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大学非英语专业开设《英美电影》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

3、原声电影对于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和听力的作用分析

4、浅论看原版电影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意义

5、国外当代话语分析:路径和主题

6、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英文电影的方法分析

7、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8、多媒体环境下欣赏美国经典电影《飘》的教学设计

9、从跨文化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0、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

11、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洋泾浜英语分析中国人形象的变化

12、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跨文化因素及策略分析

13、英文电影应用于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

14、英语原版电影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15、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电影的价值

16、将英语电影融入高中英语课的分析与研究

17、电影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之实证研究

18、影视教学法对初中英语的影响分析

19、以英文原声电影优化大学英语视昕说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从欣赏英语原版电影谈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

21、对《经济数学》课教学感想

22、英文电影在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23、20世纪美国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热点问题

24、励志微视频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5、英文电影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6、《多模态电影分析:电影的意义表达》评述

27、以“事实说话”的新闻背后

28、英语电影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价值分析

29、高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置分析

30、语境理论与高职英语语篇教学

31、浅析高职英语听力电影教学

32、浅析原声电影运用于英语视听说教学

33、大学英语课堂中电影教学的应用价值剖析

34、用英语电影提升大学生口语水平的可行性分析

35、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6、英文电影配音对激发和维持英语学习动机的探索研究

37、广告语篇中人称代词的关系建构功能

38、将原声电影引入中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探讨

39、英文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0、英文电影在高职非专业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切入研究

41、刑事讯问笔录的语篇分析方法研究

42、对双字幕英文电影辅助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

43、浅析英文电影欣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44、汉语名名组合语义分析的计算研究

45、英语电影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分析

46、用好原声英语电影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47、译文批评和赏析方法在经典英美文学中的探析

48、英语电影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49、浅谈英语电影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辅助作用

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新冠病毒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3、佛山市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建议

4、全国碳市场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5、宜春市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建议 ?

6、关于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7、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贸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与政策建议

8、关于外商对华投资的形势研判与政策建议

9、我国国际竞争力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10、“十四五”时期武汉市产业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11、生猪活体抵押融资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12、进城购房农民家庭土地使用状况变化及相关政策建议

13、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影响机理、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

14、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分析及政策建议

15、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1)

16、中美众筹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17、实现“双碳”目标的系统学解读及政策建议

18、中非经济特区合作进展及政策建议

19、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风险控制与政策建议研究

20、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21、深圳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22、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及政策建议分析

23、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24、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政策建议

25、浅析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26、晋宁区金融支持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27、注射剂区域带量采购的模式研究和政策建议

28、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9、“十四五”时期促进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30、常态防疫时期前特重疫区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及政策建议

31、2021年中国经济走势和政策建议

32、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探究

33、高职精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

34、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与“做强做优做大”政策建议**

35、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政策建议输出基地的政策建议

36、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特征分析与政策建议

37、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38、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概况、趋势与政策建议

39、“一带一路”视阈下江苏企业走出去政策建议

40、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驱动力、影响推演及政策建议

41、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

42、发达国家制造业科技创新政策国际比较及我国政策建议

43、国内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及相关产业政策建议

44、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

45、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经济圈构建的政策建议研究

46、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观瞻与政策建议

47、新时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48、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现状及政策建议

49、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短期冲击及政策建议研究

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文物修复发展方向浅析

3、文物保护修复面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4、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书画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

5、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保护修复与复制仿制实践

6、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问题的研究

7、文物修复需要与更多年轻人“相遇”

8、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9、中西方文物修复理念及技法浅析

10、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的思考

11、试论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技术

12、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研究

13、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创新发展

14、浅谈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

15、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研究

16、以罗布林卡为例分析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

17、关于艺术院校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18、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分析

19、你是时间男神我是人间织女

20、一双妙手抚平文物“创伤”

21、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22、文物修复方法在科技馆展品修复中的借鉴及应用

23、在国际合作中探索人才培养之路

24、文物修复师背后的趣事

25、用科学理念指导高职院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发展

26、浅谈铜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27、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

