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飞天范文

2023-09-20

神七飞天范文第1篇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完成“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 3.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认真阅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抓住新闻报道的重点,把握本文的主题。 2.细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品味作品中的场面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运动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内容,体会写法。结合文本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和内容组成,注意与消息的区别,引导学生揣摩新闻特写的一些常用写法。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梳理新闻内容,学习本文形象优美的语言描写和以侧面描写烘托的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世界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高敏、伏明霞、郭晶晶、吴敏霞、陈若琳、何姿……在亚运会跳水的历史上,中国女子跳水队可谓是一支无敌之师。她们自1974年首度参加亚运会以来,连续多次包揽亚运会金牌,从未让金牌旁落,这样的辉煌战绩在亚洲绝无仅有。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从十米跳台纵身一跃,夺得冠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这场夺冠赛的新闻特写,感受中国姑娘惊艳世界的“飞天”之美。

二、自主预习 1.知识链接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新闻特写通常有以下几种:(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4)景物特写:对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5)工作特写:对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的生动再现。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凌空(líng) .潇洒(xiāo) .刹那(chà) .沸腾(fèi) .旋风(xuàn) .哧(chī) .首qiáo翘. 翘尾巴qiào.

掠过(lüè) .轻盈(yíng) .敦煌(dūn) .屏息(bǐng) .

慷慨(kāng kǎi) ..悄然(qiǎo) .

息bǐng屏.

屏障píng.

敛声(liǎn) .翘首(qiáo) .绷直(bēng) .瞬间(shùn) .气氛(fēn) .

无声息qiǎo悄.

静悄悄qiāo.(2)词语释义

沉静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儿似的。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极像。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慷慨:大方;不吝啬。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3)词语辨析

“潇洒自如”和“无拘无束”两个词都有“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意思。“潇洒自如”侧重指非常洒脱。“无拘无束”侧重指没有牵挂,没有约束。

“如梦初醒”指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不是指从梦中醒来,要注意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区分开。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作者着重抓住什么来进行刻画的?

答案示例: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事。主要包括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入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内容。作者着重抓住了吕伟的跳水动作来进行细致刻画的。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答案示例: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4):记者利用特写镜头,细致刻画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瞬间。第二部分(5—8):写外国记者、现场观众等对吕伟精彩表现的热烈赞赏。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课文标题含义的理解。

答案示例:主标题“‘飞天’凌空”概括了新闻的主要事实。“飞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跳水运动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凌空”一词既简练地概括了事件本身,还使得新闻特写“定格”。副标题“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补充说明了主标题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新闻特写,掌握了新闻特写的概念和特征。带着这些知识,我们进入了本课的学习。通过初步阅读,同学们是不是发现本课内容和前面学过的三则消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本课运用了更多的文学手法,报道也更加生动形象。这就是新闻特写和消息的主要区别。下节课,我们将具体地赏析这篇精彩的新闻特写。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本课属于新闻中的哪种体裁?这种体裁有何特征?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报道了什么新闻事件?重点刻画了什么?

答案示例:本课属于新闻特写。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报道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事。重点刻画了吕伟夺冠一跳的精彩瞬间。

二、新课导入

《“飞天”凌空》这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仅540多字的特写,作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30多年过去了,今天再读它,依然觉得这场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现场感十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闻特写这种体裁,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精彩的人物特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文学化的描写和“特写定格”的方式来展示生动画面,塑造丰满形象,突出爱国主题的。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既然这篇新闻的标题为《“飞天”凌空》,那么能不能只写吕伟跳水这部分内容,而把其他内容删去?结合全文内容作答。

答案示例:不能删去其他内容。因为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起跳前的静。入水后记者、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从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2.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是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

答案示例: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一般,从而留下比看实况转播还要深刻的印象。

3.本文哪些地方采用了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第5段中写外国记者跳了起来,发出“妙!妙极了!”的赞叹,从侧面反映了外国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出色表现的充分肯定。“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这句话也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写出观众被吕伟的表现征服,尽情地用鼓掌和欢呼表达自己热烈、由衷的赞赏。第8段中印度观众得知夺冠选手竟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夸赞中国体育人才辈出也属于侧面描写,这里从更深的层次表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绩。这些侧面描写将行文的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同时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完美地凸显出来。

