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金融风险指金融市场参与者在金融活动中对未来结果不确定性的暴露。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金融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四类,以这些风险为基础,金融风险管理也分为相应的四类。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众多传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促进了包括行为金融学和经济物理学的新金融学的发展。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参与者并非完全理性,而以物理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物理金融学则认为金融市场是复杂非线性系统。

金融风险是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金融活动以来,金融风险管理就成为经济和金融体系必然的组成部分。近30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而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体系的崩溃却宣告了固定汇率制度的衰落,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更加频繁和剧烈。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灾、1990年的日本股市危机、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I Management)的倒闭以及最近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等等,都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文将就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回顾,同时讨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就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一、有关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风险(risk)一词本身是中性的,即风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风险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特征,它来源于对未来结果的不可知性。因此,粗略地讲,风险可定义为对未来结果不确定性的暴露(exposure touncertainty)。

在风险的定义中包含了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或几个事件(结果)发生的概率(possibility)分布。因此,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应该对应着一定的概率。为了研究风险,对未来结果及其发生的概率就应该有一个精确的描述。但是从风险管理的实践角度来讲,未来可能存在的结果及其服从的概率分布特征常常是不可知的,因此人们在管理风险的时候,常常需要对此进行主观的推断。第二个因素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暴露。对于同样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类活动所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未来的天气状况对所有人来讲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它对不同的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天气对农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对工业和金融业等其他行业的影响。

有了上面对风险的描述,那么金融风险的定义就非常明确了。金融风险就是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在金融活动中对未来结果不确定性的暴露。这里的金融市场参与者主要指各类金融机构(公司)以及非金融机构(公司),一般不包括个体投资者。

进一步讲,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marketrisk),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2)信用风险(credit risk),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3)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缓解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4)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他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二、金融参与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及其理论依据

金融参与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规避风险(avoid risk)。一些公司认为,只要通过精细的管理,它们就可以完全规避各种金融风险的影响。其实这种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合理的:首先,风险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特征,即使没有直接的影响,风险也可以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以及顾客的影响而对其造成间接影响;其次,对公司的所有者来讲,完全规避风险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比如说,当公司的利润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增加公司的价值。很显然,此时如果采取规避风险的策略就无法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2)忽略风险(ignore risk)。一些公司在金融活动中往往忽略它们面临的风险,因此它们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管理风险。Loderer and Pichler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瑞士跨国公司都没有考虑它们所面临的汇率风险。(3)分散风险(diversify risk)。很多大的公司和机构往往采取“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的方法来分散风险,即通过持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并且相关程度很低的资产来达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本往往比较低廉。但是对于小型公司或者个人来讲,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似乎就不太现实了。同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也告诉我们,分散风险的方法只能降低非系统风险,而无法降低系统风险。(4)管理风险(manage risk)。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意识到,金融风险本身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现有的金融理论和工具(如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来对金融风险加以管理。比如说,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方法,金融参与者可以将其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分解,从而使其自身保留一部分必要的风险,然后把其他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如互换、远期等)工具传递给他人。

但是,为什么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也就是说,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对此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早期的金融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ller以及Modigliani指出,在一个完美的市场(perfect market)中,对冲

或称为套期保值(hedging)等金融操作手段并不能影响公司的价值(firm’s value)。这里的完美市场是指不存在税收和破产成本,以及市场参与者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因此,公司的管理者是没有必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类似的理论也认为,即使在短期内会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但从长期来讲,经济运行会沿着一个均衡的状态移动,所以那些为了防范短期经济波动损失而开展的风险管理只会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这种观点认为,从长期来讲,是没有金融风险可言的,因此短期的金融风险管理只会抵消公司的利润,从而削减公司的价值。

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风险管理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无论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还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需求都空前高涨。主张应该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各方认为,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主要基于市场非完美和风险厌恶型的管理者。

(1)现实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并非完美,因此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现实金融市场的不完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实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税收。这些税收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收益流(earning flow),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价值。由此看来,Miller和Modigliani的理论假设在现实经济状况下并不合适。其次,现实市场中存在着交易成本,而且交易的规模越小,成本越高。因此,相对于个体交易者来讲,公司能够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来进行各种金融操作(如套期保值等)。最后,在现实市场中,金融参与者也是不可能获得完全信息的。

因此,通过开展风险管理:首先,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从而避免因为现金流短缺而造成的紧急外部融资成本,降低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从而使公司保持良好的信誉状况;其次,稳定的现金流可以保证公司在投资机会出现的时候顺利地进行投资,相对于那些没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来讲,自身就可以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最后,由于公司比个体投资者具有更多的资源和知识优势,即公司比个人具有相对更加完全的信息,因此公司可以比个体投资者更有效率地开展金融风险管理。

(2)公司的管理者是风险厌恶型的(riskaversion),因此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增加公司管理者的效用(manager's utility)。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风险管理活动与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的厌恶有密切联系。Tufano研究了美国掘金业的风险管理战略,并且发现该行业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公司管理层所签订的奖惩工作合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公司的雇员和经理们特别热衷于风险管理工作,因为他们在公司中投入了大量的无形资本,这些无形资本包括了各种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以及特殊技能(specific skills)。因此,要求公司进行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就成为了他们保护自身所投入资本的一种自然反应。

