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

2023-09-16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一、历史建筑物在城市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 历史建筑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建筑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的载体, 历史建筑物积累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 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会对人们形成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等诸多的感受, 它是城市文脉的一种延续, 是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见证[1]。对历史建筑物进行保护就是保护历史文化的载体, 同时也能在这些历史建筑物中培养出新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 对历史建筑物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 历史建筑物是城市未来发展中优秀的名片

一座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打造一张优秀的“名片”, 在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片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建筑物[2]。城市的历史建筑物是在历程发展的过程中幸存或保存下来的建筑, 历史建筑物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 能很好的传达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我们对城市印象最基本的元素, 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中应该珍重这种宝贵的历史资源。例如:提到济南这座城市, 我们就会想到与之相关的泉水建筑物, 提到北京这座城市, 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北京的胡同, 提及陕西我们便联想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窑洞等等。

二、在城市规划中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物应遵循的保护原则

(一) 保护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物的原真性

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的保护涉及的层面非常的广泛, 像很多城市本身就属于历史文化名城[3]。在城市规划阶段, 应特别注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 应根据历史建筑物文化价值做好等级的划分, 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物应有的传承和保护。如在历史建筑物的聚集地, 必须做好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工作, 保护历史建筑物原有的建筑面貌。对于已经有损坏的建筑物, 需要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缮, 恢复其原有的建筑面貌, 并对建筑进行相应的功能转换, 尽可能保护历史建筑的原真性。

(二) 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很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都实现了与现代文化和建筑物相互融合、相互连接,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 除了对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原有的风貌进行保护, 保证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特有的风貌, 还应充分处理好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注重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与现代文化和现代建筑的协调发展[4]。

三、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方式方法

(一) 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 要确立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案, 明确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目标、并提出具体保护措施及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区附近的区域, 应确保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区与周边区域建筑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避免在同一区域内形成强烈的建筑风格反差, 确保城市在建筑风貌方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此外, 在城市规划总体要求下, 还应对城市规划重点地段 (历史文化保护地段) 进行详细设计, 如确定哪些建筑物必须保存, 哪些建筑物需要修缮或整治, 哪些地段需要新建建筑物, 新建建筑物的高度、色彩、风貌等应进行合理设计, 保证新建筑物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保证新建筑物和历史建筑物不会形成强烈的反差等等。

(二)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是历经很长时间方才保留至今, 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极大的丰富了城市的人文内涵, 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 对城市来讲, 也是不可代替的。因此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在城市规划时应从保护资源、利用资源、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方面重新认知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功能和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在城市规划中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物不是将它们进行“冻结”, 而是将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让他们与现代生活协调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现今时代让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继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在城市规划中传承、发展、再利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为城市发展和人文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中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是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证明, 现今时代在不断的进步, 城市发展的进程也越来越快,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一定做好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在城市规划中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保护、修缮历史建筑, 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保护的相辅相承、共同促进。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 城市规划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特别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中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保护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遗产,历史建筑

参考文献

[1] 冯茝迪.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研究[J].门窗, 2018 (01) :165.

[2] 赵巍.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3] 刘祎绯.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理论初探[D].清华大学, 2014.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误译

[文献标识码]A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遗产;创新;保护

Key words: urban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protection

作者简介: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城市文化发展的二大趋势

展望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从宏观的眼光看,呈现出二大发展趋势,一是创新的追求,一是保护的呼吁。对创新的大趋势人们都较为热衷,大力发展新区,如新经济开发区、新科技产业区、新居住小区等,新建筑更是追求时尚前卫的新形象。而对另一大趋势,鉴于上世纪旧城改造破坏城市优秀历史传统建筑的教训,要求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老城、历史街区及民居四合院的呼声也日益强烈高涨。这二大趋势,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创新和保护似乎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这二者的确产生过不少麻烦和冲突,如何处理相互的关系,也是困扰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建筑创作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中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焦点。

但从建设和谐城市的要求来看,创新与保护实际上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按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观点,它们完全是应该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完美的统一整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引领今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建设和谐城市、创作和谐建筑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其城市文化本质特征来说,要建设和谐城市最需迫切反思的问题就是新与旧的和谐问题。这对于探索具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创作基本理论的回归有现实意义。因此,新旧和谐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二、 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步入快车道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突飞猛进,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城市的规划建设新区范围比旧城不知扩展了多少倍。以北京为例,二环以内的旧城不过62平方公里,而2005年新一轮北京规划修编扩到六环规划建设用地达1650平方公里,扩大了23倍多。许多城市面貌的变化的确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一种错觉和假象,似乎城市的发展没有什么客观规律可讲,完全可以按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开发商的利益驱动来加速建造,可以不考虑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不考虑社会生活结构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至于旧城则看成是阻碍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必欲拆光而后快。尤其新区与旧城矛盾交织,不仅功能冲突,布局杂乱,交通拥塞,景观不协调,而且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破坏严重,城市文脉中断,城市特色缺失,城市文化苍白,“千城一面”的批评不绝于耳。

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很好总结反思前一阶段城市建设经验教训,认真思索今后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发展应向何处去。从根本上说,现在很多城市面对超高速发展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对现代化理解的误区,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都可以追溯到在处理城市新与旧关系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和错误,这就导致了对城市文化本质特征认识上的异化与迷失。

三、城市文化的三大特征

一个杰出的成功的城市,一个富于文化特色、充满艺术魅力的城市,其演化成长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就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该新旧和谐协同,互为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切城市文化本质理念所在。城市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新与旧的演变问题,新区旧城二者是共同求得兴旺繁荣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们是城市不可分离的二大基本构成,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损伤或失调都会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危害。

