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建设具有良好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目前学校体育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这次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理念、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作了重大改革,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倡导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我认为态度转变是其关键, 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数所中学60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登陆中国期刊网, 查阅大量关于影响教师态度的相关文章。

2.2.2 问卷调查法

制定并通过网络发放《关于影响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因素的调查问卷》60份, 以数所中学6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60份, 回收率100%。无效问卷4份, 问卷有效率为93.3%。

2.2.3 访谈法

采用访谈法, 与部分教师进行交谈,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感想。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工作适应性对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产生的影响与分析

调查分析表明体育教师职业没能对教师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 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1) 教师岗位发展前景不够乐观, 虽然学校给教师提供施展其才能的舞台, 但是部分体育教师不满足这一“狭小”舞台。 (2) 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意识对体育的偏见, 对体育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不足以及“重智育、轻体育”的不良倾向并未得以彻底根除。这些都是造成体育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 工作满意感低, 甚至产生“下海”心理倾向的原因。

3.2 职称评定因素对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产生的影响与分析

当前体育教师对职称评定的满意感水平较低。教师们对目前高中的职称评定制度、方法、和标准比较有意见。主要集中在: (1)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反映体育工作特性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计量方法。 (2) 随着对教师的学历、职称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得一部分教学骨干为评职称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第一线。 (3) 通过提高职称来解决工资待遇问题, 也是职称评定未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造成教师间不必要的人际矛盾的原因。

3.3 学校政策制度对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产生的影响与分析

当前体育教师对学校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定的满意感水平较低.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有: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对体育工作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不能以对待其它学科一样来对待学校体育, 学校对其他学科所需要的费用相当大方, 而对体育方面的费用拨出却相当“吝啬”;有的体育教师每星期课时量达到20节, 远远超过其它学科教师, 而在评定职称、岗位设置方面却无相应的倾斜政策。对体育教师特别具有影响的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肯定, 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下降。这一情况在目前普遍反映特别强烈。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徐州地区高中体育教师对工作满意水平较低, 从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 体育教师在学校和社会的地位还不高; (2) 学校所制定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要求, 未能充分考虑到学校体育学科在中等教育中的特殊性, 特别是体现在如何评价体育教师的工作业绩这一问题上。总的来说, 影响体育老师教学态度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外因所占主导因素。

4.2 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 特提出以下建议: (1) 建议学校提高对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视程度; (2) 大力发展体育运动, 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考虑提高工作量大的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 从而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4) 建议学校根据影响教师工作态度的这几个主要因素展开工作, 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5) 建议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机会, 能满足体育教师发展的需要, 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学校对体育教师的信任.能增加体育教师的责任感、胜任感,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师对自身工作的重视; (6) 建议国家教育部门能改变高考体制, 像中考体制一样, 把体育成绩考虑在考试总成绩之内, 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重文化, 轻体育”的观念。

摘要: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影响学校体育改革、学校体育前进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数所中学30名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归纳出了影响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态度

参考文献

[1] 文才新、万新普.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0.6.

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也能让大学生更好的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科技的飞速发展、职业的快速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

然而现如今仍有许多在校大学生无法完成最基本的课内学习, 更遑论课外拓展知识。在进入大学之后, 一些学生刚刚从高考的重压中走出来, 经过暑期的情绪发泄、释放之后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甚至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不惜为此花费大量时间;不少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感到陌生与不适应, 大学里的学习不再有老师的严密监督, 很多学生在最初的放松后感到迷茫, 学习质量大大下降, 甚至不知道大学里应该学些什么, 导致在踏出大学校门后接受残酷的社会淘汰时, 不知何去何从。

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 文章重点选取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秦皇岛周边高校为样本, 以调查问卷的方式,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 并提出大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1.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目标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常看一个学生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他的学习目标反应出来。研究通过对秦皇岛周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有21.21%的学生对自己的近期和远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60.45%的学生有时会有短期的小目标, 而另外11.43%的学生则没有任何目标, 得过且过, 随波逐流。