总之,虽然目前对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真正理论依据还存在很多争论,但是勿庸置疑的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工具正逐渐为广大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所接受和采用,并且还在不断地被加以充实和创新。

三、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以市场风险管理为例

金融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以及操作风险管理。虽然各类风险管理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风险管理的过程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下面以市场风险管理为例,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说明金融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假设有一家在英国投资建厂的美国上市公司(以美元为货币基础,其股票以美元计价,即usdollar based),该公司在英国生产产品(以英镑作为成本计价单位,即costs in British pounds),并且将其产品销售到法国(以欧元为收益计价单位,即revenus in Euros)。同时假设该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maximize shareholder's value)为其管理目标。那么,该公司进行的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就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即识别(确认)风险、测度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1)确认对公司有显著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market risk factors),然后根据历史记录,对公司股票的收益指标等(如每股收益率)按照市场风险因素(如汇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以及商品价格等)进行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以上面的美国公司为例,假设对其每股收益率进行风险因素确认后的回归分析结果为:R(Firm)=0.2+1.3R(s&P500)+1.5S(EUR)-1.9s(GBP),其中R(Firm)表示该公司的每股收益率,R(S&PS00)表示同期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的收益率,S(EUR)和S(GBP)分别表示欧元和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上面的公式表明,该公司股票收益率水平与同期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的收益率以及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英镑对美元的汇率成负相关关系,并且通过公式回归系数的具体数值,可以判断这些风险因素对公司收益率影响的大小程度。比如说,可以看出如果美元对欧元升值1个百分点,则该公司股票收益率上升1.5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通过确认市场风险因素,然后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以及风险因素敏感度等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但是回归模型本身的一些缺点仍然无法克服。比如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统计参数是历史记录的结果,因而可能对未来状况已经不能成立;线性回归也许并不准确,因为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些关键的风险因素也许没有在回归模型中得到体现;模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也许是相关的。以上种种可能缺点的存在说明,仅仅通过第一步对风险因素确认,还无法为我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风险管理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掘更加精细的数据。

(2)在确认对公司有显著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以后,就需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测度(riskmeasurement),即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

目前,经常使用的市场风险测度方法(指标)大致可以分为相对测度和绝对测度两种类型。第一,市场风险相对测度方法(指标)主要是测量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与金融资产价格(收益)变化之间的敏感性关系。例如针对债券等利率性金融产品的久期(duration)和凸性(convexity)指标,针对股票的Beta值,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Delta、Theta、Gamma、Vega和Rho指标等;第二,市场风险的绝对测度方法(指标)主要包括常见的方差或标准差(variance or standarddeviation)及其后的半方差(semi-variance)指标、绝对离差指标(absolute deviation)、极

大极小指标(minimax)等以及目前在实务界占主流地位的风险价值指标(value at risk,VaR)。

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风险价值指标是通过一种利用统计思想对风险进行估值的方法获得,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定和管理的工具,则是由J.P.Morgan投资银行在1994年的Risk Metrics系统中提出的。VaR的定义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由于市场波动而导致整个资产组合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值。在数学上,VaR表示为投资工具或组合的损益分布的d分位数,其表示如下:Pr(△p<=-VaR)=a,其中,△p表示投资组合在持有期出内在置信水平(1-a)下的市场价值损失。举例来说,如果说某公司在95%的置信度下10天的VaR是100万美元,那么也就是说,在未来10天的时间范围内,该公司发生的风险损失超过100万美元的可能性只有5%。由于VaR方法能简单清晰地表示金融资产头寸的市场风险大小,又有比较严谨系统的统计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得到了国际金融理论和实业界的广泛认可。国际银行业巴塞尔委员会(BasleCommittee)也利用VaR模型所估计的市场风险来确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

通过上述对风险的定量测度,可以使公司明确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大小,从而有能力开展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定量风险管理活动。

(3)管理风险。一旦公司确认了自身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通过风险测度方法对这些风险有了定量的把握,那些公司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工具来对它们所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定量的管理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存在一种对所有公司都是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法。不同的公司,甚至是同一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规模都不一样,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风险管理策略。一般来讲,当公司认为其面临的风险暴露超过了公司可以承受的水平以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管理风险,从而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调整公司的操作模式(change operations),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操作对冲”(operational hedging)。比如说,公司可以通过调整原料供应渠道、在销售地直接设厂生产或者调整外汇的流人和流出量大小等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调整公司的风险暴露水平。公司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众多产品和工具来对其风险头寸进行风险对冲(riskhedging),也就是说,通过在金融市场上持有一个相反的头寸来抵消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目前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公司风险管理提供了充足的和多样性的产品选择。

衍生产品(也称为衍生证券、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其价值依附于其他一些更基本的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s)。这些基本的标的可以是诸如利率、汇率、债券、股票、股票指数以及商品价格等的传统资产,还可以是信用(credit)、天气甚至是某个滑雪胜地的降雪量等特殊标的。常见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远期(forward contracts)、互换(swaps)、期货(futures)以及期权(opti‘ons)等。近年来,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 counter,OTC)成功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衍生产品,如范围远期和约(range forward contract)、远期开始期权(forward start options)、障碍期权(barrieropti’ons)、两期期权(binary opti‘ons)、回望期权(100kback options)等。这些新型产品与传统衍生产品相比,可以满足更多公司特殊的风险管理目标,并且所支付的成本更低。