城市文化具有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三大基本特征,他们都直接与城市新与旧是否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历史的兴衰交替演进,城市文化的有机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文脉的关联交融延展,城市文化的整体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艺术风格的统一变化与协同。为追求城市新旧和谐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在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上采取实质性举措。凡是阻碍城市延续性,削弱城市有机性,破坏城市整体性的做法,不论其有多大“新意”,均应加以革除。

四、城市历史性的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也就是城市的历史性。中外城建史告诉我们,城市起源和演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新旧交替逐渐发展而来,长期的积累以至形成今日的城市面貌。城市建造房屋的积累既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储蓄。城市不断的延续积淀形成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风格。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的产物,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包含城市历史丰富的信息,又给城市的不断发展注入持久的潜在活力。这正是一个城市高尚文化品位所在。

要使城市新旧和谐首要的是保护好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这个和谐的基础。凡是历史积累丰厚,城市文化延续性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好的城市,尤其一些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和谐美丽的,又是极富情趣的。如捷克首都布拉格,以中世纪老城广场为核心,从里向外逐层发展,依次保存了罗马风时期、哥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直到十九、二十世纪等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街区和建筑,被誉为最美的欧洲城市历史博物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区旧城的和谐共存构成了这座世界文化名城引人入胜的人文艺术特色。越是现代化,越是对历史文化遗产倍加珍惜。

此外,文化延续性还反映了城市各时期新旧交替变化的丰富内涵。因为新与旧具有相对性。每一个历史阶段相对前一时期是新的,而相对后一时期它又是旧的。新旧的过渡演进作为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启迪后世智慧的知识源泉。我们可以从城市历史演变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五、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旧城核心,历史街区和传统历史建筑,包括大量普通民居以及乡土建筑,还有工业建筑遗产,都是文化延续性的实物见证和物质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体现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城市记忆的文化根基,真正使城市文化延续性得以发扬传承。失去历史记忆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情感的城市,也是失去和谐的城市。

人生记忆和怀旧情结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因记忆而引起的怀旧是情感升华的一种深层次文化境界。作为人生阅历丰富而又有生活激情的人类品格常常和生活环境密切相连。而能引起人们产生怀旧情结并激发心灵共鸣的城市,如同可识别城市一样成为有记忆的城市,是同人的内在情感和谐一致的,这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一部分。这样的城市才是让人留恋难忘,充满生活意义,有人情味和有文化价值的城市。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关于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华盛顿宪章》指出,“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而且所有城市,城镇及历史中心地段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不论大小,都有文献作用和文化价值,要“鼓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这些文化遗产等级多低,都构成人类集体的记忆。”在这方面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六、 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尽管这些年来,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热情的推动,对于保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得到增强。但总的来看,城乡建设面临的保护文化遗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仅在城市建设中拆毁四合院胡同民居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而且在乡镇农村大量民间乡土建筑最后一场保卫战势不可免。新与旧的和谐之争已从城市波及到了乡村。

目前新旧不和谐的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为追求政绩或商业利益毫无原则地随意拆毁旧城古建, 使旧城面目皆非,肆无忌惮地破坏城市文化根基,毫无痛惜之感;二是孤立地突出新区建设或在旧城区大量抢地盘,甚至挤占历史保护地区,盲目上新工程项目,争当主角标志,新旧混杂,极不协调;三是到处斥巨资建仿古街区,以营造“假古董”建筑为乐事,而不愿把宝贵资金用于其文化遗产的保护,抑或仿写抄搬西洋古典建筑,以欣赏“欧陆风”、“洋人街”为时尚。

这些做法大大损伤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如继续蔓延下去,将对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历史性损失和永远的遗憾。为此,首先要从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再认识的高度来解决如何端正指导思想的问题,在政策法规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方面制订了不少法律法规,如著名的法国1962年公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马尔罗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还有一系列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和规章,都对推动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希望我们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迅速扭转局面,使我国城市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更加理性健康的轨道。

七、城市文脉的新旧延展

城市文化的有机性是指构成城市的各个部分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城市功能、形态格局、城市肌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调整改变,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这种有机性表达了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交融和延展的强度及协调和谐的程度。

作为发展中的城市,其有机性在新旧两部分的关系上尤其重要突出,这也是城市文脉关键含义所在。城市文脉最生动最概括地体现了城市文化有机性特点。城市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反映在新区与旧城的关系上更是如此。新旧协同,强化城市文脉应成为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新区如何承接延展旧城的城市文脉,一直是至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城市的演进变化过程及所处人文自然环境都不同,城市文脉也不相同。因此城市的个性特色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的。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人文内涵。一个城市不管新区发展到多大程度,它毕竟是在旧城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的,受到旧城的培育和滋养。同时新区也要与旧城共生共荣,并应为旧城复兴,恢复再生活力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更要承接旧城文化传统精神加以弘扬,才能使整个城市文脉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才能强化整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如巴黎台方斯新区的规划,可以看作这方面一个典型范例。为完整保护老巴黎名城文化遗产,在规划战略上脱开老城创建新区,但仍保持与老城的有机联系,新区选址在老巴黎东西主轴的延长线上,并以21世纪大门新建筑布局与老巴黎凯旋门遥相呼应,取得不仅是视觉布局构图上的辉映成趣,更是城市文脉发达兴旺的延续与城市艺术的和谐。使巴黎这座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更具艺术之都个性特色的无穷魅力。如果我们把城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城市新区旧城有机组织结合成为一体,共同促动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应成为展现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

八、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何突出城市个性特色的议论和呼声已越来越强烈,但对于城市文脉的研究不多,重视不够。要真正了解一个城市的文脉必须要研究吃透旧城的文化特征,而我们常常是抛开旧城,孤立地发展新区,或以破坏旧城为代价来推动新区的建设。这是战略上的本末倒置。尤其在城市规划上对新区旧城的关系研究不够。特别是一些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几乎拆光,所剩无几,名城是有名无实。规划战略上不采取完整保留旧城加以有机更新,开辟新城是以“摊大饼”方式挤在一团新旧混杂,老建筑逐年颓废减少,新建筑各行其是五花八门,城市文脉支离破碎或中断,何来城市文化个性特色?