教师点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侧面描写不仅能填补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能淋漓尽致地呈现描写对象难为人知之妙点、美点。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析课文第2-4段中动词运用的精妙之处。

答案示例:第2段中“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起跳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灵动,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被空气托住”使人物形象犹如定格空中,表现出吕伟身材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之后的腾空、入水埋下了伏笔。第3段中的“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和第4段中的“‘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这几处特写镜头似的描绘,形象地再现了吕伟跳水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极具吸引眼球、震撼人心的效果。

2.除了动词,本文作者还特别善用修辞手法,找出例句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比喻:①“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一句使用比喻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②“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一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娴熟、完美,无可挑剔。③“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此句把入水瞬间的运动员身姿比作轻盈、笔直的箭,突出其入水速度之快,入水姿势之完美,同时再次以暗喻的手法表现了跳水姑娘如飞天仙女般优美绝伦。这一连串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描写更加可视可感。

拟人:“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大方,把“时间”写得有情有义,从而展现了那1.7秒的跳水动作既快速又潇洒。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要概括这篇新闻特写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用“特写定格”的形式记叙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夺取亚运会桂冠的1.7秒,高度赞扬了体育健儿拼搏奋进为国争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感到自豪,抒发了作者因祖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骄人成绩而感到无比骄傲、喜悦的感情。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本文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来展现短短1.7秒的跳水夺冠场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简析其分别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1)运用联想:从运动员跳水的画面联想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展示了跳水姑娘形体优美、身姿飘逸的特点,通过联想将读者引入一个优美的意境中。

(2)动静结合,对比衬托: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的动态与吕伟立于跳台上的静态形成对比,衬托出她“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一句中的“托”字将画面定格在空中,与下文“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形成强烈的动静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中的身体、悄然不惊的水花与现场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再次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以静衬动,对比衬托,很好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1.7秒的时间跨度里,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尽收眼底。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第1—4段属于正面描写(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第

5、

6、8段属于侧面描写,通过记者、观众的反应和裁判的评分,衬托出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同时将全文的气氛推向高潮,有力地凸显了新闻主题。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仔细阅读下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并从中概括消息和新闻特写的异同。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答案示例: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亚运会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异:这则消息侧重报道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由此可见,消息和特写的共同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是: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2.浅谈写作现场短新闻。

想要写好现场短新闻,就要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首先,眼睛要像一部摄像机,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肖像摄下来,把主要人物的行动摄下来,把能深化主题的细节摄下来,把现场的景物摄下来。其次,耳朵要像一部录音机,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地录下来,把其他人物的有意义的话录下来,把现场物体发出的声音录下来。再次,鼻子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然后,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尝尝”是什么味道。最后,身体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篇幅不长,仅有五百余字,却胜在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作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1.7秒内展现的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正面刻画,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吕伟: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跳水前

环境:白云飘浮

飞鸟掠过

观众: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飞天” 起跳:酷似翔舞“飞天”凌空

跳水时

腾空:动作疾如流星入水:像箭插入碧波

入水后

记者:跳起来称赞“妙”观众:掌声、欢呼声

裁判:亮出最高分



神七飞天范文第2篇

4242发现者

课文分析: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按“送行—发射—问候—圆梦”的顺序写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发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行太空的事情,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在飞天梦想实现时的激动、兴奋和自豪的感情。这篇课文改编自通讯报道,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修改,虽然通讯的特点还存在,但是已经不能完全依照通讯的文本特点来学习,更多呈现出叙事性作品的特点。课文的现场感非常强,语言描写生动形象,语言描写丰富,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课文概括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对于航天科技发展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进行信息收集和简单的处理,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还缺乏体验,理解比较机械化,更加依赖工具书,对于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初步判断,但对其使用效果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有接触,但不够了解。对于人物语言和心情的变化对于提升表达效果体会不深,人物内心变化准确、细致表达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

教什么?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课题的作用;

3.看视频、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4.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体会千年飞天梦圆时人们心情的激动、高兴、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豪情。