四、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金融实业界的具体风险管理运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主流金融学也给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许多重要的理论支持。而在主流金融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基石却是“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追求在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收益;金融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价格的变化互不相关,它们是遵循随机游动模型(Random Walk Model)或者布朗运动(BrownianMotion)的随机变量;收益率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今天的收益率与过去的收益率无关,因此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出现了种种无法用“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的异常现象(anomalies),如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呈现“胖尾分布”特征(fat-tailed distribution),即存在过高的价格波动以及过高的交易量,收益率具有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规模溢价”(size premium)现象和“价值溢价”(valuepremium)现象,股市存在的“周末效应”、“一月效应”以及价格波动的明显的自相关性(autocorrelation)特征或“持久性”(persistence)特征等。这些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对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主流金融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根植于主流金融理论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测度技术提出了质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克服主流金融学在解释实际金融市场异常现象时所暴露的种种不足,一类被称之为“新金融学”(New Finance)的研究逐渐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新金融学”研究的代表流派主要有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流派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经济物理学(Econophysics)流派。其中,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以心理学上的发现为基础,辅以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观点,尝试解释那些实际金融市场中无法被传统金融学理论所解释的种种复杂和异常的现象。而经济物理学则是将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特别是统计物理学)应用到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两个流派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复杂和异常现象中都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两个学派都还没有类似CAPM或APT等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出现,他们的一些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大多数主流金融学家们的承认。

新金融学研究对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最大冲击就在于对金融风险的准确测度问题,因为一旦风险测度出现偏差,那么下一步针对风险暴露所开展的风险管理活动可能就会失效,从而可能给金

融参与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新金融学研究表明,无论是金融风险的相对测度还是绝对测度指标,在理论上或实际运用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举例来说,风险的相对测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比例概念,并没有回答某一资产或组合的风险(损失)到底有多大。另外,相对测度指标对测度对象的依赖性较高,它们无法测度包含不同市场因子或不同类型金融产品组合的风险,因此也就无法比较不同资产的风险大小。而对于绝对测度指标而言,当实际市场不满足“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时,最主要表现在当资产收益不满足正态分布时,方差(variance)以及VaR等指标的准确度都将大大降低。以VaR为例,在正态分布假设下计算的VaR值,常常会低估实际的风险,而在低估的风险值下进行运作,可能会使金融机构遭受巨大的损失。同时,近期的研究也表明VaR本身不是一种一致性的风险测度(coherent measuresof risk)。比方说,VaR不具有次可加性(subadditive),即多个资产的组合VaR可能会大于单个资产VaR的总和,因此不能用VaR来进行投资组合的优化。而且VaR也无法说明资产损失超过某一界限的幅度究竟有多大,即无法说明极端波动状态下的资产损失情况。因此,也有学者提出用满足一致性风险测度标准的Expected Shortfall来代替VaR指标。最近,Sardosky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用传统的移动平均、指数平滑、AR5等方法,还是用GARCH类模型,都无法给参数类VaR找到准确和统一的波动参数估计。因此,不同估计方法得到的参数类VaR模型在计算同一资产的风险价值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偏差。Wagner and Marsh的研究也发现,即使采用t分布的GARCH模型来为收益波动建模,由于极端波动的小样本特性,也会使现有绝大多数的尾指数(Tail Index)估计方法低估金融收益的尾部风险值。

五、主要结论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线性的“均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通过理性预期进行投资决策,并且以线性形式对信息做出及时反应。这一理论假设表明,由于市场信息得到了及时全面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金融资产价格的未来变化与历史信息无关(即对时间的无记忆性),资产收益率应该服从正态分布。

然而,经济物理学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具有“非均衡性”以及对时间的“长期记忆性”等特征。同时,行为金融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投资者在作决策的时候并非完全理性,他们并不能像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那样会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详尽的分析,而是常常不能充分了解到自身所面对的状况。他们往往会有认知的偏差(Cognitive Bias),往往以经验法则或直觉作为决策的依据,反映在投资行为上,则会产生所谓的“反应过度”(Over 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 Reaction)等非理性现象。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特别是如何在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中引入非线性科学以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从而使金融风险管理更加符合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市场实际运行规律,无疑将是风险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责任编辑 叶光雄)

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高中物理教学倍受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核心素养的背景的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重点强调了物前沿言知识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要将核心素养和物理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高中生科学的素养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促进高中物理教学,以期为高中物理前沿知识教学、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前沿知识;策略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高超的技术,还需要有创新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我们现代的社会,物理是推动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础学科。尤其是物理的前沿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先头军。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前沿物理知识,就能立足于社会的不败之地。当然在我们高中物理教学中,丰富多彩的物理前沿知识为我们物理学习加入了“催化剂”,不仅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物理前沿知识部分和物理基础教学部分。物理基础教学主要是包括光学、热学和力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而物理前沿知识主要以比较热门的物理科技知识,例如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目前比较热门的先进科技内容。但是现代教育和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高中物理主要立足于基础知识,但是教师和学生往往忽略了物理的前沿知识。实际上在我们高中物理教学中,前沿知识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谈谈高中物理前沿知识教学的策略。提高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促进高中物理教学。

