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

2024-07-14

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高校办学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财务管理风险,特别是我国高校在大扩招、大基建、大发展后,这种风险越来越突出。文章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类型,剖析了风险的基本成因,提出了一系列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高等学校是从事办学的实体,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凡此一切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与配合,或者说高校从事办学活动,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资金运动法则。既然高校是市场经济中的独立法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学,那么市场风险与管理风险就会不期而遇,造成高校办学损失。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大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流入高校,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减少财务管理风险,是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一、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债务风险

由于前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扩张、大基建,许多高校都兴建了新校区,或在国家政策叫停前开工兴建了新校区,有的在“十二五”初基本完成建设,颇具规模;有的则因资金等原因形成“半拉子工程”,待有钱后继续建设。所以一大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都不同程度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这一包袱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学校财务正常运行。在江苏省就有半数以上的省属高校背负较沉重债务,每年支付銀行利息几百万到几千万,有的债务到期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或一而再再而三地展期,削弱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甚至威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特别遇到国家紧缩银根,不断加息的情况下,学校的日子不好过,债务压力越来越大。

(二)供给风险

供给风险或者叫短缺风险,由于学校没有新的资金来源,财务供给不能保障学校事业发展之需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国家要求学校保障所有学生正常完成学业,不出现一例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这一政策的执行当然要学校买单;再如,每逢重大时点(如“两会”、奥运、世博等期间),要求办好学校伙食,做到伙食价格不涨,以惠及全体师生,学校的伙食价格是随着市场行情变化而适时调整结构,无疑不涨价财务支持主要由学校承担,而这些计划外的支出是没有财务预算的,给学校规范管理、有序保障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三)预算风险

由于预算是年前编制的,编制人员不可能预见学校教育发展的全部事件,肯定会存在盲区和死角,如果出现预算外偶发性、小规模的支出,可以动用机动财力应对;但出现了频发性、较大规模的预算外事件,财务保障显然就会出现困难,会冲击学校财务收支平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了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上述预算外需要追加支出的现象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所以这对维护财务预算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有序操作性都是严峻的挑战,由此财务预算的编制和预算的执行存在越来越多的变数。

(四)法律风险

即存在财务造假和违法乱纪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多元化结构的出现,不是越来越小了,而是呈增长的趋势。过去人们认为高校远离市场和社会上的污泥浊水,远离贪污腐败,但近年的实践证明,高校也出现贪腐高发的势头,而这样贪污腐败都与钱有关,与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有关。这里有涉及到学校招生、基建、物资采购、维修、后勤服务、消防、领导任用、转专业、引进人员等方面,既有外部风险,如乱收费、乱办班、乱发文凭所引起的风险,又有内部风险,如私分点招费、贪污、与外部勾结坑骗学校等。

(五)管理风险

面对复杂的办学环境,实施高校财务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管理风险发生随时可能成为现实。管理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员素质因素,即因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作失误或舞弊,造成学校财产物资和名誉损失;道德因素,即因为道德水准不高导致不负责任、工作马虎、不执行财务程序与手续,而造成财经纪律的破坏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领导因素,即领导对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对财经法纪的陌生,甚至暗示或纵容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如私设小金库、私分公款、挪用项目经费、科研经费列支个人消费支出等),而造成学校损失及不良影响。

(六)计算机风险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高校财务核算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在给予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极大方便和效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较大风险。计算机风险是多方面的,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风险,包括计算机系统设备质量不过关、系统结构存在问题、不能与其他管理系统兼容等所导致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有计算机软件问题,包括软件系统与国家政策、法规和会计准则等不完全配套,或不适应变化后的新制度,软件运行对硬件要求过高,内部结构存在矛盾和不相容,稳定性和连续性存在问题,安全性和抗病毒性较弱等,造成计算机核算和管理系统经常死机、资料丢失、文件被篡改、对审计系统不能对接因而无法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等;还包括计算机系统活件方面的问题,如计算机技术保障系统不完整,不能及时排除技术故障,不能迅速更新软件、优化硬件设施等。

二、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出现上述各类财务风险是正常现象,是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否认和回避之,盲目乐观,无所作为,不是正确的态度;反之放大或夸张这些风险,因此停止或影响高校改革发展,亦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认真研究分析形成上述风险的原因,寻找风险源头,积极地预防风险、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以较小的成本代价,将风险控制于一定范围之内,维护高校财务运行安全、有序和高效。

形成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包括:

1.高校大发展、大扩张、大基建的惯性冲击。在高校大发展的机遇期中,各高校都图谋改革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并非所有的高校在大发展前做好了人财物的充分准备,特别是财务上和管理上的准备,当大发展呈现出某种“窗口”(如银行贷款许可、征地政策临时性宽松、基建审批相对容易通过等)时,学校会选择“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策略,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上马今后可能永远找不到上马机会,于是举债成为各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财务风险的重要源头。很多学校出现了“先借了钱干起来再说”、“领导只管借不考虑还”的现象。

2.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决定了高校不会倒闭,即使债台高筑,顶多逼学校还息,出于安全团结等政治考量,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尚未发生过因资不抵债而发生关门倒闭的现象,于此现行体制和机制等于给各高校领导的政策暗示,不管怎么样的财务状况,政府和银行都不能拿学校怎么样,举债搞建设是“为了学校发展”,政治上没有什么可指责的,经济上也没有危险,本届领导还不清,由下届班子扛,而学校发展的“政绩”算在本届领导身上,于是一些学校领导班子具有投资扩张冲动,忽视财务风险,盲目举债、无限扩大基建规模。