28、瓷器文物常用清洗方法简述

29、文物修复专业的现代教学模式探究

30、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规范化修复流程研究

31、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及现代技术研究

32、试论文物修复中的非遗体现

33、青铜器修复和保护方案的初探

34、博物馆修复,不止工匠精神

35、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

36、文物保护修复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7、论文物修复对于文物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38、文物修复的可识别原则探讨

39、碎片、失忆与综合知识、再现方式

40、纸质文物修复方法之比较

41、文物保护与修复对于文物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42、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修复方法

43、探讨纸本古籍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44、热塑自由树脂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与传统翻模材料的对比

45、融入与融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路径选择

46、基于虚拟文物修复医院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探究

47、一级文物蔡侯产戈的修复与保护

48、“文物医生”与他的复古匠心

49、文物修复理念探讨与实践应用

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随着时代发展, 逐渐提高博物馆建设速度, 不断扩大建设规模, 大幅提高管理能力。文物与标本主要被收藏于博物馆中, 不仅要重视文物收集, 同样要做好保管工作, 尽量避免中华民族宝贵文物被损坏。对于博物馆各岗位工作人员而言, 保护文物安全是其重要责任, 必须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知, 及时复原遭受损坏的文物, 确保其代代传承。

二、博物馆文物管理的重要性

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凝结了中国古代人的汗水与智慧, 博物馆工作人员科学高效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既展现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也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与历史, 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 可以透过文物让现代人亲近历史、了解历史, 且随着学习的逐步进行发挥更大价值, 促使人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道德素养, 强化民族凝聚力。

从文物根本价值来讲, 它不仅是从古代流传而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还是我国在资源方面的极大优势, 同时作为文化象征与民族代表, 以文物为切入点可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实况并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一) 教育功能

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不容小觑, 可将其看作历史见证方面的关键依据。与此同时, 它所蕴藏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均无法再生。因此, 文物担负着承载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 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着种种历史事件, 在此基础上可从多种角度展示民族精神面貌。文物的内在涵义是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精神品质的凝聚, 能对人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由文物强化自身历史感受, 基于此认识历史文化蕴藏的涵义, 更加直观、形象的将历史发展过程呈现给广大群众, 进而强化群众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由此可见, 文物的教育功能异常强大。

(二) 博古通今

历史向前发展便意味着不再重来, 但人们仍旧能透过文物了解历史, 在鉴赏文物的过程中, 不仅能了解历史, 还可丰富自身历史知识, 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民众在阅读历史时必定会对历史与文物有所疑问, 不过在鉴赏文物时种种问题都会得到最好的答案。同时在阅读中还可以陶冶情操, 使自身智慧得到有效启发, 且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博物馆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有待建立健全文物管理制度

根据现今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尚未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 严重阻碍文物保护的发展。由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导致大量管理者还未形成较强竞争意识, 而且对博物馆也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尚待加强对文物的了解和掌握, 同样会因此而对博物馆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在为数较多的博物馆中, 虽然管理者均具有社会教育服务功能, 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这一作用, 处理好博物馆和社会的关系更是无从谈起, 因为无法正确定位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所以不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正因如此社会及广大群众始终不认可博物馆。

(二) 应进一步完善文物管理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随之信息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 大大提升管理水平。根据现如今博物馆所具有基础设施来看, 仅仅在库房与众多终端设备上进行了, 却仍旧忽视电子系统和软件系统, 导致其应用率过低, 因此必须加强博物馆中文物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 充分发挥软件系统应有功能与作用, 为文物保管工作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

(三) 高素质文物管理人才稀缺

从当前我国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 专业的文物管理人才非常缺乏。在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中, 大多管理人员仍旧被传统观念所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无法熟练、高效运用计算机网络。随着新时代的日益发展与进步, 博物馆文物管理者所应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已无法达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除此之外, 对于管理工作的细化流程、文物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部分管理者并不能详细掌握。在文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不少管理人员不能全面落实自身职责, 必定直接影响保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四、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措施分析

