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范文

2024-07-11

中山大学历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就业跟踪调查;教学质量;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就业指导

一、调查内容设计

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调查范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07届、08届、09届和10届部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内容:用人单位调查内容主要有该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调查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指标。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有教学质量、实践创新、就业指导和思想素质等方面指标。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调查方式:由校学生处课题组负责开展调查,调查采取寄发调查问卷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方式,采取抽样调查办法。本次调查向有关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54份,有效收回37份,收回率占68.52%,发给毕业生调查问卷90份,有效收回76份,收回率84.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思想素质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的占绝大部分,“思想道德素质”占92%,“爱岗敬业精神”占91%,“团队合作精神”占91%,没有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实的工作作风的肯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农村生源占5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专业知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比较高,“专业基础知识”占89%,“英语计算机知识”占85%,均达到85%以上,有少数用人单位选“一般”,比例很低,没有选择“差”项。在这两项指标中,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基础教学工作的肯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应用上比较符合实际,同时,也说明该校毕业生在英语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比较强。学校近年来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安排都比较科学。但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高校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特别是一些热点专业、急需专业,都要求高校做出相应的学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该校应在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在实践能力方面,调查显示,选择“强”的选项数据比较理想,“组织管理能力”占83%,“实践动手能力”占80%,“调查创新能力”占80%,“工作适应能力”占79%,“语言表达能力”占78%,有少数用人单位选择 “一般”,也有个别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管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肯定。在电话访谈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进步很快,就业几年之后,能很快胜任单位主要岗位工作,并能升任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也取得较显著成绩。当今,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时,都是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这样能够缩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上岗时的培训周期,减少经营费用,并能使其更快地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岗位,所以实践经验少和创新能力弱的毕业生就业不具竞争优势。

(二)毕业生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在教学质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评价,认为“很好”占89%,“一般”占10%,“较差”占1%。说明学校比较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83%,“一般”占16%,“较差”占1%。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好,相对符合社会需求,但个别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杂繁。也就是说,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校有的课程设置还是未能完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部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比如在应用科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范围比较广,重点不突出。

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技能实践”选项的评价比较高,数据显示,认为“很好”占82%,“一般”占16%,“较差”占2%。说明该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机会少,社会实践活动不多,造成实践经验不丰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很重视,没有经历过实习实践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几乎不录用。对“创造创新能力”,学生认为“很好”占79%,“一般的”占21%,没有“较差”。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高,但从数据中也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并不突出,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比较少,缺少创新思维,存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对“人际沟通能力”选项,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占81%,“一般”占16%,“较差”占3%。说明学生在工作中对人事关系的处理比较好,但从数据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在语言、心理方面存在障碍。在“英语计算机应用”中,选择“很好”的占77%,“一般”的占19%,“较差”的占3%。说明学生英语语言的使用不是很好,计算机应用也不广泛。这两方面可能出于农业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从电话访谈中发现,有的学生连计算机最基本的原理和最简单的操作方法都不会,应用能力比较差,竞争优势不明显。在“组织管理能力”选项中,选择“很好”占83%,“一般”13占%,“较差”占4%。说明学生管理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职能作用。但从调查数据中,也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又不善于与人沟通,所以管理工作并不顺手,大多体现在农村学生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

在思想素质方面,在“爱岗敬业精神”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96%,“一般”占4%。在“团结协作精神”选项中,选择“很好”占91%,选择“一般”占9%。说明该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有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就业指导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选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很好”的占76%,“一般”的占24%,没有“较差”的选项。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得比较好,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着比较重要作用。但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制度还未完善,且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老师指导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就业课程设置”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的占73%,“一般”的占24%,“较差”的占3%。说明该校就业课程设置或安排已经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理想,未能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调查结果思考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设置专业;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选好专业知识课程,特别是专业精品课程。此外,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实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推行实习实践活动。高校要实施学生实习实践活动计划,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实习,把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起来,促进以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开发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创新课”,向学生传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树立“批判性”精神。此外,要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开展创业活动,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就业教学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就业形势分析,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对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提高毕业生应变能力。此外,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积极举办讲座,扩宽学生的政治理论政策形势视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勇,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及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汪敏,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安徽教育学院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 曾秀丽,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4] 敖慧斌,等.赣南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 杜 娟]

中山大学历史范文第2篇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正确

1.完整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B)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提出者是(A)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正确

2.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而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这反映了近代中国(C)国家主权的丧失。 A.领土主权 B.领海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正确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正确

4.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D)时期完成的。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正确 5.提出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这一明确主张的会议是(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6.中共党内开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是在(B)时期。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

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8.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这场运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C) A.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B.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C.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D.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问题

正确

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D)。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错误,正确答案是"D"

10.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

1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B)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B.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D.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

12.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新中国《宪法》

正确

13.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D)。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正确

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15.决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16.中华民国元年是(C)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正确

17.纠正王明“左”倾政治路线错误的会议是(C)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正确

18.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B)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正确

