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范文

2023-09-22

物流系统范文第1篇

1.物流数据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治理中最主要的就是数据的收集工作,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入的主要技术。

(1)条码技术。(可扩充) (2)射频技术。(可扩充) 2.物流自动跟踪技术 (1)GPS技术。(可扩充) (2)GIS地理信息技术。(可扩充) 3.物流EDI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即EDI技术,指一种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贸易伙伴之间传播标准化的商务贸易元素方法和标准。EDI系统一般由硬件设备、增值通讯网络及网络软件、报文格局尺度、应用系统界面与尺度报文格局之间相互转换的软件和用户的应用系统所组成。

二、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相关标准?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1)唯一性:代码结构必须保证每一个编码对象仅有一个唯一赋予它的代码;(2)可扩充性:代码结构必须能适应同类编码对象不断增加的需要。 (3)简短性:在不影响代码系统的容量和可扩性的情况下,代码位数应尽可能少;(4)格式一致性:无论是机器处理还是手工处理信息都应用规范化的代码,以提高代码的可靠性;(5)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代码应便于修改,以适应分类编码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以及其相互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6)含义性:代码应尽量有最大可能限度的含义;(7)稳定性:代码不宜频繁变动,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8)识别性:代码应尽可能反映分类编码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并便于各类用户了解和使用;(9)可操作性:代码应尽可能方便事务员和操作员的工作,减少机器处理时间。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内容:(1)物流对象,指物流过程中的物资及物流单元,应对物资所处的不同状态、不同环节、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编码;(2)物流设施设备,设施、设备分别指物流运作中的不动产和动产,应按功能特征进行分类编码;(3)物流作业节点和作业主体, 节点:物流作业的场所和地点;作业主体即物流服务的提供方和操作者;(4)物流单证,是物流信息的载体,产生于具体的物流作业环节;(5)物流信息属性,指与实物相关的物流信息描述。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相关标准:(1)基础标准:标准化工作基础标准;(2)业务标准:物品分类编码标准,参与方分类标准,位置分类标准,运输分类编码标准,单证分类编码标准,时间和计量分类编码标准;(3)相关标准:EDI相关代码标准, GPS相关代码标准,其它标准。

三、简述二维条码技术应用。

(1)二维条码门禁应用。(可扩充) (2)食品与药品安全应用。(可扩充) (3)身份识别卡的应用。(可扩充)

(4)运输行业的应用。(可扩充) (5)文件和表格应用。 (可扩充) (6)资产跟踪。

四、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1)非接触式识别;(2)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3)抗恶劣环境;(4)保密性强;(5)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6)具有可读写能力。

五、EDI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专业报送业者等)。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可以简述如下:

(1)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在接到订货后制定货物运送计划,并把运送货物的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如零售商),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制定车辆调配计划和接收货物业主制定货物接收计划。

(2)发送货物业主依据顾客订货的要求和货物运送计划下达发货指令、分拣配货、打印出物流条形码的货物标签(即SCM标签,Shipping Carton Marking)并贴在货物包装箱上,同时把运送货物品种、数量、包装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依据请示下达车辆调配指令。

(3)物流运输业主在向发货货物业主取运货物时,利用车载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流条形码,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运送货物。

(4)物流运输业主在物流中心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作成送货清单并通过EDI向收货业主发送发货信息。在货物运送的同时进行货物跟踪管理,并在货物交纳给收货业主之后,通过EDI向发货物业主发送完成运送业务信息和运费请示信息。

(5)收货业主在货物到达时,利用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汉条形,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开出收货发票,货物入库。同时通过EDI向物流运输业主和发送货物业主发送收货确认信息。

六、国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物流领域有何作用?

在物流领域中实现全球范围内无缝隙的移动目标定位通信与监控管理,一方面保证运输车队与公司之间的联系,帮助驾驶人员进行定位、了解导航信息;另一方面相关方面也可以通过定时或随时提取车队的位置及行车轨迹,检测车船队情况,向车船对发出警报或控制车辆,保证车辆安全,也可以向客户提供货物情况信息查询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七、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系统中有哪些应用领域?

物流的实质是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对地理空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具有空间尺度和空间特征。GIS 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设施定位: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 个仓库运往M 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配送区域划分: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 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

八、U/C矩阵工具的主要目的

U/C矩阵的作用:划分子系统。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过程,列表示数据类,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四个方面:

(1)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中的疏漏和错误。 (2)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 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4)通过系统之间的联系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

九、请分析结构化的开发工具方法和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异同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基本思想在系统建立之前信息就能被充分理解。它要求严格划分开发阶段,用规范的方法与图表工具有步骤地来完成各阶段的工作,每个阶段都以规范的文档资料作为其成果,最终得到满足用户需要的系统。

优点:(1)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2)开发过程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文档,便于后期的修改和维护缺点。

