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3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人才是我国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国外并没有与“人才”完全对应的词。目前国内对人才内涵最为权威的表达是从知识技能、创造性劳动和社会贡献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如200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贡献的,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类型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类。

二、人才竞争力的概念

人才竞争力概念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

(一)竞争说

江苏省人事厅课题组(2002)将区域人才竞争力定义为区域人才群体在经济社会生活的竞争、博弈、对抗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总体综合实力。戴志伟(2006)认为区域人才竞争力是一种比较或竞争优势。张厚和(2006)等人提出了“人才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并从静态和动态对人才竞争力作了分析,并指出静态的人才综合竞争力指人才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优势,而动态则是人才的获取、保持和发展等方面的能力。黎灿辉(2010)认为城市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以其竞争要素为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等要素,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更强的吸引、集聚、使用人才资源及促使人才效用发挥更大的综合能力。

(二)能力说

毛瑞福等(2006)在研究浙江区域人才发展竞争力时强调区域的人才要素优化配置能力,指出区域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所从属的大区域中对人才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力”。陶锦莉等(2007)也提出类似的概念,但侧重于环境因素,认为人才要素区域竞争力主要是“区域在大区域中对人才要素的吸引力和市场争夺力”。

(三)结构说

陶锦莉,郑洁(2007)认为人才竞争力内涵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本体指标,包含人才总量、质量等;二是与人才本体指标相关的客体指标,如经济实力、城市化水平;三是提升人才本体竞争力的保障体系,如城市居住条件、医疗条件、交通条件等。马慧敏(2008)将城市人才竞争力定义为城市内部各类人才因素能量化的有机综合和高度整合。倪鹏飞(2002)从人才要素自身因素对人才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认为中国省市区人才竞争力“是各省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比例、流动、环境等各类人才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竞争、搏杀和对抗中所显现的总体实力,是各类人才因素能量化的有机综合和高度凝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宏观角度来衡量人才发展程度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指标,它从某一侧面反映某一省市区的综合竞争力”。沈春光(2012)认为对城市人才竞争力应从四个方面,即人才存量、人才利用效率、人才环境竞争力、人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来分析。李长峰(2014)认为,对人才综合竞争力可以从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产出及人才环境五个层面加以考察。国外关于“人才竞争力”的研究较少,“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在《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将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作为评价各国竞争力的八大要素。其中,国民素质即相当于国家人才竞争力,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两个部分。2000年,世界银行INFUD城市小组与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完成了一项《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竞争力评估:未来道路》报告,报告指出人力资源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涉及城市区域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可得性及其成本等几个方面。

三、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早期的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区域人才的数量、结构方面。如倪鹏飞(2002)是研究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较早的先驱学者。他提出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是从城市劳动力的存量、流动、素质和培养方面来反映城市人才状况的。

(一)劳动力的数量

1. 城市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反映城市劳动力的投人规模。

2. 城市从业人员一定时期的增长数。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劳动力的流向和变化状况。

(二)劳动力的素质

1. 科技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从结构层面反映着一个城市劳动力的技术素质。

2. 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综合指数。从综合平均的角度反映一个城市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它由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企业职工培训、社会经济知识普遍率等指标综合构成。这是一个专家评估指标。

(三)劳动力的培养

1. 中等以上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这是一个替代指标。这项指标从中间产出角度来反映城市的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

2. 人均公共教育支出。

从投人角度反映城市教育的规模和水平。潘晨光(2005)提出人力资本竞争力指标由人力资源数量指数、人力资源质量指数、人力资源配置指数、人力资源需求指数和人力资源潜力指数综合而成。人力资源数量指数由城市总人口数、城市从业人员数和城市从业人员增长三个指标组成。人力资源质量指数由从业人员素质、专业人员指数和创业人员指数三项组成。人力资源配置指数由城市就业率、熟练工人获得便利性、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三项指标综合而成。人力资源需求指数由人力资源消费需求人力资源投资需求与人力资本基本成长三个指标组成。人力资源潜力指数由中等以上学生数、人均公共教育支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三个指标组织。杨河清(2006)等人设计了三套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是理想型、过渡型和目标型指标体系,这三套体系可随社会进步和条件的改善分阶段逐步实施张厚和(2006)等人认为人才竞争力评估指标应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动态指标分为人才获取、人才保持、和人才发展静态指标构成要素主要有人才资源率、人才资源丰度、人才资源的人口密度、人才资源的职工从业人口密度、人才资源流动率人才资源发展速度、人才密度系数、高级人才密度系数、人才资源当量等方面。通过对以上静态指标的测算,可以反映某地区某年度的人才竞争力水平。

后来的研究则把人才成长环境与人才产出两个方面也引入进人才竞争力指标中。如娄峰(2010)等将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划分为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层次,人力资源类、研发类、科技产出类三个类别,下设5个总量指标和8个密度指标共计13个基础指标。

