矛盾,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速。

(三) 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角度来看, 可持续发展观应当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观更是需要成为经济发展层面的主旋律。具体来说, 各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区域内经济发展实际, 就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经济发展事宜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规划, 借助可持续发展观来更好驱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也需要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 在经济发展上对落后产能进行不断地淘汰, 使得落后产能淘汰的过程可以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间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可持续发展观本身与生态文明建设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层面存在着很多现实性困境时, 可持续发展观的较好融入也能够为系列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有效帮助, 经济发展上的困境也能够得到较好突破[6]。

(四) 明晰生态文明建设权责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权责关系需要得到更好明晰, 这也是从治理层面更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选择。具体来说, 国家层面应当通过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与优化,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确立, 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进行有效分割, 将不同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交由不同主体负责, 这也能够避免生态文明建设流于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权责关系相对混乱表明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结构较为单一与薄弱的问题已经十分显著。

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更是需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治理结构的不断丰富,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 在立法层面进行更多的努力。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更为完备的政策法律体系支持, 政策法规层面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也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保障。

五、结语

国家治理视阈下, 政府需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 政府也需要在科学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 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活动能够落到实处, 避免生态文明建设事宜最终流于形式。

伦理、经济与治理层面存在的不足、问题和矛盾等需要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 相关问题解决的过程更加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的动态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状况与需求会发生不断变化, 运用动态思维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视, 并进行跟进式的调整也十分必要。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 但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很多伦理问题, 经济问题与治理问题相对较多, 相关问题也应当得到较为有效的解决。通过对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生态文明建设中伦理、经济与治理问题较为显著, 这些问题也正在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乃至最终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取得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将对系列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并就新时期生态文明的更好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伦理,经济,治理

参考文献

[1] 姚石, 杨红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识别[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4) :56-57.

[2] 魏小羊.国家治理视阈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3) :75.

[3] 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 2013, 35 (1) :2-13.

[4] 张欢, 成金华, 陈军.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6) :126-128.

[5] 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6) :178.

生态伦理观范文第6篇

先谈管子的“法制”。

管子即管仲, 是法家早期的代表人物, 他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出发, 认为制定各种规范、制度是对人性的必要约束。他指出:“凡人之情, 得所欲则乐, 逢所恶则忧, 此贵贱之所同有也”, “故利之所在, 虽千仞之山, 无所不上, 深渊之下, 无所不入焉。 (1) 意思说, 任何人都有好利恶害的人性, 所以治理国家要根据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 因势利导, 制定法律和制度, 把人们的行为规范控制在合理的尺度之内, 不能任其好利恶害之人性扩张与膨胀。管子还看到, “民多私利者其国贫”, 所以必须以法制之, “夫法之制民也, 犹陶之于埴, 冶之于金也。故审利害之所在, 民之去就, 如火之于燥湿, 水之于高下。” (2) 由此, 管子要求明君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事功利害作为制定制度的原则, 推行法制必须给人们以实际利益, 这样才能见其效。就具体制度的设计与制定, 管子要求“明主者, 有术数而不可欺也, 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 察于分职而不可乱也, 故群臣不敢行其私, 贵臣不得蔽贱, 近者不得塞远。孤寡老弱不失其所职, 竟内明辨而不相逾越。此之谓治国。故明法曰:所谓治国者, 主道明也。” (3) 管子在政治、法律、官制、社会保障等方面, 为统治国家提出了大政方针和具体制度。这些方针与制度, 贯穿了诸如诚信、法治、廉洁、公正等原则。管仲的任公不任私主要是对统治者的治理手段和方法而言的, 有按照规则而不按人的心智进行治理的内核, 这就是制度伦理的基本观念, 亦即以法治理的基本思想。就当时的历史时代而言, 这一理念的提出实属难能可贵。

次说商鞅的“贵法”。

沿着管仲的重法理念, 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又将法治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商鞅进一步发展了管仲的人性观, 认为“名与利交至, 民之性。肌而求食, 劳而求佚, 苦则索乐, 辱则求荣, 此民之情也”, “故辱而身危犹不止者, 利也。” (4) 由此, 商鞅主张以法律、制度以治利、导利, 并针对儒家以仁义礼智信治天下的观念进一步指出:“仁者能仁于人, 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 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 故“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法必明, 令必行, 则已矣。” (5) 在商鞅看来, 法治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是维护社会秩序最有力的保障, 而道德的约束, 只能靠自身的修养, 靠自觉, 应排斥在国家治理之外。商鞅贵法不贵义的观点, 将治理国家引向了法制的轨道。他强调“德生于刑”, 认为法制在一定程度上而言, 是最具强制力的制度体系。他在位十九年, 推行与改进法治十九年, 全力践行他的主张与思想, 使秦国大治,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在“贵法”的实践中, 尽管当时的一些贵族对秦国的时政多有怨声, 认为设连坐、增肉刑, 立法太严, 法治太过刻薄寡恩, 也未能动摇他的“贵法”理念。他的这一思想, 不仅对治理国家行之有效, 对推动以制度促进道德规范的形成, 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再说韩非子的“刑治”。

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 继承了法家的人性学说, 为其继续推进“法治”思想奠定了基石。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夫安利者就之, 危害者去之, 此人之情也, ” (6) “好利恶害, 夫人之所有也。” (7) 他虽然没有明确地对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作出善与恶的评判, 但对其可能导致的恶果, 却是洞察分明的。在他看来, 儒家倡导的伦理关系, 不外乎是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就君臣关系而言, 韩非子的观点也颇有见地:“臣尽死力以与君市, 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君臣之际, 非父子之亲也, 计数之所出也。君有道, 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而下成私。” (8) 所以韩非子明白, 求助于仁爱之德性来治理国家是苍白无力的, 必须要依靠法治, 从而确立了其务法不务德的制度伦理观。但他并非完全否认德治的作用, 而是从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 认为“事异则备变”。在他看来, “上古竞于道德, 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力气”, “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 “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 (9) 因此在今世必须“以法为本”。他还对法制的构建提出了不少设想, 希望能够制定成文法并予以公布, 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标尺。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实际上是确立了制度治理的核心理念, 特别是对法律制度的至上地位和作用的论证, 是对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贡献。

上述可见, 先秦法家对制度伦理的思考与论述, 是非常可贵的。而后乃至近代也没有间断过对制度伦理的研讨与争鸣, 只是由于社会历史的限制无法上升为主流意识, 从而只能囿于理论的探索却难有国家层面的实践。今天则不同了, 依法治国早已提上了日程, 追溯历朝历代的制度伦理思想, 了解其演进过程, 为完善我们国家社会制度建设不无裨益。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须要有制度伦理的思想和理论作支撑。所以, 在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并完善依法治国制度体系, 更离不开对制度伦理的探讨与研究。

摘要:制度伦理观古已有之, 并且早已形成“百家争鸣, 百花争艳”的局面, 本文仅就先秦时期法家制度伦理观予以探讨。管子认为法律是对人性的必要约束, 商鞅认为, 法治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韩非子认为治国必须依靠法治。古人们对制度伦理的思考与论述是非常可贵的。它对我们今天完善国家的社会制度建设不无裨益。

关键词:制度伦理观,管子,商鞅,韩非子

参考文献

[1] 倪愫襄制度伦理研究[M], 人民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程序员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银行营销月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