2.学习没有良好的习惯

对于自主学习, 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必不可少, 可在调查的学生当中, 只有14.02%的学生会按时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绝大部分同学则会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制定计划, 比如考试之前、开学之前等等, 他们的计划性虽然比较强, 但是执行力却不足。还有余下的22.32%学生没有关于学习的任何计划。同时,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多数花费在上网、睡觉上, 只有少数同学会专门留出时间来运动 (体育课除外) 。

盲目学习、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也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阻碍之一, 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只是稍微懂一些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多是靠自己归纳总结而成, 这些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尚无定论, 有时一整天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收获, 反而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更何况还有15.46%的学生没有任何学习方法, 只知题海战术、埋头苦学, 这一现象严重的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3.对学习不感兴趣

从学习动力来看, 有60.32%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为实现人生梦想做准备, 希望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还有37.7%的学生为了报答父母, 还有11.9%的学生只是想混一份文凭。大学阶段所设专业纷繁复杂, 各大高校均以成绩来分配专业, 迫于就业和成绩的压力, 学校和家长们罔顾学生意愿, 问卷显示, 对自己所学专业十分感兴趣的只占22.67%, 有65.24%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并无特殊情感, 无所谓学什么专业, 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能做些什么、意味着什么, 还有12.09%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十分的讨厌, 这样的现象无疑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路上的一个巨大的阻碍。

4.不重视课堂学习, 不会自我评估

当今高校中, 学生出勤率不高、经常逃课旷课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事情。部分学生上课经常抢着往后坐, 迟到早退, 上课总是睡觉或者玩手机。在课堂学习方面, 绝大多数的学生视课程不同而选择如何听课, 专业课程的听讲人数远远高于社科人文类课程, 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 而对不喜欢的科目则放任自流, 他们并不是不在乎挂科或重修, 但也仅仅是及格就好。有28.17%的同学会经常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57.94%的学生会在考试之前集中复习, 并归纳总结, 还有13.89%的学生从不对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46.03%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成绩进行, 并积极进行反思调整, 有30.16%的学生在自我评估之后不会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而余下的23.81%的学生根本没有自我评估的意识。

(二)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1.内部环境

(1) 学习态度

在高中升入大学填报志愿时, 很多学生都是由父母安排选专业, 或者为防止落榜愿意服从调剂, 这样很多学生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 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消极抵触心态。经过高考的重压, 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大学时放飞自我, 看着周围的同学都在到处游玩、谈恋爱、参加社团活动等, 很容易跟随别人的步伐。面对外界娱乐的诱惑, 没有抵抗力, 大学生通常是被游戏等娱乐项目吸引而导致没有办法自主学习。并且很多学生看大家都在搞突击式复习, 也争相效仿。最终导致学习作风越来越涣散, 自主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

(2) 学习策略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学习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上大学之前, 学生都在老师的监督下被动学习, 而在大学, 学习环境相对而言更为宽松, 少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 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话, 就不能做到自主学习。

(3) 自我控制水平

大部分学生受到外界娱乐因素诱惑, 无法控制自己专注于学习。调查问卷显示, 39.29%的学生每天自主学习一小时以内, 64.69%的学生每天自主学习两个小时以内, 80.17%的学生每天自主学习三小时以内。63.1%的学生每天在部门工作、社团活动、兼职等方面花费的时间不足一小时, 39.68%的学生每天用来上网社交、打游戏娱乐时间大概有三小时, 更有7.54%的学生在此项上花费了超过十个小时的时间, 有64.07%的学生认为自己被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牵扯精力而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多用来上网、睡觉、和同学娱乐等,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远大于课业的学习。因此, 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外部环境

(1) 教师因素

超过半数的学生上课时走神或逃课的原因是老师讲课无聊或听不懂, 并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 无论是在选择专业上还是在学习上, 每一位学生都是功利的, 他们更多关注于学习内容的可实践性和将来就业的广泛性。大学生在经历高考的巨大压力之后内心实际十分脆弱, 面对大学生活学习和未来就业也十分迷茫, 不知道该学什么, 也不知道怎么学, 再加上自身惰性, 在自主学习方面困难重重, 需要教育机制的引导和统筹。大学老师多在科研方向花费大量的时间, 相比之下, 对学生的关注度就会适当减少, 每一位老师讲课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课堂又不会过分活跃引起学生的厌烦, 不同年级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和目的。师生之间应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合理规划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有些大学有些专业课程繁重, 能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十分稀少, 教育机制应当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宽容度, 应当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位于教育机制的宏观调控之下, 并给予学生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 并协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同辈影响