黎灿辉(2010)提出城市人才竞争力可以分为城市人才资源竞争力、城市人才效能竞争力、城市人才环境竞争力和城市人才占有竞争力,这四方面是城市人才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城市人才资源竞争力有12个评价指标,城市人才效能竞争力有8个评价指标,城市人才环境竞争力有23个评价指标,城市人才占有竞争力有两个指标。谭华(2013)提出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是由人才规模(总量)、结构、比例、流动、效能和环境六个指标所组成。该指标是整个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一级考评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都依次设有不同的二级、三级等多级考评指标层。苏琴(2013)提出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内在竞争力要素水平、外在竞争力要素水平和人才效能水平三个方面概括为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人才投入、人才平台、人才生活及环境、人才创新、人才贡献8个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和112项三级指标。易娜(2015)基于对人才概念、标准、类型及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了人才资源竞争力、人才效能竞争力及人才环境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人才资源数量、人才资源质量、经济贡献、政策环境等9个二级指标,其中,人才资源数量包括6个三级指标,人才资源质量包括4个三级指标,人才资源结构包括4个三级指标,经济贡献包括2个三级指标,科技贡献包括3个三级指标,经济环境包括4个三级指标,生活环境包括6个三级指标,文化环境包括3个三级指标,政策环境包括4个三级指标,共36个三级指标,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崔丽杰,张立新,赵天宇(2017)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熵值法对山东省17地市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

四、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方法

(一)面板数据法

李光全(2014)认为人才竞争力是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教育等5个分项竞争力指数的综合结果。其构建方法是先采用标准化再等权相加的方法获得人才分项竞争力指数,然后对分项竞争力采用方差加权法合成,获得人才资本竞争力综合指数。为了更好地反映人才竞争力整体变化的本质,该文以2001-2010年人才竞争力综合水平变化率(GV)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001-2010年人才竞争力的数量分项竞争力变化率(NV)、质量分项竞争力变化率(QV)、配置分项竞争力变化率(AV)、需求分项竞争力变化率(DV)以及教育分项竞争力变化率(EV)为解释变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001-2010年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二)主成分分析法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学者较多,如陶锦莉,郑洁(200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人才竞争力情况进行了研究。胡晓琼(201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延安市科技人才竞争力问题展开研究。

(三)层次分析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学者也较多,如李光红、杨晨(2007)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首先提出一个总的目标,进而将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每一层有多个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权重根据对本层子目标的重要性而确定。彭珍、王运红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聘请了相关专家比较同一层次的诸多因素,并借助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V0.6设定指标权重。彭珍,王运红(2014)以区域人才竞争力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采用群决策方法,设定指标权重,对苏州市内10区、苏州与其他5市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四)信息熵法

倪鹏飞、岳晓燕(2010)采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消除确定权重的人为主观性。崔丽杰,张立新,赵天宇(2017)基于熵值法对山东省17地市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

(五)结合GIS技术法

高鹏,王利,王兆兰(2015),以中原经济区为案例,采用定量指标并结合GIS技术对中原经济区人才竞争力状况进行空间分析与可视化表达,明确区内人才竞争力发展差异。

五、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策略

目前国内对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对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也比较少。喻新安、姚文喜、焦锦森等人(2008),主张教育优先发展,强调突出义务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三个重点。赵永贤、邓伯军等人(2013)认为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提高人才配置效率,推动有较强人才竞争力的格局形成,从而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陈明宝、韩立民(2010)等着眼于政府对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主张通过完善人才政策、制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科学的人才政策法规和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来提升一个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水平。韩建民、刘毅宙等人(2011)在区域人才竞争力研究中,提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从而产生人才的集聚和吸引,通过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人才竞争力。

从已有的文献看,区域人才竞争力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现有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成果不是很多,研究的理论基础也还不够丰满。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借鉴战略领域中的竞争力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人才吸引、开发等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人才是我国特有的概念,人才竞争力概念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竞争说、能力说、结构说。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区域人才的数量、结构、人才成长环境与人才产出等几个方面。区域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面板数据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结合GIS技术法等。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观点包括:发展教育、政策支持、发展经济等方面。

关键词:区域,人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人事厅课题组,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是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J].中国人才,2002,(09).

[2] 倪鹏飞,城市人才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J].中国人才,2002,(10).

[3] 戴志伟,宁波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10).

[4] 张厚和,方培华,孙伟,冯鹰,孟晓华,王玉玫,苏州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01).

[5] 黎灿辉,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M].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6] 谭华,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

[7] 易娜,呼包鄂人才竞争力比较研究[M].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5.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新时期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企业 国际竞争 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

作者:龙永圈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共享经济的潮流中,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脱颖而出并持续发展壮大,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等着解决,例如公司盈利、车辆管理、技术创新、协同治理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值得分析。本文将对共享单车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共享单车的外部性、规模经济、盈利模式三个方面,更加深层次的解读共享单车;探讨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及如何有效促进共享单车的协同治理,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共享单车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分析 协同治理

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五个要素分别是: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流动性。共享经济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匹配,实现零边际成本,要解决技术和制度问题。共享经济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而共享单车恰好是共享经济的一大体现,而共享单车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了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

1 共享单车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1.1 共享单车的外部性分析

(1)共享单车的性质。

共享单车是一种兼具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属性的混合产品,也可理解为准公共产品。消费者付费使用共享单车意味着获得了单次消费的使用权,但从本质上并没有获得完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共享单车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没有完全满足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也没有完全满足私人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2)共享单车的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而受益者无须付出相关代价。现代共享单车与传统的公共自行车进行比较,不需要消费者去固定地点取车以及归还,为用户节省时间,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的出行效率;共享单车APP上都具有通过GPS定位实时更新闲置单车停放地点的功能,避免了公共自行车可预见性低的局限性,方便用户可以快速寻找到闲置单车,是对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也使社会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3)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共享单车在某些一线城市的超额供给导致其经常性出现乱停亂放甚至违规占用特殊通道的情况,侵占了其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大量坏车随意堆积无人处置,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不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低成本、低质量所导致的共享单车高毁损率是一种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

