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

2023-09-18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

1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中遗留的各类问题

1.1 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截止今天, 因为我国农业环境长期承受现代化工业发展影响, 已然出现难以及时遏制的恶化迹象, 相关细节将具体如下。

首先, 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 衍生出许多数量的废水、废气、废料, 但许多工厂都未能依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适当地治理和排放控制, 进一步对周边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质量, 以及人员生命健康等, 造成深入性威胁, 特别是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已经变得愈发不可收拾[1]。例如, 工业生产过程中, 排放出过多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使全球变暖、酸雨、天气炎热、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接连衍生。此类农业化境的恶化迹象, 已经对农业既有耕地资源、生产秩序, 以及生产保有量等, 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 农民在组织生产活动期间, 会毫无节制地释放农业和一系列化学药品, 使农业土地资源上遗留难以清晰计数的残留药品或是工业制品。再就是包括秸秆焚烧和牲畜粪便等问题难以得到根治, 周边空气质量持续骤降, 导致民众各个唉声载道。

1.2 水资源严重污染和紧缺

现阶段, 我国水资源整体表现出总量丰沛, 但是平均相对紧缺的矛盾状况, 致使一半以上大中型的城市都深陷缺水危机, 而偏偏农业用水量要维持在总体用水量的七成以上, 因此农业领域中的缺水问题将愈加严重。特别是在工业水污染数量频繁暴增背景下, 更加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到位问题。

1.3 水土流失状况加剧

如今,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扩展至400万km2的空间范畴, 几乎占据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四成, 并且持续到新世纪之后,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危机效应仍旧表现出持续蔓延的趋势, 如若无法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加以防治处理, 将在后期引发更为严重的土地荒漠、草原退化和森林面积急速减退等困境, 且会伴生农业土地资源的水土沼泽、盐渍化、土壤酸化与肥力缺失等现象[2]。

1.4 耕地资源持续增长且农民生态意识低下

第一, 我国一直面临人口基数过大且耕地资源稀缺的矛盾状况, 并且一直被认定是全球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而随着今后工业和城市化改建进程的持续加快, 特别是在人口持续增加背景下, 有关农业耕地资源会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如若选择忽视和放纵, 最终势必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崩溃和系统的丢失结果。

第二, 事实上, 许多农民对于农业环境认知不够深刻, 主要原因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水平落后、生态意识低下, 时刻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现有资源和产值高、见效快的项目上, 未将农业资源科学化保护与可持续应用考虑进去。长此以往, 不利于一些注重资源保护, 注重土地肥力培育, 注重环境污染减少项目在农业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发展。

2 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2.1 全方位治理环境污染, 尽心竭力保护生态环境

在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废料和城市垃圾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问题时, 地方政府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积极动员相关机构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进一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要求环保机构联合农业部门, 重点治理农药、化工品、饲料添加剂等容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侵蚀的污染源。在尽快淘汰被污染农产品的基础上, 科学地进行绿色种植推广工作;之后按照现代农业生态管理机构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要求, 进行传统的施肥模式与结构革新调试, 最终顺利贯彻落实农业生态环境全方位保护的指标。

2.2 创建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健全且科学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基础, 各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尽快搭建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控体系, 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此外, 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同时, 强化因地制宜、积极适应性耕种与开发等高端理念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研究、推广应用等与监督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3]。

2.3 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耕地资源是农业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核心, 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生命线, 如果没有一定面积的耕地资源作为支持, 再优质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也无法完成高水准的农业生产任务。特别是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下, 有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对有限的耕地资源进行科学地保护和利用, 及时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保证耕地面积, 为农业可持续改革发展助力。

2.4 强化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

我国农业生产一直面临水资源紧缺的危机, 较大一部分原因是水污染现象频繁滋生。因此, 必须强化水污染治理工作, 并将其视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关键环节[4]。例如, 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锁定污染源, 并制定有针对性地治理和管理方案;或者将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结合起来, 确保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合理数量的供应。

3 结语

如今, 我国依然面临较为严重的农业生存发展危机, 而这部分危机的源头便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状况。今后,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就是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治理与保护, 而这也是农业生产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相信在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 以及防范举措的日渐完善, 必然保障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现阶段,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城镇化建设步伐日渐加快, 同步状况下亦衍生出愈加严峻的农业环境问题。为了避免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进一步创造一类安定和谐的农业生态环境, 笔者决定细致化归纳整理当前我国农业中遗留的诸多问题, 同时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和实际状况, 探讨出日后科学化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业,环境问题,防治对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元.农业生态环境多样性与作物响应[J].新疆农业科学, 2012, 20 (2) :88-96.