7.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合作探究自己的独特感受。

8.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学习排比句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9.搜集处理“神舟”号和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资料,课后整理布置“神舟飞天科技展” 10.课堂读写迁移:改写为新闻或给杨利伟叔叔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生字词,正确、美观书写生字,多种方法理解课文生字词;

3.体会千年飞天梦圆时人们心情的激动、高兴、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豪情。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学习排比句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阅读后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感受排比和细节描写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教学准备:

自主预习课文;课前搜集与“神舟”号和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资料;课前预习《习作3》;课堂教学课件PPT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2.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借助视频理解词语,营造体验氛围;

4.初步感知课文场面描写,有感情诵读给瘤子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1.师:在中国古代,有不少人对飞上天充满了渴望,有人装上两个大翅膀想飞失败了,明代的万户更是为了上天而使用自制火箭而失去了生命,可以说飞天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企盼的梦想。后来,前苏联的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在太空飞行的人,更加激发了我们要早日实现飞天的梦想,终于,我们等到了这一天,自然这个日子让我们永远铭记,谁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2.生:2013年10月15日 3.师: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4.生交流:根据回答,重点关注课文最后一句话“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5.师小结:这一天,我们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就是“梦圆飞天”(板书课题:梦圆飞天)。这里的圆是什么意思?(使„„实现)“圆”还有在哪些词语里面也是这个意思?指名读课题,说说读的时候心情怎样?(自豪、兴奋、激动)

6.师:这篇课文的课题奠定了课文的情感基调。

【学生已经预习,因此在导入时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从学生兴趣入手,来走进课题,激发学生热情,并对课题的情感基调做了解。】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准生字字音,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做好标记;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或长句子多读几遍,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做好标记;

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时间充足的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场面的?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应该给他们一定提升的空间。】 2.学生充分自学,师巡视指导。 3.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

①认读生字:指名读,及时正音“乳”“执”翘舌音,“澎”后鼻音; ②“划”多音字,根据字义区分不同读音,学生分别组词; ③出示生词:

华夏儿女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朝夕相处 肃然伫立 奉命执行 待命出征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划破长空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炎黄子孙 清晰可辨 梦想成真

指名读词语;

4.视频演示:“神州5号”发射的视频(4分36秒)

5.师:看了视频后,你们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预设看视频后理解以下词语: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肃然伫立 待命出征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划破长空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6.师:看了视频后你是怎样的心情?(壮观、激动、自豪)这与课题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那课文又是怎样将这个过程写出来的呢?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写“神州5号”发射成功过程的?(6-15自然段)

【本课的生词比较多,学生依靠联系上下文理解比较模糊,查字典也比较抽象。但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够轻松体验到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这份体验,也为下面的朗读和学习打下了基础。以在视频中体验到的内容转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效果也比较好。】

7.指名读课文6-15自然段。朗读评议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激动、喜悦、自豪) 师评价:在体验了视频后,我们的朗读也有了情感的温度。

8.小结:如果一句话概括,6-1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会怎么说?(“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如果用两个字,一个词概括呢?(发射)

9.师:我们已经找出了课文的一个段落,你能将课文其他段落划分好,并试着概括主要写了什么?一句话可以,一个词也可以。

10.生思考,交流:

1-5自然段:送行; 16-19自然段:问候; 20自然段:梦圆 11.指名读课文其他三个自然段。及时评议。

【概括段意的要求应该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无论是一两句话,还是一个简练的词,都是合适贴切的,但却给了学习经验有差异的同学一个更加适合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三、自由诵读,感受场面。

1.师:课文中有多处激动人心的场面,你喜欢哪一个,就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读后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3.自由展示读:自由读喜欢的场面或喜欢的段落。 4.小结课文:

_______年___月___日,在_________,身着航天服的_____奉命执行____________。托举着________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在飞行过程中,不时传来________的问候,一切正常,中华民族千年的______,今朝终于成真。

【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不设朗读内容要求,意在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意在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更加充足,这样的设计与学习方式设计理念是一致的。】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哪些字或哪些笔画难写? 2.生交流;

