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4-07-15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效果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高三的英语学习中会出现焦虑不安、无法专心学习等心理问题——对于这种学习状态,教师需要应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最终,学生将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身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高考的備战中。

关键词:高三;英语;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更是教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的教育手段。在高三年级的英语教育中,学生难免会因为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和问题。此时,如果教师可以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则能够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和难题的突破中。久而久之,学生将被积极心理学所影响、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切实减少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难情绪和不安心态。最终,学生将在教师的帮助和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建立英语学习自信、提升英语学习能力,进而以良好的英语语用素养在高考中大展拳脚。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主要有:

首先,积极心理学能够缓解高三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纠正学生存在问题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其次,积极心理学能够促使教师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及时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突破,以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再次,积极心理学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课堂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最后,积极心理学还将帮高三学生建立良好的抗压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抗挫能力投入到高考的备战中。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词汇学习培养学习毅力

在高三英语的词汇学习中,如果学生一天没有跟上教育节奏完成词汇认知和记忆,则容易导致学生日渐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并借助积极心理学对抗学生的懒惰心理,促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的影响下建立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例如,在学习《Great Scientists》这一单元的英语单词时,笔者发现班级中有几位学生连续多次没有完成基础词汇的认知和记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发现这些学生是因为某次未完成词汇记忆而导致测验失误,从而严重损害了词汇记忆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及时介入,找这几位学生谈话,并结合其以往的词汇学习效果进行回望,希望学生提升词汇学习积极性。经过笔者的引导和监督,这几位学生重新投入到词汇记忆当中,并顺利完成了本单元challenge、expose、suspect等重难点词汇的记忆和掌握。可见,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认识到词汇记忆的重要性,并再一次投入到坚持记忆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最终,学生高效完成了本单元词汇的全面掌握,且在学习参与中达成了词汇学习毅力等品质的建立。

(二)团队互助构建良好氛围

在高三英语教育中,教师需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引导手段,积极利用团队的力量——每一个团队中都至少包含一位英语学习能力良好的学生,其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团队中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共同营造出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

例如,笔者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下开展英语团队的组建。笔者将班级分为五个团队,每一个团队当中都有一位以上的“英语学习之星”。经过英语团队的建设与组织,笔者发现每一个团队的队长都积极承担起团队中英语学习监督的责任,并鼓励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互相检测词汇学习效果、检查英语作业的完成情况、互相解答英语难点问题。经过团队的组织,学生不仅能够从内心深处建立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团队合作的趣味性,还能够在团队共同营造的良好学习范围中认真参与英语学习,达成英语语用能力的强化。

(三)阅读理解建立个人自信

在英语阅读中,具备一定难度的阅读理解内容往往成为学生进步的“拦路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实施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在点滴进步中建立阅读自信、促使学生自主且积极地投入到英语文章的阅读和欣赏过程中。

例如,在阅读《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发现班级中部分学生因为无法完全理解这篇文章而显得很沮丧。针对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笔者选择一步一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立阅读自信。在课堂上,笔者首先请学生大声朗读,针对不认识的词汇和短语加以勾画,并尝试在第二遍阅读中猜测这些重难点词汇和短语的含义。接着,笔者借助“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itle?”“What is cholera?”等阅读问题请学生进行分析——不论学生分析的英语答案是否正确,只要学生认真参与、学习态度端正,笔者就会给予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中减少了畏难情绪、增强了个人自信,且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实现了能力提升和进步。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为了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了减少学生在高三年级的学习压力,需要借助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应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学习,促使学生理性面对英语学习中遭遇的种种困难。经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导和洗礼,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还能够在英语课堂中积极参与、踊跃实践。最终,当教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引导高三学生时,学生将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学习信心、提升学习能力,以良好的心态向着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努力前进!

