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

2023-09-21

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第1篇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们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叙述情节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叙述手法

鲁迅的小说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的《呐喊》和《彷徨》就是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著称的,这些作品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从叙述的角度而言,鲁迅小说中有第三人称的小说,如《药》《明天》《离婚》等,也有第一人称的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伤逝》等,同时也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如《祝福》。从时序的安排上看,鲁迅小说中有以時间先后组织情节的顺序,如《药》《阿Q正传》《离婚》等,但也常用倒叙的方式改变固有的时序关系,如《祝福》《伤逝》等。从时空关系而言,横断面切割方式在鲁迅小说中已成为经常运用的主要方式。《示众》只是一个场景的描写,展示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药》则是先后几个场景的组合,像戏剧中的几幕……鲁迅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文体形式却万象纷呈,各自不同,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二、精细老练的白描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喜欢运用精细而又老练的白描手法。他认为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造作,勿卖弄而已,仰仗的是观察精到,语言贴切,表现节俭。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现她最深最重的悲哀。鲁迅在简练、含蓄的笔触中,既对人物有传神的写照,又勾画出了人物的灵魂。

三、大胆创新的表现手法

鲁迅是创造文学新形式的先锋,他借鉴西方文学形式,转化传统文学手法,经过自己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形式。在他看来,“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大胆吸收异域的文学营养是鲁迅小说的艺术经验。他吸收了西方文学表现心理的多种手法,如对梦境、感觉、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如《狂人日记》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表现狂人复杂的心理感受,《阿Q正传》也大量表现了阿Q心理的潜意识与显意识,如对革命成功的想象性满足,从自卑到自尊的心理转化,阿Q始终处在心理与现实、主体与客体、想象与真实的世界之间,他从失败到胜利的心理转化也是小说艺术的精彩之笔。小说《肥皂》《伤逝》《白光》等都大量使用了心理描写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

四、象征隐喻的技巧运用

鲁迅还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象征和隐喻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狂人日记》里的“月亮”与“夜”,《药》里的“药”,同时作品的主题也是象征的、隐喻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他的“病情”、“ 病况”毫无意义,他是怎么发狂的,该如何去医治,对小说的主题都不是很重要。狂人是一个象征符号,没有现实的对应物,他“发狂”的心理感受与“先觉者”的清醒思考合二为一,只有从艺术的象征与虚拟性上才可能完全理解狂人形象的寓意和小说的象征主题。

五、绍兴方言的灵活运用

在作品中鲁迅灵活的运用了使自己倍感亲切的绍兴方言,《大明灯》结尾的民歌,“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这是绍兴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其中“戏文”就是浙东方言;它反映了绍兴水乡特有的风物,很富有诗情画意。在《风波》的黄昏临河的土广场上,农家的妇女、男人、八一嫂、赵七爷对辫子的议论和九斤老太的唠叨,我们仿佛听到了绍兴乡音,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真实。方言运用得当,很能表现地方色彩和作家的艺术风格。反之,则使读者看不懂,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此外在语言中还保留着农民特有的眼光与用语。比如,农民对人的好坏,事的是非往往用“忙”与“闲”之类简明、朴素的尺度来辨别。但鲁迅在文中方言的运用往往是恰到好处、这与作者的乡土生活经历很有关系。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味到,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对浙东乡土的真挚的情感。

总之,鲁迅小说在艺术创造上是丰富多彩的。它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读后令人灵魂震颤,回味无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弦。

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 1

一、疯刺融于人物形象的展现

1.自命清高„„„„„„„„„„„„„„„„„„„„„„ 2.迂腐可笑 „„„„„„„„„„„„„„„„„„„„ 3.善良的可怜 „„„„„„„„„„„„„„„„„„„„ 4.自我安慰、解嘲 „„„„„„„„„ „„„„„„„

二、巧妙讽刺的多层性

1.主顾的哄笑 „„„„„„„„„„„„ „„„„„ 2.“圣言”的辩解 „„„„„„„„ „„„„„„„„„ 3.社会冷漠的批判 „„„„„„„„„„„„„„„„„„4.棍打穷秀才 „„„ „„„„„„„„„„„„„„„„„结束语 „„ „„„„„„„„„„„„„„„„„„„„„„„„注释、参考文献„„„„„„„„„„„„„„„„„„„„„„„ 2 3 3 3 4 5 5 6 6 7

论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讽刺艺术

郝小琴

[论文摘要]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在他的文学战线上表现的非常突出。特别是他的小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小说《孔乙己》,而他的小说最大特征就在于对比讽刺性,下面就本文讽刺艺术谈谈一些粗浅看法。具体特征表现在:巧妙讽刺的多层性、疯刺融于人物形象的展现等独特手法。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孔乙己,讽刺艺术

1 [正文]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在他的文学战线上表现的非常突出。特别是他的小说。鲁迅弃医从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他的取材,“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在艺术手法上可谓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小说《孔乙己》,而他的小说最大特征就在于对比讽刺性,孔乙己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读书人,是不会营生的牺牲品。本文试就其中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些阐述。

一、 疯刺融于人物形象的展现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个不会营生的牺牲品,鲁讯的讽刺艺术已与笔下的孔乙己融为一体,此时的孔乙己表现得自命清高、迂腐可笑、善良、自我解嘲。

1.自命清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虽然未曾进学,却颇有几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孔乙己虽然饿得脸色青白,却始终不肯脱下又破又脏的长衫,对自己认识几个无用的废字沾沾自喜,甚至以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别人取笑他时,他还要强辩几句:“你怎么这么凭空污人清白„„”,当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却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同时,他还固守“君子固穷” [1]的道德理念。以上诸多分析都可以说明孔乙己自视清高。这样一个落魄的穷秀才清高又有什么可言,博得一笑而已!酒客揭短,取笑偷东西,孔乙己“力求”开脱,解释。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初步刻画其迂腐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概括介绍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与短衣帮相同。“穿长衫”含蓄说明他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者,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喝酒方式与衣着的矛盾,反映了孔乙己经济地位与思想观念的矛盾。“唯一”点明这是孔乙己最鲜明的标志,说明只有他一人是这样,身份很特殊。接着通过外貌、行动、语言等的描写,给读者一个总印象。“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原本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说明平时吃不饱,营养不良。“皱纹”说明生活艰辛。“时常夹些伤痕”说明他经常遭受欺凌侮辱。“乱蓬蓬”说明他生活懒散,得过且过。“花白的胡子”说明他年岁已老,风烛残年。“又脏又破”说明他好逸恶劳,不会自理。“满口之乎者也”显示自己很有学问,表现了他的书呆子气。“教人半懂不懂”说明他不识时务,故意与别人保持距离。“绰号叫作孔乙己”他的名字无人知晓,说明