3.师指导:乳 的左边; 4.《习字册》练习,重点指导写好一段话。

五、作业:

1.收集“神舟号”飞船或者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信息,整理好信息,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谈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描写。

3.抓关键词句体会千年飞天梦圆时人们心情的激动、高兴、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豪情。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学习排比和细节描写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一、听写概括,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杨利伟 乳白色 执行 划破 腾空而起 激情 喜悦 自豪 问候 兴奋 梦想 2.根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感受场面

1.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神舟”5号飞船首次飞行太空,分别写了“送别—发射—问候—梦圆”四个部分,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圈出你觉得关键的词语,需要的可以做简练的标注。

2.生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按小组商定顺序交流。交流后其他同学每人至少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1个问题进行研讨,依次交流。讨论后互相朗读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看谁读得好,时间充足的小组成员在完成一轮交流后可以自由进行第二轮交流。

4.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5.班级交流:交流后有感情示范朗读,感受大致相同同学练读,全班同学朗读。 (预设) 送行

“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送行时人们无比激动的心情。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杨利伟严肃庄重,说话非常平静,透露出坚定的意识和必胜的新年。

小结:主要通过写具体人物的活动、神情、心理、语言来表达情感,类似排比的表达方法运用,增加了表达的效果。这是“点”的描写

发射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人们当时极度紧张。(迁移练习:形容紧张还可以怎么写)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一!”“点火!”“起飞!”(适时音频:当时现场实际声音)读出特有气氛。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腾空而起”。读出壮观的气氛。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读出“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三个排比式的短语一层意思比一层意思更加强烈,师进行范读。

小结:这部分是对发射整个场面的描写,细节描写突出了人们情感的丰富,这是“面”的描写; 问候:

杨利伟第一段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表现的“深情”是“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朗读做到语调激昂、声音响亮、充满自豪。

杨利伟第二段话表现了兴奋之情,多读。

小结:这部分通过对杨利伟的语言细节描写,从宇航员的视角表现了“神舟”5号飞天后人们的激动心情。

6.总结:这篇课文为了表达“神舟”5号成功飞天后人们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主要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写了发射的场面,又写了具体的人们的语言、申请、心理活动,能给我们写活动场面类的习作很大的启发。同时,运用排比和细节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人们的真实情感。

【这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式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学生围绕编者提出的核心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由于学生已经五年级,面对这样要求的自主学习是能够独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重视小组同学的互动,重视每个学生的示范朗读,都是为了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让每个学生都生动的参与进来。在集体交流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恰当地还原发射现场,让声音和视频重现,帮助学生体验当时的情境,更好地增加体验积累,从而积极走进学生的内心。】

三、交流信息,升华主题

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2.指名读,评议,读出什么情感?

3.交流课前搜集的“神舟号”飞船或者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信息。 4.同学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飞天梦想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5.升华认识:“神舟号”载人飞船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我们的飞天梦想,他对我们民族的复兴,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强国梦的实现都是由重大意义的。

6.谈谈“梦圆飞天”做题目的好处。

【教材时“可能点”,而学生学习后就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升认识,指出我国载人航天科技工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梦想,更是强国梦的一个部分。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良好的体验性学习。】

四、迁移阅读,写法练习。 1.出示要求(2选1):

a.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展顺序将课文概括写成一篇简单的新闻报道; b.给航天员杨利伟叔叔写一封信,写一写你此时心情和你心中的问题。 2.学生练笔,师巡视。 3.指名点评,交流。 【基于学生预习《习作3》,练习将课文改写成新闻是基于帮助学生体会新闻和通讯的差异,这主要面向学习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给杨利伟叔叔的一封信,则更多的是在学生情感体验非常丰富时,确保学生有话可写。】

五、作业

课后将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好,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精心构思,在班级进行“神舟飞天科技展”。 【作业设计基于学生课前资料搜集,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从课前引入课堂再导入课外,贯穿学习的全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则又是一次良好的合作探究语文实践。】

【怎样教】:

基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段的阅读要求和《梦圆飞天》这篇课文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主动建构学习,做出了以上设计。

