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论文范文

2023-09-17

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新课标将“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动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就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兴趣;兴趣培养策略;感性认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教学就是技能、技巧教学,教学目标也往往停留在识谱、乐理等初级层面,而忽视了对学生鉴赏能力、思想感情的培养。鉴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将音乐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出来。

一、趣味导入,激起学生审美渴望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设计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当其冲就是要在充分认识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以使音乐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而达到聚焦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审美渴望的目的。在教学《柳树姑娘》这首歌曲之初,我向学生问道:“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喜欢春天吗?”随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现了几幅春天的美景,并配以优美和缓的音乐,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之后,我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道:“春天还有一位美丽的使者来到了我们班,同学们猜猜她是谁: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是家。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柳树姑娘!”于是,我先是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同学们想不想见见柳树姑娘呀?让我们一起呼唤她出来吧!”如此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起了学生的审美渴望,这便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形象感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一味地向学生机械地灌输音乐知识与演唱技巧,这不仅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将音乐涤荡心灵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不妨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将音乐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场景以直观化、具體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刻体悟。在教学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时,我先是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了鄂伦春人的生活图景,并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了鄂伦春族的地理和人文知识。在这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有关鄂伦春族的一些问题,比如:鄂伦春人住在哪里?通常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其服饰特点是怎样的?有哪些生活习惯?他们是怎样巡逻打猎、守护山林的等等,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对鄂伦春人的生活环境、习俗习惯等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如此一来,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便会在脑海中自觉呈现相关情景,这便为学生感知感悟鄂伦春人的豪爽气质、勇敢顽强的性格特点打下了基础。

三、活动体验,点燃学生情感火种

音乐艺术是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只有当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并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和释放情感的机会和平台,以此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持久兴趣。待聆听完《快乐小舞曲》后,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了其乐谱特点,并向学生播放了《快乐小舞曲》的集体舞视频。之后,我让学生跟着视频模仿舞蹈片段中的动作。在这期间,我会在行间巡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待学生掌握了舞蹈的基本动作后,我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两大组,其中一组学生演唱歌曲,另一组学生表演舞蹈。如此一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种,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和创作的愉悦。

四、激励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课程标准在谈到音乐教学评价时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基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将激励性评价看作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并在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点燃他们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我通常会根据学生过往的学习水平来对评价标准进行分层。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85分算达标;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75分算达标;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60分算达标。此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有意为不爱学习和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并经常予以学生激励性评价。比如,“你学得真快!”“表现不错。如果在演唱时融入自己的感情就更好了。”如此,通过实施激励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还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就必须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不断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学习与能力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以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真正领悟到音乐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责编  吴 娟)

参考文献:

[1]周乔.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现状与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音乐课程不受考试高压线的限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成了当今教学研讨的热点问题。

可是,在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却表现出种种问题与困惑。例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就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了?倡导学生发现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是否就不能采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灌输”,让学生通过接受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好些人甚至觉得“不会上音乐课了”。

究竟怎样看待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我们音乐教师们在理念和实践上必须正确处理的大问题。本人现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为例,针对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本人的粗浅观点。

一、新课程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方式转变的盲点

盲点一: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完全否定了过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在我们音乐课程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上存在绝对化的倾向,思想认识上存在迷惑、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变革与继承的关系。

盲点二: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形式缺少实质。在新课程音乐教学实践中,有些人把新课程提出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仅仅落实在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缺乏理性的反思,造成“学习方式热热闹闹,学习效果平平淡淡”。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盲点的理性分析

1、要辩证地看待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

(1)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并非像我们教师想象的那样,并不都是机械的、被动的、无意义的学习。从学生学习活动的特征来看,接受性学习可分为机械接受性学习与意义接受性学习。

①机械接受性学习。学生仅仅是孤立地记住教师或课本呈现的知识,而不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新性是最低的。这种学习方式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思想、学习方式里最常见,从总体上讲,我们应该摈弃这种学习方式。但并不是说这种学习方式毫无价值,在我们音乐课程中的很多专业术语、符号等,运用此学习方式仍然是必要的。

