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

2024-07-14

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全球旅游进入\"中国时间\"

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于5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世界143个国家的旅游部长、部分国家政要、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负责人,以及国外旅游界专家学者来华出席大会。“世旅大会”是中国举办的一次世界级盛会,也是全球旅游业界的一次盛会。大会将深入交流全球旅游产业发展新经验,探讨旅游产业在促进发展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新任务、新方式,推进国际旅游合作,促进全球旅游业均衡、可持续发展,让更多民众从旅游发展中受惠。

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从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以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景区发展现状为例,剖析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苏北乡村旅游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对策;开发管理;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各家旅行社及线上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民俗村、乡村度假村、农家乐、古村落等。乡村旅游以其随心安逸、自在悠闲、自然风情而区别于其他名胜古迹与山川河流,且农村通常分布于城市郊区,是都市人们释放压力、感受短途旅游的好去处。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项目,其所占地位之重不言而喻。

乡村旅游是以回归自然,体验乡村为主导,集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形式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中的一项新事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在城市生活的人有亲近大自然之感。随着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碰撞,游客们的思想更加趋于多元与成熟,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休闲生活娱乐,更在意的是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与灵魂、自然的融合,注重自然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基于这种现状,乡村旅游的丰富不仅满足了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农业休闲产品,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促进当地农业结构合理化。旅游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地经济,同时也积极响应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是一项农民能受益、游客需求能得到最大满足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苏北地区区域划分主要指江苏省北部地区,主要城市有盐城、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5个地级市,包含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苏北地区以广袤平原为主,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通达性好。乡村旅游发展初具雏形的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协调性的总体规划、开发流程混乱、缺乏自主经营能力、产品单一特色不足等问题。

1 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初具雏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地处于徐州市西南苏皖交界处,历史悠久,极具自身文化特色,自然特征明显,拥有“花果之乡”美誉,是各方面都适合旅游发展的优势地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铜山区的旧城改造稳健推进,调整了城市功能区,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的称誉。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因此上了“高速”,连带其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大规模实现,适宜的环境也成为大众选择汉王镇农村旅游的理由之一。这其中离不开旧城区综合整治的落实以及当地政府“加快推进城镇崛起”的实施。其中汉王镇地处于铜山区云龙风景区,距离徐州市区的距离仅12.5 km,极大地方便了市区居民进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1]。随着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旅游常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徐州汉王镇景区中都有所体现。

2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总体的协调规划,景区内部整体质量较低

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不注重各功能区的划分,村民居住区、公共设施、行政办公区较为混乱,公共环境不尽如人意。随着汉王镇新城的陆续完工,搬迁至新城的老城区政府依然缺乏规划,导致整体景区质量下降。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各立门户,没有统筹系统的发展规划,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参差不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难以突出重点,无法形成品牌效应。这种低水平的开发只能导致天下乡村一大同,反而增加了同地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类似于汉王镇这样的乡村旅游类型的景区,由于没有做好景区用地的规划,开发流程混乱,整体质量下降。汉王镇内的许多保护级景点没有得到合理保护,如马扒泉、拔剑泉等,周围环境也较差,质量有待提高。

2.2 相关旅游设施不完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游客的基本需求难以满足,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低。例如,汉王镇内的道路、停车场、电话亭以及公厕等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景区内“两纵一横”道路分布,三条主干道连接外侧珠江路,内部交通状况糟糕,景点分散,各项配套设施不全,如路标、道路设置等,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存在缺陷,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相关单位执行力未落实到位,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2.3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管理营销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项目靠近乡村,也是最接近农副产品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地区只是出售原滋原味的农作物,产品雷同没有新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销售模式过于单一,产业链短。铜山区在产业结构上主要产物是瓜果蔬菜,高半山地以优质的杂粮、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果树主要有核桃、花椒、橄榄一类,党参、板蓝根是其重要的中药材生产作物。汉王镇是铜山区油橄榄和花椒主要产区,但是汉王镇并没有抓住这一消费热点,只是销售单纯的作物,没有特色,没有精心的包装和营销,整体缺乏知名度[2]。

2.4 文化底蕴不深厚,概念主次混淆

乡村旅游是根据各乡村存在的特色文化、独特风俗、田园风光等方面衍生出来的各具特色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并非如法炮制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模一样的乡村旅游模式。经济收益是乡村旅游发展层次高低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但驱动其全面发展的一定不仅仅是物质的外在,文化才是第一驱动力,乡村旅游的文化意义在于发扬乡村民俗文化,让更多人知晓乡村文化的特色所在,游客更需要精神的富足。

3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3.1 明确苏北地区的旅游市场需求,设计出真正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加强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选择适当的营销策略,主打田园风光、绿色健康、物美价廉等消费点,明确市场定位,寻找客户人群的特质,开设旅游精品线路,适时举办游览会,打响品牌策略。例如,国内值得借鉴的经典案例——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项目发展目标以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食品为本,以旅游度假为载体,建设以生物能源、种植养殖、田园风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绿色环保的观光度假项目。

3.2 注重乡村文化内核,文化是核心驱动力

拒绝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重资源、轻文化的现象。文化即一个品牌的灵魂。把特色这张牌打好,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专属。例如,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以茶田风光及其独特的茶园文化在众多乡村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雁南飞景区从服务、环境、出品、文化四个维度精心铸造品牌,对外输出的这一张文化品牌正是雁南飞旅游度假村打响其知名度的王牌[3]。

3.3 坚持系统规范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着力解决好乡村交通,解决基础设施简陋和分布不均的问题,是关系游客是否能来,用户体验是否良好的关键因素。规范指导落实到位,拒绝纸上谈兵,最大程度保持乡村旅游的规范化运营。铜山区汉王镇景区景观布局杂乱,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打造独具特色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模式,在空间布局上设置体验交流场所和农产品交易场所,“前店”部分设置了住宿区、娱乐区、餐饮区、购物区,满足了游客们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欲,也帮助景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后店”部分主要设置养殖区、种植区、再生能源区这样的生态农业园,充分考虑到旅客的参与需求,整个景区规划合理且充分考虑消费经济与游客体验。

4 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仅要注重收益问题,更要注重文化的注入,不能舍本逐末。这是丰富和发展新型乡村旅游基础建设的一大机遇,是实现全民旅游的消费热点。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避免,但要拒绝杂乱廉价,致力于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苏北乡村旅游品牌。在城市建设方面脚踏實地,探索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苏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旭.关于乡村振兴中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探索[J].新丝路,2020(6):21-23.

[2] 孙强,王锴,白潇潇,等.“文化、生态、发展”三位一体的城镇综合整治规划探析——以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为例[J].规划师,2012,28(12):50-56.

[3] 王萌.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2):99-101.

