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

2024-07-14

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加大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物流战略应用等,逐步成为其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此趋向为背景,尝试分析国内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趋向及绿色物流发展要求下的管理优化手段。

关键词:绿色物流 现代物流 管理

自工业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后,过度的资源利用使资源稀缺与环境大面积污染成为当前各行业均需要面对的问题。以物流行业为例,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趋势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来看,基于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的要求,现代物流需要在逐步净化发展环境的同时,谋求如何保障让物流资源最大化应用的方式。即,在探索物流高效运作的过程中,保障物流管理与物流作业全程不影响环境的自然生态化发展,且可借助环境保护技术与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转型达到节约资源的目标。按照此种要求,绿色物流及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1 绿色发展要求下企业物流的运作趋向

绿色物流以整体物流的绿色化发展作为实践应用趋向,在运作的过程中按照物流管理过程和作业环节两大重点部分的绿色化需求为前提,逐步实现物流管理全过程和物流作业全过程的绿色化。其中,物流作业的绿色化要求流通加工、仓储、运输、废弃物物流、包装等环节均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进行优化和调整。物流管理方面则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改进物流体系,提升供应链效率,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有效管理供应链、物流活动、信息搜集及资源集约等各项工作,以便实现节约资源和绿化环境的目标。事实上,发展绿色物流不仅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基本需要,同样也是企业优化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的必要举措。目前在欧美发达经济体中,依托先进科技水平和社会观念来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已经具有普遍性。发达国家在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深入探索,可作为我国现代物流管理和发展借鉴的对象,如将推進环保和有效利用物流放在首位,重视商品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的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循环化等。

2 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必然性

首先,基于政府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也因为人口基数大,大量存在资源浪费等情况,发展到目前为止部分资源已经难以再生或称为稀缺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按照绿色物流发展的要求来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作为当前我国应对资源浪费、推进物流现代化发展、维护环境的重要应对方式。尽管我国研究和引入绿色物流概念的时间较晚,但是我国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投入的精力、资金,提供的机遇及优惠政策等,可作为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客观条件。近些年在我国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环保意识和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且将绿色成产视为企业竞争、管理优化的重要切入点,为国内绿色物流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榜样力量。如海尔集团成立的环境管理系统等。其次,基于企业转型及国际化发展需求。

受到历史影响,运输公司尽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然其业务形式仍集中在传统运输服务方面,企业盈利模式仍依靠人力、资金、政策保护等,企业发展空间有限。在行业监督日渐严格及企业改革大潮的推动下,仍维持原有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国情,因此,“互联网+”“企业+”等发展要求逐渐出现,围绕某供应链,尝试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优势,以实现互惠双赢的集成发展发展模式也逐渐被应用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然而,无论选择何种物流发展模式,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绿色物流发展的各项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包含物流企业在内的国内各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就更需要把控市场发展要求,主动上位配合转型,承担更多物流服务与管理职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方案。以中石油运输公司为例,在总部的大力支持下,运输公司旨完成竞争能力转型及生存能力提升的要求就需要整合企业内外,甚至所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优势,利用自身所在市场的地位及现有的良好合作关系网,应对转型期间的各类风险。这不仅仅是中石油直属大型物流企业的当前发展路径,同样也是我国企业转型期间的基本思路。

此外,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目标促动下,很多企业拟完成国际化转型和海外投资目标,就必然要跟随国际新理念、新要求、新模式的发展步伐,与国际化接轨。而绿色物流正是得到各国推崇的物流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由此,在国家引导和企业转型需求的双向促动下,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势在必行。

3 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管理建议

3.1 明确发展定位,选择最优运作模式

运输公司在发展绿色物流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必须明确自身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市场定位,思考如何拓展国内物流市场或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和在市场中的地位。以中石油运输公司为例,作为国内最大油气的运输保障和提供者,运输公司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应对中石油内部上千亿元额度的物流市场动态发展要求,还需要考虑作为中石油全生产链中不可或缺一环,如何面对中石油内部市场之外的国内外市场要求。由此,以服务全国为己任,只能作为阶段性物流服务定位,为选择最优运作模式,建议其按照自身职能定位和实力定位,选择行业创新模式,并使之成为自身发展绿色物流的目标与路径。即,按照供应链所有环节的绿色和集成优化要求,整合众多第三方物流,阶段性梳理服务客户类别及需求,重视多个行业的客户开发及物流服务供应工作。此种操作模式更符合绿色物流的动态化、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2 强化校企合作,健全绿色供应链

校企联合协作在国内已经有颇多的案例可被借鉴,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与优势目前也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下,建议我国物流企业依托高校科研技术及人才优势,结合自身需求,量身定做绿色物流发展方案。企业的实践尝试及信息反馈可成为高校研究的实施数据,反哺高校理论研究。当然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为合作企业所定向培养的专业性物流技术人才,利于企业解决物流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绿色物流各个环节的高效、环保运作,需要以现代物流中心及信息技术等作为辅助。因此我国企业在绿色物流模式选择和应用之前,必然需要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并针对现有物流体系统一调配、指导、收集和整合应用信息等,以确保可规划出最为便捷的运输路线及方式。按照此项要求,我国物流企业可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强化供应链、现有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统一化、信息化运用。以中石油运输公司为例,现阶段中石油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已经在努力探索管理升级模式和发展转型模式,建立了企业独有的业务管理配套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六化六统一”管理规范,以及自主研发的、可接入交通运输部监控网络的企业GPS监控平台。作为行业排头兵,在绿色供应链构建的要求下,其完全可充分发挥自身现有的信息技术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的优势,在强大技术支撑的辅助下,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的资源及绿色要求,整体调配各环节的运作模式,保障其密切配合,彻底突破技术壁垒。在充分考虑战略应用与环境的关联性后,中石油还可以尝试重组或改造企业原有流程,构建企业管理及业务新模式,降低因环保不达标带来的供应链延误、中断风险,以健全和完善绿色供应链的管理。

3.3 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构建绿色物流绩效评估体系

为保障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我国物流企业就需要构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如何评价和选择承运商,信息沟通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如何进行日常管理等。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并建立学习型组织,利于客观评估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目前已有的战略合作关系。因此,可尝试从强化市场调研能力,拓展现有视野角度入手,全面掌控与自身绿色物流发展相关的各类信息,建立信息资源库,实时更新,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应用力度,以保障最大化应用现有资源,辅助各环节绿色优化等。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我国物流企业还需要构建绿色物流绩效评估体系,以保障自身发展绿色物流成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在绿色物流绩效评估中,可将包含石油供货率、工作效率、企业利润率在内的营运能力,包含资源损耗率和利用率在内的资源利用,包含绿色环境投资和污染物处理水平在内的环境保护视为绩效评估对象,并借此改进工作模式,制定完整污染应急方案和治理方案,提升绿色物流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晓.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分析[J].中国商论, 2015(22).

