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2024-02-03

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介绍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苏、杭、沪教学实习现状,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剖析课程教学中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固定化”、“学生准备工作不充分”、“过程考核机制缺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动员研究生参与教学”、“教学内容与模式创新”、“丰富教学方法”、“考核多样化”等改革思路与解决措施,旨在探索快速提升学生综合设计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植物造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园林;实习

Key words: planting design; curriculum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ernship

《植物造景設计》教学实习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是继《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艺术》、《园林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实践课,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的《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实习是依托园林专业综合教学实习所开展的,是整个专业综合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拟以该课程的教学实习为例,在重点分析传统实习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与解决措施,以促进优质人才的培养。

1 《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简介

植物是园林的核心及其设计的灵魂,《植物造景设计》在于研究观赏植物如何在园林景观中“合理”地应用。《植物造景设计》课程主要是学习“如何依据植物的生态习性与观赏特性,将其与其他造园要素根据一定的设计原则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植物的姿态、色彩、季相等自然美,创造出供人游玩、观赏、休憩的优美景观[1]。”

虽然江西农业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园林专业的高校之一,但《植物造景设计》或《植物配置》课程的开设却相对滞后,至2010级“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才增设这门专业课(第六学期),而北京林业大学早在2002年便开设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实习教学环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课堂知识(含其他相关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艺术等》)搭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细心地观察、体验并理解“真实场景”中各植物与各造景要素间的巧妙组合及不同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技术,归纳并总结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技巧,同时收集优秀园林植物造景案例资料,夯实今后从事园林工作的基础[2-3]。

2 传统的教学实习现状

江西农业大学的《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实习环节主要依托“园林专业综合教学实习”而开展。即在第六学期安排的“苏—沪—杭”专业综合实习(2周,4学分)期间,以2013级园林专业为例,多采取“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场地,后布置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参观,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并集合),然后乘车返航或赶往下一个景点;而学生的实习任务主要有三:(1)重要景点的速写;(2)代表性景点的建筑、道路、景观小品、植物群落的现场测绘;(3)部分景点的设计评析或思考。

3 传统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传统的课程实习模式将远离中国古典园林、知识层面浅薄的学生带入现实场地中,使课本的知识“立体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仍有诸多问题。

3.1 在“教”方面

3.1.1 “满堂灌”式的教学 在《植物造景设计》的实习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4]。即教师主导,却缺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氛围。教师“独白”式地单向知识传递,使课程的专项实习仅为“教”而教,却难以引起高效的“学”[5]。

3.1.2 实习安排“僵化” 其一,套路式单一教学形式(即教师带队参观—讲解—分组作业)过于固化,没有根据苏、杭、沪三地景观风格与造景特色、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群落特征、实习条件等的差异,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及其任务安排。一方面,密集的日程安排中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其次,实习地点单一。虽然路线与景点都较经典,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园林行业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成果,不能满足综合性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6]。

3.1.3 实习指导教师配备不足 以园林1301班为例,54名学生仅分配2名指导老师(植物造景1名,园林设计或园林工程1名),缺乏专业上全面有效地指导(如植物与景观生态学、建筑学等)。带队老师不仅要负责教学的组织与安排,还要实地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

3.2 在“学”方面

(1)学生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属植物类课,其重要性不如设计类课程”,存在“实习就是参观与旅游,实践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而已”的认知偏差。

(2)准备与预习工作不到位,學习的预期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搜集的资料不完整”“缺乏植物景观分析方法的训练”,对植物造景的认知只停留在单一的、片面的、小范围的景观元素上,而没有达到宏观尺度的“植物规划”层面上[7]。

(3)学习方式不得当,学生无法将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重“讲解”轻“体验”,重“参观”轻“调研”,重“灌输”轻“内化”。对知识只是简单接收,缺少内化与体验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归纳到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体系中。

(4)缺乏过程考核、成果备档机制,缺少成果交流、共享平台,忽略学生作业对今后教学的借鉴、参考作用[8]。

以上是根据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教学实习现状分析后总结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对待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效果没有达到目标等严重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4.1 摒弃“教师中心观”思想

将师生传统的“老师主体”教学观念改革转变为“学生主体”。将老师从知识传授的“演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演”,由教学管理的“保姆”转变为平等的“伙伴”,由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体系的“建构者”,由学生成绩的“裁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设计者”[9]。

