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2024-09-19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改;传统音乐文化;发展

引言

高校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学生的各方面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是极其重要的。高校的音乐教改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也是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将传统的音乐文化与之进行融合,将传统的音乐文化教育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总结创新教学模式,使传统的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相互融合,使音乐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一、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音乐有着非常高的审美品质,是对于音乐文化的思想集中体现,传统音乐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融合,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发现传统音乐有着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特点,而其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更加突出,传统音乐有着极其独特的社会影响力,传统音乐对文化的体现不只是在歌词与旋律上,在审美品质与音乐习惯上都有体现,因此,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形式等非常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将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实际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

由于音乐教育的改革,使传统音乐已经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中为之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传统音乐的研讨会也随之不断增加,对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中,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主要有传统音乐课程理论等与其相关的课程,因此,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的改革,传统音乐教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不仅仅只有歌词等简单的学习。

二、高校音乐教改与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措施

(一)音乐教改与传统音乐之间存在的联系

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传统音乐教育是教育改革最基础的内容,由于传统音乐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中,传统音乐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内容,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发展,其对音乐教育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要与传统音乐文化融合,将其优秀的部分进行吸收,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音乐文化方面开始。

比如:在进行传统音乐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对音乐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中体会音乐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1]。

(二)高校音乐教改与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措施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音乐教育改革中要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结合现实的教学问题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大力弘扬传统的音乐文化,使更多的人学习了解传统的音乐文化,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学习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要接受不同的新鲜的音乐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也要学习、了解,正确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在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也要注重现代新型教学设备的结合使用,为学生展现更加真实的音乐教学活动,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传统音乐学习的热情,使音乐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

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更加直观且真实的音乐教学展示,在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展现音频视频相结合的传统音乐教学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材料进行自主的讨论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其次,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注重音乐教学结构的改革,传统的音乐文化和音乐教改中非常重视教学结构,重视课程改革和新标准的构建,与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必须紧密结合,音乐教育的价值要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都呈现出来必须进行科学的求证之后再进行修订,要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中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改革与现代化的音乐教育相结合,在此创建开放式双线教学结构,根据教学所需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

最后,重视西方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处理,在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文化的关系,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处理,为保证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对于西方音乐文化的优点也要进行学习,传统音乐文化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要与西方音乐的优点相互融合,如此,才能使音乐文化更加丰富。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音乐文化的发展,将其优点学习继承,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进西方音乐文化,将使音乐学习更加丰富[2]。

比如在进行传统音乐授课的过程中,将西方的音乐优点相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对其进行对比学习,将传统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使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会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对于探究高校音乐教改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改革和传统的音乐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传统音乐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要非常重视,特别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音乐教学结构也要非常重视,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经验总结和改善,创新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提高;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要注重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只是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对于西方的音乐文化也要进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传统的音乐文化与西方音樂文化相互融合,更加有利于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中,教师要不断学习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断总结经验,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红.对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 四川戏剧,2017(7):155-157.

[2]孙桐佳.高校音乐文化建设引进流行音乐的重要性探究[J].北方音乐,2017,37(22):154.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观念的重要一课。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人文教育、美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的价值便在于通过不同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平衡综合的逻辑思维,满足青年人的审美需求。虽然音乐教育对于高校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校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兴趣普遍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针对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针对性的分析,希望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审美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社会文化的现代美学鉴赏的新格局逐渐形成,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对于教育的审美价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由于年龄等因素,思想较为成熟,对于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还没有完全形成的能力的培养。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新的视角,对审美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对未来社会人才的审美视角和审美心理产生一定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势必产生更加高的要求,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体现社会性和艺术性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角度

通过高校的音乐教育,能够宏观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角度,对审美认知的形成也有极大的助推作用。音乐通过营造氛围,能够对人产生心灵的净化作用,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够对人的审美能力进行深入挖掘,提升审美的能力。