[2] 孙惠.基于商务智能的现代物流管理与应用初探[J].中国市场, 2018(5).

[3] 郭智勇.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工作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5).

[4] 刘军,赵永平,杨超鹏.论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关系[J].管理工程师,2014,19(5).

[5] 吴燕.浅谈现代物流管理对交通运输的影响[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3).

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总结了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讨论了风险评估等级标准的界定,构建了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以贵港平南三桥工程项目为例,通过四类风险因素量化指标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进行评估研究。

关键词: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研究

0 引言

大型桥梁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施工各环节需要协调和解决的工程难题较多。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更要重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时进行排查,并在施工全过程中随时发现、解决威胁桥梁安全施工的各类风险隐患。当前,我国在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排查和处置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尤其是在一些大型桥梁工程中,通过合理运用各种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来有效化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进而保障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1]。

1 桥梁工程施工常见安全风险因素

(1)安全措施(Measures)——M1

安全措施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现场的警告标示措施两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一般指施工防护用具、防护服等,如焊接施工过程中所佩戴的防护手套、护目镜,高处施工时佩戴的安全帽和安全带等。施工现场的警告标示应醒目可见,例如在坑洼处、积水处、有毒有害气体处或容易发生高处物体坠落和结构稳定性较差位置应设置清晰可见的警告标示。另外,受限空间内施工环境也应设置醒目的警告标示,上述安全措施如果没有履行或做得不到位,将会给桥梁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施工技术(Technology)——T

施工技术风险因素通常指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在施工方案设计合理性方面,通常具有较低的风险概率,施工方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严格设计、论证并审核。由施工方案问题或缺陷而引起的桥梁工程施工风险事故可能性极低,但也是最致命的,因为方案设计的偏差直接导致施工方向的根本性错误。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是衡量能否完成施工任务的标准。通过长期工程项目中的技术实践和经验积累,能够使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得以逐渐提高。

(3)作业规范(Specification)——S

作业规范是指施工作业的规范性,可将所有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规范动作和行为定义成违章施工。违章施工的危害性极大,对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都是极为不利的,情况严重时会引起大范围的工程质量问题,并牵扯到施工管理责任,影响桥梁工程施工的工期和质量。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履行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工序,按作业指导书中的施工要求进行规范施工。

(4)工程管理(Management)——M2

工程管理风險因素通常是由于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方向偏差或管理机制问题所致,工程管理风险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与施工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管理制度密切联系。例如在一个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有序的施工企业中,发生施工事故的可能性较低,严谨的施工管理流程能够将各类安全风险因素和隐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相反,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流程混乱、管理方式松散的施工企业,会经常出现由各类风险因素导致的安全施工事故,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2-3]。

桥梁工程施工常见安全风险因素和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

2.1 风险评估等级标准界定

桥梁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等级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界定、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界定和风险接受等级标准界定。

(1)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界定

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界定分为四个级别: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内的定义为一般事故;经济损失在10万~50万元之间的定义为较大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500万元之间的定义为重大事故;经济损失≥500万元的定义为特大事故。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界定如表2所示。

(2)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界定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界定分为四个级别:死亡少于3人(含失踪)或重伤10人以下的定义为一般事故;死亡3~10人(含失踪)或重伤10~50人的定义为较大事故;死亡10~30人(含失踪)或重伤50~100人的定义为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含失踪)或重伤100人以上的定义为特大事故。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界定如表3所示。

(3)风险接受等级标准界定

风险接受等级标准界定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四个级别。低级别风险可以忽略,且此类风险较小,无需采取处置措施;中级别风险可以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一般无需采取处置措施;高级别风险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须采取处置措施;极高风险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须积极采取处置措施[4]。风险接受等级标准界定如表4所示。

2.2 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CML-Closed-Loop Mechanism(闭环机制)在工业各领域的系统控制中应用较为广泛,该体系基于目标检测的循环机制,通过对比目标因子和预设工程参量的阈值来确定目标因子是否达到工程施工标准,并完成自适应修改和反馈过程,达到工程参数精确对比和修复的目的。CML策略同样可应用到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以实现对桥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精准评估的作用。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由该体系架构布局可知,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四类安全风险因素(M1、T、S、M2)在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后自动输出结果,不符合工程施工安全标准要求的参数需再次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对于符合工程施工安全标准要求的参数默认为不处理策略。这种闭环的自适应修改安全风险参数的机制,能够保障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的准确识别和处置。

3 工程案例应用

3.1 工程概况

在建的平南三桥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境内,属荔玉高速公路平南北连线跨越浔江的大跨径桥梁,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全长1 035 m,主桥跨径达到575 m,计划2020年12月底竣工通车,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径拱桥。该工程目前已实现主拱高精度合拢,弦管对接误差控制在3 mm以内,拱轴线横向偏位在10 mm以内,拱圈与目标的线形误差在30 mm以内,各项工程参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保障该桥梁工程的安全施工,拟将本文所提出的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应用于该工程项目的施工监测中,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验

试验中选取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四类安全风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即安全措施(M1)、施工技术(T)、作业规范(S)和工程管理(M2),这四类风险因素可通过桥梁施工台账数据进行量化得到。以安全措施(M1)为例,在一个施工周期内,核查施工人员防护措施与危险点警告标示记录台账,对照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实际布置情况和历史施工数据,通过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生成量化数据(施工风险概率)。由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可知,当工程风险概率在3.0%以内时,认为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很低,即工程施工過程是安全的。

3.3 试验结果分析

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最终生成的这四类因素的风险概率分别是:M1=0.8%,T=0.7%,S=0.9%,M2=0.6%,如图2所示。这四类因素的风险概率均控制在1.0%以内,表明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概率很低,施工能够取得预期成效。通过分析以上风险概率数据可知,工程管理(M2)的风险概率最低,施工技术(T)的风险概率次之,说明该项目中的工程管理工作比较突出,且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较好[5]。

4 结语

大型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这是由工程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本文以当前在建的平南三桥施工项目为例,通过CML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论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本文研究成果对于国内同类大型桥梁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1]张 丽.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2(4):126-129.

