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

2024-07-27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昆山度假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众多,且集中分布于古镇,文化聚合效益明显。古镇文化氛围的构筑有赖于周边的乡村生态环境,一定规模与数量的耕地、农田是水乡文脉传承的生态基础。本文从昆山度假区的资源开发现状出发,基于文脉渊源的古镇差异定位,文脉延续的旅游节事策划,以及文化创新的旅游商品开发,将有可能成为提升度假区发展内生性和规模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度假区 地方文脉 旅游资源

1 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由休闲旅游向度假旅游发展,度假区的规划和建设受到学界关注。度假区的发展除依托适宜气候和自然风光外,重视人文资源独特性的发掘,将更有助于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创设和度假区旅游细分市场的定位。

本课题所论昆山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达457平方公里,北部为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的“阳澄湖休闲度假片区”,南部为面积约321平方公里的“水乡古镇旅游片区”。既具备“湖、滩、荡、堤、淀、岛”为主的自然景观特征,又包含了周庄、千灯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通过对度假区内的千灯镇、淀山湖镇、周庄镇、锦溪镇和巴城度假中心4處核心景区的田野调查,课题组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方文脉发展为线索,展开对度假区资源的分析。

本次调查共涉及度假区内资源206处。每处资源的田野调查内容均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行政位置、地理位置、性质与特征、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时间。地理位置精确到经纬、行政位置精确到街巷,资源类型标明类型编号。在206处资源中,水域风光类资源13处,占6.3%;生态景观类资源2处,占0.9%;遗迹遗址类9处,占4.3%;建筑设施类90处,占43.6%;旅游商品类48处,占23.3%;人文活动类44处,占21.3%。旅游资源8大主类中本区资源占据6类,资源类型较为丰富。其中人文旅游资源类型齐备,人文旅游资源的4大主类,本区均有涉及。

2 基于地方文脉的资源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2.1 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众多,且集中分布

本区人文类旅游资源191处,占度假区资源总数的92.7%,反映出本区资源以人文类旅游资源为主的特点。其中又以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最多,共90处,占资源总数的43.6%,反映出本区良好的人文度假设施环境。就资源分布而言,各区资源分布基本均衡,除淀山湖外,锦溪、周庄、千灯、巴城四镇的资源数量相当,资源规模基本相当,资源的主类和亚类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从表1反映的数据来看,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众多,占各区旅游资源的比重分别为45.4%、39.5%、52.3%、40.8%、39.2%,由此反映出度假区良好的人居休闲度假基础。若将各区建筑设施资源的类型作进一步细分,不难发现,各区在建筑设施资源的基本类型上仍存在差异。巴城、淀山湖两区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比率较高,分别占据该区建筑设施资源的35%和54%,其他三区的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比率为零,其建筑设施以乡土民居和名人故居为主,在建筑设施类的人文旅游综合地中,仅拥有一定数量的聚会接待厅堂和少量园林休憩区。

各区在建筑设施类资源开发上的差异,可归因于各区旅游发展轨迹的差异。巴城度假中心原属昆山阳澄湖度假区,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休闲度假设施规模,淀山湖镇位于淀山湖的一角,在开发中与隔湖相望的上海淀山湖度假区为竞争关系,其开发思路亦是以淀山湖为依托,走滨湖休闲度假之路。作为滨湖度假区,巴城和淀山湖的建筑设施多围绕湖泊或沿湖而建,通过自然环境营造,满足旅游者游憩、休闲、健身、交流、康体等需求,以调节和放松疲惫的身心,缓解日常生活的心理紧张。从度假区提供的《湖滨岸线规划图》来看,巴城建筑设施类资源多集中于离镇区较近的阳澄湖东岸以及鳗鲤湖西岸与南岸地区,资源分布集中且已形成一定规模。淀山湖建筑设施类资源多集中于离镇区较近的东北岸区域,零星分布于淀山湖西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整体而言,巴城和淀山湖两区建筑设施资源,尤其康体度假资源空间分布合理,资源规模度与丰度适宜,易形成集约效益。

2.2 古建筑资源集中古镇分布,聚合效益明显

锦溪、周庄、千灯三镇的建筑设施资源,在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上不同于巴城与阳澄湖。三处皆为保存较完整的古镇聚落,人文底蕴深厚,已形成以水乡民居和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为代表的古镇开发格局。在旅游产品从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的过程中,上述三区依托古镇资源,以人文体验休闲度假为主。其建筑设施类资源多集中于镇区中心。周庄17处建筑设施中,除全福讲寺外,其他资源都全部集中于北纬31度7分,东经120度50分区域范围内,锦溪20处建筑设施资源集中分布于北纬31度10分至东经120度53分范围内,千灯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北纬31度16分至东经120度59分范围内,资源密集度较高。建筑设施类资源的集中,有效带动了旅游商品类资源和人文活动类资源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周庄十二坊、周庄1068慢生活街区、锦溪博物馆一条街、千灯老街等特色街巷,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度。

2.3 古镇旅游资源环水分布,与滨湖资源相得益彰

旅游资源集中于湖滨,突出湖滨休闲主题,资源集中于古镇,突出古镇人文体验主题,分别反映出昆山度假区自然与人文兼具的复合型滨湖度假区的特点。从度假区开发和全域旅游的视角来看,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滨湖风光与古镇景观有机结合是昆山度假区资源的最大特色所在。