19.由农民阶级提出的资产阶级建国方案是(A)。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三民主义

D.新中国《宪法》

错误,正确答案是"A"

20.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的历史事件是指(C)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复出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正确

21.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D) A.武器装备落后 B.经济发展落后 C.科学技术落后 D.社会制度腐败

正确

22.完整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B)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23.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正确

24.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是在(D)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25.为了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的文章是(D)。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书》

C.《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D.《论持久战》

正确

26.“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在(C)中提出的。 A.《四洲志》 B.《筹海篇》 C.《海国图志》 D.《盛世危言》

正确

27.下列事件a.辛酉政变、b.天京事变、c.天津教案、d.黄花岗起义、e.镇南关大捷,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D) A.abcde B.abced C.bcaed D.baced

正确

28.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

29.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由此奠定中国大国国际地位,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正确

30.毛泽东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3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开端的标志是(A) A.《论十大关系》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八大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正确

32.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C)。 A.忻口战役 B.凇沪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正确

33.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彻底覆灭的历史事件是(B)。 A.北平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新中国建立

D.蒋介石败退台湾

正确

34.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C.破坏了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正确

35.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C)。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延安整风运动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正确 36.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正确

37.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D) A.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二十一条”签订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正确

38.“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D) A.吴晗发表《海瑞罢官》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正确

39.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40.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矛盾是(A)。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与教会势力的矛盾

正确

4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42.下列事件a.抗日救亡运动、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abcd B.bacd C.acbd D.badc

正确

43.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正确

4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D)。 A.革命纲领相同 B.领导者相同 C.革命前途相同 D.革命性质相同

正确

4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D) A.新三民主义 B.中共三大

C.孙中山三大政策 D.国民党一大

正确

46.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是在( C) A.中共四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正确

47.中法战争期间,率清军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D)。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冯子材

正确

48.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49.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 A.农工商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译书局

D.铁路矿务局

正确

5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B)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正确

3.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是在( C) A.中共四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正确

4.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我党的总方针是(A)。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占领农村建立根据地 C.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D.批判共产国际的左倾指示

正确

5.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直接相关的背景性历史事件(D)。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亚洲金融危机

C.2001年中国“入世” D.2003年抗击“非典”

正确

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的主要标志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8.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D) A.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二十一条”签订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正确

9.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正确

10.标志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11.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C.破坏了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正确 12.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13.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正确

14.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

15.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彻底覆灭的历史事件是(B)。 A.北平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新中国建立

D.蒋介石败退台湾

正确

1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7.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正确

1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主要来自(B)。 A.进出口海关税 B.中国的战争赔款 C.国外投资 D.私人投资

正确

19.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由此奠定中国大国国际地位,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正确

20.中共党内开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是在(B)时期。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

21.关于遵义会议的评价,错误的是(C)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转折点 B.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D.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正确

2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正确

2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抗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正确

2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D)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25.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B)。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陈独秀 D.瞿秋白

正确

26.下列事件a.辛酉政变、b.天京事变、c.天津教案、d.黄花岗起义、e.镇南关大捷,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D) A.abcde B.abced C.bcaed D.baced

正确

27.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B)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孙中山

正确

28.“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在(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正确

29.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历史条件下,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历史人物是(D)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孙中山

正确

30.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建国方案是(A)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

31.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事件是(C)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新文化运动 D.八.七会议

正确

32.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出现新的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香港回归

D.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正确

3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文革”结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34.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是(C)。 A.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 B.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对时局的意见》发表

正确

35.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而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这反映了近代中国(C)国家主权的丧失。 A.领土主权 B.领海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正确

36.毛泽东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37.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的历史事件是指(C)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复出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正确

3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39.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D)。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正确

40.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D)时期完成的。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正确

41.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C)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正确

42.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全国性政党是(C)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正确 43.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B)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正确

44.中法战争期间,率清军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D)。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冯子材

正确

45.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正确

46.镇南关大捷是在(C)战争中取得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47.“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D) A.吴晗发表《海瑞罢官》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正确

48.由农民阶级提出的资产阶级建国方案是(A)。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三民主义

D.新中国《宪法》

正确

4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 A.新三民主义 B.三民主义

C.孙中山三大政策 D.反对北洋军阀

正确

50.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其中不包括(A 单选题

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正确

2.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建国方案是(A)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

3.中法战争期间,率清军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D)。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冯子材

正确

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5.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 A.党指挥枪 B.官兵平等 C.拥政爱民

D.一切行动听指挥

正确

6.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D) A.中共八大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改革开放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7.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8.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D) A.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二十一条”签订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正确

9.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C)。 A.忻口战役 B.凇沪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正确

10.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B)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孙中山

正确

11.提出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这一明确主张的会议是(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12.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延安整风运动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正确

13.“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在(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正确

14.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这场运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C) A.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B.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C.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D.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问题

正确

15.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16.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 A.农工商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译书局

