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28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下,高校教师背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与时代的重任,然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部分教师失德失范问题频出,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评价体系

一、引言

身为一名高校教师,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应当并重,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础与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成为了当代国家教育任务的重要承担者,高校教师的工作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息息相关,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学生成长、未来发展精密相连。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成为我国未来教育任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每位高校教师都奉行“师德至上”,肩负起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完成时代交与的光荣任务。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道德是道与德的结合,即方法、技术的道与品质、素养的德的结合,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道德问题。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起社会道德是整个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1]。教育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着崇高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学队伍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沃土上不断吸取养分,而缺乏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学队伍将使学校无法成为人才德育培养的基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有直接而紧密的关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对我国未来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习总书记的一席话,深刻体现出当今社会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国家的发展在于人才,在高端人才急剧稀缺的今天,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了高端人才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保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才品质息息相关,高校教师应认真审视自己神圣的工作,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有效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陶行知的名言:“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并不是某一位教师的任务,也不是某一支教师队伍的任务,而是我国高校教师整体的任务。高校教师的道德品质、工作态度、思想觉悟、执教能力、待人处事、工作态度、诚实守信都将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3]。教书育人是圣神而富有使命感的工作,只有将高校教师整体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做好,才能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高校教师主要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1.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部分高校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教师本身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致其在教学工作中难以坚持正确的立场,不能全心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当中。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庄严性、崇高性,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份普通的职业,应付了事,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课中照本宣科,课下不汲取世界前沿知识,不重视教学质量,不重视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意识淡薄[4]。

2.学术不端,师德失范

近年来,我国学者学术不端事件频发,部分学者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学术形象[5]。部分高校教师在科研压力下,作出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事件一直存在,這是科学精神的亵渎以及对高校教师职业的不尊重。

3.物质化、利益化现象日益严重

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是人都是理性人,换句话说是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他永远只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教师是一份光荣而责任重大的职业,教师也是人,人总有七情六欲,在当前利益至上的氛围影响下,有部分教师利用自己职业的特殊性、便利性,谋取私利,收受学生和家长给予的好处或金钱,极大地败坏了高校良好单纯的学术之风。

同时,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性是教学与科研并重,在职称晋升与高校年终考核中,科研项目得分占到非常大的比重。因此,部分教师只重科研不重教学,以消极的态度敷衍日常教学工作,将个人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严重的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共创良好教育氛围

当前,我国已出台《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多项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和政策规定,在大方向上规范了我国高等教师的职业道德。但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够细化,指代不明,对具体的教师违法行为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与解释,这导致核定教师师德行为是否违法时不够公正。我问过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仍需要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细致化、明确化、公平化的明确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划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红线,督促我国高校教师尊重自身职业,重视教师道德,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提倡产业转型,体制改革,对于教师队伍来说,更应该将体制改革走在前面,进一步的体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获得全社会的尊重与赞誉。同时,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工作,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有助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通过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评价来核定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质量,同时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改进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6]。

3.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教师自我修养

责任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肩负的重任,心中有责才能任重道远。在教师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的核心基础就是责任,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必须具备一颗责任心[7]。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体制的改革评价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来说都是通过外界手段来实现的,而从根本上、内核上改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途径只可能通过提升教师自我修养。帮助高校教师认识其工作的神圣性、重要性、责任性,帮助高校教师建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从教师内心深处体会教书育人的意义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人之儿女,己之儿女。”教师是一份神圣而负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职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耳濡目染的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高校教师更需要正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高校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道德.[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1%93%E5%BE%B7/7931209?fr=aladdin.

[2]http://edu.people.com.cn/n/2012/0908/c1053-18954666.html.

[3]王兵.論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73-74.

[4]颜雪珍.师范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之管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5-8+53.

[5]梁瑞贤.对近年来学术抄袭剽窃频发现象的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3:146-147.

[6]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7]孙明月.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J].金田.2015.6:154.