②意义接受性学习。学生凭借自己头脑中的认识结构,接受、理解教材(或教师呈现的新知识)的意义,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方式即为意义接受学习。虽然形式与机械接受性学习相似,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却大大提高了,并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奥苏伯尔是意义接受学习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意义接受性学习应当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2)发现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是现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针对音乐教学内容,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情镜、揭示问题、提供线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参与、体验,最终获得知识。尽管某些知识早已经有定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第一次,是经过探索而发现的。发现性学习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态度与精神。

2、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注重实效,要“因材施学”,不“泛化”,“因对象施学”,用而有效。

(1)要因材施学,不“泛化”。“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熟悉的教学规律,即根据教师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学”是这一准则性的教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因材施学”的含义是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那些常识性的、较直观的或需要张扬学生个性的问题,就不必拘泥于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进行无谓的合作、讨论、探究。“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我们要注重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一定要避免新的学习方式的泛滥。

(2)要因对象施学。“因对象施学”即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虽然大力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并不是要每一个年段、每一节课都要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受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生所在班级的人数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中低年级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多考虑所探究的问题的难度及班级的实际情况。总之,我们要辩证地对待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新理念,明确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对待接受性学习方式与发现性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课型的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扬长避短,注重实效,切忌“泛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准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脉搏。

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流。尤其是合作学习,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部分音乐教师对小组合作的原则、实质了解甚少,导致小组合作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有效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情况,并根据科学测评结果进行分组合作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小组展示以及小组竞赛中谈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 发挥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开展小组讨论,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运用空间智能和语言智能开展讨论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展开充分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智慧的碰撞、思维的共振、情感的沟通,互为补充,互相完整,形成更清晰、生动、丰富的形象。

欣赏二年级《狮王进行曲》一课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在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情境,巧妙提出问题。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节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这段旋律中狮王是怎么行走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学生说:“威猛的狮王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看到前面有猎物,就加快了步伐,向猎物扑去。”有的学生却说:“狮王迈着矫健的步伐,威风凛凛地走着,看到路边的小动物就大声吼叫着,小动物们吓得全身直打哆嗦。”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各小组展示狮王行走的特点。狮王雄壮威武的形象跃然于课堂之上。各小组经过激烈讨论,丰富了形象力,也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可见,将空间智能与语言智能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将脑海里栩栩如生的形象用语言表现出来,有效提高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

2. 发挥音乐智能、肢体智能和人际智能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增强群体凝聚力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很多孩子也喜歡随着音乐活动肢体,配合四肢运动尽情感受音乐,这就是肢体智能优势的孩子在音乐欣赏中经常的表现。运动智能能帮助孩子长大成为有规律进行娱乐的健康的人。另外,在小组活动中,组员间的沟通交流活动也是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际智能。

例如,在欣赏完《狮王进行曲》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自由设计情节,并进行表演。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道具,如披风、狮王皇冠、多种小动物的头饰。各小组积极投入创编情节,并商量好角色进行表演。由于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学生情绪比较放松,容易各抒己见,能从各种角度来研究、分析、设计。学生间的思维摩擦与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学生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表演时每个小组都表现出了自已的创意。在精彩的表演后,各小组还展开了评价,教师也对各个小组进行总结评价。在老师和同学们相互鼓励下,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大大提升。这样既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挥个性和才能的机会,又培养了同伴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学生们兴趣盎然,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等着教师讲解的依赖性,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

3. 师生有效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

教师怎样做到与学生有效互动呢?首先,我们可以尝试设计针对不同优势智能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用不同的优势智能进行音乐欣赏小组活动。比如适合肢体智能的问题:“你们小组会为音乐创编怎样的律动呢?”适合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的问题:“在音乐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下吧!”在多元智能理念指导下,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得以促进,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得以发展,学生在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

其次,在学生的座位上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方行”“圆行”的座次形式。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还扩大了学生交往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环境。

再次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发挥指导作用。”如在欣赏教学中可采用师生接口唱;在歌舞表演中与学生一起载歌载舞;在乐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等等。与学生进行交往合作,沟通师生间的感情,缩短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责任编辑 钱昭君