3.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对高校的财务扩张行为,政府有关部门把关不严,管理不力,也是高校财务风险成因之一。有些高校申请兴建新校区,投资规模巨大,政府有关部门其实知道其财务再生能力,也清楚这一扩张的必要性等存在问题,但是为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勉强同意其兴建,或者先批准其开工,后续事宜待定,显然埋下了财务风险之隐患。在某些高校债台高筑无力为继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有时不是严控其报批新开工基建项目,而是特批一些“急需”,或让基建项目改头换面地上马,这更加剧了高校财务风险。

外部风险因素对于高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高校只有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减少它的侵蚀,而无法彻底消除其影响。而形成风险的内部因素,生成于、作用于高校内部,许多因素是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控制的。

目前形成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1.建设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对于高校基本建设到底要多大规模,部分学校缺乏认真严密的研究论证,盲目要求“一流”、“多少年不过时”或比照兄弟高校水平等,结果导致基建超预算、非预算项目大增,决算突破预算,缺乏资金保障。重大财务收支活动不经过论证,少数领导说了算,仓促决策,执行不严,存在诸多漏洞,导致财务管理风险频发。

2.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松弛。有的高校沿用上级制定的或自行颁布了有关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但制度形同虚设,有名无实,领导和有关人员经常超越制度办事,领导凭主观意识断事,内部控制不被遵循,导致财务造假和违法乱纪现象滋生,且难以及时有效查处。有的学校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是针对一般工作人员的,领导干部则不遵守,或者以“工作需要”为由可以经常绕过制度办理财会业务,存在不少漏洞,极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也容易成为风险的发源地。

3.风险意识淡漠。财会人员和领导干部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侥幸,如有的高校对外担保、对外联合办三产、联合办学、出租出借场地等环节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轻信“自己人”、“身边人”打包票,结果受骗上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的高校风险防范不是依靠制度(包括必要的标准、程序、手续和方法技术等)、管理和集体力量,而是单纯依靠财会人员或者决策者的判断,这既不可靠,无形中也增添了管理者的压力。

4.人员素质低下。高校内部财务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新理财理念、风险意识、绩效意识等未能扎根,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人员更新步伐缓慢,人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流动性差、能力低下,依然沿用老思路、老办法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认为财务管理部门就是记账、算账、扎账、报账、查账,保证财务收支核算不错是压倒一切事情,至于财务风险那是领导们考虑的事,与己无关,财务人员只要按照领导指示办事就行了,于此出现了死抠财务规定机械执行条文,降低财务管理效率,影响事业创新发展,或者带着主观色彩和个人臆测,对不合规的财务收支任意放行,隐藏了若干重大财务风险隐患。

三、财务风险防范若干措施与建议

对于高校财务风险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当、执行有力、反馈及时,就能够将风险控制于一定范围之内,将风险损失压缩在一个很小区域。如何防范与控制高校财务风险呢?常见的对策是做好内部因素的控制和改进工作,因为内部因素是高校内部管理者如何能够改善,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实际控制效果,而外部风险因素是高校管理者对其影响力和改进程度都相对较小,如果将注意力投放于此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无济于事。目前高校如何加强风险防范工作,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预测和科学决策

领导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领导的作用主要在于准确预测和科学决策,决策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而决策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风险。领导在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中居于主导地位,领导首先要把关预测决策工作,做到严格按照决策标准与程序,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要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民生决策、集体执行,杜绝主观臆测、个人好恶、感情色彩左右决策,保证决策总体方向基本不失;同时要带领广大财务工作者积极进行风险控制,为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提供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人力保障、环境保障和运行保障。

(二)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

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是财务风险防范之网,它能够覆盖高校内部各类业务内容,并为各类业务规定了必要的程度、手续与方式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人员的随意性、主观性、认知差异性等,使各类业务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发生了错弊也容易发现和查处。因此高校须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设置了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即基本解决了有无问题,但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与否,执行后是否達到预期的效果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目前的重点是抓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执行效果的检查落实,并将执行结果反馈且不断优化既有的制度。出台制度相对容易实现,但制度执行落实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花大气力,打持久战。在此过程中,高校管理者要用铁的手腕实施高校治理,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并要求监督属下严格执行,不搞法外开恩,下不为例。另一方面,要查找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清是制度问题还是执行问题,是主观问题还是客观问题,在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的同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更加符合高校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效果性。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审计监督保障

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有效工具,也是风险防范的得力手段。学界认为内部审计通常有三大功能:风险管理、组织治理和内部控制建设,即内部审计本身就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组织防范各类风险的双保险机制,通过有效的审计监督,可以检查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执行情况,确保组织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可以规范组织各项业务的程序与手续,保证各类业务在既定范围内运行,不偏离既行轨道;对于异常业务予以预警,发现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促进管理者改善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人员素质的提升

任何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与措施,都是依靠人去实施的,所以人员的素质高低好坏关系到所有控制与管理制度本身制定及其执行。再好的制度交给低素质的人去执行都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所以在不惜余力地加强人员素质建设,以人的素质的提升保障各项风险防范措施的确实执行、保障其执行的效果。人员的素质是指人员全面综合素养,不仅仅指其学历、职称等硬件,还包括其经历、能力、经验、协作精神、文化底蕴、综合分析水平、领导协调作用等。人员素质的提升是一个过程,不能指盼毕其功于一役,人员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脱产学习、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在岗锻炼、师傅帮带、现场比武、业务研讨等等。只要领导重视、组织有力、计划周密、大家努力、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取得明显成效。

(五)创新管理制度和手段

风险管理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翻新,故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方法也要动态更新,否则以传统的思维、传统的方法去应对新财务风险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例如,在计划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债务风险没有外化,由于国家采取全包大揽的运作模式,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矛盾不突出,不需要过多防范债务风险,这类风险是近十年才比较突出,故高校不能以传统思维与方法应对债务风险,指望国家有朝一日会出面化解高校债务,积极的方法是多管齐下,国家、高校、社会各担其责,共同化解债务并联手防范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计划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等靠要思想,在现行条件下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管理者要以新的理财理念,创新理财思路,找寻新的理财方法,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将高校改革发展的大课题解决好。

(六)完善技术水平和智力保障

财务风险防范是技术含量较足的专门工作,不是凭经验和沿用老套套即可胜任,故财务风险防范的技术保障与创新工作亦十分重要,不占领技术制高点,与财务风险的较量中会处于下风。故要认真研究财务风险的生成、发展和发生作用的规律,掌握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构成要素,找出应对风险的有效对策与方法,做好风险的预测、检测、评价、应对等各环节的工作,做到有备无患、有惊无险,始终处于风险防范的有利位置,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小琴.新形势下高校財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2012(3).