4.2 调整教学内容

删减、替换、更新滞后于社会园林产业发展的实习景点,在景点的选择上与时俱进,以新理念、新科技为原则,增加新建成的一流风景式园林、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等参观内容。在学习过程上找“共性”突破“个性”[10]。例如在真实场景中掌握三处“植物景观特点”及其设计原则的“共性”,同时分别在“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与文化的融合”、“植物与园林其他要素的耦合关系”、“城市绿地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技巧”等重点问题上的“个性”突破。有条理的教学过程能对课程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创新教学模式

《植物造景设计》是一门注重实践与运用的学科,其教学模式需要从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等方面综合考虑,推陈创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以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学习为核心,注重学生内化与体验。因此,有必要引入基于真实项目的体验式教学[11]。体验式教学就是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2],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集体参与学习,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将“教—学—会”融为一体,以提高独立思考与交流能力以及善于探索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13]。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升华内在体验,把所获得的认知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达到集理论、思维、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培养的目的[14]。

4.4 丰富教学方法

其一,在部分景点可适当采取“学生课堂”的教学方式。即由小组成员充当“教师”角色,负责现场讲解并评析“某一个景点”(含景区概况简介、地域特征、功能分区、植物多样性、造景技巧等),其他学生和老师可随堂提问,最后由带队教师集中点评并总结整个景区的景观设计特点(如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思路、典型植被的群落结构设计、特色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植物选择与应用、景观主题与植物文化涵义等)。“学生课堂”不但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整理归纳新旧知识与方法的积极性,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可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能在“学生课堂”过程中及时发展“学生的知识缺乏与理解偏差”,为今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提供重要信息[15]。适当增加“课堂辩论”的内容与环节,可由老师选择适宜的互动话题。例如从“月到风来亭”与“沧浪亭”的尺度与周边植物景观的耦合是否合理作为话题,让学生分组自由辩论,途中教师要控制好节奏,最后由教师点评辩论观点。自由的辩论和不同观点的交锋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反思和共识还会促进学生新的一次知识生成和建构过程。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可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包容和互相欣赏[16]。

其二,在杭、苏、沪的课程综合实习中,分别依序采取“总—分—总”、“分—总”、“总—分”的组织形式。“总—分—总”方式,即在杭州,因实习场景空间大,先由老师、研究生(辅教)带领学生参观并讲解景点,再让学生分组完成“教学任务”(带着问题自主探寻答案),最后集中总结;在苏州,因实习空间小且人流量大,将“总”的环节调至“观后”;而在上海,考虑到实习场景跨度较大,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与“体验时间”,沿用“总—分”形式,但要求学生有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总结。组织形式的变化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实践与知识的相互印证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同时苏、杭、沪三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逐步完善学生自己建立的自主学习机制,达到“授人以渔”目的[17]。

4.5 动员研究生助教参与实习教学

鼓励研究生参与指导植物造景实践性教学实习,可以對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足产生的压力进行缓解;研究生对助教工作非常积极、负责;锻炼研究生的协调、沟通能力,提高其责任意识,使学生在指导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研究生与本科生年龄相近,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融洽;将研究生参与本科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实践环节,传承精神,帮扶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18]。

4.6 多样化实习考核,搭建成果交流平台,成立备档机制

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增加过程考核内容,由传统的仅以实习论文决定成绩的情况转变为以学生实习态度、 在实习中的贡献、 实习内容汇报、实习成果质量与出勤5个方面来确定学生的最终实习成绩。实习成果通过论文(包括数据记录、问题解析、实习心得)、PPT等,并分别以纸质、电子档提交。教师将刻录成光盘的电子资料备档保存,学院根据教学实习为主题开展实习成果展览,挑选优秀作品举办全校性质的“专题成果汇报交流会”,将优秀作品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不仅可以巩固与强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拥有交流心得的机会,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学院开展“专题成果汇报交流会”还可提高专业及课程的影响力。

5 结 语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其自主学习、认知、思考、分析与创新的能力。首先,有必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将“老师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验与内化过程。其次,课程的教学实习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教学改革。唯有如此,才能优化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实践性教学实习的学习效果,培养优秀的园林专业综合性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魏绪英,蔡军火.景观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2):74-78.