同辈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同一个寝室或者同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影响更大。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寝室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那么整个寝室的同学对于学习都会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在问卷中显示, 有58.33%的同学认为同学和朋友对自己学习生活影响最大, 而老师和家人只占16.67%和6.35%, 所以学校在塑造寝室大环境和安排同寝室人员时一定要慎重。

(3) 家庭因素

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大多家长认为只要有大学文凭就能找到好工作, 考上大学就可以放肆的玩, 对大学时期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关注, 没有了父母的督促和要求, 学生学习就会变得更被动。尤其是部分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 会从事很多的兼职工作, 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赚钱上, 自主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

(三) 结论与分析

在大学阶段, 大学生在面对自主学习时会面临种种困难, 事实上, 自主学习比被动学习更加艰难, 每个大学生的基础起点、兴趣爱好、能力都各不相同, 如何让大学生了解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并且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首先我们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可以将自主学习计划列入到实践课程中的一部分, 把它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帮助大学生坚定落实, 传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提供一个平台, 让学生交流有效的经验, 并给予学生更多有利的支撑。

其次, 教师要探索优良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理论, 避免急于求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的目标途径应由大学生自主抉择, 这会使他们更加谨慎小心, 而老师只是掌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 并给予适当的情感关怀,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扩大信息传递, 建立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调查中,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导致没有时间自主学习, 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时间。在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时, 老师应教授学生反思技巧并进行归因联系, 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老师应给予不同的指导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本研究以秦皇岛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现状,影响因素,效度

参考文献

[1] 赵秋利.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 任秀华, 王晓丹.信息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6-1.

[3] 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11.

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1级新生, 随机抽取了来自西部各省如四川、新疆、青海、甘肃等地800名男、女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为使调查能真实地反应西部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在2011级学生入学时本院采取了问卷和座谈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问卷共发出800份, 实收80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为100%。定性研究采用面谈的方式进行, 前后共达52人次。

1.3 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包括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学习情况、已有知识能力情况以及学习动机、期望、策略、兴趣、环境和教师授课情况等。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采用数据分析软件包“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如下:

2.1 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高考成绩达到及格及以上的仅占5%, 70-90分占16%, 49%的学生高考成绩在50-70分之间, 30%在50分以下。这表明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底子相当薄、英语基础特别差, 绝大多数 (占95%) 的学生处于及格以下。因此, 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前,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具有这样英语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直接接受大学英语教学的。

图2表明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无论是在听说还是在读写方面都相当低, 也就是说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相当差。在这样的背景下, 进入高职院校, 如果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不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英语情况, 是很难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 其教学过程好比是建空中楼阁, 结果老师付出的多, 学生收效甚微, 甚至一无所获。

2.2 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的认识、期望、动机和态度调查与分析 (见表1)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期望, 动机和态度, 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顺利地完成某件事情。

由表1可以看出:有71.8%的高职学生认为英语很重要, 期望能流利地说英语的学生占52.1%, 这就是说, 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对英语有很高的期望值。然而, 很多 (占70.4%) 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却只是为了得高分, 考大学, 而不是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如何学好英语, 91.1%的学生认为英语是主要靠学生自学或者练会的, 绝大多数 (占56.1%) 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提问或让学生多练, 然而在上英语课时, 仅有11.9%的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在学好英语的方法的看法上, 有60%的学生认为应当多记单词、多背诵、多朗读, 可是仅有8.9%的学生坚持每天朗读英语。由上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具有正确的认识, 期望值高, 有明确的动机, 可是他们的实际做法和态度却是相反的, 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完全是出于被动的, 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2.3 西部地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调查与分析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 调查结果 (见表2) 表明:仅有15.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 有75.6%的学生对英语已经丧失了信心, 对此,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外, 还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2.4 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策略和习惯调查与分析