缺点:(1)开发周期长;(2)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开发过程复杂繁琐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一些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基本思想开发人员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就系统的主要需求取得一致意见后,开发一个原型(原型是由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的、简单易用的小型系统。原型应该是可以运行的,可以修改的。)并运行之,然后反复对原型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优点:(1)需求表示清楚,用户满意度较高;(2)降低开始风险和开发成本缺点缺点:(1)原型法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2)系统难于维护;(3)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会拖延开发进程适用范围。适用情况:(1)用户需求不清,管理及业务不稳定,需求经常变化;(2)规模小,不太复杂;(3)开发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

十、简要说明物流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物流系统范文第2篇

1.物流数据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治理中最主要的就是数据的收集工作,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入的主要技术。

(1)条码技术。(可扩充) (2)射频技术。(可扩充) 2.物流自动跟踪技术 (1)GPS技术。(可扩充) (2)GIS地理信息技术。(可扩充) 3.物流EDI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即EDI技术,指一种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贸易伙伴之间传播标准化的商务贸易元素方法和标准。EDI系统一般由硬件设备、增值通讯网络及网络软件、报文格局尺度、应用系统界面与尺度报文格局之间相互转换的软件和用户的应用系统所组成。

二、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相关标准?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1)唯一性:代码结构必须保证每一个编码对象仅有一个唯一赋予它的代码;(2)可扩充性:代码结构必须能适应同类编码对象不断增加的需要。 (3)简短性:在不影响代码系统的容量和可扩性的情况下,代码位数应尽可能少;(4)格式一致性:无论是机器处理还是手工处理信息都应用规范化的代码,以提高代码的可靠性;(5)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代码应便于修改,以适应分类编码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以及其相互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6)含义性:代码应尽量有最大可能限度的含义;(7)稳定性:代码不宜频繁变动,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8)识别性:代码应尽可能反映分类编码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并便于各类用户了解和使用;(9)可操作性:代码应尽可能方便事务员和操作员的工作,减少机器处理时间。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内容:(1)物流对象,指物流过程中的物资及物流单元,应对物资所处的不同状态、不同环节、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编码;(2)物流设施设备,设施、设备分别指物流运作中的不动产和动产,应按功能特征进行分类编码;(3)物流作业节点和作业主体, 节点:物流作业的场所和地点;作业主体即物流服务的提供方和操作者;(4)物流单证,是物流信息的载体,产生于具体的物流作业环节;(5)物流信息属性,指与实物相关的物流信息描述。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相关标准:(1)基础标准:标准化工作基础标准;(2)业务标准:物品分类编码标准,参与方分类标准,位置分类标准,运输分类编码标准,单证分类编码标准,时间和计量分类编码标准;(3)相关标准:EDI相关代码标准, GPS相关代码标准,其它标准。

三、简述二维条码技术应用。

(1)二维条码门禁应用。(可扩充) (2)食品与药品安全应用。(可扩充) (3)身份识别卡的应用。(可扩充)

(4)运输行业的应用。(可扩充) (5)文件和表格应用。 (可扩充) (6)资产跟踪。

四、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1)非接触式识别;(2)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3)抗恶劣环境;(4)保密性强;(5)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6)具有可读写能力。

五、EDI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专业报送业者等)。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可以简述如下:

(1)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在接到订货后制定货物运送计划,并把运送货物的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如零售商),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制定车辆调配计划和接收货物业主制定货物接收计划。

(2)发送货物业主依据顾客订货的要求和货物运送计划下达发货指令、分拣配货、打印出物流条形码的货物标签(即SCM标签,Shipping Carton Marking)并贴在货物包装箱上,同时把运送货物品种、数量、包装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依据请示下达车辆调配指令。

(3)物流运输业主在向发货货物业主取运货物时,利用车载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流条形码,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运送货物。

(4)物流运输业主在物流中心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作成送货清单并通过EDI向收货业主发送发货信息。在货物运送的同时进行货物跟踪管理,并在货物交纳给收货业主之后,通过EDI向发货物业主发送完成运送业务信息和运费请示信息。

(5)收货业主在货物到达时,利用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汉条形,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开出收货发票,货物入库。同时通过EDI向物流运输业主和发送货物业主发送收货确认信息。

六、国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物流领域有何作用?

在物流领域中实现全球范围内无缝隙的移动目标定位通信与监控管理,一方面保证运输车队与公司之间的联系,帮助驾驶人员进行定位、了解导航信息;另一方面相关方面也可以通过定时或随时提取车队的位置及行车轨迹,检测车船队情况,向车船对发出警报或控制车辆,保证车辆安全,也可以向客户提供货物情况信息查询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七、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系统中有哪些应用领域?