[3]刘慧民,彭胜民,刘宇航,等.园林植物造景课综合改革的创新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8):56-58, 72.

[4]唐登明.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3):81-84.

[5]郭凤志,热合木江·巴拉提.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1):69-72.

[6]“农业院校农科人才培养使用状况及农业行业人才需求研究”课题组.我国高等农科人才使用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3):3-8.

[7]董丽.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课程演变及思索[C]//2011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 武汉,2011:103-106.

[8]王美仙,董丽,尹豪.“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2):71-7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18-119.

[10]李在留,郭松,唐世斌,等.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8):159-160, 182.

[11]魏绪英,徐莉华,蔡军火.基于真实项目体验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114-117.

[12]谢珊,马强,陈丽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3):78-80.

[13]张敬.我国林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12(6):18-21.

[14]涂江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评论,2015(3):109-112.

[15]孙宝丽,谢青梅,付晓兰,等.以养牛学为例探索动物科学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8):234-235.

[16]胡亚敏.以生为本探索体验式教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38-39.

[17]李春梅.21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园林,2001,17(4):13-14.

[18]郑钢,顾翠花,林夏珍,等.关于改进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教学效果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214-216.

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更多的园林项目,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这两个部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植物外形是很多专业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园林中的环境更加协调,生态更加协调,本文对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引言:

本文首先对于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对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除了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之外,也能够增强园林植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植物合理搭配降低的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所以有必要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充分展现园林美感的同时,也发挥出了更多园林的功效。

其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能过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面对如此大的生活压力通过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放松身心的环境,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的精神情趣,提升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园林设计属于美感和艺术之间的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的特点,从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另外,利用植物特性发挥出了净化空气的效果,提升的城市环境质量,可以说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空气质量的优化。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首先,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整体性不足,植物配置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前提,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当植物配置不理想那么将无法展示出设计者的理念,使得园林设计存在单一和整体性不足等问题,因为植物过于单一重复,影响了整体的景观,难以将园林之美充分的展示出来。

其次,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艺术理念较为滞后,在植物造景时除了需要设计者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同时也要拥有足够先进的理念,这样才能够把握好设计的正确方向,无论是在艺术理念上,还是在审美方面都必须具备独特观念,但更多的设计者会十分看重时间观念,所以很容易导致设计单一,无法体现出园林的特点,对于园林艺术性和观赏性形成了不利的影响。

最后,对植物特点的了解不足,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对植物的生长特点及适合的环境进行了解,环境是植物顺利成长的前提,但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对景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重视了解植物的特点,防范一些可能影响园林质量的因素。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必须保证植物处于适合的环境才能够进行良好的生长,所以需要根据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来选择树种,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应选择具备耐寒特性的雪岭云杉、樟子松和白樺、疣枝桦等,为植物创造与其特点相符合的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到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适合土壤环境的植物,例如在酸性土壤环境中适合栽种云杉和各类花卉等等,而碱性土壤条件则适合栽种各类榆树和沙枣、馒头柳、旱柳等等,另外也要考虑到所处区域的日照时间,例如北方地区的光照条件优良限,那么则应该选择喜光且遮阴效果良好的大叶白蜡、黄金树、银中杨、欧洲大叶榆等高大树种。

其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人们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使得园林设计更加符合当地人们的诉求,同时在景观设计时除了要美观之外也要留给人们足够的休息空间,营造适合人们的娱乐休闲场地,从而对人们的居住条件进行有效的改善,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建立更好的城市形象。

最后,要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来进行园林设计,例如地势较高的区域可进行亭台的建设,从而为人们营造登高远望的空间,如果地势较低则可以开凿成池,从而对环境自然美进行丰富,如果山路十分曲折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景观,保留更多的古树,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景观的变化将自然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让人们获得一花一世界的美好体验。

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做好植物养护管理

做好园林中的植物养护管理,能够保障园林本身的艺术性,例如加强修剪、除草以及施肥等工作的管理,除了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之外,也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外形的优美,让其具备更强的观赏价值。

4.2对植物空间进行合理划分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园林和植物之间的风格相互统一,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过程中应该对植物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结合不同区域的景观、土壤情况、空气湿度以及人流量来进行规划,使其具备更强的科学性。植物空间规划的工作量相对较大,要根据设计理念来进行植物配置划分,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形情况,确保植物生长习性能够得到满足。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植物空间划分,保证植物种类多样化,提升园林观赏性。