2 他不被人重视而差点被人遗忘,表现了强烈的讽刺、戏弄、嘲笑。“排出九文大钱”装出有钱的样子。“排”写出孔乙己在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面前掼派头,表示自己比他们阔气的得意、炫耀的神情。“窃书不能算偷”,故意买弄斯文,为自己开脱。“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自命不凡,孤芳自赏。

2.迂腐可笑

孔乙己是迂腐的,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话语之中: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明明是不争的事实,却还要苦苦争辩,还动不动就是满口“之乎者也”。在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时,他有一句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2]迂腐的语言便是迂腐的性格的表现,极度可笑。孔乙己抱着过时的迂腐的观念不放,生活在一个激昂不安却已前进的社会里,难免不会显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为一个典型的抱残守缺的形象。教小伙计识字,炫耀自己。“我可以附和着笑”写“我”不分是非的愚昧落后。“掌柜是决不责备的”,写出了耻笑孔乙己是天经地义的的权利。“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写出“我”的势利,鄙视孔乙己。“将来做掌柜”说明孔乙己一心想往上爬,他认为小伙计地位太低。“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说明“我”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自甘卑微,任人欺压,没有改变社会地位的意识。“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帐”,表面说明茴香豆不值钱,一文钱不值得上帐,实际上写出“我”看不起孔乙己。“长指甲”说明孔乙己懒惰。“回字有四样写法”,孔乙己以此来炫耀自己博学,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写出孔乙己自作多情,对“我”的关心,同时也说明他思想麻木,一心想出人头地。

3.善良的可怜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虽然有诸多缺点,然而这个人的性格却有善良的一面。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他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这一情节中看得出来。对于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仍然从自己的碗中分出不多的一部分茴香豆,如果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决难有这样的行为。但是他的这种善良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可怜啊!可怜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已被这个食人不吐骨头的旧封建社会制度所侵蚀了!讽刺于无形啊!

4.自我安慰、解嘲

3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有人指出他偷书被人打时,他还极力为自己辩解,自我安慰。可以说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怜的。其原因在于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过话又说回来,他的穷困潦倒的苦相,正是他精神无所寄托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他只能退回到心灵深处的自我安慰中去,并在盲目的自命不凡和别人的取笑声中自我解嘲,释放心灵深处的压力。当然他将一事无成,最终在贫困中死去。这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否定,也是自我价值的彻底崩溃后的结果。

二、 巧妙讽刺的多层性

鲁讯的小说讽刺艺术还表现其具有多个层面性,即从不同的用度来剖析问题:有孔乙己的同僚中举人士的欺负与侮辱;有店里主顾的嘲笑;有儒家思想的禁锢;有社会人们的冷漠。

1.主顾的哄笑

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哄笑:《孔乙己》中的“笑”,表达了作者对孔乙己既批判又同情的态度,以及对麻木不仁的群众的批判态度。孔乙己是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四体不勤的多余人。当人们讥笑他的时候,他总是满口文言词语,不仅以此为武器,替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故意卖弄斯文,显示自己知识渊博,高人一等。孔乙己自命不凡,言必圣贤,以真人君子自诩,确实可悲可笑。难怪他挥舞“君子固穷”、“之乎者也”的时候,一再引起众人的哄笑。尽管这种笑不是善意的,但是它含有对陈旧、腐朽一类的嘲笑,带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笑”,体现了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小说中,被耻笑的只有孔乙己,其他人,不论大人小孩,不论富人穷人,都以各种方式笑话孔乙己。特别是在孔乙己身受丁举人迫害而伤残后,仍然无人管他的死活,还在一味追求自己的乐趣。狼狈不堪、垂死挣扎的孔乙己,无力反击,只有恳切地哀求掌柜“不要取笑!”可是掌柜毫不动心,反唇相讥,咄咄逼人,凶恶可恨;众人毫不动情,仍寻欢作乐,麻木不仁,愚昧可憎:“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些“笑”,都是对孔乙己的羞辱、欺侮、歧视,蕴涵着作者的愤愤不平,隐藏着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孔乙己》中的“笑”,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抨击,对封建社会的否定。孔乙己的可悲可笑,完全由封建教育、科举制度使然。他的“身材很高大”,原有谋生的条件,可是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劳动,好吃懒做,终于变成一个“不会营生”的废人。孔乙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动作,正说明他中毒极深,不能自拔。孔乙己信奉的“之乎者也”,不仅造成他的堕落,也导致他的毁灭。由此可见,对孔乙己的“笑”,也意味着对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讥诮。孔乙己一直生活在没有温暖、没有人情的社会。

4 他受尽了掌柜的冷酷的“笑”、众人的冷漠的“笑”、伙计的冷淡的“笑”、孩子的冷落的“笑”,却未见一颗热心。在这冷冰冰的环境里,孔乙己迂腐而不觉悟,守旧而不自信,麻木而不抗争,竟毫无一丝热气。整个社会,处于麻木冷却状态。这样的社会,还会有什么希望?还会有什么出路?还会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可以说孔乙己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了,“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时已不再仅仅是顾客嘲笑,店铺里主人和雇员也掺合在嬉戏的人群中了,“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在哄笑声中出场,又在哄笑声中死去。孔乙己的存在只是起到使“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的作用。“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咸亨酒店里的酒客们的冷漠和麻木,正是鲁迅所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当孔乙己不知去向时,掌柜的只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债务,而没有人去关心孔乙己。逐渐地,孔乙己已被人们遗忘了。作者对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进行了解剖。