物流的实质是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对地理空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具有空间尺度和空间特征。GIS 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设施定位: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 个仓库运往M 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配送区域划分: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 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

八、U/C矩阵工具的主要目的

U/C矩阵的作用:划分子系统。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过程,列表示数据类,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四个方面:

(1)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中的疏漏和错误。 (2)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 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4)通过系统之间的联系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

九、请分析结构化的开发工具方法和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异同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基本思想在系统建立之前信息就能被充分理解。它要求严格划分开发阶段,用规范的方法与图表工具有步骤地来完成各阶段的工作,每个阶段都以规范的文档资料作为其成果,最终得到满足用户需要的系统。

优点:(1)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2)开发过程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文档,便于后期的修改和维护缺点。

缺点:(1)开发周期长;(2)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开发过程复杂繁琐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一些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基本思想开发人员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就系统的主要需求取得一致意见后,开发一个原型(原型是由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的、简单易用的小型系统。原型应该是可以运行的,可以修改的。)并运行之,然后反复对原型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优点:(1)需求表示清楚,用户满意度较高;(2)降低开始风险和开发成本缺点缺点:(1)原型法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2)系统难于维护;(3)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会拖延开发进程适用范围。适用情况:(1)用户需求不清,管理及业务不稳定,需求经常变化;(2)规模小,不太复杂;(3)开发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

十、简要说明物流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物流系统范文第3篇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物流管理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后续课程:

ERP综合模拟、库存管理方法实践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物流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并掌握系统开发的理论、方法、规范技术和工具,了解与信息系统开发有关的国家标准,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算法,按设计流程编程,上机调试通过,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在专业教师及外聘行业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将学生带到物流企业现场参观,深化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对不同物流岗位的认识、对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发挥作用的认识,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比如带领学生参观营口港,让学生现场学习货物堆场及其物流信息系统的运作情况,亲身体验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

第1-3天,课程培训,组织到企业或组织实地调查,或根据学生特点自行安排实践地点;

第4-7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框架,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初稿,按照学校统一的格式要求;

第7-14天,教师检查设计结果,组织答辩。

四、指导方式

由指导教师召开课程设计动员会,进行分组,指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小组的协同工作和指导教师的辅导,

完成题目。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验收及评定。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教师检查、提问,评定论文成绩)。 2.评分办法:

根据学生的报告题目与内容相结合的程度和报告的格式等综合质量给出,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管理信息系统》,蔡淑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管理信息系统》,陈国青,李一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物流系统范文第4篇

物流系统的组织要素: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物流系统所具有的系统共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

物流系统自身特性:广阔性,智能性,可分性,复杂性,多目标性.

物流系统的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运输,然后是仓储.

34. 35. 33.

业. 2.随着(ABCD)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得运用,使人们逐渐认

直线职能式组织特点:集中统一指挥,能发挥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体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A.MRPB.DRP专业人员的才能,智慧和积极性,比较适合现C.看板制D.JITE.GIS3.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过于正规物流系统的边境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BCD)等几大领域A.采购B.生产C.流化,权力集中于高层,结构不够灵活,横向协调通D.消费

性差,特别是物流运营的业务执行部门缺乏自4.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A.运输B.存储主性很难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性.

C.装卸D.包装E.流通加工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制,特点是”集中政策,分5.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是(AB)A.散经营 点B.线C.面 精益物流战略(基于成本)适用于价格需求弹6.结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结点所具备的功性系数大的普通产品,产品价格是客户购买的能可以将其分为(ABC)几类。A.单一功能点B.复动因,需求是稳定可测的,企业产品的种类一合功能点C.枢纽点D.交叉点E.双向点 般也较少,产品生命周期长.

7.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 A.要素一体化B.建立战

5. 多边治理:也称市场治理或合同治理,是指物流系统所需要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提供的.

6. 7. 8.

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点和线.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有:点状结构,线状结构,圈状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

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为:三大服务领域,一个企业群,两个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一个宏观发展环境. 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按经济区域进行. 我国目前的区域物流基地:山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广东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闽南三角洲.

36.

敏捷物流战略(基于时间)适用于对时间,服务略联盟C.资源共享D.市场化E.分散组合 要求较高的流行商品;企业的产品种类多,利8.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涉及(ACD)A.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润较高;生命周期较短.

B.当地传统系统C.交通基础设施建设D.信息网络建设

快速反应物流战略(基于时间)适用于有较高9.在某个区域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或是配送中心,要考察该区域收益率的商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技术水的经济总量,规模,其中包括(ABCDE)A.进口总量B.国内生产总值C.平,员工素质和物流设施与竞争对手相当,生融资渠道D.信息平台E.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产系统具有高度柔性化,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10.,建设一个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程序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它们是(ABCDE)A.规划下游战略伙伴紧密合作,能够确保准确信息的筹建准备阶段B.系统规划设计阶段C.方案评估阶段D.细节规划及时获取.

设计阶段E.规划执行阶段

37.

9. 10.

38.

