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2024-07-13

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医院内部审计从无到有,顺势发展。目前,内部审计已经作为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发挥着极其的重要作用。下面,通过对广西XX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内部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研究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反腐工作常抓不懈,已经成为长效机制,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同时,也就把审计工作要求得更高更严,单位领导更加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了。医院内部审计也不例外,但是,如何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并有效地进行监控而建立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检查和相互制约的机制。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医院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一、医院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医院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引用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来诠释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和沟通、对控制的监督五个要素。而内部控制又是为达成某些特定目标而设计的过程。该定义反映的基本观念是:内部控制是一种过程,讲求的不是结果本身;内部控制是一种受人影响的过程,是由人执行,并非仅是政策手册和表格,而是来自组织内每个阶层的人;内部控制只能为单位的领导层与管理层提供合作保证,而非绝对保证;不同类别的内部控制相互配合,以一种、多种或重叠性的类别达成多项管理目标。也就是说,内部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室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桥梁,内部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五要素,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医院现代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XX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及分析

XX医院资产总资产10.3亿元。目前开放床位1316张,年门诊量22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4万人次,现有在职职工3500人。设立一个独立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5人。财务专业3人,其他专业2人;有从业资格证3人,无从业资格2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1人,无职称2人;医院院长为分管领导。医院内部审计开展的审计工作:经济合同、基本建设工程、维修工程、固定资产、药品、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采购等物资采购,其他尚未开展。2013年度审计办工作总结,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716项,审减金额680.87万元。经济效益审计411项,审减金额59.2万元;基本建设工程与修缮工程审计127项,审减额616.67万元;其他项目审计共2178项,审减金额5万元。

根据XX医院的审计工作情况,可以看出:

(一)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内审的作用认识有偏差

医院管理者往往重视医院的经营效益,而不注重对医院经营过程的控制,在日常经营中往往是忽视审计的职能作用,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审计防弊查错的作用上,仅仅停留在价格的询价上,并未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然而,医院内部审计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再者,医院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缺乏自己独特地位和制度,而内部审计的报告在医院管理中既没有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对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等等,从而医院出现问题后,也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问题还是存在。

(二)医院内部审计设置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医院院长领导直接管理的内部审计,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是内审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医院领导的想法,自行修改审计的相关内容等等,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不足奇怪了,内审审计成为形式工具。在以医院院长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仅仅认为是医院会计工作中的一部分,并没有把审计部门看作具有独立、监督机构的部门。

(三)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滞后

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比较单一,方法相对陈旧落后。目前医院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残差不齐,缺乏专业水平,大大弱化了医院内部审计审的工作职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又仅仅限于医院内部的日常的审计工作,工作的审计方法却大都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阶段,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

三、优化完善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一)正确认识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医院审计部门应该通过自己认真努力,做出成绩,努力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协助医院管理者共同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获得实质性提高,让医院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医院内审的存在价值。同时,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在医院内部的宣传,让医院各部门都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发展医院基石。让医院内部审计能够在医院管理中真正起到实际性作用。

(二)提高医院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医院目前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需要设置真正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审计部门相对独立工作的权力,内部审计部门定位高于各职能部门的水平之上,才能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方面能够及时向医院管理者报告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服务做保驾护航。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审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管理

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国家相关规定,完善适合自己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让内部审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继续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工作组织程序、步骤以及内审报告质量等进行过程控制、考核以及评价。明确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建立责任制,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高效、公正、及时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再有,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要适时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医院的经营目标挂钩,努力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管理监督职能。

(四)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专业人员配备,努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续教育,同时医院也要注意引进审计、财务、基建、法律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设计好各个专业架构,努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同时,在引进相关审计人员时,既要注重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要注重拥有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专业审计人员,以加快提高整个内部审计的人员的工作能力。二是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样及考核工作,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我们的审计人员及时接受专业的审计知识培训,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手段,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各方面考核,督促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

内部审计是控制环境中的一个特殊因素,因为它既是医院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又监督着医院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职能管理的一个部门。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对于内部审计的基本规律、性质和职能,我们慢慢认识到,对内部审计的最初认识定位在查错纠弊,后来发展认识到国有资产的守护神,进而又认识到现代内部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进民主法治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资源环境改变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和各项改革攻坚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经济改革攻坚面临深水区。这些社会问题都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审计法规定审计要“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的内部审计要履行好内部审计的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这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能把它作为套话,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是要真正用于指导医院内部审计的实践,真正落实在医院内部审计行为上。

参考文献

[1]周斌.现代化医院内部控制浅谈.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4(02):12-13.