参考文献:

[1]徐丹丹.如何提高高三学生英语应试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

[2]张海红.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三英语复习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等院校教学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搞好高校教学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针对西藏大学教学创新的现状,论文从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具体环节和平衡教学创新三大利益群体利益诉求等角度对西藏大学教学创新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汲取国内外教学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藏高校实际,以教学创新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西藏高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西藏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学创新;现状;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在人类面临知识经济的今天,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归根结蒂,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素质期望值逐渐提高,大学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性人才”,更重要的是为社会输送“创新性人才”。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教学创新的水平。基于此,近年来,西藏大学在教学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如“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西藏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等,取得了一定成效,遗憾的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只是数量上的加加减减、相近学科内容和课程上的合并,而缺乏教学观念上的实质性突破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1并且“与人们的愿望相比,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却令人忧思”。2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西藏大学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实效性,除科学把握教学创新的各个环节外,更重要的是创新教学观念,以提高教学创新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大学教学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基础之上,建立一整套由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评价管理体系,以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同时,应把大学教学创新与改革置于多学科的视野中,实现多学科的“视域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对高校教学创新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从而为教学创新与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从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具体环节创新、以及平衡大学教学创新三大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地方高校教学创新提供一定参考。

一、教学创新的概念界定

教学创新是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目前,学术界对此未形成一致认识。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此概念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教学创新“目的论”、教学创新“活动论”、教学创新“过程论”和教学创新“本质论”。

教学创新“目的论”从学生创新性素质提高的角度来界定教学创新,认为“教学创新就是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这一界定强调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手段和途径,教学创新应主要关注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效能方面,而教学对教师的影响则处于次要地位。教学创新“活动论”从教师的角度来界定教学创新的概念,认为教学创新是一个教育活动,其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活动,以及在教学创新实施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积累、教学反思和自身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种观点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主体的能动活动。卢炳惠认为:“教学创新是主体(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而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对当前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必要变革,以使教学活动得以更新和发展的这样一种变革行为”。4与上述两种概念不同的是,教学创新“过程论”强调教学创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创造性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个性化的过程”。5这种观点的关注点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按照“主体性教学”的观点,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增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学创新“过程”论调和了以上两种观点。教学创新“本质论”认为教学创新是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教学创新就是创造性教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使得这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将其已经掌握的东西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6这一观点把现代认知心理学“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概念引入教学创新的概念中,认为教学创新是指教师把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技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创新是指教学主体(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内在规律,在当前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创新思想,以创造性的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活动。

二、西藏大学教学创新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理念方面。教育理念是教学创新的核心,它规范着教学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具体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教学效果等。

相对于教育发达地区而言,西藏大学教学创新理念还比较滞后,固守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较严重。部分教师教学创新意识薄弱,动力不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单一的专业教育”比较普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全面素质教育缺乏理性认识,从而造成教学的专业面过窄、功利性过强和学生的知识单一。另外,相当一部分教授、副教授不接课,只做科研。目前,西藏大学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较小,而一些教授副教授不授课的现象又加剧了这个矛盾。应该指出的是,西藏大学大部分教师创新意识较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水平。

(二)教学具体环节方面。整体上来看,西藏大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主要是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目标,这是一种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以教材呈现、联系实际为主,教材的选取较为合理。很大一部分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西藏实际,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导、感染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教师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等还很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西藏大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例如,有的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只是单调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和权威,学生很少有自由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完全以多媒体为基本内容,简单呈现教材,照本宣科,没有必要的扩展和有学生参与的讨论,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其结果是学生学习的目的简单化、功利化,上大学不过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上课不过是为了期末考试过关。

(三)教学创新三大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方面。教学改革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是三类:(1)教师和学生是核心利益群体。学生是教学创新效果的直接体现者,教学创新的成功意味着大学有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学生毕业文凭的升值,也意味着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更高的未来收益。教学创新的失败则意味着大学整体教学质量的停滞或倒退,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素质的停滞或倒退,毕业生就业前景和未来收益受到极大制约。(2)教学领导与政府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利益群体。教学领导主要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长及各学院分管教学科研的院长等。教学领导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教学创新的成功意味着教学领导能得到更多的升迁机会,也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与肯定。政府则是教学创新的决策者。政府拥有教学资源的分配权,教学改革的经费和大学人事控制权,决定着大学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等。(3)产业界是教学改革的次要利益群体。从产业界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是产业界未来的劳动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产业的效益。因此,产业界也为给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要求,甚至作出相关决策,使大学教学改革朝着有利于产业界的方向发展。