一、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前沿知识教学实践目标

1.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物理的原理,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高中物理教学中,好多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好多学生对于物理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不能理解,导致他们在物理课堂上“迷失了方向”。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提倡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时进行一点“跳跃式”学习不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利基础知识的深化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的前沿知识,不仅仅让学生对物理的原理更加清楚的认识,而且还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物理的基本框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物理前沿教学,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性要探究其物理结构和原理。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好奇心理,就会主动的投入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去。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对物理的框架有个基本的认识,主要对物理的框架了解了,懂得了物理的原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3.让学生更好的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一些先进的物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尤其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本外的物理前沿知识,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科学观。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前沿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前沿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一线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前沿知识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笔者总结出三种教学策略:多媒体展示、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方法多样化。

1、通过多媒体进行物理前沿知识的展示

在现代教育和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中。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因为多媒体有图文声形并茂的特点,可以多角度的刺激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众所周知,物理前沿知识比较复杂的,我们仅仅依靠课本和几张图片,很难让学生认识到其原因和基本的框架。但是在物理前沿科技讲解的时候,教师如果没有让学生看到这个物理现象,学生很难对此现象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也达不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失去了前沿教学的真实性,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课前教师备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前沿科技的视频或者图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慢放或者停放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原理及其结构框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面扩大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些物理课本相关的前沿知识,这样可以减轻上课的负担,又可以激发学生知识的求知欲。所以让多媒体辅助物理前沿教学至关重要。

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策略进行物理前沿知识教学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在传授课本知识时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让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我们在讲解“激光”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激光”引入物理前沿。例如讨论激光手术和激光打印机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物理的兴趣,也符合“STS”教学的原则。

3、通过教育方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进行物理前沿知识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前沿知识大多分布在书本的科学漫步。由于物理前沿知识知识面比较广,而且好多前沿知识很难理解。在平时的讲解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且在高考的试卷中物理前沿知识占的分值比较少,所以在平时的上课中物理前沿知识往往一带而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让转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前沿知识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法等。在讲解万有引力的时候,分析航天飞机在绕地球飞行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坠落的案例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这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在课堂上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洪军.注重前沿物理教学,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3期

[2]赖肖冰,卞祖武.论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5年03期

[3]黄黎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渗透现代物理知识的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4]高娟.浅谈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03期

作者简介:王吉永(1985-10)男,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人,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物理学前沿知识与高中物理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临夏州康乐县为例》(项目编号:GS[2018]GHB3708)

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2月17日,以“大数据应用与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等嘉宾出席。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辦,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新华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承办。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有效凝聚了全国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量,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代,科技新闻传播者肩负着重要使命,王春法指出,科技传播要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宣传导向;坚持勇于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发挥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作用,密切与世界科技记者联盟的联系;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交流合作和品牌建设,提升学会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2017年“新华杯”科技传播奖同期颁出,该奖项自2015年设立,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旨在鼓励我国科技新闻工作者不断创作出优质的科技新闻作品,不断提高科技新闻作品的传播力,推动我国科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今年,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等4个团队获优秀团体奖,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黄堃等6人获优秀个人奖。黄堃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仪式上表达了十年来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工作的感想。他说:“中国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科技新闻行业的发展为科技新闻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我会将这个荣誉作为未来继续努力的新起点。”

颁奖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分别作了题为《数字丝路:大数据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探索》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调宣部王挺副部长,腾讯网龙兵华副总编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徐九武、周建强、郝建新、刘志军及常务理事、理事,科研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媒体记者等220余人参会。

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制药工程学科前沿;线上教育;翻转课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2020年,在第36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新要求[1]。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高校教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讨论,探索创新,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精品课程,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

高品质药物研发与制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是未来药物生产、研发和制造的主力军,但多数制药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有余而创新性不足,教学内容以教材理论为主、前沿知识不及时,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衔接不良,创新意识不足。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构建和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制药工程学科前沿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典型案例、热点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等,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专业发展问题,培养学生作为医药人的责任感和济世情怀尤为重要,也是实现制药专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改革需要创新课程注入新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2]。在科技兴国、大力发展中国智造产业的政策指引下,我国本科生数量逐年攀升,科学研究实力逐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90后”“00后”网络新人成为本科生的主流群体,这些本科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习惯网络生活,并熟悉从网络平台寻找各类信息。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教学效率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亟须结合社会需求和药学本科生的培养特点,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教育创新之路、课程改革之法。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是面向全体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本科生开设的学位必修课,是以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病理和药理学、药剂学为理论基础,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技术手段,与中药资源产业开发保护和人工仿生药物合成策略紧密结合的一门复合型课程。課程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特征,强调学习医药前沿知识基础理论及现代生物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对医药行业生产前沿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药学相关的药材甄别与种质资源保藏、旧药改良和新药研发以及进一步学历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提高医药产业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素质、促进中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心新相应,为发展计”——创新教学的理念及思路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按照教育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3],由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创新一线经验的年轻博士组成教学团队。他们熟悉制药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丰富的国家新药开发、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和新药研发策略等一线科研经验,能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保持不忘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并逐渐改变老师作为主角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所求和社会所需为目标,持续更新教学内容,通过课前给出教学提纲和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课后通过QQ群、微信群、雨课堂等分享影音和文献资料,拓展和强化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的“三段式”新教学模式,做好学生的倾听者、引路人和陪练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效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环节引入新时代医药人如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等的先进事迹,树立行业偶像,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理想信念积极、基础理论扎实、业务能力精湛、道德情操崇高的“四有”优秀药人;通过创新课程教学,为专业培养储备人才,以发展人才促进行业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课程、人和社会共同发展。