[2]马绍敏.完善医院内控制度加强医院经营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7,27(04):58-59.

[3]王军平.浅谈现代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科技信息,2008,(25):293-294.

[4]张谦.浅谈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06,23(08):47-48.

[5]曾煜情.医院内部控制的思考与启示.中外医疗,2008,(24):168.

基金项目:广西会计人才小高地课题项目——桂会人才小组[2014]5号。

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网络的使用和发展,改变了传统医院档案服务模式,使之在信息载体和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必须要有新思路,具体措施包括:以网格技术为依托,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以现代服务为宗旨,提高档案服务人员素质。

关键词:

网络化;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创新

文献标识码:A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医疗、预防、科研、教学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医院非常宝贵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医院自身和社会各界对医院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并日趋多样化,医院档案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网络环境下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新特点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普及和发展,把医院档案管理带入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的新阶段,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医院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使医院档案信息载体和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信息服务载体的多元化

传统医院档案馆(室)的馆藏资源基本以馆(室)藏档案文献为主,档案载体以纸质为主。而数字化、网络化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在传统文本档案的基础上产生大量的电子档案,致使医院档案载体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在信息化环境下,其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化的传统档案载体、移交的电子文件、各类网页、数据库、电子书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网内的信息资源,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

1.2 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传统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有两大块。一是根据档案文献的内容、特点进行编目,为用户提供所需档案信息的线索。二是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揭示其隐含信息,将相关主题的档案信息重组加工后提供给用户。网络环境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信息服务人员可以凭借各种电子资源,借助先进的技术,通过馆藏、网络等为服务对象提供包含专题检索、定题跟踪服务、科技成果查新、情报调研、网络导航、编制专题数据库、宣传服务、利用者培训等内容的综合性档案信息服务。

1.3 服务方式的主动化

传统医院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大多是以馆(室)藏为中心,以用户到馆查询为主要方式,是被动的服务,服务方式单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而网络环境下的利用,提供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的、形式多样的开放性的服务,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医院、社会及患者的需要,通过网站形式,在已建立的医院档案机构主页上不间断地更新各种相关档案信息,除了介绍本馆馆况、服务项目、馆藏档案目录、光盘资源、网上资源等基本信息外,还提供了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导航等服务。用户不必亲自跑到档案部门,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查阅,必要时还可进行存储和复制。

1.4 信息服务领域的社会化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往往“以藏为主”,提供的服务是非常有限的,服务领域也是非常封闭的,主要是面向医院内部。但是,随着市场化、网络化的发展,除医院自身,社会各界对医院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档案信息服务领域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医院档案信息资料为险种和基本医疗费、合适的医疗偿付方式、医保核保提供科学依据,对医疗保险费用进行的科学分析和预测;医保决策部门可以依据医学档案信息制订政策、法规及实施方案,保证医疗保险实施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管;患者当与保险公司出现利益纠纷时,也可以利用医疗档案,要求合理索赔,等等。

1.5 信息服务手段的便捷化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正逐渐被现代化手段所代替,由于网络软件给用户提供了快速的信息查询功能,以及对一些操作细节和对计算机域名、互联网络协议(IP)地址、密码等数据的记忆功能,因而用户不需专门精通计算机知识,只需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网络软件,软件系统就会根据用户的查询目录,自动查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对医院档案信息的利用变得便捷而快速,大大地提高了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效率。

除了这些优点,网络也不可避免地对医院档案信息服务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电子文件具有的“易被改动、易被窃取、易于传播、易于消失、不能直接识读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

设备和软件才能读取”的特点,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证医院档案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维护传播媒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传播信息的产权等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2 网络环境下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新思路

2.1 以网格技术为依托,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

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为档案信息利用有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目前,就各医院而言,每个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库、自己的应用软件。然而,除了少数医院档案信息上网之外,大部分医院档案信息建设都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为打破这种“信息割据”的局面,医院档案部门必须依托网格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网格有别于网络,其原理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电脑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则是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节点组成一张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叫做网格计算。在网格这个规模巨大的虚拟计算机中,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有