1.2 共享单车的成本和规模经济分析

共享单车的多轮融资和企业自身的盈利系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合理配置资金促进企业发展呢?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共享单车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规模经济化水平,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大型化、专业化设备、人工和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高效率的人工管理机制、兼并收购小共享单车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销量等手段不断扩大共享单车企业的规模经济化发展,从而促进共享单车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有利于共享单车企业的持续发展。

1.3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通过向用户收取按小时骑行的使用付费,即“分时租赁”模式。以摩拜单车为例,骑行每半小时收取0.5元,据相关数据显示,摩拜单车的日使用量约为1600万次,假设每人骑行半小时,即日收入约为800万元。

(2)对收取的押金和用户放在共享单车APP里的预存车费进行理财投资获取利息收入。以摩拜为例,每辆单车押金为299元,目前摩拜单车用户已达到2000多万,假设一年有1200万用户的押金预存在APP内未收回,目前银行活期利率为0.35%,将600万存入银行活期存款,600万用于可随时取现的基金投资,假设收益率为4%,一年总的利息收入约为7800万元。

(3)多轮融资带来资本积累,95%的共享单车企业都经历过融资,以融资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资本量。以摩拜为例,截至到目前摩拜经历了天使轮、A轮、B轮、B+轮、C轮、C+轮、D轮、D轮(追加)、E轮、新一轮等融资,累计融资将近11亿美元。

2 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共享单车竞争市场拥挤产生资源浪费

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活跃度居高不下,从而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共享单车市场,产生了以摩拜、OFO为首(市场份额分别为57%和30%),哈罗单车、小蓝、优拜、酷骑等20多家企业规模,导致了共享单车的投放尤其在一线城市库存问题严重。看似形成了双寡头垄断模式,然而因共享单车兼具公共产品属性和私人产品属性,其中准公共品性限制了共享单车市场的企业容量,1~2家即可,类似与自来水公司等,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无法容纳更多企业的市场份额,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2 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及盈利困难

共享单车的盈利以融资、押金金融投资和日租金为主要来源。然而共享单车的主营业务盈利周期长。以摩拜单车为例,摩拜单车使用频率3次每天,一次付费0.5元,一年平均天数300,一年免费骑行天数占平均使用天数20%,年单车收益360元,大概需要2~3年才开始盈利。然而在实际中,共享单车的使用次数明显小于预期值,用户希望车子越多越好与车子被骑行的次数处于矛盾状态,更是加大了企业的盈利压力。摩拜单车在以高成本造车的前提下,虽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未来的运营成本,但也让摩拜单车在市场投放上被OFO远远甩在身后。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融资资金大部分用来生产单车,明确表明他们需要造更多的车。摩拜急需在高成本造价与车辆覆盖投放找到平衡点。摩拜内部财务部也表示,供应商身兼债务大概10亿元,其总债务超过10亿美元!截至当期已经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显然,实际上摩拜已经陷入了资本危机,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最近,摩拜以远低于上一轮最新融资估价的27亿美元被美团收购。这便是在经历了6个月的资本僵局之后摩拜作出的抉择。就目前共享单车的初建阶段而言,盈利模式略显单一,需要企业加强监管及风险控制管理,向多元化发展。

2.3 共享单车用户的不文明违规使用无法规范

由于共享单车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現大量不文明违规使用现象。例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车辆、刮毁车辆二维码,私自占有车辆等。不文明现象出现后若不及时管理遏止,便会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抛开有待提升的使用者素质之外,由于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导致共享单车的违规使用及损坏问题责任界定不明,共享单车的法律保护尚不完善,并缺少企业监管,第三方监管不足,社会监督薄弱的问题。正是无法有效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问题,影响了交通和市容,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3 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治理

3.1 政府层面

(1)加大政府监督,构建信用系统,提供多方信用监督。

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而言,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切勿放任不管,致使共享单车出现无序竞争的不良现象。同时,为共享单车提供多方信用监督。现在,摩拜单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用户信用评分系统。诚然,这些举措可以遏制一些违规行为,但要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现象,则需政府构建一套完整的信用监督体系,将用户的银行卡及一些其他的信用材料整合在一起,由此产生一方信用变化则会引起其他产品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公民行为。

(2)反对投入过度,鼓励企业并购。

就目前共享单车的市场而言,多数企业以风投的形式进行融资,从而投资到共享单车的开发之中,在这一部分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控制,若出现不合理的资本投资,则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动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若共享单车投放过量则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违反了共享单车的使用初衷。因此,政府应多鼓励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并购,使共享单车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3.2 企业层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利用GPS技术定位共享单车,这不仅可以节省在寻找和收回共享单车的成本,而且可以使消费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精确快速地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要使用的单车,免去了不必要的时间,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企业盈利增加。

3.3 消费者层面

作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因共享单车的特殊性,要求公民有更高的个人素养,做到不破坏共享单车,爱惜它,不将其私人化,用完共享单车及时归还并将其停放在专用停车处。只有公民的个人思想觉悟提高,共享单车才有更大的可能性一直发展下去,造福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4 结语

共享单车改变了传统交通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构成比率,冲击了单车零售业的发展,使出行绿色化,便捷化。在政府支持的和平背景下,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要做到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车辆停放管理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用户体验,尝试采取建立诚信系统加强用户监管。企业盈利能力需要着眼市场开发,在一线城市市场饱和的状况下,进一步扩大共享单车覆盖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开发多元化盈利模式,缩短可盈利周期。就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层面多环节协同治理,我们也将对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起见证共享单车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互联网分享经济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探析[J].中国商论,2017(11).