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创新中拥有的权力是极为有限的,学生甚至在教学创新中没有或者很少有自己的选择,是教学创新中的权力最低者。教学领导在大学内部来说,是最大的权力拥有者,而从社会整体来说,政府拥有教学改革的最高权力,产业界有一定权力。西藏大学教学创新的三大利益群体拥有的权力分布大致如上所述。

三、教学创新策略

(一)教学理念创新

一是办学指导思想应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创新为核心”。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最经常、最具实际意义的中心工作,理应成为也应该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其它工作应当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不在于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而是形成一套制度体系,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在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适时进行教学创新,真正把教学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为此,应该把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列入校领导工作目标,摆在工作议程上,校领导应加大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力度,常抓不懈。

二是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全面素质泛指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表现水平,包括人的知识、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突出人的主体性,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质的、整体上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增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要真正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观念,必须转变学校从“专业对口”向“全面适应”的思想。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扩展自己知识面,增强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学校的层面来讲,在专业设置上应拓宽专业面,增强社会适应性;课程设置上,要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数量,增加选修课比重;应减少闭卷考试,增加开卷考试,在题目设置方面注重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淡化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等。

三是树立内涵式发展观。内涵式发展注重学校内部潜力的挖掘,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这种发展观符合高校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在规模稳步扩大的基础上,优化学校结构,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校效益的提高。要真正树立内涵式发展观,必须增强质量意识,要认识到高校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或某方面专业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校专业设置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能否反应最新科技成果、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等。

(二)教学具体环节创新

教学具体环节创新主要指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它是教学创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决定着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效果。

1、教学目标创新

教学目标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制定创新。教学目标制定的主要原则是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必须认真研究课程目标和教材,在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环境等,使教学目标真正符合实际。二是教学目标内容创新。要做到教学目标内容的创新,首要的一点是教师、学生、家长和教学管理者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教育目标内容的创新应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方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三是教学目标实施创新。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材知识和社会因素,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相适应。

2、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重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完全呈现,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改造和重组,把教学目标安置在教材中,重新编排教材内容结构,使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功能更加齐全,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是说只有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才是真正的实践,只要是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是实践。为此,教学内容应增加实践课的内容,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理论思考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增加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性的开放性内容,把饱含创新理念、创新思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第三,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重视超前性的教学内容。所谓超前性,即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和前瞻性,现在教授的内容不至于在未来社会落伍;也指教学中应适当超前讲授对以后学习有帮助的内容。重视超前性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减小了新旧知识之间的障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另一方面“允许教师跳跃式地进行教学,省去讲授哪些已经陈旧的不必要的知识内容和方法,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开发和智力的培养”。7

3、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第一,广泛采用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反思性教学等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师要营造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探究学习环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方向。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和科学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建立在生活情景理论和心理情感理论基础之上,在情景体验中,学生是以教学过程主体的身份参与的,这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精神,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反思性教学既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又强调教会教师教学,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这种教学方式“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同时也是全面发展教师自身的过程”。8

第二,重视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运用要求教师真正实现从教授为主向辅导为主的转变,高校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教师可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学校可举办不定期的培训班、教学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明确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易于学生接受,绝不是只追求声像感官享受的“花架子”工程。

4、教学评价创新

传统教学评价只重视对教学的评价,很少或忽视对学生的评价。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应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显著位置。对学生评价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偏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过程中。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全面、客观、公正。改变过去以一个或少数几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对学生采取全面测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既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又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在评价过程中,不以某个教师的好恶为根据,而应该以所有相关教师的综合评价为准。三是评价方法应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评价方式,要充分考虑学生自己的评价,形成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参与的互动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一是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应摒弃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方式,建立一种包括自下而上的教师评价、平级教师之间互评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二是注重整体性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不仅仅只看重上了多少课,也不仅仅是做了多少科研项目,而应该从总体上评价,把教师教学质量和参加教改项目的效果等作为职称评价的硬性指标。