专家这样描述网格:“网格试图提供这样一种技术:人们可以把自己的微机插入网格,以后就可以透明地使用网格上的各种计算资源和知识资源,就像今天我们将任何一种家电设备插进墙上的插座,就可以方便地使用电一样。”对于医院档案信息管理部门来说,网格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档案馆内、馆际之间、全世界范围内的档案信息的传输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补。各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可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从而大大地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

2.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

伴随着信息资源的逐步网络化,信息用户因此具备了充分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信息杂乱、无从鉴别的种种潜在弊端用户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自动组织和调整的,由多种信息网络和交流渠道所构成的个性化的信息空间。为此医院档案工作者要特别针对用户的职业,年龄、性别、学历结构及专业等差异,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1)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加工服务,对信息进行二次开发,提炼出用户所需的有针对性、有深度、及时新颖的信息;(2)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特别是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的构建,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用户对某一问题、某一知识领域、某一知识单元的特殊需求;(3)建立电子导航系统,医院档部门要根据文献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其特征最有可能被利用的检索途径,设置丰富、有效的检索点,使用户能更加快捷、便利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4)开展在线服务,档案部门可以在已建立档案馆(室)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等方面的各种问题的咨询,为用户提供深层次、多样化服务。

2.3 以现代服务为宗旨,提高档案服务人员素质

信息服务工作是知识密集型的工作,由于信息量的巨大和类型的多样,加上档案用户对档案信息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这就对医院档案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档案干部队伍,是档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要努力培养适合档案馆(室)数字化和现代化需要的管理应用型人才。(1)档案信息服务者应具备高标准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每一位档案服务人员都必须树立服务思想,始终把自己的用户作为第一需要,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必须具备较完备的知识体系结构。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服务人员除了要求有良好的档案学专业基础和知识评价能力,熟悉与档案相关的知识;还必须掌握信息理论与信息知识,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3)对信息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能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和有效管理,开发出有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信息化、网络化的应用和发展,给传统的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医院档案信息服务注入了新的内容。各医院档案馆(室)应建立适应网络环境的信息服务体系与服务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最终实现医院档案信息服务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丽佳.网络时代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和对策[J].黑龙江档案,2007,(5).

[2]杜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咨询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档案,2005,(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档案主要是对各种信息内容进行详细记录。针对目前来说,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国家机构和个人团体具有重要作业,能够保存下那些具有历史性的资料和数据。随着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实现了数字化的发展转变,成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常用手段。针对医院经营发展而言,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档案管理工作是新生事物,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整体的应用效率不高。所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应用形式;档案管理改革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下,开展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选择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虽然有部分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渐引入了大数据时代网络档案,但仍需不断的进行档案管理探索,无法形成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形式档案管理模式而言,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能够有效的节约档案存储空间,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所以,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将大数据时代网络档案应用其中,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提高基础信息对医院经营管理的支撑,做到资料信息的随用随取。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促进医院文化的建设

医院档案材料详细记录的医院经营发展的所有活动,承载了医院建设发展的过去和现在,档案材料直接反映出医院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事件,对其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全面了解医院的发展趋势和整体轨迹,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人员从档案材料中寻找出符合医院发展的文化精神和品质内涵,推动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二)促进医院的科研发展

医院经营发展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的过程,相关医务工作人员要在医院经营发展中对医院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当前,我国医学发展中存在诸多疑难问题,相关的科研工作人员要对上述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提高医院的整体科研技术水平。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便于科研人员从中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推动医院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

医院档案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患者病历资料,是评价医院管理和医疗技术的重要指标。因此,病历资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客观性,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与疾病防治工作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提高病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和实用性,为开展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对患者病历进行分类收集和有效整理,为患者后续就诊治疗提供了根本保证,并且医务工作人员可以从患者病历中掌握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二、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医务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要由管理人员开展,这就要提高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自身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促使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对优秀档案管理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为管理工作人员的使命责任,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医院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在建设医院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时,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对已经进行档案归档的医务人员资料进行电子文件转化,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保证这部分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原始性。而对某类电子档案进行长期化的保存,也需要将纸质的文件内容做好归档,且那些具有保密性质的电子文件,则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涉及到隐私的电子文件设置安全密码,严禁直接在网上公开。而且,管理要对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设备进行安全检测,避免因黑客攻击或者病毒入侵造成档案资料的外泄。