[2]王 永,李 森,白午龙.城川河大桥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对策[J].公路,2013(1):73-78.

[3]吴宗之,高进东.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杨伟军,王 鹏.基于云标尺和最不利状态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13(1):89-93.

[5]陆新鑫,徐秀丽,李雪红,等.基于肯特指数法的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6):165-[JP]171.

作者简介:韦家钧(1986—),工程师,主要从事路桥工程施工工作。

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教学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这对于保护和管理信息系统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美国政府2002年颁布《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欧盟国家也把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作为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2003年7月23日,国家信息中心组建成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组”,提出了我国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对策和办法。2004年,国务院信息办研究制订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两个风险评估的标准;2006年又起草了《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1]。这些工作都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开设和讲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教学,是信息安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评估并解决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课程发展十分迅速,涉及的学科范围也较广,传统的教学的模式不能使该课程的特点很好地展示出来,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新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从风险管理角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分析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存在的脆弱性,评估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它涉及信息系统的社会行为、管理行为、物理行为、逻辑行为等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检测。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南,用来确定合适的管理方针和选择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护信息资产,全面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2]。自2001年信息安全专业建立以来,高校在制订本科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侧重于具体安全理论和技术的教学和讲授,特别是重点强调了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安全等安全理论与技术的传授。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看,多数侧重于对“信息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基本内容的介绍上,而且教学课时数也较少,只有十个学时。当前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该课程在信息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地位有待提高,实践教学的建设与研究迫切需要深化。

当前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1.本科教学大都以理论内容为主体,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时安排较少。一般高校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主要以理论内容的讲授为主,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时较少,实验内容也大多属于验证性质,缺少具有研究和探索性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践内容和课程设计;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激励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当前开设《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高校还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经验也比较缺乏,仍以主要由教师讲述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学生进行具体实践和操作的课时较少,缺乏创新性的教学和研究,基本没有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特点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3.实验环境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缺乏专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师资。我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起步晚,缺乏相关的实验设备;而且受到资金和专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此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涉及管理科学、安全技术、通信和信息工程等多个学科,对于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学习好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又要加强实践训练。

二、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不是培养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全才或战略人才,而是培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确实能解决某些具体安全问题的实用型人才。针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1.重新确立课程培养目标。①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较少,各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多种多样。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要培养学生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也需要培养他们科学地提出解决安全隐患的方案及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估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是该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是对信息系统的资产进行分类,对其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做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目标对象的检测和评估方法,包括使用各种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工具,可在模拟实验里,通过不断地训练实现。③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急剧增加,为此各国政府都不断提出和完善了各类信息安全测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理解和解释最新的国际、国内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培养和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另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也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实验验证和考试、考查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力分析信息系统安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兴趣,最终使学生掌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具体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2.增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和相关标准的教学。信息安全测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是进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和保障。2006年由原国信办发布《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国信办2006年5号文);同时,随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推行,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颁发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984~200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等多个国家标准[3]。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GB/T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Z24364-2009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GB/T

22080-2008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2081-

2008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20269-200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5063-2010?摇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测评要求》、《GB/T 20010-2005信息安全技术包过滤防火墙评估准则》、《GB/T20011-2005信息安全技术路由器安全评估准则》、《GA/T 672-2006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准则》、《GA/T 712-2007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测试指南》等相关评估标准和指南的学习,并编制相关的调查、检查、测试表,重点强调对脆弱性检测的理论依据的描述,检测方法及其步骤的详细记录。

3.利用各种测评工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资产赋值、威胁量化分析、安全模型的建立等环节的教学和实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课程要求。我们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实践中通过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并对具体的信息系统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分析,加深了学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知识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增加了主动型风险评估工具Tenable扫描门户网站系统的实践性教学内容。通过评估,该系统的服务器存在感染病毒的症状,其原因是服务器存在特定漏洞。为此我们使用漏洞扫描器对该服务器进行扫描,发现了“远程代码被执行”漏洞,而且该漏洞能被蠕虫病毒利用,形成针对系统的攻击。通过案例特征提供了的信息,培养学生使用测评工具对具体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能力,并进一步使其认识到主动型评估工具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快速了解目标系统安全状况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论述了当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根据信息系统在新环境下面临的各种威胁,制定新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并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環境下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沙.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0,26(8):6-8.

[2]杨春晖,张昊,王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辅助工具应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12):75-77.

[3]潘平,杨平,罗东梅,何朝霞.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检查评估实践教学探讨[C]// 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2011,(8).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七期重点教改课题(N1885010039)的资助。

作者简介:任勇军(1974-),男,河北承德人,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研究。

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城市建筑群是城市中若干相邻建筑物构成的、在空间组织上紧密联系的建筑总和,已经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重要力量。密布的城市建筑群在优化城市功能、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其潜在的灾害和灾难风险也决定了其脆弱性。以火灾风险为主要考量,研究了城市建筑群脆弱性问题。通过将火灾风险融入脆弱性基本理论,分析城市建筑群的火灾脆弱性及其风险;并提出了构建面向火灾风险防范的城市建筑群去脆弱性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包括:减少城市建筑群致灾因子、降低城市建筑群敏感性以及增加城市建筑群抵抗性。

关键词:城市建筑群;脆弱性;火灾风险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内经济要素联系的日渐紧密,城市内的建筑物数量和密度均在增加,使得城市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越来越密集。因此,反映城市物质形态的建筑群已逐渐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重要力量,是城市居民集中从事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和居住行为的主要空间载体(叶瑞克等,2017)。然而,密布的城市建筑群在优化城市功能、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其潜在的灾害和灾难风险也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建筑群是包括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典型承载体;另一方面,相对于单体建筑,城市建筑群的火灾风险急剧增加。由于建筑群人员密集、建筑物集中、资本集聚,建筑群火灾通常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救援难度高、次生灾害多等特点,其一旦发生,既会在物理意义上发生与扩散,也会是一项社会性过程(Jennings,1999),对人民群众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不容小觑。