巴城是各区中度假资源开发较早的区域。依托阳澄湖水产资源,在原有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发展养生度假旅游,已基本形成了滨湖+古村镇的资源组合格局。在发展滨湖水产的同时,又充分利用农田耕地,发展果木种植和生态农庄。巴城还拥有村镇聚落资源,作为昆山老县城所在地,巴城的正仪老街和巴城老街皆保存有资源禀赋较好的古建筑群。从资源属性来看,巴城区域内资源组合状况较好。但随着游客度假需求的增长和度假时间的增加,巴城区域内现有的人文度假资源规模不能完全满足部分游客人文体验的度假需求。从资源田野调查反馈的相关信息来看,停留时间为2日左右的游客,有第一天吃住在巴城,第二天观光在千灯的游览特点,因此巴城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度假区南部的千灯、锦溪、周庄、淀山湖4处核心景区,周庄、锦溪、千灯都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底蕴深厚。千灯原名千墩,是水乡中的相对高地,湖荡资源不及周庄和锦溪丰富,但人文底蕴深厚,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发源地,也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其文化渊薮虽与周庄和锦溪同脉,但更侧重于水乡文化滋养中的诗书文化。相较而言,周庄和锦溪更侧重于水乡孕育的稻作文化和商业文化,其文化的民俗性和大众性特征更突出,且周庄与锦溪地理位置相近,湖荡环绕密布,自然环境相似。因此就资源整合而言,目前周庄和锦溪的协同开发,更易于扩展古镇的文化休闲空间,益于形成集聚效益。

3 基于文脉的人文资源特色分析

度假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类。依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标准》,结合昆山度假区的地理环境特色与文化背景,课题组对上述3类人文资源进行了分析。

3.1 古建筑资源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独特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记录着历史发展进程,见证着文化兴衰。昆山度假区古建筑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是昆山地区文物古建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周庄全镇60%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锦溪古建筑群面积占镇区民宅86%以上。就建筑架构而言,多以穿斗结构为主。就建筑布局而言,多沿水而居。江南水乡民居中的临水民居、面水民居和跨水民居在此处皆有集中体现。除明清古建外,度假区区内拥有400~800年间的古桥10余处,廊桥、拱桥、石桥、木桥类型齐备,成为串联古建的重要纽带。从整体而言,度假区古建依托地方文脉,承载厚重历史,并形成以双桥、沈厅、张厅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景观。除文物类古建外,以周庄1068慢生活街区为代表的仿古街区,在建筑风格选择上仍延续了粉墙黛瓦的水乡建筑风格和修旧如旧的古建保护基本原则,在商业开发的大背景下延续着水乡的民居文化。

3.2 特色餐饮美食文化联动性强,品牌价值突出

度假区淡水资源丰富,淡水水产品众多,融合了当地清水清煮的烹饪特点,形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风味。以阳澄湖螃蟹为代表的特色水产饮食,带动了整个度假区特色饮食的发展。饮食承载的不仅是味蕾的快乐与愉悦,更具有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巴城青团技艺、千灯小麻糕制作、石浦白切羊肉制作技艺均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奥灶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属于苏菜系,虽不为昆山独有,但面条的制作工艺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成为昆山饮食文化的名片之一。周庄万三蹄更是将饮食文化与历史人物相结合,通过借助历史人物沈万三的故事,制造品牌联想,形成饮食文化品牌。

3.3 民俗和节庆活动文化传承价值高,但向节事转化的比率不高

昆山度假区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传统习俗与节庆、现代节庆两大类。人文节事活动开展的文化基础仍然是水乡文化。水乡农耕文化孕育出的饮食文化是开展蟹文化节等饮食文化节事的基础,与水乡农耕文化相适宜的传统节令、习俗、艺术表演形式是创新传统节庆和发展现代节庆的人文基础。

度假区内现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以挑花篮、舞龙灯、民歌为代表的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集中反映了水乡居民以村镇为中心的娱乐生活,是水乡饭稻羹鱼生活形态的艺术升华。以昆曲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则是江南诗书之家休闲娱乐方式的集中体现。民间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和诗书文化,从动静两种形态和俗雅两种类型,共同丰富了昆山度假区的人文传统。

尽管保存有大量的节令习俗,但上述节令习俗向旅游节事转化的比率并不高,大部分以遗产的姿态而存在着。尽管有读书会、诗会等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成果,但考虑到客源需求与节事影响等因素,上述节事仍存在间断性而非连续性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事的综合效益。

4 基于地方文脉的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度假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型的全过程。在休闲度假时代全面到来和“全域旅游”规划观念逐渐植入的大背景下,旅游的概念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诗意的栖居”还是“离开惯居地的生活方式”,都不断强调着旅游的文化特质。因此,以文脉为基础的资源保护、资源整合、资源开发愈发显得重要。

4.1 优化古镇+乡村资源组合形式

旅游资源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具有系统性的,其开发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古镇不能成为孤岛,其文化氛围的构筑有赖于周边的乡村生态环境,而一定规模与数量的耕地、农田、农庄是文化创新与传承的生态基础。乡愁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花儿在微笑,鸟儿在鸣叫”,这或许是乡间的味道,但绝不是乡间味道的全部。同时,古镇与古镇之间也不可能孤立,相对差异的形象定位,将有助于从不同层面上构筑较完整的水乡文化体系。

4.2 突出古镇和古建筑主体资源特色

独特而丰富的古镇资源是昆山度假区不同于天目湖、汤山温泉等度假区的重要特点,应充分发挥古镇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鲜明个性体现自身竞争优势。当然,人文资源的开发还应得到旅游者的认可和理解,不能过度艺术化,否则就失去了开发意义。古镇的客源构成多元,游客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年龄层次不同,其在文化体验上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古镇的形象构筑和定位,也需考虑到客源主体的文化需求。昆曲虽雅,仍有人欣赏者,博物馆虽古,仍不乏粉丝,雅文化的展示,贵精不贵多。

4.3 发掘民俗和节庆等无形资源的开发潜力

在有形资源开发日臻完善的当下,对民俗、节庆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将更有助于旅游者体验度的提升。节事的开发就其文化源流而言,一则来源于传统文化,一则来源于现代都市文化。节事不仅是仪式的再现,活动的嫁接与迁移,其中展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才是更令游客心动。就节事组织而言,政府主导之下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积极融入,应成为节事不断创新的源泉。旅游作为文化产业,不仅有拉动内需以促增长的经济功能,更有文化传播和价值导向的文化功能。

5 结语

昆山度假区地域范围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且已形成了较好的资源配比与资源开发格局,度假区发展的内生性强。从目前国内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内生性、规模度将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影响要素。从昆山度假区的资源开发现状来看,基于文脉渊源的古镇差异定位,基于文脉延续的旅游节事策划,基于文化创新的旅游商品开发,将有可能成为提升度假区发展内生性和规模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卞显红.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业转型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2] 厲建新,张凌云.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论创新[J].人文地理,2013(3).