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课程《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师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音乐课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课堂教学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

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即使是在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很单一,爱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采用的方法还多是以教唱为主学生的学习也是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转,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学习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也不喜欢唱歌。传统上人们对音乐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弹琴,所谓的“吹、拉、弹、唱”就是源于此。还有的老师家长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于功利化,那些“考级”等也蔚然成风,使得音乐不再艺术,而是非常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为音乐的更高效的教学产生了阻力。所以,在当前,我们要吃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改革,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大胆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改革,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进而喜欢学习,喜欢探究,成为真正学习音乐的主人。

笔者从事音乐教学多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构建了体现自主学习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

传统的教学没有情境教学的方法,教学形式单一,而情境教学,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为音乐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这给音乐的教学提高了效率。就是在饭菜中加上一些可品的佐料调动胃口一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比如,在教唱歌曲《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法进行了合理的导入尝试:第一步,呈现给学生一个蛋糕上点燃蜡烛创设一个过生日的情景。第二步,老师再穿上漂亮的衣服,手里拿着一个贺卡给学生表演唱《祝你生日快乐》。学生经常会遇到这个熟悉的情境,这样的歌曲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产生互动,学生也会随着老师的表演边唱边拍手,学生此时已经体验到了快乐。此时老师问学生,这歌是哪个国家产生的?很多学生说是中国,老师摇摇头,学生很是惊讶,老师告诉学生这首歌是两位美国作曲家1893年创作的,学生非常意外。老师趁热打铁进行总结:“为什么一首歌能超越时空,飞遍世界”学生有很多的回答:“好听”、“有感情”,“好唱”。教师总结:“一首好歌,永远不老,好歌不受国界限制,传到世界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大家有没人信心长大了也要创作一首这样的歌曲?”学生非常激动,他们的表情告诉我,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我设置的情境,也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这个导入设计与学生的期待非常接近,既生动又煽情,从而顺利的导入,教学效果非常棒。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疑难

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自觉探索的好习惯,所以,要首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才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到自觉地去探索,因此,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老师的乐器很感兴趣,所以,我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了解一些乐器,以此为切入点进行音乐教学。比如,在欣赏完《动物狂欢节》、《龟兔赛跑》等乐曲时,学生对器乐的演奏感觉很是奇妙,好的演奏就好像与一个好朋友在说话一样能表情达意。我把很多的乐器都搬到了课堂上,只要学习的歌曲与某种乐器有关,我都会呈现给学生们。这样一来,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我不失时机的还让学生上来用乐器演奏一下,虽然不成熟,但他们那种认真的样子,我知道,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从此可能让某个学生喜欢上某个乐器,也可能他也成为一名音乐者。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还不够,可以让学生多听、跟唱,而到了中、高年级则可以教给学生乐理知识和识谱,学生能在老师琴声的引导下进行唱谱练习。让学生在一起合作学习,可以一起学谱,一起唱谱,把自己会唱的教给其他同学,不会的可以主动让别的同学教。把难的找出来一起来交流探讨。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显示,音乐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于普及,而不是专业性的。所以,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谱知识技能后,并不一定严格要求学生先学歌谱再学词,而这样让学生借助唱歌谱和合作学习来唱准节奏,唱好歌曲,效果可能会更好。

四、给学生正确的评价以求共同提高

学生学会了唱并不是真正的会唱,不但会唱,而且还要唱出歌中的情,把歌唱得更美,那么,怎样才是唱的美、唱出情呢,老师就对他们进行评价,把信息反馈给他们,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对自己的唱进行评价,这是提高学生演唱水平与鉴赏能力的好方法。评价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单纯的老师评价,还可以学生互评,比如,男生评女生,同桌互评,一个人唱小组评等,在评价点评之后,让学生论点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再唱完善,这样,学生的唱歌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把学习不是当成一种负担与任务,而是当成一种快乐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才会成为一种自觉。

【参考文献】

[1]张书令.怎样创设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2]吴广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年08期