(一) 建立健全博物馆文物管理制度

在我国, 开展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 正因如此, 当前仍旧存在较多漏洞与缺陷, 而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问题便是有待建立健全文物管理制度[1]。对此, 为在博物馆中科学高效开展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必须以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建立健全文物管理制度, 同时不断细化相关对策, 通过应用该举措合理有效处理现如今文物保护管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且还可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参照。针对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内部制度及外部制度, 做出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从而提高博物馆秩序与参展两方面的规范性[2]。从部分博物馆的角度来讲, 需正确、清晰认知自己的实际情况, 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此为基础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文物管理制度, 同时构建与完善文物复原和养护制度, 明确与落实每个管理者的职责, 基于此, 一旦出现问题, 便可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理。

(二) 完善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基础设施, 提升保护水平

在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基础设施会严重影响该工作的安全性以及保护水平。所以, 对有关政府部门与领导者提出一定要求, 必须对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中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 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基础设施的完善强度。具体而言, 主要能够从三方面进行阐述[3]。其一, 应该在财力和物力两方面给予较大支持, 全面、详细落实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针对现在博物馆库房实际条件, 积极改进与完善, 将对文物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 从而保证文物得到有效保存, 世代流传下去。其二, 对于国家而言, 需要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和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完善力度, 可借助新闻媒体全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 让整个社会以及每个民众全面了解与认识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4]。与此同时, 还需要构建起博物馆内部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制度规定, 日益改进和充实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明确划分每名员工的职责并将其落到实处, 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最后, 充分应用具有较强科学性且实现信息化的文物保护方式, 不断提高这些保护方式的利用率, 基于此开展保护工作, 通过电子系统方式的应用进行文物管理。

(三)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文物保护内容的多样性

在开展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相关管理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执行作用, 所以为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文物保管水平, 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强度, 全面落实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5]。从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的角度来讲, 同样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多新知识以及现代化保护技术, 有机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 进而大大提升专业能力与水平。因此, 博物馆领导层所有人员都必须高度认知人才培养重要意义和价值, 合理聘用与选择人才, 并且也需提高对人才素质及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积极建立健全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人才培养制度, 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可持续发展[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 博物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发展速度, 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中做出更多贡献。一方面需要得到国家更多资金与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博物馆自身也应不断努力, 利用大量举措建立健全内部制度, 加强人才教育和培养。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生产各个方面, 而博物馆也需通过科学化及信息化方式的应用进行文物保护与管理。

摘要:为实现博物馆的健康长远发展, 必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而优良的存放环境及科学高效的存放方法是所有宝贵文物世代流传的关键。因此, 加强文物保护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本文中, 分析了博物馆文物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文物的相关保护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文物保护

参考文献

[1] 胡鑫.关于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8) :71.

[2] 陆思洋.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分析与解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8 (3) :181.

[3] 杨蓓.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 (2) :96-97.

[4] 黄建丽.探讨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2 (4) :37-38.

[5] 李广庆.浅析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J].赤子 (上中旬) , 2017 (3) :163.

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1认识文博专业属性,培养专业意识

1.1 了解文博专业属性

一般认为,文博专业是培养文物收藏、管理、修复、保护、鉴赏与博物馆建设、陈列布展等专门人才的人文社会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古文字、书画、票据等文物以及博物馆建设与陈列布展等。 以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究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还是授予考古及博物馆学学士学位,有待专家的论证和教育部的规定。

1.2 掌握文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1.2.1 基本理论

文博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0 世纪70 年代,兴起了一种新博物馆学理论,促进了整合博物馆学运动。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博专业建设的需要,“红色文博学”理论建构呼之欲出。

1.2.2 主要方法

(1)文献解读。 阅读文博专业理论、大学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论等著作,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专业建设。

(2)调查访问。 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场馆考察学习,赴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地参观访问,赴全国重要的苏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海洋区域调查访问,搜集文物和资料,为专业建设服务。