[2] 管鹏.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2011(33).

[3] 殷俊,陈杰.对强化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

[4] 于新花.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财务与金融,2009(1).

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优化高校经济管理与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改进高校经济管理制度与模式,促进高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探究

引言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经济管理工作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规划发展,更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存在不少的缺陷和弊端,严重阻碍了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也给高校的正常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经济管理理念,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转变经济管理模式、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优化并实施经济管理队伍的新措施、新方法,切实提高高校经济管理实效性,实现高校经济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一、经济管理在高校行政与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经济管理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贯穿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决定着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具体来讲,高校经济管理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校行政与教学管理过程中:

1.高校经济管理有利于促进行政资产管理的完整性。高校的行政资产分为实物形态和非实物形态两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片面注重看得见的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忽略了非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不利于充分发挥高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作用与价值。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阐述了“资产”这一概念,并制定了详尽的“财务管理”规定。在高校的经济管理中引入“财务管理”的概念,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来管理高效的经济活动,对改进和完善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全面地进行资产管理,保证了高校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投资的完整性。

2.高校经济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良好的资金运转是保证高校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经济管理对制定资金运用计划、落实各项经济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讲,高校经济管理者通过为各部门提供准确全面的经济资讯,助推各部门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实现高校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现状——以民办高校为例

1.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目前,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没有覆盖学校的全部经费收支内容;②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公平合理地进行项目经费的拨款,导致学校经费常常被挪作他用或被用作个人敛财工具;③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不完善,难以找出问题根源,无法有效进行改进;④员工业绩考核制度不合理,不能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准确评价,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高校经济管理缺乏风险意识。缺乏风险意识是高校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许多民办高校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理念的指导,没有制定经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比如,一些高校为了扩建,大量借贷资金,没有考虑到自身是否有相应的偿贷能力。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合理规划借贷资金的用途,导致借贷资金得不到有效地利用,给高校的经济管理活动造成困难。

3.学校基层经济管理人员控制力薄弱。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的基层经济管理人员大都是学校的基层教学人员,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一知半解。虽然也有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但是为数不多。从整体上讲,高校的基层经济管理人员控制力比较薄弱,无法有效、客观地进行经济管理工作,导致经济管理各项工作措施很难执行到位,不利于经济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当前,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已经远远跟不上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了。从年龄层面上讲,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老化现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面对高校建设、投资、设备采购等经济活动的日益多样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明显“力不从心”。从知识层面上讲,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陈旧、操作水平落伍,缺乏判别经济活动形势、反映经济活动信息的能力,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矛盾加剧。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严重损害了高校的经济利益,也为对民办高校的经济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造成了诸多阻碍。

三、优化高校经济管理与教学水平的对策建议

1.转变高校经济管理理念。传统的以制度为本的管理理念忽视了人的个性、人的需要及人的发展,难以有效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法取得被管理者的支持和配合。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大环境下,高校经济管理也要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人本管理工作理念。在制定工作时,充分尊重被管理者正当的经济利益诉求,做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的协调工作,以此激发被管理者积极配合和支持经济管理工作。同时,要让被管理者参与制度建设中,提高制度的可行性、约束性。此外,在人才的培养的选用上,要着眼于创新和民主两大关键点,通过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和选用机制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议与方案。

2.向开放型高校经济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在传统的高校经济管理模式下,管理制度单一、管理方法落后、各管理缺乏沟通,这些现状都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难以适应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调整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要改革封闭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步向开放性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其具体做法如下:①引进现代管理方法,解放和发展高校的生产力。在现代高校经济管理模式之中,鼓励把别的学科相应有效的管理模式引入进去,诸如在进行现代高校经济管理时,可以有效运用心理学、自然学、社会学、运筹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从而为现代高校经济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②建立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结合实际实行开放办学,开展社会活动和交际,主动跻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从社会中寻找能够拓宽高校经费来源的渠道;③高校经济管理各部门要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知识、人才的共享。同时,把各部门的分散力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高校经济发展。

3.综合财务预算编制尽量定量化、科学化。预算编制在高校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要对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在深入调查和研究各部门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需求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预算编制将财务资源分配给各部门。高校虽然不直接干涉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但可以通过定量化、科学化的预算编制,宏观管理调控各部门的财务事务,保证各部门在预算范围内对经费进行自由支配。

4.对于市场风险要进行合理的规避。高校要做好借贷资金的规划预算,秉着“不浪费、不闲置”的原则,提高借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借贷资金的运作管理工作。比如,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动态跟踪资金的使用情况,灵活调度,避免资金闲置或过渡浪费,进而通过积极的财务规划预算,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率最大化。

5.建立高校经济管理风险预警系统。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情况建立经济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通过构建风险预警系统,高校可以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快速解决,以减少财务损失,避免财务危机。同时,要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方案。当财务指标超过设定的临界值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应对方案,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障高校财务安全。此外,经济管理部门要详实地记录每一次财务管理风险,并总结和反思风险发生的原因、过程、采取的措施,以避免风险再次发生。

6.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者队伍。良好的经济管理者队伍素质对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提高现代高校经济管理者队伍的综合素质,把提高和促进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要目标来切实完成。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进行人才培养投资。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经济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机会,提供学习平台,将经济管理者队伍打造成一支指挥才能、参谋才能、监督执行才能兼具的现代管理队伍。②建立规章制度,促进经济管理者自我约束、自我完善。通过规章制度规范经济管理者的行为,维护高校的经济管理秩序。此外,还要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坚持奖优惩劣,以充分调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高校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合理妥善解决相关经济问题,促进学校各项资金有效使用,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好基石。同时,促使高校经济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最终实现高校的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江,沈卫香.青海省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2]周群.略论我国民营学校的办学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3]祁占勇.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三维坐标——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4]温丽春,余洁.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经济行为[J].知识经济,2015,(10).

