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

2024-07-13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针对企业内部会计事物的一种监督方式,监督的主体是企业内部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个完善的的会计监督制度体系一能保证企业内部各项财产物资的完全完整并且其能够有序、有效流动和使用;二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然而很多企业现行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都不够完善,也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和财产物资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缺陷。因此,针对以上原因,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确是现代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制度;财务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企业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在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也渐渐显示出它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会计工作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为经济高速运行贡献着很大的力量。与此同时,会计监督体系也逐渐建立,在三十多年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是该企业建立市场公信力的非常重要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企业面临的发展条件和经济制度快速变化、日新月异,有时候会计监管体制改革难以跟上经济发展速度,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难免会出现一些弱化,管理上也有了松懈,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违法犯罪等问题一直出现,监管体系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漏洞,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会计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通过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一、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企业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导致会计造假、虚报利润表等一系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就会不可避免

如企业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及其他会计资料,人为捏造会计事实,设置账外账,虚增收入虚减成本,隐瞒债务等。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资料的保管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得不到真实完整的体现,同时企业也无法通过缺失的会计信息来制定自己的今后发展战略,对自身的发展不利。

(二)会计违法违纪行为接连不断

近年来,会计造假案层出不穷,很多财务人员利用内部控制缺失的漏洞,贪污舞弊,收受贿赂,挪用占用公款,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更有些财务人员与外部不良商人相互勾结,虚开、增开虚假发票,非法占用企业资金。在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形下,会计违法违纪行为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会计监督体制不完善

很多企业只重视生产销售轻视内部管理,未对企业日常的费用开支做严格的控制,有些企业为了灵活运行,甚至会允许部门经理一定比例的不用上报的开支,这部分费用没有具体的监督机制,会使本来获利的企业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的资产的保管制度、原材料等物资的购销存制度不合格,存货的销售发出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也不及时与会计凭证核对,造成漏发,重发等,严重扰乱企业正常的销售活动,导致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

(四)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会计相关人员队伍壮大,然而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并没有落到实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并且有一些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甚至并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靠着人情关系混在会计岗位上,不按制度办事反而按领导意志办事,这些人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企业会计人员上岗控制不严格,会计人员与企业运行的“血液”-资金密不可分,不合格的会计人员为企业的经济损失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加强企业会计内部监督的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企业拥有一套完善合格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不仅能使企业的资金物资管理井然有序,更能为企业之后的经营决策提出宝贵意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面对如今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更改。

(一)加强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

很多企业尚未建立会计内部监督体制,有些建立了监督体制但并没有很好地执行,从而使企业的经营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提高自己对于企业经营的责任意识,联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使内部控制在企业更好地执行。实行内部控制关乎的不仅仅是企业会计人员,还在于让单位全体员工都参与到系统的工作中来。在会计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中,管理者会对基层的员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管理者如果想要加强单位职员对于会计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那么管理者就应当从自身做起,在思想意识上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了解内控机制实施的必要性,做好引导带头作用,单位职员才能对会计内部控制有着更好的认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有效制约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这样才能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才可以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态,保证更好的收益。

(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及会计监督机制

现今很多企业并没有一套完善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来处理每天发生的日常经营活动,很容易导致经营活动的会计记录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本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由于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并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核算涉及许多人员,包括经纪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以及负责办理会计手续的记账人员等,由此可见一笔完整的经济业务处理需要经过很多人之手,为了在此期间明确责任,所以经办人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然而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存在职务重叠,很容易造成贪污舞弊现象。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实行职务分离是基本要求。会计监督体制为会计政策等约束性条款的实施形成了强力的保障,制定相关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经济事务行使监督,规范会计行为,并对不合规定的会计行为实行纠正与处罚,可以大幅度减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漏洞,会计违法犯罪行为也会得到遏制。

(三)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迄今为止全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仅能够对企业的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良好的记录与检查,更能找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所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应当提高。同时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法制意识建设也应当加强,会计人员整天与钱物打交道,稍有杂念便会走上贪赃的歪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规范、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守职业道德要求,遵纪守法,规范会计行为。