(3)历史分析。 从考古发掘的历史文物中了解历史背景、验证历史文献、揭示史料价值;从事物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中探索和研究文物的本质与规律性;根据文物的属性与价值做好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

(4)社会实践。 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学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等相结合, 将文博专业建设理论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博专业。

(5)综合研究。 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建筑学、艺术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文博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1.3 了解文博学产生发展的历史

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文物的重要场所。 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 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1]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8 世纪出现的。 1753 年,大英博物馆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1905 年由清末状元张謇创建的南通博物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世纪50 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三大馆的建设, 集中体现了建国后我国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教学的成果。 近十年来,我国历史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和展览不断涌现。

1.4 注重文博专业技能训练

在了解学制学分、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专业标准、主干学科、基础课程、方向课程、通识课程、实践环节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文博专业技能训练。

一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能力培养。 通过文字、音韵、训诂、年代、地名、职官、档案、史籍、文献、方志、谱牒等教学研究活动,让学生知道青铜器、甲骨文、玉器、钱币、壁画、陶瓷器、书画、石刻、标语、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遗址旧址、旧家具、服装、乐器、武器、票证、艺术品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利用和鉴赏[2],全面训练学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能力;

二是人文素质培养。 鉴于文博专业与旅游专业的紧密联系,博物馆从历史综合类向专题化发展的新趋势, 文博专业应更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科学技术史、古籍版本、考古学、旅游规划、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生活史等课程和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成为专业通才。

三是“博”与“专”结合。 文博专业学生应该系统掌握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同时具备文物标本征集、保管、科学保护、陈列布展、研究、教育、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达到博与专的统一。

2了解文博研究动态,增强科研能力

了解文物与遗产政策法规、各类博物馆与学会组织。 认真学习和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实施细则等。 熟悉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故宫博物院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熟悉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收藏家协会、非物质遗产保护协会等学术团体。 关注中央电视台“收藏马未都”“国宝档案”“寻宝”等栏目,了解更多文物信息。 登录中国文博网、中国文物网、中华博物网等网页。 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完善群众文化体系建设,如主题文化公园、各类纪念设施建设等。

3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参与文博专业建设

3.1 了解文博人才需求状况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机遇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毕业生可以到博物馆做史料研究和陈列布展工作;在政府机关(海关、文物局、史志办)、文化企事业单位(各类纪念馆、风景名胜区、艺术公司、海关等)工作;可以到高等学校历史系或文博专业担任教师和科研工作;还可以到新闻单位、拍卖公司工作。 一些新的,待建的博物馆、纪念馆如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等,均需要大批红色文博专业人才。

3.2 熟悉各高校文博专业情况

吉林大学文学院(特色:史前考古、地质考古、艺术考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色:新石器考古、商周考古、汉唐考古佛教考古);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色:藏区考古);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特色:旧石器时代考古、古文字学);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特色:博物馆管理与展示;文化遗产研究、鉴定与保护;考古学研究与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故宫学);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特色: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特色:先秦考古、宋元明清考古、科技考古、中国古代瓷器研究、楚文化考古);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特色:科技考古);厦门大学历史系(特色:海外交通史迹及海洋考古、物质文化考古、东南地区考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色:科技考古);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特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学系(特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色: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美术考古与岩画)、历史系(特色: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石刻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边疆民族考古、古文字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遥感考古、科学测年、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井冈山大学历史学系(青铜器考古、陶瓷器考古、红色文博)等等。

3.3 参与文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活动

高校要走产学研用之路,加强专业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要系统学习和研究红色文化、 绿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历史与资源,尤其要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全面了解革命遗迹遗址,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文博专业技能。学生应该主动参与文博专业建设工作, 使自己成为文博专业拔尖人才,顺利毕业就业,报效国家和社会。