鉴于此,承袭脆弱性研究已成为自然灾害、全球变化、可持續发展等领域热点问题的研究趋势,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以城市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应的研究,主题涉及城市建筑群在某个具体方面的脆弱性以及减灾防灾等问题。例如,齐文华等(2012)对建筑群在地震灾害中的脆弱性和损失风险进行了分析;辜智慧等(2016)建立耦合自然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综合概念评估模型,对广东省建筑群台风综合脆弱性进行了等级评估;逄文博和高锐(2017)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是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的核心载体。然而,尽管火灾风险是城市建筑群脆弱性的重要来源,但目前还未有学者开展基于火灾风险的城市建筑群脆弱性研究。

虽然如此,学术界对城市火灾风险本身的研究已经有较为全面的体系。国外的研究大都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区域(Asgary et al.,2010;Corcoran et al.,2011;Gaither et al.,2011),首先聚焦城市火灾类别划分、火灾影响因素、火灾扩散等问题(Cova et al.,2005;Asgary et al.,2010);在此基础上,运用质性分析、半量化或量化研究等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例如,Magnusson et al.(1996)基于随机过程对火灾事件进行模拟,提出了可靠性理论与量化风险分析方法;Lin et al.(2015)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模拟一家纺织厂的火灾案例,对城市火灾产生原因与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并指出预防火灾发生的控制措施。由于火灾风险评估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认识火灾的危害度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而为火灾防范、火灾扑救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研究对象既有地下轨道交通、超高层建筑等特定类型建筑,也有化工生产企业等特定类型企业,采取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系统聚类分析法(廖曙江,2006)、灰色关联分析法(万金保,2010)、层次分析法(李炎锋等,2010)、模糊评价法(伍爱友,2004)、故障树法(赵一姝,2012)等,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计算机技术,得到防范或降低火灾风险的有效措施。这些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在针对特定的城市建筑群火灾问题的研究上,仅有庞素琳等(2016)基于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思维提出了城市密集建筑群火灾风险管理方法和思路。

综上,本文将以城市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关注以火灾风险为主要考量的城市建筑群脆弱性问题。和上述已有研究成果相比,通过将城市建筑群的火灾风险与其脆弱性相关联,既是对城市火灾风险研究的聚焦和深化,也是对城市建筑群脆弱性研究的有效补充。具体地,本文将首先解析城市建筑群的结构特征;然后将火灾风险融入脆弱性基本理论,分析城市建筑群的火灾脆弱性及其风险;最后提出面向火灾风险防范的城市建筑群去脆弱性机制,从而为防范城市建筑群火灾风险提供启示。

2 城市建筑群特征分析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为实现城市不同生活单元及其空间功能的有效利用,我国城市在功能布局与空间布局上逐渐向优化和协调的方向发展,城市建筑群就是这种发展方向的产物。相对于微观的单体建筑和宏观的城市,城市建筑群是一个中观概念,是单体建筑能否构成具有功能完备、空间协调的城市决定因素。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城市建筑群是指城市中若干相邻建筑物构成的、在空间组织上紧密联系的建筑总和。因此,建筑群既包括若干互相关联的建筑单体所组成的建筑群体,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分布在其周边的环境。其具体特征表现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两个方面。

2.1 城市建筑群空间布局特征

空间组织的紧密联系是若干单体建筑之所以成为城市建筑群的根本原因。从城市内各种类型建筑群的空间结构而言,不同类型城市建筑群在空间上的布局决定了城市景观。通常而言,城市中心建筑群是“点”,干道建筑群是“线”,住宅建筑群是“面”,“点”“线”“面”互相结合、互相协调,共同产生整体的城市景观效果。在城市建筑群的横向空间布局上,首先,建筑群应该充分结合地形、利用地形、并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取得有机联系;其次,建筑群的空间组织、色彩和体型应当美化城市景观;最后,建筑群在群体空间形式上,要体现历史文化传统。在城市建筑群的纵向空间布局上,现代城市建筑群的建筑物高度都有跃升,集中了很多超高层和高层建筑,并且,为了改善地下交通环境、进行商业开发和市政工程建设,建筑物的地下空间都在不断延伸。这相应地增加了结构、疏散等安全隐患。

2.2 城市建筑群功能布局特征

城市建筑群并不是多栋单体建筑物在物理空间的简单集聚,而是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集聚性,共同构成相对独立的具有完善功能的生活和工作单元。因此,城市建筑群在功能布局上有典型的“分工+集聚”相结合的特征。其商业空间形态往往呈现块状集聚,由若干栋购物中心等构成集购物、餐饮、娱乐、观光等活动于一体的商业集合体,吸引了城市最多的人流和资源,其居住空间往往呈现连片集聚。房地产市场化发展与商品住宅的出现促使以社区为核心的居住空间表现为依区位、交通、环境等连片集聚。此外,城市建筑群室内空间功能多元化、复杂化,是多功能、复合型并相互作用的高度集约式复合空间,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最后,城市建筑群内部一般能实现公共资源共享。

3 基于火灾风险的城市建筑群脆弱性构成

根据脆弱性的定义(Turner等,2003),脆弱性是系统暴露于灾害、压力、扰动下可能产生的伤害,包括暴露程度、敏感性和抗逆力。由此,城市建筑群脆弱性是指城市建筑群安全系统受火灾风险致灾因素所影响的可能性与敏感性,及建筑群受影响的抵抗力与抗逆力。

3.1暴露量

城市建筑群的暴露程度是指暴露在火灾影响范围内建筑群的数量和价值,如房屋、人口、道路、财产等。暴露程度越高,建筑群受火灾威胁的概率越大,脆弱性越高。

由于现代建筑多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塑钢板、PVC板等作为装饰材料,前者在500℃高温下15分钟便失去支撑作用,后者易燃会加重建筑物火灾荷载,导致整个建筑受灾威胁非常大。同时,建筑物内工作人员数量多,建筑群内部或周边的公众密集,日均流量大,疏散困难,暴露度高。此外,火灾发生往往伴随着房屋、公共交通、供电供气基础设施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被波及甚至破坏,导致受灾范围与规模扩大。