(责任编辑:赵中正)

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自从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之后,很多专家与学者就开始对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进行研究,就以查询知网的学术论文作为例子,以乡村旅游为关键字的论文就有答3552 篇,以农业旅游作为关键字的论文就有1540 篇之多, 这些论文虽然标题不同,但是内容非常的相似,所以必然会导致很多人感到困惑与不解,他们到底是对等的吗?所以笔者主要是对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关系上进行比较异同点,进而对这两种旅游形式的发展进行探讨。

1 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关系

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这两种旅游形式之间既有区别也有着相同点。在谈及他们的发展之前需先对他们的异同点进行分析:

1.1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区别

1.1.1 在定义层次上不同

在乡村场所地区发生的任何旅游活动是广义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狭义理解主要指的是在乡村发生的,它是以农村独有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农事文化活动以及当地的风俗特色作为主要的内容旅游的活动。至于农业旅游它是将农业和现代发展的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一种特别的旅游形式,依托农业这种形式的旅游。因为农村和农业本身也存在着相互的区别,所以在对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进行定义上的划分就有所不同。

1.1.2 在兴起和目的方面都有差异

国际形式的乡村旅游在l9世纪就得到了兴起,主要是当时为了努力的将乡村的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至于农业旅游就兴起比乡村旅游晚些,他的兴起是因为大多数的人们在城市的生活久了,进而对旅游的需求要求更高,它是伴随着旅游业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的。兴起的时间以及目的上的差异,这就使的学者对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是不对等的看法更加坚定了。

1.1.3 所处的地域也存在着差异

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乡村和农业两者之间的区别。乡村一般多是指那些专门从事农业而且人口的分布较为分散的地域。农业则主要是人类去生产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动植物,以供人类进行利用的产品。所以能够看出,乡村多指的是地域性的概念,农业比较多指的是内容上的概念,那么两者上旅游形式是不对等的。所在乡村的地域上存在着农业形式 ,所以乡村旅游中包含着农业旅游一些特点及形式 ,农业旅游确实说是乡村旅游在构成内容方面上的一种。但是根据各自的内涵差异也能够得出,乡村旅游具有地域性的主要发生的场所是乡村,因而就具有明显的乡村特色性;农业类型的旅游就受限于地域的差异,它可以发生在乡村,还能够在城市兴起。所以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是不对等的 ,乡村旅游形式可以有农业类型的旅游,农业旅游也能够包含着乡村形式的农业旅游 ,也可以这么说乡村类型的农业旅游是在乡村这个地域上发生的农业旅游。由于内容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具有相对丰富的内容,他可以包含着田园风光或者农事的劳作以及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和风俗等等。至于农业旅游的内容主要包含着农业的生产和生态以及文化科技等方面。在内容方面的比较不难看出乡村旅游内容相对农业旅游较为广泛,在农业旅游其中的一些旅游内容类似农业的生产也是乡村旅游内容的一小部分 ,两个旅游形式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农业旅游存在一个都市类型的农业旅游他就不属于乡村旅游[1]。

1.2 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的相同点

相同点都牵扯到“农”。两种不同的旅游形式都是围绕着“农”为中心展开。乡村旅游的地域一般都是在乡村里,在乡村力的务农的人口就大概有70%左右,一般都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至于经营乡村旅游也一般是当地的农户 。农业旅游顾名思义就知道以农业作为主要的对象,总之不管是以农业生产的内容形式,还是以农业生态作为内容的形式也好,他们都关系到“农”。而且两种都可以说是旅游活动,只是以不同的旅游内容对象来招引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欣赏当地的民风民俗特点,在旅游参观的同时以得到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目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自都有很强的参与性。所说的参与性就是游客在旅游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现在就以两种旅游形式都包含的农事生产作为例子,外来的游客可以和该地域的农家共同体验一下农活,或是到山上的果园去摘果实。吸引游客们参与活动的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可以体验一下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共同进行劳作,感受一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同的心情[2]。

2 农业旅游的发展

2.1 农业旅游

其中观光农业和休闲型的农业旅游都是农业旅游其他的别称,它是依托于农业活动作为基础,将农业于现在的发展的旅游业进行合理的结合较为新型的旅游活动,它是以乡村本身独有的景观以及当地农业的活动作为旅游的对象,大多是吸引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去满足他们观光娱乐和求知以及体验该农村具有特色的农事活动,使游客能够和自然亲身接触感受真正的回归到大自然。作为刚兴起的较为新型旅游业,因为农业旅游本身的性质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作为经营的形态,所以这就不但可以进行农业的生产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此同时还能够繁荣当时的农村经济[3]。

2.2 中国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2.2.1 农业资源丰富

我国的有着辽阔的地域,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导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景观农业的生态特色,所以很适合种植农作物以及从事一些方式多样的生产活动。纵观我国的整个领土范圍,可以把我国分为多个不同特色农业类型的生态风景区,东部几乎是湿润的森林区,在我国的西部主要是草原和沙漠戈壁以及绿洲等等农业区,地图的西南部多是高山和峡谷,分布的农业区多是垂直的。而且我国的生物品种也非常丰富,多达万种的种子植物。如果能够合理充分的利用这些生物资源,就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业生态景观,所以针对我国不同地方的景观特点以及各异的生产方式,合理的对当地的观光农业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巧妙的设计,中国的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2.2.2 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

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孕育本国的大部分农业地区文化内涵及多彩各异的民俗风情。因为每个不同区域上农业条件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具备当地的特色的文化特点,而且还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比如东部地区多以渔猎的形式作为农业生产形式,西部地区放牧,南国有着特殊的热带风光,冰天雪地那就属于北国的风光,也就因为各异的地域存在的各异的农业习俗及生产方式,所以必然每个民族各自就有着自己的风俗和习惯,这些迥异的风土文情就构成了农业旅游的丰富的旅游资源

2.2.3 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

这些年,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得到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每年的出游率也在不断的上升。中国的城市居民一般在假期进行旅游,或者进行休闲出游的几率越来越大,所以旅游业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我国国内的旅游现今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短程的旅游越来越受到亲睐。所以如果能够将城乡结合恰到好处去发展特色的农业旅游,必然能够得到更加大的的经济效益[4]。

2.3 中国发展农业旅游的意义

(1)能够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对农业生产者较为落后的观念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能够促使游客对农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一定的了解,增加他们的农业常识。

(2)能够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将我国的农业与发展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3)能够对我国的农村产业进行结构方面上的调整并且优化其发展,还能够处理好在乡村剩余的劳动力问题,改善部分农民的生活。

(4)对农业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好处,而且还能够将当地的乡村民风民俗加以塑造,全方位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3 乡村旅游

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他们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上生活形式,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局限于吃穿住的需求,慢慢转向观光和度假和旅游等等新的需求,慢慢的转向满足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大部分的城市人口对旅游情有独钟,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因为久居闹市使他们更加向往乡村地域优美的自然环境,在那里他们能够呼吸到清新空气,走在开阔的田野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我国在1995年起就实行每周都有休息日,再加上每年多个长的假期,这就说明了,大部分城市人有充裕的实际进行休闲旅游,而且因為大家的经济收人在逐渐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在增多,这为城市人口出行旅游带来了便利。从而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1乡村旅游分布

3.1.1都市郊区

目前乡村旅游的景点分布在都市的郊区较为普遍,因为它蕴藏了很大的市场,效益比较好,发展比较稳定成熟。它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能够充分的利用到都市的周边郊区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和它所处的地理优势以及其交通条件的便利。此类型乡村旅游主要的市场就是城市,可以说它是供城市居民进行观光旅游和休息的一个后花园。

3.1.2 特色村寨

特色的村寨可以说是乡村进行不断发展后留下的历史的见证和缩景,它凝聚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底蕴。该类型旅游与民俗融合在一起,使得乡村旅游具有非常浓厚的村落文化及其建筑的特色。就比如福建特有的客家土楼,或者贵州独有的苗乡寨子,它们都是属于这个类型。

3.1.3特色农业基地

此种类型的旅游形式主要是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从分的利用,在旅游活动中进行观光、休闲以及度假等等不同类型旅游的活动。就类似于山东半岛上的苹果基地就可以作为特色农业基地,北京的妙峰山风景区的玫瑰花种植基地都属于这种类型。