[3]蔡海东.运用数学学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年13期

[4]李景态.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

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语言教学和文化艺术教学中首选的方法,尤其是艺术类教学。比如,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一种音乐文化理论的渗透与引导,又是一种鉴赏音乐文化激活学生音乐情感认知度活动。鉴于此,将基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音乐教学活动来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景教学 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 课堂融合

2016年,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多位教育专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的培育,音乐实践技能的培育,音乐鉴赏品格的培养和音乐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而音乐学科的教学属于艺术教学,艺术的抽象性和审美性对于初中生而言在短时间内要培育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采用情景化感知为主的情景教学法来培育他们,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营造最优化的环境。

一、情景教学法下的音乐特色化教学的要求

情景教学法最早是从欧美国家的语言教学中逐渐发展而来的,随着多年的发展,情景教学法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而且进入中国的教育教学中以后得到了一定的改良。情景教学法内涵丰富,尤其是对于音乐这样的学科,如果能够很好的结合情景教学法,可以让音乐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教学的生态性

和别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情景教学法注重课堂的和谐和生态性,所谓生态性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很多活动内容基本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比如,游戏活动,小组之间的生活化的一种互动,这些各种行为综合起来就让情景教学法的生态性变得很丰富。

(二)教学的互动性

对于情景教学法而言,情景互动是最有价值意义的。情景互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和需要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激情澎湃,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化需要,自主探索知识并且找到学习中的快乐,可以说教学互动性与信息课程理念的要求相符合,通过这个教学方法可以有机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的趣味性

在情景教学法中,有很多游戏和特色化的学习互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机协调和互动,很多活动都是经过特色化的处理和创造后才引入课堂的,因此真正的落实起来是非常有趣的。对于艺术类的音乐课堂教学而言,更是乐趣无群的。

二、当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短板

虽然情景教学法传入国内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了,但是情景教学法在不同学科中的落实还存在很多短板,尤其对于初中音乐课堂而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工夫来优化和提升该教学方法的效能性。

(一)教学情景的设定不够逼真自然

众所周知,情景教学法最看重的是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的,生动而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这个环境的营造可以最大化的优化课堂中学生知识学习的理解性和课堂知识转换为技能的效能性。但是一个要点是课堂的情景的设定必须要自然逼真,很多老师在设计情景化课堂的时候容易太多看重课堂学习任务的设定,而让教学情景的设定处在功利化的状态之下,导致教学情景不够自然。

(二)学生的课堂娱乐性超越了任务性

情景教学看重的是课堂的教学互动,互动的顺畅性和互动性是基于趣味性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很多老师为了让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有趣,就过多的各种游戏活动,导致课堂的游戏活动占据了主要位置,这样一来课堂的教学娱乐性超越了任务性,结果往往是本末倒置。

(三)情景教学的评价策略不够科学

科学的评价手段的应用是一节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因为评价手段科学才可以很好的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实践情况来判断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课堂的教学策略的应用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而情景化教学学生互动较多,老师的评价手段应用过于单一就可能出现情景化图有其表而无其实,这一点也是很多老师在应用情景教学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

三、情景教学理念与初中音乐课堂融合

情景教学理念在内涵和课堂实践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面对全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文将系统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情景教学理念与初中音乐课堂有机融合起来。

(一)创设音乐课堂导入情景,实现情景教学与音乐课堂的高度融合

例如,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著名的民族歌曲 “龙船调”,音乐老师可以这样来设计课堂的情景化,实现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营造情景化。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老师把龙船调的创作背景: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来叫《种瓜调》,配合一定的图文展示在PPT上,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对背景知识产生自己特定的问题,然后6分钟过后,大家一起来分享对于龙船调的创作的音乐、文化和两人对唱的特色等;接下来,老师先播放和教材同版本的音乐学生听完后,老师给学生练习和反思的几乎,之后再播放改变的新版本的龙船调,让学生来对比分析,这样处理可以让教学导入环节就有较好的气氛,加了了课堂学生之间的有机互动,激发了学生对这首歌曲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基于音乐游戏情景互动,实现情景教学与音乐课堂的高度融合