[2] 朱富强.共享经济的现代发展及其潜在问题:以共享单车为例的分析[J].南方经济,2017(7).

[3] 潘钰子.共享单车市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网络空间维持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尊重网络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剖析网上竞争行为的特征,把握网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将传统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理和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相结合,将法律规则与技术规范相结合,将国家干预与网络自治相结合,制订应网络交易需要的法律,构建符合网络经济发展特征的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体系。

关键词: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规制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市场的弥散

(一)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

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界定为:市场主体为争取交易机会或者获取交易上的优势,以互联网为媒介和平台而实施的违反善良风俗、商业道德,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竞争行为。

(二)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1、虚拟化。虚拟化是网络市场最独特的表现。首先体现为市场本身的虚拟化。其次,体现为市场主体的虚拟化。最后是行为的虚拟化。

2、数字化。网络市场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离散的、无中心的、多元网状的立体结构和运作模式为特征,信息瞬间形成、即时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人机界面构成的交易组织形式。网络市场中的竞争行为相应的就表现为以数字为基本载体,以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来实施。

3、网络化。网络市场通过互联网将分散在各处的交易信息系统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市场交易信息交互的组织形式。网络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天然的具有了这种网络化的特征,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借助网络化的互联空间,通过电脑处理接点发散于整个系统。

4、信息化。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从本质上说是争取交易机会的行为;而从表现形式上说,其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传递行为。市场主体通过竞争行为,向其他主体传达交易信息,由信息受体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选择交易对象。网络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集中表现为信息的产生和传递,体现出信息化的特征。

(三)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1、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市场中的弥散。随着网络市场的拓展,随着网络市场竞争的深入,“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借助网络载体,在网络市场中弥散,影响了网络市场的竞争秩序。

2、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产生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类:一是与域名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与网络链接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与网络数据库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的困惑

(一)价值理念的困惑——自由抑或干预

自由主义者认为网络是天生的自由派,网络为自由而生。“这个空间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完全自我组织的实体,没有统治者,没有政治干预”。而立宪主义者则认为“网络市场的自由绝非来源于政府的缺席”,“在我们所建造的世界里,从社会中排除所有的自觉的控制,并不能带来自由的繁荣;把自由放到某种自觉的控制之中,才有可能带来自由的繁荣。”价值理念的冲突导致网络市场竞争行为规制的制度构建缺乏精神内核,是否应当干预网络市场竞争,干预到何种程度,如何干预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二)规则构建的困惑——法律抑或技术

互联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网络市场是基于网络互联形成的虚拟空间,其产生、运作和发展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撑。这导致网络市场交易中的行为更多的显现出技术化的特征,许多规范网络交易行为的行为规范都直接套用了技术规则。但是一方面,“技术可能无法解决外部性或市场缺陷问题,如威胁网络经济的垄断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和规范来控制技术一直是一个徒劳无益的举措”。为了赶上这个无边界的全球性技术的发展步伐,法律制度也历经艰难。

(三)方法进路的困惑——立法抑或释法

作为独立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字空间,网络市场是否需要一套独特的法律?或者,适用于现实空间的法律做一些调整和完善后,是否也适用于网络市场?坚持用全新的立法来规制网络市场的观点认为,网络市场是完全迥异与现实世界的新的社会存在形式,它颠覆了现实世界时空观和行为观,这必将带动网络世界中的法律革命。但也有观点认为,对于网络市场的行为控制,不需要制订新的法律,只要对现实有效的法律规则做解释,即可实现对网络市场行为的有效控制。

三、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规制法律体系的构建

(一)理念的明晰——适度干预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网络市场竞争秩序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自由和干预的取舍应当从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维护交易秩序的角度出发。网络市场的吸引力就在于其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异于现实空间的、便捷的、灵活的、高效的交易形态和组织形式。而法律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也在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有效竞争,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为广阔的自由竞争空间。

2、坚持对网络市场竞争行为的适度干预。从本质上讲,网络市场交易主体的竞争行为是作为现实市场的延伸而存在的,是依托于现实空间的社会主体的现实需求而存在的,其行为产生的效果最终作用于现实生活中客观主体,其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现实主体的需求。因此,基于网络市场竞争行为的现实相关性,基于网络市场中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的现实状况,对其进行适度干预是有必要的。

(二)方法的选择——多元善治

1、多元价值的衡平。价值目标的多元化是现代法律发展的趋势。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被明确赋予了三重价值,即规范市场竞争、促进有效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在网络市场,市场竞争的过程除了以上价值以外,还承载了弘扬民主、保护自由、发展网络科技等更多层面的价值追求。既要鼓励运用多样的网络技术开展更有效的竞争,又要防止由新兴技术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既要发挥网络便捷、高效、个性化的优势,促进市场竞争的开展,又要防止因为虚拟性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放大,影响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正当利益。