因此,要求得新旧和谐,首先要在城市规划战略上,对旧城与新区的关系要做出合理的科学布局,新区旧城合理分离,又要文脉联系新旧协同。要留给旧城完整的生存空间以利凸显城市文脉的复兴,要让新区担负起支持旧城给以减压并以新的手法延续城市文脉,促进新旧和谐共同体现城市本土风采特色,使之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有时代文明风貌。

九、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

城市的整体性对于城市新旧和谐的要求应当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城市的新区和旧城是最基本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的和谐协调,不仅要求体现在城市功能与效率上,而且也要求体现在城市美学与整体艺术上。所以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策略,一要科学地建设城市,二要艺术地建设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难于做到的是后者。然而后者对于一个城市的名声和形象却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城建史变迁说明,一个城市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可以不断加以更新变化,但是城市艺术却因表现所存在的时代而被遗留下来传之后世,并使城市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时间使城市功能变更,使城市艺术永驻。城市艺术性成了评判城市质量品格和城市文化内涵的主要表征。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几乎都是如此。所以在风貌或风格上,一个城市的整体性常常体现在城市艺术的和谐美方面,其中新与旧的整体和谐更为突出和重要。

由于文化价值观及城市规划理论和建筑理论认识上的混乱,人们对规划建筑评价莫衷一是,加上建筑市场需求行为不规范,或在多元化旗号下以时尚前卫为荣,追求新、奇、特的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或在盲目崇外的心理下抄搬外来式样,甚至不考虑经济结构以建筑游戏为乐事。新建筑之间互相攀比,欣赏孤傲与张扬,而对老建筑更是少有尊重,不愿当“有礼貌的建筑”,缺乏谦恭与对话,城市到处充斥着不和谐景观。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早就指出,“保护规划的目的应是在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意味每一座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它需要同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在我们时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应当说,这些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旧城保护以及新建筑创作无疑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十、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要倡导中国特色现代城市和建筑的创作方向,那么就必然要认可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基因是创作和谐新建筑的一条原则。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提出世界建筑发展趋势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在这里,地域化的实质就是要发掘地方建筑的文化基因灌注到现代建筑中去,使之成为新时代地方性建筑,而不是没有文化之根的“无国界建筑”。这样的新建筑才能与所在城市的传统产生内在的文化联系,延展城市文脉,进而强化城市艺术整体的和谐。所谓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基因,并不是搬用摹写传统建筑的法式形态或符号,而是求其文化要素、审美要素,体现其原理精蕴加以提炼升华,启发创作灵智,把现代建筑做出中国气派的本土化地方味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并不妨碍新建筑在创作上大显身手。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要艺术地建设城市,对于大量的新建筑创作如何定位,有什么价值取向,如何做到与城市传统文化相谐调,承续发展城市历史文脉,促成新旧合体,才不会破坏城市整体的艺术性,才会对构建和谐城市作出恰如其分的贡献,成为真正的和谐建筑。

1964年《威尼斯宪章》关于城市与建筑设计一节里指出,“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设计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应该说,国内近几年有一大批这方面的好作品问世,其中不乏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如西安张锦秋设计大师领军的创作集体,以“三唐工程”为代表具有唐风文脉的现代建筑作品为营造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艺术环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创作经验的确是值得学习推广的。

对于位于旧城范围内的新建筑项目,更重要的是对原有传统环境要有谦恭的尊重态度,有甘当配角的精神,在建筑形态、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采取协调的手法,不必过分张扬,也许以这样的创作态度反而会找到自己的创新之处。犹如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奈尔维设计的罗马火车站,我国张开济大师设计的北京天安门观礼台那样,都是整体和谐的成功之作。而完全在新区建设的项目,虽远离旧城可以做得更现代一些,但也不应忘记这样的新建筑还是建在当地的一片热土上,也应有体现地方文脉的责任,应与当地城市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同和联系,具有地方的可识别性。这样的创作多了,新区风格形成,与旧城交相辉映,整个城市的和谐美可望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冯汉国)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针对防里村落文化的保护现状,围绕对“活态传承”的理解,提出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保护;运用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探索村落文化“活态式”的博物馆保护与传承;群体性的活态传承,即保护的主体不局限于村民,应该将更多的人群纳入进去。

关键词:村落文化;准生态博物馆;活态传承;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中国最小的聚落单元,凝聚着血缘与地缘关系,是民族的宝贵遗产,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根。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遭受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在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回访考察时发现,调研范围之内的传统村落,约3天就有1个消亡。①传统村落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消失比保护先行一步。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研究集中在空间规划、景观设计、遗产化保护、博物馆式保护等几个方面。而关于防里村落文化个案的保护研究目前只见于易莲红《传统村落景观的原真性保护与活化发展研究》,主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集中论述了防里村古建筑的原真性保护与村落景观的活化发展,并未对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提出具体措施,这为本文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防里村在2008年就开始了保护工作,截至2016年,几乎每年都有资金投入,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前期保护工作结束后,立即拟定了2017—2020年的保护规划。但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相关规划并未能很好落实,这对村落文化的保护十分不利。因此,笔者将根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进行梳理,在以往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探讨新的保护路径,促进防里村落文化的可持续保护与活态传承。