2.“圣言”的辩解

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之乎者也’之类。”、 “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3],你知道么?”到了这时还在卖弄学问,这种愉悦感也只能是在小孩面前实施,然而还没有得逞,可悲可叹啊!“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些充分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可见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的多么的深,儒家的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那种“万般阶下囚,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尤为明显。

3.社会冷漠的批判

在文章的主题方面,《孔乙己》一文倾向于对社会的冷漠的批判。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挖出造成社会病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孔乙己》一文只是借用了一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来作为主人公,以阐发他的小说的一贯的主题。孔乙己的人生经历离不开笑。短衣帮的笑,掌柜的笑,小孩的笑。正是在这些笑声中,孔乙己一步步地与人们疏远,他走向了孤独。他也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没有人让他这么做,就连小伙计也在虐杀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孔乙己的悲剧是 5 社会的悲剧,这也是作者鲁讯笔锋所在。社会不肯接纳他,不肯认同他。这是一个多么冷酷的社会啊!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冷漠!

4.棍打穷秀才

故事情节写到孔乙己终于因为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试想做为科举同僚,一个只是有幸成为科举制度的胜利品,一个却与之失之交臂成为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如此的加害,一点同情都没有,“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反而成了被取笑的材料。且不说丁举人如何歹毒,只要看一看人们的势利眼,你便会明白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了。 一根棍子打折了孔乙己的腿,将他送进了坟墓。其目的在于讽刺这样的读书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下场在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有权势的丁举人是科举制度造就的。一个沿着科举阶梯爬上去的读书人,凶狠毒辣地残害爬不上去的读书人,这一事实本身就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取下粉板,忽然说”,说明孔乙己早已被人遗忘。“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写出掌柜无情无义,只想着十九文钱,根本不管孔乙己的死活;说明孔乙己还不如十九文钱。“哦!”写出掌柜对孔乙己被打断腿漫不经心,毫不关心。几句语言描写,表现了当时人际关系的无比冷漠。“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写出掌柜的冷酷。

结 束 语

《孔乙己》一文主人公孔乙己信奉封建礼教,遵循科举考试,信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一个是落魄的童生,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成为人们哄笑的对象。真是科举考试造人啊!孔乙己只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一个缩影,但无论最终结局如何,他们都是悲剧人物,他们都是社会悲剧的产儿,是封建社会必然的产物。

6 注释:

[1] “君子固穷”:语见《论语.卫灵公》。“固穷”即“固守其穷”,不以穷困而改便操守的意思。

[2] “多乎哉?不多也”:语见《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与原意无关。

[3] 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通常只有三种写法:回、〔外“冂”内“巳”〕、〔“面”之下部〕。第四种写作〔外“囗”内“目”〕(见《康熙字典.备考》),极少见。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文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页

[2]鲁迅:《孔乙已》《鲁迅文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4页

[3]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B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67页

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第3篇

来源于古希腊喜剧的“反讽”一词, 是喜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 即“佯装无知者”。反讽原本意义就是佯装无知的意思, 反讽的基本特征诸如隐幽委婉性之类。后来反讽为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格, 意指所言和所指恰好相反的具有嘲讽意味的修辞方法。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界定为:从反面讽刺;用反语进行讽刺。现代叙事学逐渐把它扩展为文学创作的最为基本的创作原则与结构原则, 认为“反讽性的作品”代表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在其影响下, 反讽己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一种重要的学术视野和理论武器, 反讽叙事也成为现当代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叙事模式, 而被广泛运用。

2 张爱玲小说语言中的反讽气质

语言是作家和外界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对话的重要媒介, 它是区别作家间个性魅力的重要表现特征之一。张爱玲用新奇舒缓而又华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她高超的语台技巧和个性特点。

2.1 反讽的技巧

2.1.1 结构反讽

结构反讽是作品结构内部的情节因素的悖立与互反, 它注重把那些具有对立性质的事物在作品中予以并置, 从而形成鲜明的对照, 提示悲与喜, 成与败, 雅与俗, 严肃与荒诞并存的现象, 这种基于人类社会不能解决的根本性矛盾的反讽也是一种总体反讽。

张爱玲喜欢对作品中人物的自身性格进行不同方面的对照:白流苏一直追求着现代生活, 却没有真正走出过封建传统意识的束缚;孟烟鹏在温良贤淑的名义下与人偷情;范柳原表面上被西洋化了, 骨子里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儿……这种对立的叙述具有某种颠覆性, 它召唤着读者在阅读时超越非反讽叙事中的单一视角, 不断地对叙述对象进行证伪再认。

张爱玲灵活地运用了结构反讽, 在深层次的对照中, 营造其独特多层次的艺术世界, 表现人性与道德, 本能与文明等诸多因素的交织与冲突。在这种对举陈述的背后, 潜藏着张爱玲对人类存在状况荒谬本质的认识, 看到了世俗中挣扎男女的悲哀, 是她对人生的全面观照, 她的讽刺融合了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与担忧, 是饱含热情的书写。

2.1.2 情景反讽

情景反讽是一种注重意义的反讽, 它是文本在叙事风格, 主题立意与情节编撰等文体要素中呈现的对立状态共同孕育的一种内在的张力, 其反讽形式不再局限于语词之间表里的悖异, 而是在叙述或情境中追求一种整体化的反讽效果。

张爱玲小说的情景反讽主要表现在人物主观愿望与情节发展的悖反。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一本正经或漫不经心的姿态讲述或荒唐或沉痛的故事, 使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叙述者叙述形成反差, 传递出反讽的意味。

2.1.3 词语反讽

语言, 是一种思想符号。它是主体意识得以形成并存在的基础, 讽刺便多蛰居于语言的艺术之中, 而运用词语是最能体现语言讽刺艺术的一种。词语反讽是主要表现为小说的语言外壳与真实意指间的矛盾。

词语反讽常常会给我们带来“黑色的幽默”,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 词语反讽一直都被小说整体苍凉的背景所制约, 读者很难获得畅快的喜剧性感受, 而体会到一种很沉重的感受。我们也可以从她冷嘲热讽的词语中, 体味出了她机智的讽刺艺术。

