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高职本科;土木工程;收益支出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问题逐渐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工程经济学是工程技术与经济核算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也是经济学原理在投资问题上的应用,主要是与工程相关的投资上的应用[1]。工程经济学是融汇了工程学和经济学各自特点和内在联系的交叉学科,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2-3]。工程经济学需要立脚点,指的是分析者在项目研究中的组织立场。划分工程经济学立脚点原则涉及到的六种社会实体,孙树垒[4]等人通过财务流量表的结构、项目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以及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分析这三个方面,论述了立脚点的具体应用。本文将应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系统分析与平衡分析的方法以及前后对比原则进行理论的评判。刘娟[5]从个人教育成本与收益模型切入,分析了我国中职招生难的问题。黄恩东[6]从大学生个人教育成本与成才价值的角度分析,提出全社会和用人单位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共识,薛文翠[7]分析了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低下的原因和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在结合国内现状,毕业生就业收入与个人教育投资不成正比这些现状出发,利用工程经济学对我国的个人教育投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个人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直接的货币支出,包括学费,书费,住宿费,交通费,生活费五个部分。结合实践,选取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10级土木系毕业生的支出情况,随机抽取246位毕业生进行网络调查,有效数据241份,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以及匡算的方法,对本科生培养成本的内容取舍、实有学生的类别和折合成当量学生的比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计算出了该校各类学生的生均培养成本。见表一:其中受高职教育学费为8500/年,书费、培训费为1576元/年,交通费356/年,生活费为15600元/年,住宿费为600/年。未受高等教育支出数据采用国家数据库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数据。也包括生活费用,交通费用等各项费用,为13883.9元/年。间接成本也称隐性成本,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学生为受教育而放弃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即受教育的机会成本,这些机会成本同直接支付的学费一样是上学成本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受的教育越多,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就越大,但机会成本的测算比较复杂,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测算公式。因为采取有无对比原则,并没有将间接成本算作个人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

1.数据间使用关系

可以看到生均培养成本是26632元/年,四年共为106528元。随机调查127位10级毕业生,有效数据为122份,他们第一年每月的平均工资为3112.5元,一年可以获得收入37350元。根据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土木工程排在44位,月收入为3613元,全国本科大学生平均工资为3560元,全国高职高专学生的平均工资为2940,高职本科介于普通本科和高职本科之间,平均工资为3250元,我方调查为3112.5元,与3250元相差137.5元,相差率仅为4%,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根据和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数据报表,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3000.4元/年,2012年的云南省城镇人口为1831万人,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为14.28万人,占整个云南城镇人口的0.78%,不足1%,将该部分人群的影响忽略不计。

三、用静态评价的方法评价收益率

(一)不考虑升降工资的静态评价

个人在教育投入上的收益率,也就是说通过比较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和收益,计算出个人接受教育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是决定个人教育需求的重要变量。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和,直接成本是个人接受教育的直接货币支出,间接成本由个人接受教育期间损失的工资收入来计量。静态评价的方法比较简单,通过和标准投资回收期比较,能够判别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社会折现率表征社会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适当的社会折现率有助于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引导资金投向对国民经济贡献大的项目,调节资金供需关系,促进资金在短期和长期项目间的合理配置。取不同的社会折现率分别为8%、9%、10%、11%、12%、13%、14%、15%、16%时,可得到表一:

可以看到,当社会折现率分别为8%、9%、10%、11%、12%、13%,14%时,净现值都是小于0的,表示项目实施后,除了不能保证实现预定的收益外,更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根据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数据和现金消费支出数据显示,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30004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138839元。

而没有上大学的个人用上述公式算得当社会折现率为8%时,净现值为6766765元。

而读高职本科的人在8%的社会折现率下,净现值为-914957元,这说明在2010年到2020年的这段时间里,不考虑升迁以及涨降工资等因素,读高职本科的收益要远远低于未受高等教育的人群。

(二)考虑升降工资的静态评价

根据何国安[8]的研究,每个人工资的影响因素和社会、企业还有工作经验有关联。每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是不同的。