1 防里村的传统特色与保护现状

1.1 特色

防里村隶属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为新余市南大门,与吉安市安福县接壤。地处丘陵平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防里全村总面积为7.5平方千米,村委会管辖面积约4.5平方千米,村委会为一个自然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全村301户共1000余人,欧阳氏人口占全村90%以上。2014年8月,防里村被列入江西省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江西省“最具乡愁村庄”;2019年12月25日,防里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自东晋永和元年(345)防里村孙氏先祖孙子寅开基防里岭溪②,至今已有1675年历史。防里村文风鼎盛,历代人才辈出,生产方式为典型的江南稻作水田农业,留下了丰富的农业景观遗产。经过千年积淀,形成了远近闻名的以耕读文化为核心的进士文化村落。目前防里村较完整地保留了数十处历史遗迹,其中元明清建筑9栋,主要有欧阳豫生宅、欧阳绍祁宅、众和堂、贞节楼、状元坊、贞节坊、意山书院、惟重堂等。部分古建筑木结构和雕刻十分精美。还拥有功名碑、古桥、古井等大批文化遗存。藏风得水的风水规划格局,使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全村分布有大大小小的防火塘,对调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村东南部的古樟树林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每当村中有人高中,便在樟树林种一棵樟树,以表回乡之礼。当地村民有“先有樟树,后有防里”的说法,樟树林更被誉为“风水宝林”,与防火塘一起构成了防里村的风水格局。作为有名的“进士文化村”, 防里村“防里清门”“一门三代四登科”“黄子澄读书”等历史故事被传为美谈。防里村还留有传统节日和修族谱、宗祠等习俗,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防里婚俗。据笔者调查了解,防里村婚俗具体流程为:新娘进祠堂前有厨师读贺词,然后祠门有礼贤读入祠词,最后公孙三代进行见祖,见祖是婚礼的高潮,其中打扒灰老头、画花面、背芋头等仪式体现了浓厚的人文韵味。防里村的舞龙灯也是颇具特色的,据族谱记载,“元朝至正二年(1342)翰林學士欧阳玄首创防里邑令祠(今众和堂),竣工庆典而组建首演”,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每到逢年过节、村中有人科考中举或有重大喜事,村民就会舞龙灯庆祝。防里舞龙灯传承到现在形成了丰富的表演形式,有龙出洞、三点方、之字拐、上翻身、下钻洞、横八字、大盘龙等20多种。近几年分宜县委县政府遇各种庆典都会邀请防里龙灯队参加庆祝活动助兴添喜。防里舞龙灯2016年6月被列为新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防里龙灯制作技艺也正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防里村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极具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它的保护前景非常可观,将会是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个典范。

1.2 保护现状

自2014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防里村加大了对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有计划地对村内建筑遗迹进行整理,对全村的历史文化遗迹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截至2016年申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成立了以村委会为核心的保护小组,经费由省市拨款。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模式对防里村文物保护单位和规划确定的重点历史建筑采用分级分层的保护模式,即以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历史建筑为中心,划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和措施。为村内历史文化遗迹建立了档案,并进行了标牌说明,配置专人负责管理。按照《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发展规划》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2017—2020的修复计划做好安排。就目前来看,虽然经过各级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防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了基本保护,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大为改善,相关保护管理机制的推出也逐步增强了防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但由于保护的后续力量不足,防里村的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和面临着挑战。比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村里空心化比较严重,村民保护意识不强,古建筑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活化利用,村史馆利用不到位。

2 关于防里村落文化保护与“活态”传承的探讨——以人与物相结合为核心

2.1 激活人心,给当地村民赋能

村民是村落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核心,没有人在村庄里生活就谈不上保护,更谈不上活态传承。有“人”是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这还不够。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表象,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乡村遗产观念没有普及。在大多数农村,村民们依然普遍认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是落后贫穷的象征,不认同它们存在的价值,所以要将其拆除。①这是极其不理性的,也是遗产观念落后的表现,显示出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关于遗产价值两极化的认识。笔者通过与防里村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认识介于这两者之间,即这是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够拆除毁坏,同时他们又不想对其有过多的投入。这种认识,从一段时间来看,对遗产保护有所帮助,但长远来看,保护得不到持续性的关注,就会让乡村遗产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逐渐从社会中被剥离出去。要解决防里村由传统观念和村落“空心化”引起的诸多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将村落文化遗产化、遗产观念大众化,以此构建文化认同和族群归属心理,强化保护意识。什么是遗产?通俗地讲,遗产就是祖先遗留的财富或财产,严格意义上来说,遗产概念包括三个基本要件:①遗留物,主要是指人们理解、认同的、由上辈留下的财产;②继承关系,指由某一个特定的民族、部族、宗族、家族等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代际关系和继承关系;③责任与义务,遗产的继承者在获得继承权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遗产在一个共同认定的范围内存续。②通过对遗产的阐释,向村民传递这样一种观念:他们的祖先在千年实践中形成的村落文化是值得他们守护和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而不是阻碍他们发展的累赘。将村落文化视作一种乡村遗产,提上村委会的议事日程,加强宣传栏建设,邀请专家学者举办遗产知识普及教育讲座,落实到每家每户。另一方面引进新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为村民赋能。防里村目前有40余户村民从事油茶嫁接繁育和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全村种植面积160余亩,收入640万元,人均纯收入1.04万元。③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每年过着“候鸟式”的打工生活。遗产保护靠大家,而持续性保护靠年轻人。只有把青壮年吸引回村,才能解决空心化问题,并促进遗产持续性保护。防里村所属分宜县是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夏布在2014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宜夏布产业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形成从苎麻种植到家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①近年来,分宜县各政府部门将苎麻产业列为重大战略工程,大力发展苎麻夏布产业,思想上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强化组织安排,统筹规划,使苎麻种植基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分宜县发展苎麻夏布产业的热潮。②这说明夏布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防里村引进夏布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既不会破坏古村落原生态文化,又能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给村民赋能,解决村落空心化问题,消除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和村民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双赢。