2.2 反讽的方法

张爱玲在小说中, 所运用的讽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2.1 戏仿

戏仿是一种互文性的反讽, 又称“戏拟”是对传统文本规范的知识、情感、价值信仰的嘲弄。在具体语境中, 戏仿即传统文本的语境与戏仿文本的语境之间存在着一种颠覆和批判性的距离, 正是这种对经典文本内容和创作原则规范的颠覆, 解构了读者的传统思维方式, 打破成规性审美感受能力, 使得读者和叙述者之间产生对立情绪, 进而形成反讽效果。

2.2.2 设置意象

意象的设置在张爱玲的反讽叙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张爱玲将自己的感情物象化, 把自己的观点隐含化, 作者通过对客观物象的顺摸领会到她隐于物象背后的反讽态度。

反高潮是一种打破自然之序逆高潮而动的叙事思路, 是她独特的叙事方式。一种思路。张爱玲在层层铺垫后都是预示高潮而又闪避, 在出人意料的结局中涂上淡淡的冷色, 这无不烙上她的痕记, 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3 张爱玲小说语言中的反讽气质的意义

张爱玲的讽刺里, 含着基本的同情, 这种同情显示出了她温和的一面, 尽管她运用讽刺时笔含鄙意, 却仍掩盖不住这种暖色, 使她的讽刺终于只是一种微温的讽刺, 并不那么尖酸刻薄, 也不那么的张牙舞爪。在这里, 讽刺具有了双重作用, 用它去嘲笑乃至否定人生中那些不合情理的人与事, 又用它去表达作家对人生的充满同情的温和的关爱之情。

4 结语

在张爱玲那里, 反讽不仅是一种创作技巧, 而且也是张爱玲的一种人生态度, 她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人生, 她所讽刺的不是一人一事, 而是整个人类, 反讽成为了一种创作精神。这种反讽融会于她的整个艺术生命中, 使她的艺术生命丰富而有活力。

她的讽刺既然是与同情相结合, 与悲悯情怀不可分, 期望的是人类意识的自我清醒, “张爱玲的讽刺并不惩恶劝善, 它只是她悲剧人生观的补充……表面上是写实的幽默的描写, 骨子里却带一点契诃夫的苦味……”

张爱玲的作品, 道出了世间的荒谬, 写尽了人生的苍凉, 但是她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所以她对人生才有如此的包容和理解, 对人性有如此的悲悯和认同, 对人世有如此的执著和眷恋。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 在语言风格上, 作品一向是以华美、新奇而著称的, 被人称为“张体”。伴随着国内叙事学理论研究热的升温, 反讽作为近些年在中国兴起并形成热潮的修辞方法, 被引入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研究当中。本文从张爱玲小说语言的反讽气质入手, 在参照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深入分析张爱玲有代表性的文本, 来探讨她小说文本中反讽叙事的技巧、方法及影响等, 从而对探析她小说语言特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第4篇

一、以往教学中应用小说的局限性

第一缺乏深入的应用。传统教学只在某一教学环节中应用设置悬念这一理念, 没有将设置悬念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思政类课程教师也没有对小说的其他艺术理念进行深入的探讨, 更没有应用小说艺术理念来设计教学, 将其单独总结成教学模式, 从而以往教学对小说艺术理念就缺乏深入的应用。第二, 缺乏全面的应用。目前小说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也有一些应用, 教师主要是小部分地把小说资源零散地应用在导入或教学过程以及结尾这些教学环节中;而且他们对于小说的应用也很简单, 大部分只引用小说的材料和人物或者是稍微的提及学生们知道的小说, 利用其中的一个人物或者小说的主题内容来为教学服务。但说到底都是小范围地应用小说的资源, 应用时都是比较分散的、局部的。此外, 在以往教学中也没有利用小说艺术手段来呈现课堂教学, 所以传统的应用缺乏全面性。总之,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既没把小说艺术理念贯穿于整节课中, 也没将课整体设计成利用小说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案例, 更没有大量应用小说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 所以小说艺术在传统思政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就缺乏深入和全面的应用。

二、小说艺术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的新型应用

(一) 小说艺术理念的应用

它是指对小说的结构和目标的借鉴。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借鉴小说的结构, 即借鉴小说的叙事、情节和结构艺术来达到像小说一样吸引人的目标, 可以使课程能深深地吸引学生。

叙事艺术是指小说通过生动的叙事来教育人, 能使读者明白道理, 使其深受启发和鼓舞。叙事艺术的应用是指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故事来教育学生, 使得他们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师整堂课都是用这种理念来感染学生, 有别于“灌输”, 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情节艺术是指小说通过策划或设计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具体事件来教育人。这些策划包括悬念、矛盾冲突、误会等方式, 它们能时刻维持读者的注意力, 使读者与主人公感同身受, 从而使其受到启迪。情节艺术的应用是指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矛盾冲突和误会使学生能在情感上深受启发, 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教师可在整个教学中设置疑问, 然后藏起答案, 在适当时候揭晓, 使学生的期待心理得到回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知识,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师也可在整堂课设置矛盾冲突, 最终以矛盾冲突的化解收尾, 从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能以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误会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逐渐将其澄清, 从而使学生破解重难点。结构艺术是指小说通过对开头、正文和结尾的布局来使读者实现美的体验, 达到教育读者的目的。结构艺术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既指在教学中要使得整堂课合情合理、和谐统一, 从而让学生感受思政类课程之美, 教师设计完整的教学环节, 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安排, 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又指教师利用悬念和空白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激发兴趣, 深化情感。这里特指对开头和结尾艺术的应用, 对正文艺术的应用主要是前面谈及的情节艺术的应用, 就地展开论述。如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可利用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 从而使得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可以用两种结尾艺术, 既可以用封闭式使学生升华情感, 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可以用空白式促使学生不停地去思考与想象教师可能不愿讲完甚至不能讲完的问题, 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二) 小说艺术手段的应用