作者简介:

王玮琦(1998-),女,山东德州人,研究方向:投资与理财。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品格培养品格的工作,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在他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上,而且对学生的心灵也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文从分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紧迫性入手,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剖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处理好“义”和“利”、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由和纪律、道德的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详细阐述了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四个途径。

关键字: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理念,去探索和创新。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自重,可见教师要自敬、自重,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培养出新时期的人才。”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

人的素质是多面的,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而基本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思想情操等,教师只有具备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远大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那就会对本职工作再现出深沉的爱、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培养“四有”公民作出积极的贡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对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人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教师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自立、自尊、自强、创新、进取以及平等竞争、讲求效率等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不能漠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师队伍中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消极的思想道德观念正在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献身教育、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根本措施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二十一世纪本国经济的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加大。通过对外开放,我们不但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且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渗透到教师队伍中来。窗户打开了,不单有清新的空气,还有污浊的空气一同进入,清新的空气我们要吸收,污浊的空气有时也难免在不知不觉中吸入进去了,清气健肺,浊气败肺,如果不加强抵御能力就势必日久成疾,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既要采取措施缩小其消极影响,更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但又突出教师职业领域内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道德是与教师教育劳动、教师职业相适应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互相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的这种长周期性,要求我们教师一切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计名利和个人得失,也可以说教师的职业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奉献。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精业”,就是我们要把教师看成是一种事业,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爱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服务之中;才能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乐于奉献勇于牺牲;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事业因而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力求做到:一是教学过程的道德规范;二是教育科研中的道德规范;三是师生关系及与同事间的道德规范;四是教师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五是教师的服饰仪容、言谈举止、行为态度和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这也是教师个人德、才、学、识等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目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育战线,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把自己的学识、能力、青春年华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爱校如家、精心育人、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与职业道德规范不吻合的现象,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

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作为教师本来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为祖国造就出一大批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由于这样教师的存在,无法更好地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

(2)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3)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

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淡化,道德理想迷失,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强化,下海、跳槽、第二职业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这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4)个别教师存在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

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利用节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不注意生活小节、说话随意不检点,经常拖课、误课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另外,政治信念不坚定、集体主义意识差、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罚学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但与前面几个问题相比分量要轻得多。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1.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

这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干部道德素质高,才能有威信,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2.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师德行为

制定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在制定规范时,应当注意既要符合教师职业活动发展的规律,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规范中还应包括明确的奖惩措施,对教师好的行为要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不好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会激励素质高的教师做得更好,同时又会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教师形成一种有力的外在约束。在道德教育进行思想引导的前提下,要使广大教师都遵守道德准则、道德规范,还必须建立必要的道德制度建设,强化纪律,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文明的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领域总体的道德水平。

3.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当人民教师的荣誉感

利用一切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使之家喻户晓。同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教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通过宣传,使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无上光荣,同时又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岗位所处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履行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4.采取措施加强社会监督,优化道德实践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各种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改善,但师德建设的直接推动力却是教师的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的深化需要道德监督的保证。教师的道德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的目的,必须加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促使教师的道德实践形成良性运转机制,确保教育工作者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总之,教师作为“人之楷模”就要严于律己。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教师若要无愧于这些称号,就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就更应该时时注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人事司.《教育职业道德》.新华出版社

2.陆炳坚.《谈师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教育与职业

3.张乐福.《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教学与管理

4.冯莉.《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调查分析》.上海教育科研 ■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几年,媒体连续曝光一些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以及因保教人员失职、渎职导致幼儿受伤害事件,令幼儿教师师德备受社会民众关注。为此,加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学前教育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海南率先对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行试点研究,凝练出“自律与他律双目标并行,宣传、教育、考核、奖惩与托底五举措聚拢”的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关键词:幼儿教师;师德;管理;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讲话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有道德情操,这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而且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学生身边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道德楷模。对于处于启蒙期,以模仿学习为主的幼儿来说,榜样的影响力更加巨大。然而,近几年,媒体连续曝光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以及因幼儿园保教人员失职、渎职导致幼儿受到伤害事件,令幼儿园师德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加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学前教育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验区,海南围绕“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要求,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师德管理目标,探索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出“自律与他律双目标并行,宣传、教育、考核、奖惩与托底五举措聚拢”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对“自律与他律双目标并行”管理理念的辨析

(一)“见效快”的他律管理机制

在幼儿园师德建设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通常都会采取对入职教师进行岗位职责等相关管理要求的培训,让他们具体了解工作过程中的“要与不要”或者“应与不应”。这种管理模式是通过相关制度、法律法规条款,利用外力帮助新教师塑造师德,属于幼儿园师德建设他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见效快、有利于按照师德统一标准组织管理,便于师德的考核评价。

然而,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忽略了人的自觉性,忽视了个体在道德发展中的“自我教育”,使个体的道德行为停留于被动依赖他人约束的水平上。