(三)教学创新三大利益群体的权力制衡

如前文所述,教学改革与创新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核心利益群体)、学校领导和政府(重要利益群体)和产业界(次要利益群体)三大利益群体。现实中,三大利益群体的权力是不平衡的,作为核心利益群体的教师和学生拥有的权力极为有限,极大的制约了教师和学生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因此,探索三大利益群体的权力制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构建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现实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创新中的利益表达不通畅,这严重束缚了教学创新的顺利进行,亟需建立一种长效、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保护各利益群体合理的利益表达权利、规范和制约不合理的利益表达行为(尤其是强势利益群体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行为)。为此,政府和教学领导应该转变观念,实现权力中心的适度下移,以学术权力为核心,扩大院系自主权,加强基层自主适应能力。教师和学生应该增强利益表达意识和能力,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在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利益博弈中争取更多自主权。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还应当重视利益表达渠道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利益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化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将利益组织化表达和公开舆论表达结合起来,使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在制度中都占有应有的位置,同时保证合理的非制度利益表达(主要指弱势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有一定空间,从而为教学改革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表达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既满足了完善大学教学改革利益表达机制,又能促进大学教学改革民主化的发展。

2、权力制衡的可能途径

权力制衡指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度等,约束和规范各权力主体的行为,实现权力结构上的均衡和权力关系上的相互控制、相互制约。大学教学创新中的权力制衡的关键是在对各利益相关群体的权力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保护好弱势利益群体的利益,监督和制约强势利益群体的权力。具体来看,可能的实现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定位权责,避免各利益群体的越权、侵权行为。在理清大学教学创新各利益群体权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制度的方式明确规定各方权责,划清权力边界,使权力主体的地位及行为制度化,对越权、侵权行为严肃处理。二是提升教师权力和保障学生权利,实现教学创新系统内部的权力制衡。“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权力分立模式已经成型,但高层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实际运用往往缺乏强有力的横向权力制衡,导致泛化”。9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从教师权力的提升和学生权利的保障两个方面看。从提升教师权力的角度讲,教师利益表达的最主要渠道是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升教师权力就应该切实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重视教师的意见。为此,一方面要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开会的时间、频次和代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加大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决策,尤其是教改决策的权力,重视他们提出的教学改革方案等。三是构建和完善问责制,实现教学改革系统外部的权力制衡。大学教学创新问责制的建立就是在教学创新各利益群体存在卸责的情况下,通过责任追究保障教改的顺利进行,它包含明确权力、明晰责任,以及经常化、制度化的问责、质询等方面。大学教学创新问责制的建立,从法律角度保障了教改各利益群体的合法权利,对“越权”、“侵权”行为采取强硬的法律惩罚措施,能够切实保障教学创新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时期内,通过各方通力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本论文从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具体环节创新、以及教学创新三大利益群体权力制衡的角度,结合西藏大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措施。当然,由于笔者水平所限,文中不乏遗漏和偏颇之处,敬请同行不吝赐教。

注释:

①李静、赵伟:《论大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视野》,高等理科教育,2003(03)。

②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辛自强、池丽萍、俞国良:《创新教育的系统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④参见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⑤危晓音、黄秋兰:《教学创新浅议》,江西教育科研,2000(12)。

⑥In:Gurteen D.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September 1998,2,(1)35-44.

⑦张鲁阳:《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7(03)。

⑧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⑨刘爱东:《大学内部管理权力制衡的历史考察和现实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7(06)。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辛自强、池丽萍、俞国良:《创新教育的系统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4]朱开群:《对教学创新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J],山西教育,2000(19);

[5]卢炳惠:《教学创新及原则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西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西藏大学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ZDX2012JG18。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心理素质,教师的态度和教学能力等,因此良好的舞蹈教学需要将课程与心理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完善舞蹈的教学。本文研究了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为舞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心理学 舞蹈教学 应用研究

1.舞蹈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分析

1.1学生的心理因素

在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首先是心智技能的形成。在教师的教学环节,学生所用的观察、模仿技能都属于形象技能,通过对教师教学的动作的记忆和组合,综合的提升心智技能的能力,一般来说,心智技能就是学生对于自我意识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可以分为局部动作掌握、整体动作掌握和协调性动作掌握等几个阶段。其次是学生的情绪处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的主体,两者的情绪变化都会对教学的进行产生一定影响。学生的情绪反应在其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动机、面对学习中困难的处理办法、基础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意识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的情绪出现问题,比如紧张、焦虑、自卑等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会对教学造成很大的不良反应。教师的情绪表现为教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等,表现为没有耐心、暴躁等,教师的负面情绪同样会给教学过程带来不好的影响。