[5]杨叶平.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初探[J].经济论坛,2013,(05).

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校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了解理论知识,更加侧重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实训课堂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必须更好地改革经济管理本科的实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一定努力。

[关键词]实训教学;经济管理;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2.104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训教学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训课程更加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主要建立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训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到实际运用中。同时,教学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训课程主要运用小组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分组实践探讨的方式展开。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训课程的教学工具也不断更新变化,开始应用教学仿真软件,并积极进行实验。

2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本科高校实训教学现状

2.1   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参与程度不深

实训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调查中发现,黑龙江经济管理学院非常重视实训教学,不仅加大了对实训教学的设备投入,还优化了实训教学的课程内容,以积极应对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训教学中,学生是实训教学知识真正的接受者和参与者,他们对学校实训教学的态度尤其关键。由于学生素质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实训教学对自己工作技能的重要性,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足,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参与实训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校实训教学的作用。同时,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兴趣和认同度不高,还影响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程度。

2.2   实训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脱节

黑龙江经济管理学院的实训课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实训课程相关学习目标设定、实训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安排、实训课程相关教学流程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等。目前,学员实训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是运用各种仿真软件实践理论知识,以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实训课程的时间设计是16个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30%左右。實训课程的项目内容并不是绝对确定的,可能出现临时调整的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学校实训课程的教学并没有细分模块,欠缺企业师傅的指导,主要以专业教师指导为主,导致实训课程内容与课程理论知识结合并不紧密,存在实训与教学脱节问题。由于实训课程与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差距过大,只有专业教师指导,没有企业能工巧匠的支持,将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实践运用的难度。学生很难通过实训教学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理论知识原理,且实践能力锻炼非常有限。

2.3   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评价不佳

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小组组织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进行评价。课堂实训教学开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上,但部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未能充分理解专业知识,很难掌握实训课程,影响了教师实训课程教学的进度。教学质量评价则主要是对专业教师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方法安排、课程教学成效等多方面的评价。目前,黑龙江经济管理学院的实训课程还没有构建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对于学生参与实训课程的学习效果,包括学生对教师演示的理解程度、实训方案讨论比较的过程、实训方法的掌握水平、关键问题的处理能力、现场完成实训项目的具体情况等,没有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而是采用粗放型的考试方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训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水平缺乏全面的考核指标,包括课程内容的连续性、教学指导的有序化、实训方向指导、关键问题指导等方面的评价,不能及时客观地评价和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导致实训教学不能在内容评价、过程监控和效果反馈的基础上实现持续优化。

3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本科高校实训教学的改革策略

3.1   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训课程的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学会并应用知识。同时,教师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实训教学课堂环境创建十分重要,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后,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学习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学习。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实训类活动和比赛,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经济学知识。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主动参与。在实训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位组员各司其职,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小组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小组目标。同时,还要避免个别学生搭便车情况。在完成小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运用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让不同的小组比较和探讨实践结果的异同,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在研究中,学生不能发现其中的经济规律,教师则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在实训课堂完成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更好地总结实训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2   持续更新和优化实训教学的课程内容

在实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训课程相对固化,相关内容并没有根据时代变化的新要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和更新。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时,需要及时更新实训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滿足教学需求和培养人才的需求。在实训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特点,设计更加符合实训要求的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相关技术,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例如:在管理学等相关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利用ERP沙盘管理模型进行教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编写实训课堂指导计划书时,需要更加注重内容设计的合理性,进而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实训课程,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训课堂,真正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3.3   建立健全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实训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区别于理论课程教学,实训课程教学需要借助相关实验室完成教学,想要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需要学校加强监督。实训课程的评价主要涉及对该课程学习内容的评价、对该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等。对于实训课程学习内容的评价,主要参考实训课程内容设计是否具有连贯性和综合性,是否能够真正锻炼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并提高相应的实践能力等。如果实训课程内容与所学理论专业知识脱节,则实训教学将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实训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中,教的教学主要涉及实训课堂演示、案件分析、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及实训结束后的总结等;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主要涉及学生参与实训课堂的程度、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过程等。通过完善实训课程学习过程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衡量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此外,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评价则主要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体现,在实训课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督,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4     结 语

在实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配合,进而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评价和实训效果反馈。只有认清实训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才能帮助教师和学生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晓红.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6):2,115.

[2]黄莉,宾薇薇.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55):64-67.

[3]魏开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3):90-92.