2.2 以“准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指导,推进建设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学术界有诸多的论述。在经过10年的理论铺垫后,1995年中国和挪威进行合作,将挪威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引入中国并将其中国化,开始创建我国第一批生態博物馆。③迄今,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建立以民族村寨为主要对象的生态博物馆;东部发达地区试用生态博物馆理论方法处理各类遗产资源,比如城镇社区和乡村遗产;生态博物馆成为让乡村(社区)复兴和遗产活起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与方法。④在第三阶段的大背景之下,结合生态博物馆的定义看,防里村的实际情况很难符合条件。村内部分建筑经过改建,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风貌。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对于防里村村落文化的保护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有学者认为要原汁原味保留某一地区的文化确乎困难,生态博物馆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操作的事情,只要接近生态博物馆要求的且大有用武之地的,可名之曰“准生态博物馆”。⑤防里村既分布着有形文化遗产古代房屋建筑、古驿道、古井、古桥,也有无形文化遗产舞龙灯、龙灯的制作技艺、耕读文化传统、宗族族谱编写,还有宜人的生态环境,村庄依山傍水,更有人工建设的古池塘、古河道、风水林,村民仍然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比较符合准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防里村已把博物馆建设列为保护规划条款,这说明村民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博物馆式的保护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防里村可在准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⑥的尝试性建设。

首先,以《生态博物馆建设草案》⑥作为指导性文件,发动社会力量对防里村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进行学术研究,挖掘保存历史信息,尽可能完整地将防里村纳入展示和保护对象,从研究中找到防里村遗产的特色,进行深度重点保护。其次,必须坚持尊重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工作,以村民为主体,努力取得当地政府各项支持,依靠政府力量积极引入参与机制,邀请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专家和博物馆学领域专家作为咨询顾问,成立建设咨询委员会。有学者提出新旧并置美学⑦,将建筑美学引入乡村遗产设计中,在不改变遗产风貌的基础上,建筑美学与遗产保护并行,打造吸引游客的特色场所,比如对村史馆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既可以成为资料保存与展示中心,又可成为娱乐休闲的场所,其余古建筑也可通过乡村遗产设计理念进行活化利用,如打造成咖啡馆、书店等场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将非遗保护纳入资金预算,将防里舞龙灯的程序和制作技艺编制成小册子,建设展示中心,设置讲解员,活态展现制作流程,定期进行舞龙灯表演。最后成立以村委会小组、村民参与管理为主的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各项事宜,以保证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持续进行。引入外部监督机制,由政府人员和专家组成监督委员会,杜绝建设过程中出现懈怠、不作为、资金挪用等问题,也对新建成的生态博物馆各项建设指标进行考评,最重要的是对后期博物馆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需要各方的参与努力,对防里村的保护工作是一个考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对防里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起着活态的博物馆保护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从“游”学到“研”学,活态传承的另一种方式

“活态传承”这一概念多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财富是活态的、不断被发展和创新的,物质文化遗产是静态的、不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通过传承人的口述或口述表演、身体示范或表演、综合示范或表演等进行的,传承人既是遗产的接受者又是创造者,物质文化遗产则是通过物的传递进行。⑧笔者认为活态传承的主体是村民,客体是传统村落文化及其遗产。现代保护理念的更新不一定能适应实际工作实践,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村民这一主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客体。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村民的义务与责任,它作为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财富,保护它的主体人群应当有所扩展。可纳入多种人群,以多种方式活态传承村落文化,使遗产得到活化利用。乡土游学作为我国文化遗产旅游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形式灵活多样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在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游学市场中,中小学生成为最主要的游学主体,并将游学称为“研学旅行”,指学生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①2019年,分宜当地中学与美国牛顿中文学校的师生就曾到防里村参观。笔者认为,中小学学生作为一种可纳入人群,其简单的游学行为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化传承,游学旅行只是参观性学习,并未与传统村落文化产生互动作用,而研学旅行则不同,特定人群目的性较强,在研学过程中会产生学习成果。如此,观众既是研学的主体,也是活态传承的主体,这一主体人群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起着活化作用,让传承主体不再局限于村民,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村民个人到社会观众,他们都应当是传承的主体。责任与义务的分担,使保护与传承中“人”的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防里村落文化的传承者,但这个“人”必须对防里村的村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社会观众在研学旅行中既获得了参观体验,又将有关防里村落文化的记忆留存在体验之中,他们也有可能将这种记忆带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对防里村产生记忆。村落消失并不可怕,怕的是社会已经将它们忘记,最后村民也离开村落,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成为历史的尘埃。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行为和观念上,更应该建立在深刻的村民、社会和国家记忆认同上,这样才能促使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一直持续下去。

3 结语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它是进行时态,不会因为问题解决了就停止了,总是有新的问题出现有待解决。从目前来说,持续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就是这个过程的两个轮子,保护和传承要想继续下去,并且做好这件事,必须要有这两个轮子。对于防里村来说也是这样,它必须拥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否则现在保护得再好,如果有一天村民都去了城市,之前的工作也是白费。持续性保护与活态传承便是这个机制的核心,为了明天的延续,坚持今天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城市文化;建构;文化符号