4.3重视植物的安全性管理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植物具备足够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并要做好植物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散步区域应该选择乔灌花草复合种植的方式,并在道路两侧选择没有毒刺且颜色鲜明的花草,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避免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4.4合理选择植物

在园林中植物属于软景,同时也是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内容,植物会受到温湿度和光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合地区特性来选择适宜的植物,除了选择本土植物之外也要适当的引入外来的植物品种,除了提升植物成果率外也能够营造出更加具有本土特点的景观。如果过于追求创新而忽视了植物的适应能力,那么必然会对景观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后期的管理成本。因此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植物内在的规律,确保植物的栽种符合植物规律,使得植物配置过程具备更强的科学性。首先要重视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这两部分内容,利用色彩和光影等方面的知识来合理搭配植物颜色及种类。其次要结合地形来进行植物配置,将植物景观空间划分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植物造景与配置,能提高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再结合园林艺术手段,以及丰富的造景模式,充分发挥园林的装饰功能。在植物与园林整体结构的相互配合下,构建超强的艺术体系,进而提高园林景观整体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全民.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5):83-84.

[2]刘婧雅,王晓雄. 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城市建筑,2020,17(14):150-151.

[3]何文轶.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功能与配置分析[J]. 南方农业,2020,14(14):60-61.

[4]李立鑫.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 南方农机,2020,51(7):247,253.

[5]金姗姗. 基于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2020(8):62-63.

作者简介:张新伟,男,1982.1.17,汉,陕西渭南,大学专科,园林管理。

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注重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本着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园林中植物保护,不仅可以使园林满足观赏者美观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的效果。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在品种多样化和种苗本地化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要争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本文从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讲述,分析了园林设计中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预防措施,提出了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的理念、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的概念、坚持品种多样化,生态系统稳定增强植物免疫力和合理搭配植物,注重栽植的密度。

【关键词】城市园林 设计 园林植物 保护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以及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利用园林生态中病虫害、植物、环境、天敌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生态学特性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遵循园林植物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尽力将各种各样的园林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构成有序、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永久利用的目的。

一、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注重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本着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园林中植物保护,不仅可以使园林满足观赏者美观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生态环保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应该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依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发生,以及发展的环境要求,认清影响植物病虫害消长的主要生态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营造一种不利于病虫害孳生繁衍,利于病虫害天敌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条件。由此可见,研究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园林设计中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预防措施

(1)园林设计要注重种苗本地化、乡土化。种苗本地化是指选用植物种子和苗木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必要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的数量,严格控制跨地区、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目前尤其要尽量减少大树进程、南树北调。本地采收的种子或培育的苗木,已经过一定的耐性、抗性考验,播种或栽植后,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对病虫害表现出比较强的抗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高度干扰,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

(2)针对树木的生态习性,合理的对树种进行规划。设计在园林绿化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自然环境因子,尽量避免自然环境因子带给植物的病害。

①气候环境。园林设计时,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适当的选择适于栽种的植物。大连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兼有海洋性气候,常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中,落叶乔木有国槐、龙爪槐等;灌木类有连翘、紫薇等,而草皮则以种植冷季型草皮为主。

②土壤环境。中国土壤资源丰富,拥有砖红壤、赤红壤、棕壤等十数种类型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则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适地栽种植物。例如:杜鹃、杜仲等喜pH值在5.5~6.5之间,含铁成分较多的酸性土壤;黄杨、合欢等则喜pH值在7.5~8.5含钙质较多的碱性土壤,而靠海边的可溶性盐类盐土,则适宜种植黑松、圆柏等抗盐碱能力较强的树种。

三、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的理念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营养空间,从体内分泌放射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相克。有些树木犹豫习性互补,体内分泌物相互利用,和谐共处,称为相生。树种之间,树种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避免相克树种搭配,认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同时应充分利用树种互利的以免,种植相生树种,以增加树种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四、 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的概念

设计栽植密度过大时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一个而重要原因,种植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当前,城市园林绿地中過多的设计模纹色块种植,对于提高绿化质量和艺术造型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手法。但是为了“立竿见影”,而盲目将栽植株距加密,不仅浪费苗木,而且违背自然规律,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极易滋生病虫害,且不易进行防治,也缩短了植物更新期,导致绿化“时装化”的不利结果。