它是指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小说艺术手段来开展教学。小说艺术手段的应用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 应用小说本身的手段是指对小说语言艺术的应用, 就是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 借鉴的是小说语言特色, 使学生学完整堂课既获得深刻的认识, 又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如教师讲课时的教学语言应借鉴小说语言艺术, 使课堂变得像小说一样吸引人, 使学生在思想的海洋里体验知识, 在使用这种手段时应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其二, 应用小说艺术手段是指根据思政类课程教学需要, 师生根据思政类课程教学需要编制的小说。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编写的小说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分为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小说四种类型,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深刻含义进行挖掘和理解, 从中收获知识、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 小说艺术资源的全面应用

它是指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 教师大量的、广泛的利用小说资源去开展教学。大量的、广泛的应用也就是将小说的材料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它区别于传统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的应用。这里的小说资源主要是利用除教师和学生外的他人的小说, 利用他人的小说可以根据使用的数量分为同一种小说材料的利用和不同小说材料的利用。

三、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小说艺术的模式

(一) 理念类

理念类是指利用小说的叙事、情节和结构艺术理念来设计教学。因为叙事艺术贯穿于情节和结构艺术中, 所以在设计模式时将叙事艺术理念贯穿于小说的情节和结构艺术理念中, 主要借鉴小说的情节艺术理念设计了矛盾冲突式、澄清误会式两种教学模式, 借鉴小说结构艺术理念设计了留白式的教学模式, 借鉴这两种艺术理念还设计了悬念贯穿式的教学模式, 并且把这四种教学模式分别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其一, 矛盾冲突式。它只在教学设计时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此来实现思政类课程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此模式有益于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间的关系, 从而深刻体会亲情、友情和师生情。此模式用于教学要注意设计的矛盾冲突既要来源于生活, 又要高于生活, 它可用于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和有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中。如用于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成长的节拍》《友谊与成长同行》《师长情谊》和七下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课中。其二, 悬念贯穿式。它指在思政类课程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内容设了疑问, 不是一下子给提供答案, 而是使学生的思想处于期待状态, 引导学生去寻根究底, 然后在关键处揭晓答案, 接着去为下一悬念埋下伏笔, 然后在关键处揭晓。教学全程中一直通过设置疑问, 进而揭晓疑问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此模式有助于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 以一个接着一个的悬念使学生不断处于思考中, 从而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此模式用于教学要注意设置疑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是学生努力了可以回答出来的, 并且也得让学生适度费解, 教学才会更曲折动人。它可用于思政类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法律部分内容的讲解, 如用于的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等课中。其三, 澄清误会式。它指在思政类课程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容易混淆或不易理解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从一开始就按学生们的认知去展开教学, 慢慢通过相互探讨交流澄清误会, 最后接近事实。此模式利于学生理解不易的知识, 理清易混的知识点。此模式用于教学要坚持全体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大多数同学都对该课的教学重难点有认识上的困难或者是容易混淆重难点。此模式可用于易混或难理解的课题教学中, 如用于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和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等课中。其四, 留白式。它指教师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为提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有理解和吸收知识、为训练学生思维和丰富想象力而在课堂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这里的留白是相对于完整而言的半完成状态, 是在教学中教师说了一半, 留下的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此方式可用在预习、课中、结尾以及布置作业上, 既可将其分开利用, 也可将其应用于一堂课的始终。此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课堂气氛的调动。留白式用于思政类课程教学时要坚持适时性和适度性的原则。适时性是指留白要“留”对时机, 要计划好各个教学环节中哪个时间留白, 哪个时间结束。适度性是指要把握“留”的程度, 教师应该把握好度, 要适当的留白。此模式可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较多自己看法的课中, 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和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等课中。

(二) 手段类

1. 小说语言艺术模式

教师讲课时的教学语言应借鉴小说语言艺术, 使课堂变得像小说一样吸引人。此模式适用于理论性强的教学中, 如去讲我国国情的内容时可借助小说语言去描绘国家的具体情况, 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具有体验感,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手段可用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的教学中。

2. 教师或学生亲自编写的小说

教师可根据教学将小说编为四种不同类型, 并且将它们根据具体的情况用于教学中。其一, 心理类小说。它是针对思政类课中关于青春期心理、情绪和逆反心理等心理部分的内容, 编制用于心理部分教学的小说, 使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和自己有相同心理的人物, 可以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逆反心理, 勇敢面对各种压力与挫折, 从而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类小说适合用于课本中心理部分的教学。其二, 道德类小说。它是把思政类课中关于自信、宽容、诚信、公平与正义等人类的道德情感编成适用于教学的小说, 这类小说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人, 从而使学生深受感染, 锻炼意志, 养成德行。这类小说适合用于课本中道德部分的教学。其三, 法律类小说。它指根据思政类课中关于法律的教学内容, 编成适用于教学的悬疑推理侦探型的小说。它是关于破案、犯罪和法律方面的内容, 它的悬念跌出, 给人造成紧张的氛围, 最后使得学生懂得法律常识, 遵循法律办事。这类小说适合用于课本中法律部分的教学。其四, 国情类小说。它指在小说中偏重对我国情况的介绍, 在介绍中必不可少的出现人物、情节等来表现我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 产生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进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类小说可以用在九年级上册的所有单元中。

(三) 资源类

资源式主要是指将除教师和学生外的他人写的小说材料大量的、广泛的用于课堂教学全程中, 从而为教学服务。这里的小说材料既可应用同一种小说的材料, 也可利用不同小说的材料, 使用时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来借鉴。第一, 应用小说的情节内容。在课中可用小说资源中生动形象的情节, 从而让学生们体会亲情、友情、恩情及爱国之情。如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讲述着一个个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亲情、友情、恩情、爱国。如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友情、师生和爱国的篇目可分别用在七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的教学中。第二, 应用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现的良好品质, 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 能很好地发挥示范和陶冶作用。教学时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让思政类课堂不再索然无味。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物形象, 可用于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的教学中。

本文挖掘了小说艺术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对小说艺术应用到思政类课程堂教学中提出了一些看法, 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重新来吸引学生对于思政类课堂的激情, 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提高教学的质量。