一、上海经典历史建筑群保护现状

上海市政府历史建筑保护相关部门文件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政府先后批复了44片41平方公里历史文化风貌区。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还通过实地考察互相协作的方式进一步探索扩展保护对象,规划了250个多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和84条风貌保护河道。相关文件显示,上海市各项优秀历史建筑正在依据政府规划方案每年逐步开放参观。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至今已开放13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群,其中田子坊、常德公寓、周公馆、外滩荣宅等经典历史建筑在政府的“选择”下,被赋予了承载城市记忆和塑造文化符号的意义。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共有1058处,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针对已修缮完毕、开放参观的300多处优秀历史建筑、30多处名人建筑群和1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推出通过现场二维码扫描进行线上语音导览的参观模式,运用音频、文字、AR产品等新型多媒体手段,让市民游客能够在参观的同时,更便捷地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深度阅读”。这434处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能够被选择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建筑,其原因不仅仅在于这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可参观性,更在于这些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对于城市形象的再造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以至于这些区域和建筑成为被优先选择、被优先进行修复和再塑造的对象。

二、经典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与开发

(一)常德公寓——被选择的展示品

常德公寓(张爱玲故居)的修缮复原工程在10年前就已经完成,这一修复工程被历史文物建筑保护行业认为是近年来中国历史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修缮保护再开发的成功案例。反观黄浦区亦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董家渡天主堂,尽管是上海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却预计还需2年才能完成其修缮,修缮完成之后才会重新对公众开放。上海作为具有众多优秀历史建筑的城市,对这些历史优秀建筑的修复与开放必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依据城市形象塑造的需求、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以及各个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和修护难易程度来选择什么先行,什么后行。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贡献的作家,其上海本土作家的身份对于上海文化符号的塑造是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的。张爱玲的小说大多数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着重书写现实生活中的平民百姓——上海本地人,小说以反映大都市的民间习俗为特色,其中多以日常生活的讲述为叙事重点,在表达个人生命体验之外,更展示了鲜明生动的上海普通市民阶层的风俗。同时,张爱玲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创作于上海的人生经历,也使得其作品广为流传的同时,其本人也成为了上海的一个文化符号。谈起张爱玲,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上海,联想到上海的吴侬软语,联想到上海的里弄风情。

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位于上海常德路和南京西路交汇处,坐落在人头攒动的静安寺附近,靠近繁华的静安寺商区。这幢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公寓,原名为爱丁顿公寓,又名爱林登公寓,建成于1936年。张爱玲和姑姑在此居住了许多年,并在这里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几部小说的创作。基于张爱玲小说中大量的上海特殊符号以及其自身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常德公寓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公众(特别是文学爱好者)寄托对张爱玲瞻仰与怀念的地点。相比之下,董家渡天主教堂的文化影响力,远没有张爱玲这一文化符号所带来的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其被选择修复与开发的先后顺序之原因不言而喻。

2008年,上海市政府对常德公寓进行修缮复原工程。不仅是公寓外墙面的颜色,公寓楼内的陈设也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恢复成老样子,公寓的不锈钢窗网、面向街道的阳台、楼道和室内的灯罩全部恢复成70年前的模样。该项修复工程通过协调,还对底楼原有商户进行搬迁与更改,代之以实体书店“千彩书坊”。书店创始之初引入了当年罕见的“书+咖啡”的运营模式,并且冠之以“张爱玲曾经写作创作、品尝咖啡休息的书店”之名号吸引游客与行人。

由于张爱玲曾居住过的两套公寓如今都有人居住,且整个公寓其他房间也有住户。为避免给楼里居民生活带来困扰,常德公寓内部未对外开放。但楼下的书店却能够弥补参观者无法探访旧居的遗憾,同时也打消他们入内“一探究竟”的想法,因此“千彩书坊”成为常德公寓之外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怀念点。

常德公寓外部的修缮使其充满了老上海的视觉效果,书店“书+咖啡”的运营模式,则是海派文化休闲模式的再现,静态建筑和动态运营的书店相辅相成,打造出一个极具上海味道、充满上海记忆的文化景观,使人们情有寄托之处,并吸引人们逗留与消费。

(二)外滩经典历史建筑群——被规划的展示模式

黄浦区是优秀历史建筑的密集地,其中外滩沿线的数座经典历史建筑,如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浦发银行大楼、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等,是比常德公寓更为热门的参观地点,这些经典建筑不仅对公众開放,并且还有网上预约、免费导览等更加完善的参观引导服务机制。上海人大相关文件显示,2018年8月,外滩14号上海市总工会大楼开始对外开放。消息一出,每月的预约名额在预约平台一放出就会被迅速地预约完。上海人大在其官方平台公布的11月数据显示,外滩附近开放的经典历史建筑群的当月参观名额均被约满。在12月名额放出后的两天内,热门场馆的参观额度再度被约完。

与此同时,黄浦区旅游局引入市场化模式,推动热门历史建筑整合内部餐饮企业,推出体验式的“阅读”产品。此产品包括下午茶、餐饮、建筑参观导览等服务,使得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度地参观老建筑、随时随地聆听讲解。比如,在外滩22号内的奈恩法式餐厅,推出了价格500多元的双人下午茶后再进行9个景点的参观的服务方案。这种休闲体验式“阅读”产品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努力为游客营造了特定时空的感觉,下午茶、餐饮等服务是使人在生活方式方面感受上海气息,深度参观老建筑、聆听讲解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使人体验具有历史感的上海文化,开创了一种更有趣、浸入式的历史建筑参观模式。