[3] 魏敏.我国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及保护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5).

[4] 陈威,刘滨谊.中国湖泊型度假区规划—以浙江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8(10).

[5] 陈建勤.沈万三与周庄文化旅游的开发[J].江南论坛,2006(2).

①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项目(TYETP20152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SJB334);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团队项目(2015YTD08)。

作者简介:魏文静(1981-),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臧其猛(1981-),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崔英方(1986-),女,汉族,河北省邢台人,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向芳(1985-),女,汉族,湖南怀化人,硕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饮食文化方面的研究。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1 朱家角古镇的文化沉淀

朱家角, 原名朱家村;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形成村落, 宋、元时形成集市, 名朱家村。于明朝设镇并于明末清初发展成为江南商贸重镇。镇内建于明代的五孔石拱桥 (放生桥) 等36座桥将九条古街串联起来;石桥、乌篷船、小桥流水、明清古宅, 以及淳朴、热情的世代村民共同构建成了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朱家角古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文化的历史沉淀。从最直观的层面上讲, 历史的气息使其整体风貌给人古韵的味道, 而文化的保留才使得这个地方真正发挥出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

2 旅游开发带来的转变

2.1 可称为有利的转变, 古镇的另类再生

(1) 古镇经济被有力推动, 古镇居民素质增强。

自朱家角被称为四大文化古镇之一, 2001年又被列为上海“一城九镇”重点开发城镇, 并针对朱家角制定了《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中心镇总体规划》及其近期建设的详细规划。

这些举措在将朱家角介绍给更多的人群的同时, 也激发了本地居民对古镇保护的意识及其强烈的地方自豪感和归属感, 同时居民素质、居民从事业态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可以从古镇居民支持古镇旅游和建筑保护的行动上看出, 很多居民开始从事古镇手工艺品制作及其食品商业, 对朱家角的旅游推销起了推动作用, 建立起朱家角古镇区别于直观的物质性古建筑的民俗文化内涵。古镇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也因旅游开发的成功而得到明显提高。

从这个角度看, 朱家角的旅游开发形成较为成功的良性循环, 旅游文化与居民保护意识相互补充提高, 并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古镇文化得到推广

古镇旅游对古镇经济推动的同时, 古镇文化也得到了宣传。朱家角被世人熟知, 其特色文化从物质上的文化景观和非物质的文化都得到有力的传扬。朱家角的古镇风貌、民俗艺术、生活方式等构成古镇文化的部分被更多的人熟知, 这对朱家角的文化传承和发扬都是极为有利的。

2.2 可称为不利的转变, 古镇文化的冲击, 逐渐失去的本真

(1) 旅游带来的商业化, 古镇功能的改变。

城镇作为一个完整的社区, 其街市中容纳了各种商业店肆和手工业作坊。这些市镇, 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兴起并趋向繁荣的”。纵观朱家角的发展和近年来的改变, 从职能上讲, 它渐渐由一个历史上的商业集市兼具居住功能的综合性区域向单一的旅游职能乡镇转变。似乎各个方面都在为旅游开发而服务, 并衍生出一系列旅游商贸型商业业态。由于古镇保护而导致居住条件的发展限制, 使得古镇原有的条件允许的居民渐渐搬迁到古镇外新建的居民小区中, 这也造成古镇作为一个社区来讲的人员流失, 使得古镇的居住功能更加类似服务于旅游的副功能。旅游成为古镇的龙头产业, 也使其逐渐演变成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我们或许更期望看到古镇原始的生活面貌的气息, 这些均因为古镇功能向旅游单一转变的时候而减淡甚至消失了。

(2) 居民价值观和年龄组成的改变。

由于古镇的保护限制, 古镇居民渐渐搬离这里而转到新的城镇中心, 这主要代表了古镇年轻一代的人群, 古镇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古镇人的价值观更多的向经济利益转变。这使得古镇不再具有青春朝气, 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老人的生活, 这使其难以再称为一个完整的古镇。这样的古镇开发模式在全国还有很多,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 这种方式是否扼杀了古镇原有的生活风貌和社会文化, 也许再过几十年, 这里真的成为仅仅拥有后代工作 (从事旅游服务业) 场所和旅游景点这两样相对单薄的东西了。

(3) 文化氛围的改变, 逐渐浓厚的商业气息。

在旅游业日趋繁荣发展的今天, 朱家角的人的生活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开发为旅游地以后, 一个曾经是人居住生活的社区转变成旅游区。随着古镇功能的转变以及当地居民价值观的变化, 小镇的生活氛围渐渐减淡, 商业气氛日渐增多。街市上是热闹了很多, 但也少见了真正的生活, 来游玩的人多了, 真正留连忘返的少了。

这与我们古镇文化保护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我们要发扬但不要利益化, 要吸引人群但不是要纯粹变成为旅游服务。文化氛围的改变, 大大降低了古镇文化的魅力, 浓厚的商业气息使得古镇文化华而不实。

2.3 转变的必然性及其带来的思考

(1) 政府的政策引导起重要作用

政府对游客流量的调控,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限度,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次, 要适当颁发优惠政策鼓励古镇居民继续留在古镇居住, 留住古镇的下一代, 使得古镇传承得到保证。旅游业的开发和游客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通过市场调节, 政府的调控引导是可迅速见效并可以持续的最直接的方式。