五、坚持品种多样化,生态系统稳定增强植物免疫力

在坚持物种本地化前提下,还要努力做到品种多样化。品种多样化是指选择植物时应尽量多选用一些物种,同时要兼顾各种植物类型。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兼顾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尽量减少以人的暂时需求为中心,片面种植单一植物的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品种多样化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像北方一些城市大批单一种植杨树、国槐,蛾类食叶害虫和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而南方沿海城市片面大量种植桉树、椰子树,也发生了较棘手的枯枝病、椰心叶甲等病虫害问题。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既要布局合理,避免脱离现实美,又要合理利用植物的相生、相克的关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在品种多样化和种苗本地化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要争取做到植物搭配合理化。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当、景观优美,又要科学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种植结构。如:梨和桧柏互为梨桧柏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无疑会利于锈病的发生;危害海棠等蔷薇科植物的桑天牛、星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喜食构树等桑科植物的嫩枝皮,若把它们近距离混栽,会有利于天牛的发生,合理的搭配,能减轻或限制病虫的危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不同植物间的特点,不仅应该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的保护,使城市园林植物可以健康生长,而且还要既有一定的观赏性。本文从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引出对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采取措施的阐述,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设置,使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可以更加为人类提供观赏平台,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航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 北京农业 2014(30)

[2]陈 璐 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4(3)

[3]郭伟红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15)

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造园的建植物受瞩目。植物的分配对景观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确保植物分配的效果成为了设计者讨论的焦点。本文简要总结了植物分配对景观的重要性,并根据景观工程的特性提出了植物分配设计的原理和战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植;设计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许多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就业率,维持和促进人民基本生活,在城市设立轻工业用地,在城市周围设立重工业用地。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景观工程是地方自治体的绿化项目,旨在改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果设计者想充分利用景观的价值,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建设图纸,注意植物配植的设计。

1.植物配植对园林景观的意义

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给园林景观带来各种各样的效果,设计师根据景观特性完成设计方案,强化园林空间。根据不同的角度,植物被配植成完全显示风景的外观和风格,利用色彩和草坪破坏空间的停滞感,确保环境的和谐。

2.目前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视觉效果,忽视实用功能

因为园林景观植物建设的目的是:供人们观赏、让人们的心情得到 舒展和愉悦的、美化市容市貌的,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施工方案时会侧重 植物展现出的视觉效果,反而忽视了植物的实用性。例如:在密集住宅区附近的空地上种植树苗、花卉,这样设计的设计方案就是过于注重视觉效果忽视了实用性,人们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减少了,无法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运动需求。

2.2植物选择侧重外来物种,蔑视本地特色植物

在某些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共同的缺点:尽可能选择高品质、昂贵的植物,轻蔑传统植物,达到美观、舒适的视觉效果,导致部分城市景观园林出现效果雷同、千篇一律,无法做到利用植物来展示本地特色,不利于城市特色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

2.3侧重局部设计,忽视整体协调性

通过查阅不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信息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时仅会使用三到四种植物,同时这些植物均是外来物种,城市特色人文无法体现出来。同时,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施工图纸时过于侧重植物配置环节,忽视了园林道路、景点等设计,造成空间上的单一、整体观赏效果的不协调。

3.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植设计原则

3.1多样化原则

社会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非常显著,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应用各种各样的植物来完成景观工程的植物构成,确保艺术的设计效果,从而维持景观的平衡。在小规模的景观项目中,传统的植物配植是单一的,不能保证最终效果。因此,在这个景观项目的设计中,设计者可以从其他国家的设计风格中学习,使用高低组合的方法来确保植物的种类和颜色的多样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样化原则。

3.2生态环保原则

绿化工程的目的是改善环境。因此,在植物配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在开始设计工作之前,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了解庭园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的特性,确认所选择的植物的量和种类是否妥当。特别是作为最初选择的本地植物,为了确保植物的生存率减少了外来植物的引进。此外,设计者还必须考虑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以抗污染的植物为首选,促进生态环境向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