三、“与时俱进,聚焦前沿”——持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是建立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制剂和免疫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学科前沿课程。教师以制药工程前沿相关专题抓手,如大数据与制药、抗肿瘤药物、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未来等为单元,让学生了解制药专业前沿发展动态。

(一)教学内容实时更新,紧扣学科前沿

随着4G、5G网络的普及,各专业领域的信息交流愈发频繁,教学资源传播愈加广泛。制药工程学科前沿可以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同类学校的教学资料为参考,利用国内外MOOC平台的教学资源,如“Coursera”“Udacity”“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参考最新发表的Nature biotechnology、Journal medicinal chemistry、Natural products等药学相关科研文献,紧扣最新国际药物研究前沿领域热点,始终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坚持实时淘汰过期知识,搜集教学素材、制备课程视频和课件,与学生共同探讨人工化合药物、天然产物、生物制品、新型制剂及器械等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课程可增加抗病毒感染专题,着重介绍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尤其是病毒的RT-PCR、全基因组重测序、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等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让学生学习疫苗毒株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原则、了解疫苗的生产工艺及全球疫苗研发进展,探讨未来病毒检测和防治可能的发展方向[4],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可培养学生追踪专业热点的习惯。

(二)专题式教学,聚焦专业前沿热点

药学研究热点广泛,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团队通过不断优化和凝练,整合了制药新机械、大数据与制药、中药的现代化、抗肿瘤药物和药用新材料等8个不同的热点专题,一方面通过QQ群、超星学习平台、腾讯会议等推送最新的专题文章、视频或PPT,督促学生在线自主预习,了解专题的背景知识,节约课堂介绍背景知识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共同讨论该专题涉及的基本科研思路、设计方法,锻炼学生利用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介绍大数据与制药——新药研发的策略与技巧专题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线上预习观看Living Proof大电影,让学生对新药研发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随后引入NCBI Database、TCGA、中国天然产物数据库等数据库及分子模拟软件简介[5],并介绍筛选靶点、检索先导化合物以及药物结构修饰等新药研发的策略与技巧,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使学生更能够深刻地理解制药的原则及程序,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并为其建立未来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四、知识共享,不断实践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室为主场,教材为基础,教师为主导,讲授为手段,冗长的说教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制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以前沿文献为媒介,利用网络媒体和多种信息交流和教学平台分享专业信息和知识,并采用“专题+问题”式教学、翻转课堂、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多元的教学模式,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线上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推进了“互联网+”课堂革命,各类线上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技术不断涌现。制药工程学科前沿以日常教学、科研、实践及国内外最新发表的药学期刊或会议资料、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素材为基础,整合凝练成不同专题,制作并不断优化教学课件,利用学校录播教室录课,形成每学期的教学素材库,随后通过QQ、微信、超星学习通、腾讯课程群、雨课堂等平台实现教辅教参资料、教学视频、案例库、习题库共享,逐步完善课堂信息化建设,通过线上教学资料推送、分组讨论、课后答疑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二)翻转课堂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制药工程学科前沿积极推广板书与多媒体、线上与线下、引导与互动、顺序与翻转等多元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维持学生对课程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授药物检测方法和原理时,教师可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将原来抽象、复杂的过程直观、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随后板书总结要点,使学生理解更深刻,从老师讲学生听转为学生讨论老师指导,从先上课后学习转为先预习讨论后重点答疑解惑,从固定教室教学翻转为实验室、药厂处处皆为课堂以及从在校大学生线下课堂翻转为每位课程群群友随时分享课程信息,实现课堂的角色翻转、时间翻转、空间翻转和受众翻转[6],推动了“启发思维”和“互动教学”的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式。

五、加强阅读与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并重

(一)阅读与案例分析,加强课内实践思维训练

课程从医药研究新方向和社会舆论热点出发,在每次专题前推送一些实时论文和案例资料,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中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课前课后查阅文献、检索数据库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生物信息检索与分析的能力;诱导学生深入了解大数据与药物创新研发的关系,认识制药工程的新途径、新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诱导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并引发学生深刻思考現行研究方法的利弊、舆论观点的正误。在此实践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强调将最新的科研实践、科研成果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从而发挥学科前沿课程理论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三大优势。