高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能大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下面是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46.4%的学生从未制定过英语学习计划, 仅有4.7%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里自觉学习英语, 这说明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有计划地、自觉地学习英语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然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并做好笔记的仅占6.1%。所谓“温故而知新”, 可是, 在调查中发现有75.3%的学生课后从不复习 (或预习) , 有46%的学生几乎或从未背诵或记忆过重要的单词和精美的句子, 即使是记单词也只是迫于无奈而采取死记硬背 (占59%) 的办法, 因而遗忘的特别快。调查中还发现:在进行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时, 43.8%的学生是按部就班地听, 从不做笔记;仅有16.7%的学生通过英语思维来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 结果表达的英语全是Chinglish;在读英语文章时, 46.8%的学生不是先通读了解概要, 对于做错的题, 仅有31.1%的学生会建立错题库。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策略在中学时已经相当欠缺, 学习习惯已经相当差了。所以, 高职高专教师应当以“授之以渔”为先导, 兼顾学习习惯的培养。

2.5 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中学时英语学习环境调查与分析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英语也非常重要。父母的参与能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而在表4中可以看出:仅有13.6%的学生的父母在英语学习方面能提供帮助。在学校方面, 70.8%的学生认为中学学校经常提供一套老模式的教学手段, 64.7%的学生的中学老师对成绩差的不闻不问, 有72.2%的班级或学校没有英语角或兴趣小组。综合这些数据不难发现, 无论是从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来说, 都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2.6 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中学时老师的授课情况调查与分析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离开教师的“教”, 便无所谓学生的“学”。为此, 调查中设计了三个问题来了解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中学时教师的授课情况, 其选项均为“经常”、“偶尔”、“从不”, 在调查统计中取平均值 (见表5)

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手段, 对差生几乎不闻不问, 很少注重语言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 (西部地区高考近几年取消了) 的培养和运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教育资源有限, 考试几乎成了能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条件, 中学学校声誉的好与坏取决于中考考上重点高中或高考上本科线 (尤其是二本及以上) 人数的多少, 因而中考或高考成了中学教学的指挥棒, 只要学生能考高分, 教学改革之类的已经顾不上了。

总结调查发现: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是相当差的, 其原因归结为学习策略欠佳、学习习惯不好、没有自主意识、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学习环境有待改善以及中学教师的授课方式等。

3 调查结果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

认真研读此次调查结果, 不难得出如下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诸多启示:

3.1 全面了解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状况, 是实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前提

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只有对刚入学的学生的英语状况清楚地了解了,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3.2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所谓“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必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高职高专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明确教育不是淘汰教育、精英教育, 而是成功教育、普及教育, 也不是终结教育而是终生教育, 教育必须是“人学”即教育必须直面生命的全部内容、权益和要求, 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在新型社会主义条件下, 教育的价值不是培养少数“精英”, 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才能的机会和途径, 把成才铺在每个人的脚下, 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 以学为本, 以素质为本”,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3.3 高职高专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结, 做好心理疏导, 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扩招以来, 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 绝大部分在中学时曾一度被冷落、被打击, 他们在心理上对英语和英语老师特别厌倦和排斥, 习得性无力感严重, 高职教师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结, 对他们进行心灵上的大疏导、大洗礼、多鼓励, 重新激起他们思想的火花, 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3.4 加强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而强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应极力开展趣味教学, 将歌曲、游戏、影视欣赏, 会话展示及录像等融入实际教学活动中,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要学好英语,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必不可少, 培根曾这样说“习惯是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俗话又说“习惯成自然”, 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是人们在后天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 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 习惯一旦形成, 要想更改它是不容易的, 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其自主性自然而然增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教师不可忽略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5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本书”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和“题海战术”、“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已很难适应和完成新形势下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 教师如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灵活采用诸如交际法、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开展形式多样的、容“教、学、做”为的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方能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3.6 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如记笔记、不断重复口述、分类和比较等, 它是外显的可操作的过程。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选择和综合运用的意识和倾向, 是学习方法正确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欠佳, 所谓“方法正确, 便会事半功倍,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3.7 以职业理念为先导, 加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英语教学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坚持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 英语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其衔接性 (与中学英语相衔接) 和职业性,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多增加体念式英语教学, 减少试卷式的题海战术。

3.8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环境是主要影响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成绩差的原因之一。因而, 高职高专教师还应当努力创造轻松的、民主的、活跃的课内、课外环境, 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智慧得到展现, 能力得到锻炼, 素质得到提升。

4 结语

高职高专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阵地, 高职高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特殊性更加突出,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不断地了解高职高专学生中学时的英语学习情况, 将高职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更多的高级实用性人才。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明确了影响其英语学习的因素, 从而得出对西部地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诸多启示。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高专,调查,分析,启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向前进, 曹佩升, 刘文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向前进, 曹佩升, 刘文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李训贵.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解析[J].教育与职业, 2006.[3]李训贵.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解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4] 王斌华, 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2003.[4]王斌华, 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2003.