准时制物流管理(基于时间)适用于:在较长时11.区域物流规划是一项(ABCD)很强的规划工作。A.综合性B.区域性C.战略性间内基于稳定的需求,对产品的需求达到规模D.政策性E.时效性 效应,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供应链上,下游12.物流园区的集约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A.量的集约B.货物处理的集约C.技术的企业的合作紧密,能实施供应链同步管理 集约D.管理的集约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13.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ABCD)A.科学选址原则B.统一联 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规划原则C.政府控制运作原则D.现代化原则E.个性化原则

动 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14.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可能的选择有(ABCD)A.经济开发区模式B..三边治理的概念:三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主体企业引导模式C.工业地产商模式D.综合运作模式E.高新产业区模式 源的需求方 供给方 和第三方(法律)来共15.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货运场站,配送中心分散布局的弊端更加明显同治理的模式。 地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在(AE)A.缺乏统一规划B.难以实现集约化经营C.各个结物流园区的概念: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点缺乏有机的合理分工D.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E.布局不合理 和物流运作共同化 ,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16按经济功能不同,配送中心可分为(ABC)A.供应型配送中心B.销售型配送中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 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心C.储存型配送中心D.自有型配送中心E公共型配送中心. 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17.配送中心的选址主要应考虑以下自然环境因素(ABCD)A.气象条件B.地质条件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 。

C.水文条件D.地形条件

11. 12. 13.

物流中心类型为:MDC,WDC,ReDC,TDC. EQ(订单量)分析,品项数量(IQ),订货品项数

(EN)分析

物流园区的效用功能:物流集散中心效用功能,物流信息中心效用功能,物流控制中心效用功能.

40. 39.

14. 15. 16. 17. 18.

连接度,反映了结点间的连接密度和形态. 物流园区的模式;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综合运作模式. 物流园区的投资主体: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 物流园区布局思路:一是依托交通枢纽进行布局;二是依托制造业基地进行布局.

我国物流园区现状:首先,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物流系统高级结点的物流园区或多或少地获得了较快发展;其次,我国物流园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政府部门规划引导下进行的;第三,物流园区的建设,根据地区物流服务需求和在全国及区域性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类型;第四,物流园区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第五,各地物流园区发展极不平衡;第六,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

44. 42. 43. 41.

自然密度的概念:即单位面积内所拥有的货18.运转型配送中心大多经营倒装,运转或短期储存的周转类商品,一般使用多式联运运通道长度。 方式,因此一般应设置在城市(AC)的交通便利地段,以方便转运和减少短途运输。物流战略管理的概念:即企业在充分了解市(ABCD)A.边缘地区B.中心地区C.商业圈地区D.居民生活区

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19.按运营主体的不同,配送中心可分为(ABCD)A.以制造商为主体B.以批发商为主础上 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以求得长期生体C.以零售商为主体D.以运输业务为主体E.以政府为主体 存和不断发展 ,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 ,实20.运输工具选择的制约因素包括(ABCDE)A.货物的特点,性质B.运输速度和路程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C.运输能力和密度D.运输费用E.市场需求的缓急程度 规划。 21.运输路线包括(ABE)A.起点 B.途经站点C.收费站D.红绿灯E.终点

19.

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供应型配送中

心;销售型配送中心;储存型配送中心.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自由型配送中心;公共型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按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分类:城市配送,区域配送中心.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分类: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以零售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以运输业务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45.

物流系统的功能:①运输功能;②仓储功能22.ITS;的功能有(ABCDE)A.提供区域性的实时信息B.提供电子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③装卸搬运功能;④流通加工功能;⑤包装C.提供线路选择咨询D.提供车辆位置信息E.具有双向通信系统 功能;⑥配送功能;⑦信息功能 1物流企业的战略结构包括以下内容(ABCD)物流战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例如:仓储问题,假设其他成本因素不变,为了节约仓储成本,就会尽量减少存库据点,减少库存量,但这样势必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要增加运输次数和运输距离,从无形中增加了运输费用。

略;制造战略;营销战略;运输战略.

2.(A,物流战略目标,B.物流战略优势,C.物流战略态势,)是物流战略规划中的各项策略制定的基本依据. 3.评估物流环境不确定性的框架有以下几种环境状况(B.简单与稳定环境C.负杂与稳定环境D.简单与不稳定环境E.负杂与不稳定环境)

4.罗宾斯提出了用内部战略即企业通过调整或改变自己的行动以适应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内部战略包括(A.范围选择B.缓冲与调整方法C.环境审视) 5.物流系统战略可在很多方面形成优势,主要有(A.产品优势B.资源优势C.地理优势D.技术优势E.管理优势)

6.物流组织机构设计的内容包括(A.物流决策组织系统的设计B.物流指挥系统的设计C.职能参谋系统的设计D.内部各个局部开展工作要求E.职能组织信息沟通方式的选择)

7.物流运营管理的主体主要包括(A.制造企业B.商业流通企业C.物流服务企业)

8.与普通商品市场相比,物流服务市场表现以下主要特征(A.增值为本B.服务为先C.关系至上)

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为分权制或者部门化组织结构其特点是(A.集中政策C.分散经营)

20. 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性,物流费用,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

46. 47.

况),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 配送中心的内部结构:接货区,储存区,理货区(配送中心的重点作业区),配装区,发货区, 物流运输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

运输工具选择的制约因素:货物的特点和性质;运输速度和路程;运输能力和密度;运输费用;市场需求的缓急程度.

物流信息:指的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特点:①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信息产生,加工和应用在形式,时间,地点上不一.②物流信心动态性强,信息价值的衰减速度快;③物流信息种类多.