2高校的音乐教育能够立足于社会美德

高校的音乐教育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立足于社会美德,引导人们的内心对美的感悟,对人才的审美认知进行优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本来是提升学生审美价值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但从近几年来音乐教育在高校的执行情况来看,并没有起到提升学生审美的作用,主要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音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等因素导致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大城市的学生,从小接触过系统的音乐训练,有些同学甚至掌握很多门乐器的使用,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而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没有机会接触的到系统化的音乐课程,有些同学甚至没有上过音乐课。这样巨大的差别导致高校音乐教学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我国的美学教育及审美课程本应该在中学时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许多同学来自农村,学校的现实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教学大纲的需求,因此根本无法培养出具有基本审美能力的人才,这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展开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老师对教育目的理解偏差、音乐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音乐教师对于高校音乐教学的目的、教育任务等理解上有偏差和误区,导致高校音乐教育无法深入推行。老师对于自己传授的课程不重视、不熟悉,就无法把精髓传递给学生,更不要奢望能够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了。还有些老师在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一直沿用过去传统音乐学院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兴趣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反映,高校音乐的教学模式与中学音乐教学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在音乐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内容陈旧,无法吸引现代的年轻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缺乏合理的评价系统

当前,不同高校的音乐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势必导致学生审美价值的提升有所偏差。由于现在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评价系统。如果没有评价的系统和指标,就无法对教学成果做到及时的反馈,导致对学生的审美价值的提升程度了解不够,极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展开,致使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随意性。一些高校通过文艺活动汇报演出等评定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这些都是极其片面的,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出学生现有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针对高校音乐教育问题的具体分析

1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教学

每一個学生都有自身不同的情况,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将锻炼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每个等级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每个等级上的同学,分别设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同一等级上的同学,也要根据音乐基础状况等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别。通过具体的分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近十几年来,互联网技术方兴未艾,各个行业像信息化数字化整合,高校音乐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先进技术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音乐教育的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书本与乐器,互联网线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资源,音乐教育的形式趋向于一种自主化的新型模式。高校音乐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浪潮,给学生创建更加便捷的网络环境,改变原有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评比活动,在相互鼓励和促进中共同进步。我们通过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快乐的大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建设各种个性化的音乐网站,适应不同学生不同的音乐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享受信息化教育的优势,随时随地获得音乐的熏陶。通过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学生的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审美空间得到扩展。同时,老师要从意识上重视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时俱进。

3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我们运用上述方法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有效性后,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进行师评、学生分组评价也可以进行师生互评等,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反思此次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在老师的总结和激励中,学生会更多的反思感悟此次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在教学过程中也达到了学习与巩固的目的,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和进步。在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对过程中的不足及时予以提醒,让学生恰当地进行改正和完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同时,对高校音乐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结

本文针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现状分析、针对高校音乐教育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做了具体的阐述,希望学生们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能充分认识到这项课程对于审美价值提升的重要性,并希望本文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1]程德祥.电影音乐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审美价值[J].电影文学,2012(14):156—157.

[2] 张靓.略谈职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J].科技资讯,2014(31):162—164.

[3] 薄巍.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价值[J].新课程:小学,2012(01):112—112.

[4] 陈媛.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审美价值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 平丽华.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价值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电影文学,2010(06):147—148.

(责任编辑:张洪全)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的需求也已不限制在物质需求,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社会文化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高校中音乐教育又在艺术文化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是发展社会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关于加强高校音乐教育的文件,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导致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音乐教育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与其他国外资深的音乐教育相比还显得远远不如,所以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人才、不断完善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管理。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育管理

音乐能陶冶情操、升华情怀,在当代学生中颇受欢迎,所以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应受到极大的重视。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许多高校在校生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忽视了艺术教育。虽然近年来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社会上受到了极大重视,对音乐教育管理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匮乏、设备落后等,这也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缓慢的因素。一般来说,音乐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教育方案,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的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

一、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异导致了同地区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音乐教育增加了难度。不同学生接受的音乐教育不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音乐天分。有的学生来自城市,从小就接触音乐,并且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但是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基础较差,这就形成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巨大差异。来到大学后,学生的需求已远远不再局限课本知识,越来越多的同学对音乐有了更大的需求。如果不重视这种差异性,会使基础较差的同学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

(二)师资队伍匮乏

音乐教师在发展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在具备较高的音乐艺术素质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行之有效的专业方法,这样才能使其具有批判、组织、表达、交流的综合能力。但根据有关调查发现,还存在许多教师学历低、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除了专业素质方面的欠缺,很多教师存在着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只会依据课本的古板知识教育学生、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音乐教育变得脱离现实脱离实践,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必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长久发展。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