(2) 提高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

不论从古镇居民还是游客的角度, 都有义务从内心出发为古镇的文化保护做出努力。这首先体现在对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上, 不对景观风貌做有意的破坏。其次要宣传古镇文化, 并提高对古镇文化的学习兴趣, 传授手工艺品及其特色食品的制作方法, 才能真正保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心才会有行动, 相信真正从关爱角度出发的文化保护和传承行为, 才能够将古镇风貌可持续性的留存下去。

3 结语

相对于南方较为细腻和系统的旅游开发, 北方古镇及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显得更加粗放, 古镇和古村落的保护更加艰难。规划先行、有序开发、适度控制、随时应对, 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降到最低, 并且在某个点实现二者的平衡。

摘要: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 古镇的建筑风貌、社区氛围、居民素质以及功能形式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些转变有有利的一面, 更多也有不利的一面。在强度旅游开发的冲击下, 古镇原有的文化沉淀正在慢慢被侵蚀。本文姑且不谈古镇保护中物质文化遗产及整体风貌的保护问题, 就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以上海市朱家角为例, 讨论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保护危机并且探索可行的双赢出路。

关键词:古镇,旅游开发,文化保护,朱家角

参考文献

[1] 陆志钢, 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 彭亮, 古镇保护与转变中的朱家角,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导读:当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演进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态势的时候,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能源消耗的高排放、环境资源的非生态、城镇功能的差异化等建设难题与发展瓶颈,却正成为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它亟待我们依照现有国情和转型经济的特征进行审慎分析和对策探询。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09

一、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困境与转型瓶颈

随着中、东、西、东北四大区域发展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我国的经济版图规划进入了新阶段,区域一体化、组团化、多核化等城市发展的“聚集-互动”关系,已成为我国依赖非农业化为生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城市间的发展而言,区域一体化意味着城市之间通过深度参与的经济分工和合作,按照自然地域的地理资源条件,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化和高效化的联合体,以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聚合效应,从而赢得彼此的竞争优势。

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矛盾随之产生,许多原有的制度秩序也随着这样的进程发生逆转性变化,甚至成为竞争的阻力。诸如传统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制度,因为产业成果与投资供需的差异性,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协调、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使得区域内部产业缺乏弹性的创新与升级机制,而这种偏差造成的区域性落差,使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产业关联度进一步拉大距离,难以吸收外部经济资本,经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因此难以扩张与转型。虽然,在区域经济领域,谁也不否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扩大市场容量、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共同增长,是科学正确的选择,但事实上,在区域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和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我国诸多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区域间分工不合理,地区落差明显

由于受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及地域经济历史权重的影响,我国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在发展速度和结构优化方面,存在被动与缺失的双重压力,造成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多重性不对称。在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开发过程中,我国还出现了由于功能设置不平衡而导致的新城变成卧城、空城的现象。一些旧城因为功能开发的欠缺,城市化进程中同周边其它城镇相比,落差明显,如江苏的锦溪、千灯与昆山相比,对土地资源的消化吸收就体现出区域分工上的很大落差。因此,加强规划整合,推进工业区块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区与区交界地区的规划衔接,对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规划体系优化显得十分重要。

(二)区域性政策有差异,公共服务落后

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拥有享受公共服务的同等权利和实现发展的同等机会,但由于区域性政策上的差别,许多新城居住环境往往与生活服务功能、工业产业定位、人口结构定位、高等级事业配置等不相配套,例如蓝领白领公寓建设的滞后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行政层次过细过低问题、城镇文教科研设施服务定位问题等,这一切使得统筹联动效应大大削弱,而且文体设施、交通道路的不配套更进一步加剧低碳城镇化产业链、生态聚落链的不畅通,水电煤等基本设施的服务远不能和核心城市相比,居民生活成本大为增加。像孝感这样的中等城市,至今没有瑜伽训练馆、保龄球馆、游泳馆,少有的几个电影院还破旧不堪,健身中心、儿童舞蹈培训基地也是设施简陋。满街最多的是网吧、咖啡馆、酒吧、茶座、“卡拉OK”、美容院、洗脚屋之类低档的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形成当地特色文化的外溢性审美效应。2003年湖北襄樊建CBD(中央商务区)后,截至2011年,无锡、淮南、温州、晋江、义乌、黄石、绍兴、佛山等地相继申请建造,武汉的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有限公司还特意重金聘请美国麦肯锡公司进行了量身策划。但是那些城市的GDP同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相比,差距有的甚至在五百倍以上,百货业态的快速升温与风险泡沫使盲目拔高城市定位的问题凸显,城市病也在缺乏宏观而长远的规划误区里频频爆发,宜居性大打折扣。

(三)管理上主导性不强,市级统筹不高

由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间一些基本利益关系尚未理顺,生态补偿等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区域管理体制尚不到位,核心商务商业、公共服务功能区和重点产业园区缺乏快速城际交通的支持,导致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聚焦程度较差。同时,非密集型城市的构筑,也使居民出行成本增加,非户籍人口得不到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引领和政策惠及。即使是像上海沿淀山湖佘山的照猫画虎的所谓顶级别墅地产,在性价比上仍无法跟上海市中心的花园洋房联袂媲美。发展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其本质是更人性化、宜居化、生态化,是以低密度、分散化、不紧凑为特征的,但现在某些富裕城镇对资本的运作十分夸饰,因而人们对诸如大规模兴建摩天大楼、销品茂的批评,就是对城镇化过程中病态炫笔的担忧,对城市化进程中功能管理的担忧,对城镇化演进中协调公平的担忧。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基于城乡一体、市级统筹、商保参与的城市化管理模式探索,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各种利益导致的贫富差距的拉大、保障机制的缺失、存量资本外部效益的弱化,以致城市自身供需能力的不足、产业结构的固化、投资周期的漫长等。