摘要:本文从未来教学的角度出发, 针对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小说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小说艺术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的新型应用, 设计了在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应用小说艺术的模式。希望通过这个角度的新探索能给教师一些启发, 不断创新教学艺术化的新型模式, 从而更好的实现思政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关键词:小说艺术,思政类课程教学,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俐俐.小说艺术十二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

[2] 冯涛译.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第5篇

一、从回忆到现实——叙事结构的不同

刚进入电影时就能感觉到电影与小说的明显差异,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角度是客观的,是以回忆与现实交替的双重叙述方式来展开的,整个叙述过程都是以冷静平淡的口吻来进行。而电影的表现方式是主观介入的,对整个故事进行了重构,从诙谐、幽默的角度削减了苦难的沉痛。为增强视觉效果,电影里多次以制造悬念的方式,让结局最后一刻出现。

作者余华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种性格,在于小说中一切围绕着已经设定的人物性格出发,由此来选择故事。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岁月的磨难与积淀,因此小说里对事件叙述的具体时间地点是模糊的,我们能了解到的只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南方的小村。而电影里,导演看重的是“平常人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性才是电影的起点,再进而转入到人物性格的挖掘。由于影片时长的限制,它更需要明确的时间和地点,才能使虚构的故事更加有声有色。于是小说中模糊的时间感被展现的异常清晰,甚至上升到了时代的高度,从而支撑起人物性格的塑造。

二、从稻田到皮影——人物形象到主题思想的变化

随着电影的发展,我们看到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变化。小说里福贵性格直接,明了,有针对性,电影里,葛优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胆小怕事的小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非常鲜明。福贵在从小说里种地的农民变成了变成了皮影戏艺人,人物角色的改变,预示了思想主题的改变。

小说里,福贵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命运的作弄构成了他苦难的一生。众多不幸巧合的落在一个人的头上时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宿命的味道, 这使故事本身带有很强的反思性,即对生命的意义和命运的考问。在这样一个故事构架中, 我们对于生命所感受到的是, 人的祸与福, 荣与辱, 掌握在毫无道理可言的冥冥之中, 因此除了他的存在以外没有任何价值。命运嘲讽地产生出沉重的悲剧意味,但是通读作品,小说却并不悲观,表达的却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乐观”可以说是理解余华这部小说的一个关键词, 主人公福贵用一生的时间传达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感染着他人,让旁人也能因为他乐观淡然的生活态度而为他感到欣慰。福贵就像吹散的蒲公英, 无助而又无所欲地在风中起起伏伏, 一旦着地便会随遇而安, 顽强地生长, 时间则恰似那使蒲公英散落的风, 只是提供偶然的契机,带来严峻与残酷以及温馨与希望。

而在电影里,之所以把主人公改成了皮影艺人,这样的改变是为了展示人的命运就像皮影一样,永远都不受自己控制,而是在外力的控制下过完一生。龙二与福贵遭遇的不同,更加显示了命运的无能为力,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于人物的死,小说中有庆之死是由于人性的卑劣和残忍,只是因为有庆的血型和大出血的县长夫人一样,小小的有庆被无情的抽血至死。看到有庆尸体被放到冰凉的砖床上无人过问,心里一阵阵的悲凉,一条鲜活的生命竟这样被践踏被无视。凤霞的死是由于不可制止的产后出血,没有王教授;老全的死是事出偶然;春生由于文革中的折磨得自尽了,也没有几次三番上福贵家致歉的情节;家珍死于疾病;二喜死于事故;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小说中只有福贵自己活了下来。小说中一以贯之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绪的张扬,相比电影,人面对的处境似乎更加残酷,但是却有一种远离政治与时代生活的倾向。

而电影却完全不同,电影中人物的死因与时代的作用密不可分, 偶然中带有一定的必然。有庆死于大跃进时期, 是因为疲劳过度才会阴差阳错地在墙边睡着以致丧命。凤霞则是在文革期间医疗条件薄弱死于产后大出血。这样的安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信性, 从而使电影当中的福贵摆脱了宿命的阴影。影片的结尾不同于小说中亲人相继离世只剩下福贵一人与牛为伴的, 而是一个相对美满温馨的结局———福贵夫妇、女婿二喜以及外孙馒头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这是符合中国传统观念的,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圆满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无疑使影片整体的悲痛感得到了最大化的缓冲, 使先前所有的悲剧阴影在最后一刻终于消散。只是电影中多了一种向我们的处境发问的执着态度,虽然电影的视角是小人物的,而这些善良的小人物也没有向命运发问的勇气和意识。电影含有黑色幽默的意味,许多情节是喜剧的,但是笑声中是含着眼泪和辛酸的。黑色幽默就意味着反讽和沉重,意味着一种反抗的嘲笑的超越的态度。这段表现大跃进和文革对于家庭影响的部分使电影在关注人物内在精神状态之余进入到对于外部时代因素的反省。电影中以一个个事件的发展,更完整的构建了民间历史观,用人物的死亡凸显了政治的偏离,真实的反应了当时民间的思想动态。

三、从寓言到写实——艺术创作手法的差异

电影始终都是写实的,落脚点始终在人物故事身上,关注的是时代下人的临界反映以及故事本身的起起落落。为了突出影片节奏, 导演舍弃了现实时空与回忆时空交叉的表达方式,选择顺时呈现,并且通过强化时代背景增强故事的逼真与精彩。

在小说中,用的是寓言式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福贵的悲惨命运 他的一生及其凄凉, 苦难达到了极致。在这样环境的压抑下,人也慢慢学会忍受,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以乐观的心态去承担一切的苦难。

四、从<活着>到<活着>——最后一点感慨

“活着”,对小说作者余华来说,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力量,不是来在呐喊,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