在怎样教的时候,立足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有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有有意识的预习和信息搜集,可能后者更加与本课结合更紧密,但是前者是工具,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过程中多处安排差异要求,就是为了最大幅度地面向全体学生,践行公平语文课堂。

在学习方式上的选则上,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既有独立运用,也有综合运用。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自主学习,在理解词语时有了充分的体验,在深入感知课文描写场面则综合运用这几种教学方式。力求体验语文实践性特点,体验探究式学习贯穿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真正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入生活。

神七飞天范文第3篇

飞天, 可以解释为“飞翔的天人”。“天”这个字, 在佛教中概念复杂, 有独特的含义。它是“提婆” (梵文Deva) 、“索洛” (梵文Sua) 的汉译, 可解释为天界、天道、天趣等。它不仅指天国、天堂, 还有着一种最高阶的、最优质的生活环境, 抑或是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情境意义, 适中宽广的、具有宇宙的层次概念。在传统佛教中认为:有所谓的“天人”和“天众”之分, 只有修习十善, 修习根本四禅的人, 才能升人天部。还有一个概念:“天”是神的尊称和异名,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 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吉祥天”、“欢喜天”、“三十三天”等。唐藏中云:“外国的呼神亦为天。”中国的佛教中把空中可以飞行的天神称之飞天。汉译佛经, 用“飞天”这两个字, 是很贴切的。它是专指供养天人和礼佛、奉献、飞舞着的天人。从敦煌石窟的建造开始, 飞天就出现在壁画中。从十六国到元朝 (公元366—公元1368年) , 经历了十多个朝代, 历时一千多年。据统计, 在莫高窟只有492个洞窟, 有270多个洞穴绘有飞天形象, 共有超过4500个, 加上榆林窟, 东西千佛洞等, 敦煌有近6000身飞天。敦煌飞天具有历史的时间跨越度最长久、壁画存有最为完全、壁画数量最多、壁画风骨和美术的含金量最高。飞天在传到中国之后,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领域得到了成长、繁盛和收获, 并且产生一种独有的风格。其中, 飞天是敦煌壁画文物之中最著名的一部分, 且它已成为敦煌艺术的象征和符号。

飞天的最初发源地是在古代印度, 但是飞天文化却是由古印度文化、外来的西方文化和我们的中原文化相交错、孕育而再生的, 所以在艺术外形方面, 敦煌的飞天不仅作为文化的美学表现, 而且成为了非常复杂的多元文化符号。这是来自印度佛教的天人和中国道教的羽人, 西部和中部平原与中华民族特色的飞仙的图像融合, 它的艺术表现效果越过原始宗教意义的范畴。

在佛教领域中, 绘画的创作思考其目的主要是称颂佛祖。因此其他的造型均为附属和陪衬, 而佛像才是主要内容和方向。我们所说的飞天就是起到烘托作用的, 其创作内容完全是现在阶级社会等级观念的再现。但是颇有讽刺意味的是, 佛教在戒律和教条上, 是严禁“声、色、娱、乐”, 恰恰是在那么森严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戒律严法之下, 飞天这种袒露表现女性身体美的图形, 却得以流传, 而且还逐渐开放和通畅。那么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是:中国古代艺术家运用巧妙大胆的夸张和想象, 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作出一幅幅超越了宗教思想内容, 表现出一种美化社会生活实际的民俗画, 而在这表面上表现出对佛的敬颂和对庄重天界的描绘。

敦煌壁画飞天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美学特点:

1、寓意之美

飞天的诞生即是寓意美的巨大创新。中华古代艺术者勇敢而坚定地摆脱了佛教严法厉戒, 甩开了封建社会儒家的传统礼教, 它用人这种生物体在天空上翱翔, 体现了个体征服自然界、主宰宇宙星空和对未来生活、宁静自由的向往, 也象征着中华博大奋勇的民族性;有目的地释放想象力和把控无羁的线条, 在表现余地不足的情境下, 却用自信的绘法以及对比的明暗绘制出张张超脱宗教思想, 具有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风骨, 展现美轮美奂生活的民俗画。古画师使用“飞行”表达这个群体的内心自由, 使用“飞行”争取这一群体长达数朝代被压抑、被羞辱、被视为异端的内心的解放。在其他的角度讲, 他们让飞天在翰空翱翔, 表现出人类与自然抗衡的历史。而艺术就是在历史不断翻新的生态之中孕育和繁盛。在远古时期, 先祖在为生存而耕种、战斗的时候, 就有了离开土地、翱翔九天的梦境。飞天是佛教艺术构架中的一个组成环节, 敦煌飞天的神学内层表现我们无可辩驳和否定, 但它在建立宗教艺术特征的同时, 又实现了人类对打破凡间的幻境思想的追寻, 又真正地把人对主观性的认同、夸张的变成可以欣赏的实体。所以, 飞天的美学是种超现实主义的主体, 同时又是种理想主义的传承, 是先祖们淳朴、极幻思梦的深入飞扬与再现。它能传世到今, 深受大众的赞美, 当中孕育着众多值得赞美的善意。

2、象征之美

敦煌壁画飞天具有理想主义的象征美。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 不乏理想主义的形象创造。如庄子“御风而行”的“逍遥游”。《太平御览》中的“飞行云中, 神话轻举, 以为天仙, 亦云飞仙”的记载。还有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描绘了神仙羽人, 这些都对敦煌壁画飞天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洛神、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形象的创造也直接影响了飞天理想主义象征美的艺术造型。人们口舌相传的民间神话“嫦娥、玉兔、奔月”, 表现了飞行是人类美好的终极幻想。可以说, 飞天艺术形象集成了中国文化中对追求理想超越现实的人类梦想和追求。敦煌壁画飞天具有自由奔放的象征美。人类生活在地球, 但人类对地球之外的天宇的描绘、探索和想象从未停止。艺术家通过飞天艺术夸张造型塑造了人类摆脱地球的引力翱翔天宇的自由奔放的美。在古代, 人们的生存、劳动环境是极为痛苦和不自由的, 但其并未被古老的艰险环境限制。在原始生产力刚刚开始发展的时期, 期待脱离地心引力的桎梏, 到无穷无尽的宇宙中飞翔。这征服太空、统治天空的念头, 体现了人类对主观内心的极大认识。这种理想幻境的愿望, 在当时很强烈地鼓动了先祖们勇敢的生存, 给了他们以慰藉和快乐, 并将之薪火相传, 沉淀在民族文化的背景基础中, 描绘这种解脱现实的痛苦, 实现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与寄托。敦煌壁画飞天具有个性解放的象征美。千百年来人们在自然界中面对现实中洪水猛兽的威胁;在人类自身组成的社会结构中, 有来自神权的压迫, 有来自政权的强权与暴力, 也有来自于族权的控制约束;作为女性还有来自夫权的压迫与奴役。所以, 就人类个性而言, 全力想摆脱这种桎梏和枷锁, 而飞天艺术形象就提供了这种个性解放与张扬的象征, 满足了人们精神上追求个性自由, 人性解放的美好愿望。

3、构图之美

敦煌壁画飞天形象, 在构图上早已超越了希腊、印度的飞天格局。形成了一种中国独特的构图方法。

首先, 敦煌飞天具有装饰构图美。如隋代洞窟的飞天在背景云纹, 火焰纹, 花卉图案映衬下色彩绚丽。再如北魏时期代表洞窟251、248、260窟, 飞天起落处, 鲜花满天飘, 装饰趣味非常浓厚。其次, 敦煌飞天具有对称构图美。如北魏251窟在中心柱四面龛上就出现了对称浮雕飞天行列。唐代的双飞天也即是对称构图美的典型作品。第三, 敦煌飞天具有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构图美。敦煌飞天到了唐代壁画中, 已基本女性化, 成为翩翩起舞的仙女形象。如321窟的捧盘飞天, 榆林15窟中唐的献花飞天, 172窟的盛唐飞旋双飞天。