3.2敏感性

城市建筑群的敏感性由建筑群本身物理特性所决定接受一定强度打击后受损的难易程度。典型城市灾害隐患包括高强开发与高密集聚的城市中心区、防灾基础设施落后的棚户区、高危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等。

就城市中心区而言,由于目前城市内集居住、办公、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大量出现,建筑物之间楼间距缩小,公众聚集,通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既可能在同一楼宇的不同楼层蔓延,又可能在不同楼宇之间蔓延,所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就棚户区而言,上文提到四种居住空间,别墅区、中高档住宅和经济适用住宅通常在居住功能、建筑质量上能满足相关要求;而棚户区是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的集中区域,虽然在区位上属于城市,但在土地权属和管理环境方面仍保留原有的模式,通常用地混乱,建筑密度高、居住环境差、道路设施缺乏系统性。因而,居住建筑中棚户区的敏感性很大。如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栋四层楼房的“三合一”建筑,渝云服装加工厂因现场存放的电动三轮车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无独有偶,2017年11月18日北京发生的大兴火灾,受灾的聚福园公寓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局部三层,是集生产经营、仓储、住人等于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这些建筑质量达不到防火标准,在火灾发生后酿成惨剧。

就工业园区而言,无论城市中心还是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其敏感性强度较大。如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输油管道起火爆炸;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类似事件的发生从侧面反映出工业园区敏感度大,高危作业所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巨大。

3.3抗逆力

火灾事件的发生与演化具有连锁性,当城市内单一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由于楼宇密集,灾情可能迅速扩散并危及周围其他建筑,引发更大范围、更大波及面的火灾灾难。由于城市建筑群的受灾对象集中,人口密集,造成火灾事件应急响应困难。

一方面,公众在事故发生时,应急反应能力较低,无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加之其對建筑物的疏散通道不熟悉,火灾事件可能演化为建筑物内发生人员拥挤踩踏的公共安全事件。

另一方面,由于应急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应急主体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不同人员或不同部门在消防救援时合作,易因应急指挥协同不畅,或者救援人员所掌握的信息有限,而无法在最佳救援时间完成营救。

4 基于火灾风险的城市建筑群脆弱性形成机理与风险识别

灾害(Disaster)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复杂局系统(史培军,1999),该系统由孕灾环境(Environment)、致灾因子(Harzard)和承灾体(System)综合作用,D=E∩H∩S。相应的,本文所指称的承灾体为城市建筑群,而致灾因子指火灾及引发火灾的各种因素,孕灾环境是城市及其内部的生产生活。

4.1脆弱性形成机理

城市建筑群火灾的致灾过程可以看作是建筑群在火灾扰动下引发脆弱性的过程。结合上文对建筑群结构特征与脆弱性的分析,得到基于火灾风险的城市建筑群脆弱性形成机理。如图1所示,当火灾事件发生时,在事件与城市及城市建筑群属性相耦合的情况下,基于暴露量、敏感性、抗逆力所构成的城市建筑群脆弱性凸显。

4.2火灾风险识别

根据系统理论,分别从“人”“机”“环”等三个维度及引发火灾和应对火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如图2所示。

“人”方面的风险包括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具体而言,人为因素包括人为纵火、施工作业不安全、违规操作设备、受灾人群缺乏自救互救意识、应急响应不畅;管理因素包括消防演练不足、公众防火培训不足、消防法制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消防力量配置失效等。

“机”方面的风险包括建筑物本身的物质因素和技术因素。从建筑物建设角度看,诸如内部装修违规、耐火等级不达标、缺少防火分区、监控存在盲点等;从应急疏散角度看,疏散标注不明显、自动灭火装置失灵、自动报警装置失灵、通风排烟管道堵塞、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火灾事件发生或灾害问题升级。

“环”方面的风险包括环境因素。既包括产生火灾的自然原因,如雷电、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火灾次生灾害,也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质等自燃所致。

5 基于火灾风险防范的城市建筑群去脆弱性机制构建

城市建筑群的脆弱性来源于自然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结构(social)、经济结构(economic)、基础设施建设环境(physical)等(UNISDR,2004),因此,减灾对策可以区分为人与建筑物的结构性减灾、基础设施结构性抗灾性、限制城市开发强度并分散人群降低城市环境受损程度的非结构性减灾、建立灾害保险等方面。参照程聪慧和郭俊华(2016)对城市安全系统去脆弱性的基本思路,由于城市人群密集等客观因素无法改变,因此,在构建城市建筑群去脆弱性机制时将其划分为避免致灾因子、降低暴露量及增强抵抗性三个方面,如图3所示,并分别予以阐述具体实施路径。

5.1减少城市建筑群致灾因子

一是增强城市建筑群安全性能。在建筑物内部的消防通道设置、防火分区、防火装备设计等方面积极着力,尤其是对历史较长的建筑,更应及时邀请专业人员加固防火设施,集中开展老旧高层公共建筑隐患排查整治等。

二是加强日常防火排查。建筑群内工作人员应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关注防火设备的日常维护,并时刻排除火灾隐患,尤其是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内、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更要加大监管力度。

5.2 降低城市建筑群敏感性

一是严格消防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是源头管控的重点,消防行政审批关系着社会面消防监督的难度和火灾风险控制水平。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消防行政审批从源头上降低城市建筑群敏感性的作用,通过加强对高层建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准入许可,集中开展老旧高层公共建筑隐患排查整治等行动,排除各类城市建筑群的潜在火灾隐患。

二是加强低质量城市建筑群的升级改造。城市建筑群不仅包括以CBD为代表的现代建筑群,也有很多以集中连片棚户区为代表的低质量建筑群。相对而言,后者的火灾风险更大,是城市的主要火灾隐患地区。因此,应当将低质量城市建筑群的升级改造作为城市建筑群去脆弱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暂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当通过有效的防火措施加强消防管理,例如加装现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尽量减少火灾的蔓延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5.3增强城市建筑群抵抗性