D.铁路矿务局

正确

17.中国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正确

18.下列事件a.辛酉政变、b.天京事变、c.天津教案、d.黄花岗起义、e.镇南关大捷,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D) A.abcde B.abced C.bcaed D.baced

正确

19.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C.破坏了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正确

20.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全国性政党是(C)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正确

21.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是在( C) A.中共四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正确

22.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彻底覆灭的历史事件是(B)。 A.北平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新中国建立

D.蒋介石败退台湾

正确

23.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直接相关的背景性历史事件(D)。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亚洲金融危机

C.2001年中国“入世” D.2003年抗击“非典”

正确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2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不包含割让领土内容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26.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B)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正确

27.镇南关大捷是在(C)战争中取得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28.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正确

29.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正确

30.鸦片战争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是(C)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正确

31.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

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正确

2.下列事件a.抗日救亡运动、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abcd B.bacd C.acbd D.badc

正确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D)。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正确

4.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C)。 A.忻口战役 B.凇沪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正确

5.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正确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D)。 A.革命纲领相同 B.领导者相同 C.革命前途相同 D.革命性质相同

正确

7.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全国性政党是(C)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正确

8.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兴起的学生运动主要有(C)。 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二0运动 D.五卅运动

正确

9.中共八大会议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人是(D)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正确

10.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11.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矛盾是(A)。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与教会势力的矛盾

正确

12.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 A.农工商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译书局

D.铁路矿务局

正确

13.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历史条件下,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历史人物是(D)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孙中山

正确

14.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的历史事件是指(C)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复出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正确

15.“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在(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正确

16.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提出者是(A)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正确

17.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正确

18.中共党内开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是在(B)时期。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

19.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是(C)。 A.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 B.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对时局的意见》发表

正确

20.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2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B)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正确

22.标志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2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D) A.武器装备落后 B.经济发展落后 C.科学技术落后 D.社会制度腐败

正确

24.决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25.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是在(D)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2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的主要标志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27.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文革”结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2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主要来自(B)。 A.进出口海关税 B.中国的战争赔款 C.国外投资 D.私人投资

正确

29.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C)。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正确

30.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

31.由农民阶级提出的资产阶级建国方案是(A)。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三民主义

D.新中国《宪法》

正确

32.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D)。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正确

3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正确

3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B)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孙中山

正确

35.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C.破坏了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正确

3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D)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3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正确

38.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直接相关的背景性历史事件(D)。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亚洲金融危机

C.2001年中国“入世” D.2003年抗击“非典”

正确

3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40.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兴国土地法》

正确

4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C)。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正确

42.中国共产党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B)。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四大 D.洛川会议

正确

43.决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的会议是(D) A.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正确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2.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事件是(C)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新文化运动 D.八.七会议

正确

3.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新中国《宪法》

正确

4.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正确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正确

6.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出现新的历史性突破的事件是(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香港回归

D.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正确

7.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提出者是(A)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正确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C)。 A.《兴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井冈山土地法》 D.《五四指示》

正确

9.“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在(C)中提出的。 A.《四洲志》 B.《筹海篇》 C.《海国图志》 D.《盛世危言》

正确

10.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我党的总方针是(A)。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占领农村建立根据地 C.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D.批判共产国际的左倾指示

正确

1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D) A.吴晗发表《海瑞罢官》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正确

12.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兴国土地法》

正确 13.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是(C)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新中国的建立

正确

14.完整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B)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1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正确

1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D)。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正确

17.毛泽东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18.下列事件a.辛酉政变、b.天京事变、c.天津教案、d.黄花岗起义、e.镇南关大捷,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D) A.abcde B.abced C.bcaed D.baced

正确

19.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民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C)。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正确

20.纠正王明“左”倾政治路线错误的会议是(C)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正确

21.镇南关大捷是在(C)战争中取得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2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23.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2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正确

25.中国共产党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B)。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四大 D.洛川会议

正确

26.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由此奠定中国大国国际地位,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正确

27.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 A.农工商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译书局

D.铁路矿务局

正确

2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主要来自(B)。 A.进出口海关税 B.中国的战争赔款 C.国外投资 D.私人投资

正确

29.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

30.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直接相关的背景性历史事件(D)。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亚洲金融危机

C.2001年中国“入世” D.2003年抗击“非典”

正确

31.下列事件a.抗日救亡运动、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abcd B.bacd C.acbd D.badc

正确

32.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A) A.天京事变 B.北伐失败 C.西征失败 D.东征失败

正确

3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文革”结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34.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C)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正确

35.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是在(D)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36.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这场运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C) A.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B.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C.解决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D.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问题

正确

37.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而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这反映了近代中国(C)国家主权的丧失。 A.领土主权 B.领海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正确

38.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正确

39.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正确

40.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是(C)。 A.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 B.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对时局的意见》发表

正确

41.中法战争期间,率清军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D)。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冯子材