4、形体之美

敦煌壁画飞天具有东方神韵的形体美。西方美学体系中人体美是核心内容。古希腊学者认为万物唯有人体美, 最匀称, 最和谐, 最庄重, 最优美。而敦煌飞天就是中国人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早期敦煌飞天造型, 虽具有粗、重、厚、简的特征, 但却古朴、稚拙、憨厚可爱。它有时身体长短、粗细不合比例, 但却有气势之美。犹如读乐府诗, 观陶俑, 有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变形、古拙的人体美感, 特别接近现代形式主义的美术思潮。隋代飞天开创了人体艺术的多样性风格。脸有丰瘦, 身有修硕, 飞有上下, 风有顺逆, 数有单群, 裙有长短。唐代飞天形象自由浪漫, 富丽堂皇, 人体丰满。显现出有唐一代的雍容大气和社会富足, 颇具豪迈超群的审美取向。西夏党项族统治敦煌时期, 飞天人体表现出了独有的党项民族人体特征, 如直笔高粱, 大腮圆面, 如97窟西夏散华礼佛童子飞天, 就显现出这种人体特征。

5、动态之美

敦煌飞天具有动态的韵律美。敦煌飞天中有大量的伎乐飞天。既表现了优美的人体形象, 同时也表现出了丰富的器乐演奏的艺术形式, 极富韵律美感。如285窟的西魏的伎乐飞天, 404窟隋代的箜篌飞天和琵琶飞天。

敦煌飞天具有动态的飞飘美。“飞”是敦煌飞天艺术的灵魂, “飘”是敦煌飞天的艺术生命。两晋飞天主要以身体曲线表现, 有种僵硬的稚拙。南北朝时期的飞天造型勾画出生动、飘逸、轻盈、飞舞的姿态。特别是着力描绘披肩、裙带的展现自由飞翔的身体造型。隋唐时期的飞天, 增强了飘带花瓣的装饰, “吴带当风”, 充分表现了大唐盛世的超迈审美理念。

敦煌飞天具有动态的欢乐美。在敦煌壁画的经变画中有佛陀说法的歌舞场面, 也有表现佛国天堂极乐世界的景象。无论歌舞升平, 还是极乐世界, 大都有飞天, 特别是伎乐飞天和散花飞天来充当欢乐天使。李白的咏颂仙女诗,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 正是敦煌飞天的动态欢乐美的生动写照。

6、服饰之美

敦煌飞天壁画展示了所经历朝代的各种服装纹饰, 极为优美的表现出中国古代服饰的美感。从唐代为起点, 中国女性服装纹饰变得奢华与美丽。唐朝女性的基础装备是, 上身穿着长款袖衣与较短的襦衣, 下身穿着束身的拖裙, 裙子有紧身腰束和腋下衣件, 并以丝绸包制的彩带捆束。权贵女性身上戴宝珠首饰, 身体有彩帛裹衣。民间女性亦上行下效, 流行穿着皇室装扮。飞天亦使用此种形式表现, 而且做了很多发挥, 例如上身亦有圆形的领口、细锐的领口、细窄的袖口、短袖口、短袖长裙、肩纱等等。酥胸微露, 绫罗绸缎, 并穿时兴的长裙抹胸, 衣纹的绘制极为投入, 服装的纹理、色感亦是美轮美奂, 无穷无尽, 没有重复。

敦煌飞天壁画中, 我们的古代先祖运用理想主义的描绘笔触, 用光影明暗的交替, 美轮美奂的色感, 简练凝重的奔腾线条和绚烂多姿的动作, 展现出飞天那敏捷迅美的动感及腾扬而升的气与道。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之为我们美学遗产中的一朵不灭的瑰宝, 亦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摘要:本文重点从美学的角度探讨飞天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中的意义、价值和风格表现。从美学角度论述敦煌壁画飞天的艺术特点。首先, 分析了飞天的在文献中的记载与表现。其次, 分别以寓意美、象征美、构图美、形体美、动态美和服饰美来分别论述了飞天这一形象的在美学特点和意义。

关键词:敦煌壁画,飞天,艺术特点,美学

参考文献

[1] 王苗.敦煌飞天[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0.

[2] 段文杰.飞天在人间[J].《文史知识》, 1988, (8) .

[3] 段文杰.飞天——乾达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J], 兰州:《敦煌研究》, 1987. (2) .

上一篇:呐喊自序范文下一篇:那些芬芳范文

精品范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