这里因为工程经济公式的影响,选择2014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全国工资平均货币工资指数为1144,默认平均工资上年指数为100。根据上文,毕业生的毕业后第一年工资的平均值为37350元,按照以上指数得到等差金额G=53784元。根据等差序列现金流量的等值计算公式中等差序列现值公式,已知等差变额G和i,n,求现值P。

P=G×[-n]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不读书的人群的现值为19629466元。读书的人群得到现值为6965966元。

可以得到,在工资水平同等增长的前提下,读书的人群的净现值仍然远远低于不读书的人群。

四、用动态评价的方法评价收益率

静态评价方法必须事先给定一个折现率,而且采用该方法时只知其结论是否达到或超过基本要求的效率,并没有求得项目实际达到的效率。内部收益率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即内部收益率),因此在所有经济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是一种重要方法。采用此法时,当△IRR>ic(基准收益率或要求达到的收益率)或△IRR>is(社会折现率)时,投资大的方案所耗费的增量投资的内部收益要大于要求的基准值,以投资大的为优,△IRR

内部收益率可由以下公式解得:

NPV(IRR)=∑nt=0(CI-CO)t(1+IRR)-t=0

此公式是一个一元高次方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线性插值法”求IRR的近似解。其公式如下:

IRR≈i′=i1+NPV1NPV1+|NPV2|×(i2-i1)

其中i1和i2为插值用的低高折现率,NPV1和 NPV2分别为用i1和i2计算的净现值。

在本次研究中,将采用2006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社会折现率,即为8%。将两部分人群做如下方案,见表格二:

五、净现值与人均生产地区总值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报表,2012年云南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2195元/人。2013年云南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5322元/人。2010年云南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5752元/人。将上述两部分人群都与2010年云南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做比较,可看到两部分人群的净现值都远高于2010年人均的GDP,即无论上大学与否,均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收入。

六、结论及原因分析

因为仅从中等教育之后开始研究,并没有研究消费性收益,也并未考虑间接投资与收益,未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并没有高昂的学费等等其他费用,受完中等教育之后就可以获得收益,现金流入一直大于流出。而高职本科部分人群因为前四年会流出大量资金,如学费,生活费,又没有直接的收入,也并不考虑机会成本,做完差额收益后,最终会出现整体流出大于流入的现象。光从10年内货币成本收益上来讲,得出上高职本科并不是很划算的结论,也符合明瑟收益的印证。10年以后的货币及消费性收益,需要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Steiner H M.工程经济学原理 [M].张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南.工程经济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Sullivan W G,Wicks E M,Luxhoj J T,工程经济学[M].邵颖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孙树垒,仲琴,孟秀丽.工程经济学立脚点原则的分析及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8.

[5]刘娟.从个人教育成本与收益模型看我国中职招生难的问题 [J].中国科技信息,2010.1.

[6]黄恩东.大学生个人教育成本与成才价值的对照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

[7]薛文翠.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低下的原因和对策 [J].社会经济.

[8]何国安.社会、企业及个人工资增长率的研究 [J].财经评论,2013.6.

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工程预算;施工组织;施工方案

Cre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application-type universities

HE Xi-ping,DING Ke-wei, LI We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Hefei,Anhui 230601,China)

Key words:graduation design;engineering budget;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construction project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 手段,也是理论学习向工程实践过渡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的 培养[1]。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泛,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毕业设计依据专 业方向选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建筑工程专业方向,介绍我院10多年来在 施工类毕业设计方面的选题、要求和实施方面积累的经验,以供参考。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就业,其中施工单位与工程监理单位占到就业人数 的80%以上,近年来还呈上升趋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力学与结构类课程知识,施工类课程相对较少,且还是书本知识。如何在毕 业设计阶段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毕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施工与监理工作岗位,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 课题。毕业设计是锻炼学生的最好时期,然而目前的毕业设计在此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