正确

4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正确

4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抗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正确

44.中华民国元年是(C)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正确

4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

46.中国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正确

47.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D)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正确

4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D)。 A.革命纲领相同 B.领导者相同 C.革命前途相同 D.革命性质相同

正确

4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的主要标志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50.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是在( C) A.中共四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正确

44.“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C)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正确

45.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B)。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陈独秀 D.瞿秋白

正确

46.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A) A.天京事变 B.北伐失败 C.西征失败 D.东征失败

正确

47.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B)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B.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D.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

4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49.中国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正确

50.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A.革命纲领相同 B.领导者相同 C.革命前途相同 D.革命性质相同

正确

33.由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B)。 A.《资政新篇》 B.《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新中国《宪法》

正确

34.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兴国土地法》

正确

35.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B) A.武昌起义 B.保路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收回利权运动

正确

36.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文革”结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37.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正确

38.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39.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d)。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正确

40.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正确

4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我党的总方针是(A)。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占领农村建立根据地 C.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D.批判共产国际的左倾指示

正确

42.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正确

43.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由此奠定中国大国国际地位,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正确

44.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是在(D)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45.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正确

46.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D)时期完成的。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正确

4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正确

48.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矛盾是(A)。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与教会势力的矛盾

正确 49.为了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的文章是(D)。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书》

C.《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D.《论持久战》

正确

50.完整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B)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

A.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事件是(C)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新文化运动 D.八.七会议

正确

1.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是(C)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新中国的建立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在(C)中提出的。 A.《四洲志》 B.《筹海篇》 C.《海国图志》 D.《盛世危言》

正确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式提出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正确

4.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D)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正确

5.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文革”结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6.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民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C)。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正确

7.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是(B) A.武昌起义 B.保路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收回利权运动

正确

8.毛泽东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9.决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是(D)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10.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辛丑条约》签订

正确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12.“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在(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正确

1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D) A.中共八大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改革开放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1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开端的标志是(A) A.《论十大关系》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八大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正确

15.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C)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正确

16.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C)。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正确

17.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C)。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延安整风运动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正确

18.中国共产党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B)。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四大 D.洛川会议

正确

19.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C)。 A.《兴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井冈山土地法》 D.《五四指示》

正确

2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D)。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正确

21.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是在(D)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22.毛泽东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正确

2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的主要标志是(B)。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24.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B)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B.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D.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

25.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由此奠定中国大国国际地位,是在(A)。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正确

26.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兴国土地法》

正确

27.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而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这反映了近代中国(C)国家主权的丧失。 A.领土主权 B.领海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正确

28.镇南关大捷是在(C)战争中取得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正确

29.决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行全面阐释的会议是(D) A.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正确

30.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我党的总方针是(A)。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占领农村建立根据地 C.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D.批判共产国际的左倾指示

正确

31.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其错误的实质是(A)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C.破坏了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正确

3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B)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正确

3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34.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是在( C) A.中共四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正确

35.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D) A.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二十一条”签订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正确

36.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运动是(D)。 A.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正确

37.纠正王明“左”倾政治路线错误的会议是(C)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正确

38.民主党派放弃“中间路线”、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是(C)。 A.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 B.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对时局的意见》发表

正确

39.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 A.党指挥枪 B.官兵平等 C.拥政爱民

D.一切行动听指挥

正确

40.标志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4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D)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42.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C)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正确

43.关于遵义会议的评价,错误的是(C)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转折点 B.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D.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正确

44.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历史条件下,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历史人物是(D)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孙中山

正确

45.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是(C)。 A.忻口战役 B.凇沪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正确 46.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确 D 4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不包含割让领土内容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

48.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

4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 A.新三民主义 B.三民主义

C.孙中山三大政策 D.反对北洋军阀

正确

50.为了更好地领导抗日战争,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的文章是(D)。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书》

C.《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D.《论持久战》

正确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D)。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正确

2.中国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是在(B)。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正确

3.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正确

4.提出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这一明确主张的会议是(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正确

5.完整科学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B)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正确

6.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A) A.天京事变 B.北伐失败 C.西征失败 D.东征失败

正确 C 7.关于遵义会议的评价,错误的是(C) 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转折点 B.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D.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正确

中山大学历史范文第3篇

我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经过近4个月的艰辛努力,我考取了本校历史学专门史的公费研究生。

由于时间所限,我主要进行了三轮复习。第一轮是9月到11月,在两个月时间内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教材重新温习了一遍,这段时期我每天用于对专业课的复习大概是每天4-6个小时,把一些需要背诵的重要知识点重新用笔记录了一遍。对于一些教材中语焉不详的的知识点,则查阅其它参考书目和网上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考研网站上会有一些历史名词解释汇总和一些历史辞典,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这些名词基本可以涵盖整套历史学基础统考的知识点,在应对刁钻的名词解释乃至简答、论述等大题时,都会大有帮助。