(四)创建民主的治理结构

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固然很重要,但是也少不了各基层员工的团结合作,每个员工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企业才能够高效的运行。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创建公正透明高效的决策程序,民主的管理方式和民主反馈系统等。岗位设置注重横向、纵向的相互制约功能,保证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权利、利益、责任三方面各部门各职员相互制约束缚,创建公正的办事环境,实现企业效率与廉洁的统一。

三、结语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会计工作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仅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宝贵意见,更能保证大环境中的会计工作有序进行,为保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所以应当建立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逐步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的秩序化程序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萍兰.浅谈完善企业会计监督机制.财务会计.2006

[2]张巍.试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方法[J].才智.2013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济科学出版社.

(孙琪: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建设好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决策坚持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经营的计划和目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益。本文主要分析建做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意义,探讨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措施

会计监督工作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以相关机构单位有序化、规范化的发展为目的,所构建的总体性监督管理系统。特别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通过会计监督机制构建的方式,需要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的各种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使会计监督能够与事业单位既有的会计机制、管理工作机制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为了能够达到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机制的目的,首先需要明确事业单位展开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意义,进而研究事业单位现阶段在会计监督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本文即针对以上相关问题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做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意义

会计监督职能作为事业单位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特别是21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事业单位也在逐渐完善监督体系,比如说内部监督、政府部门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这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监督工作质量。但也有出现许多监督问题,例如有的事业单位监督机制弱化,监督力度不足。为此我们要认真探寻事业单位监督机制弱化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是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中的必要任务,做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是各个事业单位的基本义务

《会计法》中明确指出,每个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健全适合自己单位发展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事业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的基本义务。所以,事业单位要遵纪守法,之会计工作方面,切实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的监督制度,指导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2.有利于处理好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事业单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以法人经济实体的身份存在,不断进行自我深造发展和自我约束后再发展。事业单位是充分利用国家拨付的项目款项和单位各自的经济收入来开展各种业务的,旨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资产的价值稳定和增加,从而有效的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状况,管理好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公众的利益。搞好会计监督工作是搞活事业单位经营业务的保证,对处理好国家、单位、个人的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3.是做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

现今,有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急需完善,防止事业单位内控走于形式,疏漏会计监督制度,会使会计人员更容易违规工作,弄虚作假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将工作有效的完成。做好会计内部监督工作,有利于明确会计人员职责,规范会计人员道德行为,避免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的现象产生,防止事业单位发展成本管理无法掌控。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做好监督工作,是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整体控制的强烈要求,是单位会计工作有效运行的保证。

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如果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的话,会计监督工作机制无疑是这一整体的基础与核心所在。工作人员所关心的重点在于:事业单位所构建会计监督制度与规范的健全性。国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希望能够对会计监督的运行进行综合调控。然而,包括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制度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缺失

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所推行的会计管理工作体制来看,会计机构的设立以及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人事调动奖惩工作均是由所在事业单位直接完成的。此种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当个人利益、或者是事业单位局部利益无法与国家整体利益实现达到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会计工作人员往往会自发性地选择维护个人以及单位的利益,由此可能导致监督会计监督的工作强制性与时效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在事业单位所处市场经济环境持续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对于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程度的衡量往往是通过会计监督指标研究的方式所实现的。然而,受到当前实际工作当中对会计监督工作重要性不够不足的因素影响,会计核算的地位仍然凌驾于会计监督工作之上。然而对于会计工作而言,核算与监督是两大平衡性的智能要素,在事业单位当中两者之间不平衡的发展,势必会导致会计机构无法针对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相关财务账目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监督,进而也就无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一)依靠法律,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1、依靠法律,强化立法力度,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通过法律保障,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会计监督的范围和施行程序,提高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2、加大会计违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会计违规惩罚力度,旨在告诫广大会计人员不许违规违纪工作,起威慑作用,从而减少会计人员不规范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坚决不做事后诸葛亮,紧密联系法律知识,做好会计工作事前预测工作,改进会计监督方法,对会计工作定期分析,整理,总结评价,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出现的问题马上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手段,遵循法律途径,将问题连根拔起,彻底清理。