(二)参与科研和实习,加强课外实践思维训练

课程在学生基本掌握医药各知识模块内容的基础上,开拓了课堂教学以外的实践思维训练模块:利用学院和学校开放实验平台,开展药学研究生的生物信息平台信息检索、分子模拟软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PCR等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药物研发的研究方向,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相关科研工作,学习论文或专利撰写等科研训练;利用实习基地参观、假期社会实践、药企专家讲座等进一步缩短课堂理论与生产应用间的距离,使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药物研发、生产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就业创业积累实践经验,实现知行合一教学、培养创新实用新型人才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

六、多维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也应该破除“唯成绩论”。该课程采取多维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即过程评价,通过多平台与学生交流,从“课前预习和讨论——课上听讲和参与度——课后深耕和实践”多时间维度,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讨论参与度、实践操作、知识拓展”多角度给予评价细则,能从方面联合刺激学生的积极性,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不断总结经验,有效地进行课程的持续改进,打造“金课”,使更多学生获益。

经过连续2年的教学实践和创新改革,制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专题,将药学研发前沿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典型案例、热点问题、最新发展动态等相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与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科研兴趣,深化学生对制药学科专业领域的认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创新探索意识,引领学生对未来学业及职业进行深入思考、认识与科学规划。当然,在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教学和改革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教学团队也将不断总结、改进、完善和提高,为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2015-05-13). 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 王洪才,等. 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后现代大学来临及其回应[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 (2018-10-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4] 谭玉靓,唐标. 2019新型冠状病毒 S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2020,40(03):41-50.

[5] Abdeen,S.K.,Aqeilan,R.. Decoding the Link between WWOX and p53 in Aggressive Breast Cancer[J]. Cell Cycle,2019,18(11):1177-1186.

[6] 向晓寒,王霞. 基于微课的动物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9):304-305.

(责任编辑:淳洁)

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王志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些从事探索自然规律并以此为职业的科学家。这个群体不是完全自我封闭的,但是有一些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基本的判断都是在科学共同体内完成的。一般情况下,科研论文要在国内外公开杂志上发表。现在,我们强调国外多一些,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相对西方的科学而言差距很大,无论从科学家群体来说、从数量来说、从质量来说,差距都很大。另外,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国际上一些很好的主流杂志,都是在世界范围内聘请审稿人。杂志的名声是根据杂志发表的好论文而建立起来的。当然论文发表了也不一定对,即使很好的杂志,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也有错的,也有假的。但是,因为是公开发表,所以可以质疑,可以反驳,杂志也可以回应,这样经过多个来回,错误可以得到纠正。所以我们强调,第一,文章要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评审;第二,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第三,文章即使发表在好的杂志上也不是最终的定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科学共同体内,一个新的科研成果可能一时得不到认可,但不会永远得不到认可。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也是很标新立异的,但是最终它还是能发表。我认为科学界内部,科学和“伪科学”这样的争论基本上不存在。一个成果不被认可,一个结论错了,论文不予发表也就是了,很少提“伪”。之所以会有这个争论,跟新闻界有很大的联系。新闻界可以报道一些科学事件,但是重大的科学结论基本上要经过科学共同体比较严格的评审、在比较过硬的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后,才应该报道。否则,仅仅通过一些小道消息或研究者自己所说,会给民众一个误导,包括某些掌握资源分配的人也可能被误导。像水变油事件,就是在分配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媒体炒作产生了误导。

所以,关于伪科学,如果大家都通过正常的程序,如果没有媒体的炒作,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但是,如果其中还涉及到个人利益、商业利益,并且通过媒体炒作,那么科学共同体就有责任、有义务出来说话,指出它不是真的。

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关于科学最大的分野不是科学和伪科学,而是科学和非科学、科学和反科学之间的分立。对于科学是什么,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弄清楚什么是非科学,跟非科学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是科学。

为什么科学和非科学这个本来非常清楚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却成了争论的问题?这主要是现实中的两个问题引起的。一个是伪科学的问题。伪科学本身不是科学,但自己声称是科学,而且常常通过非共同体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科学。另外,非科学的东西同样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和影响。但是在中国的特殊的语境下,科学通常代表着正确,代表着有价值,如果不是科学,仿佛就是不正确的、无价值的,所以就要争取得到科学的认可。这是一个语境问题。媒体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而且大家都愿意看,其实就是这个特殊语境的社会背景问题。

另外一个是国外前沿的反科学思潮。反科学是针对科学主义的,但是,在我国反科学显然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反科学思潮认为,科学和技术有异化的倾向,其实这是哲学研究和社会批判当中很正常的事情。在我们这里问题就显得很严重,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还不是很发达。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反科学,就会被看成是与主流的要求背道而驰。反科学之所以现在不能讲,我想也是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问题。其实,伪科学和反科学都是可以研究的,但是伪科学应当有一个确定的含义,研究反科学是要了解它究竟是为什么批判科学和技术,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民间科学的数量和科研成果多年来迅速增长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事实,而学术界似乎无视这种情况,更未见相应的政策。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非共识重大原创新科技成果又常被打成“伪科学”,如三大伪科学冤案、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刘子华八卦宇宙论、李世辉典型信息法、多种非经典重大天灾预测法等均被打成“伪科学”;进而又把阴阳五行、汉字优越论、中医等中华文化也打成“伪科学”。这不得不引发人们对“科学”、“伪科学”问题的深刻关注。因此,尽快明确科学定义,拿出切实有效的科学纲领有助于打破混乱局面,已成当务之急。