(一) 毕业设计内容与大多数学生从事工作不符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还是进行结构设计,涉及到施工类的内容很少,有的方向一点都不涉及。例如,我院土木工程专 业地下结构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是撰写论文和进行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方向大部分学生进行多层框架的结构设计,极少部分学生进 行施工类的毕业设计。然而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单位却是施工单位,在校期间很少有学生识读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因此,从学生将来的工作 角度来看,在毕业设计阶段使学生熟读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基本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全过程,理解建筑施工中的结构问题并能 进行设计计算、掌握工程预算的编制等内容,达到综合训练、学以致用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必须对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选 题、内容和要求进行改革和探索。

(二) 毕业设计内容与工程实际脱离

目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指导教师给出任务书和建筑方案,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一榀框架的结构设计计算、配筋和绘图,由于缺乏实 际工程背景和有关工程资料,学生“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涉及的实际工程问题很少。即使是真题,多数没有比对分析,没有经过精心提 炼和消化,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要求,出现了理论——应用——工程之间脱离、毕业设计内容与工程 实际脱离。学生普遍感到缺乏工程真实感,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三) 毕业设计选题面太窄

就建筑工程方向而言,目前近90%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且没有施工类设计的内容,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相脱离, 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若毕业设计选题从结构型式方面部分选择轻钢结构、网架结构、组合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等,从基础型式方面部 分选择箱形基础、筏形基础、和各类桩基础等,并且要求学生根据结构设计内容完成部分施工类设计的内容,则不论结构设计还是施工设 计选题面将更加广阔,从而体现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的有机结合,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尽可能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越来越高的 要求。

(四) 毕业设计内容狭窄,不能得到全面的训练

毕业设计根据给定的建筑方案主要进行结构设计,先手工计算,后计算机复核,没有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没有对设计成果进行经 济分析和实施方案分析。然而学生毕业后却离不开标准图集,对设计图纸要进行概算和经济指标分析,要进行实施时的可行性分析。学生 毕业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此感到很茫然,因此在校毕业设计期间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培养方式“重结构轻施工”“重理论轻应用”外,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知识面和敬业精神、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有的是深层次的,但仅就教学方面,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以突 出“应用”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的必要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80%以上到生产现场从事施工技术员工作,工作性质要求他们不但要懂设计,而且还要掌握每 一道施工工艺和工程造价的计算,同时要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综合协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在学校这方面训练少,若思想准 备不足,往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实际工作中要求他们必须做到以下或了解几点:

1.熟读图纸,融会贯通设计规范中的构造措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熟练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方法 ;

2.能编制施工过程中的专项施工方案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重大问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如:模板受力系统与施工工艺的关系;脚手架受力体系与施工工艺的关系;钢筋下料、连接区段、连接 方式等与施工现场材料和工艺的关系等;

4.施工过程与经济结合紧密,每月申报工程进度款,计算班组完成工程量,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等,这些都离不开工程预算;

5.主要是露天作业,工作环境艰苦,工期紧,节假日少;

6.所面临的人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

7.往往企业要求学生一专多能,既是技术员,又是预算员和质量检查员等。

综上所述,利用毕业设计这半年的时间进行与施工技术与管理类工作的综合训练,使学生专业技术上遇到问题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对从事 的工作从思想上、技术上有所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三、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探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施工类毕业设计方面,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获得了一些经验,从毕业生信息反馈来 看效果明显。我院施工类毕业设计共有16周时间,由几个主要模块组合而成。完整的一套施工图识读、结构设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 量清单组价、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细则编制、工程招标文件编制等[5],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与指导 教师协商选择某几个模块。

(一)几个主要模块要求

1.完整的一套施工图识读:指导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套不同的施工图,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等,以多层为主,教学生如何 识读建筑图、结构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照明安装施工图。其中结构施工图要求对基础、柱、梁、楼板、楼梯每一构件和节点的配筋进 行详细识读。