3.2 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现今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进行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类型的旅游,把农业旅游与当地的风俗及其文化合理的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农、游合一”的旅游形式。

(2)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是供游客观光,附带休闲的功能,是游客能够对当地的各种风土人情进行观赏,和农民们一起劳作,学习农技,了解当地的乡村文化等等等。

(3)此种类型的旅游形式多分布在一些城市经济程度较为发达的郊区,还有一些特色的农业区与一些著名的风景区。这些设置都体现出乡村旅游明显的接近城市这一特点。

4 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久居喧嚣闹市的城市居民开始向往宁静清新的乡村环境,正因为市场的需求巨大,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这两种旅游活动符合现代大多数游览者的意愿。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但是必须要正确的理解好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之间的关系,他们两者是相互之间渗透的,既不是对等的关系,也非互属的关系。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之间的重合点就是以乡村为类型的农业旅游。所以清楚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他们的发展就有了具体的定位,也就能够真正的完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先进,邱映贵.乡村旅游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58 -62.

[2]何景明,李立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9):125-128.

[3]单琼花.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J].商场现代化,2010(7):3-4.

[4]肖佑兴,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 旅游科学,2009(3):11-13.

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对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我国农业与旅游的发展实况,对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生态农业是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态保护意识、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与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循环发展。乡村旅游是近幾年发展迅速的休闲度假模式,游客通过到充满乡村风情的村庄或基地中进行参观、游览或学习,既远离城市的喧嚣,又能体味亲近自然的休闲方式带来的乐趣。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结合,能够使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充分融来,在开发旅游休闲、文化等功能的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保护,近而带动生态农业的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建设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又反过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激发生态旅游发展的活力。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目的地锁定在具有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产业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我国乡村旅游仍然面临着很多发展障碍,尤其是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发展的合过程中还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配套设施不完善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且风景优美的乡村常常位于较为偏远和贫穷的地区,因其经济基础先天不足,导致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能满足作为旅游地区的功能需求。乡村旅游参与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依靠自身难以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政策倾向和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专业的旅游业人才,导致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2.乡村资源保护不足

一是由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对乡村旅游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了对环境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给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二是乡村旅游产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照搬个别成功案例,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策略进行充分论证,往往导致经济的发展掩盖了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造成乡村风格“千篇一律”、乡土文化遭到破坏的现象。三是旅游资源开发缺乏规划。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景区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此类旅游景区很难吸引入境游客和对环境保护比较敏感的游客。

3.旅游产品过于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希望获得更加多样的产品体验。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着同质化程度过高的问题,乡村旅游产品一般局限于餐饮和观光两方面,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足,缺乏深层的、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参与体验、历史教育的旅游产品提供。围上一座山、一口池子就敢对外宣传是一个旅游景区的现象十分突出,连最基本的配套设施都没有就敢开始接待游客。一些人造甚至是粗制滥造景观、景区的出现,直接降低了我国旅游服务产品的品位和市场竞争力。

4.遭遇信息瓶颈

鉴于乡村旅游特殊的地理因素,其发展不仅存在道路、交通不便的局限,还有旅游者和乡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大多处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阶段,许多乡村因为信息技术的限制和信息传播途径不畅,不能做到有效宣传,使得旅游者与乡村之间不能搭建起有效的信息传递桥梁,造成信息阻塞,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主要可以从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休闲旅游、节庆旅游和养生旅游五个方面进行,加强相互之间的渗透、延伸和重组等促进其融合发展。

1.发展观光旅游。观光是一项基本的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游览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能够达到开阔视野和改变心情的目的。而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就体现在对乡村植物、动物和农事活动等方面的观光项目中。如在旅游项目中增添果园、菜地和花卉基地的游览,游客在参观游玩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购买到有机的农产品,甚至亲手采摘蔬菜和瓜果。乡村地区可以建设特色养殖园,让游客参观养殖动物和养殖过程,亲手体验喂养动物的乐趣,同时,游客还可以在园内购买到机的肉制品和加工产品,提升旅游者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兴趣。

2.发展体验旅游。体验旅游注重游览者的“体验式”消费经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游览者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旅游项目,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参与式旅游。所以,乡村旅游应当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体验服务。例如,让消费者参与到农业生产、生活和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并且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能够品尝到自己做出的成果、获得一些纪念品和独特的动手体验。

3.发展休闲旅游。休闲旅游可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旅游项目,当地可以将民族特色的文化,如茶文化、饮食习惯或是餐饮文化融入到农家乐项目中,建立舒适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住宿环境,向旅游者提供完善的休闲服务。

4.发展节庆旅游。乡村地区应当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举办具有吸引力的节日活动,如举办农产品文化节、乡村旅游节等。让旅游者在农耕文化活动中体验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造就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切身感受到当地独有的民俗风情。

5.发展养生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亚健康现象的普遍化,广大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活动中的养生项目。当地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文化背景,开发具有养生功能的保健旅游项目或参观活动,如森林民宿和养生食材品鉴,让旅游者在休闲度假的过程中体验到保健项目或品味到养生餐饮、购买到养生礼品。

以上这几种融合模式并不是互相分离、一成不变的,当地可以将这几种项目进行有效的结合,项目之间也可以互相渗透和交叉运作。同时,各种旅游模式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給当地农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两者的融合能够突出双方的优势,使得融合之后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能适应新时代期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构建新型的产业结构,引导消费者新的需求,在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到生态经济并参与到融合模式的建设中来,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劲:

1.政府参与,完善保障措施

由于历史或自然的原因,一些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为主的农业区,甚至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非基本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农业区,缺乏旅游开发意识和助推力量,发展旅游产业在人、财、物、时间和信息方面基础薄弱。要实现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困难重重,单纯地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举步维艰。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支持,提供完善的保障制度和物资投入,从多维度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首先,政府应当构建完善的指导与管理机制。聘请相关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共同成立指导小组,对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开展综合评估,整体規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发展过程予以监控,在问题产生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同时,政府还应当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宣传中心,搭建旅游者与乡村之间的信息桥梁,完善将旅游者引进来和将乡村特色传播出去的双重信息沟通渠道。政府还应对乡村旅游参与者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次,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特色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整体推进,保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研究和制定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品牌支持的基础上,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和发展激励机制,使专业人才愿意投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资金和物资的投入促使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如鼓励乡村发展自身的特色旅游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为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构建畅通的产业发展通道,完善乡村旅游的安全保障制度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全面的扶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最后,政府要健全生态与产业发展的评估机制,保证在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文化、历史等因素不受破坏。实现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相互促,融合发展。

2.实现农业的特色化与现代化,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首先,乡村要发展具有高品质和新型特色农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和农业结构等特点,参考优秀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典范,在促进乡村设施和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对当地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进特色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与养殖,创新农产品旅游推广模式,使更多旅游者通过参观与品尝体味到当地的特色风味。与此同时,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可以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开发出一系列的乡村活动,让旅游者通过品尝农家美食、居住特色民居、参与农事活动、欣赏乡村美景等来体验与城镇旅游相区别的生态农业旅游。

其次,积极培植当地的特色农业旅游方式。如乡村风景观光、DIY种植、自己动手做农家菜、农产品品鉴大会和农业旅游节、特色文化教育等。

最后,推进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和品牌化。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着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将乡村发展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地。