[2] 谢丽君.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潜力、减排效率与影响因素[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11 (6) :134-150.

[3] 彭刚红.我国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2篇

1 开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成因

1.1 现状

从开县2007年农业污染普查时来看,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9%、23.1%和34.3%;种植业总氮和总磷排放(流失)量分别占农业源的76.7%和65.4%;水产养殖排放量较小。到2012年,开县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3.7%、17.3%、18.2%,水产养殖排放量有所增加;种植业总氮和总磷排放(流失)量分别占农业源的82.7%和81.8%。由此可以看出开县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主要有2个方面,即畜禽养殖业带来的大量的化学需氧量排放和种植业导致的总氮、总磷流失。

1.2 成因

1.2.1 畜禽养殖由户户散养转变为规模养殖

2015年初开县生猪规模养殖50~100头的有397户、100头以上的485户;山羊规模养殖50~100只的646户、100只以上的314户;肉兔养殖500~1000只的43户、1000只以上的23户;禽类规模养殖500~2000只的292户、2000只以上的112户。规模养殖场已建池进行沼液利用的仅为30.2%,由于种养脱节,大量的畜禽粪便直排溪、塘、河流或农田。这些规模户在贡献了开县50%以上出栏量的同时,也排放了超过50%以上的污染物。

1.2.2 农业投入品超量施用

2014年开县化肥施用量(折纯)57945 t,比2009年增长11653 t,增25.2%,按10万hm2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667 m2耕地施用38.63 kg。农药使用量813 t,平均每667 m2施用0.54 kg,并逐年增长。农膜使用量1607t,平均每667 m2施用1.07 kg,比上年增11.2%。

1.2.3 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

在施肥上,由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农民施肥观念落后引起的施肥不科学,化肥浅施、表施、洒施比较普遍,甚至还有“一炮轰”的施肥现象。其次,以化学肥料为主,不注重有无机相结合。再次,有机肥施用量大幅减少,较往年减少30%左右。由于施肥的不合理,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与1982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2007年开县土壤肥力呈现“两高两降一低”的变化,即含氮量提高,有效磷含量提高,速效钾下降,土壤p H值下降,作物肥料利用率低。根据调查,近几年农药施用量增加明显,增加的主要是除草剂,大约60%的农户除草剂用量超过3 kg;平均每667 m2农药施用量为0.99 kg。

1.2.4 水田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开县国土局第二次耕地调查有田4.05万hm2,用于水稻生产的仅3.07万hm2,特别是冬水田面积大量锐减。近几年,开县冬水田主要依靠自然蓄留,常年面积不足0.33万hm2,且水层较浅多为夹板田。水田的蓄水保水、保土保肥、钝化有害物质等功能大大降低。

1.2.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近年来,人口集中居住度较10年前有所增加,农村居民人粪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也相应增大,但处理率也很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左右。

1.2.6 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

高山区秸秆利用率19.8%、用作燃料约20%、田间焚烧约56.6%、丢弃约3.6%;平坝地区秸秆直接还田和卖做养殖场饲料比例较高,约占61.6%,秸秆用作燃料约占7%(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田间焚烧约占23.7%,丢弃约7.7%。

2 开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对污染防治意识薄弱

污染治理将是一场持久战。面源污染治理的主体是生产一线的农民。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盲目用药、农药废弃物随意丢弃现象十分普遍,扭转绝大多数农民的用药习惯必将是一个漫长过程。

2.2 地方重视不够,治理投入不足

污染治理主要停留在县政府少数部门,乡镇、村对治理明显重视不够,宣传也不够,没有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合力。人力、财力与治理工作的难度、强度明显不成正比。

2.3 技术手段落后,治理范围仍然较窄

目前,污染治理还没有更多简便有效的手段,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实施的量占开县作物播种面积的总量还很小,除草剂等一些污染源还没有纳入治理范围。