一是提高市民自身的自救常识。借助避难层进行火灾疏散逃生,是超高层楼宇火灾中被困人员自救的最佳途径。

二是增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全国大多数城市,甚至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都存在消防基础建设滞后,消防通道、水源规划及消火栓设置不足,消防站配置率偏低等问题。消防供水和消防车通道的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社区、街道消火栓数量未达标、消防车道被堵塞占用,生命通道被占用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尽可能让本辖区消防站點配置足够的资源,以达到时间距离最短、增援调配范围最小。

三是有效安排应急响应基础物资。如果某一类资源特别短缺,应优先增配该资源;当某类资源已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不应再增配该类资源,否则增加的为无效资源;在各类资源都已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如有条件再增加资源,应优先配置到与多个危险源时间距离较短的站点,以提高资源的共享能力。

四是建立多主体协同应急指挥体系。应加强多主体、跨部门信息沟通与整合,在火灾防控的实时联动方面建立系统平台,保证事件信息上传下达的准确性,使消防、公安、交通、医疗、环保等多部门各司其职。

参考文献:

1.Asgary,A.,Naini,A.S.,&Levy,J.(2012).Modeling the risk of structural fire incidents using a self-organizing map.Fire Safety Journal,49,1-9.

2.Cova,T.J.,Dennison,P.E.,Kim,T.H.,& Moritz,M.A.(2005).Setting wildfire evacuation trigger points using fire spread modeling and gis.Transactions in Gis,9 (4),603–617.

3.Corcoran,J.,Higgs,G.,& Higginson,A.(2011).Fire incidence in metropolitan areas:a comparative study of brisbane (australia) and cardiff (united kingdom).Applied Geography,31(1),65-75.

4.程聪慧 郭俊华.网络恐怖主义防范视角下的城市安全系统去脆弱性.情报杂志.2016.35(8)

5.李炎锋 石勃伟 王超 等.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火灾风险评估体系模型研究——以某地铁车站为例.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30 (6)

6.廖曙江 刘方 翁庙成.系统聚类方法在城市火灾形势分析中的应用.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 (5)

7.史培军.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学报.1991.11

8.万金保 熊友强 孙蕾.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估.工业建筑.2010.s1

9.伍爱友 肖国清 蔡康旭.基于模糊识别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价方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 (5)

10.赵一姝 白建平 易俊.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 (9)

11.叶瑞克 李亦唯 高壮飞 等.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11

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强调要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因此,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创造了新领域,“互联网+教育+培训”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选择。但目前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校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忽视了与学员这一终端主体的关联互动,而从互联网思维来探讨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也更为鲜见。为此,将新形势下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与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提出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干部教育培训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39

1 引言

2015年3月5日,“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李克強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十三五”建议也提出,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场名为“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而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某种领域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商品和服务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终端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并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和做出回应。

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干部队伍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依托干部教育培训。2015年10月14日颁布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首次以法规形式把网络培训明确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之一,但从目前来看,学术界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校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只是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非融合,忽视了其真正价值,也就是与学员这一终端主体的关联互动。而从互联网思维来探讨对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也更为鲜见。因此,文章立足互联网思维,着眼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应更多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积极培育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将互联网思维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度融合,并产生融合的倍增效应,进一步深化培训改革、全面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切实有效地打造一支精湛的干部队伍。

2 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变革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并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任何行业都通过互联网思维引入了新变量—用户。

近年来,网络培训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也发展迅猛。中组部2012年9月正式开通了中国干部网络学院,截至2015年10月底,学员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司局级干部、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等3万人。总计上线590门课程,累计访问量达2.5亿万次,平均每天23万次。因此,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将发生教育思维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等重大变革,同时也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创新空间。

2.1 技术驱动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强大动力

互联网正逐步改变和颠覆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已然被打破,既表现在其时空界限上,又体现在干部学习的能动性方面,更使得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变得极其丰富。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将面临深刻且彻底的变革,从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革新等等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平台模式,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重要载体,更能使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课程丰富化、学习成本最低化。

2.2 移动性学习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必然趋势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兴于大型企业培训需求,盛于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发展。相比过去,单一终端的时代已经过去,多终端时代已经到来,在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电视机、U盘甚至在游戏机上都能开展移动学习,不仅可以在线学,还能离线学。所有终端一旦连接到网络,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测试结果等信息都能迅速同步,或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将学习任务划分为微型活动,通过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使“精读式”学习逐渐被“快餐式”学习取代。移动学习正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必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选择。

2.3 培训灵活化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有效选择

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单一,体制僵化,主要采取面授式教学,以课堂灌输型为主。而在互联网思维下,网络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将用大数据和在线来引导教育培训,并汇聚了庞大的数据、文献、教学资源等,形成了一个集合知识和智慧等为一体的资源库。互联网使得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互动”、“互助”、“互评”这“三互”机制成为现实,促使干部终生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实现培训需求分析和评估。

2.4 混合式培训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变革的迫切需求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打破了时空界限,单纯依靠以面授式为主的教育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手段相结合,即混合式培训(Blended Learning)。它与互联网思维不谋而合,从获取信息到教学方式方法,从教学评估到硬件支持,从技能知识的训练到团队协作环境,完全建立在以学习者(即用户)为中心的环境中,实现现场教学与课下教学、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全面对接,充分体现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3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应适时依托信息技术的力量,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传统线下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培育干部教育培训方法上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以此提高培训实效。

3.1 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方式—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始终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因此,干部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各个环节上都要考虑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也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学员教育培训的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用户思维,发挥学员在整段学习中的中心地位。一是要营造开放便利平等共享的学习环境和互动交流教学方式,注重细节,注重体验参与,最好能让学员有所感触和感知;二是积极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设计分段式培训,形成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自学、自测等来提高集中学习培训的实效性;三是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充分运用应时代的教学工具,确保学员能收获最大信息量,扩充知识,提高学员的互动参与广度。