物流战略的目标:成本最小,投资最少,服务改善.

物流战略的内容:物流战略目标,物流战略优势,物流战略态势.

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处理:内部战略(范围选择,

物流接口无缝化原——该原理的核心: 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分五个阶段:①规划筹建准备阶段;②系统规划设计阶段;③方案评估阶段;④细节规划设计阶段;⑤规划执行阶段;

方案评估阶段:①优缺点列举法;②因素分析法;③权重分析法;④成本分析比较法;⑤以AHP为基础的方案评估;

物流园区的布局要考虑的因素:①接近市中心;②靠近交通主干道出入口;③追求较低的低价区位;④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⑤良好的可达性;⑥靠近铁路枢纽;⑦位于集中消费物流区;⑧物理园区规划建设与物流企业建立的本质区别;

常用的物流战略包括:①基于事件的物流战略②基于成本的物流战略;③基于服务的物流战略;④第三方物流战略;⑤绿色物流战略;⑥反向物流战略;

21. 22. 23.

48.

24. 25.

49.

26. 27. 28.

50.

缓冲与调整方法,环境审视),外部战略(合同1.按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方法,招纳方法,联合方法) 2.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29. 30.

物流战略定位内容:业务定位,功能定位,客3.( 多边治理)是指物流系统所需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户定位,市场定位,形象定位. 这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提供的。

物流运营管理内容:物流组织机构的设计,物4.反映物流结点间的连接密度和形态的指标是(连接度) 流组织规章制度的建立,物流组织人力资源5.(分拣)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31. 32.

设备. 6.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是(多式联运的当事人)

物流运营管理的主体主要包括:制造业,商业7.在“门到门”运输中,最有优势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

多选题

物流系统范文第5篇

1、建立医院物资耗材的分类管理模式,针对医院不同类型物资耗材提供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使其在采购、入库、领用申请、出库、消耗、应付款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都体现出最优化的流程处理模式,对于可收费耗材实现实耗实消管理。

2、 建立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过程跟踪,实现资产的动态自动核对,对医疗设备进行单机核算和考核,实现按单机的成本效益分析、单机使用效率分析,为资产的管理、分配、购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 满足医院今后EPR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二、项目功能要求:

(一)、物流管理系统:

1、项目需求:

1.1支持多种采购、配送方式;

1.2实现医院卫生材料、试剂、其他材料、代销材料等各类材料的管理;

1.3引入“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念,实现从计划、采购到入库、出库、二级库、科室库、配送商的管理; 1.4方便相关部门的盘点、补货等工作;

1.5实现供应商资质管理及证件过期提示功能,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要求,并在采购订单、采购入库、采购结算等环节进行证件过期控制(提醒或中断);

1.6实现材料的效期、生产批号、采购批次、厂商、供应商、条形码等多种信息的管理;

1.7实现与会计系统、物价系统的整合,实时反映单据、凭证、预付款、应付款、付款、到票情况、使用情况等;

1.8产出各类账表、账页,满足会计记账和成本核算的要求;

1.9支持先进技术,比如:条形码、移动条码枪、PDA、短信平台、邮件系统、无线射频卡(RFID用于消毒包)等;

1.10支持供应商资质管理,并可在采购计划或入库时提供实时的资质校验;

1.11支持采购到货管理;支持供应商送货、采购到货、收货等管理,并预留质检环节,对质检情况进行记录。能够在采购送货、收货环节制作院内个体条形码。 1.12实现与历史数据对接;

1.13实现权限分级管理;用户的使用权限与管理权限分离,组织权限与功能权限分离并能够联合使用,能够支持自定义数据权限、字段权限。

1.14维修管理:提供日常维修保养过程管理功能; 1.15第三方采购、配送管理功能;

1.16系统多个模块应根据医院的管理需求,进行逐步推进与延伸,且模块与模块之间应做到无缝集成; 1.17业务模块须与核算模块实时集成,伴随业务动作发生实时归集成本,通过多级成本管理体系实现院内物资领域多级成本核算;

1.18所有的报表都可以进行单项检索、多项检索等多维度的界面选择,对报表内容支持筛选、小计、总计、排序等分析功能,并可根据医院需求导出 Excel等多种格式;

1.19 提供办公用品、计算机耗材等的定额定量管理;

1.20 提供材料与HIS收费比对分析功能,包括可收费材料与HIS材料收费项目、不可收费材料与对应医疗服务项目、检查项目比对,并能根据历史数据抽取出科室不可收费材料消耗标准量; 1.21 提供供应商管理功能、开放供应商平台为供应商提供送货、订单查询、条码生成等功能。

2、系统功能要求 2.1供应商管理:提供对供应商资格审批、供应商供货审批,加强供应商准入管理。跟踪每一笔采购订单的交货情况、交货质量、价格,评价供应商ABC等级,帮助医院采购部门选择质量最好、价格最优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供货及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支持医院供应商等级制定及评价。