3 开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3.1 实施禁、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拆除治理工程

全面拆除汉丰湖核心保护区,鲤鱼塘水库准保护区支流两岸,东河(东华大桥—温泉集镇),南河(镇安风箱坪大桥—临江集镇),以及紫水河、水田河、麻柳河、头道河、驷马河、观音河等支流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开展了禁限养区规模养殖场拆除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工程。目前,开县已完成128家规模养殖场的拆除工作。

3.2 实施限养区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工程

重点对开县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处理。在温泉、长沙、铁桥等柑橘果园、蔬菜基地,大力推广“畜—沼—果(粮、菜)”等高效循环农业1万hm2。

3.3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根据近几年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最终确定适合开县配方肥方案8个,经与西洋、洋丰等肥料生产企业合作,按开县农业委员会提供的“方子”,生产配方肥约3000 t,开县财政对施用配方肥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给予2元/667 m2的直接补贴,2015年开县推广补贴配方肥0.67万hm2,减少化肥施用量27.92万kg,增粮243万kg,节本增效692万元,氮、磷、钾肥利用率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

3.4 实施绿色防控工程

采用生物农药、物理防治、天敌等绿色防控措施,替代化学农药或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在柑橘上推广“树顶杀虫灯、树上彩色板、树干捕食螨、林中诱虫罐”生态物理防控技术;在蔬菜上推广杀虫灯、粘虫板、白色乙烯尼龙防虫网、石灰氮、植物源农药等新技术。在水稻上推广“福戈+爱苗+枯草芽孢杆菌”化学防治组合,水稻“三病两虫”用药次数同比减少2次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2015年,开县累计推广柑橘绿色植保防控面积0.27万hm2,蔬菜绿色防控面积0.07万hm2,水稻0.07万hm2,通过示范带动,预计全县减少农药使用11000 kg,节本增效4400余万元。

3.5 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

自2003年以来,依托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每年发展2000口以上。到2014年底,开县户用沼气池总量达到7.6万口,实际利用6.4万口,利用率84.2%,每年消纳人畜粪污70万t。开县有0.31万hm2蔬菜、0.57万hm2柑橘、1万hm2水稻施用沼肥,不但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还提高了品质,改善了土壤结构。

3.6 实施秸杆还田工程

重点在低坝区域推广中稻—再生稻免耕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在中高山地区推广稻草直接还田腐熟技术,同时推广玉米秸秆还田腐熟。2011年以来,开县累计推广秸秆腐熟剂约350 t,推广面积约2万hm2,项目实施区域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秸杆利用率提高13个百分点,耕地地力有较大提升。

3.7 加强面源污染监测

开县农业委员会在丰乐、白鹤、厚坝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通过对降雨量、耕作措施、施肥施药状况、作物秸秆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监测,为开县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对库区11个淹没乡镇的化肥、农药施用、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等情况进行调查,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摘要:介绍了重庆市开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3篇

1.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早晨峰值出现在7至9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 ②受大气运动影响14时前后出现低值

③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相同

④各个季节的曲线大致呈双峰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左图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下右图为197

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双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4.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 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 5.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2016年和,江苏某学校迁入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专家调查发现新枝附近新开挖地块曾经是化工厂旧址,土壤污染严重,污染物成分与学生疾病直接相关 (1)简析学校附近有污染的地块引发学生疾病的主要途径

(4分)

(2)土壤污染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危害更大请说出其理由

(6分)

6.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行为,其中有害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2年有43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实际上已成为人类面对的最大环境杀手。下图是2011年长江流域典型城市室内空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状况的调查统计图。

请简述上海和重庆室内空气中VOCs超标状况的差异,并结合自身生活提出几点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10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发布了第一季度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超标天数比例为55.6%,其中PM2.5的超标天数几乎达到一半。污染较重的前10个城市是唐山、石家庄、西安、成都、邢台、保定、西宁、邯郸、廊坊和太原,北京排名17位,空气最好的是海口。

材料二: 3月2日的一场阵雨过后,唐山气温明显下降。3月3日唐山迎来罕见的晴好天气。下图为3月3日至3月4日的空气质量实况。

(1)一季度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最差是哪个地区?(2分)

(2)对比图中A、B两段空气质量指数,并分析成因(8分)。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丹麦地理位臵图。