(三)缺乏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设施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先天不足起步晚、后天畸形发展慢,再加上早期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所以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在教育设备的先进水平和更新换代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更有甚者还未开设与音乐有关的专业课程。为了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更好地助力高校的音乐教育进程,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批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和音乐社团活动,还要使音乐走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科学的形式發展艺术文化,形成一种良好的音乐教育体系。

二、解决我国音乐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推进因材施教的进程

要减弱学生间的差异性就要从源头出发,加大不同区域的经费投入,改进教学条件,让音乐课程普及到每个地区,使各区域音乐教育均衡发展。针对已经步入高校的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天分,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有差别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最大程度发挥潜力。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时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参加各种歌唱比赛和文艺演出,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从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出发,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乐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找信心,增强兴趣,促进其快速进步。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选拔要提高要求,挑选专业对口、专业技能高的教师,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音乐素质的教师,平时要多举行培训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学习机会,对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向他们传输现代先进的教育方法,扩大音乐教师的视野。为了培养全方面的音乐教师,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要对练耳、乐理、作曲、音乐鉴赏、视唱等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师技能,能够科学地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大投资改善教育环境

加大高校音乐教育投入经费是发展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是高校音乐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完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为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同时也要投入专用资金,用于音乐教育的专项利用,比如投建专用的舞蹈教室、音乐欣赏教室、合唱专用教室、排练厅等。应该丰富学生的课下活动,举办多种多样的音乐比赛,加大在灯光、舞美、音响、服装等方面的投入,让学生们在实际的音乐应用中提高音乐技能。这样一来,一方面带给了学生们更多的乐趣,提升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增长了见识。

三、结语

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存在着巨大进步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在高校音乐教育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正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与突破,所以如何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前进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希望政府、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根据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找到正确的途径和合适的方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前进并取得优秀的成果,也希望本文的见解与想法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前进贡献应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爱真.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 .

[2]吴岚.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探讨[J].教师.2011(17).

[3]于辉.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探讨[J].北方音乐.2015(03).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档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并就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可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已被提升到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战略高度,并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文件材料。教学档案既是高校档案,也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核心。以高校教学档案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可以在对教学档案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体的教师教学能力,从而制定适合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一、高校教学档案及归档范围

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发布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87]教办字016号)指出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1.上级教育主管机关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办法等。

2.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

3.招生工作的材料:招生计划、简章、专业介绍、新生名册,代培计划、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

4.学籍管理的材料: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成绩卡,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升级、留级、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的材料。

5.学生奖惩材料。

6.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总结。

7.教材方面的材料:自编、主编教材的正本,各系各专业教材使用目录。

8.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方面的材料: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计划、大纲、总结、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实习结果鉴定,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等。

二、教学档案对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教学档案是高校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多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它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性、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先进信息等方面的情况,它能够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凭证,是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具体作用表现在:

1.教学档案为了解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提供

重要依据。要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首先需了解高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教学档案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能为了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如从教学档案中的教师进修、培训经历等可直接了解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力,从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材料可了解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教学档案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

的作用。学校通过研究教学档案,在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需求分析,制订适合促进教师个体和学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计划,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可通过研究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大纲,课堂教学材料,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招生、就业质量等教学档案的质量,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培训教师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以高校教学档案建设为基础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核心,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档案的建设。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教学档案建设:

1.加强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资源体系,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供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教学档案收集是否及时、完整、系统、鉴选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档案资源的建设。完整、系统的教学档案资源能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提供全面、客观的基础,否则,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将是“无米之炊”。

2.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在高科技发展的网络时代,教学档案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如将教学档案中一些优秀的教改项目成果、精品课程、优质专业、专业课程试题库制成教学资源数据库,放在学校校园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的优越条件,便于全校师生上网进行查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也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从学校需求出发,加强教学档案的开发利用工

作,编研出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各种材料。教学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地反映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应结合教学档案利用的实际,对其进行有效开发,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应有的作用。如广西工学院教务处依据教学档案编制《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本科教学学生评教情况》、《教师教学工作手册》、《人才培养方案汇编》、《专业评证及专业评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汇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实施方案汇编》等多种材料,不仅为学校教师工作和发展提供方便,而且也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为了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已逐渐把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教学档案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建设,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这样才能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47-49.