2.2请购管理:物资需求部门或者行政办公部门请购,申请采购物品名称、采购数量、使用时间、使用部门等内容。请购审批部门也可以进行请购审批或者批复,确定建议供应商、建议订货日期等,指定采购员和采购部门,结合计划系统和审批流程的功能,保证采购部门对于集中采购权力的有效控制。

2.3采购订单管理:根据采购计划及请购单等,生成采购订单,跟踪订单执行情况,帮助医院实现采购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统计。

2.4比价采购:针对请购单的待购数量,结合供应商报价、供应商存货对照表,进行比价采购。

2.5处理各种普通出入库业务:如采购入库、代销入库、其他出入库等。处理各种特殊出入库业务:如虚拟入库、仓库调拨、盘点、组装拆卸、形态转换、限额领料、保质期预警、安全库存预警、货位管理、退货、报残管理等。

2.6代管采购业务:包括代管消耗规则设置、代管物料采购入库和代管物料消耗。代管消耗规则设置主要用于定义哪些收发类别的出入库单记入代管消耗,并作为代管挂账统计的来源。代管物料采购入库时,选择 “代管采购”业务类型,同时入代管仓。代管物料消耗时,在材料领用、调拨、盘点等业务环节指定代管供应商,跟踪代管物料去向。

2.7出库预算控制:当和预算系统集成应用时,可在出库时,控制超预算出库行为发生。

2.8条形码管理:支持多种条形码管理流程—— 解析物料自带条码;院内自定义个体条码生成及打印;规范供应商条码;单据条码生成及查询;实现基于条码的高值耗材跟踪。

2.9批次管理:可以对存货的收发存情况进行批次管理,能够按照批次规则,自动生成入库批次号,可统计某一批次所有存货的收发存情况或某一存货所有批次的收发存情况。并支持基于批次的全流程业务追溯,发现业务问题。

2.10序列号管理:完整支持序列号的管理,在出入库、调拨、不合格品记录及处理、货位调整等业务环节,追踪单品序列号。同时支持售后服务序列号管理以及单品序列号的构成档案管理。系统支持序列号的调整应用,用于账面序列号与实物序列号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序列号调整成账实相符。

2.11保质期管理:对存货的保质期进行管理,进行保质期预警和失效存货报警。

2.12货位管理:可以加强医院对出入库和仓储的管理,并提供货位的收发存报告和存量报告。支持跨仓库货位调拨、货位盘点以及货位作业的优化。

2.13追溯管理:实现收费材料、试剂、非收费耗材的全程跟踪功能。

2.14盘点管理:提供多种盘点方式,如按仓库盘点、按批次盘点、按存货类别盘点、对保质期临近多少天的存货进行盘点等等,还可以对各仓库或批次中的全部或部分存货进行盘点,盘盈、盘亏的结果自动生成其他出入库单。

2.15调拨管理:用于处理仓库之间存货的转库业务或部门之间的存货调拨业务。实现调拨申请、调拨单作业的功能。

2.16限额领料:通过限额领料单分单后生成一张或多张材料出库单,实现一次领料、多次签收。同时通过审核,实现再次分单领料。帮助控制物料额领用和签收。

2.17储备分析:根据设置的存货控制信息,对超储、短缺、呆滞、积压的存货进行储备分析。

2.18远程应用:提供远程仓库或医院与分院之间数据导入和导出功能,以解决医院与分院距离较远无法联网,又需要传送数据的问题。

2.19适应多种业务情形的成本核算:全月平均、移动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计划价核算/售价核算6种成本计价方式。提供按仓库、部门、存货3种核算方式。支持普通采购、暂估业务、受托代销、普通销售、分期收款等业务的成本核算。

2.20暂估入库成本处理:提供月初回冲、单到回冲和单到补差三种暂估处理方式。 2.21假退库管理:科室已领用的材料,在月末尚未消耗完,下月需要继续耗用,则可不办理退料业务,制作假退库单进行成本核算。

2.22灵活及时的业务调整:利用出、入库调整单、系统调整单调整当月已记账单据,同时登记明细账或差异账/差价账。

2.23多角度统计分析:提供存货资金占用规划、占用分析及周转分析、存货周转率分析、入库成本分析、ABC成本分析等。

2.24自动记账与期末处理:为了提高存货记帐效率,将存货的所有记账逻辑后台服务化,实现自动记帐和期末处理。

2.25实现与历史数据对接:将历史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保证历史数据的查询、处理等。 2.26实现权限分级管理: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权限。 2.27维修管理:提供日常维修保养过程管理功能。 2.28第三方采购、配送管理功能。

2.29采购收货管理:提供多种收货方式,包括电子发票收货、导入收货等,提供三方校验,当采购单的数量、金额与入库不符时,要进行预警提示;可进行多次部分收货;

2.30植入类耗材的全程跟踪: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需对植入类耗材进行全业务流程的记录跟踪管理。要求详细到每个耗材的进销存记录、序列号、病例、病种、人员信息等内容。