1.2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心理学中,个体对于自我认知环节中,对于自我心理状态、能力、目标等进行的自我规划和调整,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理解为学生对于学习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在舞蹈这一动态的教学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做课堂笔记,使学生对于舞蹈可以有重复性的记忆,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理解,并且让学生讲述舞蹈的含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学生要对自身的学习进行监控,积极的进行自身评价,从而让自己的舞蹈更加协调。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干涉学生的思考,而是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舞蹈内容。

2.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学习与舞蹈教学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关于舞蹈教学的心理学指导理论非常多,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的教学联系到一起,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储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运用到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其自身的态度,改变面对学生的态度,避免烦躁,并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的学习中。教师要不断的调整对于学生的成绩期待,多多的鼓励学生,让学生恢复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的培养是对于学生内在性格的很好锻炼,对于舞蹈学习来说,更需要学生的长久坚持。教师在教学课程中要注意节奏的变化,适当的延长学习的时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体力和忍耐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演出活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并且让学生多经历成功和失败,从而培养出学生坚韧的性格。

2.3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不断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来扩充关于舞蹈的知识,比如网络、书籍、表演视频等,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不断进行探索;教师可以积极的组织各种户外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多积累舞蹈经验;让学生讲述对于课程的见解,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2.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不仅是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学生的建议纳入到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促进学生养成互相合作的意识,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控制活动的整体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再有就是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以团队为中心,提升互相的配合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更好的营造教学分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的思维,综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认知能力等,从而让学生的舞蹈教学更加高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积极的鼓励学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积极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要养成互相合作的意识,从而将舞蹈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小明.浅谈舞蹈创作心理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2).

[2]王洋.现代心理学原理与表演教学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4).

[3]耕牛.舞蹈编导艺术气质与文化心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3).

[4]冯海潮.舞蹈欣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2(4).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心理;情感体验;数学;兴趣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

教师本身的感情状态,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数学,以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自豪感对待数学教学,以满腔的热情,富有情感地讲授每一堂课、每一章节。因为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上出现相应的心理气氛,形成协调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我们常常看到一名优秀并有威望的数学教师的思想品质、教学形象、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内容给他的学生往往留下非常深刻的痕迹,不仅能熏陶学生优良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而且还会促成学生学业上的成就。

二、运用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

所谓情感的感染功能就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情感的迁移功能就是指一个人对其它对象的情感会影响他与之有关的其它对象的情感。简单地说,当学生对教师有感情时,那么对他所交的朋友、对他经常使用过的东西都会产生好感,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就更不用说了。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的机会。

三、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

首先要渗透德育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反映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时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勾股定理、赵州桥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祖冲之、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能够唤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通过数学史教育、著名数学家介绍提高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献身精神。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胸怀眼界,使他们感到学数学是无穷尽的,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到做人的道理,窥视世界乃至宇宙的奥秘。

四、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

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这里所讲的“适当”与“不适当”,首先反应在情绪的极性上。一般说,诸如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而诸如恐惧、愤怒、厌烦之类的负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

五、运用情感的强化功能

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经努力成绩仍不好,此时需得到老师理解,不能乱加指责,而要给鼓励,关心,帮助,这是人遭到失败挫折时的一种情感需要。通过个别谈心,家访,把握时机,帮助他们分析挫折原因,并给予及时的个别辅导,从事物发展积极面入手,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特别是大多数同学老师均以为差的学生给予热情鼓励,给以及时肯定表扬,换取了学生心理上亲近,感情上融洽,他们把老师作为知心人,肯讲心里话,提高了学习劲头,终于达到了合格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任何对学生的讽刺、挖苦、歧视、冷落,都会挫伤他们自尊心,窒息刚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所以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点,从事物发展积极面入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享受成功喜悦,稳定自身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局限的,若超越了,会使学生对自己以往努力产生怀疑,降低兴趣,反之,思考性不强,难理解或须分析的知识点不高又缺少直观实验相配合内容,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备课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要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图示理论是一种认知模式,是心理学与认知跨学科下的产物,被广泛的运用到外语教学中。以图示理论为导向,开展的商务英语教学形式,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不仅创新教师授课模式,更为学生商务英语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本文通过对图示理论概述及图示理论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探讨图示理论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图示理论 商务英语教学 应用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师主要以宣讲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导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而与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形式相比,图示理论教学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深入研究图示理论,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图示理论概述