(四)区县间补丁化合作,规划标准不一

城市基础设施在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城市模式全覆盖城镇区域、新城模式全拷贝发展现象比比皆是,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走的是大城市轴心主义的道路,认为配套硬件上去了,城市化空间也就形成了。其实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建设,在规划制定上有着不同甚至完全各异的功能定位。例如,关于小城镇建设,一般意义上理解为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相应的人口规模等级和各类地域功能。再如,关于郊区新城建设,上海的定义是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人口规模则按综合经济节点与服务带动功能,分别在100万、60-80万、20-40万左右。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中小城市发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局部意义上的引智借脑做法,通过改进技术、工艺等补丁化合作,促进企业由传统产业向强势产业、现代化产业的跨越。而被视作紧缩型城市主义的前沿理念,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已阈于“被定义”的窠臼。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无巨细”,造成了城市化的“千城一面”,使得诸如上海许多郊区新城的建设,呈现比市中心“气派”的逆转型外部形象,部分新城却难以走出人气不足、空置率高的困局,有的则明显呈现行政性区化的趋势,土地资本未得到充实操控,而以常住栖身人口来规划权衡,导致郊区新城就业低端、产业低端,公共服务均等化矛盾突出。

关于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的前景与困境,目前亦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就认为,城市化可以继续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必须依靠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就业压力下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转型发展还有待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化,以提高就业率,以宏观调控解决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毋庸置疑,不是创新机制就可了断城市化进程中泡沫化、空心化、泛城市化、伪城市化状况的。一定程度上,目前快速的中小城市和郊区新城的发展,倘若只顾通过商业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空间与地理上的城市化,那么所衍生的人类心理生理的困惑与矛盾,以及由此对城市历史环境的建设性破坏,是不利于城市长远性发展的。当被城市化的人们在城市旮旯的廉价超市里寻找生存的最低限度吃住用品时,谁能说,城市化就是进步呢?

二、城市化战略的阶段态势与优化策略

(一)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阶段态势

毫无疑问,我国近30年的扩张性发展,也经历了发达国家在规模扩大时所产生的城市化的许多负面效应,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当快速与“寿命短、不结实”挂起钩来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区域城市化快速发展对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的巨大冲击力,也看到在城市化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区域差别和进程差别。

1、快速推进阶段(1978-1996年):以制造产业发展和城市集聚发展为标志

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以工业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扩展还没有完成,却面临着为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而进行的旧城改造,以及疏散中心城人口实现郊区化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小城市建设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城市,提高作为多元城市中心的集聚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效疏散中心城区的高密度人口,改造和美化环境,建设郊区新城。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心城市核心土地资源严重匮乏,这就给中小城市及大城市郊区新城的开发建设获得极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盲目开发、大拆大建的规划失误,屡屡使这些区域成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的所在,许多生态水系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遭到大幅度砍伐,四季轮廓变得模糊。

2、加速推进阶段(1997-2004年):以服务业迅速崛起和城市郊区化发展为标志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在制造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并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三产业基础。随着新行业的不断涌现,因分工而形成的交易成本也在上升,这迫切需要服务型机构和企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以此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率和降低交易费用,促使诸如金融、保险、设计、咨询、广告、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诸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休闲服务、健康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的综合发展。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形成新城、卫星城等城市化的空间组织形态。

3、有机更新阶段(2005年至今):以信息产业成熟扩展和生态城市时代来临为标志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等国家策略,有效促进了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而信息技术的助推使城市原有的物理空间被不断打破,各项经济运作可以通过信息交流重新整合,并使生产和消费、劳动和资本、管理和信息之间产生新的胶着,从而创造出新的城市经济体系,并促使城市空间向都市圈、都市带等新的城市形态转变,让中小城市和郊区新城的物理空间发生巨变,有机更新城市面貌、再现城市真正的生态传奇、恢复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肌理,成为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新的发展路径,成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的诱惑力量。

(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优化策略

我国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走的是多元差别之路,但主要呈现的是由小农经济或农村经济全面转化为城镇的道路。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中,这种发展模式几乎成为一种定式,而且这种定式导致大量的失地人口成为直接进入城市化产业的自由劳动者队伍,成为都市里的“农民工”,也使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服务上的矛盾激烈而持久地在城市管理体系中盘桓。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发展,因此具有了多重任务和多重挑战,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升服务型经济竞争力、加强区域间合作与分工、构建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等也将成为中小城市的战略性发展目标。

在大伦敦计划里有这样的建设新城的理念,“城镇居民从家门口通过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到乡村去”,以构建能疏散大城市人口及改善环境为过程目标的田园式理想城市。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通勤交通需求的增加及中心城市人口的吸引,使伦敦新城也出现了卧城化弊端,呈现出工业职能的不完善,这是对规划决策优势有限的估计不足。2004年新一轮大伦敦规划编制完成,在未来30年伦敦将鼓励空间布局的适度超前,鼓励开发规模与交通系统的紧密联系,包括机遇性增长、强开发增长、复兴型增长,以有助于郊区新城成为满足多样需求的关键节点、创新社区(参见图2)。

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反复受挫,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了中国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并对我国目前基于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建设,国家干预理念下的城市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而在这种启发作用下,中国中小城市和大都市郊区新城如何更好地有序、可持续发展,各方专家学者还给出如下了颇有见地的建言:

1、关于城镇化道路问题

国务院参事、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专家组组长牛文元近日在谈话中认为,以往我国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建设规划都习惯于把城市和农村分开考虑,分别制定政策,这种二元化的思路严重缺乏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思考,使得贫富差异、城乡差异的结构性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克服。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张文范在2011年9月浙江奉化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溪口论坛上发表了这样的看法,“未来城市应该是一个镶嵌在绿色生态环境的田园山水城市和智慧城市”。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院士徐匡迪认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最大的特点和难点就是中国农民多,素质还不是很高,最闪亮的一点就是把农民的利益和相对集中发展的城镇化结合起来。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认为,现在又有了很多绿色和环保标准的制约,在崛起的过程当中不能再依靠传统产业产能扩张,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关于中小城市建设问题