4.园林景观工程中植物配植设计方案

4.1利用植物自然生长形态进行设计

除了颜色美之外,还突出了观赏植物的美,充分利用了植物的美和自然景观,实现了颜色和衬里的形状效果。在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表现出植物颜色的和谐,还要表现出植物的成长和体型的美丽。由此,植物的颜色和形状相互补充,植物的合理化和视觉性的组合成为可能。此外,还需要将植物修剪成理想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人体和自然的美,设计景观工程学的植物形态。植物生长缓慢,维护人员必须不断改变植物的形状,以确保植物的艺术形态。这样的话,设计师的设计就会完全显示出来。

4.2参照趣味性特点进行设计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一天,但有些上班族因为一天在室内工作约20个小时,渐渐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绿化工程学中植物配植的设计也完全唤起了人们对的自然兴趣,景观建模、色彩空间视角非常优越,引入了对野生的兴趣和对农村的兴趣,许多自然地形和水景项目一般都能充分展示乡村的乐趣。设计师必须研究如何利用风景来制造人们、娱乐、休闲场所。通过使用植物,可以显示出庭院风景的有用性和有趣的特征。当地的野花和特征性的植物被引入植物的构造中,一年四季为景观项目提供特征性的花和植物,并且增加了魅力。同时,花木要适当的配植,树木和灌木要密集,相互混合。这样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激发好奇心。例:根据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照明和设计风格,选择人物或动物角色的体型作为植物形状的艺术建模。

4.3按照植物颜色进行设计

季节变化的话,大部分的植物的颜色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植物颜色的变化,可以使风景变得更加鲜艳活泼。设计师在使用颜色作为设计要素的时候,必须注意植物的叶片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运用这种植物的韵律,促进了景观的多样性,赋予了生命的魅力。第一种是叶子的颜色,植物的叶子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或者是植物的叶子,或在绿叶上表現点状、块状模式。在新叶落下之前,它们会变成其他颜色,例如是银杏、枫树等。第二个树皮的颜色。当人们在森林中行走的时候,他们首先看到了树干。因此,很多景观设计者导入了红皮和紫外的榆树、白皮的柏木和白皮的白杨等树种。第三个是花的颜色。根据开花时期的不同,可以知道花和花的个子高还是矮。草本的花有着明亮多彩的特征。以木本植物为中心的观赏性木本植物,例如木兰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者应注意调整植物的颜色、形状、种类和道路、风景名胜区和建筑风格。设计的整体方向和风景的整体效果一起呈现的话,设计者可以科学合理。设计师就可以依照当地特色人文、当地植物、人们需求等信息,科学合理设计出颜色美观的、体型流畅的植物,让园林景观呈现出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刘朋辉,秦苗苗.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植与植物造景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52-53.

[2]赵晶.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植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55-56.

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园林景观的美感, 最开始来源于自然生态, 是自然生态美的体现, 和人文艺术美与生活质感美的统一。在每一个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里, 植被都是不可还缺的主要影响因素, 植被造景也能够协助园林景观搭建1个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综上所述, 旧有的植被造景理念, 不能满足自然生态历史时代的需要, 怎样完成园林景观植被的造景工作, 早已逐渐发展成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2 园林景观植被造景的规划设计艺术

2.1 自然生态性能是自然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

园林景观植被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 不单单需要思考植被的高自然生态使用价值, 还需要在重点强调自然生态使用价值的同时, 追逐其性能、景致、人文, 包括社会价值。它不单单以达到现代人们的需要为设计目标, 还需要思考其他各种生物和后代可以连续发展进步的需要。园林景观植被的美学感悟, 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美感与社会人文美感两类。

2.2 从园林景观艺术的要求开始

园林景观绿地, 不仅仅具备很强的使用性能, 并且能够产生各类景色。有些规划设计不思考具体地理位置和周边生态环境, 应用“拿来主义”简单粗暴的抄袭。有些规划设计的植被品类没有特征, 缺少改革创新认识, 导致植被景观万年不变, 不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美学理念的要求;有些规划设计工作人员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 仅仅依靠实践经验, 对规划设计作品的整体思路、格局分布, 没有展开深入地研究分析, 对植被配备的根本原则、比重以及自然生态作用, 没有深入考虑与分析研究, 造成规划设计的结果严重偏离实际需要。因此, 在规划设计方面, 需要思考植被配备方面的艺术美学要求。