(三)健全医院档案大数据库的防护体系

计算机大数据库防护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预防黑客人员和电脑病毒的入侵,提高医院档案数据信息的管理效率,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计算机设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需要对各项功能进行操作,这些操作活动就是具有动态化特点的系统,用户下达相应的操作指令,计算机设备就会对某项功能进行操控。如果计算机用户的实际操作不够规范,或者进入到某个危险网站,都会导致计算机设备遭受到严重的病毒入侵风险和黑客入侵风险。在这个状况下,为了做好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维护,需要制定完善的防护体系,定期做好计算机设备的病毒查杀和漏洞修复,这样才能建立起动态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并通过规范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行为,降低人为失误带来的影响,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规范化。

(四)注重培养医院档案管理的技术人才

在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医院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要注重更新自身的认知体系和管理理念,接受现代化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医院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因为我国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缺少专业性技术人才。所以,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再加上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这就要求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工作人员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始终立足于医院的经营发展状况,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管理工作,讨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进一步地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医院内部的档案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的档案数据资料库,保证档案管理价值的实现,并为用户调取真实资料信息提供保障,在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推动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玲.综合性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缺陷及解决措施[J].管理观察,2018(07):169-170.

[2]金路.试论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开发与应用[J].管理观察,2016,16(09):140-142.

[3]邝鹏.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决策论坛———如何制定科学决策学术研讨会”,2015.

[4]符穗湘.浅谈医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7(14):136-137.

(作者单位: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运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渐受到公众及监督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内部审计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内部审计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7. 020

0 引 言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制约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制约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审计环境、审计体制、审计队伍、审计管理、审计规范等方面。当前制约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内部审计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的经济实现形式逐渐多样化,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次,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其融入到医院管理体系中,使其真正担负起管理、监控的双重责任。最后,有部分内审人员“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忽视了审计质量要求。

(2)医院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会计、审计专业人员,懂财务审计知识较多,而掌握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少。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是从医院别的岗位转向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专业训练,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弱。

(3)医院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系统辅助核算虽已经在大部分公立医院中建立起来,但多数应用于会计核算,审计仍以手工查账为主,造成审计与会计的不同步,也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带来硬件上的障碍。

(4)医院内部审计责任制度不健全。对于医院内部审计质量而言,明确控制标准是前提,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是保障。一般而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是核心,但在现实工作中其表现是最薄弱的一环,一旦出现审计过错,责任无法落实,结果不了了之,形成非良性循环。

2 提升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2.1 改善医院内部审计环境

(1)完善国家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在已发布的准则的基础上,应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中未明确或未涉及内容的有关规定,重点加强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和制定,确保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

(2)应对外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加强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变革管理。结合外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有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3)争取单位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医院必须从机构设置、人员、经费及业务等方面保证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审机构一方面要有所作为,做出成绩,让领导感受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多向领导请示,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做好内审工作打好基础。

2.2 提高医院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质量的控制,最终要依靠人来制定并付诸实施,只有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成效。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审计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增强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理论、审计业务、政策法规等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大后续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业务能力。

2.3 改进医院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水平的提高,开展实时审计及事中审计已成为可能。应改变目前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审计方式,在医院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医院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监督与评价能力。

2.4 构建内部审计质量监督体系

现阶段内审工作的质量如何,该由谁对其监督和检查并不明确。可考虑建立从国家到社会再到医院三位一体的监督检查体系,即:加强国家审计机构对医院内审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医院内审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检查以及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加强医院内审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总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关系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最终效果,医院应根据自身特点与现状找出控制质量低的根源,及时做出相应的改进与调整,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水平,使其真正发挥出医院内部控制的作用,达到医院价值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鲍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财经界,2009(6).

[2]李磊.关于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财经界,2009(8).

[3]舒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转型[J].财会通讯,2010(8).

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部分,相当于医院的风险防控报警与维护系统。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医院审计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审计的风险性也有所增加。审计风险不但有损患者的切身利益,还可能出现擅自占用医保资金、降低医院的运营收入、增加不合理的支出等不良现象。因此,必须针对医院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以满足医院的高效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审计风险;诱发因素;防范;内部审计环境;审计机构

医院内部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医院从事审计活动时,未及时查出会计报表中的显著漏洞,而导致审计主体受损的隐患问题。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医院内部的审计风险值得格外关注。因此,必须弄清各种审计风险的诱发因素,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予以系统防范。