图示理论是指个体大脑中知识的集合,也是个体大脑对所有知识的集中反映,作为一种记忆的形式存在。简言之,图示理论是指个体大脑中已经存在一定的知识理论、表象,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将大脑已有知识被激活,实现大脑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知识的融合,并且在思考、探究中,整理知识,掌握知识表象与内涵,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纳入到大脑知识体系中。图示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针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图示激活过程,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的英语知识进行碰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学好商务英语课程。

图示理论包含内容图示、语言图示、结构图示三大类。内容图示是指与知识主题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系,涉及到生活、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中;语言图示是指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是个体语言交流与表达的基础;结构图示是指个体所掌握的知识、语言等内容,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的运用。图示理论这三类图示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以此能够彰显图示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价值。

二.图示理论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转变教学观念

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发展需要,以图示理论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以活动激活学生大脑已有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商务英语教学是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包含听说读写译教学模式,将图示理论运用到其中,需要重视整体教育形式,设计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以此彰显图示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运用的价值。

(二)拓宽教材内容

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需要拓宽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以丰厚的商务英语教材内容,丰富学生图示理论体系。商务英语教材内容,首先,应重视文化知识的融入,渗透多文化知识,以图示理论的运用为商务英语教育导向,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育奠定基础。其次,重视网络教育平台知识的融入,充实教材知识。例如: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以视频、音频教育形式,丰富商务英语教材内容,达到良好的学生教育效度。

(三)创新教学方法

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以图示理论为导向,在实现商务英语图示理论目标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以往商务英语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平台,增强学生语言表现能力。在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中,首先,采取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商务英语的学习创设语境,提供语言输出平台,感染学生情感,使学生以此情感阐述自身语言知识。其次,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立足于商务英语岗位工作模式,以主题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设置教学问题,引领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一同研习主题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此丰富学生图示理论。最后,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以图示理论为导向,为学生构建语言图示平台,加强岗位案例形式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岗位工作模式,进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四)开展网络教育形式

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视网络教育形式的开展。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开展网络商务英语教育形式,推进图示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激活自身大脑已有知识体系,不断的充实自身大脑知识体系。首先,在互联网平台中,开展模块化教育形式,重视专业化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模块化知识获取中激活知识,构建自身图示体系。其次,加强网络交流板块的构建,推进师生、生生语言交流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语言输出能力。

三.图示理论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言图示理论的应用

语言图示理论的运用,关注于学生语言表达情况,重视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育,以此增强学生商务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语言图示理论,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这样能够通过教学形式丰富学生英语语言图示。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其阅读学习比例较重,而阅读即是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做好阅读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育。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熟知英语单词、语法、句型等知识,才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知识,促进语言的合理输出模式。而通过语言图示理论的应用,立足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学生开展合理的阅读教学活动,通过此活动激发学生已有语言知识图示,推进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与新知识融合,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借助脑中知识内容分析、解读新知识的疑惑,有助于学生对商务英语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

将语言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首先,需要加强商务英语语言教学形式,以语言知识激活学生大脑已有图示理论,丰富学生語言图示体系。在学生语言图示丰富中,加强学生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的教育。针对商务英语词汇、语法以及语句教育打破常规,以图示理论为导向,激发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引领学生探析单词、语句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单词、语句知识的深入理解语言记忆,以此能够有效的运用这种语言信息,使语言信息被自身所用,进而达到良好的语言输出模式。与此同时,在商务英语单词、语句以及语法知识讲解中,重视商务英语语言知识的扩充形式,发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其次,将图示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英语输出能力,重视整篇文章内涵的理解,引领学生掌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内涵,使学生图示得到丰富,进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二)内容图示理论的应用

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以内容图示理论为导向,拓宽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丰厚学生英语内容图示理论。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模式,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厚该知识体系,以此达到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但在以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内容的传递大都依托于教材知识,使学生接受商务知识信息面狭窄,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内容图示理论过于狭窄。因此,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在内容图示理论上进行拓宽,精心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立足于课程知识,明确课程教育主题,以商务英语主题形式为导向,为学生开展语言实践平台,激发学生大脑中存在的知识体系,推进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融合,引领学生思考、分析、搜集信息资源,加强主题的论述,不断的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即教师在语言图示的基础,可以根据新知识的主题及内容的划分,将其与已传授的商务英语主题进行联系,并根据新知识与已传授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主题层面上,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原始知识的目的。譬如,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是关于商务谈判的,因此,在课堂开展阶段,教师需要询问学生“有关商务谈判的知识有哪些?”,随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以此完成新旧知识的有效过渡,提升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结构图示理论的应用