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深圳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中, 查阅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体育行为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书籍, 以及与女性体育锻炼有关的书籍。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395份, 有效问卷390份。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对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推理等分析, 力图全面客观地了解影响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因素。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深圳市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现状

2.1.1 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频度见表1ㄢ

我国对体育人口的定义标准是每周至少锻炼3次,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深圳市女大学生体育人口的比例非常少。

2.1.2 女大学生每次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

见表2

我国体育人口对活动时间的要求是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感觉到中等以上的负荷强度。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远远小于体育人口的标准。

2.2 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2.2.1 文化环境对女大学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

文化因素在此指体育教学、大众传媒、体育教师、民族传统文化等。女子文化观念的变迁受到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女子文化观念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她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范畴程度。在经济上, 就业人口女性低于男性, 且工资相对男性要低, 这就促使女性在平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在对性别的期望上, 要求男刚女柔, 这直接影响着男女两性的社会行为, 使男性在攻击性、支配性、自信心等方面均明显强于女性, 而体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 恰恰需要这种攻击性、支配性和自信心。女性这方面的不足首先表现在体育行为的积极性不如男性, 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 参加频率、强度、时间及体育消费等的减少。

2.2.2 生理因素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

女大学生由于处于青春发育后期, 身体发育已经初步定型, 而且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性的成熟, 和正常生理周期, 使其心理发生很大变化。与男生相比, 女生比较腼腆、内向、性格不如男生开朗, 这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如男生的一个因素。

2.2.3 自然环境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地理条件;二是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从气候上来盾, 深圳一年四季比较炎热, 天气干燥。不适合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而女大学生对气候的变化适应不如男生, 这也不利于女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受经济的影响, 高校体育场馆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专门适合女大学特点的体育场馆非常有限, 也一定层度上影响了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

3 结语

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很多, 学校必须加大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修建适宜的体育设施, 大力推广女性喜欢的运动项目, 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 为女生提供专门的体育指导。同时, 要对女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培养终身体育观。

摘要:妇女体育是全民体育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女大学生是学校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她们在人数上占高校学生人数的1/3还要多, 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对培养终身体育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改变妇女体育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影响深圳市女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希望能为女大学生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深圳市,女大学生,体育

参考文献

[1] 周文, 杨慧.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

[2] 俞林.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3] 吴娟.做好中专校女生体育教学工作之我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4] 周耀军.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 .

[5] 林平.激发和培养女性的运动兴趣[J].新东方, 2007 (6) .

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一、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

关于就业能力 (employability) 的概念最初是由贝弗里奇 (Beveridge) 在1909年提出, 此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至今尚未达成一致。从概念上看, Hillage Pollard (1998) 指出, 就业能力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个人通过长时间的雇佣关系能够实现自由流动以充分实现潜能的能力。Andrew Rothwell, John Amold (2007) 两位学者认为, 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人得到和保持自己想要的那份工作的能力, 是针对劳动者获得某项具体的工作而言的。贾利军, 管静娟 (2010) 认为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是否顺利就业的个性心理特征和通用能力的总和。金昕 (2012) 认为,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保持和转换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个体品质等的集合体。虽然学者对其定义的观点不尽相同, 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技能为核心的就业能力概念、以个人特质为核心的就业能力概念、综合就业能力概念。本文对于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倾向于综合就业能力概念, 即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质等因素的集合。

二、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是我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因此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河北经贸大学2018届应届毕业生。在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测量表时, 通过对用人单位招聘主管、我校就业指导教师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在访谈基础上, 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并结合访谈内容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测量表。在综合考虑我校学科类别、专业设置、各学院应届毕业生人数、各专业毕业生人数等因素的基础上抽样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科和专业, 对我校的应届毕业生使用大学生就业能力测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