2.31 招标采购管理:提供物料货源清单、中标库管理,能够将上级制定的供应商列表或者供应商询价情况计入货源清单,由货源清单中选择供应商参与院内招标,最终将招标结果计入中标库,可设置非中标库供应商订单、入库等的控制策略。

2.32 实现与松耦合HIS接口实现业务的贯穿:物流系统调价自动同步HIS物价系统;材料收费项目自动核销物流系统库存;医疗或检查项目与不可收费材料消耗比对分析。

2.33 供应商门户:提供可以部署到公网也可以部署到触摸屏的供应商门户,供应商可以进行自助对账、查询供货材料库存、送货单、个体条码、订单查询等操作。

2.34 科室请领:科室可以通过系统填写科室领用申请,并且可以查询每种材料申请审批情况、生成需求计划数量、生成采购计划数量、订单数量、订单送货情况、入库情况、出库领用情况。

2.35 虚拟科室库位管理:对与进行零库存管理的材料可以实现谁申请、谁领用,可实现本科室申领物料入库之后必须领用、本科室申领物料其它科室不能领用,实现按科室隔离的虚拟科室库位管理。

2.36 库存状态管理,提供库存按批次锁定和解锁功能,支持某批号、批次产品出现可疑时对该物料进行库存锁定,待检查、检验通过后再进行解锁。

2.37 盘点出库功能,针对科室终末库,提供期末盘点出库功能,降低科室出库工作量。

(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项目需求

1.1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全流程管理,从需求计划、审批、招标、采购、安装、验收、入库、出库、报废、日常维修保养等所有环节的管理。并对过程中所有文档、资料、说明书进行管理; 1.2对医院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资产分类符合国家标准;

1.3处理各种资产变动业务,包括原值变动、部门转移、使用状况变动、使用年限调整、折旧方法调整等; 1.4提供自动计提折旧功能,支持多种折旧计提方法,并按分配表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1.5提供 “固定资产卡片联查图片”功能,在固定资产卡片中能联查扫描或数码相机生成的资产图片,以便管理得更具体、更直观;

1.6实现固定资产多部门使用、分摊的处理功能:一个资产选择多个使用部门,并且当资产为多部门使用时,累计折旧可以在多部门间按设置的比例分摊;

1.7实现固定资产条码管理,通过条码跟踪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安装、使用、移动、变更、盘点以及报废的全过程,大大提高盘点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1.8待办事宜提醒,及时提醒日常处理的重要事务; 1.9日常维修、保养、强检提醒; 1.10支持单设备多种折旧计提;

1.11计量管理:提供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功能; 1.12提供中心仪器室集中管理系统;

1.13实现与历史数据对接:将历史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保证历史数据的查询、处理等; 1.14实现权限分级管理: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权限; 1.15大型设备使用追踪及效益分析功能;

1.16可以进行设备及其备品配件结构性的关联记录;可以对设备下关联的备品配件进行查询/新增/修改等。 1.17设备与财务资产建立集成管理,并可手工或自动更新资产主数据; 1.18产出各类账表、账页,满足会计记账和成本核算的要求;

1.19所有的报表都可以进行单项检索、多项检索等多维度的界面选择,对报表内容支持筛选、小计、总计、排序等分析功能,并可根据医院需求导出 Excel等多种格式。

1.20 在支持财务折旧的同时支持面向内部科室成本核算的成本分摊功能,提供加速分摊、延长分摊等功能。

1.21提供急救设备管理功能。

1.22提供针对设备采购、维修保养、外部计量等的合同管理功能。

1.23提供针对设备维修、保养、计量等的标准作业管理,规范各环节操作并能够对某单一设备提供个性作业管理。

2、系统功能要求

2.1提供人民币及外币管理资产设备。

2.2用户自定义折旧方法,并支持每个资产多种折旧计提。

2.3可处理各种资产变动业务,包括原值变动、部门转移、使用状况变动、使用年限调整、折旧方法调整、净残值(率)调整、工作总量调整、累计折旧调整、资产类别调整等。

2.4提供对固定资产的评估功能,包括对原值、累计折旧、使用年限、净残值率、折旧方法等进行评估。 2.5提供自动计提折旧功能,并按分配表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2.6提供固定资产卡片联查图片功能,在固定资产卡片中能联查扫描或数码相机生成的资产图片,以便管理得更具体、更直观。

2.7固定资产多部门使用、分摊的处理功能:一个资产选择多个使用部门,并且当资产为多部门使用时,累计折旧可以在多部门间按设置的比例分摊。

2.8提供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提示表,用于显示当前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情况,并对到期的固定资产进行提示。

2.9固定资产卡片中能联查扫描或数码相机生成的资产图片。

2.10与设备管理关联,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台账信息可以多次读入固定资产系统信息。

2.11资产到期预警:将固定资产系统的资产到期提示表统一在公共平台系统服务的预警管理中进行设置。

2.12固定资产条码管理,通过条码跟踪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安装、使用、移动、变更、报残等。 2.13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全流程管理,从需求计划、审批、招标、采购、安装、验收、入库、出库、报废、日常维修保养等所有环节的管理。并对过程中所有文档、资料、说明书、进行管理。 2.14维修管理:要提供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的记录。 2.15计量管理:提供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功能。