摘要:文博专业本科生必须认识文博专业的属性,培养专业意识,了解文博专业性质,掌握文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文博学产生发展的历史,了解文博专业培养方案,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等;了解文物与遗产的政策法规、各类博物馆与学会组织;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直接参与文博专业建设和文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活动等。

关于分析文物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更加重视文物的收藏和文物价值的挖掘。因此, 博物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同时对文物收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就必须采取高效的文物藏品管理的方法, 加大对博物馆藏品保护力度。

一、当前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现状

首先, 我国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才能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减少对文物藏品破坏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 由于国家投资的资金有限, 能够真正用在文物藏品保护方面的极少, 所以很多博物馆的保护器具都比较落后, 十分容易使文物受到损坏[1]。其次, 由于工作经费不足, 难以使相关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文物藏品进行保护。最后, 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的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博物馆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都比较注重展厅的设计, 而忽视了对文物藏品的管理。所以相关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人员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进一步加强对文物藏品的保护力度。

二、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的有效方法

(一) 加快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且也能大大提升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的效率, 对文物藏品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系统的建立, 可以对多种文物收藏品进行快速的登记, 同时也能够根据文物藏品的某一属性对其进行迅速的查询, 有利于提升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的精准性, 同时也为博物管理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另外, 由于我国文物局已经研制出相关的系统管理模板, 因此一些未建立文物藏品管理系统或者系统不完善的博物馆可以合理借鉴文物局的系统管理模板, 并且要根据博物馆发展的具体状况, 对该模板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 为了管理系统更好的运行, 还需要融入先进的技术, 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例如, 数字化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通过先进的管理系统, 可以促使博物馆文物收藏品的档案管理方式逐渐朝着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而将电子档案替代纸质档案, 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还能防止档案的丢失和破损。此外,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 还能够快速收录不同年代, 多样纹饰等一些有关文物藏品的不同信息, 建立相关的文物藏品数据库, 进而可为相关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过管理系统中的信息, 可以更好的对文物藏品进行分类、编目, 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提高重视度, 加大文物藏品管理费用投资

首先, 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升对我国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的重视度, 一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 加强对博物院文物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对文物藏品的管理与保护的资金投资。不仅要使博物馆管理者学习先进管理技术, 而且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例如, 先进的除湿机、囊匣等, 为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 各地博物馆也要将文物藏品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及时对传统的保护观念进行突破与创新, 积极采用新方式对文物藏品进行管理与保护。例如, 不仅要做好灰尘保护方面的工作, 而且还要对其细节方面进行合理的管理与保护。如, 要对其温度进行科学的调节。与此同时, 还要定期对相关管理与保护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正确认识保护文物藏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不断丰富管理者关于文物管理与保护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提升管理的效果。

(三) 实施科学保护与保养

博物馆文物藏品, 具有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保养。在保护过程中要树立科技保护理念、环境保护理念, 不仅要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 更要避免人为的损坏。这就需要相关文物收藏品管理与保护者对文物藏品的材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对其进行有针对性保护与保养。例如, 通过杀虫、杀菌等方式来保护博物馆文物藏品, 并且也要防止光对文物藏品的侵蚀。同时, 还要积极采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 这样才能保持文物自身的性能, 延长文物藏品的寿命。另外, 博物馆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文物藏品进行提取和其它的操作[2]。此外, 文物保护人员还要对文物藏品进行定期检查, 一旦发现破损等现象, 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对其进行合理的保养。

结论:

总而言之, 博物馆作为收藏文物的重要基地, 必须要不断加强对文物藏品的保护。在实际管理与保护工作中, 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文物藏品管理费用的投资, 及时更新文物保护设备, 而且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文物藏品进行科学保护与保养, 减少文物藏品的破损, 进而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更好发展。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博大精深, 留下了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的文物瑰宝。这些艺术瑰宝不仅展现了我国某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而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收藏机构, 必须对文物管理加以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现状, 并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与保护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藏品,科学管理,保护,现状,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侯珂.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数字影像版权化初探[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2 (5) :130-136.

上一篇:劳动教育期末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歌颂五四精神优秀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