(二)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牵制制度

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是财务管理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要保持权责分明的状态,防止权力过渡失常,责任不明,从而是会计各个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位应该包括会计、出纳和审核。这三个岗位职能有所不同,但又必须协作才能完成工作,使他们分离又联合,统一又相互制约,形成权、钱、帐三位一体相互制约却又必须紧密联合的监督机制。只要任何一岗位没有按照会计法律规范办事,其它两岗位就不能接收上一岗位的工作成果,这样对会计工作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监督机制。但是,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会计工作的程序,培訓会计人员会计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特点。

(三)建立与健全外部会计监督的制约机制

1、根据我国不同事业单位的大小,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方式,对事业单位进行分层次的委派式的监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大的事业单位可以委派管理能力优秀的监事会或者财务总监去管理;而中小型的可以委派财务总监或者采取会计委派制,让人有所用,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

2、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要监督好全过程。首先做好事前预防监督,国家相关财政部门要对单位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促使单位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其次,要在做好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和事后的监督,国家相关部门要在会计工作中加大力度追究会计违规违法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严惩违法行为,提高各个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监督能力,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

(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技能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高素质的具体体现。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关键因素。事业单位要着重培养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用积极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做好会计工作。

1、在选用会计时,提高入门的标准,严格要求学历、资历和从业资格过关,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文化技能素质。

2、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在教育,认真考核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会计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益。

3、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会计人员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事业单位发展的责任心。根據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事业单位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促使会计人员好好学习,认识领悟,切实施行,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坚持廉洁奉公,自己做好财务管理监督工作。

总结

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做好经济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事业单位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朝着合法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方向开展,能有效的做好事业单位的经济经营活动,提高各个事业单位的经营质量。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玉进.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J].会计之友,2009,(24):50-51.

[2] 陈瑛.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1,(17):242.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实践,不仅是会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影响着单位的经济建设。由于我国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不足,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困难。因此,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对会计工作以及单位经济体制建设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实践意义

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慢慢在单位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全面同时系统监督单位已完成的资金运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现代财务会计来说,其管理作用十分明显。如何才能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体系更好执行,绝非只是表面的工作。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要有一个可行性的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将当前管理体系及控制制度有机结合并构建起长效的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加强单位中的资金安全以及财政资源的合理性,将单位中在职人员合理进行调配。但是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内部管理制度还存在不足,因此加强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主要进行任务之一。

一、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其主要是指在相关法规的规定下,单位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会计经济制度制定。通过采取会计内部控制,对经济活动时所面临的资金风险进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实行会计内部控制,是单位中进行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可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1]。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会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深入

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单位中资金风险防范认识、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的会计控制认识、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组织构造等等内容。管理人员在单位中进行会计内部控制意识的高低对单位会计工作水平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现阶段,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仍然比较低,在会计日常工作中并不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在进行工作监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够,会计部门中工作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不重视,在工作结构中并没有相应的组织工作人员。

(二)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其中一部分并没有成立相应的会计控制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其大部分是由单位中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但是财务部门会计控制的监督程度不够深入。部分财政部门即便是对会计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也只是表面形式。部分单位尽管在内部设立了会计内部控制机构,对会计控制进行监督,但是其控制控制的独立性还不够,导致监督力度受影响。

三、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存在不足进行完善

(一)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正常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会计部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会计内部控制重视,改变原来的管理理念,逐渐形成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管理制度,并且将其进行逐步完善[2]。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管理要求,将工作岗位进行一定程度的划分,划分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工作职员按照工作需求完成会计内部控制工作。

另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单位职员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认识,在工作制度上进行统一化管理,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更要言传身教,不能只是一味要求员工完成工作,管理人员自身首先要根据相关制度进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才能在管理员工时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形成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达到科学合理的运行效果。

(二)建立并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体系中,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工作性质比较复杂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独立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十分必要。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审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另外,建立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执行力度评价体系,对监督过程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和解决,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建立并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同时,要将会计工作中的财政资金以资金审计的工作进行阐述,提高会计内部控制对于单位中建设的工作引导,将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加强。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实践意义探索