影片中的福贵常常发出活着的感慨:“我可得活着回去, 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 “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啊”,“春生,你记住,你欠我们加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愿望单纯,只是希望能够活着。活着, 似乎成为了一种人生使命; 家, 俨然是一份精神慰藉! 活着是一件看似容易却很复杂的事。生活是一种无奈, 巧合也罢必然也好, 人都是无可奈何。幸福与酸苦交织在一起, 无法分割。皮影这一道具的加入即是如此。它由最初的生存工具变为了人生的依恋, 无法割舍。但即使再舍不得也不能保留, 善良的人们无力抗拒外界的压力。当看着一幅幅的皮影化为灰烬, 一脸的酸楚, 所有的无奈全摆在福贵脸上。即便如此, 他依旧不舍扔掉皮影箱。影片的最后, 福贵将孙子的一窝小鸡放进箱中时又说起了他和有庆说过的那段平凡朴实,又满含辛酸的希望的话:“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于是小馒头像有庆那样问道,“牛长大了呢?”····

小说的语言艺术范文第6篇

川端康成 (1899~1972) 出生在大阪, 是日本的小说家, 毕业于东京大学, 与横光利一等人开展新感觉派运动。其后开创了独特的美的世界, 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纸鹤》等,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 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描写了一个为“孤儿气质”困扰, 为排遣内心难以名状的忧郁和苦闷, 只身来到伊豆旅行的高二学生“我”, 在伊豆的旅行中与天真无邪的舞女相遇以及治愈的过程。作为一篇青春小说, 描写了“我”和舞女薰子相识、相知、相慕以及离别的过程。《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 (1933年、1954年、1960年、1963年、1967年、1974年) 被搬上银幕。

笔者在本稿中以叶渭渠、唐月梅 (2008) 译《川端康成精品集》中的《伊豆的舞女》文本为研究对象, 同时也参考日语原版的『伊豆の踊子』 (新潮文庫、昭和二十五年) , 以美学的标准和历史的标准来探讨《伊豆的舞女》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二、典型人物形象:“我”与舞女薰子

小说《伊豆的舞女》塑造了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我”, 另一个是舞女薰子。

“我”是一个20岁的高中学生, 独自来伊豆旅行。在汤川桥附近与一班艺人相遇, 又在天城七里的山道上与之相遇, 决定结伴前往下田。在小说的第二部分, 荣吉把“我”送到温泉旅馆。在荣吉临回去时, “我”把一小包钱送给他用来买水果。在小说的第四部分的开头, “我”买了便帽, 目的是为了缩小与艺人之间的距离。还描写了“我”与舞女下五子棋的情景。荣吉到“我”住的旅馆来玩, “我”想要请他吃饭。还有“我”给舞女读书的情景。舞女还邀请我寒假去大岛玩。在小说的第四部分写道:“对她们, 我不好奇, 也不轻视, 完全忘了她们是巡回演出的艺人” (1) 。在小说的第六部分, 写道:“我和荣吉一起吃了午饭, 菜肴中有新上市的鱼”。在小说的第六部分还写道:“我”将一小包钱送给荣吉, 请他为孩子买束鲜花。小说的第七部分描写了“我”接受矿工的请求, 答应他们把老婆和三个孩子带到灵岸岛并送上开往上野的列车。

通过上述考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社会精英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旧制高中学生, 在当时的社会上地位很高, 但是, 并没有因此而轻视艺人, 反倒与他们平等相处。

在茶店舞女薰子看到“我”要坐下时, 把自己的坐垫翻过来放在“我”身边, 看到“我”要抽烟时拿来烟灰缸。舞女梳着古典奇特的发髻, 脸显得严肃、小巧、匀称、标致。小说的第一部分, 舞女第一次跟“我”说话时“脸颊绯红”。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写道:“我”和荣吉在旅馆的阳台上说话, 在对面的温泉浴场洗澡的舞女发现了我们, 浑身一丝不挂跑出来跷着脚向我们招手, 简直就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我”脑子清晰如故, 脸上始终浮现出微笑。在小说的第四部分, 荣吉与“我”说话时, 说到“总想不让妹妹干这行, 可是还有许多具体问题”。第四部分、第六部分, “我”要离开房间, 舞女就抢先走到门口, 替我摆好木屐。在小说的第五部分, 舞女担心“我”是个学生不适应走山路, 为“我”找来竹竿当手杖。在小说的第五部分, 舞女弯下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发现泉水后, 姑娘们都站立在泉水周围, 让“我”先喝未被搅浑的干净水。小说的第六部分写道:当阿妈不同意薰子与“我”一起去看电影时, 她茫然若失。小说的第七部分写道:舞女薰子早上起来码头送“我”, 不管“我”问什么, 她都低眉不语。而当“我”乘船远离码头看见她久久地挥动手中白色的东西。

通过上述描写, 我们看出舞女薰子是一个羞怯腼腆、纯洁天真、美丽无瑕的少女形象。为生计所迫做舞女, 处于社会底层, 身份卑微, 受人歧视。善解人意, 与人为善, 勤于奉献、向往美好生活。舞女的形象。同时阿妈、千代子、百合子也是身份卑微的妇女的典型形象。

三、完美的形式与感人的内容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部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作品, 因此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伊豆的舞女》的结构犹如汉诗“起承转合”的结构。小说的第一部分相当于“起”, 开门见山地描写了“我”踏入伊豆, 与舞女一行初相识。小说的第二、三、四、五部分相当于“承”, “我”与艺人一行相互了解并友好平等交往。小说的第六部分相当于“转”, 舞女与“我”计划看 (无声) 电影, 因阿妈的阻拦而希望落空。第七部分相当于“合”, 是尾声, 描写了“我”对美好旅行的追忆。通过旅行, “我”的精神疾患得到治愈, 帮助别人。以及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变得非常自然, 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川端康成学习中国汉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 而又不拘泥于此法, 学而能化, 有所创新。

《伊豆的舞女》描写的这段朦胧的恋情, 恬静清淡而又韵味深厚。同时, 也描绘了一个在悲哀中由于人们心灵的互相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理想境界。在秋高气爽的伊豆风光中, 细腻地勾画出男女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真情实感。在邂逅与告别中, 令人忘却了是现实?还是创作?然而这一切随着川端康成神奇的笔触缓缓沉入唯美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川端康成喜欢阅读日本平安时代《枕草子》与《源氏物语》。《枕草子》的「をかし」 (明快) 、《源氏物语》的「もののあわれ」 (物哀) 的美学思想深深地浸润了川端康成的心田, 《伊豆的舞女》通过叙事者“我”在伊豆半岛的经历, 抒发“我”的思想感情。《伊豆的舞女》的语言朴素, 没有雕琢, 自然流畅, 亲切感人, 人物形象完美。美好的感情和美好的自然融为一体, 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完美。