京剧是我国著名的国粹,也是中国古典文化和戏曲文化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于初中生而言,很多学生受到网络流行歌曲的冲击和影响,在遇到京剧一类的戏曲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的学习热情都不高,因此,如果老师改变课堂的教学情景,选择几个对舞蹈感兴趣和音调相对高的学生在课前和老师预习教材,演练歌曲,等到在全体学生面前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带着脸谱来表演不同角色,然后先领唱一遍,随后老师利用伴奏来引导全体学生演唱练习10分钟,剩余的时间,小组轮流带脸谱(每次4人)来进行个性表演,但是表演的节奏要和音乐同步,而其他學生跟着曲调唱和就可以。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激活学生对京剧学习的热情,而且课堂的情景生动逼真,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情景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和参与京剧唱法探究的内部动机。

(三)基于情景教学的科学评价实现情景教学与音乐课堂的高度融合

虽然在众多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中,情景教学法对应的评价是难度最大的,原因还是情景教学的主角是学生,老师仅仅是一旁的聆听者和偶然的参与者,老师的核心作用是有效支架。而且情景互动的核心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某个问题开展探究,围绕某个问题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中很多学习行为都是随机的,也是个性化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需要这样来处理。案例,老师:大家今天要围绕“大海啊故乡”这首经典歌曲的曲调来编制相应的动作,这个老师会给大家一个范本(舒缓的节奏);老师先播放歌曲,然后快速师范舞蹈动作;学生:分小组观察和反思老师的动作,剩余的时间,学生分小组探究示范,最后小组比拼,这样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围绕动作协调、舒适度、规范性和创新性等几个要素来设计量表,然后采用老师、学生、和学生互评的评价方法来落实课堂的评价行为。

参考文献:

[1]邓冰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景式教学法的导入研究——以钢城十二中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宋晴蕾.浅析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考试周刊,2016.

[3]韩晓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音乐大观,2014.

[4]付玉英.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北方音乐,2017.

[5]李香华.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状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音乐学习论文范文第6篇

胡集二小 姜文倩

2015年10月26日到28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本的滨州市小学音乐教材培训。全市音乐教师齐聚清怡小学阶梯教室,各地优秀教师倾情执教,妙语解析。本次培训针对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共听赏了六节课,五位资深教师讲析全本教材。培训结束后,现整理感受如下:

首先,深深感受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走向:歌唱为主,欣赏为辅的综合课。这是几年来一直的趋势。一歌一曲,或前或后。这次观课集中体现了以往培训的要求:引导开门见山,很快引入音乐正题。在聆听、学唱、欣赏之余,注意音乐知识的教育,如识读乐谱、认识音乐记号等。进一步,调动孩子的肢体感官感受音乐,配上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

其次,一节好课多方历练。教学、评价语言的点滴锤炼,教学技巧、方法的运用,课堂环节的设计以及衔接,给歌曲配的动作,加的乐器伴奏,教师范唱以及相关才艺的展示,乃至于PPT的设计,这都需要教师本人付出课前的极大心血,也需要多次课堂上的锤炼,更需要老师们观课给予的诸多指导。

再次,课堂中教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授课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用图片、实物或谜语等引导课题,用故事串联音乐,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或给予适当暗示,每次回答及时恰当地评价和表扬。课堂设置要让让学生多听多思考多说多参与。

最后,课堂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要求。王秀娟老师在《四季的歌》中,为歌曲《捉迷藏》配的动作俏皮灵动,恰如其分。任秋芬老师给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配的动作很能体现细微的感情,为音乐《丰收》片段敲击的大鼓表演激情四溢,惊艳全场。李婷老师为《维也纳的钟声》述说的故事顺畅有趣,配编的歌词诙谐,动作细致标准,歌声收放自如。每位教师的弹琴伴奏也都非常好。

老师们对教材的讲析让我们对每首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更广角的了解,对教学重点以及相关的处理也有了可参考的宝贵资料。老师们为讲析准备的东西相当多,包括各音乐的律动、各种乐器的现场演奏、伴奏的打击乐等等等等。这次培训真是凝聚了老师们长时间的心血,才给我们呈现了这么精彩的课堂和讲析。

上一篇:票据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大二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