(二) “待自省”的自律管理机制

自律是指主体用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向以及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解,以提升自我道德水平过程。在幼儿园师德管理中,完全依靠教师通过“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来实现师德建设目標是不可实现的。因为决定师德水平的两大关键因素“知”与“行”在自律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性。在“知”方面,自律依赖内化道德原则,不同人对同一道德原则的理解深度与诠释角度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化认知直接导致道德行为的不同。以幼儿教师 “爱护幼儿”为例,一位教师理解为“让幼儿远离所有可能的危险是最好的爱护”,而另一位教师则理解为“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才能是最好的爱护”。在户外体育活动时,前者只允许幼儿散步或者慢跑,严禁幼儿进行任何可能会引起摔跤或擦破皮肤的挑战性活动。后者则现场指导幼儿学习安全知识与规则,引导幼儿提升应对危险的能力。此外,由于教师个人的自我约束力、抗挫能力存在差异,即使是同样的道德认知,最后的行为表现也会千差万别。

(三)“自律与他律双目标贯穿始终”的管理理念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历史上“儒法并用”的治理方式为自律与他律双目标并行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史实依据。在幼儿园师德建设管理中,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必须依据国家相关的师德建设要求以及园所文化要求,确定师德建设的他律目标,作为园所师德建设的总目标,继而衡量本园教师自律水平使之成为师德建设的起点;其次,依据两者的差距来划分园所师德建设的阶段,每一个阶段设置教师自律达标考核点,依据考察制定阶段性管理制度;第三,每个阶段师德建设管理都始终围绕“自律和他律双目标并行”要求,坚持自律和他律两个视角交替使用,来审视师德建设的成效。

二、“聚拢五措施,发力于一点”的管理长效机制

(一)福利待遇托底措施是长效机制的基础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劳动付出严重不匹配,这不仅影响优秀师资的吸纳,还阻碍了其职业自信与幸福感的获取。从工作的繁重程度比较,幼儿园教师教学涉及五大领域,要求知识储备面更广且体脑并用,每天工作连续时长超8小时,如放学家长未能按时接走孩子,教师还需留园继续等待……幼儿教师的这些付出在劳动报酬上并未得到体现。2017年在海南三个县的统计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含公办园和民办园聘用,占幼儿教师总人数的70.97%)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仅余约1500元/月(2017年海南最低工资标准为1430元/月),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多领到一些生活费而放弃保险金的缴纳。

此外,为了避免财务负担,一些区县教育管理部门及办园者都不支持幼儿教师职称的晋升。在贫困线边缘挣扎、职业发展无望、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职业背景下,幼儿教师的最基本需要无法获得保障,师德建设就失去了立本的基础。鉴于此,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率先创新师德建设管理机制,从关怀和保障幼儿教师民生出发,以解决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托底问题为突破口,探索设定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幼儿教师特贴制度,疏通了幼儿教师职称晋升的途径并拟定了相应的保障制度。

(二)特色体验式师德宣传是长效机制的突破口

常用的师德宣传形式,是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或是主题宣传活动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进行全员式的宣讲,宣传的目的是即时传播、弘扬某种道德观念,具有普适性。这种师德宣传的缺点是随机性强,且缺乏针对性,不适用于幼儿园师德建设宣传。因为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与职业特点不同于中小学教师,幼儿园实行包班教育管理责任制,教师的工作时间主要在班级活动室内度过,教师日常信息交流平台非常小,只有同样带班的两位老师和几十个小朋友。同时,由于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具体、细致入微的工作,令他们习惯于接受贴近自己生活与工作实际的更直观、琐碎的信息,那些与他们工作环境差异太大的师德榜样、观念的宣传则难以被理解和接纳。师德宣传没有实效,不能发挥引领和激励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作用。针对幼儿园师德发展的特点,海南省在探索以触发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体验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多个角度感悟职业意义、增强职业责任感、树立职业道德自信与道德理想方面已获得了初步成效。