首先用预测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发现有些题目达不到要求。因此, 剔除这些题目之后, 得到正式的量表。正式量表共包含27个题项, 1个基本信息项和26个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的题项。基本信息项为是否就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包括行为表现和选项, 1表示很差、2表示差、3表示一般、4表示强、5表示很强。正式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 回收300份, 回收率为90.91%;剔除无效问卷后, 剩余有效问卷25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00%。

三、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修正后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适应性检验, 结果显示KMO值为0.915, 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2688.426, Sig.=0.000<0.01, 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并且样本充足度足够。

本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对其进行最大方差旋转, 首先考察转轴后的成分矩阵, 可以发现其中的“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优劣势”、“透过行为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三题项在两个因子的载荷均相近, 将其剔除;然后用保留的23个题项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后, 得到各因子载荷矩阵, 发现其中的“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一题项在两个因子的载荷均相近, 将其剔除;最后用保留的22个题项进行第三次因子分析, 此时数据结果显示量表的KMO值为0.902, 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2170.989, Sig.=0.000<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 并同时观察碎石图, 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在第4个因子处出现拐点, 此后碎石图坡度趋于平缓。用保留的22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因子载荷矩阵。由此发现, 22个变量提取4个公共因子后, 公共因子解释了变量的大部分变异, 4个公共因子累计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54.006%, 每个变量都在其中的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值 (大于0.48) , 而对其他公共因子的载荷值较低。分析各因子所包含的题项, 可以用如下因子进行解释。

因子1:包括问题解决能力、灵活性、沟通能力、诚实、创造力、影响力、自信、系统思考能力共8个变量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 可以解释和命名为“人际能力”。

因子2:包括关注经济、关注社会、职业规划能力、创业经历、行动力、把握机会、职业能力开发共7个变量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 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可以解释和命名为“职业潜能”。

因子3:包括自我管理、时间管理、抗压能力共3个变量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控制的能力, 可以解释和命名为“自我控制”。

因子4:包括乐观、毅力、长远眼光、抗挫能力共4个变量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 可以解释和命名为“积极乐观”。

(二)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1. 信度检验

为了保证量表的有效性, 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量表的信度检验通常利用Cronbachα系数进行检验, 当Cronbachα系数在0.8到0.9之间时, 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当Cronbachα系数大于0.9时, 量表的信度高。通过SPSS17.0分析可知, 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是0.922。

2. 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量表的效度, 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适应性检验, 如果KMO检验系数大于0.7, 那么该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对所有题目进行效度检验, 结果显示KMO值为0.915, 适合做因子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人际能力、职业潜能、自我控制、积极乐观是影响我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 大学生的教学模式应多元化, 在课程与教学中以就业素质开发为人才培养目标导向, 基于社会需求系统地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变, 注重学生人际能力、职业潜能、自我控制、积极乐观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调整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契合度。

第二, 推进校企之间的合作、联合和对接, 使学生有机会到实习基地实习, 并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不仅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能对自己各方面就业能力的提升有更清楚的认识, 推动高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责, 提升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如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 设置心理学相关课程, 为学生多设计搭建活动平台,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并通过鼓励和奖励并行的方式提高其自信心, 这些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就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 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2018届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 使用实证研究工具, 深入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操作层面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玮, 唐一鹏.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64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7 (03) :57-63.

[2] 彭树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4 (06) :61-65.

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 番茄的种植范围非常广泛,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农产品。为了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番茄,就要通过对其整个生长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避免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为其生长品质提供可靠保障。基于此,对番茄的种植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论述,能够为番茄种植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番茄;种植;病虫害;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番茄作为一种绿色健康营养的食品,人们对于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就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番茄高产稳产。在番茄实际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种植环境和病虫害的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就可能导致其生产过程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其质量和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要结合番茄生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种植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而确保番茄能够健康生长,为其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1 番茄种植技术要点

1.1 温度

番茄属于喜温植物,光照和温度对于其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对其生长温度进行充分重视,要结合番茄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给予其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生长温差,进而为番茄的快速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番茄能够快速积累养分,番茄植株能茁壮生长,相应的其也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进而能够抵御病虫害的影响,为番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1]。