2、多元主体的配合。传统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无形之手”的指挥,二是“有形之手”的干预。市场的自生自发秩序在国家干预下趋于理性,趋于规范,“经济人”的逐利冲动在国家之手的干预下纳入了有序的范畴。在此过程中,竞争秩序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和消费者以及经营者,并且,这种治理是政府主导下的治理。然而,在网络市场,由于技术性、信息化和虚拟性的存在,传统的政府等主体对市场秩序的控制能力则趋于弱化。为此,在规制机制的构建中,要更多的考虑多方主体的协调配合。

3、多元规则的协调。美国著名网络法学者劳伦斯·莱斯格在其著述《代码——塑造网络市场的法律》一文中描述了规范人类网络市场行为的四种约束:法律、规范、市场和代码(code)。这种四分法较为精辟的归纳了网络市场竞争秩序规制所要遵循的四重法则,即国家制定的法律、自发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规律和技术构建的代码。法律在网络市场中最忠实的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政府强制力;社会规范是社区非正式的民意表达;市场通过“无形之手”实现着资源的配置和权利义务的衡平;“代码”则是构成网络市场的最基本的运行框架,是网络市场竞争行为的基础规则。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规则协同构成了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的现实基础。

(三)体系的构建——“硬法”规制与“软法”引导相结合

1、充分发挥硬法的规制作用。在这里,“硬法”主要是相对于“软法”而言的,是指传统的狭义的法律,即由国家制订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行为规范。从行为角度讲,网络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在网络市场,但是其实施主体,及其违法行为的效果,都是客观的,对于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是客观的。因此,对于网络市场竞争秩序的规制也应当建立在对“客观”行为与结果的规制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结合,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构建规制体系。

2、充分发挥“软法”的引导作用。莱斯格描述的法律就是前文所述的“硬法”,而“规范、市场和代码”都属于“软法”的内容。由于规范和市场属于传统行为规则所及的范围,此处不再赘述。着重探讨“代码”在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中的指导意义。软法对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规制的根本,在于要以法律理念引导网络市场“代码”的形成,构建符合法律规定的网络市场竞争技术规范,实现技术规制的法治化。

参考文献:

1、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2、种明钊.竞争法[M].法律出版社,2008.

3、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市场的法律[M].中信出版社,2004.

4、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市场的道德与法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伴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迎接挑战,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出发,对网络经济给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带来的机遇以及应采取的相关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网络经济;管理体制;企业文化;技术创新

1、概念的基本分析

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1990年,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与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麦哈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概括地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

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它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核心竞争力不但是企业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还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的要素:

1.2.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获得的基础,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定者、执行者、创新者和评估者。如何留住人,发挥人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和把人力资源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

1.2.2 核心技术

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条件,核心技术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及不同形式的知识,核心技术重复使用会使价值连续增长,具有报酬递增特征。

1.2.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工艺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会越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就越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1.2.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按照企业一致性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员工自觉的协调配合,减少内部冲突及管理费用。

1.2.5 管理体系

通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对企业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管理,实施各项管理的职能。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系统的优势,产生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方法,从而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

1.2.6 营销系统

营销系统包括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企业通过营销技术将高效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劳务;而营销网络是企业推销产品和售后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功能是产品的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

1.3 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主)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

2、网络经济给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带来的机遇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网络经济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信息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网络经济具有和传统的经济形态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交易媒介。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适应网络环境,一种以信息资源、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合作规模效益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交易成本,其具体表现在:

(1)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企业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就需要建立规模经济。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沟通需求信息,共同采购,从而实现低价格带来的成本优势。利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则只需要增加少许成本就能增加新客户。

(2)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合作经营内的企业可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各地区,各种产品的供求信息与市场价格,从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供应商和销售对象。信息技术减少了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环节,从而缩减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费用。另外,良好的沟通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减少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成本。数字化产品可以不依赖物质载体就能够完成交易,减少了交易双方的时间和费用。因特网和其他信息工具的标准化也有助于减少商家的转移成本,使其能在较低成本上增加选择,提高效率。

2.2 网络经济下可以实现按需定制、差异化生产

由于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与发展,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统一标准和规格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企业必须向按需定制的、小规模的、柔性化的生产模式转换。网络经济环境为建立这种差异化的生产模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网络经济可以使企业根据需要转换经营模式,能够及时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建立起基于网络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制定具体的差异化策略。

2.3 网络经济为企业战略联盟拓展了企业合作范围

网络经济时代,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迅速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企业之间或企业的单元组织之间通过互联网而形成的临时性、松散性,为分享共同成本而形成的网络化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不同的企业将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或资源作为联盟企业内部进行贸易的合作资本,与其他企业交换本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资源,实现技术、信息资源的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另外,通过建立或加盟虚拟企业,企业可以寻找合适的资源、技术或产品销售;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达到降低技术研发风险,新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的目的。由于参加战略联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联盟内各企业的竞争力。

2.4 网络经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并减少了管理层次,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

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使信息顺畅、及时,使各方信息向决策中心的反馈更加迅速,从而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使组织能更好的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5 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实现优化配置

网络经济的核心是电子商务,它将成为一种经济主导模式而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持续地、更快地获取知识,并努力实现组织中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实现持续性发展,建立竞争优势。互联网络的兴起,使得传播信息的速度、传递的信息流量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电子商务借助它实现了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完成外部信息的收集,使得企业能够建立和完善具有学习能力的组织结构,并不断地将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使组织具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企业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促使企业间的技术、设备等要素合理运作,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2.6 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延伸