2.3 需要符合植被自然生态要求

植被是活的生命个体, 作为园林景观里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不仅仅能够点缀装饰总体生态环境, 增长园林景观的艺术人文效果, 而且对维持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园林景观艺术人文, 是一类将性能、美学、科学相融合的艺术人文, 是具有生命力的、集合多类艺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人文。植被造景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需要展开有效的融合, 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把握好植被自身的美学特征, 包括总体园林景观的审美需要, 还需要深入了解多种植被的生长爱好, 遵守植被造景的根本原则, 进而使得景观项目的质量与园林景观植被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园林景观植被造景的规划设计搭建战略

3.1 落实好园林景观植被的配备规划设计

中国是一个植被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每个区域都存在独具特征的植被种类, 假如能够妥善使用上述丰富多样的植被资源, 在植被配备方面, 就会产生全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也是处理和解决城镇园林景观绿地持续增长建设花费问题的根本方法。所以, 选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作为主要种植对象, 与此同时, 也应该思考广泛引入其他适合生长的植被类型。除此之外, 还需要思考植被的来源是否便利、经济、数量等影响因素。

3.2 投资建设园林景观应以植被景色为主

造景指的是经过人工方式, 使用生态环境条件与组成园林景观的多种因素, 打造出人们所要求的景色。景色是园林景观的根本主体与人们欣赏客体。全新一代的城镇绿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中的生态环境绿化, 而是更加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的、以植被造景为中心的园林景观化朝向发展进步。所以, 我们提出植被景色最有魅力, 是具备生命力的象征, 而且投资费用比较低。自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很多人有机遇了解和认识到了欧美国家园林景观投资建设发展里, 植被景色的影响力, 深深感觉到仅仅依赖中国古典的园林景观, 早已不能满足改良生态环境自然效应的需要了。因此, 在园林景观的投资建设发展里, 早已有很多声音发出, 提倡充分关注植被景色。

3.3 规划设计自身的美学特征

园林景观植被, 是园林景观空间里选择性最大的组成部分, 能够按照使用者的要求, 调整布局设计, 因此其逐渐发展成了园林景观里不断改变的动态型景色。园林景观植被造景, 按照其种类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型、规则标准型以及混合搭配型。自然生态型的配备, 以仿照自然生态, 重点强调改变为主体;规则标准型, 主要以中心轴线对称布局为主;而混合搭配型则混合采取了自然生态型和规则标准型的特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 园林景观植被造景的规划设计, 本质上就是一类可连续性发展进步理论, 根植于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 依据自然生态体系里植被个体、植被之间等多个子体系的相互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进步, 先进专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 当代园林景观投资建设发展也应该逐渐面向市场化、标准化、先进化, 这也会促使城镇逐渐发展成了绿色自然生态的家园。综上所述, 当代园林景观植被自然生态的投资建设发展, 是一项长期工程项目, 要求全社会的一起努力。

摘要:随着城镇自然生态问题的日渐突出,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正在逐步升级, 城镇生态环境的投资建设发展, 正在朝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不断发展。现如今的住宅建筑植被规划设计, 早已不再是一般性的供应树荫与美感, 同时也需要为住户供应一个身心愉悦、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态空间, 达到人、城镇和自然生态的温馨、和睦、怡然相处。所以, 怎样搭建绿色自然生态收益的园林景观艺术, 逐渐发展成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全新挑战。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被

参考文献

[1] 贺建明.居民区植被绿化规划设计讨论[J]科学技术情报研发和社会经济, 2013 (11) .

[2] 俞孔坚, 李迪华.景色和城镇的自然生态规划设计:定义和理论[J].我国园林景观, 2011 (6) .

园林植物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及其功能概述

草坪,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草地,其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中多采用人工铺植或者播种草籽的方法,经过专门的培育形成整片草地;草坪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草坪也是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草坪的存在,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感受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向往之感,有效增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草坪在给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一定精神向往和满足同时,其更大的功能作用还在于其对城市生态、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美化人居环境

绿油油草坪的存在,首先给人以自然、静谧、生机之感,从而开阔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最重要的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1.2 调节区域气候

草坪能够显著提高周边环境的空气湿度、降低周边环境空气的温度;城市中在草坪达到一定面积、比例时,就能对区域内的气候产生影响。

1.3 减弱城市噪声

已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叶、茎等部位具有良好的吸音效降噪效果,以城市街道旁1 m宽、20 m长的草坪为例,其可以降低2 d B左右的噪声。