《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获得成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抓住了埋藏在年轻人心里悲哀的伤感, 并将这种纯真的感情提炼成文学语言。其二是川端康成用高超的文笔刻画了日本的感性认识。

四、《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在第三部分, 笔者将从个人背景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来探讨《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是以川端康成19岁 (1918年) 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的化身。川端康成两岁丧父, 三岁丧母, 由祖父母扶养, 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 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川端康成自幼体弱多病, 常年幽闭家中, 心中寂寞、思维敏感, 少年失去双亲, 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1918年 (大正7年) 秋, 川端康成没有跟宿舍的同学打招呼便初次踏上伊豆之旅。原因是:非常讨厌中学时代与肆意妄为的高中一二年的宿舍生活。由于过于在意自幼所留下的精神疾患, 无法忍受自怜与自厌之念。10月30日至11月7日大约8天, 从修善寺经下田街道前往汤岛旅行, 当时遇见一班艺人并结伴至下田。在下田港回京的贺茂丸上遇见考生后藤孟, 他们的善意与舞女的散发田野芳香的正直的好意, 治愈了川端康成不幸的经历留下的精神疾患。而这次旅行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原型。而小说的发表是1926年即是在距伊豆之旅的8年后, 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 并曾在1922年怀着不堪忍受的自怜的心情重返伊豆, 并在此创作了一篇未完成、也没有发表的长篇写生文《汤岛的回忆》, 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此后, 汤岛成为川端康成的第二故乡, 之后的十年每年都前往伊豆并住在汤岛本馆。

川端康成高一的时候, 开始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年—1881年, 俄国作家) 的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作品是以现实主义文学及自然主义文学的角度来看社会 (例如贫富的差异) , 这些作品影响了立志当作家的川端康成。

“大正民主”意指1912年-1926年, 日本大正年间所推行符合现代民主的政治体制与政策。其中在社会方面, 正是川端康成成长和思想形成的时期。加之川端康成幼失怙恃, 对弱者充满同情并能与之平等相处。

在《伊豆的舞女》中, 作者还穿插了社会对艺人们的评价。例如在小说的第一部分, 当“我”问道艺人们今晚将要住在何处时, 茶店老太婆轻蔑地回答说:“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里……”。小说的第四部分, 当“我”请荣吉吃饭时, 老板娘告诫说请这种人吃饭白费钱。小说的第四部分, 当舞女恳求鸡肉火锅的老板读书的时候, “这汉子轻轻地拍了拍舞女的肩膀”, 被及时赶来的阿妈制止了。这汉子是个商人, 但是也瞧不起艺人, 请她们吃饭只是一个借口, 想乘机接近舞女是其真正的目的。

在第五部分的最后, 写道:“途中, 每个村庄的入口处都树立着一块牌子:‘乞丐, 巡回演出艺人禁止入村’”。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社会, 艺人们社会地位低下, 处处受人歧视, 居无定所, 受尽欺凌。

在第三部分, 笔者挖掘了《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个人背景即是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 少年失去依靠, 寄人篱下, 对弱者充满同情并能平等待之。社会背景体现在川端康成接受了大正民主的进步思想, 并将这种人人平等、消除歧视的思想巧妙地融会于作品之中。

五、结语

笔者在本稿的第一部分分析了“我”与舞女薰子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我”是一个高中生, 是社会精英的形象, 处处受到尊敬与优待。舞女是社会底层的代表, 生活艰辛, 居无定所, 受尽欺凌。在第二部分, 探讨了《伊豆的舞女》的形式美与感人的内容, 小说使用了汉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 并有所创新, 内容既有明快又有悲伤, 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传统的「をかし」 (明快) 、「もののあわれ」 (物哀) 的美学思想。在第三部分, 挖掘了《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个人背景即是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 社会背景体现在川端康成接受了大正民主的进步思想。

综上所述, 从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小说的形式美与人物形象美, 它的思想意义体现在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艺人的歧视, 表现了作者的平等思想。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 (1899年-1972年) ,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日本新感觉派作家, 著名小说家。

幼年父母双亡, 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 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 参与复刊《新思潮》 (第6次) 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创办《文艺时代》杂志, 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 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 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 中短篇多于长篇。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 (1926) 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艺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以及《睡美人》等。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

川端康成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 极力强调主观感觉, 热心追求新颖形式, 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 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 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 相继写出两篇纯属模仿式的小说——《针与玻璃与雾》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 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

摘要:《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创作的小说, 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笔者在本稿的第一部分, 分析了“我”与舞女薰子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我”是是社会精英的形象, 到处受到尊敬。舞女是社会底层的形象, 受尽欺凌。在第二部分, 探讨了《伊豆的舞女》的形式美与感人的内容, 小说使用了汉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 并有所创新, 内容既有明快又有悲伤, 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传统的「をかし」 (明快) 、「もののあわれ」 (物哀) 的美学思想。在第三部分, 挖掘了《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个人背景即是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 社会背景体现在川端康成接受了大正民主的进步思想。从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小说的形式美与人物形象美, 它的思想意义体现在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艺人的歧视, 表现了作者的平等思想。

关键词:《伊豆的舞女》,思想意义,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日) 川端康成著.叶渭渠, 唐月梅译.川端康成精品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9.

[2] (日) 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M].第九十九刷.日本东京:新潮文庫, 昭和六十年:5-41.

[3] 陈永岐.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美感体验与救赎目[J].作家, 2015 (24) :156-157.

[4] 竹腰幸夫.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論-「近代文学としての性格」の視点から-[J].常葉国文, 1995 (20) :81-94.

上一篇:环境污染问题调查范文下一篇:公司车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