以现行的科学方法和现有的科学成果评判“科学”和“伪科学”,其权威性是值得怀疑的。已有的科学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然要尊重、要学习,并且在科研活动中应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要迷信,已有的科学成果并非绝对正确,即使已被公认的重大理论也可能被推翻或进行重大修改。前者如地心说、燃素说;后者如牛顿力学发展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达尔文量变进化论发展到包括生物大绝灭大爆发的进化论。由此可见,在(尽快)判断挑战性、重大原创科学思想、成果是不是科学时,科学方法、科学成果这两方面似乎都缺乏权威性。

只有坚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能真正的尊重自然、探求自然规律。我们认为,科学标准应是以科学精神为纲,正确应用科学方法,辩证地对待已有的科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阶段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混乱局面,以加快科学未来发展的脚步。坚持科学精神也将对中国科普政策、民间科学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我们现在的讨论,概念很混乱,什么叫科学、什么叫科学主义、什么叫反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我觉得概念问题要澄清。

什么是科学?和空间、时间、社会、人这些概念一样,科学属于大概念。大概念是比较难下定义的,而且下一个定义往往很难得到共识。但是科学的内涵还是基本清楚的,而且是公认的。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第二,它是一种研究活动,第三,它是一种社会建制。它的外延,虽然有分歧,但是,大体上也能取得共识,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社会科学,也可能包括人文学科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文学科不叫人文科学,它是非科学,非科学并不见得就没有意义,并不见得比科学不重要,有人说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孔子、佛

陀、耶稣、甘地这些人物,我觉得讲得很明智。

什么是伪科学?本身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但是还要冒充科学,而且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和危害,这才叫伪科学。如果只是自娱自乐,未给社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要使用纳税人的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思想混乱,那么这种东西就得反对。

什么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中性意义的,另一种是贬义的。中性的科学主义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整体的一般看法;贬义的科学主义其实也有两种,一种是科学方法万能论,比如说实证方法、理性方法、真理方法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一切学科;第二个就是科学万能论,因为现在的科学很发达,所以就有些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都能解决。当然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帮助可能有大有小,有些问题可能没办法干预,但是认为科学是可以包揽一切的,那肯定是错误的。

还有反科学的问题。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不一样,反科学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的,是反对科学方法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的,这样的反科学主义是对的。而反科学是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而且反对科学的核心价值,如实证主义、理性主义这些东西,所以应当把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区别开来。反科学有自己的群众运动,它是一个社会运动或者是一种社会思潮,但是当它一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就构成了“反科学一主义”。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

关于民间科学这个事情,这里面争论的其实是科学观甚至是人生方面的问题。民间科学这个问题特别复杂,包括对民间科学的研究者、评论者甚至民间科学自身,其实都是有意无意受到了没有想到的背后的一些东西的影响。

为什么叫民间科学?有人认为,民间科学完全可以自娱自乐,为什么要打着科学的旗号一定要进入主流科学共同体里头?这里面其实有很多远远超出这个事件本身的背后的原因,诸如我们对于科学代表正确的强调,对于现在的主流科学成为资源的掌握者以及形成相应的这种体制等,由于其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导致民间科学必须要找到那个承认。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强调一种所谓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当然这是泛泛而谈,不过有一个不能有害于社会的前提,很多人把这个有害于社会归之于伪科学,但在本质上这首先不是一个伪科学的问题。危害社会是一个法律的问题,不用科学名义来欺骗的也有很多,现实经济诈骗也有很多,有经济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来解决。所以,在这样一种观念下,如果我们消解了背后的一元的、唯一占有真理的、唯一代表正确的观念和方法,那么实际上这些问题就都消解了。在政治体制上我们还有一国两制呢,如果我们不把它视为一个权宜的策略,而视为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的话,甚至很针锋相对的东西都同样能够并存和多元,那么我们在科学上为什么就不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在一个宽泛的文化里,我觉得这些争论本来是可以消解的,可以多元共存的。也就是说,这样一种标准恰恰才是我们说的和谐,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代表各种利益的各方都可以有自己利益的一种表达,大家可以竞争。如《科普法》,大家争论可操作与否,其实都是表面的问题,实际上是把一方为主的利益推广到了整个社会,本质上背后是一种一元的观念的指导,至于可不可操作其实只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把一方的标准加到整个社会群体,变成一种普适的要求,就跟多元出现了冲突。因此,我呼吁倡导一个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以此消解对我们现实不利的一些争论,造成一种更和谐的社会状态。

刘华杰(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的伪科学问题很复杂,我在《中国类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只给出了伪科学的元定义。鉴于有人误读我的定义,现在我再次重复一下我在第132页给出的定义为:“定义A:把非科学的东西说成是科学,则此种声称是伪科学。”书中接着说:“注意,这个元定义并没有直接描述伪科学的实质内容,但阐明了一种规则。”提请注意的是,我的定义中,后半句的主词是“声称”,而不是“东西”。