中小城市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认为,在国际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大形势下,我们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换取低回报的态势难以为继,传统的方式发展难以为继,必须选择特色发展、解决二元结构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充分利用试验区的机遇,深化改革。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应该是在52%以上,同时也低于我们周边的国家,国民收入跟我们水平差不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在60%以上,而日本、韩国乃至台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已经超过了70%。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认为,从人文生态角度看,小城镇和一些中小城市是非常宜居的,应加大中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并作为吸纳农民工的主战场,通过产业集聚来吸纳人口,完善公共服务。

3、关于郊区新城建设问题

许多专家对大都市郊区片面定位、借机造城、盲目增能提出批评与建议。复旦大学教授任远认为,郊区新城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卓有成效,但一个共性的问题是新城建设的过度疏散和起点过高,不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利于促进人口就业、生活和集聚。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对松江新城旧一轮规划提出批评,认为路幅过宽,路网密度太小,小区面积和单套住宅的面积偏大,造成城市氛围不浓,老百姓生活不够便捷。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认为,无论是何种规模的城市建设副中心,它都必须有一个培育期,而且这个培育期一般都很长,如日本新宿和巴黎拉德芳斯,从具体规划开始,再到产业布局,最后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副中心,差不多用了四十年时间。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指出,中国应避免出现美国的“郊区化”现象,应强化节地总目标,巩固紧凑式的城镇发展模式,要像欧盟,越过城市一步就是田园风光。只有城郊互补才能协调,协调才能复兴。

4、关于城乡科学统筹问题

上述专家对于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发展方向提出的富有前瞻性的思考与建议,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化、可续化、差异化,提供了许多积极的有助于经济转型与城乡统筹的科学路径和优化策略。概括起来,有这样四个方面:一是根据资源禀赋,保持城市科学发展。要以城市地域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传统产业条件、交通畅通条件等既有地形地貌和经济基础为城市化规划的基础,制定适合地域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以适度倾斜的产业结构发展来避免同质化。二是遵循适度原则,实现城市集约三赢。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发展都有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问题,必须体现一个适度、集约的原则,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赢。三是消除二元弊端,城乡全面统筹。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侧重全局性的重大部署,避免城乡分治的二元化弊端,在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发展中要全面评估与调控,以使城市化结构性转型更科学更稳健。四是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制度建设。对于城市化的未来前景,目前顶层化设计还缺乏实战性,有许多还停留在田园梦想里,使得诸如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导致城市发展的运营风险增大、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这些矛盾叠加后的困惑和鸿沟,都会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宏图难以早日实现。

结语

据伦敦2003年ODPM的报告,最近的城市化研究显示,“竞争的城市创造繁荣的区域”这一说法不能一概而论。换言之,如果将城市视作生态实体,那么诸如城市废弃物的管理就会因城市化而扩散风险与危害。由此对于中小城市及郊区新城的发展主导态势,我们说,应该是将政府公共服务、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放在区域一体化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的首位,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涵。

在区域一体化视野下,中小城市与郊区新城的发展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协调可续的发展战略,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全面效益,强调注重社区管理、注重中间组织、注重民众参与的新型城市管理战略,强调部门错位、产品错位、功能错位理念下的优势产业链建构,强调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差别化制度设计、打造整体竞争优势,以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能消除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消极吞噬农村的模式,使城乡之间真正和谐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铀生.“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1(4):38-40.

[2]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6):3-25.

[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加快新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05-18)[EB/OL].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27166.html

[4]魏成,沈静,范建红.尺度重组: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角色转化与区域空间生产策略[J].城市规划,2011(6):28-35.

[5]海闻.中国不要搞产业升级运动(2011-12-14)[DB/OL].

http://money.163.com/11/1214/15/7L8D7E6P00254PAV.html

[6]程晴,孙夏青.大学教授给“富阳制造”打“技术补丁”[N].富阳日报,2009-08-16.

[7]臧鸣.不能片面定位中产 专家分析破解郊区新城发展困局[N].东方网,2011-05-13.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5/13/6366076_0.shtml

[8]周天勇.中国应以减税取代货币政策[N].网易财经,2011-11-24.

http://money.163.com/11/1124/14/7JKQ52TA00254P1O.html

[9]牛文元.国务院参事、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院牛文元发言[N].人民网,2011-09-22.

[10]国内外专家建言:让城市慢下来 限制大城市发展.中国新闻网,2011-09-19.

[11]邓洪涛.院士、专家建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下)[N].湖北日报,2011-10-25.

[12]有关专家建议中小城市应成吸纳农民工主战场[N]. 中国产经新闻,2011-04-07.

[13]徐敏,沈轶伦.松江新城打造宜居乐业“新模板”[N].解放日报,2011-12-18.

[14]朱凌波. 建设城市副中心不能急于求成[N].城市化杂志,2011-09-26.

http://bj.house.sina.com.cn

[15]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宁妙语针砭时弊——城市规划应力避“郊区化”[N].新华日报,2011-09-21.

责任编辑:张 炜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之下,“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策略。但如今乡村“文旅融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模型,以探究“文旅深度融合”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战略提出,而乡村文化振兴则是整体战略的灵魂所在。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和养老服务等产业。国家在政策方面明确支持发展乡村旅游行业,以“文旅融合”发展鄉村旅游行业,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绝对优势。如何高效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统筹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找到乡村文旅融合的正确模式是当前亟须处理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现存主要问题

(一)文旅融合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于“文旅融合”这一策略的管理体制仍在探索时期,并不完善。从政府部门来看,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本就分属不同、职责不同,而文旅融合需要两个部门共同出谋划策,沟通与协商上往往存在问题。为实现文旅融合,要有专门的负责部门立足于“文化”和“旅游”两个方面重新拟定策略,在体制上为文旅融合清扫障碍。