材料二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 314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千米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 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原因?(4分)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6分)

9.2015年7月15日湖北省环保厅发布的湖北省6月空气质量报告指出湖北省空气质量与同期相比明显好转。分析原因与今年5月1日起,湖北省行政区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有明显关系。

指出秸秆露天燃烧对环境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10分)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答案

1.B 2.B 3.CD 4.BC 5.(1)开挖地块,使得土壤中的污染物释放到大气中,刺激学生皮肤(或被学生吸入);(2分)土壤中的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有害物质为蚊虫吸收(或附着),蚊虫把污染物传播给学生。(2分)

(2)土壤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觉,污染物附着在土壤中难以被清除(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净化速度比在大气中或在水中慢);(2分)土壤中污染物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污染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2分)土壤中的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2分) 6.差异:上海甲醛和二甲苯超标率高于重庆,而苯和甲苯超标率低于重庆。(4分,每点2分) 措施:控制污染源;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室内空气净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得6分) 7.(1)、华北地区(答唐山等城市地区者不给分)(2分) (2)、A段空气质量指数低于B段(A段空气质量优于B段)(2分);A段空气质量指数较低的原因:(冷锋过境时)大风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阵雨的降尘作用;(2分)白天天气晴朗,对流运动旺盛,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分)。B段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的原因:(工业,交通等的)污染物的排放,因夜晚出现(辐射)逆温现象,不易扩散(2分)。

8. (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2)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先进。

9.危害:秸秆露天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秸秆燃烧,极易引燃周围易燃物,引发火灾;破坏农田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4篇

1 现阶段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整个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包括两大方面:环境保护法的确立和环境保护办法的实施。现阶段,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起来尚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法律条文不完善、不全面, 缺乏对环境发展的长远考虑;二是法律内容和要求原则性太高, 可操作性不高;三是法律条文中缺乏对每一种违纪、违规行为相应的责任承担要求, 导致执法机关和相关部门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理时没有具体依据, 影响执法效果[1]。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例, 这一法律法规主要针对点源污染的控制, 缺乏水污染防治理念及责任追究体制, 难以有效从源头上控制住水污染, 也很难落实“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污染治理方针。

1.2 农业环境保护资金不足

由于财政、税收和管理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现阶段, 我国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且在这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 这也是很多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根本性原因。例如, 在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方面, 由于近几年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许多城市周边及农村地区都在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畜禽养殖基地, 但与之相配套的污染检测机制和治理体制等并未健全, 而这些养殖基地所造成的空气、土地及水资源污染问题自然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此外, 在农业环境治理中, 对被污染的河流、土地等的治理还原力度不够, 对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科研事业资金投入不够。对环境保护专业人员培训的资金支持不足。对环境保护在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1.3 缺乏对流域环境的综合治理

近年来, 在农业环境污染中, 水污染比较突出, 且呈现出明显的流域性特征。我国有许多跨行政区域的河流, 且河流上下游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 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不尽相同, 这就给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较大的难题。目前,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 各地区基本是各自为政, 只负责本区域内河段或水域的污染防治, 明显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 往往是下游花大钱、费大力刚刚治理好污染, 却因为上游污染控制不力, 从而让下游功亏一篑。这一问题导致省、市、县等交界地区污染严重, 各行政区都不愿意承担公共流域污染管理与治理的责任。如果一直缺乏综合治理、统一治理的思想,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将很难得到彻底的改善。

1.4 社会公众缺乏对农业环境污染的正确认识

社会公众缺乏农业环境污染的认识, 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农业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当然, 这也反应了国内教育存在漏洞、环保宣传力度不够。甚至, 某些地区从上到下的负责人及社会大众都缺乏环保意识, 不能深刻领悟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单纯为环境污染只是环保部门应做的工作及责任[2]。甚至有不少公民为了以更低的成本谋取更大的利益, 冒险偷偷排放不达标废水、废弃物, 更有些农村企业贿赂政府检查部门人员, 与其串通一气逃避保护环境的义务。