第二轮复习从11月开始到12月份,在这一个月里我做出了两门通史的知识树和对照表,从横向、纵向将史实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近两年考试的问答、材料、论述等大题跨度很大,考察考生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概括能力。另外,如果复习时间充足,最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再看看相关学术前沿的书籍和期刊,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史学集刊》和各主要高校的学报等。

在考前一个月我进行了专业课的第三轮复习,主要就是清晰、准确地记忆各个知识点并在大脑中形成体系。对知识点的记忆可以利用关键词句法,即将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句(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条律首句)列出,重点明确又好识好记。

我觉得备考历史时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与工具。选择好的参考书和“三轮复习法”是我取胜的利器。合理的作息时间(一般一天学习不必超过10小时)和高效率也永远都是挂钩的。二是要有一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要有耐心,学历史尤其要耐得住寂寞。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面对备考时期所可能面临的各种诱惑(公务员考试、工作面试、懒惰、各种娱乐活动)而不为所动。只有带着不服输、不后退的勇气,才能经受考研战场上的种种考验,夺取考研战场上的最后胜利!

推荐阅读: 四川大学历年各专业报考录取比例

四川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四川大学2013招收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目录及研究生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历史范文第4篇

摘 要 院系资料室是院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职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院系资料室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强与校级图书馆的联系,强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关键词 新世纪 资料室 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校除校级图书馆外,各院系、教学部、研究所(室)也多建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用于存放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图书信息文献资料。这些院系资料室是本系的专业文献资料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图书资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独立与校级图书馆,直接由院系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院系资料室服务功能逐渐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院系资料室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把它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为例,谈谈新世纪院系资料室的建设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

1 近期院系资料室的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简称农史室)特藏书库创立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当时负责中山大学农学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梁家勉先生酷爱祖国农业历史研究,在到访中山大学生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教授的鼓励下,梁先生萌发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专藏室”的设想,并草拟了“简则”。1955年,为响应中央农业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号召,在丁颖校长支持下,梁先生于华南农学院图书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遗产特藏室”,1978年发展为研究室。特藏室及后来的研究室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农业文献的收集、典藏和研究,更标志华南地区农史研究建置化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几代农史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特藏书库已馆藏已达7万多册(其中古籍近4万册,里面不乏弥足珍贵的罕本和善本),形成以古农书馆藏为特色的世界古农书版本最多的中国农业历史文献收藏中心。1980年率先在国内招收农史研究生,2004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农史研究室会同学校其它专业教师,成功申报历史学专业,在农史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历史系,形成历史学、历史学(文化旅游)两个本科招生方向。这时农史资料室也承担历史资料室的职责,文献信息的收集也从单一的农史情报资料,转向农史、历史和旅游类图书。2008年又组建了两个跨院系的研究中心,即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农史资料室的馆藏方向又进一步丰富。

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能否发挥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在很程度上取决于馆藏能否形成特色。馆藏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下面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资料室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1)文献资料收集,突出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上世纪80年代华农大8个部级研究室之一。特藏室成立之时就组建了特藏书库,里面收藏了大量中国农业历史方面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有的非常不易获取。它们包括建国前后从全国各地采购了3万多册的线装古籍,国内外出版或非正式出版的罕见农史类文献,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赠送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资料,教师出国访问考察带回来的资料,各种学术会议的论文和院系教师撰写的论著、学生的毕业论文。除此之外,按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不间断地定购相关的图书、杂志、期刊、工具书,从而使资料室的藏书结构能突出本专业的特点,以保证教师、学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要。

(2)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在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树立新的收藏观念,建立现代的资源收藏体系。既要搞好传统文本文献的收集,又要加强电子图书资源等虚拟文献的建设。近年农史资料室根据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收集和购置了大批电子文献,如《文渊格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国方志丛书》等。这些大型电子资源,大大提搞了文献检索效率。此外,还加强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交流,推动校图书馆购买“读秀”、“超星”、“CNKI”等电子资源的使用。

(3)采取数字化管理提高借阅效率。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由传统资料室向现代资料室转变,就是必须对文献录入、检索和管理实现数字化。为此,农史资料室不仅配备电脑、网络、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读卡器等现代化图书管理设备,而且还把多达7万册的馆藏图书信息已全部录入学校图书管理管理系统。使图书的录入、检索、借阅和管理均可通过电脑完成。这不但大大提高了读者的文献检索效率,而且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管理,精准高效。

2 为实践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方式

(1)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当今时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加上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进一步增剧了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难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地参与本院科研项目工作中,准确了解课题组、重点学科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作出处理,调整服务内容和方法。这样,提高资料室的服务层次的同时又提高了资料员的业务能力。

(2)配合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教学服务是高校院系资料室的重要功能之一。农史资料室经过30余年建设目前,已达一定的规模。馆藏总量近7万册,其中古籍藏量3.8万册。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院学生已达 1600 多人(其中本科生 1600 人,研究生 49 人),并且学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文科学院,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资料、信息的需求相对较大。农史资料室为配合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如,为实践教学需要提供教学展示器具、为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供教学场所、为丰富学生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提供资源来源等。目前需借助资料室开展的课程有:方法论、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农业历史文献学等。