3.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鼓励当地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项目。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用优惠政策和乡村风格吸引旅游者,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结合,建立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农家文化体验馆。同时,要注重对农业旅游的引导,使农产品变成旅游纪念品,将当地农民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建设者和保护者,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发挥双方的特点和优势,以农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此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要注重品牌化建设,利用当地的资源特点,开发与城镇和其他旅游项目相区别的特色休闲产业,如可依托乡村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森林公园和发展森林婚庆产业,开展观光游览项目,与乡村当地的民俗和文化相结合,在森林中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等等。还可依托当地丰富的水域资源,发展水域文化生态旅游,通过发展水上设施和水上旅游项目,打造水上民族文化节或是与当地的节日相结合,促进当地特色農业旅游品牌建设。

4.整合宣传方式,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一是提升当地农民的素养和服务意识,提升其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教育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思想”转变为旅游商品经济意识,通过促进当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建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

二是完善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的旅游管理体系。完善导航系统和支付系统,如建立完善的导航地图、与线上购物平台和网络点餐平台相联系,完善当地的线上支付方式,如促进微信支付方式和支付宝支付的推广应用。

三是培养全域旅游意识。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增强全域旅游意识,积极融入其他相关类别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线路选择、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联合宣传,与旅行社或者旅游中介公司等相关旅游参与方联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四是利用民俗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利用当地的民俗特色或节日,开展比赛、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具有民俗特色的宣传方式,将当地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如当地盛产某一农产品,可以举行该农产品的品鉴会或是农产品旅游节。将经过民俗文化包装过的乡村旅游产品利用宣传短片、广告策划或手机APP等现代技术展现出来,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

四、总结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这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大大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虽然我国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但只要政府主动参与、统筹规划、积极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用全域旅游的意识推进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融合方式,定能在二者的融合中提供够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态农业与乡村旅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威,钟学斌,张玲玲.基于生态农业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设计--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3,(07):35-39+45.

[2]张卫平.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316+318.

[3]秘书明.承德县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构想[J].农业与技术,2013,(07):212.

[4]张倩.探析乡村农业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0):206.

[5]谢秋香.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以武鸣区为例[J].市场论坛,2017,(01):77-80.

作者简介:刘朝文,男(1980- ),四川成都人,研究方向:乡村旅游

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文创大赛在推出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品,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起到催化剂、加速器的作用,有必要提升文化创意项目的孵化、转化、产业化及创意人才培育等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大赛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分析广西2018—2020年期间举办的两届文创大赛参赛作品特征,探析广西文创产业研发动态,探讨广西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广西;文创大赛;参赛作品

本文所称文创大赛,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旨在以政府政策引导,以企业和相关单位及个人合力参与为支撑,搭建文化创意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创意人才培养平台,努力从产业源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018年、2020年举办的两届广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广西文创大赛),在推出优秀文创作品、促进成果产业化转化、培养创新创意人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呈现出创新创业新气象,让文化创意走进生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但总体来说,在创意设计、研发创新、产业孵化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亟需理清思路、找准对策、明确路径,为助推文化创意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作出积极贡献。

一、广西文创大赛作品类型分析

(一)广西文创大赛概述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区重点产业进行部署和推进,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注重提高文化创意水平,加大文旅产品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和展销力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我區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发展。广西文创大赛,旨在以大赛为纽带,充分展示广西文化创意产品的特色,提升广西文化创意产品品质,打造广西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积极适应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升级趋势,借鉴先进做法和创新理念,不断丰富和细化品种,增强品牌意识,整合渠道资源,让更多的优秀文化创意精品走出广西,走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及融入东盟和“一带一路”。

2018年广西文创大赛以“创意点亮生活,彰显八桂风采”为主题,得到区内外高等院校、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大赛从作品的创意理念、文化价值、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评审,综合采用网络投票和评委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共评选出83个获奖作品,其中产品设计类、概念设计类、新秀创意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41名和最佳人气奖15名。

2020年广西文创大赛以“广西新文创,八桂新风采”为主题,面向国内外征集参评作品。大赛首次设立文化旅游创意街(园)区,首次有东盟国家作品参赛并获奖,首次开设大赛分赛区,最终评选出金奖8名、银奖13名、铜奖17名(国外获奖2名)、优秀奖32名,共计70个获奖作品。

两次大赛活动,推动了广西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大赛汇聚优秀创意人才,聚集优质创意企业,促进大文化和大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进而优化我区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推动了产业化引导,更为注重大赛的平台作用、引领示范作用,面向市场需求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参赛的优秀作品及优秀团队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出有创意、有前景、有潜力的优质项目,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广西文创大赛作品类型

2018年广西文创大赛面向区内外征集文创设计及新秀创意类佳作,包括数字多媒体、视觉传达、创意产品、工艺美术、空间概念等5大设计类,涉及内容有数字、工艺、平面、软件艺术以及影视动漫、办公用品、图书文具、家居用品等诸多类型作品。

这次文创大赛多数作品将广西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融入产品设计中,以广西风土人情、民族文化、风物特产为创意源泉,充分利用广西自然风景和文物古迹创意元素优势,让传统工艺厚重之美同当代创意灵动之巧完美结合,展现出文化创意新景象,系统多元展示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值得肯定的是,参赛创意作品在主题思想、文化底蕴、创新创意、艺术涵养等文化创意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及日常生活相互交融,实现了让文化创意走进生活、创意助推产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2020年广西文创大赛面向国内外征集参评作品,分别角逐文化旅游创意街(园)区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组、文化旅游创意新秀组、马山专题分赛区共四个组别的奖项。此次大赛呈现了首次设立文化旅游创意街(园)区和开设大赛分赛区等亮点,且大赛获奖作品中实物作品数量超过60%,多数为已量产或计划量产的创意设计产品,从而为促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大融合,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

二、广西文创大赛作品整体特征

从两届广西文创大赛作品来看,整体呈现出较大的行业倾向性特征。

(一)独创性与超越性

通常来说,衡量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优劣应当从个性化、独创性、实用性和艺术附加值这几个维度来考量。文化创意产品属于创造性产出,独创性和超越性是其重要品质。广西这两届文创大赛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了浓郁的地域独特性和产品本身的超越性。如以壮锦、绣球、坭兴陶、铜鼓、侗族风雨桥、花山岩画等为题材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多兼具现代时尚性、实用性,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收藏价值。

作品“漓砚”将桂林象鼻山和漓江山水等元素与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进行了融合,并结合了太极两仪的符号元素。“漓砚”以简为美,将象鼻山的“山”、墨水的“水”以及漓江上的一叶扁舟置于其中,简练粗犷,又极具功能性。质朴简约的“漓砚”,让人们在研墨轻蘸、挥毫洒墨之间,就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的山水文化,感受传统砚台的文化特点和厚重历史,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桂式家具起源于广式家具,在传承中国传统工艺基础上独具广西特色,是以广西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结构为原型,应用写意抽象的艺术手法进行设计制作,并与现代人体工程学相结合的新式传统家具,具有内敛含蓄朴实的特点。“壮牛”新桂式家具可广泛运用于各种居室空间和公共空间,将实用功能和民族风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既满足了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又实现了使用者的审美体验。

(二)教育性与公益性

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精神属性,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品在创作和生产过程中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一方面要强调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提供积极的精神导向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广西这两届文创大赛作品的教育性与公益性十分明显。