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对我国建成一批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外语课程设置单一,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学教师课程国际化参与不够;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环境缺乏;高校课程国际化管理不规范。

关键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思考

一、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意义

随着信息一体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剧,当今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每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而这一切都要依托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教育研究视角也发生了转变”[1]。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而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实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理解、国际交流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的载体,是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具体体现。课程理念的确定、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类型的组织、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管理和评价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从二战之后就开始高度重视高校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在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中从法律上和经济上支持美国的课程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初修订的《2000年美国目标:美国教育法》更是强调必须把全球的观念渗透到课程的所有领域,在学校建立一种开放性、国际性的氛围,使学生在这个氛围中从小受到全球观念和意识的熏陶。我国的课程国际化建设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逐渐意识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我国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关注别国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践等问题”[2],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依然进展的非常缓慢,而中国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因此,深入探讨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有着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次,“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是高校课程适应信息社会的变革、过程和目标的统一。作为过程,它一方面表现为高校课程吸收国际优秀文化成果并与之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要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国外,让外国人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的过程。作为目标,它通过建构国际课程体系规范,使本国课程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并与之平等地沟通与对话”[1]。我国进行课程国际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与推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的过程,高校具有传递文化的职能,而如今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学校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我国的文化推广还不够,还出现了“课程西方化”现象,这是对课程国际化片面理解的结果。在信息一体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处在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附庸,处于边缘地位。因此,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必须要推进高校国际化的建设,而课程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

再次,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早在中世纪西欧大学便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萌芽,那时候的教师和学生来自各地,用统一的语言拉丁语进行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一体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备受关注,对于它的研究再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落实到实处,而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其具有可操作性等特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课程国际化概念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从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他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括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眼界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该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课程国际化有九个特点,即:课程具备国际内容、与传统课程内容有不同之处、职业导向的课程、课程具备跨文化的技能、各学科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跨国的专业内容、修完课程具有联合或者双学位、部分课程由海外的教师教授、为海外的学生设计特殊的课程。目前学术界对于课程国际化的概念比较同意张大良与李联明的观点,他们认为所谓课程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从未来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为宗旨,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它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要特征,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既爱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3]。

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现状

影响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包括学科、教师、环境、课程管理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是随着改革开放才开始的,因此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起步较晚,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外语课程设置单一,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

要加快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建设步伐,离不开对外语的掌握。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外语课程设置单一,除了外语院系开设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等比较流行的外语专业以及其他一些例如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等小语种专业,大学外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英语,国内的大学外语水平考试主要是大学四、六级考试。外语课程设置以及外语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严重制约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程度和水平,导致我国高校对外国先进知识的吸收过分依赖英语国家,使我国高校在课程国际化建设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我国高校的功能主要是复制和传播英语国家先进的知识而不是通过自主创造知识来达到影响世界的目的。王根顺、路丽娜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国际化存在着课程的输出和输入并不平衡,课程国际化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和吸纳世界先进国家的成果,而对于我国优秀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充分输出[4]。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发展的不平衡,英语专业人才过剩,而其他语种尤其是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等小语种专业人才稀缺。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括外语训练还包括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我国高校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单一,会导致我国小语种外语人才的缺失,必然也会影响我国高校小语种国家区域研究学科的开展,进一步影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各个学科来看,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真正以全球视野编制教材的学科。不考虑外语学科在内,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比较高的学科主要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但是我国高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不高。

(二)大学教师高校课程国际化参与度不够

有学者认为大学课程国际化意味着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及其实施中,教师的参与是大学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方法,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5]。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的,程度不高,水平较低,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国际的态度、理念、知识、经验与方法,甚至有些老师还读不懂外文文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各国通过吸引留学人员和派遣留学生来推进其高校国际化水平,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派遣了大量的留学人员到西方发达国家留学,但是这部分留学人员基于国外的待遇较好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多选择留在国外,回到国内并作为连接国内和国外信息交流支点的非常少,再者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有更好的学术环境和条件,我国高校很难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国内高校任教,这些都制约了我国高校的课程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教师课程国际化参与不够,年长的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成型,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转变,也很难要求年长的教师通过短期的培训掌握新的国际化知识,形成新的国际化态度和理念,而年轻的教师如果没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很难具有国际化态度、理念和知识、方法。因此大学教师高校课程国际化参与不够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程度和水平。

(三)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环境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课程国际化的环境,大学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师使用外语教学的极少,虽然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使用国际通用教材和进行双语教学。如南京大学组织各院系对2 000多门专业课程与美、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高校的4 000余门相关课程作了系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新增或更新课程1 000多门,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0余门[3]。清华大学规定,计算机专业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讲授专业课,并用全英文授课。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开设的1 440门课程中,有50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采用国外著名高校的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有30多门课程、中山大学有8门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复旦大学引进了哈佛大学的7 600多种教材。原版教材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化学、数学、机械工程等学科[6]。另外,我国高校缺乏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外语角参与度不高,对外学术交流还不够,跨国选修课程缺乏,文凭和学分目前还不能得到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承认。另外,我国目前出现了许多中外合作的高校,比如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国内首个中美合作非营利性大学,它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和学生,本科期间有一到两个学期的海外游学经历,课程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比较高,但是这种全新的办学方法和办学模式也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如何防止西方思想过多地渗透到我国,这些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久稳定。

(四)高校课程国际化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人员缺乏国际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素质,我们的课程管理人员很多不具备教育学的教育背景,不懂得国际通行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等,甚至语言能力也不能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比如大多看不懂英文教材,我国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官本位思想也表现在对课程的管理上,课程的开设没有公开、公正的评审程序,有资历的教师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为其开设的课往往比较轻松但是报酬比较高,年轻老师往往只能教一些有资历的老师挑剩下来的课,有些学校更是人为地区分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前者有比较高的经费的资助,并大力鼓励教授申请;后者一分钱都没有,年轻高校教师开的课多半在此类,这体现了中国高校课程管理当中典型的官本位的管理思想,而国际上高校的课程开设资格评审,都有公开、公正的程序。

综上所述,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对我国建成一批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例如,上述提到的外语课程设置单一,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学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不够,高校课程国际化环境缺乏,高校课程国际化管理不规范等。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制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多元的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提高大学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的程度,使其确立国际化的态度、理念,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经验、方法,通过探索各种新的办学和教学模式建立国际化的课程环境,在课程管理中去除行政化倾向,使我国高校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我国高校必将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柯闻秀,陶小舟.高校课程国际化背景、涵蕴及实施要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14.