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延展性,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总是在不断地寻找一个新的供其延伸的核心业务。网络经济作为一种直接经济模式,使中间商的业务受到极大的冲击。电子商务使得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拓展,企业甚至可以在零库存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商贸业务,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企业可以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建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网络经济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3.1 制定适应网络经济的企业发展战略

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资源整合机制是核心竞争力赖以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制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时,一是要着眼于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在考察企业当前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有效资源,通过内部挖掘和外部获得等手段,卓有成效地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二是在继承和发挥现有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核心技术、组织管理和市场竞争四个方面的能力状况。三是要适应国内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四是要把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一个创新型的学习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挖掘网络资源下的企业资源优势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企业网站,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了解企业及产品的窗口。互联网可以加强企业内部各组织、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反馈的速率。在营销运作的虚拟网络平台上,企业可以宣传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服务内容,沟通与外界的商贸联系,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同时,建立全面涉及企业内部生产、销售、供应、经营以及管理等几个主要环节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企业网站的交流可以帮助企业以最快、最详尽的方式获得市场的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确定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定位,设计、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并制定合适的价格与分销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的产品信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传递给市场用户。

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并且要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全新竞争战略。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3.3 建立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技术联盟

网络经济的出现,企业规模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以其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不可能长期保持某种产品的技术优势,也不可能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技术。企业单独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风险也不断地扩大,一旦竞争失败,投入巨额建立的专用性资产及在技术开发中积累的资料都将作废,这种巨大的损失往往也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承受的。而建立技术联盟可以分担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标准,促进技术的兼容性,避免单个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风险和盲目性。通过建立技术联盟,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不断使各自技术的独立价值尽可能提高,而且使共同网络外部价值最大化,以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

3.4 构建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

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管理正发生深刻的变革。一些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创新应朝着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人本管理、绿色管理、组织结构柔性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一体化的特征,要求企业组织成为一个集规模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一体的有机系统,使得应用网络技术的企业对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管理得到改进和强化,各种先进、规范的管理软件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应用。企业之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合作,使得企业组织的各个环节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分摊管理成本。同时,利用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层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打破了传统企业对管理幅度的限制,提高了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5 利用网络优势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中小企业有效地实现与顾客之间的直接沟通,从而使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重视和最佳满足。企业将不再急于制定产品策略,而以研究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和服务,开展定制营销以满足不同需求。企业通常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公告栏或电子邮件与顾客进行讨论,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设计出符合顾客个性特点的产品,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网络环境的差异化生产模式。

在网络平台上以客户为中心,能够在服务客户、满足其需求的同时,传播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增强顾客对品牌的认识,保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创建品牌,进行一系列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它使企业真正具有优势竞争力。只有在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反应迅速的企业才能得到最好的需求,企业的价值和利润也相应会得到最大的实现。

3.6 加强对企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创新型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及其组织方式。作为创新型的科技人员,不仅要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而且要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观念、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制度、追求新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更要加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网络经济的强烈冲击下,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来避免市场的淘汰。这就需要企业把人力资本的重心倾斜到科技创新,给科技和管理人员更多的自由,在工作方式、作息制度、经费开支等方面采取不同于一般员工的管理方法。这样才可以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科研成果与物质奖励相脱节的体制,对在市场开拓、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给予重奖,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建立一种有利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新机制。要把科技人员的创造发明、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分配,用科学的方法把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资本,从而使他们的贡献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另外,企业要尽快完善机构设置,加快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使人力资源管理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便具备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使员工在企业制度的规范下能够具有安全感;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适当拉开薪酬差距,运用灵活的工资形式,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3.7 借助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变化如此迅速,企业必须以全新的学习来全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要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集散机制,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调查分析,重视市场信息反馈,根据用户的意见改进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技术创新的核心所在就是要开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和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同时要设计出一套合理、明确和及时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创新的行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依托机制,凭借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成果,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4、结论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支撑,以技术、管理、资本、企业文化等为手段,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运用,形成一种互动的自我强化动力发展系统,使企业不断突破成长上限,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汉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李新家,网络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何有缘,穆维松,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36.

[4]芮明杰,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赵文清,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研究评述[J],技术经济,2005(3):20—22.

[作者简介]李俊(1982-),男,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讲师,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培训讲师,教育部电子商务骨干教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胡明霞(1982-),女,重庆万州人,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讲师。

区域经济竞争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补充,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公共事务管理、志愿服务、慈善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帮助从前鲜少有人关注的特殊人群,近几年来呈现出政府、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协同发展趋势。但由于社会组织发展较晚,加上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以来一直存在的“强政府”特征,部分改变社会组织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组织的正常迅速发展。

本文以对全国各省(直辖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我国社会组织“行政化”现状,并对“行政化”的表现形式、危害及成因进行梳理和分析,针对社会组织的成因开展具有可行性的“去行政化”路径探讨。

关键词:社会组织;行政化;去行政化

一、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迅速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也随着经济文化发展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组织的结构逐步优化、种类不断丰富、质量逐步提高。截止2015年底,全国现有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总数超过66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2.85万个,基金会478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2.91个。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对激发社会活动、促进行业发展、推进互帮互助等方面意义非凡。

从图1、图2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组织总数在“十二五”期间呈稳步递增状态,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增加最为迅速,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发展也越来越好,在更多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优质服务。