(二)投融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行业的资金投入方式仍是以政府主导,加上社会资本投入的模式。政府投入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撑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社会资本投融资体系不够完善,投入金额有限,投融资渠道单一,这也制约了乡村旅游行业长远发展。

(三)文旅融合产业链条短,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

文旅融合广度深度不足,创新意识缺乏,导致相关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融合效果差,产业链条短。目前,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具体还是依靠农产品销售、农事体验、风景观光、推销美食、农村纪念馆和博物馆参观等传统项目,对于文化创意的关注度与利用度不佳;此外,产业链条短还体现在文化产品发展创新度欠缺,文化衍生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这些问题大大阻碍了文旅融合进程。

4.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人才是文旅融合快速推进的关键所在。但现状是欠缺具有高文化水平,丰富旅游行业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现在乡村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仍是传统型,缺乏创新意识。即使是招募到高层次管理、营销人才,也常面临被别的景区或公司挖走等人才流失的情况。如何招募新型人才并将人才留住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模型设定

对于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实现“文旅融合”,“创新”是最大的驱动力,“创新”也是整个战略的造血换血机器。现以创新入手,从政策、资源、管理和体制等方面制定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三、文旅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制定优惠政策,政府协调推动发展

首先,国家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制定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景区的土地规划申请、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服务或是小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等,政府都要适当在政策上予以帮助;其次,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再则,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搭建融合发展平台 。

(二)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文旅融合机制

首先,要加大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的体制改革,尤其是“文旅融合”专项体制的改革,为文旅融合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其次,构建并完善文旅融合机制。其一,要建立“文旅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选拔领导队伍;其二,建立“文旅融合”政策沟通机制,科学系统规划发展政策;其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网络。大家共享信息,良性竞争,协同发展。

(三)延长并优化产业链条,增加产品创新力度

目前,“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遇到瓶颈,需要延伸优化产业链条,促进产品创新。其一,要更新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更多地融入文化创意因素,形成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其二,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来延伸产业链条。例如,新疆地区因为盛产瓜果,就可以构建瓜果种植、采摘体验、加工、销售等一条线的产业集群;其三,创新旅游产品形式。不仅要融入当地的地方特色,更要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或是情感要素,既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更要满足其深层的情感需求;其四,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科技手段创新市场运作形式。

(四)以创新驱动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

1.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旅游行业更新换代,快速发展的重要方法。首先,推动旅游与文化因素融合,例如延安的红色旅游线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文化等。以文化因素融入,或者专门以文化为主线来打造旅游线路,更易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竞争优势;其次,旅游与农业结合。农作物培育基地,农事体验等;再则,旅游与康养健身相结合。以康养为主题的度假胜地,开发攀岩、跑步、垂钓、漂流等体育和娱乐项目。

2.景村融合

乡村发展旅游行业要以景村融合为基础,调动村民参与,形成长效旅游线路,既形成独具特色旅游景区,也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增长,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政企融合

政企融合,要开创更多元、更开放的发展平台。在投资、设计、开发、运营、管理和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要调动政企深入交流、沟通,推动项目发展。

(五)构建人才培育机制,培养高层次文旅融合人才

首先,要引进大批具有创新力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政策优惠、工资优势、员工持股等激励政策来吸引人才加入;其次,要“稳住”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环境,为他们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让人才能在此长久发展;再则,要利用周边的旅游学校等教育资源来培育人才。定点培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为景区提供充足人才储备;最后,可从本地农村发掘技术人才或者培训一批当地人才,在劳动技术等层面满足景区的发展需求。

(六)传承与创新并举,打造地方特色精品文化品牌

首先,要立足当地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值得再开发再利用的文化竞争优势;其次,创新要融入到旅游项目的方方面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也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创新其展现形式,创新旅游产品形象,创新旅游线路设置,创新宣传方法和渠道等,让创新因素贯穿“文旅融合”整个流程之中;此外,地方要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发挥其示范作用。以云南省为例,该省以大理、丽江古镇为依托与周边景点连为一线,并逐渐开发周边的旅游景区,带动全省旅游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七)重视环境问题,走可持续道路

目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乡村“文旅融合”可以结合这一趋势,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等理念融入旅游开发之中。打造有机农场种植,绿色农庄生活体验游,以环保生态为主的度假村等。此外,政府旅游部门也要加大旅游行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在政策和法律上都要加强对旅游环境的关注,为“文旅融合”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深入发展“文旅融合”,在促进当地乡村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发展的过程。要结合地区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将创新融入到政策、资源、体制、管理的方方面面中,为当地乡村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制定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彩虹,段朋飞,尹琳珊.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8(12):4-7.

[2]王莉.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茅山旅游度假区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6):147-149.

[3]曹莉丽.农文旅融合助力浙江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8):99-101.

作者简介:刘幸(1995-),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产业。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现如今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资源短缺的危机。即便如此, 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我国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 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也不在乎环境污染, 这无疑是错误的思想观念,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 而且我国的环境一旦被污染破坏就很难被修复治理, 虽然短期内还感觉不到环境污染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威胁, 长此以往人类必将会尝到破坏环境的恶果。

现如今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地下水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 一旦水资源被污染无法饮用, 那人类必将灭绝,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为此, 1988年7月1日我国颁布施行专门用于保护、管理水资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这就使得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了法律依据。为了保护人们的饮用水, 专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这一水资源保护法是专门针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为保护和预防地下水污染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为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保护政策还存在相应的问题, 需要司法保障机构得到有力支撑,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系统化综合分析, 确保保护体系能建立的更加完整。

二、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缺乏行之有效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

现如今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让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有了法律依据, 但我国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专业法律系统还未构建完成, 在司法程序上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还不到位, 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另外对于地下水环境的预估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缺乏行之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控制机制, 虽然国家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相关部门在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时有法可依,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只是笼统的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进行的定义, 并未详细的说明如何管理、如何保护, 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机制了。