(一)有利于完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有效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相关会计管理人员在对会计工作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时,要对制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分析,随后采用针对性的建议与解决方法对其进行完善与解决,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单位对会计审计进行实施监督,有利于提高会计审计人员对单位财政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会计审计能力。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会计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3]。

(二)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对单位中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对于单位的财政状况来说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信息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行单位的会计相关制度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审计相关规定的执行;另外,对会计的信息管理要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实行合理的会计信息管理手段,将行会计信息管理进行优化加强。通过一定的会计内部信息控制方法,将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单位中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相关管理人员对单位中的会计相关制度的执行状况进行理解,同时与自身经济活动进行结合,对员工进行会计制度方面的教育,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4]。另外,相关管理人员对会计监督机制进行完善,采取一定制度体系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提高,为会计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对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很大程度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由此可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利于提高单位中会计审计能力,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分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实力水平、自身的发展以及单位资源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青岛市市北区镇江路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 张国华.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意义[J].企业导报,2011,22:87-88.

[2] 刘雪春.企业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意义[J].新经济,2015,02:73.

[3] 束建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20:182+184.

[4] 薛杰远.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4,12:84-85.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要在当今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健全内控制度和加强会计监督职能是企业必须要过的一道门槛。会计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会越来越高,对于现如今复杂的社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规范会计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会计监督职能 现状 对策 会计秩序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进而被逐步重视起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入,随着经济生活趋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会计监督体系也日益补充完善,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现阶段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1)马克思曾说“簿记”即指现代社会的“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也许多同志认为这是对会计职能的最全面概括,其中提到的“控制”本质就是监督的意思。本文认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应根据当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当时会计的发展水平来理解。19世纪中叶,会计以会计、审计、财务、计划于一身,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因此,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而在会计、审计、财务等学科已经独立的今天,会计的监督职能却在逐步削弱。

(2)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所谓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担负代理国家行使行政监督权,这不是会计所固有的职能,而外部强加的责任。

(3)说起会计监督,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分为自我监督(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前者应当理解为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以行为准则或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自律),即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如从事任何职业都应有其职业道德一样,做事应该有道德观念,自立自强,合法获利,稳定会计秩序。对于后者,会计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职位设身处地分析情况。

(4)会计监督是会计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它与会计人员按准则、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则是以会计工作的性质为根本,前者是以相应职权地位为基础。若会计人员按会计工作规范提供信息,根据会计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参与决策也视同监督,未免把监督的含义扩大化。以往下去,在公司里面处处存在监督了。

(5)有意地放大会计职能,反会导致会计对其财务、审计、计划等工作互侵互阻,这种“侵权”行为使得职能界线不明确而发生的边界争议,增加管理难度,以此使利变为了弊。

2.会计监督现状分析。(1)会计人员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使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如今还有很多企业无法依据新的财务制度来监督和管理,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因而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的现象。其次,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会计管理混乱新的《会计法》不同步。

(2)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从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被企业经营者所同化,造成会计监督机构的形式化。曾经闻名全国的郑州亚细亚集团,它曾有过几个“全国第一”: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辉煌一时。而它的倒闭,内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难逃其咎。

(3)会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一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低下,缺乏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欺瞒做假账、随意挪用公款。

(4)会计监督权利的作用发挥不够。在一些工作职责中,会计人员缺乏对监督权利的意识,在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分析财务会计的执行情况,会计核算等工作中,会计人员不能有效行使会计监督权利。

(5)会计人员定位不清。扮演角色较多。会计人员肩负着双层任务,既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完成本企业的经济工作,进行核算、簿记、核数、年结、账目及成本分析报告除外,又为政府监督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法律、制度、法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监督所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税务、审计机关报告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是会计监督的法律保障。我国已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会计法》,应尽快明确审计监督、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从而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赔偿和处罚力度,对违规违纪和不遵守法律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严重处罚;同时更应该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经济法》等,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依赖于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人员的自觉遵守。

2.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企业负责人理应要知管理、明财务、懂业务、晓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法律负责,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员工为社会尽责。