一、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诱发因素分析

1.缺乏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部门是医院审计的重要职能部门,其要完全脱离于自身的环境之外是不可能的,审计职能的履行往往受制于所处环境。例如,审计活动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等均是引发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法制环境,涉及审计的法律如《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在法律、规范的建设方面尚有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可依。另外,我国法律对追究民事责任方面的条款太过笼统,同样增加了审计风险。

2.内审机构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医院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优势,特意设定内部审计机构,但机构本身设置不够完善。例如,一些医院将审计机构设置在财务部门,造成部门负责人既管理财务又参与审计,这在一定层面上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无法充分保证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长此以往将萌生审计风险。

3.内审流程和方法不够规范

独立性是审计活动的核心,要通过检查剖析、评估、提出建议、科学研究,并对相应的事项实施内部审计,其基础是彼此独立的。一旦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降低,则内部审计工作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代审计方法大都强调维持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的均衡化。在抽样内部审计中,审计从业人员为用有限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常会舍弃一些样本资料,审计方法在选择方面不够科学,这就直接影响审计的结果。一些医院依然延续陈旧的审计方法模式,仍停留于制度基础审计阶段与账目基础审计阶段,财务报表仅以历史成本的形式反映医院的资产与负债,而未能得到公允显示。

二、防范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对策

1.优化内部审计的环境

为自觉顺应当代审计的客观需求,加快制定完善的配套审计法律及规范,医院必须依照《卫生系统内审工作条例规定》的相关要求,出台合乎医院自身现状的《内审工作制度》《内审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使内审工作有规可循、照章办事。其次,立法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健全惩处机制,对于审计违规行为的处罚要刻不容缓,一旦违反审计职业道德则必须严惩并撤销其职业资格,使全体审计从业人员不做假账、依法审计,营造一个和谐、稳健的审计环境。再次,要进一步加大对医保骗保等不良行为的彻查力度。对于医院骗保问题,要在追回相应资金后,在年度内再度核定医保报销的金额;对于患者骗保问题,除追回损失以外,还要第一时间向参保单位及定点医疗机构如实上报冒名参保人员,并将其列为监控的重点对象,以确保资金的安全。

2.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卫生系统内审工作规定》的相关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设定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从业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评估、监督、鉴证等职能,凸显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内部审计人员要拥有审计、经济管理、会计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知识背景及较高的业务素养,这就要求审计从业人员的结构由以往单一的财务从业人员转变为集审计、会计、经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3.严格规范内部审计流程,改进内审方法

医院必须搞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各项潜在的审计风险进行科学分析、精确预测,进而有侧重地制定防范措施,审慎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其次,要准备好内审草案,着力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内审报告的规范性。再次,要对医院审计证据的采集与处置进行有效干预,使审计风险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最后,必须合理规划内审报告,审计报告要以真实性为主,最大限度地降低内审风险。

4.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内审人才团队

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要自觉学习前沿的审计方法与技术,着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审计工作中严格遵照审计工作条例,科学运用审计方法,提高驾驭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并成功胜任岗位工作,以满足医院审计工作的客观需求。与此同时,医院要加强对内审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教育,培养周密严谨的职业态度和主人翁精神,打造一支懂技术、通业务、经验丰富的内审人才团队,促使职责分工明确。

三、结束语

针对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各类诱发因素,医院要着力优化内部审计的环境,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严格规范内部审计流程,改进内审方法,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内审人才团队,从而为审计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陈萍.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2015,13(03):263-264.

[2]胡澜,张兆均. 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2014,8(03):251.

医院档案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内部审计则是企业转化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及形式

1.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企业在设置内审组织机构时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⑴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如果将内审机构隶属或合并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就会使内部审计失去其应有的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一开始就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证和评价,这对于正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点,是“要通过组织状况和客观性来获得的”。

⑵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内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另外,内部审计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⑶经济性原则。内部审计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實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增值只有在大于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才满足经济学的原则,才是可行的。也就是说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要符合整个企业协调管理的需要。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

2.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形式。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也不尽一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主要有:(1)内审机构隶属于财会部门;(2)内部审计隶属于总经理;(3)内审机构设在监事会;(4)内审机构设在董事会;(5)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