(三)层次分明的教育内容是长效机制的抓手

由于不同幼儿园的师德发展水平不同,各幼儿园师德建设的起点也不同,但国家、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却是一致的。依据自律与他律双目标并行、贯穿师德建设始终的设计理念,结合国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探索建构层次分明的师德教育内容体系。该内容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普适性职业伦理,对每一位教师提出职业道德底线要求,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的阐述,主要由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构成。该部分内容的教育采用滚动式推进的方式,时时提醒、适时检查,确保幼儿教师牢记于心。该内容的教育是建立他律、树立职业道德神圣感的必要途径。第二层是幼儿教育特殊性职业伦理,由针对幼儿阶段教育特点对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构成,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外延的具体补充。幼儿教师肩负保育与教育的双重任务、要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等,因此,对幼儿园师德建设提出更多的要求。如,耐心对幼儿进行生活指导,主动与家长沟通等。特殊性的职业伦理教育,只能在其岗位工作环境中、依托具体职业背景,幼儿教师才会形成职业自我概念。该内容的教育是自律产生的奠基石。第三层是园所文化传承性的组织伦理,由反映园所办园理念及特色的组织文化构成。不同幼儿园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办园行为、经验逐步沉淀形成园所独特的组织管理文化,或者以制度形式,或者以组织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保存下来。例如,有的园要求教师每天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幼儿来园,有的园要求教师每天必须耐心、具体地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幼儿园每一位新教师入职都应接受这种组织伦理教育,使之快速融入集体并产生认同感。该内容的教育实现了组织约束的他律与教师自律交互来促进师德发展。第四层是个性化职业伦理。由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具有个人知识经验特点的道德感悟构成。幼儿教师个人的师德成长的感悟,需要通過分享交流平台使其观点更加明晰,使其直观的感性经验上升至理性的道德观。该内容的教育使幼儿教师的自律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阶段性靶目标的评估是长效机制的保障

建立完善的幼儿园师德发展考核机制是确保幼儿园师德管理成效的必要措施。依据幼儿园师德建设基础与师德建设总目标的差距,可划分出不同阶段建设发展目标。幼儿园管理者需依据每阶段建设目标以及阶段教育内容,将阶段发展目标具体化为不同阶段对每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行为要求和标准,即为阶段性靶目标。该阶段性靶目标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采用基础性考核(红线)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考核是一致的要求,强调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基本要求要全面达标,评价主体是幼儿园管理者。发展性评价鼓励职业道德建设的特色化,幼儿园结合师德发展实际设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如家长最信任的教师、幼儿最喜爱的教师等,该评价主体是管理者之外的第三方,包含所有幼儿师德涉及的利益主体,如幼儿、家长、同行、社区居民等。第二,采用日常即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管理者对幼儿教师日常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学习效果等进行即时评价,将评价结果列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阶段性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师德档案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参与评价,组织幼儿园的教师、家长对园长的规范办园行为、民主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

(五)进阶式奖励是长效机制的动力

幼儿园师德建设奖惩办法的设计强调激励性、差异化、长效性。首先,依据阶段性靶目标要求和对象特点建立差异化奖惩办法。幼儿园管理者列出与靶目标考核标准对应的师德建设的奖惩条款,进一步分析处于不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的突出思想矛盾问题,如青年教师从职业谋生转变为爱岗敬业、中老年教师从求安逸转变为勇于带头创新,将突破性解决职业发展阶段中的瓶颈问题的行为也列入奖励条款。其次,奖惩与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全程相联系。师德奖励设立不同等级师德奖章,实行累积进阶制度。幼儿教师通过各类师德考核可获取相应的奖章,更高等级的奖章也可通过若干个低级奖章兑换。这种奖励办法更适合日常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结果使用。幼儿园师德建设评价结果与教师资格认定、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挂钩。奖章与教师福利待遇等级挂钩、与幼儿园获得资金扶持、等级提升等挂钩。第三,严明惩罚机制。师德发展阶段靶目标基础性考核部分是底线,触犯底线的教师和管理者要依法依规给予相应惩罚,绝不姑息。例如,对于办园方向出现偏差、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且限制招生,对于虐童行为被查实的幼儿教师要扣除三年绩效且三年内不得参与任何与荣誉、福利待遇晋升相关的评比。

三、成功案例推介——以道德体验诱导自律的师德宣传

通过触发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体验,引导其从多个角度感悟职业意义,进而增强其职业责任感、树立职业道德自信与道德理想的宣传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 寻找“最美幼儿教师”活动

第一阶段的宣传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引导全体幼儿、幼儿家长参与活动,利用第三方评价帮助幼儿教师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职业行为,新视角的职业认知产生新的道德体验;二是通过在区域内所有幼儿园开展此项活动营造声势,同时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引起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师德建设问题的关注,鼓励社会人士通过多媒体形式参与幼儿师德建设的研讨。这也为下一阶段全面、客观地对幼儿园师德建设进行描述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二)“我和我班的孩子们”主题演讲比赛