如作品《广西壮族神话传说少儿绘本〈伦歌朝观〉》(第一、二、三册),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理解本土文化的意识,领略壮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该绘本选材独辟蹊径,是广西第一套以壮族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的少儿绘本,书名为壮语音译,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意蕴深刻。内容文字简洁通俗、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绘图用色丰富大胆、线条夸张,极具艺术感染力。插图设计取材于广西壮锦、壮绣等图腾及纹样,极具独创性,富有文化特色。阅读体验丰富有趣,配有朗读音频和趣味小游戏。

又如作品《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精心收集、整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传说,表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并针对当下青少年的审美特点进行动画化改编,让原本相对情节简单的古老传说,变得更加生动曲折,更能为青少年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作品重点挖掘和提炼古老传说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向未成年人群体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改编完成了包括壮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密洛陀》《大战人熊婆》《长发姑娘》《寻找太阳》《壮锦的故事》《百鸟衣》《达稼与达伦》《灯花儿》等8部动画片。创作者通过提炼文化元素并以符合当下青少年审美的表现形式重组文化符号,以新颖、好奇、动态的呈现来引发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的兴趣。在此,文化创意产品既充当了消费品也成为了文化教育的载体,拓宽了对大众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

放眼世界,文化创意人都在探索实践,提炼和创造蕴含本国本地区特色的创意文化,以此赢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和尊重。基于这样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文化创意产品烙下了鲜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特征。如作品《白头叶猴之嘉猴壮壮》(第一季森林使者)是一部融合生态文化、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元素的大型系列动画片。该片以传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倡导践行生态文明为主题,以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白头叶猴、猕猴、穿山甲、冠斑犀鸟、黄猄等为创作原型,通过对白头叶猴栖息地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挖掘,融合花山岩画及当地秀美山川景色,展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促使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亲近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作品《骆越凤灯·壶》东盟文化银壶系列,是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创作的国礼。一方面以广西出土的珍贵文物“羽纹铜凤灯”为造型,并结合中国传统银饰工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将中国国花牡丹和东盟十国国花进行整合设计,体现东盟博览会“和平、发展、繁荣、共赢”理念。

(四)集群性与延续性

文化创意产品大多以某主题为载体,以群体或系列的形式出现,这是与现在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多依附于某一地域性特色主题或某一娱乐流行时尚概念运用设计决定的。由于运用设计的文化元素较多,内涵丰富,需要以多元、多维度的形式展示,因此广西这两届文创大赛具有较强的集群性与延续性特征。

作品“清雍正款珐琅彩百花纹五孔尊”以传统工致秀丽的图案,传递中国元素、中国表达,研发了桌旗、方巾、长巾、晚宴包、抱枕、晚装包、帽子、雨伞、后背包、大提包、化妆包等珐琅彩百花纹系列产品。利用广西本土出品的桑蚕丝再现经典的繁花,用密致的针线连接遥远的古今繁华。通过文化创意的魅力,让这原本专属宫廷御用的繁华簇锦,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百益·上河城创意街区以原南宁绢纺厂旧厂房建筑为载体,秉承“存表去里、整旧如旧、翻新创新”的设计理念,改造成集文化创意园区、展览演艺、小剧场、工业文化长廊、非遗生活馆、艺术酒店、音乐酒吧、创意零售、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情景式文化体验创意街区,塑造24小时开放式街区,是潮玩、潮拍、潮食、潮購的网红打卡点。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上各个时代的标语,是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的传承和创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促进广西文创产品高质量研发的路径思考

文化创意产品在当下文化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甚至还占据消费的主导地位,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目前,广西的文化创意产业依然处在发展阶段,文创大赛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水平相对较低,辨识度不够高,缺少自己的IP,集约效应还不够强。今后,应如何提高文创大赛整体水平,助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着力丰富文化内涵,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文化创意产品是依靠创意人或创意团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科学利用新技术和技能,对文化资源、文化载体和文化用品等进行创新、创造和升华,以产业化方式开发、运用、转化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当下社会文化多元,一件文化创意产品能否成为爆款,其文化价值是前提。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要具备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更要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知识的、审美的、体验的,以及综合的多方面需要。大赛作品“鼓声之魂”茶具,是一款集实用、欣赏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广西地域民族文化的茶文化器具,表现了广西铜鼓造型和壮锦纹饰之美,其价值远远超出普通坭兴陶茶具的实用价值。显然,如果没有文化的注入,缺乏文化内涵,就难以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人们心理上的满足,文化创意产品也就只能是普通的工艺品。而要让文化创意产品富有文化内涵、别具特色,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而是要深入分析研究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找准文化定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探寻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当今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以文化引领发展。三是创新设计风格,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文化创意内容是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其他绝大多数产品之处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产品在产业化、市场化转化的各环节,遵循本身特有的发展轨迹和运行规律,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人运用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匠心独运,融合多元有益的文化元素,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双提升。

从广西两次文创大赛来看,尽管在文化创意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而言,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发展还很有限。原因主要在于设计水平相对滞后,辨识度不高,同质产品多,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难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为此,我们不妨寻根传统文化,向古代文明寻求创新灵感,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激发创新活力,投入真情实感,讲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创意产品感动消费者。更要发扬工匠精神,深入时代,深入生活,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寻找与今天社会生活的连接点,以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创造出更多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激发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当前,大数据、数字化、虚拟化、VR、3D等新技术,在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依托的技术形式。“互联网+”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产业发展实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文化+创意”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实用、便捷、高效的集聚平台,打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壁垒,更能激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让各类文化企业在平台聚合、供需结合、 营销融合、资源整合方面形成强大合力,进而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理念和技术创新,给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坚持开放性思维、加速转型升级、深化交流互动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等新要求,同时也极大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发展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实现了产业的全球化、网络化。但同时也因为这些新的变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挑战。为此,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互联网思维,加速转变传统思维,积极吸收新知识,移植和利用新技术,开拓新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从而真正释放文化潜力,拓展更广阔的文化创意发展空间。

(三)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加强文创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文化消费也不断升级,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为文化创意产业社会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一方面,以文创大赛为纽带,汇聚创意设计资源,培育创意设计人才,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搭建創新创业平台,促进创意设计成果转化利用,引导创意设计贴近时代融入生活,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广西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文创大赛,开设“文创课堂”,进行“文创产品展示”及相关体验活动,大胆探索,创作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个性化社会教育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在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文化创意人才的类别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采取传帮带、校企共建等形式,着力培养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工匠精神的文化创意名家和优秀企业管理者。同时,支持文化企业、园区和基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文化产业院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依法依规从事文化创意成果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并对文化创意人才开展文化创意作品和市场化推广给予补助,从而推动实现更多文化创意产品的高质量研发。

(四)发挥政策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中央和自治区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制度,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十四五”规划等国家政策,都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产业培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广西出台《关于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进相关文化企业和项目集中布局、集聚建设和集约发展,建设文化产业集群,鼓励争创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制定自治区级和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定期开展认定工作。到2025年前打造10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①。我们应该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利用好政策红利,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优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奋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创大赛要在推出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品,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起到催化剂、加速器的作用,有必要提升文化创意项目的孵化、转化、产业化及创意人才培育等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大赛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在文化创意产品高质量研发上,要找准文化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政策和金融优势,激发企业活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案例很多,但是关于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反贫困协同行动如何持久却是一个探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模式的考察,力求剖析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在反贫困中达成一致行动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探究此模式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试图回答协同反贫困行动如何持续这一问题。分析认为“鹤峰模式”使得地方政府绩效增加、扶贫企业获利和贫困户实现减贫。总结了“鹤峰模式”的几个特征:其推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扶贫成本分担机制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得以重新建构,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其能长期持续运行的核心动力。鹤峰县的这一反贫困模式至少有以下3点启示: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的贫困问题,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二是产业扶贫能否持久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三是“鹤峰模式”具备较强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关键词:利益耦合机制;反贫困;产业扶贫;鹤峰模式