以上五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下,内审机构的设置无论从层次、地位和独立性来讲,都是较差的。内审机构只是开展部分日常性的审计工作,不能直接为经营决策者服务,不能很好地实现审计的根本目的。第二种模式,内审机构的设置层次、地位和独立性稍差,虽有利于对企业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但不利于对企业高层决策及其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审计范围相对窄小,审计工作受到一定限制。第三种模式,虽然从独立性和设置层次上看都高,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监事会下,实际中往往会将二者的工作混为一谈,或顾此失彼,从而削弱彼此应有的作用。第四种模式,内审的层次地位和独立性较高,但不足之处是董事会是集体讨论制,凡事都通过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正常的审计工作就很难进行。第五种模式,设置层次最高,地位超脱,独立性强,有利于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工作。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审计职能不仅与审计的本质紧密相连,而且也反映审计具体目标的变化。因此,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最初人们认为内部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职能,对于内部审计是否具有鉴证职能则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内部审计不仅具有监督、评价和咨询职能,也具有监证职能。

1.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初也是最基本的职能。它是指以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便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有效,检查被审对象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追究或解除其所负经济责任,从而督促被审单位纠错防弊,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管理层次的多级化及生产经营地点的分散化,使各管理当局面对纵横交错的生产经营系统,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这就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检查企业各种业务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主要是对生产、供销、分配、计划、决策、人事等活动进行检查。⑵检查企业内部各种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特别是对企业重点职能部门、重点分支机构、重大资金、重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其经济活动是否与经营目标保持一致,各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的经济活动是否有较高的效率、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等。⑶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内部审计通过监督和对问题的揭示与查处,促进企业职能部门、分支机构依法经营,提高效益,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以此保证组织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

2.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要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通过开展管理审计、绩效审计、承包经营审计等对职能部门、分支机构的绩效进行评价,并为奖惩兑现提供依据;⑵通过开展内控制度审计,对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依据;⑶通过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所属单位的一把手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为人事部门干部任免提供依据。总之,通过内部审计评价,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把所属单位或部门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意见公正地反馈给领导,加强上下级之间信息的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咨询职能。内部审计具有咨询职能。咨询服务是内部审计除保证服务之外的另一大业务,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审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企业中较为超脱的地位和相对的独立性,为其提出比较全面、中肯、可行的建议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熟悉企业的经营过程和有关行业的专门知识,也熟悉管理层各方面的管理基调、管理流程及管理要求。因此在实施审计时,能迅速地找出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具体措施,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提供咨询服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通过开展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可以掌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⑵通过对内控系统的检查评估,发现内控制度的缺陷和漏洞,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解剖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⑶通过对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单位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内部审计通过咨询服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目标。

4.鉴证职能。内部审计具有鉴证职能。所谓鉴证是通过评价某一对象(如历史报表、非财务信息)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以增加有关该对象的信息的可信性。内部审计的鉴证职能主要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在本单位内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客观性与权威性,在一定条件下,它的结论是客观公正的,可以起到对内鉴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接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的授权,对本企业分支机构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并提交审计报告,据以确认或解除有关人员的受托责任。另一方面,为防止公司管理当局造假账欺骗投资者,证券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相应的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提出强烈性要求。今天,不仅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需要使用内部审计报告,而且注册会计师和广大的社会公众也希望内部审计报告对他们有所帮助,他们越来越关注内部审计报告,这一切表明内部审计已具有或将具有一定的外部鑒证职能。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内部审计的成功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审计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以内部审计为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为基础。两个方面互为支撑、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如果削弱其中任何一个,一旦企业进行改制或紧缩开支,内部审计将面临被缩减甚至取消的命运。其中良好的审计环境是内部审计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

1.增强企业领导以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增强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于一件事情,只有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才会竭尽全力的去做,同样,对内部审计也是一样,要想搞好内部审计首先必须提高内部审计意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还不够高,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2.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在体现其独立性、权威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结合企业规模和性质来科学设置。现行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最理想的组织结构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大多企业是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改制以后国家股占全部股份的一半以上,董事会由公司法人代表主持,这样就很难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使得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置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如:借助国家法律、法规的力量,科学合理的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与内部审计协会和兄弟单位加强沟通与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内部审计应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保持适当的沟通,就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展开讨论等。这样将有利于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建设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从业者,内部审计正是通过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的行为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不能满足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那么由内部审计来改善企业经营和为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只能是一句空话。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内部审计的效果。因而要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领先、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内部审计队伍。

4.出色地完成内部审计任务。所谓“有为才有位”,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在内审工作中努力做出成绩,善于把审计成果转化为管理成果,从而为企业提供“持续的、专门的和具有想象力的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张家口探矿机械总厂张家口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上一篇:作家小说语言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音乐教学语言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