3 院系资料室未来发展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比较早,在采编、借阅、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较为成熟,图书的借还、检索均可通过电脑操作完成,方便快捷。图书馆的方便快捷,让读者对传统院系资料室的服务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图书馆成熟经验,加快资料室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1 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协调配合力度

(1)图书馆应参与院系资料室业务管理。大多数高校院系资料室未纳入到校级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实现统一规划、统筹管理,而是直接隶属院系管理。院系是一个学术机构,缺乏指导图书情报专业业务能力。正是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指导资料室图书管理规范化欠缺。因此,应理顺院系资料室与校级图书馆双重领导的隶属关系,以便工作上的协调与配合。图书馆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相结合,主要从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各业务流程、文献信息检索的利用、应用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对院系资料员进行全面培训。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把分散在各院系的资料室连接成一个相互协助、开放的有机整体,使资料室成为图书馆隶属下的一个专业书库。

(2)实现文献统一订购、资源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院系资料室信息化建设的鲜明特色,表现在馆藏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博、专、深的专业书刊和与本学科相关的书刊、各种工具书等,这也是资料室不同于学校图书馆的主要区别之一。然而,院系资料室经费长期严重不足,使得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充实和及时更新,馆藏特色难以较好地维持下去,这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由于协调工作欠缺,一方面,图书馆和资料室在图书购置方面经常出现重复订购、浪费资金;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科研必需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力的文献资料往往因经费不足无法订购。因此在购置图书时,要加强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沟通,明确各自的收藏范围和重点,形成一个既密切联系又合理分工的协作信息系统。避免重复采购,保证学校图书馆“大而全”、院系资料室“小而精”,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3.2 深化资料室管理人员职业化教育

(1)聘用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工作人员。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系的专业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资料室工作人员应懂得并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熟悉本院系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熟悉本学科教师所任课程及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检索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同时参与一定的文献的整理和开放。因具有本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订购资料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合理使用资金,又使藏书更突出专业特色,利用价值更高。这也是图书馆所不能相比的。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知识。资料员的业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料室服务质量的高低。新世纪下,除要求资料员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必须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料员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图书分类、计算机编目、信息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使之能够做到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下对图书进行编目、借书和还书;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相关外部设备;掌握信息存贮及信息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及检索等。

4 结语

院系资料室不同于图书馆,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只有加强其文献资源的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同时应在资源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层次等方面应重新定位,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使之具有更开放的心态和切实行动,才能使它成为教学科研的信息中心,成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信息港。

中山大学历史范文第5篇

第一章作者将大学英语教学30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恢复阶段 (1978~1984) 、稳定发展阶段 (1985~2001) 和教学改革阶段 (2002~至今) 。教育部在1978年8月召开了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会议形成的《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于1979年3月印发全国, 提出了“要大力办好高等学校公共外语教育”为国家“培养既懂专业又掌握外语的科技人才”[1], 将科技人员掌握外语工具的问题放到了首要位置, 公共外语长期不受重视的局面发生转变。1983年起高考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 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起点。1985年3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6年4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 》。这两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确定的分级教学、定性定量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阅读必修课的设置等都是改进英语教学的重要措施, 进一步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1999年,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为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 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改革过去比较单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实用能力。改变过去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指导思想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鼓励开展双语教学, 推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改革,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 这一系列举措使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出现了崭新局面。

第二章分5节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论述。教学大纲的设计 (Syllabus Design) 是关于教育体系目标的设立、内容、实施及评估的研究。Syllabus指某一科目所包含的具体的教学内容。 (white, 1988) 。Nunan (1991) [2]认为Syllabus侧重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语言教学中, 它包括: (1) 对学习者需要语言的目的的研究; (2) 目标的确定, 大纲、教学法及材料的设计; (3) 对这些步骤影响学习语言能力的评估。在本章作者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1980, 草案) 的内容, 然后分析了原因。该纲强调以阅读为主, 听说写不是教学目的, 要求也比较低。作者分析了原因:当时文革结束才3年多时间, 教育事业拨乱反正, 正处于恢复阶段。但它第一次将大学英语分为两个阶段:基础教学阶段——为学生阅读英语科技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专业阅读阶段——使学生具备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的能力。这对后来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1985年2月和1986年3月, 国家教委分别印发了针对不同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首次提出分级教学, 标准化统一考试等, 首次将听说写能力列入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次突破”[3]。考虑到中学阶段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 (1999) 提出“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以及“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等思想, 强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并将原来处于第三层次的“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提升到第二层次, 第一次将四级定为全国各类高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本纲的一个重要决策”[4]。2004年1月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首次提出将大学英语作为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教学目标不再是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 而是强调 (1)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2)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理念、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听说能力的重视, 这与85、86和99版的大纲有了实质性的改变[5]。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更为明确地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要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 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 不同时期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适应了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对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引领和规范作用。