第二阶段宣传的目标是提升道德体验为道德感悟,为幼儿教师德行发展由他律向自律转化顺利实现奠定基础。在上一阶段活动中,教师学会了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日常职业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自我与他人评价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通过道德教育,管理者引导幼儿教师用理性的道德认知梳理零散的道德体验,使之提升为以感性体验为基础、蕴含理性评价分析的道德感悟。

组织开展“我和我班的孩子们”主题演讲比赛时,明确要求演讲者从自我职业生涯的体验出发,从与幼儿相处的点滴谈起,讲述他们平凡岗位里的故事,用小故事阐明对自己职业认知的大道理。在不同级别的(园级、区级、市县等)比赛中,管理者需不断指导幼儿教师梳理和凝练其对职业道德的意义与核心价值的理解。这不仅是对幼儿教师感悟水平的提升,也是对职业道德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

(三)发现身边的师德榜样

上一阶段的活动实现了职业道德的内化,为第三阶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幼儿教师利用内化的师德标准开展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管理者为幼儿教师搭建可分享职业感悟的网络平台,同时组织“我和我班的孩子们”演讲巡回展,方便幼儿教师了解其他教师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的不一样情怀和收获,而这些不一样可以体现教师相同的用心、耐心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心。通过自我与他人评价发现差距,进而“见贤思齐”,这些幼儿教师身边鲜活的事例缩短了他们与高尚师德目标的差距,有利于他们在评价中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自信心。

(四)树立心目中的师德标杆

幼儿教师有了职业道德自信心,第四阶段的宣传目标是根植高尚的师德理想,用理想引领和激励幼儿教师师德发展。在前期充分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师德高尚的幼儿教师”进行大讨论或小论文比赛,引导幼儿教师思考有高尚师德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使幼儿教师师德理想目标的描述逐步明晰。针对性地开展师德修养达标的路径与方法的教育,支持幼儿教师坚定向师德理想目标发展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谈“幼儿为本”的幼儿园师德建设——由幼儿园“虐童”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2,(10).

[2]杨莉.从“虐童事件”谈幼儿教师良好师德形成的社会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3]罗观.幼儿教师师德的培养及激励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11).

[4]李静等.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人学思考[J].教师教育学报,2015,(10).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树教育形象、创文明教育,办好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能够敬业爱岗、思想混乱、违反工作纪律和教育干部不务本、工作不扎实等不良现象为重点,以教师职业道德“两个承诺”、师德宣誓和师德评议考核为主要形式,规范教师言行,打造诚信教育,使广大教干教师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内容和方式

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三项工作机制:即师德承诺机制、师德评价和师德奖惩机制。

(一)师德承诺

1、面向社会承诺,主要采取的形式有:一是组织教师职业道德标兵或优秀教师代表,在公开场合或新闻媒体上举行师德承诺宣誓仪式,并向全校或全街道教师发出承诺倡议。二是在学校显要位置,教师办公场所悬挂有关师德承诺内容的宣传品。三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优秀教师代表或全体教师在学生家长或学生家长代表会议上宣读承诺书。

2、面向学生承诺。凡是新上岗的教师或新调整了任课班级、任教学校的教师,在任教之前,学校都要组织教师面对新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师德承诺,今后并将之作为必须履行的一个仪式固定下来。与此对应,学生就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教师做好保证。

3、向教育事业宣誓。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或教师代表向神圣而光荣的教育事业做出师德宣誓,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今后,每逢假期开学、教师节、校庆日等重大集体活动,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宣誓,并将其作为履行的仪式固定下来。

(二)师德评价

1、教师互评。每个教职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摆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写出书面剖析材料,制定整改方案搞好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位教师根据承诺内容进行自讲自评,教师间进行互讲互评,要求每位教干、教师都要撰写心得总结,教师间的互评可实行定性评议与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式,互评情况要做好记录。

2、学生评价。学校按照师德承诺内容,制定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为学生评价教师提供前提条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采取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发放师德调查表等多种形式进行。

3、学生家长评价。发放师德调查问卷表,征求学生家长或学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三)师德奖惩