[2].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08-09-12).http://www.gov.cn/flfg/2008-09/12/content_1093980.htm.

[3]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EB/OL].(1987-04-23).http://wenku.baidu.com/view/6abe14c6d5bbfd0a7956737b.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07-11-04).http://www.chinaarchives.cn/lanmu_view.asp?id=1248.

[5]邱九凤.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成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8-70.

[6]蔡青.关于高校教学评估与优化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6,(2):110-111,127.

[7]袁毅纯,李家强,王成东.以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6):135-137.

[8]滨州学院关于档案工作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的具体规定[EB/OL].(2010-06-28).http://bgs.bzu.edu.cn/s/2/t/7/a/871/info.jspy.

[9]曲靖师范学院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同步”规定[EB/OL].(2011-04-08).http://dag.qjnu.edu.cn/zhidujianshe/label2351.htm.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趋同化发展。这种趋同发展倾向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突出表现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音乐专业院校靠拢,以至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多样化的音乐人才需求。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总体结构和布局,并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实际,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就业的合格音乐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其发展路径问题一直倍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近年来,学界热烈探讨的“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各地方高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回应。以学科和专业特色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准确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应遵循“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理念,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以及教育实践途径拓展等四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

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基于天然的地缘联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必然要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尤为如此。“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地方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并不断调整音乐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本地基础教育机构音乐师资的市场需求和培养任务。“既要按照传统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又要十分关注中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进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内涵和要求,熟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适应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在过去单一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拓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十分有益的探索,积极创设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音乐专业新课程,大胆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全方位、多规格的音乐人才市场需要。值此一提的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突出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克服与音乐专业院校趋同化发展的弊端。在音乐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应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的一些空当,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应按照遵循国家“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的既定方针政策,紧贴城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乡村、社区文艺团体培养、输送用得上、用得好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通过汲取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课程设计,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体系建构是决定音乐专业教育目标或教学效果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即具有表演、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然而面对愈来愈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服务,似乎少了一些多元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多元价值。”[3]我国目前实施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仍未摆脱苏联教学模式的窠臼,“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用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求。”[4]课程内容单调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中不断凸显,比如学生兴趣单调,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的音乐人才专业口径窄、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和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改变课程设置才能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应面向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确立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复制和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要突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服务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和基层(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这是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应理顺课程内容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选用具有地方性的典型曲目运用于教学当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新课程时,会更加了解到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内容,必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为他们树立“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理想与信念打下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据我们调查所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专门设置了壮族音乐史、壮族婚俗与婚礼歌、广西彩调等民族性、地方性音乐课程,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和民间风俗礼仪、传统节庆中提取音乐元素,率先建立起了包括壮族、苗族、侗族民歌、地方戏剧在内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取得了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赢效果。

三、以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5]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也要适应基层社会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音乐人才。因此,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教学倾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已经凸显出诸多弊端,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学声乐的合唱指挥差,学钢琴的伴奏差,学民族乐器的声乐差。我们提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最大化占据音乐人才市场份额。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处境不容乐观。在既无专业优势有无品牌优势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只有着力开辟新的领地方能生存发展下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教学,重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加强各类教学法的传授,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以诠释、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群众艺术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根据本科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内涵,抓紧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教师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让学生尽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方面,更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改革,比如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格局,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师徒传带”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合格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校地合作机制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

地方与高校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唯有深刻认识到此一关系,积极打造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方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而不至于成为重点院校的蹩脚克隆版。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途径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例,简要描述地方高校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的几种前景:

其一,联合基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走出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从理论教学过渡到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实习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是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最能保证教学改革紧贴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贺州学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前沿,让学生实际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切身感受基础教育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贺州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就是本地著名瑶乡——富川瑶族自治县,学院经常组织音乐专业师生到富川采风,认真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如瑶族民歌。通过田野采风获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单一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乡土风情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他们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献身教育的信念。

其二,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聘请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积极“请进来”。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族群聚集地区,客家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贺州学院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视汲取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将本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客家歌曲演唱》、《瑶歌赏析》等特色课程,并在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出策、出力,以实现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的共赢。