3.加强外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以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规定企业外部监督层次,将群众监督和专业监督结合起来,利于内外部监督的配合协调一致,利于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财产期限、清查范围和组织程序;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要明确;要明确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防备内部相互制衡、监督机制的无效和约束措施的松懈,防止专横独断、滥用职权和越权行为,平等地对待中小股东的法定股权,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二是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此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

5.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失信惩罚机制。

6.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其实施对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障会计队伍的纯洁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实现真正的公正性。

7.培养高素质遵法律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1) 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朱铬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行为指南。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济越发达,职业越社会化,道德信誉就越重要。会计工作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敢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才能够更好地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2) 会计人员应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思想意识。会计人员继续参加教育,深化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成熟的价值观。真正做到“诚信、真实、公正、可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完善会计监督的有利途径。

(3)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能够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从全局出发,善用科学分析方法,发挥理解力和判断力,找到解决方法。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三、 结束语

事实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才是真正的“腐败祸水”。丧失监督、制约的绝对权力下,权力无所不用,无所不能。因此,会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成功关键所在,利于防止企业走歧路。从更高更全的角度来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开展的有效性。因此,会计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会计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相关应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身体力行,遇到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利于改善会计监督现状,规范会计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涛.中国会计领军人才战略的模式和效应分析.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8期

[2]邓毛生.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经济师,2006年第10期

[3]闫燕.试探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缺失问题[J].财会月刊(会计),2006(9)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第5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从静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该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及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2、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3、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5、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认为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的事,有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写出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实的基础,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有的单位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3、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有待加强。财务部门通常只能起到“核算”、“付款”作用,对业务来龙去脉,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固定资产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购置得到有效控制,但对资产的使用过程仍缺乏相关的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债权、债务不像企业那样频繁发生,迫使它经常核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只是在业务发生时将其登记到账簿上,但对后期是否发生坏账、减值等了解很少。

4、对预算控制缺乏刚性。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部门预算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大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但部门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弹性较大。追加项目越多,预算的随意性越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

5、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控制的现象。

6、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的现象,大量资产以账外资产的形式存在,本该属于国家所有的国有资产,却没有登记在册,所有权掌握在单位甚至个人手中。

(2)闲置浪费,效率低下。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是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许多单位存在着大量闲置资产,堆积在单位仓库或是直接放置于露天,造成国有资产极大的浪费,大大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3)配置不均,使用不公。房产、公务车等国有资产在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配置不公平的现象在各地区、各部门十分普遍,有的单位闲置浪费不处置,而有的单位是急需配备却无资金购置,也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4)管理不善,职责不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上,由于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清,造成大量国有资产高价购入,却又不能用在工作上,处理时超低价处置,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滋生了贪污腐败现象。

鉴于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上述诸多的问题,我想无论是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有效性,还是保持领导干部的廉洁性,杜绝贪污腐败的发生等诸多方面考慮,都很有必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三、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作用

1、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安全运行。只有有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有良好的规范和制度约束,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了合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执行及事后评估等制度,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功效。

3、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单位内部的贯彻实施。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四、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依据及方法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国家的法律、法规。

1、实施职责分工控制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部门和岗位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

2、实施授权控制制度。各单位应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划分各部门、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工作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实施审核批准控制制度。各部门、各岗位要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相关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与审查,通过签署意见并签字或者盖章,做出相关处理的决定。

4、实施预算控制的制度。各单位应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5、完善财产保护控制制度。各单位应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6、实施会计系统控制的制度。各单位应根据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信息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7、实施内部报告控制制度。各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财务变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8、实施财务变动的因素分析控制制度。各单位应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9、实施绩效考评控制制度。各单位应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内部业绩考核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当期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10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预测。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论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预算控制工作落实程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完善等,然后结合加强事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采取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如加大事业单位会计内部预算管理力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监督机制。通过以上策略,促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

1 引言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程度与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及会计系统的运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还要意识到,良好的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国有资源资产的安全。目前,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的角度上来看,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此,事业单位针对内部制度需要开展完善工作,将其健全化和规范化的制度建立出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为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2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入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开展资金、资产以及账目等管理工作,并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这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工作的落实过程中,有的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针对此工作,其认识仍停留在表面,没有认识到会计内部工作为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上提供的重要保障。在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一认识下,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会显得此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将此工作的作用体现出来。