(三)田子坊——被重构的多元化街区

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泰康路210弄,目前是沪上最有人气的旅游休闲街区,更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与大部分优秀历史建筑不同的是,田子坊的商业化气息要浓厚得多,文化元素也更为复杂。最初的田子坊能够被作为城市地方文化景观标志的,仅有保留下来的石库门建筑,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可以直接作为旅游景观的资源。但经历了城市规划重塑的田子坊,不仅成为了一个极具上海特色、充满地方文化内涵的景观点,还容纳吸收了各式各样的外来文化,成为了可以体现文化差异的动态空间,提升了当地的社交性,为城市居民和参观者提供了文化差异的体验。

从徐赣丽在《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的论述可知,田子坊在策划之初,是以打造成创意产业园区及其销售区为目的的,后因引入了大量艺术类商户,才使得田子坊拥有浓重的艺术氛围,使得田子坊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景点。再往后,田子坊关于商业消费的建设规划吸引了商家和当地居民加入,从而推动了田子坊的文化生产,使旅游所必备的饮食、购物、休闲、体验成为其主要内容,并且因为众多文化产业创意人的聚集,为田子坊营造了特殊的艺术创意氛围,成为旅游休闲的主要吸引物和消费对象。

2005至2007年间,田子坊经历了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向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转变。相关文件显示,2005年起田子坊街区开始对外租借房屋用以开设酒吧、餐馆;2007年,休闲娱乐成为田子坊的主要商业形态;2010年,田子坊正式被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景点,在周末和节假日的人流状况常常是摩肩擦踵。

据徐赣丽介绍,田子坊是由天成里、和平里、发达里、薛华坊、志成坊、平原坊等多个里、坊小单位组成的,其核心区被称为“三里三坊”。这里的一些建筑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田子坊地处法租界边缘,属于“华洋”结合区。1933年,著名画家汪亚尘夫妇曾于志成坊中的隐云楼中,创办了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和艺术家协会“力社”,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家名人也曾居于此处。因有这些艺术名家旧居的渊源,著名画家黄永玉在1999年根据《史记》中记载的我国古代最年长的画家“田子方”之谐音,将这片区域命名为“田子坊”,寓意这里曾是艺术人士的集聚地。在田子坊的正门,立有一个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里关于田子方的肖像的叙述,所打造的一个左手持书、右手持毛笔的古人铜像,此铜像是由田子坊商会出资所打造的,田子坊管理委员会还依据田子方身为道家学者的历史背景,特地在铜像处举行了中国道教拜太岁文化活动。商会和管理委员会对田子方身份进行了神化的打造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地方传统的再创造,即通过传统的、本土的形式(立像祭拜)使得田子方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在该街区落地生根,为田子坊街区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在徐赣丽看来,田子坊的命名和该地区历史文化内涵的建构,是一种凸显地方性的合理手段。这不仅会唤醒地方精英与学者跳出自身,重新以他者的眼光来观察地方,重新诠释地方性,从而唤起地方的自豪感,也会促进地方的传统传承和历史的重建。

在文化差异方面,田子坊也有许多外来文化和外地文化的移植。比如,在田子坊逛街旅游的时候,无需仔细观察,就可以见到许多外国人,也会常听到形形色色的游人用外语或各地方言进行交流。在坊内的餐馆、咖啡馆、酒吧以及许多小店的名字招牌内容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异国文化色彩,店内不仅常有外国游客,仔细观察后能够发现,还有不少外国友人竟是店里的常客,在店中悠闲自如,绝不是初来乍到的生客。田子坊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餐饮方面,坊中各国各类餐厅比比皆是,上海特色小吃、其他菜系的中餐馆、西餐馆、东南亚餐厅、英式茶屋等等都散布在田子坊的各个里弄之内,且都生意兴隆。此外,田子坊还聚集了全国各地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如苗绣、剪纸、油纸伞,甚至还有极具异国风情的纪念品出售。在这大杂烩的表象之下,实则可看作是“独特的”各种文化在异地的共生。塑造出这样一个能够展示文化差异包容性的景观点,既是上海吸纳各地文化,极具包容性的体现,也是城市中的新的文化现象的表现,还是展示上海现代大都市文化符号的一种方式。

三、被选择展示的建筑与被塑造的

城市名片

在上海市政府2004年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近代建筑,加上现存的上海古代建筑,都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特点。保护和利用好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知,上海现存的各个历史建筑,是上海市政府打造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工具,对上海各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开发,已经不仅仅是保存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更与上海市如何塑造、展示、发展其城市特色的问题息息相关。

从常德公寓,到外滩经典历史建筑群,再到田子坊,展现的是对经典历史建筑三种不同模式的开放。而这三种不同模式的开发开放,都是为了向居民、游客甚至全世界展示多方位、立体化的上海形象。在展示上海形象的过程中,经典历史建筑都经历了一个被重新建构的过程,有的地方被塑造成为朝圣地(周公馆),有的地方被塑造成为怀旧点(名人故居),有的地方被塑造成为可以穿越时空体验风情的特殊场所(外滩经典历史建筑群)等等……城市规划者选择建构优先哪一块区域的历史建筑,以及如何重新建构一个个经典历史建筑的“小点”的过程,也是上海市政府建构一个“大”的,面向中国、面向世界的立体的上海市文化名片的过程。

日本爱知大学的周星教授在《地方社会与民俗文化建构》一书的序文《从实问真、与时俱进的现代民俗学》中提到:“现代民俗学直面现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关心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聚焦各种现实的社会及文化问题;它试图和乡愁及怀旧的情绪保持距离,甚或将那些情绪也纳入自己的研究对象。”在重塑城市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过程中,历史建筑作为被重新建构的文化載体,与其发生互动的民众所产生的新的文化活动,由于其文化内涵变动而产生新的文化现象以及新的文化发展模式,都可以是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亦是现代民俗学应当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志勤.地方社会与民俗文化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秦矫矫.都市空间下的民俗文化生产:以上海田子坊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潘艳玲.基于符号认知的历史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上海田子坊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张顒.上海都市文化消费路径塑造与都市文化传播:从田子坊看都市复古风与文化消费潮[J].今传媒,2013(2).