其三,加强与地方政府、文艺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研究。音乐专业师生组织、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学习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音乐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文艺单位对本地优秀艺术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贺州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文资源,与地方共建音乐文化研究机构,造就了一支在地方文艺史学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瑶族民歌研究、客家民歌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的科研队伍,为传承与发展地方音乐艺术不遗余力,成效显著。

其四,主办、承办或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生送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让他们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亲身感受当前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贺州学院积极参与本地各项重大文化艺术事务,在两次“桂台客属联谊会”活动中,学院在人力、物力和智力上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开幕式演出中承担了监制、舞美、歌舞乐器表演等工作,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给嘉宾、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释:

[1] 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谈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两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黄鹰:《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4] 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 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CAFTA背景下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GZ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玲玲: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陈瑜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对于大学生而言,实习阶段是其将学校所接受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教育环节。然而,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的实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内容与形式以及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等现象造成的。因此,改革成为有效实现实习目的的重要渠道。本文谈论了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教学现状,然后深入探讨了其实习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改革

实习阶段是提升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现阶段,国内众多高校对于音乐专业实习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与实习指导及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问题。为了使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促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进行音乐专业实习改革是其必经之路。因此,研究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教学现状

(一)高校对实习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国内许多高校仍然是采用传统的音乐实习教学模式,也存在少数高校在原有实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了细微的调整。只是基本上都为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性改革,导致高校音乐实习教学中遗留了许多问题。比如说国内存在许多高校并不重视音乐教学的管理工作。甚至于高校领导阶层、教师、学生本身都未能清楚认识到音乐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因此也就对音乐实习教学规律缺乏较为理性的思考与想法,难以给高校学生提供较为理想的实习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实习的施展。也是造成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综合素养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

(2)实习形式单一

实习形式单一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另一重要不足之处。从高校角度而言,这是由于其未同相关单位亦或是企业进行协商开展合作的因素。从老师与音乐专业学生自身角度而言,这是由于其在实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甚至于部分高校允许一些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人担任音乐指导老师。这种新老师也只是刚从音乐院校毕业而已,与处于实习阶段的音乐专业学生相比较而言,并不具备特别明显的经验优势。而且,这种刚毕业的新老师自身对于音乐教学方式、就业需求、发展前景等还没有形成较为深刻系统的认知,认知不全面也就极容易造成在指导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发生随意性与盲目性。

(三)实习时间缩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音乐专业学生的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也不断增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自我意识随之提升,思想更加活跃。这也就使得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许多新构思、新观念等,激发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自身的成才欲望。从而促使其在实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研究。但是,另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逐渐影响,也使得部分高校与企业经济条件备受限制,导致随意缩短音乐专业学生实习时间的现象屡屡出现。就目前国内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习时间而言,多数学校音乐实习期限多是只有四到六周。实习时间的缩短,所得实习内容与项目也随之大量递减,造成音乐专业学生的实习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改革措施

(一)明确合理的音乐实习目标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实习目标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实习管理工作与管理内容和制度。因此,若是实习目标不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会导致实习过程与实习效果受到负面影响。所以,合理设置实习目标是高校音乐教学现阶段急需处理的重要问题。比如说,高校音乐专业管理工作可以借鉴西方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教学方面的经验,也加强对实习目标确立的重视程度。并深入研究实习目标的具体性、合理性、可行性、全面性等。以此有效保障实习目标的科学有效性。同时有利于让音乐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的就业信心以及竞争力得以增强,有利于音乐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尽快在社会工作岗位中立足。传统实习教学目标比较缺乏准确性,可以说其表达不够清晰详细,太过宏观。以至于实习过程中难以把握实习目标。所以考虑到这方面,为了使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必须根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习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具体明确性,让音乐专业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所处音乐职业有一定初步认知,对所处岗位职责与行业要求有更为全面的把握,并能够有效将自己在学校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验证,然后展开反思与总结,不断提升沟通水平,增强适应能力,从而才能又不使实习目标太过局限性,导致学生仅获得较浅的实习体验,又不对学生注入过大的压力,健康合理促进学生逐渐成为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实用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为音乐专业学生制定实习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前景与整体成长,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健康成长。