2 现阶段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2.1 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要想完善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就要从制定全面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环境保护办法这两个大方向入手。其中,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内容全面、合理控制范围、提高可操作性、保证执法部门执法力度合理统一。此外, 要求检查部门对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养殖户及执法部门等, 采取相统一的检查标准和处罚力度, 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不可受贿、利用职务之便或滥用职权。再就是严查污染物排放和水体污染的问题, 大力打击污染物排放量极大的农业企业、扶持环保节能型农业企业, 充分调动起农村各生产单位的治污动力。

2.2 加大区域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适度增加治污资金投入

鉴于当前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过渡与蔓延的现状, 笔者认为, 在农村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中, 应当进一步提升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制, 增加防污治污基础设施, 并加大治污资金、人力的投入, 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农业环境管护机制, 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效果, 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并有效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2.3 大力推进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发展战略

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 推进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工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取得这一成就是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为基础的, 同样也是以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为代价的[3]。所以说, 在未来农业发展中, 应当兼顾农业生产需求及环境保护需求, 制定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农业生产效益及环境保护方面寻求平衡点, 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农业生产效益目标而忽略环境保护要求和标准。

2.4 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加大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当前社会公民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认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较小等问题, 应当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加大对社会公民的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具体措施有:首先, 利用广播电视媒体, 进行公益宣传;其次, 有执法部门开展法律讲座, 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增加法律的威慑性;最后, 大力开展知识与技术下乡活动, 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环保型生产技术推广到农村地区, 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建设的知识技术基础。

3 结语

工业污染是导致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对工业污染的治理, 无论是在经验还是办法、技术上都有所不足, 本文着重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从四个重要方面出发, 正确处理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 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摘要:农业环境污染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且农业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及国民健康。农业环境污染在生态环境污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因此治理农业环境污染还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践经验, 主要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业污染,环境保护,现状,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豫.浅谈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方案[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5) :150.

[2] 崔晓, 张屹山.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4 (8) :4-16.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5篇

(一) 建设项目的意义

(二) 工程概况

1、 黄河水院新校区规划概况

2、 黄河水院新校区环境因素分析

(三) 周边环境现状

1、 自然环境现状

2、 社会环境现状

3、 环境污染现状

(1) 水环境境污染现状

(2) 噪声环境现状

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4号)

二、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130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北京百花山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国办发[2008]5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4号)

三、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4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 第2号)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再次登记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43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 2008年第35号)

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行政区域范围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30号)

关于太湖流域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时间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08年第28号)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95号)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通知(环发[2008]9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环发[2008]69号)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关于印发《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环发[2008]15号)

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89号)

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30号)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有关“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及相关法律责任适用问题的复函(环函[2008]3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的通知(环办[2008]92号)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85号)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

四、产业政策与强制淘汰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35号)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产业[2008年]第15号)

黄磷行业准入条件(产业[2008年]第17号)

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26号)

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4号)

关于《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修订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3号)

关于停止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生产流通使用的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2008年第1号

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8]1752号)

关于鼓励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98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8]1773号)

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6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485号)

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07]3662号)

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8号) 关于严格控制新建、改建、扩建含氢氯氟烃生产项目的通知(环办[2008]104号)

五、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8年第1号)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8年第36号)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6篇

摘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推进农业发展机制创新。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难点,其实质是以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目标,积极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农业从小而全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开发利用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以规模化种养业为基础,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浙江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实施“创新强农”战略。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中去,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坚持富民强农基本宗旨、家庭经营基本制度和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动力,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致力于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创新强农”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

一、推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

要树立五个农业发展新理念。强化农业人本化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现代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和体面的职业;强化农业多功能化理念,顺应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致富、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推动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强化农业工业化的理念,科学借鉴现代工业发展的理念,推进农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生产的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强化农业产业化理念,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分工协作,完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四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强化农业生态化理念,引导农业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轨道,优化农业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要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以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家庭农场经营与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深化农地经营体制改革,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一批有强大的市场经营能力的贸易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物流基地,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期货市场多层次市场有机结合,实物交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

三、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创新

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块状经济和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知名品牌、拥有连片基地的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充分发挥浙江水稻科研力量强和稻作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推进水稻生产的规模经营,建设一批高产高质高效的水稻生产示范县、镇和稻作文化示范点,努力提高浙江粮食生产力水平。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四、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实行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注重研发和推广与精致型农业产业相配套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五、推进农业发展机制创新

上一篇:保障房建设范文下一篇:互联网银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