3.2 创建开放实用的网络培训平台—平台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传播和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因此,干部教育培训过程应依托平台,建立平台,培育平台思维,开设符合学员工作实际的模块,满足干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是凭借创新理念,使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从入学报到、学习培训中的监督考核、学习后的评估等形成工作程序化系统化;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中的终端思想,多种渠道并存的提供培训接口,结合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各个平台学习通道,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入校、教育、管理、考核等进行网络实时监测。三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按照学员需求创建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整合利用资源,这样可以使学员自由分配时间来选择和学习教学信息,并且能够形成资源共享,使得面向当地和面向全国相统一。四是积极推进建设虚拟学习空间,在创建线上学习下载资源的同时,广泛建立讨论小组,拓宽学员日常交流互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效率。

3.3 依反馈信息不断进行干部教育培训的升级迭代—迭代思维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求以学员为中心的服务。而以学员为中心的思维就是要体现两个字:迭代(一个“微”,一个“快”),以实现微小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干部需求。一是要快速迭代培训内容,学员需求不断变化,知识技术更新迅速,新生事物频繁呈现,因此,基于网络的学习必须要不断按照学员反馈来更新完善和升级,调整知识系统内容和考核目标等;二是要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和业务活动需要,随时对课程设计、应用数据和业务活动做出调整改进,使过去干部教育培训中“有什么就提供什么”、“会什么就讲什么”的模式打破,孕育出一种更加符合学员掌握新知识的时代要求;三是创建创新性强的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多个终端加强推广,提高传播效果,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干部队伍快速成长的诉求。

3.4 整合资源实现培训资源共享—社会化思维

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多以区域划分,各自为政,资源重复建设多,优质资源很少,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而互联网开放共享的信息技术为干部教育培训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应用得意实现,给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实现了师资、教学内容、课程等培训资源的无边界整合。一是整合了师资,建立起可共享的一支数字师资队伍,在互联网上可实时上传教学音视频并设置所属模块,学员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党校之中,而是可以在平台上与研究方向相仿的教师在线讨论进行学习。二是整合硬件教学资源。在互联网建立的培训资源信息平台上,将教育培训中的权威多媒体课件、培训视频、案例、文件规定等各种信息资源集中起来,汇聚在培训资源信息平台上,使学习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三是引进地方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和开放性教学研究资源,开拓视野,实现纵向横向的教学、科研合作,构建良好、科学的培训环境。

3.5 建立多终端一体化实现实时跨平台学习—跨界思维

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创造了信息量极大的教学内容,变革了用户体验,更使全天候实时、在线的跨平台学习成为可能。一是通过“手机+二维码”分享教学资源,将要共享给学员的资料生成二维码,学员只需扫描一下就可各自阅读;二是通过微弹幕和问卷星辅助课堂互动,及时掌握学员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弹幕教学就是指:在上课的过程中,学员通过平板或手机,随时可发表疑问、提出看法,然后即时显示在课件上,面授教师可根据学员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而问卷星具有测评功能,能及时统计学员的反馈数据。APP组织互动教学,开放了学习资源。例如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中国》APP就是互联网思维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探索,一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3.6 注重利用大数据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和考核评估—大数据思维

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是否能真正提高干部的工作业务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往往通过定性的方式来考量体现,但定性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细致考量诸多教学因素之间的相关影响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学员一般都会在网络上产生信息、行为、关系三个层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沉淀,有助于进行预测和决策。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绩效评估考核,也就是要对学员的学习需求、学习行为、学习成果等进行统计分析,加大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数据挖掘。一是要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数据库,设置学员专属的终生电子档案,用其及时记录学员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数据;二是对学员在网络培训平台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表现进行跟踪分析,并提炼出培训对其实际工作的影响程度和不同干部群体的学习需求等;三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汇聚、信息集群推送、数据分析决策,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师资评估和学员互相评价等,分析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弊端,及时改进优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指导教学部门和教师改进教学。

4 結论与展望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干部教育培训突破了脱产培训在时空上的限制,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较好满足了干部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也必将成为人们终身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学习,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讲科学、将方法,在新时代新思维的引导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将在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战略中腾飞。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5年中国政府报告[R].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298-26642056.ttml,20150305.

[2]黄威威,崔伟.浅谈“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J].党政干部学刊,2015,(7):6163.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

[4]刘长发.浅谈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党校研究室教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3):126128.

评估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工 程 名 称 :建 设 单 位 :总承包单位 :分 包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总监理工程师: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一、 工程概况

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蓝滨嘉苑住宅小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荣昌路258弄,周边设施完善,为城市成熟地块,(南至朱吕公路、东至红光河、西至荣昌路、北至荣丰路)。该工程为蓝滨嘉苑小区集体装修装饰工程,共77户、总建筑面积96

44、02平方米。本工程主要为室内装饰装修:室内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墙地面砖石铺贴工程、门窗安装工程、油漆涂料工程、墙面瓷砖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卫生洁具及管道安装工程。

工程名称:蓝滨嘉苑小区集体装饰装修工程 工程地点: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荣昌路258弄 建设单位:上海帅嘉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正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性质:室内精装修 质量等级:一次性验收合格

二、 工程施工情况简述: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监理项目部根据工程建设程序,本着对工程质量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除制定专业工程监理规划外,还进行了以下工作:

1、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

2、施工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提交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使其符合设计、施工操作规范要求,切实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工期安排,控制工程质量有可靠的技术保证措施。

3、审批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4、对承包单位项目管理机构的质保体系进行审查,并督促其正常运转。

对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质量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包单位对进场材料、构配件进行报审,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不得用于工程,做出标识,并限期清除出现场。

经监理项目部对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单位能够按照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设计要求和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较好地执行相关强制性标准。对监理项目部提出的质量问题,认真对待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处理和回复。施工中未出现违规作业情况。

三、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

7、《建筑涂料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29-2003

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四、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按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范的要求,监理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蓝滨嘉苑住宅小区装修工程质量验收办法,并下发施工单位,明确单位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要求。

五、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施工单位对装饰装修施工质量自评合格。

六、工程质量验收组织情况

蓝滨嘉苑住宅小区装修工程验收程序,能按照GB50300-2001 规范验收要求由施工单位自检并提交验收报告至监理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组织现场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交的验收范围进行质保资料和现场实物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通知甲方。