第三章分三节探讨了教学模式及其基本要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 外语教学可分为三大类型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性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型模式, 以及进入90年代后,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 在前2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型教学模式。后者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英语教学模式, 顺应了时代潮流, 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第四章回顾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历程, 阐述了大学英语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1987年第一次实施时大约10万人发展到目前的每年1400万人,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 成了一个民族品牌。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1987~1995年的开发阶段, 着重建立各种保障考试质量的机制, 流程和体系, 确保考试信度。这一阶段的工作为四、六级考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6~2002年的发展阶段, 改革了考试内容和题型, 以提高考试效度为主线。2003年以来是完善阶段。通过考试管理体制、计分体制、内容和题型等各方面的改革, 改进了考试对教学的后效。而1999年四、六级开始实施的口语考试, 被认为是第二阶段最具意义的改革成果, 最具交际真实性。四、六级考务体系的调整以及考试计分体制的改革,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高风险考试给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学英语综合评估模式, 从根本上改变了以考代评的传统评估目的, 实现评估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 评估手段的多样化, 评估功能的多重性, 充分发挥评估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第五章阐述了教材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85年) 以语法为主, 强调句型操练, 在选材方面, 开始注意语言的真实性。第二阶段 (1986年至20世纪末) 强调打好语言基础, 突出阅读技能的培养, 开始注意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时期的教材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系列。进入21世纪后, 教材建设进入第三阶段, 以“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为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6], 教材开发出现了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 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教材内容的更新, 教学体系的变化, 对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该章最后, 作者阐述了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教学问题, 强调了网络及多媒体在创设有利的语言环境, 解决师资力量不足, 革新教学模式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当然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方面还存在教材编写缺乏理论研究;盲目照搬国外有关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 缺少配套教材, 教学软件的功能有待完善等问题[7]。

第六章论述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作者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在很长时间内发展不理想的原因。在建国初期大力发展了俄语教育, 忽视了英语和其它语种的发展。这是历史原因。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教师人数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的速度。教学负担普遍较重, 这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提高。这是现实原因。为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育部先后采取如公派留学和师资培训等多种措施。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首次将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接着分析和介绍了教师培训受到空前重视的三大原因以及为确保师资队伍建设所组织的专家巡讲, 出版社利用假期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班等等。这一切都帮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2年4月10号,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341所学校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 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教师中专科人数156人, 占1.2%, 学士人数9702人, 占72%, 硕士人数2955人, 占21.9%, 博士人数46人, 占0.3%。到了2008年, 被调查的教师中硕士有6703人, 占53.5%, 博士有148人, 占1.2%, 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

第七章回顾了研究生教学的发展。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以来, 教育部先后制定三个纲领性文件, 用于指导全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1983年版的《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 (试行) 》, 特别强调研究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993年版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突出英语学习为专业服务的思想;2008年版的《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 (试行) 》, 根据不同水平和培养目标, 将研究生英语教学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二个层次。体现了下列两种趋势: (1) 更加重视研究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 以及学术交流能力; (2) 研究生英语教学日趋开放性, 多元化。

第八章到第十一章分别介绍了大学俄语、大学德语、大学日语、大学法语的发展过程。从大学外语的恢复阶段到稳定发展、改革阶段, 大纲经历了数次修改。每次修改, 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都会发生变化。即由结构大纲 (重视词汇和用法等语言知识) 到综合大纲 (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并重, 阅读能力放在最重要位置, 重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阐述了大纲的几点很重要的作用, 也指出了大纲的局限性。 (由于不能经常修订, 年代久了之后, 难免与时代和社会需求脱节。现实情况复杂多样, 教学不一定能满足大纲的设计要求。) 但尽管如此, 一个好的大纲在指导、推动外语教学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大致上, 大学外语教材的发展也和他们的教学大纲的发展有着相似性。即以恢复阶段的科技外语为中心, 到稳定发展阶段的重视语言共核教育, 再到改革阶段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均衡培养。这样的发展道路, 正是顺应了每个阶段的社会需求的结果, 也是贯彻、执行每个不同阶段的教学大纲的结果。

综观全书, 作者所构建的大学外语发展报告, 因其完整性、系统性、纪实性和客观性而特色鲜明。

首先是完整性。从宏观上看, 该报告把我国大学外语发展的历史置于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会议精神、大纲内容为语料;以改革开放、大学外语教育发展为主轴;以时间顺序为纽带进行阐述, 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即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促使了大纲的修订、新教材的不断开发、综合评估体系的完善, 而这一切又反过来推动了大学外语教育和改革开放的向前迈进。作者把这30年分为三个阶段——恢复阶段、发展阶段和改革阶段, 颇具新意。做到了时间上的连贯、通顺, 内容上的客观与完整。有利于对教学研究的融会贯通。另外一大特点是, 本书对每个大纲形成的前因后果、来胧去脉都作了详细阐述, 对各个阶段大纲内容进行了比较。这些有利于读者加深对各时期大纲的认识。