2.2权责不清, 管理混乱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项目众多, 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要求也非常多, 这就需要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 但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机构也比较多, 各部门存在分割式管理结构, 这就使得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缺乏统筹性和统一的执行标准, 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效率非常低, 由于没有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遇到好处时各部门互相争抢, 一但出现问题时, 各部门之间就互相推诿, 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也不针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处理, 现如今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非常混乱, 管理工作也缺乏有力的监督, 对各部门责任的控制也不到位, 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问题频发。

三、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相应措施

3.1健全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法律体系

面对日益严重的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必须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这就需要建立并健全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法律体系, 切实提高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水平, 要针对地下水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 在保证社会正常用水的情况下, 尽可能提升水资源保护的时效性, 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过程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该全面评估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项目的进行情况, 健全并完善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模式, 提升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效果, 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项目之间的平衡, 从而维持自然稳定性和生存发展的诉求, 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树立科学、环保的执法理念, 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健康发展。

3.2健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规范制度

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时, 要从提升相关部门对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出发, 健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规范制度, 确保相关部门在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规可守, 切实保障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有序进行, 同时还应该针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集中整合和系统处理, 在法律条文、规范制度的要求内进行处理, 保证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有序进行, 切实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现如今我国的水资源、空气、土壤都已经被污染, 污染程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 一旦水资源被严重污染, 人类必将灭绝, 因此亟需加强对人们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本文主要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与管理措施进行研究, 主要从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相应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晨涛.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与管理措施探讨[J].地下水, 2017, 02:109-110.

[2] 贺乐荣.陕西省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J].地下水, 2016, 03:131-132.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旅游文化具有推进的互生关系。以往研究对历史研究对旅游的促进关注较多,其实不仅历史研究可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也对历史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旅游文化;互生关系

一、概念解析

(一)历史文化资源

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以一定的历史遗存为载体传承下来,这种人类历史遗存即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可见的遗址、古建筑等人类历史活动遗迹,也包括与一定地域有关的历史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等的记忆。秦皇岛市(下简称秦市)拥有古国文化、古建筑、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历史人物事件关联文化等类别多样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具备和旅游文化形成良好互生关系的基础条件。

(二)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与历史、地理、民族、宗教、民俗、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特定地域旅游文化的特点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对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满足。现代旅游理论认为旅游业必须具有大力开展旅游文化建设。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旅游文化形态,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与旅游文化的互生关系

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与旅游文化二者相互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这里的互生关系指的是二者间的积极的相互推进的作用,这种推进作用包括拓展与深化、加速、生成新的生发点等多个方面的正向作用。以往人们对历史文化研究旅游业的推进作用有一定研究,但对旅游业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有所忽视。下面从这两方面分别加以探讨。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对旅游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一)旅游产品数量增加

独特的历史遗存、历史记忆都有可能生成旅游价值。历史文化的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会增加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总量,为生成新的旅游产品提供契机。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2010年初,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将蔡家坟村的北岭确定为商遗址,后经多方考证,发现北岭还曾被称为“孤子城”,并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加之蔡家坟就在距今县城南的12里,且靠近玄水(青龙河)和濡水(滦河)两河交会后的河道,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相合,判定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存续千年之久的孤竹国国都所在地,即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从而带动的“孤竹文化”研究的热潮。这一历史遗址的发现及相关研究直接推动“孤竹国文化遗址”旅游产品的生成。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相关研究的支撑,这一旅游产品很难存活。

(二)旅游产品质量提升

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更新的过程,历史不是死去的过去,而是在研究中不断重生,从而给历史遗存赋予新的灵魂。早已享誉海内外的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孟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鸽子窝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 及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等,在日益拓展深入的历史研究中,内涵不断深化。依托碣石文化、求仙文化、观海文化、韩愈文化、近代革命与抗日文化等形成昌黎县碣石山、五峰山旅游热线。秦皇岛军事史方面的研究,如历史上本地的军事地位、历史上的战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长城文化涵盖下的山海关、老龙头旅游、长城旅游等增加新的内容。

(三)历史研究会议对旅游业的直接推动作用

每年大量召开的研讨会议对宾馆业、餐饮业、旅游线路等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为地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导向提供理论支持

秦皇岛旅游定位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又活力四射的滨海新城”,以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为特色,活跃而成果丰硕的历史研究使得这一定位更具理论底气。不断丰富的孤竹文化研究、历史遗址研究、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长城文化研究,一道道历史文化大餐使得东道主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迎接八方来客,更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三、以旅游文化发展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一)旅游资源引来文化研究力量的聚集,提升了地方历史研究层次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历史研讨类会议在秦市召开,为地域历史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提升了地方相关机构的研究层次。如中国现代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中国现代思想史”学术研讨会、全国徐福文化与传承研讨会,“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北戴河国学论坛等等,不胜枚举。并有一批直接涉及地域文化研讨的会议召开,如燕赵文化精神理论研讨会、首届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对于这些会议,本地研究机构或有便利条件参加,或为会议的组织者,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的水平提升。此外,历史类研讨会后一般会安排一定的考察,历史研讨类会议考察的组织者往往煞费苦心,寻找旅游与历史的结合点,开拓具有旅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线路,为新的历史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由于优越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人员往来的活跃地带,因此经常有机会在一些卓有成就的人员游经此地时,通过邀其讲学等方式叩问真经,可谓不出门而观四方人,闻四方言。列入中国宜居城市的秦市也使一些才俊订居此地。

(二)旅游业发展使历史研究的价值获得再认识,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文化旅游渐成强音,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价值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即使在经济导向的发展策略下,历史研究因其对旅游业的间接推动作用而获得实用性价值,从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史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和理解。

四、结论

总之,历史研究促进旅游文化的增量、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旅游文化对历史研究也具有汇聚研究力量、争取价值认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然,因旅游价值而获得的对历史资源的价值认同,对于历史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资源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历史资源的价值要更深远得多,要在更长远宽广的时空体现。(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上一篇: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