七、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蓝滨嘉苑住宅小区装修工程验收根据验收条件分批验收,经对每验收批验收内容 汇总归纳如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抹灰工程(一般抹灰工程) 主控项目:

1、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法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2、 一般抹灰所有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4、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一般项目:

1、 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2) 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2、 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3、 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层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4. 抹灰分格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

6.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2.11 的规定。 木门窗制作与安装工程 主控项目:

1、 木门窗的木材品种、材质等级、规格、尺寸、框扇的线型及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材质等级时,所用木材的质量应符合规范附录A 的规定。

2、 木门窗应采用烘干的木材,含水率应符合《建筑木门、木窗》 (JG/T122)的规定。

3、 木门窗的防火、防腐、防虫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木门窗的结合处和安装配件处不得有木节或已填补的木节。木门窗如有允许限值以内的死节及直径较大的虫眼时,应用同一材质的木塞加胶填补。对于清漆制品,木塞的木纹和色泽应与制品一致。

5、 门窗框和厚度大于50mm 的门窗扇应用双榫连接。榫槽应采用胶料严密嵌合,并应用胶楔加紧。

6、 胶合板门、纤维板门和模压门不得脱胶。胶合棋逢对手不得刨透表层单板,不得有戗槎。制作胶合板门、纤维板门时,边框和横楞应在同一平面上,面层、连框及横楞应加压胶结。横楞和上、下冒头应各钻两个以上的透气孔,透气孔应通畅。

7、 木门窗的品种、类型、规格、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8、 木门窗框的安装必须牢固。预埋木砖的防腐处理、木门窗框固定点的数量、位置及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9、 木门窗扇必须安装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

10、 木门窗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位置应正确,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一般项目:

1、 木门窗表面应洁净,不得有刨痕、锤印。

2、 木门窗的割角、拼缝应严密平整。门窗框、扇裁口应顺直,刨面应平整。

3、 木门窗上的槽、孔应边缘整齐,无毛刺。

4、 木门窗与墙体间缝隙的填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嵌应饱满。寒冷地区外门窗(或门窗框)与砌体间的空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5、 木门窗批水、盖口条、压缝条、密封条的安装应顺直,与门窗结合应牢固、严密。

6、 木门窗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17 的规定。 金属门窗安装工程 主控项目:

1、 金属门窗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开启方向、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及铝合金门窗的型材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门窗的防腐处理及填嵌、密封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金属门窗框和副框的安装必须牢固。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金属门窗扇必须安装牢固,并应开头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推拉门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4、 金属门窗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 位置应正确,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一般项目:

1、 金属门窗表面应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锈蚀。大面应无划痕、碰伤。漆膜或保护层应连续。

2、 铝合金门窗推拉门窗扇开关力应不大于100N。

3、 金属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填嵌饱满,并采用密封胶密封。密封胶表面应光滑、顺直、无裂纹。

4、 金属门窗扇的橡胶密封条或毛毡密封条应安装完好,不得脱槽。

5、 有排水孔的金属门窗,排水孔应畅通,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钢门窗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1 的规定。 特种门安装工程 主控项目:

1、 特种门的质量和各项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特种门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及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带有机械装置、自动装置或智能化装置的特种门,其机械装置、自动装置或智能化装置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特种门的安装必须牢固。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 特种门的配件应齐全,位置应正确,安装应牢固,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和特种门的各项性能要求。 一般项目:

1、 特种门的表面装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特种门的表面应洁净,无划痕、碰伤。

3、 推拉自动门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5.9 的规定。 门窗玻璃安装工程: 主控项目:

1、 玻璃的品种、规格、尺寸、色彩、图案和涂膜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块玻璃大于1.5m2 时应使用安全玻璃。

2、 门窗玻璃裁割尺寸应正确。安装后的玻璃应牢固,不得有裂纹、损伤和松动。

3、 玻璃的安装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玻璃的钉子或钢丝卡的数量、规格应保证玻璃安装牢固。

4、 镶钉木压条接触玻璃处,应与裁口边缘平齐。木压条应互相紧密连接,并与裁口边缘紧贴,割角应整齐。

5、 密封条与玻璃、玻璃槽口的接触应紧密、平整。密封胶与玻璃、玻璃槽口的边缘应粘结牢固、接缝平齐。

带密封条的玻璃压条,其密封条必须与玻璃全部贴紧,压条与型材之间应无

6、 明显缝隙,压条接缝应不大于0.5mm。 一般项目:

1、 玻璃表面应洁净,不得有腻子、密封胶、涂料等污渍。中空玻璃内外表面均应洁净,玻璃中空层内不得有灰尘和水蒸气。

2、 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单面镀膜玻璃的镀膜层及磨砂玻璃的磨砂面应朝向室内。中空玻璃的单面镀膜玻璃应在最外层,镀膜层应朝向室内。

3、 腻子应填抹饱满、粘结牢固;腻子边缘与裁口应平齐。固定玻璃的卡子不应在腻子表面显露。 吊顶工程: 暗龙骨吊顶工程: 主控项目:

1、 吊顶标高、尺寸、起拱和造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饰面材料的材质、品种、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暗龙骨吊顶工程的吊杆、龙骨和饰面材料的安装必须牢固。

4、 吊杆、龙骨的材质、规格、安装间距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吊杆、龙骨应经过表面防腐处理;木吊杆、龙骨应进行防腐、防火处理。

5、 石膏板的接缝应按其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板缝防裂处理。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一般项目:

1、 饰面材料表面应洁净,色泽一致,不得有翘曲、裂缝及缺损。压条应平直、宽窄一致。

2、 饰面板上的灯具、烟感器、喷淋头、风口篦子等设备的位置应合理、美观,与饰面板的交接应吻合、严密。

3、 金属吊杆、龙骨的接缝应均匀一致,角缝应吻合,表面应平整,无翘曲、锤印。木质吊杆、龙骨应顺直,无劈裂、变形。

4、 吊顶内填充吸声材料的品种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防散落措施。

5、 暗龙骨吊顶工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2.11 的规定。 验收资料:

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记录 齐全

原材料、半成品质量合格证 齐全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齐全

各种检测试验记录 齐全

施工记录 √

根据上述质量验收结果,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相关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合格。

上海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部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上一篇:涉外护理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大经济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