[2]周晓蕾.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研究进展[J].煤炭高等教育,2010,(6):9.

[3]张大良,李联明.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4):8.

[4]王根顺,路丽娜.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2):4.

[5]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的教师参与[J].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2010,(66):70.

[6]曾剑平,曾翔.双语教材研究[J].南京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7-90.

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人才培养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专业基础课程,教师怎样来教授这门课,选择什么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怎样的考核、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关系到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地方高校既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又要培养服务地方政府企业需要的人才,还要培养出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实干人才。简单来说,要培养经管专业学生考研深造,又要培养地方公务员、企业员工,还要培养地方经济实干家、创业者,这也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对学生培养目标层次的划分。

一、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定模糊。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往往被模糊笼统的表述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阐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初步能力。”对教师来说教学目标就是在规定的课时内把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讲授完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关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笼统目标的设定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教学大纲内容,而学生学习要求可能是考研、找工作、自己创业。课程目标具体性、层次性的弱化与学生学习目标具体、细分的强化,形成反差,知识的教授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造成许多学生错误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重要性不大,实用性不强,从而学习主动性不高。

(二)教材选取不结合自身情况。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材选取多参照国内著名高校使用的教材,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二本或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除了培养科研型人才,更重视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用的教材内容和深度与本校学生水平不吻合,同时生源质量同一本院校也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教材难度较大,高深的经济理论抽象难懂,都可达到中级西方经济学水平;有些教材是连篇累赘的公式、函数及图像模型,等同于一本经济类高等数学;有的教材是外文版本,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外文水平。这些教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异的数学成绩和高水准的外文功力,而地方高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过度的拔高只能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利用教材。

(三)教学内容方式层次单一。教师在教学方向和内容上的引导过于单一,多是要求学生掌握那些枯燥抽象、高深难懂的经济理论和模型。案例教学虽有所推进,但效果欠佳。案例不充足,理论和实际不能紧密联系,有些案例不能及时更新关注现实经济热点问题,一些案例选用不当,直接使用外文书中外国的案例。在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论的推导和数学的证明上,把一些实质上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复杂化,完全不是针对初学者,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接受能力。对考研的学生来说,最基础理论不能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导致后面的深入学习困难,考研成功率不是很高。另外不考研的学生想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经济原理来分析和了解现实经济问题,对自己的工作和创业有实质的应用性帮助,考研的同学都觉得的内容难,对不考研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太难了,于是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四)课程考核导向较狭窄。目前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考试题目多是课后习题和题库选题,这些题目的难度和考核形式更偏向于考研题目,学生课后的复习巩固实际上是以考研为导向的。题目的内容一般是教学大纲中经济理论的考核,忽略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多层次的需求,一些学生毕业后想进地方政府、企业单位,这些单位在招聘人才中会考核学生经济学专业知识,偏向于学生对基本经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际运用。热爱创业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学习借鉴案例,用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业。单一的考研导向的考核,不能激励非考研学生课后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不能检验和考察这些学生是否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应对招聘单位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或掌握运用经济学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二、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课程目标多层次、立体化。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的设定要密切联系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生不同层次的具体学习目的出发,发挥学生需求的主导性,把课程目标多维度细化。既要从培养科研学术型人才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系统的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又要从培养服务地方政府、企业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理解并掌握西方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管理实际工作,还要从培养地方经济实干家和创业者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同时,更注重和实践结合,储备创业知识,具有用经济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创业者的经济素养。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的多层次的细化,更有目的性的去培养多层次的人才。

(二)教材选取科学合理。理论性强、外文版本的教材并不具有通用性,地方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学生质量来选教材。选择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内容和体系安排上要满足具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内容既包括目前主流西方经济学的所有知识点,包括所有考研的知识点,同时也融入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也有在今后人生之中,必须依此谋生所必备的经济知识。教材内容难易程度标注分明,哪些基础学习必备,哪些考研延伸,这样可方便不同使用者按需所取;基础知识讲解简单明了,易学易懂,既适合不考研学生的理解掌握,也适合考研学生真正透彻理解基础知识;结合每章理论,融入中国及全球重要的、典型的、最新经济案例和经济热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突出经济学的应用性,培养未来经济领域的实干家、未来的企业家。也许这样的要求很难用一本西方经济学教材实现,可以选择主教材,选择其他一些作为配套参考,有些地方高校也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方式多角度。经济理论和模型的讲解、数学的分析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内容中不能占据全部篇幅。授课中,教师应针对地方高校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注意理论难度和深度的把握,理论讲解上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看似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用简单的语言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理解方式讲解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知识。同时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和实际结合,更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案例的选择不能光从外国教材照搬,更要结合中国本土的经济案例和经济热点,将高深的经济理论寓于现实经济实践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现实经济问题,培养学生对经济知识和新经济形势的敏感度,让学生在没有畏难的情绪下,不知不觉就透彻理解经济理论,同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在以后的经济工作、创业实践中用灵活运用经济理论。

(四)课程考核导向多维化。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导向也应该是多层次的,体现地方高校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考核的方式除了闭卷考试,可提高平时成绩原占比30%的比重,强化平时、实践环节过程化考核。结合每章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组队,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浏览财经网站和经济论坛,自己选取适当案例,结合专业知识分析讨论,把整个过程量化考核,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而且此成绩比重占比较高。有些具有创新性、创业型的学生在课余参加了创业、创新等类型的竞赛,可把参加这些大赛也进行过程量化考核,给出一定的比重,计入该课程最终成绩中。其他类型的竞赛可根据与该学科的关联性及人才多层次培养的需要,具体量化后纳入考核方式中。期末闭卷考试内容上除了有考研导向,也可把地方政府、企业录用人员考试中经济类的题目收集补充后纳入到考试题库中,让打算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学生在考核过程强化就业能力。期末考试的内容还应加大综合分析题的比重,增加开放性和应用性的题目。