(二)不断丰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习内容与形式

在欧美部分国家,关于音乐实习教学这方面,音乐专业学生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会参加企业抑或是公司内容的其余活动。比方说,公司在开例会时,学生参与到其布置与打扫任务中。又比如加入在职联谊活动,或是在职训练活动之类的。不仅有这种动手性质较强的实践性活动,这些高校还同时会安排音乐专业学生熟悉企业抑或是熟悉单位环境。并在熟悉过程中获取人际交往技巧,能够处理好与公司同事和领导阶层的关系。除此之外,音乐专业实习阶段的学生还会负责具体的教学活动或是演唱活动,并根据相关制度参与评比与考核。所以,国内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综合情况,借鉴国外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教学方面的先进手段。不断改进实习内容与实习形式。比如,高校可以根据音乐专业学生的兴趣特征、就业倾向、学习能力等,为其提供合理、高校的实习环境与形式,以此丰富实习内容,打破单一的实习模式。可以让音乐专业学生在自主选择就业环境的基础上,使用宏观调控手段,让音乐专业学生在不同阶层、岗位、环境中进行实习。以此加深学生对不同企业单位、不同工作环境与岗位有初步的了解。以便未来毕业后能够根据自身综合情况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高校也可以安排音乐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多多通过观摩不断完善自己,到不同就业环境中实地感受与观摩。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对这些情况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促使学生就业信心增强,以此提升实习效果。

(三)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与丰富实习过程

国内各大高校现阶段存在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普遍现象。音乐专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都是学习的理论知识,而在实习阶段更多的是实践操作方面的。普遍都没有把这两者进行有机统一,以此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应该在音乐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引导其把外显性知识逐渐转化为内隐性个体知识。但是完成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长度的时间与经历。就如英国某些高校就将音乐专业学生实习时间设置为15周左右。让学生有充沛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与观摩学习。某些欧美国家高校将音乐专业学生实习时间延得更长,就是为了让音乐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更加丰富充实,逐渐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音乐专业的实习时间多是为4-8周左右,时间安排上相对而言比较随意,并且多是集中实习。这也就是使得部分因为专业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对就业环境与岗位需求等方面还没有足够的认知与理解,在实习期间产生的问题也没有能够及时有效探究与解答。所以,我国高校可以适当效仿英美高校音乐专业管理上的措施,适当把音乐专业实习时间延长。就国内高校目前发展情况与音乐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建议可以把实习时间延长至10-12周左右,至少不要不到8周。并且,高校还应该把实习时间分段进行安排,让学生有一定空间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与转换,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除了毕业前期的集中实习外,还可以适当地在其余阶段安排实习机会。让音乐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不同企业与不同就业环境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岗位定位,规划职业生涯。

(四)高校合理制定音乐专业学生的实习评价机制

实习评价机制能够直接对音乐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积极性与态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高校分析实习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保障制定的实习评价机制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以此确保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比如说,高校可以综合考虑音乐专业学生情况,采取全方位、多层面的评价视角,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片面评价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产生较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高校应立足于音乐专业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实习评价,不能单纯地只参考音乐专业学生某时间段或某一岗位的实习情况而做出片面性评价。高校必须要保障评价体系的全面性、细致性。评价内容不仅包含了学生岗位适应情况与实习报告,还需要包含学生实习前期准备、实习总结、出勤情况等等多个方面。较常用的评价方式包含了实习指导老师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实习单位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等。当然也可以将合理将其中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结合,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式的评价结果而做出最终评价。

结语

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音乐专业实习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用型人才,还是检验音乐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最佳手段,也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未来岗位工作中顺利占脚的磨炼之路。可见实习教学是培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性环节。高校通过学生实习阶段,让音乐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以锻炼与提升。因此,科学合理地对高校音乐专业进行实习改革,有利于推动音乐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 考 文 献]

[1]李东.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歌唱教学改革探索[D].中央音乐学院,2013.

[2]郑凌燕.上海市高校音乐教育实习现状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廖星麟.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改革及创新研究[J].青春岁月,2015(21):68-69.

[4]徐春艳.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4):125-126.

[5]汪洋,陈捷.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9):174-176.

[6]杨育林.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古典吉他本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改革和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0(12):3-5.

[7]赵继红.音乐教学实习改革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63-64.

(责任编辑:邢晓萌)

上一篇:邮政管理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字设计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