相对贫困的存在决定了反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持久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扶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以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显得尤为重要。开发式扶贫即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其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使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扶贫提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要求。产业扶贫的实质是通过扶持主导产业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它同单纯的企业扶贫、项目扶贫相比,具有更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由来已久,学界也极为重视。黄荣胜在1997年就注意到企业参与扶贫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方式”。概括起来,产业扶贫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参与扶贫的动机。认为企业参与扶贫具有自利倾向,若政府不进行监管,企业很可能利用政策套取扶贫资金挪为他用,采取消极扶贫行为。二是企业参与扶贫的模式。如对“村企共建”的方式进行考察及对扶贫企业经营组织模式的考察。三是企业扶贫的动力机制。认为“企业扶贫投入是拉动力,农民正向反馈是助推力,政府是拉动力和助推力之问的调和力”。已有的研究对于企业参与扶贫的長效机制如何建立问题,没能做出明确的回答。深入分析政府、企业及贫困户协同反贫困案例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已有研究多关注其中一方的行动逻辑。本文从三者在反贫困中的关系视角进行考察,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和贫困户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以有效拓展反贫困的作用空间。

传统的农村反贫困模式在扶贫目标上仅仅是缓解贫困,没有重视增强生计能力;在扶贫的手段上,仅仅是“输血”,没有重视“造血”。湖北省鹤峰县政府在反贫困中大胆创新,探索出将企业作为反贫困的核心力量,将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反贫困的主要方向,通过发展茶产业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减贫的扶贫路子,成效显著。这一创新实践获得了2001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该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探索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是一种成功的扶贫实践探索。鹤峰县政府探索“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模式(以下称“鹤峰模式”),是在认识到原有扶贫方式弊端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新尝试,把送钱给贫困户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通过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带动就业的“造血式”扶贫。其具体的做法是,在吸取扶贫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因为贫困户是包含在农户之中的,且当地贫困户数量很大,后文中的农户可等同于贫困户概念理解)手中效益不彰的教训后,改变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扶贫方法,即“公司+基地+农户”的方法,此种方法后来演变为多种具体的操作方式。

笔者在2016年8月对鹤峰县扶贫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调研,文章根据此次调研获取的材料和思考而撰写。本文主要考察该模式中政府、企业、贫困户达成协同反贫困行动的内在逻辑,认为其中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是这一模式得以持续的关键。笔者试图把政府、企业及贫困户作为利益相关的整体来加以考察,透视三者之间的利益耦合关系,从而解释反贫困集体行动持久运行的内在机理。

一、压力困境:反贫困协同行动的逻辑起点

鹤峰县位于鄂西边陲,为武陵山与大巴山余脉交汇之地,是一个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属于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作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鹤峰县素有“五无”之称,即无铁路、无机场、无高速、无国道、无水运,先后被定为国家一类老区县、国家级贫困县、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部定点扶贫县。可以说,鹤峰县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贫中之贫”的境况。面对大面积贫困的现实,仅靠政府逐家进行分散式扶持的话,是极难使老百姓走出贫困的。

要脱贫,必然要想方设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县政府意识到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这里拥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是名优茶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该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历史贡茶和“宜红茶”的主产地,鹤峰县因此也获得了“中国茶叶之乡”的称号。可一直因为交通、信息闭塞等原因,茶产业没有形成很好的发展态势。此外,20世纪末,鹤峰县面临国企改制的浪潮,乡镇企业大面积倒闭,改制后的企业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在当时,贫困农户几乎没有土地收入以外的其他增收渠道。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贫困户,都面临着反贫困的巨大压力。

鹤峰县政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创新反贫困机制,积极探索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路子。由此可见,鹤峰县政府、企业、贫困户反贫困协同行动的逻辑起点是来自各方面的反贫困压力。具体说来,这些压力包括地方政府面对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压力、企业改制后面临的发展压力、贫困户在无增收渠道背景下面临的生存压力。

(一)地方政府的政治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几乎都是由当地经济增长指标来衡量和展现的。面对县域经济极其落后的局面,鹤峰县政府将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同时,贫困问题的严重性使得鹤峰县政府面临促进产业发展和推动贫困户减贫的双重压力。在我国,地方政府处于压力型体制之内,在各种压力的驱动下运行,从上而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是其中最大的压力。压力型体制并不是新现象,而是传统的动员体制在市场化、现代化这个新背景下的变形,鹤峰县政府亦不例外。在此种处境之下,县政府会考虑将优惠政策给予企业的同时让企业分担扶贫压力。具体而言,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贷款和专项资金扶持的办法,以政策支持的方式对企业参与反贫困进行捆绑式激励。

(二)企业的发展压力

20世纪末,鹤峰县所处的偏僻民族山区正迎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企业改制掀起热潮,多数乡镇集体企业都通过改制变成私人承包或股份制的私营企业。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张和改制政策给新型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包括:企业改制造成资产流失、原材料供应不足及现代企业形象亟需形成。

1.企业改制造成资产流失。在调研中发现,鹤峰县参与扶贫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乡镇企业改制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是企业改制的高潮时期,改制后的企业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新建立起来的公司制企业面临发展困境,部分企业因此而倒闭,部分企业则停滞不前,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贷款方面的援助。面临发展困境,为获得政府的支持,企业不得不接受政府提出的承擔扶贫责任的任务。笔者访谈的x公司主要负责人就谈到,公司在改制后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恰逢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大,x公司积极加入政府提倡的企业扶贫战线,并成立扶贫办公室专门协助政府的扶贫工作。

2.原材料供应不足。譬如,改制后的茶叶公司要发展壮大,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茶叶原材料来源。当时鹤峰县的茶叶是每家每户零散种植,多数农户是把自家的一部分土地用于种植茶叶,因为缺乏技术,茶叶产量并不高。提高茶叶生产能力,在当地建立茶叶基地是最为实际的选择,因为鹤峰县的地质地貌和气候都非常适合茶叶种植,茶叶也一直都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x公司从1992年开始全力建设茶叶基地。基地建设需要租赁当地农民的土地,形成连片开发的规模效应。企业参与到政府提议的扶贫行动中来,有利于与农户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实现企业基地扩张和茶源保障。

3.现代企业形象亟需形成。改制后的企业成为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需要重新建构自身的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两种经济体制处于转轨交汇期,进行企业形象的重塑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改制后的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需要在失去政府庇护后另辟蹊径,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壮大的出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企业参与扶贫,通过宣传运作,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来,参与扶贫的过程也是企业形象重塑和更新的过程。

(三)贫困户的生存压力

20世纪90年代初,鹤峰县的贫困状况前文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当时全国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摸索阶段,人口流动还受诸多限制,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很少,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民尚未形成外出务工的意识,以致当地农民除了农作物收获之外几乎没有另外的增收渠道。就x公司M基地的住户来说,他们是在其他地方生存不下去后移民来此,甚至有来自湖南省的移民(当地处于湖北与湖南交界处)。当时的贫困户(现在是M基地的住户,开荒时移民于此)住山洞、住小木船,不但“吃了上顿没下顿”,连住的房子都没有。这些生活不下去的贫困户在公司的动员下把家搬到了茶叶基地。从搬迁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参与M基地茶园建设,茶园里的茶树长起来之后就经营茶园、管理茶园,现在茶园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茶叶基地就成了移民们发家致富之地。