比较图1和图3,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社会组织发展数量明显高于内地欠发达地区,说明经济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发展:除北京、河北、山东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省(直辖市)外,北方社会组织数量的发展略逊色于南方,推出大政府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不如市场经济发达地区,说明政治环境自由程度与社会组织发展呈正相关。

对比图1和图4,除西藏自治区因条件艰苦工资水平较高外,经济较发达地区社会组织职工平均工资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数量更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好的薪酬保障和制度,更有利社会组织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图5表示发达地区的社会租住捐款数高,其他地区无明显规律,说明在政府干预较少、市场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企业或个人通过捐赠给社会组织的方式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意愿更强烈、资本也更雄厚,可推测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可以正反馈推进社会组织发展进而让该地区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范围更广、社会自治性更高。

二、社会组织行政化表现形式

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一直是以大政府的形式存在,社会组织长期隶属于国家或政府。登记注册、领导来源、活动经费等都较多依赖政府,同时政府强调社会组织的官方性,因而尽管近年来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却不可避免存在或多或少行政化表现,总结现阶段湖北省社会组织行政化的具体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存在形式官方化

社会组织管理隶属于各地民政部门,各社会组织需按要求在民政部门登记、予以注册后方可成立。其中,部分社会组织主要经济来源依靠政府拨款,组织内部分领导职位由退休干部或在职公务员担任,承担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行为受政府部门管理和业务指导,以上描述的一类社会组织具有浓厚官方化色彩,行政化严重。这部分社会组织在日常运作中,具有和政府管理相似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和认识安排,因而组织发展往往受制于政府。

(二)人员编制附属化

社会组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社会组织,有着类似于政府的管理模式,且领导层和管理层均由行政干部担任或兼任。这一类社会组织由于领导层同时是行政干部,往往沦为兼任行政干部的政绩项目,组织日常工作服务于政府大局,模糊自我组织价值定位。抑或是因为兼职干部行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社会组织运行或是政务、社会组织日常工作一把抓,统一使用政府管理模式,导致政社部分日益严重。

(三)组织运行指令化

现行社会组织的组织架构及日常运转模式贴近政府部门管理模式,甚至直接与政府部门混合办公,在日常管理中直接运用政府办公网络、渠道及人员开展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接近于行政命令,行政化色彩浓重。例如夷陵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在招募会员时,以函件形式从夷陵区政务办公门户网站传达至各乡镇党政综合管理办公室,再由乡镇组织摸底及联系符合标准的协会填报资料加入会员。

(四)监督管理行政化

因为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前需要经过其对应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且由于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因此能否注册成功完全依赖于业务主管部门的评估决策。且在登记注册成功后,由民政部门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监管,由此可见社会组织从登记到运营都受到政府部门的严密控制和监管,进而导致在人财物的管理和支配上失去自主权,最终丧失了社会组织成立的初衷和发展目标,沦为政府开展公共事务管理的工具。

(五)资金筹集单一化

社会组织要保持其独立性和一定的自主权就必须确保有足够支撑正常运转的资金来源。大多时候,一个社会组织获取资金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发挥社会效应的能力,甚至是存亡。但现阶段,社会组织发展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筹集能力弱、方式单一、渠道少,据文献了解到,湖北省社会组织在收入和资金筹集结构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政府提供财政拨款和补贴:第二位是组织成员缴纳的会费;第三位是组织开展活动或是承接项目所获得的营业性收入;第四位是企业提供的赞助和项目经费;第五位是政府提供的项目经费;第六位是募捐收入。可见,社会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的支持而不是承接项目及企业项目经费。这种现象将进一步导致社会组织唯政府政策马首是瞻,将自己的组织目标向政府期望调整,行为模式也逐步向政府部门靠近,最终更加依赖政府、行政化更严重而喪失了社会竞争力。

三、社会组织行政化危害

(一)抑制社会治理多元化

“大政府”全面管理社会事务,不仅难以实现政府职能改革中转移政府部分职能归还社会自主管理的初衷,而且社会组织因为政府的控制而改变了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失去了社会自主管理职能,因为政社不分家导致最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时仍然是政府一手抓。

(二)导致社会组织自利化倾向

行政化社会组织与业务直观单位的关系不规范,债权关系不明晰,容易沦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小金库”。由于社会组织挂靠业务主管单位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双方各取所需,组织在为本单位甚至个人谋取利益的同时,也会为挂靠单位提供好处。如今,社会组织为获取最大化的政府政策资源及扶持,获取垄断地位或超额利润,从而主动挂靠单位力求“寻租”,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和行政干部笼络关系,最终引发政府部门廉政建设问题。此外,部分社会组织会以“利益团体”的方式缩小服务范围,为了自身特殊利益而仅为特定的人群提供定制服务,弱化了组织本身的公益服务性质。由此可见,社会组织的行政化会导致社会组织偏离公益路线,走上自利化道路,长此以往不利于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损害社会组织公信力

目前社会组织认同度低,公众在面临问题时仍习惯性寻找政府解决,对社会组织信任度不够。甚至部分公众对社会组织及其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因此,提升社会组织的形象,加大社会组织宣传。积累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行政化的社会组织运行模式,行事风格,处理手段与政府无异,且官僚作风严重,导致公众对社会组织认识存在误解。另外,行政化的社会组织着眼于和政府打交道,工作重心偏离公众,对政府负责,忽视公众利益和诉求,脱离社会基层民众。