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评优树先、职称评聘和晋级晋职、党员纳新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今后凡推评各级各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凡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一律不得列入评先树优的对象。学校对于师德测评中满意率特别低的教师要给予告诫,并限期改进。对违反师德承诺的教干教师,一经查实,将进行公开通报批评;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将其调离教育教学岗位或教育系统。学校要禁止袒护和纵容违犯师德的行为,今后对有违犯师德行为的教师,一经查实,学校要在15天内做出处理决定,在全校和有关人员中通报,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愈期不处理或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学校,要追究校长和分管负责人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三、活动步骤安排

(一)宣传学习发动阶段(11月29日—12月19日)。各学校要把学习有关教育法规文件和各级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一并纳入此次集中学习内容,制订系统的学习计划。以《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岚山办事处教师行为七要八不准》、《岚山办事处学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认真组织教职工深入细致地学习研讨,同时,随活动的不断深入,结合各自实际,及时丰富增加学习内容。要加大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以信执教,以信立教,为人师表。要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教职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以德立身和以法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法制意识,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诚信、愉悦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集中活动期间每人学习笔记不能少于10000字,师德学习心得体会至少1篇(不少于1500字),学校建立起师德建设学习园地。

(二)自查自纠阶段(12月20日—12月26日)。学校和教干教师都要突出围绕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是否关心学校、热爱集体、维护教育事业大局,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没有思想混乱、违反劳动纪律和抵触组织的不良行为;在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方面有没有违背教育方针、政策和只教书不育人的言行,在对待学生方面是否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没有以教谋私、追求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和误人子弟的现象,有没有向学生推销资料、乱收费、有偿补课、索要学生家长礼品、侮辱学生等不良行为;在工作方式方法、言谈举止等方面,是否做到文明礼貌,适当得体,耐心细致,有没有言行粗鲁、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损于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等问题。教育干部还应就自己的务本、服从意识进行深刻剖析。要对照检查,深挖细找,逐一解决,认真改进提高。同时,学校领导要具体分工,采取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广泛地征求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对学校每一位教职工在师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分析作出评定,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教职工反馈,并督促其认真整改。此阶段,每一位教干教师都要写出真正符合自己师德状况实际的自查报告和整改决心书,学校汇总写出本学校师德状况报告和整改意见书。

(三)师德评价阶段(12月27日—1月2日)。对学校、教干、教职工分别进行师德评价。根据《日照市中小学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教委负责对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和教育干部的考核(教育干部师德实行二级考核,即学校考核和教委考核);学校负责对本校教干和全体教职工师德考核。本阶段教委和学校都要印制师德评价表,向教师、学生及其家庭、社会征求评定意见。学校要建立起教职工个人《师德记录袋》,记载可分三个部分,即师德考核成绩和表彰情况;师德问题来信来访情况记录;师德违纪处理经过等。各学校要将师德考核评价和师德档案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抓不懈。

(四)总结验收阶段(1月3日—1月9日)。教委对学校师德建设集中活动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并将专项成绩记入学校工作考核评估成绩中,学校也要就该项工作进行层层考核,纳入级部、个人工作考核成绩,并严格落实师德奖惩制度。

四、组织领导

要建设一所名校,必须有一流的师德作保障,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必须有一流的师德做典范。教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各学校也要相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制,高度重视这次师德建设集中活动。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抓好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把活动开展与教师业务工作和政治业务学习结合起来,与学生监督、社会监督和学校领导班子监督检查结合起来,把正确引导和自觉行动结合起来。要注重实效,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以此为契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活动开展的正常化和规范化。要及时发现、培养、总结、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附:

(一)教师师德承诺誓词(供参考)

(二)岚山头街道集中开展以师德承诺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一):

教师师德承诺誓词

我作为一名教师,郑重向大家承诺:

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日常工作中努力做到“十不”:

(1)不向学生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2)不从事第二职业或有偿家教;

(3)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不随意指责、训斥学生和家长;

(5)不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或以教谋私;

(6)不接受学生或家长的宴请或馈赠;

(7)不佩戴易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饰物;

(8)不擅自缺课、调课、擅离职守;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 师德的内涵

师德, 即教师职业道德, 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1]。

教师职业道德就主要方面而言, 是以若干原则和若干道德规范构成的原则规范体系。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其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对教师行为的根本要求, 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师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教育人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教师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热爱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以身立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在于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照亮别人, 升华自我。