[6]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以上海田子坊为例[J].民俗研究,2019(1).

[7]陈志勤.重塑“小世界”的“大上海”[N].社会科学报,2018-12-20(8).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开发;问题;策略

在城镇化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很多文物古建筑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历史研究、文化传承造成了较大影响,不利于文物古建筑价值的有效发挥。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需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大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在确保其完整性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这是当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②

1 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的重要性

做好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文物古建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透过文物古建筑可以追溯历史轨迹,研究古人的生活背景、文化理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彰显出我国的古代文明魅力及厚重的文化底蕴。③其次,文物古建筑是由古代能工巧匠建造而成,并且一些规模较大或具有重要地位的古建筑,经过了多个朝代的修缮保存至今,如北京的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等,其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和借鉴,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④最后,以文物古建筑为依托,挖掘并提升其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集旅游、餐饮、文化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模式,可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以新昌历史文化古村为例,通过对斑竹和梅渚古村落进行开发,拉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2017年斑竹古村接待游客超过了5万人次,创收经济效益25万多元,梅渚古村接待游客超过了7万人次,创收经济效益200多万元。由此可见,加大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2 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尤为重要,但就当前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缺乏对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的深刻认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部分乡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错误地将文物古建筑当作了绊脚石,将其等同于需要拆除的老旧建筑,忽视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⑤而地方政府对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也不足,造成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薄弱,不仅没有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甚至出现故意破坏行为。另一方面,错误地将修复等同于翻新,人为干预现象严重,破坏了其原有历史风貌,开发利用不科学、不规范,出现开发性破坏问题。再加上盲目开发和随意拆除行为,很多明古建筑、明清宗祠、文化遗迹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困难。

2.2 缺少保护经费

经费不足是影响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能够下拨的专项资金有限,只能用于重要文物的修缮和维护,而地方文物保护单位经费不足,预算中用于文保工作的资金较少,造成文物古建筑保护经费紧缺,无法保证基本的修缮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大量被破坏的文物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复。①如新昌县历年的文保专项资金与其周边县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2.3 考核力度较弱

在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考核力度不足现象较为常见。以新昌地区为例,文物保护属地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程度,基本取决于属地政府管理层的认知,在开展保护工作时有传统文化情怀的就重视一点,否则哪怕是濒危也听之任之,导致部分文物古建筑破坏程度日渐严重,甚至已经完全消亡,被现代建筑所取代。虽然新昌县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纳入了文保工作成绩,但是其分值比例较低,考核力度和惩处力度不足,无法对文保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些乡镇政府领导为追求绩效,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其他业务方面,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忽视了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一些遭到破坏的文物古建筑得到不及时修缮,不利于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3 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策略

要想做好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并对其加以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就需要采取可行策略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提高文物古建筑保护意识

强化文物古建筑保护意识是开展该项工作的思想基础。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文物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例如,可通过地方电视台、村委会广播等对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进行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文物古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传达国家和上级政府的工作指示,明确做好相关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达到更加理想的文物古建筑保护效果。②另外,还可以利用文化遗产日进行宣传,让人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自觉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同时,及时举报、制止破坏行为,避免因人为原因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开展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时,应在保持其传统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与现代化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统一,将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在文物古建筑原有风貌及形态基础上加以修葺和完善。③以醉园半亩塘为例,其因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的诗句而为世人所知,在开展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时,需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采取保护性挖掘手段进行开发,避免因不规范、不科学保护开发行为对遗存造成破坏。

3.2 进行恢复性重建

受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很多文物古建筑已经损毁或完全消亡,但是其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在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可采取恢复性重建的方式还原其历史原貌。以鼓山为例,在进行恢复性重建时,应作为县城地标性建筑,对于鼓山书院、紫芝庵、王右军祠等遗存或有历史记录的建筑物,可在建设公园时重新修建,彰显传统建筑风格及地域文化特色,为县城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④同时,对于工程遗址、商业老字号等体现城市演变过程的古建筑,也可选择性保存而不是颠覆式推倒,如工厂可用烟囱来代替,让人们可以透过历史感受到其曾经的辉煌,既可以实现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又不会影响现代化城镇建设。

3.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应深入了解现存古文物建筑情况,对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层挖掘,采集并整理相关资料,以便做好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古文物建筑保护和开发。其次,可设立文物保护公益基金,前期由地方政府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后期可通过捐赠、投资、捐款、入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中。⑤另外,县政府还可设置奖励资金,改“大水漫灌”为“涓滴效应”,重点支持和推动有较重保护任务的乡镇、街道及村落,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现有资金,避免因经费紧张造成保护力度不足问题。

3.4 构建完善的运作机制

为确保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构建完善的运作机制。第一,应做好整体規划,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底数,绘制出详细的“文化地图”,按照保护工作的重要程度循序开展。第二,应强化执行力度,可设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管理协调机构,专门负责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领导人身上。并适当增大文保工作绩效在政府绩效考核中所占比重,提高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第三,应重视运用,尊重政协文史委、史志办、唐诗之路研究社等部门和学术团体研究成果,并将其充分应用于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尽量避免在开发、修缮过程中对文物古建筑造成破坏。

4 结束语

文物古建筑的有力保护和科学开发,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带动地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所以必须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针对当前文物古建筑保护及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提高文物古建筑保护意识、进行恢复性重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完善的运作机制等措施,在确保文物古建筑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其开发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上一篇:行为导向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专业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