1.4 有效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分解、吸收、固定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于城市汽车尾气具有突出的净化效果。

1.5 水土保持作用

草坪由于致密的覆盖在地表上,特别是在地表下草根层的影响下,使草坪具备了良好的固结土壤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发生。

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设计

2.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草种的选择

对于城市园林草坪建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必须选择符合草坪所在地区的草种进行种植。第一步,科学确定建植草坪地区的气候类型、土壤土质等,是保证草坪日后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第二步,选择多个草种作为建植草种备选,依据建植草坪地区气候、土质特点和不同草种适宜生长的条件,综合确定最适宜草种,例如是选择冷季型草坪草,还是暖季型草坪草;是选择土壤肥力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的草种;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低的草种等,这些需要提前了解草坪所在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第三步,在充分了解草坪所在地区气候、土质及不同草种特点前提条件下,就可以确定具体用于建植草坪的草种,当然这时也要考虑所选草种的经济性及建植技术可行性等。

2.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设计

2.2.1 草坪主景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草坪设计中一定要有“主景”,且都是以有特色的孤赏树、树丛作为草坪主景来进行配置,且都是位于草坪中比较显著、显眼的位置。如果整个草坪地形呈起伏状态,那么关于草坪主景最好选择配置在地形、地势的最高处,而为了突显主景,在主景之外的其他树种选择要避免与主景树的体量过于相似或者颜色过于接近,旨在避免出现草坪主景不突出问题。总体来说,就整个草坪区域内的构图中心而言,一般都是选择孤植树,孤植树的存在首先给人带来以整个草坪视觉中心之感,另通过草坪与孤植树体量、高度的对比,也能形成一种视线上升、高耸之感。就草坪中孤植树主景来说,要注意孤植树植物的个体美,树姿应该挺拔、,色彩应该鲜明,体形略显大气,而寿命尽量较长的特色树种,如雪松、银杏、合欢、垂柳、栾树和法桐等;草坪中孤植树主景与周围景点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为营造一种空旷之感,周围景点与孤植树的距离最好保持在4倍树高左右。如果不选择孤植树做草坪主景,而是选择树丛做草坪主景,那么最好保证树丛树种的一致性,在丛植各株间距上要有所不同,体量之间最好有差异,这样设计的草坪主景能够给人以统一而不呆板之感;如可以选择水杉、圆柏等树种树丛做草坪主景。

2.2.2 草坪其他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对于较大面积草坪来说,除了有主景树外,其他空间还可以进行专门的配置,旨在丰富草坪植物景观,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草坪环境。

2.2.2. 1 丛林式配置

要想在面积较小草坪上营造一种大自然意境,从而让人有种领略到大自然风光之感,那么就离不开对特殊地形的利用,如在地形起伏的草坪上,自由种植一片单一、高大树种,从而增强树丛气氛,创造自然意境。

2.2.2. 2 空间隔离配置

要发挥树丛的空间隔离作用,从而完成对草坪的划分;这时在树种选择上最好选用分枝点低的常绿乔木,或者枝叶发达、枝条开展度较小的灌木类;而在草坪与灌木之间,可配以观花地被植物作过渡。

2.2.2. 3 背景配置

要想保证草坪上的花坛、花丛、主景树丛及建筑物等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离不开背景树丛的陪衬。在背景树种选择上,应该坚持树种单纯、树体紧密原则,旨在衬托前景,如选择不同树种,那么在树冠形状、树高及风格上最好保持一致。

2.2.2. 4 庇阴配置

为了保证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在夏季享受树阴,可以使草坪容纳较多的人休息纳凉,需要在草坪上专门种植庇阴树;对于庇阴树的选择,要求树冠要大、枝叶要密,且不宜发生病虫害;可以选择悬铃木、香樟、杨树和马褂木等做庇阴树。

摘要:在概述现代城市园林草坪及其功能基础上,从建植草坪过程中草种的选择、草坪主景植物及其他植物的配置几方面,对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与设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探索性地提出优化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对进一步改善现代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有所贡献。

关键词:城市园林,草坪,设计,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奚惠良,徐淑芳.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J].现代园艺,2016(2):50-51.

[2] 宋明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6(4):89-90.

[3] 杨雪.园林花卉草坪种植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78.

上一篇:水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