参考文献:

[1]庞如超.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

[2]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3]江小国.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徐丽杰.财经类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高校市场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构建却明显滞后,特别是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明确、监管评价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校,管办评分离”,就体制与机制改革而言,依法治校就是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格局。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的实际,提出应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协同体制、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改革创新,增强继续教育办学活力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一、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内涵

“体制”是制度外在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通常以权力配置为中心,以结构、功能、运行为主体,由各种硬件和相应的规范所构成。“机制”通常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工作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体制和机制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作用于某一事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加强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体制可被理解为国家和地方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所制定的用以确定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的制度,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继续教育机制是指继续教育体系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是继续教育系统内外各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发展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等。

二、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表述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制度和能力两个层面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表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在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方面,强调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校,管办评分离”。就体制与机制改革而言,依法治校就是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格局。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起制度体系、决策程序体系、信息公开体系、监督体系、自主办学体系和社会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子体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管办评分离就是政府层面的教育管理要从靠行政化管理转向依法治理,学校层面的教育管理要从行政化管理旧体制向依法办学转换,社会层面的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育评价要独立为专业化评价机构。具体来说,就是明晰教育管理、自主办学、专业化评价三者之间的责权利法律关系。

三、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

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继续教育的管理主体和办学主体有待分离,以保证管理和办学主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就国家层面,管办评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专业评价机构。其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监管主体,学校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组织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评价机构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主体。就学校层面,管办的主体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院系,评价主体是学生。其中,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对校内所有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实体单位依法依规管理;各实体单位在国家和学校的法律法规框架内自主办学,平等地接受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学生对继续教育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通过校内、校外评价机制反馈意见,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提升。目前,我国众多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办学职能有待进一步厘清界定,由同一校内主体同时承担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办学职能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体制机制僵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

(二)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明确

高校继续教育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明确,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待进一步发挥。赋予继续办学主体自主权并不意味着自主权走向绝对化,而是要让办学主体在法定监管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赋予的办学权力和义务合法地从事教育组织实施活动和教育改革活动。具体到学校层面,就是教学院系依法依规落实办学责任和义务,依法依规组织建设继续教育课程、依法依规管理教学科研、依法依规聘用和管理教师、依法依规开展校外合作等等,教学院系如果做出了有违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明令禁止的事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则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追究其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目前国家对高校继续教育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进行明确界定,相应的学校层面对办学院系开展继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也缺乏明确界定,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继续教育办学院系常常面临摸着石头过河的境遇,例如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市场定价问题、教师课酬与课时转换问题、继续教育社会合作机制等问题。

(三)继续教育监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还缺乏有效监管,继续教育办学的监督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准入与退出机制远未形成。从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客观需要看,在理顺教育监管、自主办学和社会评价三大主体责权利关系的前提下,必须把教育监管水平和自主办学的水平评价职能分离开来;必须改变自己办学、自己监管、自己评价的陈旧方式,主动构建专业评价体系和机构,真实吸纳受教育者意见,客观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评价与监管。当前继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就整体而言,高校继续教育监管制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教学标准层次不齐,教学质量高低不一,特别是部分非学历继续教育收费标准、教学质量、服务水平差异严重,缺乏有效监管,使得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在质量和社会认同度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四、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实践

北京大学历来注重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自2013开始着力推动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一)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变继续教育管办合一、自我办学、自我管理的现状,建立由继续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各办学单位分工协作、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现代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1.健全继续教育领导体制

针对继续教育办学易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等实际情况,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由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参加的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构建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领导体制。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校内的继续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发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研究和制定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等。2005年,北京大学设立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北大分管继续教育领导担任。作为北大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咨询、议事和决策机构,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宏观把握北大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开展继续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在解决继续教育发展难题等方面发挥指导、咨询和决策作用;兼顾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保证学校继续教育顺利发展。

2.专门机构统筹继续教育日常管理

对继续教育的日常运行实施统筹性的专门化管理需要组建专门机构。高等学校应明确职责、整合职能、建立机构、理顺管理,在校内设立继续教育部(处),负责校内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和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制定、办学机构设置、教学质量评估等管理工作。1999年,北京大学成立继续教育部,统管全校继续教育工作,兼有管理职能和办学职能;2013年,北京大学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充分酝酿,顺利完成了“一部一院,管办分离”的重大机构改革,以保障继续教育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地健康发展,加强品牌形象、管理服务、质量标准的一体化建设,以及促进学科优势、教学模式、市场渠道、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后,继续教育部作为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对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原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合并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与其他继续教育办学单位一同接受继续教育部的管理和监督。

3.建立继续教育协调机制

继续教育工作涉及到学校的众多行政管理部门、教学院系和广大师生,与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发展紧密相关,应当把继续教育纳入全校发展的统筹规划安排中,明确划分校级领导、行政主管部门、教学院系的继续教育职责,制定有利于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继续教育多方协调机制,形成学校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各教学院系分工合作、师生广泛参与的新机制。北京大学在推进办学体制的综合改革中,注重加强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战略发展研究、指导与协调作用,坚持继续教育部在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强化专业教学院系在提高办学质量、优化继续教育品牌的建设作用,发挥继续教育学院的重要基地作用,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畅通管理、办学、学习三方渠道,促进继续教育有序、规范、稳定运行。