2.16提供中心仪器室集中管理设备/仪器的状态(备用、在用科室、使用时间、使用状态)、借出、维护、收费等管理功能。

2.17实现与历史数据对接:将历史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保证历史数据的查询、处理等。 2.18实现权限分级管理: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管理者有不同的权限。

2.19设备的运营管理:可以通过系统中记录的设备使用次数等信息,将设备计量检测工作与设备的运行状况等管理数据相结合,在系统中进行分析和预警;进行投资回报率等经济指标的核算。 2.20提供设备配件管理功能。 2.21设备功能位置的管理:可以对设备所属位置进行结构化查询和移动履历的跟踪管理。 2.22移动共用设备的管理:可进行预约、登记、查询,并进行使用的成本分摊。

物流系统范文第6篇

1、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步骤:

1)调查分析阶段2)需求预测阶段

3)规划设计阶段4)方案评价阶段

5)实施阶段6)时效评估阶段

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

1)成本评价指标2)资产评价指标

3)生产率评价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

5)反应时间评价指标6)供应链密切度指标

3、系统规划常用方法:1)战略目标集合转移法(SST)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T)

3)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法(BIAIT)

5)投资回收法(ROI)

6)产出/方法分析(E/M)

7)零线预算法

8)阶石法

4、物流系统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物流系统建模并进行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物流系统性能的方法。

5、配送的类型: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 :配送中心配送

商店配送仓库配送

④生产企业配送

6、集疏配送:是指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与干线运输相配合的一种配送方式。

7、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对于基本固定的用户和基本确定的配送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在自己销售的同时,承担用户有计划供应者的职能,既是销售者同时又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起到用户供应代理人的作用。

8、代存代供配送:用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配送企业代存、代供,有时还委托代订,然后组织对本身的配送

9、配送不合理表现形式:1)经营观念不合理2)资源筹措不合理

3)库存决策不合理4)配上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价格不合理6)送货中不合理

10、物流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共同配送

3)实行送取配合

4)推行即时配送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11、配送系统的构成:1.配送的主体2.配送的客体

3.配送的环境4.配送的设备

12、配送系统的目标:1.快速2.及时3.可靠4.节约

13、物流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结合内部环境的变化配置适宜的车辆并提高单位装载率,防止交错运输,尽可能降低配送差错率,不断改善流通加工、验货、包装等功能,是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制定出各自发绩效考核指标等

14、装卸搬运系统设计方法:是对搬运系统进行设计时的方案制定,包括确定搬运路线系统、确定装卸搬运设备和确定运输装卸单元,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15、托盘作业法:是用托盘系列集装工具将货物形成成组货物单元,以便于采取叉车等设备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装卸作业法。

16、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7、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

18、自动仓储系统:是指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9、自动仓储系统发展趋势:1)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2)与工艺流程结合更为紧密

3)储存货物品种多样化

4)提高仓库出入库周转率

5)提高仓库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降低噪声

20、仓储空间评价要素:1.仓储成本2.空间效率

3.作业时间4.货品流量

5.作用感觉

21、货位优化策略:1)周期流通性的货位优化2)销售量的货位优化

3)单位体积的货位优化4)分拣密度的货位优化

22、库存管理模式(论):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2)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23、仓库布局合理化:1)提高仓储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2)采用有效的存储定位系统

3)采用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

4)采用现代存储保养技术,利用现代化技术是存储合理化的重要方式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输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24、公路主枢纽:是指在公路主骨架与水路主通道、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全国综合运输网重要节点上,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和装卸储运、中介代理、通信信息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25、物流网络:即物流系统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和组织的与经营有关的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

26、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停靠的地方,如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零售商等

27、物流节点功能: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

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28、流通仓库不同之处:1)仓库的位置不同2)仓库相对的吞吐能力不同

3)仓库内部构造及机械装备不同

29流通性节点包括:1)流通仓库2)集货中心

3)分货中心4)加工中心

5)配送中心6)物流中心

7)物流园区

30、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

物流线路规划

2)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3)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设计

4)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5)物流运作系统规划

31、物流系统合理化:是指物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协调运行,能适应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

32、(物流设施设备的)布置设计:就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配置的最优化

二、图题:197-199页

1.自营型配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的配送。

2.共同配送模式: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3.互用配送模式:是指几个企业为了各自利益,一七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互用对方配送系统而进行的配送模式。

4.第三方配送模式: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图8-3矩阵图决策法加199页文字

三、计算题:127页定量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四、单选、判断:

1.期中试卷

2.80页----4.3运输决策--1)成本比较法

3.90页----5.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

4.107页---5.3物流设施设备规划设计

5.110页---5.4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6.138页---7.1.3--1)物料分类

2)移动

7.146页---7.3现代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

8.154页--7.5装卸搬运设备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9.160页--7.6物流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方法 10.192页--(5)数据分析

上一篇:建筑工地施工安全范文下一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