(四)阻碍社会组织自身发展

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通过志愿服务、自律等一系列机制来实现,体现的是社会组织专业的本质属性。但行政化使组织忙于处理和政府的关系,无暇顾及自身建设,弱化组织内部民主机制和自治原则,这种行政化导致的家长式特权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阻碍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孙发峰所说:“行政化使社会组织的工作职能扭曲,因此,行政化程度与社会组织的组织绩效呈负相关,行政化程度越高的社会组织,其组织绩效越低下。”而且行政化的组织内部关系滋生了腐败,其组织透明性和社会公开度骤然降低,起不到社会监督作用,也无法兼顾社会公共利益,过度依赖政府,强化了组织行政化趋势,与公众的距离越拉越大,公众的志愿精神和公益精神无法得到有效调动,进而阻碍社会组织从社会层面获取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让组织最终失去公众支持。四、社会组织行政化成因分析

(一)强权政府“大政府”行为

“大政府”将自己的管理之手伸向各行各业、各个公共管理领域,试图通过将更多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掌控在自己手中来实现社会、市场的稳定。尽管现在进行政府职能改革,要求简政放权,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通过基层权利将社会建设与政府的治理目标结合起来的现象,许多社会组织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合法性存在还是为了获取政府掌控的社会资源,都不得不与政府保持紧密联系。此外,由于政府为了更好地监管社会组织和利用社会组织实施公共事务管理,不少社会组织本身就是由政府建立,甚至部分社会组织机构直接设立在政府机关中,成为典型的“二政府”。

(二)双重管理体制带来的自主性缺失

如周红云博士所说:“双重负责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队社会团体归口管理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管理体制并不是以发展社会组织为目的,更大程度上是方便于行政管理,降低和控制社会组织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同时也规避了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责任风险。然而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并不是以发展社会组织为目的,这种管理体制却极大地限制了其组织自主性发展,造成社会组织独立性的缺失。”社会组织为实现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合法化的目的,不得不将自身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甚至在其管理体制、组织构成等方面都尽量与政府保持一致。在组织建成之后,因为由业务主管部门监管和进行业务指导,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自由发展,在项目开展上愈加依赖主管部门。

(三)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有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都只具有较为笼统的规范,操作性不足,且各地实际开展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时运用较多的理论政策依据是各级各政府的红头文件,使得政府权限过大,社会组织更加受制于政府,发展权限备受压制。

(四)既得利益者巩固“行政化”

部分官方社会组织因为是行政干部兼任,社会组织服务好政府中心工作是干部行政政绩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愿意舍弃这部分蛋糕,最终进一步强化这部分社会组织的行政化程度。而部分非官方社会组织因为在于政府的周旋中获得了不少政府扶持资金的项目,或是在关乎民生且高利润的行业因为政府的支持而成为垄断性的服务型组织,他们会在行为上进一步向政府靠拢以继续获得政府的支持,进而推进社会组织的行政化。甚至部分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利用组织内的职务之便利用减免税收、资格认证、发放证书、开办培训班等政策优惠和组织职能进行营利化活動,谋取私利。

五、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一)弱化政府对社会组织管控权力

1.加快政府职能改革步伐,简政放权,理顺政府与社会的组织关系。改变以往推进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处于绝对核心领导地位的局面,强化“小政府、大社会”建设,尽快实现政企分离,给社会组织更大的发挥空间。

2.简化审批登记制度,改革双重管理体制。适当取消社会组织注册前置审批程序,弱化业务主管部门控制权力,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减轻登记负担,逐步从政府管理角度实现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据文献了解,湖北省对社会组织简化登记制度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湖北省武汉市圈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暂行办法,即以满足城乡社区居民文体活动、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公共服务、自助互助服务等需求为目的,由村(居)民资源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且不具备法人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免于登记,直接在所在辖区街道或喜爱那个镇办事处民政办进行备案登记工作:二是关于对四类社会组织试行直接登记的通知,即2014年3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工作。

(二)强化社会组织自身全面发展

1.完善组织自身管理制度建设,与政府管理模式相区别开来,从“人治”向“制度治理”转变,引导组织针对自身发展目标做出科学性的决策部署,推进组织良性发展。

2.拓宽资金获取渠道,将资金来源更多地向市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有偿公益服务)、企业公益项目、社会捐助拓展,增强社会组织自身在资金上的独立性,从经济上弱化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

3.做好组织内部人员管理工作,推动行政干部推出社会组织,还原社会组织民间本色。同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广泛吸纳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公益服务、慈善项目等的优秀专业人才,完善组织内人员架构。

4.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特别是资金收支、服务对象方面应及时做好公示公开,通过高度透明的运行模式取得公众的信任,尤其是基金会类公共组织在遭受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后公信力跌到谷底,应该更加重视组织自身的自律自查,提高组织公信力。

(三)强化组织发展中社会促进作用

1.由市场需求而不是将政府意志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决定组织存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组织在面临市场需求的挑战时会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拓宽资金获取渠道、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组织公信力,并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在社会需求改变时也能及时调整组织发展目标,在社会更加需要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发挥热量。

2.加强社会监督,形成政府及主管部门监管之外的公众、媒体、第三方评估(监督)机构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以及同行业之间的互律监督。确保社会组织运营透明化,并给予社会组织综合客观地评估,最终督促社会组织能不偏不倚地向组织目标发展,真正地在自己所处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为社会服务。

上一篇:市政施工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井下测量采矿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