2.2 预算控制工作落实程度不够

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角度上来看,针对此工作的组成,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预算控制。预算工作在开展中,其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程度。但是有的事业单位针对预算控制工作还没有积极进行开展,有的单位虽然开展了此工作,但没有将此工作落到实处。在预算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此控制不够全面化,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预算控制工作的落实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积极开展预算控制工作,未将此工作落到实处。

2.3 监督机制不完善

针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事业单位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落实此项工作,进而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离不开监督方法,而针对监督工作,此工作落实的主要前提就是监督机制。對于有的事业单位而言,针对监督机制没有积极开展完善工作,将其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出来,而且监督工作落实得不够深入化,仍停留在表面,难以充分体现出监督的作用。而有的事业单位其监督机制的制定还存在着不够合理化的现象。例如,在权责方面,监督机制在划分上不够合理,从而致使了监督时发生了职务不能分离的现象,而且针对决策层的监督,缺少一定的约束力。与此同时,对于监督部门来说,在监督的过程中,针对单位各个方面其了解上不够,如事项的决策和过程以及结果等,这就使得不能更好地监督和管理业务部门,难以使监督起到重要的作用。

2.4 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事业单位内部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就是财务会计人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有的会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相对来说比较低,有的事业单位人员没有通过相应的培训就上岗,而且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上,还停留在表面,一定程度上,难以将会计的核算功能充分体现出来,甚至使其丧失此功能。

3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和运营的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而言,为了能够精准地控制好内部,针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开展完善工作,使此制度更加完善化。其中,事业单位在经济方面如果存在一定的风险,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计管理制度不合理。针对事业单位各项会计信息,其直接监督离不开会计内部管理的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促使事业单位在经济风险不断降低,为会计内部管理措施更加合理化提供重要的保障,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对于会计工作,在内部操控下,对此工作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其相关的职能得以实现,促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与此同时,促进会计内部管理更好地发展。

4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4.1 加大事业单位会计内部预算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针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加强,必须要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对于此工作自身需要不断提高,结合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对预算管理体系开展完善工作,将其健全的管理构建出来,针对预算管理的会计人员,还要制定奖惩制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使其预算管理的精确度不断提高[1]。从事业单位的角度上来看,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出现了相应的问题,需要进行上报。在上报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化,便于此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由此一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更好地发展。

4.2 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从事业单位的角度上来看,针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加强领导对此工作的认识,使其能更好地监督和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让财务人员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规范做到自觉遵守,促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地开展,并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2]。

4.3 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离不开会计人员,他们能够起重要的作用。从会计人员的角度上来看,其专业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需要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并采取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来培养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将其相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法律作为主要的培训内容,使其专业技能水平和素质不断提高,并熟知职业道德法律,针对法律的相关制度给予遵守[3]。从事业单位的角度上来看,还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考评,并对会计人员进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知识,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使其自身的知识更加丰富化,促使事业单位内部得到更好的控制。

4.4 建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监督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需要多方进行监督。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其各项数据和类目上,也变得更加具体,但是也逐渐增多了票据和款项。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票据核算是主要的依据。基于此,其单据使用和票据的金额方面必须要进行登记,还要做到及时化,并整理好,由此来促使票据人员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各个环节,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和真实[4]。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针对监督检查机制进行完善,将健全的机制建立出来,并为此制度开展专项评估工作,将审计监督职能体现出来。做好查缺补漏工作,针对部分的发展,如果发现有的地方需要改善,需要将相应的建议提供出来,并及时改正。

5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相关领导和会计内部控制部门需要意识到此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对会计内部控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效果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孟杰.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商讯,2020(22):34-35.

【2】王慧敏.论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纳税,2020,14(17):73-74.

【3】陈逸潇.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J].山西农经,2020(10):101-102.

【4】张少红.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营销界,2020(16):134-135.

上一篇:金融机构信息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物流国际贸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