二、利益耦合:“鹤峰模式\"的内在机理

如果说政府、企业、贫困户共处反贫困压力困境是把三者联合起来协同反贫困的初始动因,那么,三者能够在反贫困中结成联盟并长期相互配合就需要其他的纽带来维系。必须让贫困户、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共生共在是“合作治理”走向实践的前提,共治是“合作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共享是“合作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鹤峰模式”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内含的利益耦合机制。下面将重点阐述此种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运作及效果。

(一)协同行动达成: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

要脱贫致富,就需要发展经济,支持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鹤峰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县政府也有意识地主导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县政府认识到鹤峰县是个产茶的好地方,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最初政府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做法是:政府买种子,老百姓种植。结果是:你也在种,我也在种,他也在种,千家万户的老百姓都在种茶。但是,种茶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较长时间的生长期,老百姓的茶叶管理水平有限,包括采摘技术、施土培肥、茶园修剪,都需要技术指导,再加上农户难以在短时间内从茶叶种植中获得收益,这些问题仅靠政府也是难以有效解决的。因此,政府就考虑到必须由企业来分担,由企业来管理,茶的品质才会高;由龙头企业来带动,茶产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使得政府、企业、农户之间形成一些利益契合点,如土地、人力、优惠政策等,这些因素把政府、企业、贫困户联系了起来。

茶业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扩充茶叶基地面积。企业就以租用或流转农民土地的形式发展茶叶基地。农民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渐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逐步意识到除了土地,还有其他的增收渠道。土地租出或流转后,他们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还可以从事自己擅长的其他工作,如务工、经商等。企业需要土地,农民愿意转让土地,通过土地将企业与农民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数量惊人的农民工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鹤峰县作为有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绝大部分家庭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剩余劳动力。地方政府要促进当地发展,就必然要想法转移剩余劳动力,而发展当地产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茶产业对人力的需求很大,管护茶园、采摘茶叶、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等环节都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基地管理人员、采茶员工、加工工人、销售人员的数量需求也随之扩大。茶产业还带动了小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和多级茶叶销售产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正好解决了贫困户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政府为扶贫企业提供支持,将企业纳入到反贫困行动中来。政府对扶贫企业的支持政策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免费建。政府无偿为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的道路建设都由政府掏钱,当时鹤峰县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企业的基地建到哪里政府的路就修到哪里。二是资金支持。政府设有产业支持的流动资金,以项目申报的形式,发放扶贫贴息贷款,企业修建工厂、购买设备、技术更新等都可以向政府申报资金,参与扶贫的企业当然优先具备申请资格。这样,企业就被拉人到扶贫行动中来。三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鹤峰县政府通过扩大宣传、打造“茶文化”品牌等方式,助力当地茶产业发展,还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协调作用,若企业在租赁或流转农户土地时出现困难或者纠纷,政府就会通过直接介入或督促当地村委会介入的方式进行协调,以保证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关系。

政府把优惠政策给予参与扶贫的企业,企业直接面对农户,把农户纳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因此,只要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就会积极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来。实际上,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长期互惠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契合点上的一种利益耦合发展方式。企业从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利益回报,从发展困境中摆脱出来,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政府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企业发展了,政府的扶贫压力减少了,税收收入也增加了,社会更加稳定了。政府、企业、贫困户在反贫困行动中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鹤峰模式”的利益耦合机制因此建立起来。

(二)协同行动实施:利益耦合机制的运作

“鹤峰模式”中的利益耦合机制是围绕政府、企业及贫困户的利益契合点和利益纽带建立起来的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从而构建了一个稳定的扶贫网络。政府、企业与贫困户在“鹤峰模式”中结成命运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耦合关系。企业与签约贫困户之间并不仅仅是交换式的利益互惠互利关系,其利益机制以互惠互利为前提,以合作共赢和风险共担为核心,双方在市场经济中休戚与共,形成一种利益或命运共同体收入。政府将优惠政策和各种支持给参与扶贫的企业,而企业通过各种具体灵活的方式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并保证贫困户增收。鹤峰县在发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联结公司与农民之间利益的“纽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发展、农民致富”的长效、稳定、健康的帮扶之路。鹤峰县扶贫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由最初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成了多种运作模式,即: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1+6”模式。

1.企业+加工厂+农户:体现了“车问前移”与“驻点扶贫”相结合。由企业在贫困村无偿投资援建茶叶加工厂,建成后由农户无偿经营管理,并在企业与加工厂之间、加工厂与贫困户之间层层签订脱贫协议,形成公司、加工厂、贫困户三位一体的帮扶责任体系,加工厂成为公司固定的帮扶点。采取此模式,企业可以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一批贫困对象在企业的强力帮扶下成为茶叶加工老板,通过经营加工厂,不仅自己一年就可以实现脱贫奔小康,还在他们的带动下,直接解决了其他贫困对象“卖茶难”的问题,并激励贫困户扩大生产。二是辐射带动贫困對象增加收入。对贫困户的茶叶实行加价收购,农户可增收,同时,贫困对象还可在加工厂就业,获取劳务收入。三是直接扩大了公司生产规模。企业“把加工厂建在基地,把基地变成生产车间”,相当于企业在农村新增了若干生产车问,茶叶收购量大幅增加,而收购成本则相应降低。

2.公司+合作社+农户:体现了“集约经营”与“对焦扶贫”相结合。按当地实际,只抓茶叶产业扶贫,只能辐射到80%的农户。对于不适宜种茶的20%的农户怎么办?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困村引导,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药则药,通过领办或联办专业合作社,使农民的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劳力集约投入,为不适宜种植茶叶的贫困对象找到了一条精准脱贫之路。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对不适宜种茶的农户起到了“滴灌补充”的作用。公司还鼓励农户开展养殖或其他种植业,并统一收购进行销售,为没有茶叶收入的部分农户增加收入。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的产业链,有效化解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链条断裂问题。三是解放了劳动力。由于农民的土地分散,难以实施机械化作业,繁重的体力劳动耗费了农民绝大部分的精力,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以后,让农民得以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务工、创业中去,提高了收入水平。四是提供了稳定增收渠道。农民在市场保护价收购及土地长期流转的承诺下,可实现稳定增收。

3.公司+基地+农户:体现了“源头管理”与“集中扶贫”相结合。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结合在一起,公司引导农民干、指导农民做、帮助农民销,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路子,实现“产业规模化、管理标准化”。

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可实现企业对基地的源头管理。有利于超前规划建设茶旅观光景点。企业兴建基地,可充分发挥其独具的市场眼光和创新精神,把分散的农户、农田集中起来,变分户管理为统一规划,按照景点的标准和要求建设,使产业基地同时变成旅游观光的景点。

4.公司+大户+农户:体现了“产品创新”与“示范帮扶”相结合。这种扶贫模式,扶持具有示范作用的大户,不仅对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还承诺以市场保护价收购其产品。通过扶持具有示范作用的大户,问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通过“公司+大户+农户”的帮扶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能直接帮助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有的养殖大户之前本身就是贫困户,企业帮助其发展特色养殖,按市场保护价收购其产品,把风险降到最低,能够确保这些贫困户收入稳增。有些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家底薄,担不起风险,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扶持大户示范效应,使他们也能找到致富之路。