2.结构设计:指导教师给出建筑方案,由于每位学生要完成几个模块,时间很紧,所以通常选择3-4层的框架,结构选型以简单为宜,主要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结构设计过程,绘制基础图、框架配筋图、楼层结构图、屋面结构图、楼梯结构图等[6]44。

3.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发给的图纸,依据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基础、主体、装饰装修的工程量清单,要求有计算过程,注明主要计算规则,清单项目编码,项目特征等。同时对基础或主体 结构中的部分钢筋要抽筋计算。

4.工程量清单组价:先计算工程量清单,然后按照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消耗量定额和市场信息价格进行组价,要求用预算软件编制。

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发给的图纸,首先计算工程量清单,然后编制主要部位施工方案,包括:模板支设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脚手 架支设设计与施工方案;劳动力计划;进度计划(横道图、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搭接网络图等)和现场平 面布置方案;临时用电、临时用水设计与施工布置方案等。

6.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降水方案、幕墙施工方案、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案等。对于深基 坑支护设计,指导教师给定不同的实际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每位学生根据地质条件选定不同的支护形式,进行支护土压力计算和支护内 力计算,并绘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节点图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由指导教师选择某个内容,所发的图纸若能满足要求,则依据发的图 纸编制,否则指导教师给定工程背景和部分图纸给学生进行训练[7]14。

7.监理细则编制:根据发给的图纸特点,结合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主要编制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装饰工程的 监理方式、措施、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8.其他:如:监理大纲、监理规划、招标文件编制等。

(二)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选题模块组合

我院施工类毕业设计选题模块组合多样、各有特点(见表1)。

四、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类毕业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施工类毕业设计内容多,涉及的面很广,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同的选题要保证工作量饱满,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设计模块联系松散,要精心组织安排

施工类毕业设计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联系相对较松散,要以所发的图纸为依托,合理安排若干内容,在时间安排,内容深浅、内容 广度等方面精心组织。

(二) 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施工类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设计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因此各高校根据 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提高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可联合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共同指导。

(三) 要确保有一定的设计经费

进行施工类毕业设计时,每位学生都需要一套施工图、可查阅的标准图集、清单计价规范、当地的消耗量定额和综合单价、以及预算软件 、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的项目管理软件等,因此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有的一次投入可使用若干年,只有这些配备齐全才可进行有效的毕 业设计。

(四) 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

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的进程,指导教师要规划好讲解、答疑、检查的时间,根据学生情况 实时做出调整,必要时实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可实行网上答疑等[6]45。如果有些学生与用人单位已经签约,可利用用人单位现有 的工程进行选题,这样更具有针对性,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 创新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对于毕业设计中态度认真、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对工程实际有参考价值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对毕业设计的热情 ,起到榜样的作用。

对于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等方面做出突出表现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鼓励。由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繁重,学校 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往往也是“轻质重量”[7]15,使得毕业设计指导日渐程式化,疲于应付,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与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与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投入和重视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学以致用,是我们不断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我院施工类毕业且在施工单位就业的学生,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评 价是: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岗位快,专业素质强、肯吃苦,对现场的工作环境准备充分,团结协作精神较强,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等, 充分体现了施工类毕业设计所达到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文彬.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5):97-101.

[2] 蒋永生,邱洪兴,陈以一.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120- 124.

[3] 王威,姚继涛.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5):140-143.

[4] 舒赣平,卢瑞华,吴京,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105-112.

[5] 卢瑞华,舒赣平,范圣刚,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96-99.

[6] 庞永师,刘玲,陈德豪.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9):43-45.