其次是系统性。报告从各阶段大学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入手, 将围绕大纲所进行的教材编写、评估体系的建立串联起来, 阐述大纲、教材和综合评估体系所取得的成就、意义、不足以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从而实现了报告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此, 可以说它是一个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地介绍我国高校大学外语教育的报告。当然, 因本书是团队合作编著, 虽在大局上坚持了基本的范式与线索走向, 但难免各章质量有失均衡, 有的地方叙述过于琐碎。但瑕不掩瑜, 它对我国高等教育以后的发展有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摘要:该文介绍了王守仁先生主编的《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一书。该书以改革开放为主轴, 从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材的编写, 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等层面对大学外语30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阐述。全面、系统、纪实性强。对大学外语教育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指导意义。是广大大学外语教师必备的参考书。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育,改革开放,发展,回顾

参考文献

[1] 李传松, 许宝发.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96.

[2] 高文成.语言学精要与学习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26.

[3] 李良佑, 张日昇, 刘犁.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外语出版社, 1988:492.

[4]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 高等学校本科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79.

[5] 王健, 杨党玲.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新论[J].外语教学, 2005 (3) :96.

[6] 宫力.开创新时代交互英语[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8.

中山大学历史范文第6篇

摘要:初中历史的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很多学生们都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影响,对于很多传统事物很难提起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图文并茂的历史故事是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的,初中课堂也有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刺激学生们的记忆点。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量就是比较大的,如果记忆力不好的话,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学习吃力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交给学生们一些有利于记忆的方法,“造句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记忆方法。本文将对这种记忆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造句记忆;教学应用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优化,历史学科主要考验的就是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背诵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对历史学科更加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记忆的更快,更牢。教师需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解。记忆主要是依靠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对于有规律的东西学生们总是会记忆的很深刻,有趣的知识也是一样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造句法”让学生们有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过程,这对于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历史学科的丰富性和联系性以及课改要求概述

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比较有规律的学科,历史事件是不会变的,这对于学生们学习情况也是比较有利的,不需要反复的进行背诵。在学习过程中端正态度用心记忆就可以完成任务。我国的历史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源远流长的历史阶段让历史知识也更加繁琐复杂,作为一个整体,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多多联系,历史事件之间联系性是比较强的,如果不进行联系捋顺,学生们很容易找不到头绪。历史知识条块分割前后知识衔接不上会让学生们对学习历史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光要教授知识,还需要编制一些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们的记忆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形式产生了变化,小组学习的模式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分成小组进行学习主要是考验学生们的合作团结能力,一个人思考时间是比讨论得出结果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初中阶段知识比较多,学生们应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教学背景和学习模式对学生们进行记忆训练和辅导。小组中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是有区别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探索课内课外适用性比较强的记忆方法,在学生们的学习习惯方面进行教导,让学生们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造句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历史事件进行造句编写,押韵好理解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是编写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历史事件涵盖全面,线索更加清晰。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启发,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总结是一种能力培养。很多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觉得历史知识比较容易记混,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内容带领学生们在书上做好标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对于造句式记忆方法,主要考验的就是学生们的再提炼能力,在学习过知识后应该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记忆和理解,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以及教师的启发可以让学生们的智慧发挥到无限大。

第二个方法就是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们进行记忆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善意引导,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们结果,要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启发。学习方法引导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时间和地点来进行“造句”,这种教学启发可以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认识到历史教材中知识汇总的汇率后,学生们对历史造句的记忆方法也有了基本的概念,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第三个方法就是将“造句式”记忆方法和游戏内容融合,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1]。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对句子进行精炼,五字一句是比较符合逻辑规律的,而且也比较利于学生们记忆,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游戏。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的学生们利用历史线索进行“造句”。小组之间要相互竞争,竞争关系的小组要快速背诵下来对方小组编写的句子,这种激烈比拼的情况下,学生们的意识是紧绷的,对于记忆的知识印象会比较深刻,而且记忆持续时间比较长。教师也要适当提供一些奖励,让学生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才能对历史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建立起更强大的学习自信[2]

三、“造句式”记忆方法对学生们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就是有利于教师巩固课堂,课堂时间比较短,精炼型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接收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个影响就是有利于学生们平时学习,以及中考复习指导。已经成为体系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们在复习的时候多多利用。

第三个影响就是培养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化解更多的历史难点。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结束语

造句式的历史学科记忆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更多关于学习历史的经验,在其他学科中也可以尝试应用,初中阶段就是积累基础知识的阶段,历史学科对于学生们的成绩以及核心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多多创新记忆方法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袁绍佳.“造句式”记忆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

[2]张国营.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學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48.

上一篇:中铁安全总结范文下一篇:装饰装修墙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