1.2 湿度

湿度对番茄的生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番茄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湿度的要求不尽相同,尤其是在番茄发芽、出苗及分苗定植后的缓苗期,需要较高的湿度环境,进而为番茄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而番茄的其他生长时期对于湿度并不敏感,不需要较高的湿度,维持在一般的生长湿度即可。在番茄定植前、开花期及转熟期等要对水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避免浇水过多阻碍番茄正常生长发育,其他阶段则需要确保水分供应充足。总之,要结合番茄对水分需求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而确保番茄能够生长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中。

1.3 施肥

肥料是保障番茄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番茄的整个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肥料较多,只有为番茄提供充足的肥料,才能保障番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在番茄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肥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施肥,为番茄提供充足的养料。在番茄生长前期,对于氮肥的需求量往往较大,此时要加大氮肥的供应量,确保番茄能够茁壮生长。随着番茄进入生长后期,番茄对于氮肥的需求量逐渐减小,而对钾肥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此时应加大钾肥的供应量。在番茄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于磷肥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平稳,因此,要始终坚持施加磷肥,进而确保番茄植株能够得到持续的磷肥供应[2]。

1.4 注意事项

种植番茄之前,要对种植土壤的肥力进行检测,对于肥力充足的地块可以适当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尽量优先利用土壤自身的肥力,避免施用过多的肥料而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由于我国早春温度往往较低,不利于土壤自身养分的充分利用,因此,此时应适当进行追肥,5月适当减少氮肥的追加量,提高钾肥的施用量。在温度较高的秋季,土壤中的有机养分含量较高,此时不可追加肥料。栽培越冬番茄时,应在夏季利用休闲时间种植甜玉米,合理进行轮作,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3]。

2 番茄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对于番茄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控制措施,为番茄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确保番茄健康生长。1)切忌连作。对于番茄种植而言,不宜长时间采用相同的种植方式,最好能够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进行种植,避免相同种植方式导致番茄生长环境中滋生病菌和害虫。2)结合番茄的种植环境优选适宜的番茄品种,确保番茄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要对种子和种植土壤进行充分的消毒、杀菌,并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通过调整栽培时间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期[4]。3)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番茄植株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其茁壮生长提供可靠保障。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番茄病虫害所造成的污染小,能够将对番茄品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程度。1)可以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投入适宜数量的害虫天敌,避免对番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以菌治虫。根据番茄害虫的生长习性引入对其生长繁殖会造成不利影响的细菌,进而将害虫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3)用植物抗病诱导剂、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农用抗生素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5]。

2.3 物理防治

1)对番茄种子进行全面的灭菌处理,可以采取晒种、温汤浸种及干热灭菌等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从根源上杜绝病虫害的传播源头。2)充分利用太阳能,在不影响番茄生长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室温度,通过高温闷棚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病虫害对番茄植株所造成的不利影响。3)有效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取黑光灯和高压汞灯对害虫进灭杀处理,能够将对番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4)在害虫繁殖期,可以借助性引诱剂灭杀害虫[6]。

2.4 化学防治

1)准确把握病虫害的防治时间,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能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较高的防治效果,因此,要抓住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及时采取对症下药的防治方式进行有效的控制,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2)对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其发展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施药方式和器具进行防治,进而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施加量,并且能确保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将病虫害所造成的为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应遵循适时、交替、科学的用药模式,在化学农药的选用过程中,要对其毒性和残留性进行调查研究,优先选用毒性小、殘留低的化学农药。在化学农药的施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其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施用,严禁随意改变化学农药的使用浓度和次数,以避免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药物的防治效果。

3 结语

为了确保番茄能够茁壮生长,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方法,避免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在番茄实际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采取适宜的种植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番茄的健康生长提供可靠的保障,促进番茄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确保番茄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 杨子成.大棚番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7(13):39.

[2] 孙泽碧.露地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7):71-72.

[3] 卜雅琼,苏东升.温室春季栽植番茄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6(12):92.

[4] 宋智刚.试论番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预防[J].农技服务,2017(3):30.

[5] 任幸荣.浅谈温室番茄种植技术[J].石河子科技,2017(2):1-2.

[6] 刘欣.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5):89.

上一篇: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经济专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