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视商务英语篇幅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商务英语单词知识的积累,更要上升到商务英语整个篇幅的理解上,增强学生知识感悟、理解能力,进而培育学生学科素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并不是需要掌握多数单词知识,更多的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知识得到内涵,之后通过知识所想有效的运用知识,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度。

将结构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篇幅结构模式的教育,能够整合学生大脑已有知识,通过思考,解读商务英语篇幅结构模式,构建学生大脑篇幅知识结构形式。例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整体篇幅知识的解读,以商务英语问题为导向,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商务英语知识交流平台,加强学生语言输出能力,教师发挥引领效度,规范学生語言运用模式,深化学生对篇幅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育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将图示理论运用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教育优势,增强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图示理论的运用,需要做到教学观念的转变、拓展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网络教育模式,以此提升商务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彦君,周淑珍.浅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图式构建——以《英语泛读教程》教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8(03):74-75.

[2]罗国华.基于图示理论和商务双语阅读的商务翻译课程教学[J].嘉兴学院学报,2017,29(03):140-144.

[3]何佩蓉.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51-53.

(作者介绍:陈熙,郑州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依据自身办学定位与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评价相结合,以“2-1-1”人才模样模式实现的“六种能力、五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六种能力;五个模块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引下,各高校都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全面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突破点。作为以培养具备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操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如何在借鉴传统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首要且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总结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特点,弥补其不足,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

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等增强实践教学的措施,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中薄弱的环节,普遍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许多心理学专业教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对实践教学目标理解肤浅,不能合理认识实践教学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继续延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错误认识。

2.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受制于学校经费等诸多因素,很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设置单一,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种类偏少;实训基地数目严重不足,即使在校内外有一些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践基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很少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不合理。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项目不科学,或教学软件和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加之实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即使学校增加投入建设了实验室,也会使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

4.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常常依附于理论教学,既缺少专职的教师,也缺少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没有规范的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办法,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1][2]。

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多数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既无特色,又无实际内容。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应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设想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定位于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能够直接进入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有别于传统高校中的实践教学,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实践教学有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具体措施和考核标准。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规划,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规范,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实践教学目标应当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心理咨询或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就是促使学生能够更自觉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周围环境。二是专业能力,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了解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接触实际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工作,增强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的感性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是实践能力,即如何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动脑、动手能力。四是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训练锻炼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决策能力等多项个人综合素质。五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等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六是就业能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3]。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的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及本专业特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实验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模块、职业化教育模块和科研创新模块。

(1)实验模块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构建含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各科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适当增加独立实验课的数量。除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之外,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也应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内容和技术,合理配置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比例,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实习实训模块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增强专业技能型课程,如心理面谈技术、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干预技术等,并且在这些专业课程中强化课内实训设计环节,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增加模拟岗位训练,增强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支持学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见习、实习活动,体现针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4][5]。

(3)毕业论文模块是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鼓励学生选择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性研究论题。

(4)职业化教育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时间效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处理能力等;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办公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通过专项专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范围,使学生将来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科研创新模块则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管理之中。

3.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文件作为依据,可以从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实践指导手册五个方面予以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主体由学生、督导教师和专家三个独立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学生和督导教师从教师的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的结合程度、实践过程记录、实践成果(实践报告)。主要观测点包括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需要结合是否紧密,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记录是否详细,记录角度是否多样,指导教师批阅是否认真,交流是否充分,是否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专家对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相关教学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符合应用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6]。

三、构建2-1-1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和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以上实践教学体系以“2-1-1”人才模式进行展开,即两年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一年打造专业方向,一年强化个性发展,四年贯穿开展职业化教育,形成“夯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晓,丁月增,郑航.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3]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4]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

[5]崔景贵.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6]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现[J].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上一篇:学校的养成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青少年法制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