5.企业+就业+农户:体现了“企业用工”与“爱心扶贫”相结合。当地扶贫企业优先接收本地农民进厂务工,既提供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让企业获得了一批稳定可靠的工人。基本上可达到“用工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除此以外,公司还拿出专门资金救助因学、因病或因灾致贫的贫困户,为重点贫困村添置办公设备。吸纳扶贫对象在本地企业就业,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问题。还解决了扶贫对象若外出打工不能兼顾家庭的困难。贫困户中很多因为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劳力无法外出务工,把他们吸纳到本地企业务工能有效解决这一困难。

6.企业+电商+农户:体现了“市场拓展”与“智慧扶贫”相结合。鹤峰县作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探索出了一条“企业+电商+农户”的扶贫模式。很多公司在电子商务线上已开通阿里巴巴中文站、阿里巴巴国际站、淘宝网店、微信三级分销、工行“融E购”、土家购等多家企业店铺,主要通过020(线上到线下)、B2C(商家对个人)和C2C(个人对个人)等形式实现销售,把生产的商品及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打造电商平台,一方面,方便了农产品交易,既可以帮助农民把自己的土特产品“卖天下”,也可以帮助农民对想要的东西“买全球”,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产品交易;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企业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

鹤峰县通过“1+6”扶贫模式,实现了企业、农户的利益捆绑,而政府为助力产业扶贫,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如给茶叶基地修路、提供贷款优惠、实施奖励性政策等。同时政府与公司签订扶贫责任书,要求企业在获得政府支持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来。按照划片原则,将贫困户划归到各个企业名下,企业必须按照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帮助贫困户脱贫。

(三)协同行动效果:“鹤峰模式”的反贫困效应

协同反贫困行动让政府、企业、贫困户等三方主体分别获利。地方政府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了政府反贫困和社会治理绩效。企业从中获得政府的贷款、修路及其他政策支持,并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贫困户从中获得技能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这样通过“分别获利”把三方主体拧成一股绳,形成反贫困协同行动的可持续效应。

1.地方政府绩效增加。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的推行及其良好效果的呈现,不但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还以地方政府创新的形式获得了上级政府的关注,中央及其他地方的政府部门多次到鹤峰县学习“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的经验和做法,并作为一种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在其他地方推广,形成宣传效应,提升了地方政府形象。鹤峰县政府的几届主要领导都因经济发展及扶贫工作优秀而被提拔到更高层级的政府部门任职。地方政府反贫困的成果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绩效。

2.企业获利。利润是企业的根本,是否有利可图是企业采取行动的主要动机。在参与扶贫中,企业获利明显:一是获得贷款。贷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如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贷款等,这些优惠政策首先让扶贫企业优先享受。二是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当地政府在参与扶贫企业的茶叶基地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修路,茶叶基地的路全是政府出资修建,基地建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在适宜观赏的地方还修了观望台、休息亭等。三是提升企业形象。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帮扶贫困户和资助困难学生都能为企业形象加分。鹤峰县部分企业打出“良心企业的口号”就是基于其扶贫参与行为进行的提升企业形象的宣传行为。企业参与扶贫的动机遇到政府鼓励企业参与扶贫的优惠措施,二者不谋而合,在产业发展上达成共识,参与扶贫带来的正面效益符合企业发展的利益需求。

3.贫困户减贫。贫困户反贫困行动的目的极为简单,那就是增加收入,实现自身减贫脱贫。产业发展除了基地建设需要农民工,公司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员工,这些员工基本上是本地农民。当地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政府可以获得流转收入,摘茶叶可以获得务工收入,在企业上班还可以获得工资收入,而且不用外出其他地方务工,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在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博弈中,企业不可能以低于农户自己种地收入的价格实现对农户土地的租用或流转。农户通过出让自己的土地获得一定的收入,加上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务工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缓解了农户的生存压力。

三、结论与启示

鹤峰扶贫模式作为地方政府探索出的一种成效显著的扶贫路子,其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机理或特点。

(一)“鹤峰模式”的推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扶贫成本分担机制建构过程

在当前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单靠政府力量推动扶贫,效果是极为有限的。随着人力、物力和土地成本的不断增加,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及后续发展成本的不断增加,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及后续发展成本投入成为移民和各级党委政府面对的最大问题。因此,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必然之选。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建立健全东西部地区协作、党政机關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鹤峰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以对企业实行政策激励和责任分担的方式,将政府繁重的扶贫任务部分地分解给企业,让企业在承担任务的同时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在完成这一任务时,还能提升企业形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可以说,“鹤峰模式”的探索过程就是一个扶贫成本分担机制建构的过程。

(二)在政府主导下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得以重新建构

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是在政府扶贫行动中长时间摸索出来的适应本地扶贫要求的一种社会参与机制。“鹤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企业与农民间的关系:一是建立了合作关系。农民出租土地给企业,企业或者支付资金给农户,或者以农户人股的方式成为公司或公司茶叶基地合作社的股东。不管是这两种形式的哪一种,农户的主体性、自主性明显增强了。农户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完全的买卖关系。二是有了利益契合点。企业要完成政府分配的扶贫任务,才能获取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更多支持。因此,企业帮扶贫困户脱贫和自身发展目标相一致。这可以有效地将二者动员起来,形成合力。企业与农户间的关系在扶贫行动中得以重新建构,打破了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或“雇主与雇工”关系。

(三)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协同行动得以持续的核心动力

鹤峰县“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能持续20多年并产生越来越好的扶贫效应,究其原因,还得从经济利益这一根本原因去思考。政府、企业、农户能够栓在一根绳上,并在协同行动上相互配合,需满足三方面的需求:一是政府扶贫增效,当地产业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二是企业获利,包括经济收益和社会效应。三是贫困户增收。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若是哪一方面缺失,必将影响到反贫困协同行动的效果。因此合理地建构政府、企业、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扶贫项目民营业主负责制”能长期坚持并良好运行的关键与核心。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紧紧抓住这一模式的核心动力机制,并在出现问题时,合理地调整,将企业参与扶贫做得更实在、更完善。让政府、企业、农民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的关系,共同迈向致富之路。

“鹤峰模式”作为一种成功的扶贫模式,它能在扶贫经验上带给其他地方哪些启发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可以参考或借鉴:一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的贫困问题,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同,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或减贫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政府主导的扶贫行动,其目标是解决大面积的贫困问题。让企业参与扶贫,走以产业发展促进脱贫之路,把促进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通过利益分配机制联系起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扶贫途径。二是产业扶贫能否持久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鹤峰模式”之所以能有效运作和持续发展,原因就在于其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如果没有利益耦合机制的存在,就不可能調动起企业的积极性,难以取得良好的扶贫效应。因此,产业扶贫的核心是要建立起政府、企业、贫困户等三方主体问的合作纽带,此种纽带能为集体行动传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鹤峰模式”具备较强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虽然“鹤峰模式”主要以茶产业为基础,看似具有特殊性,但仔细探究发现,其与其他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等农村产业发展有着相似性,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土地、人力等资源。“鹤峰模式”经验完全可以在其他农村地区实行,只要将当地的产业特点结合起来,变通具体的实施方式即可。

(责任编辑:马欣荣)

上一篇:机具物资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危机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