2 师德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广大高校教师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的总体情况是令人满意的, 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 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也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虽然教师待遇与市场经济同步提高, 但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会自然的与市场经济同步提高, 部分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违于教师职业道德, 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工作态度消极, 自由散漫, 不安心自己的工作, 重金钱, 轻事业, 把主要精力放在非本职工作的其它事务上;有些人个人主义突出, 缺乏团体意识, 只讲个人利益, 不顾他人和集体利益, 缺乏协作精神, 贬低他人, 抬高自己;有些人讲索取多, 讲奉献少, 名利之心太重, 在工作中斤斤计较个人利益, 有了一些本领就摆资格、索高价, 重利轻义。有些人缺乏学术诚信, 剽窃别人科研成果, 学术腐败。虽然教师被人们赞扬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鲜花的园丁”、“通向科学高峰的人梯”, 但大学校园并非一方净土, 大学讲台并不会使人自然而然地高尚起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它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

3 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师德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拥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关键条件[2]。所以, 为了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3.1 加强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教育, 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是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要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要增强教师的荣誉感, 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 是一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和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职业, 使教师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 热爱教师职业, 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 激发教师奋发向上, 释放出最大潜能, 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加强教师职业良心教育, 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促使教师形成高尚的师德品质。要加强教师职业纪律教育, 使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自觉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等。要对教师进行职业责任教育, 增加教师的使命感, 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道德义务, 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把“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理念自觉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现师德规范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3]。

3.2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增强教师的团队精神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教育人道主义为基本原则。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中, 要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关心集体, 维护、珍惜集体的荣誉;要尊重、关心他人和他人的正当利益, 团结互助, 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氛围;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贡献和索取是相辅相成的但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 不能只讲索取、权利, 不讲贡献、义务。要正确处理反对个人主义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关系, 对于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获得并能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做出自我节制或自我牺牲的个人利益应该得到维护, 而对那种只顾个人利益, 置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于不顾的极端个人主义要进行坚决的抵制和反对。

3.3 加强教育人道主义教育, 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对于师生关系, 要做到热爱学生, 尊重、理解学生, 要从学习、生活、思想、心理上关心学生, 要严爱结合, 教育互动, 教学相长, 注意不断完善自我, 以身作则, 处处都能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典范, 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同事关系, 要做到相互尊重, 真诚合作, 团结友爱, 相互谅解, 不忌贤妒能, 摒弃文人相轻的陋习, 充分调动众人的积极性充分体现集体耕耘的成果;对于与领导的关系, 要服从领导, 在考虑问题时可适当进行角色置换, 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于与家长的关系, 要做到热情相待, 一视同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教育人道主义的要求出发, 注意发挥自己作为过程主导的角色作用, 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 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它参与者的积极性, 以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3.4 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教师的职业基础, 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就根本无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无法胜任教师职业, 也就谈不上教师职业道德了。一个医生如果没有高超的医术, 就会贻害病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就会误人子弟。作为教师, 如果不与时俱进, 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科学, 则会知识老化, 已有知识结构不适应专业学科的发展和变化, 思维方式和方法就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此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新的教学设备和各种教学软件、仿真软件不断推出, 给教学带来了便捷, 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更具吸引力, 与此同时, 也给教师提出了需迅速掌握新的教育技术的要求。所以,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终身接受教育。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不仅是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的要求,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 因此, 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对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 结语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在高等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 要加强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教育, 加强集体主义和教育人道主义教育, 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推动教师由他律到自律的质的转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以合格是基础、优秀是方向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论述了师德的内涵, 分析了师德的现状, 指出在师德建设中应加强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教育, 加强集体主义和教育人道主义教育, 同时还应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3.

[2] 郝路军.基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高校教师评价[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3) :68~71.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关键在师资。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提高素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中学;职业素质;培养

一、人文素质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对中职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从当下学校人文素质现状来看,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开展人文素质的主要载体之一。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职中人文素质教育效率高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上,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的需要,使学生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有发展个性的机会。

2.教育方法上,教师首先要实施个性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其次,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地帮助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念,树立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善意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和问题,友好、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他们共同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3.教育评价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是在激烈变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新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在教育领域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正改变着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组织方式、授课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

四、具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在工作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教师真心地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真心地相信教师,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他们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教育,才会自觉地去转变自己。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亲切、自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该做到体谅、宽容学生,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育教学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一些后进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他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学生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師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创新的能力,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者单位 吉林省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一篇:诗文阅读教学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交通腐败工程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