[7] 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4-15. [责任编辑:吴晓红]

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本着以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提出凸显工程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希望通过建立良好的课程教学模式更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类课程 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土木工程领域本科层次人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无论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教育教学以及工程建设第一线都备受到青睐。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要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不仅要设置全面的专业结构类课程体系,更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结构类课程教学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课程特点及现状

1.课程特点

目前,不同层次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不尽相同。大部分应用型本科学校课程体系基本分为数学课程系列、力学课程系列、结构工程课程系列、施工管理课程系列四大系列。结构工程课程系列课程特点为:综合性强,知识点多,教学内容理解较难,趣味性不是很强;试验现象多,基本概念、公式和构造规定多,计算方式多样且复杂,规范性强;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计算方式多样且复杂,计算、分析方法先进,实用性强。

2.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课程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课程特点,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按纯理论课程授课,主要表现在:

(1)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不明确

在制订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时不能坚持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仅仅以教材的知识结构为依据,没有建立清晰、明确、实用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授课难、理解难、学生学习效果差等普遍现象。

(2)课程教学内容缺少合理优化

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地区人才需求的要求,形成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课程知识体系,大多教学模式是将结构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一样不少地灌输给学生,形成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问题,所有结构类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难理解。

(3)教学方法单一

结构课程试验现象多,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适用性很强;目前大多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方式,使课程内容变复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不强。

(4)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结构类课程考核方式基本都是以期末的闭卷考试作为考核标准。结构类课程符号多、公式多,应着重于理解、应用,不需要死记,如果仅仅以期末或期中的闭卷考试作为考核标准会引导学生错误地学习。使“教”和“学”都无法脱离死记硬背,增加课程难度,忽略了课程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5)实践环节教学模式传统,学生缺少工程实践性操作实训

土木工程结构课程综合性强,知识点多,基本概念、公式和构造规定多,计算方式多样且复杂。而目前在教学中大多是基本是以理论描述或图形演示代替工程实践操作,不能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单纯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普遍会轻视甚至厌学,所学内容缺少工程适用性,严重出现产生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

二、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明确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的实践能力结构体系

土木工程领域广阔,结构形式多样,依据兰州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教育教学以及工程建设第一线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如图1所示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工程实践能力结构体系[1]。

2.优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内容

结构工程类课程知识内容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内容,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知识点多,基本概念、公式和构造规定多,教学内容理解较难。目前的结构工程类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归纳、整理,授课重复内容多。为了精华重点专业知识,拓宽领域专业知识的原则,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优化,构建将土木工程专业结構工程类课程内容五大模块。

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理清了课程内容相铺相成的先后铺垫、衔接关系,有利于内容交叉与融合,使内容更加系统化,避免遗漏、重复内容,使得教师授课思路清新,增强条理性,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工程课程类课程内容。

3.着力进行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

(1)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

结构工程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趣味性不是很强,教学内容多,试验现象多,基本概念、公式和构造规定多。要解决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改革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①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极大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给学生带来鲜明的印象。结构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况且其中的实物教学在课堂上很难实现,而结合工程照片、工程图纸、模型、音像资料、软件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形象化教学,将多种媒体与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以前传统教学难以在课堂上讲清的問题在课堂上简单明了地对学生讲清楚。

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般单纯的理论知识,学生普遍会轻视甚至厌学,同时实际应用能力差。教师可将理论知识融合在一些工程事故案例演示中,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设计的学习,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工程实践应用及分析能力。

(2)考核办法改革

结构工程课程符号多、公式多,应着重于理解、应用,不需要死记,如果仅仅以期终的闭卷考试作为考核标准会引导学生错误地学习。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的目标是使“教”和“学”都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从重于知识掌握到重于知識应用和能力培养,成绩考核由单纯的理论考核转变为考知识掌握和能力考核。

4.加强课程设计体系改革

在多數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占整个实践环节的学时最多,因此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工程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课程设计体系存在独立性、片面性,缺乏工程性、实用性,题目陈旧、选题单一、教学模式不当,以课堂讲授模式指导实践教学等。导致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效果不佳。为能培养出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建立了凸显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良好体系,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课程设计体系如图2所示,主要内容如下:

5.改革相应的课程实验教学模式

课程实验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土木工程结构工程课程实验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结构试验前准备工作环节内容多,传统的课程实验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做一定的准备工作学生再参与实验。学生由于缺少工程实践意识,对于课程实验过程现象、数据处理重视不够,达不到良好的实验目的。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工程,对部分结构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实验。例如在完成《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实验时,从钢筋下料计算、拉直切割、加工、绑骨架、贴焊应变片、配合比计算、浇混凝土、养护、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构件承载力测试内容,改为学生全程参与。通过参与构件制作,模拟了实际工程现场施工工艺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更加直观、透彻理解专业知识。

转变了结构工程课程实验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模式后,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结构工程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能结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结论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只有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专业结构工程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有了良好的专业结构工程教学模式,学生才能具备清晰、透彻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理论知识,更好的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类课程为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科研、结构分析等各项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

作者简介:

赵永花(1974-),女,副教授,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结构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4、借鉴“创客”理念 重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5、深化“结构试验”实验教学改革

6、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7、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

8、土建人才培养及教学思考

9、混凝土创新实验教学浅谈

10、以创新思维训练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11、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13、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FCM教学改革

14、关于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15、随机振动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6、基于专业认证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17、阐述土木工程中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18、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19、《土木工程力学》内力图画法探讨

20、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21、关于钢结构工程检测与加固课程的教学研究

22、工程结构试验技术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改革研讨

23、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从业能力培养研究

24、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措施

25、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实验的探索

26、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技能提升研究

27、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

28、结合工程实践的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29、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0、建筑与土木工程用纤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31、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2、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3、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34、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实践研究

35、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36、《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7、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再思考

38、浅谈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9、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40、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4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42、水泥材料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探讨

43、独立学院土木工程结构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4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45、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生工作站运营模式探索

46、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探讨

47、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48、卓越地下工程师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49、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浅谈市政桥梁道路养护

3、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

4、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难点及改进

5、道路及桥梁测量方法及技术分析

6、浅谈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与对策

7、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8、道路与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浅析

9、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0、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探究

1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

12、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13、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施工技术研究

14、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与建议

15、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6、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17、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分析

18、关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研究

19、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20、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探析

21、道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2、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管理分析

23、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病害问题及施工处理技术

24、高职院校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双师教师培养

25、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及处理策略

26、浅析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7、市政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实践

28、道路与桥梁连接段的施工要点和技术分析

29、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30、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分析

31、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32、铅芯橡胶支座在桥梁减隔震中的应用

33、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探究

34、浅谈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35、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6、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问题与措施

37、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38、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研究

39、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策略

40、市政道桥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

41、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技术

42、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43、浅议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44、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管理的技术要点分析

45、高职扩招背景下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研究

46、刍议如何加强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管理

47、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4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衔接问题研究

49、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土木类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青年教师加强工程实践的意义和途径

3、共饮一江水浓浓家国情

4、少数民族大学生力学兴趣小组设计与实践

5、土木水利类留学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建设初探

6、雷沛鸿:心系民众,俯首躬行的教育改革家

7、水利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

8、气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9、校企合作实训室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10、基于时代发展的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思考与探索

11、GIS技术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应用进展

12、微课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土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

14、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

15、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16、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17、高校教学生活区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18、留德水利大师李仪祉水利教育思想论略

19、土木工程的特点与发展

20、浅谈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

21、陈政清:专治大桥“颤抖病”

22、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与创新

23、探讨有关于土木工程发展的新方向

24、面向社会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研究

25、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6、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

27、水利类学科土力学课程综合教学改革研究

28、珠三角地区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调研

29、浅析移动设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浅谈加强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31、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

32、康绍忠:留住每一滴水

33、水利信息可视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34、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学科前沿实验课,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5、涉海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设初探

36、P 天文学、地球科学

37、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38、土木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9、我国当前农田水利管理现状研究与分析

40、BIM技术简析及在水利行业的运用

41、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42、加强高校新生学风建设的实践探索

43、为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做好学术支撑

44、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45、可持续性建筑在《土木工程概论》教学中的思考

46、“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47、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技术及支护施工技术

48、民族班“水力学”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探讨

49、浅析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与未来土木工程发展

上一篇:关于网购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法律事务大专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