(二)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

1.引导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与学校专业教学院系协同发展

高校应鼓励建立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统筹开办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鼓励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与学校专业教学院系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开办继续教育新模式。专职继续教育机构开展多类型综合性继续教育,归口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其他院系适当开展专业继续教育。2013年1月,继续教育部及原直属实体完成了“管办分离、一部一院”的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将继续教育部原直属的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培训中心进行整合,同时其他32个院系同时开办各类专业性的继续教育项目,形成了统分结合,良性发展的格局。

2.鼓励继续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继续教育面向市场,特色和品牌是在激烈竞争博弈中胜出的关键。北京大学重视继续教育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的理念,坚持继续教育项目应该从长远利益和推进研究的角度出发,开办具有长期教育和培训价值的项目。各办学单位积极进取,多个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品牌与经济效益,实现人文、社科、理工、综合多个培训领域的健康发展。例如,继续教育学院连续5年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项目,与中央部委建立畅通沟通机制,保障干部培训质量效率,树立委培项目工作典范;光华管理学院开发适应客户需要的定制课程项目,通过行动学习将管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优化决策;哲学系凭借学术纯正、导师一流的优势,依托“乾元国学教室”品牌在国学、西学培训领域打下扎实基础,赢得良好口碑。

3.建立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高等学校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构建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机制,一是建立以资源库为支撑的数字化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开发、整合、汇集,提供公益性的继续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开展区域内横向联合、纵向延伸,避免重复建设,注重资源质量,推出优秀精品。北京大学积极牵头,联合国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103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起来协作性组织,以“联合协作、共享知识、开放资源、服务社会”为宗旨,建设“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以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资源特色和优势,促进普通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开放与共享,推动普通高校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

(三)继续教育协同体制的创新

1.建立校内多种教育形式的联动发展机制

高校继续教育学科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院系的支持,发展继续教育不能挤占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资源,同时要对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有促进作用,实现协调发展;继续教育要以教学科研力量为支撑,突出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与特色,把继续教育与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继续教育促进教学进步和科研深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坚持“三不”的基本原则,即不损害北京大学的学校声誉,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挤占学校紧缺的设施资源。同时,任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办学行为都将得到学校的政策支持,即有利于扩大北京大学的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支持学校的整体发展(包括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教师发展、资金支持、软硬件设施配套等)。继续教育部依照“三不”原则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审批管理继续教育项目,严厉查处违反“三不”原则的办学行为,优先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教育项目,积极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增光添彩,时刻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保持良性互动,主动为学校的设施与资源“添砖加瓦”。

2.建立校外对口支援与合作机制

教育培训合作是国内合作和对口支援的重要形式,高校继续教育需要积极在省校合作、市校合作、开发区合作的框架下开展教育培训合作,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支持各院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教育培训合作关系,对北大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加大教育培训扶持力度,既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能力奠定基础。2014年,北京大学稳步推进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持续、高效、稳定运行,全年累计承办各级、各类干部委托培训项目376期,学员总数19827人次,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参训学员既有厅局级干部、处级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有来自乡镇、社区管理一线的基层公务员。

(四)继续教育监管机制的创新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自我监管是保障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日益规范的法制环境,高校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才能保证本校的继续教育办学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获取最大的办学自主权与市场竞争力。

1.推动继续教育依法监管

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高校应当加强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依法依规运行,为继续教育监管提供制度依据,如继续教育合作机构准入与管理办法、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办法等。2003年7月18日,北京大学通过《北京大学开办成人、继续教育管理条例》(校发〔2003〕157号),明确规定了继续教育的定位、主体、办学、审批等事宜;201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印发了《北京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校发〔2013〕225号)文件,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管机构和办学主体、项目申报、招生宣传、合作办班、收费、办学质量、结业发证、违规处理等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2014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纪委、财务部、审计室、继续教育部联合发布《<北京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财务专项实施细则(2014)》,进一步明确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预算决算制度、教师课酬标准、学费分配制度、第三方单位支付制度、招生宣传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聘用制度等内容,防范超收超支学费、合作机构未获委托即获学费分成、校内与校外单位互聘人员等风险。

2.强化继续教育联合监管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一般涉及审批、财务、法务等部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高校需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严防违规隐患,杜绝办学漏洞。北京大学纪委、督查室、财务部、法律顾问办公室、审计室与继续教育部多部门密切配合,组建继续教育清理整顿工作小组,完善联合调查与清理整治工作机制,加强对继续教育办学行为的监管,力争将违法、违规、违纪事态扼杀在萌芽状态。针对纪检、信访举报案件,加强调查研究,不轻信轻疑,注重事实证据;对暴露出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明确纪律要求,及时予以通报,防止事态扩大;对已查明立案案件,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严重违规的办学行为,将追究办学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声誉。

3.突出继续教育监察的重点

高校应该定期开展继续教育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发现新问题,解决老问题,攻克难问题。继续教育的监察重点,一是围绕办学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监察;二是社会合作机构的招生、宣传行文进行重点监察;三是对办学单位的教学、发证等关键环节进行监察,防止和及时纠正继续教育办学中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学校的办学声誉,确保学习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大学在2014年继续教育监察中重点关注经费使用、人员聘用、学科相关性等方面的规范建设。通过严格执行校发〔2003〕157号、校发〔2014〕225号、继教部字〔2014〕第008号和继教部字〔2014〕第009号文件要求,全面实现全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逐班预算、决算管理;停止审批与教学院系学科不相关的培训项目;禁止将合作单位人员聘为院系职工;禁止合作单位人员以院系工作人员名义开展活动;停止审批20万/人及以上的高收费培训项目,对5万/人以上培训项目进行收支评估,严格管理。

当前我国正在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化行政、事业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需要依照“依法治校,管办评分离”的总体原则稳步推进,探索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监督体制,适应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北京大学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为国家的人才战略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 education.news.cn/2010-07/29/c_12389320.htm,2010,07.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2013,11.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2014,10.

上一篇:宋代市易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当代农业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