举一例,假如你们看这一只喝水的普通杯子(用M代表,M是非科学),此时我声称(用c代表):“瞧一瞧,看一看,这是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按我的定义,我的主张C是伪科学,此元定义并不说M是不是伪科学。而有的人在此语境中恰好认为M是伪科学,这当然是不得要领的。

现在宋正海先生关注的是从《科普法》中剔除“伪科学”字样的问题,这本身并不要求在汉语中废除“伪科学”一词,甚至也不要求人们不可以反对伪科学。我重申,现在我仍然反对伪科学。过去我的一些做法欠妥,应当道歉,这只是就具体做法而言。我反对伪科学这一总的态度没有变,也不能变。

《科普法》中是否写入“伪科学”字样,当初立法时,就有不同意见。《科普法》的问题很多,“伪科学”字样问题只是其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要说的是,这部法律应当重写,并且应当改名为《科学传播法》。原有的《科普法》过分强调了某个部门的利益(如第12条),该写的许多内容没有写进去,不该写的套话却写了不少。

王淇(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时下,科学家们就“伪科学”争论不休,《科普法》一时也成为争论的焦点。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需要法律来规范吗?

首先,科学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法律是对公正的永恒诉求。可以认为,在涉及权利保障的情形下,法律的存在才既有必要性,又有正当性。关键在于,这部法律需要保护的权利何在?

该法规定“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公民作为权利主体,根据《宪法》第3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当然可以参加科普活动,也可以不参加科普活动,从权利的本质来讲,的确具备了权利行使的自主性,但是,权利本身所要求指向的利益何在?显然,它不过只是公民的自由,而无法上升到权利的层面。相反,《科普法》里很多国家积极能动的身影,在揭示了这一立法理念:科普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接受科普也是公民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宏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工作。如此一来,一方面,纸面上的权利主体直接面临着客体化的危险,另一方面,科普这项事业的各级推动人,因为法律的授权取得了管理的权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毫不夸张地说,权利一旦萎缩,或者,权力一旦异化,都将与《科普法》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作为争论焦点的该法第8条规定: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这一被科学家的不同阵营用来互相攻击的法条,从立法技术上来看,是不折不扣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条文。所谓合“法”,是指它从形式上看,勉强能算符合法律

的“行为模式一法律后果”的规范要求,而所谓非“法”,是说它从实质上,违反了法律规范的精神。

一方面,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科学发展的规律,都告诉我们科学的认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极有可能在科学和伪科学的角力中,错失了科学,拥戴了伪科学。那么,法律在权衡科学的进步和科学话语权的归属时,基于利益衡量的思路,应当竭尽全力优先考虑前者,而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将潜在的压制合法化。另一方面,科学还是伪科学,科学家尚无定论,法律又如何做出裁断?况且,真正的法官,是时间的检验,最终,由历史事实来说话,确认所谓的科学是真还是伪。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旦超越这个界限,法将不法。另外,该法第30条这样规定:以科普为名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看出,“伪科学”在第8条出现之后,就再没有下文,万一有人从事“伪科学”的活动,能否按照第30条处罚?也就是说,可否将以科普为名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等同于“伪科学”?恐怕也不能这么简单处理。

最后,从该法的结构和行文来看,管理法的特色十分鲜明。对《科普法》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无论国家和社会是否提供各种科普活动,民众都能随时随地地获得他们需要了解的科技知识,而最大的遗憾就在于,除了规定“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之外,再也没有公民可以主张的权利了,国家和社会的组织管理也好,社会责任也好,保障措施也好,都有一厢情愿之嫌,而公民究竟怎么看待科普,想以什么方式接近赛先生,国家反而在所不问了。

蒋劲松(清华大学副教授):

在特定条件下,科学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伪科学也可能会有正面价值。例如,黄维当年在狱中从事永动机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这项伪科学研究产生了非常良好的统战效果,对社会很有利。这是伪科学在科学之外具有正面价值的典型例证。

伪科学活动也能产生正面的科学价值。科学哲学家已经证明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准则。这不是科学哲学家无能,而是对于所提议的任何一个普遍准则,科学哲学家都能成功地找到反例。伪科学活动虽然不符合科学活动的一般研究规则,而且往往达不到其预定的目标,却常常能产生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结果。李约瑟先生的研究工作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成就,都是那些一心要炼出仙丹的道士们所做的成果。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炼丹是伪科学活动,但不能否认其对化学的正面价值。

作为知识体系的伪科学可能会有科学价值。某个理论在科学上不能成立,没有足够的依据,如果把它当作是科学理论,那就是伪科学,但它在科学上仍然会有其意义。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里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康德的星云假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石。它从来没有被科学家普遍接受,严格推敲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其思路跟现在许多伪科学理论的思路差不多。但是,它对于后世自然观的突破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比很多实实在在的科学成就带来的影响更大。

作为社会建制的伪科学可能会有科学价值。现实中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有缺陷的,科学共同体得出的集体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的,因为很多外部因素干扰着科学共同体。《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描述了医学共同体由于受到大型医药公司非常深重的影响和控制,那些以科学名义发布的医学和营养学结论往往是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共同体之外的观点往往反而是正确的。如果把这些观点称之为科学,我们可以说这是社会建制角度上的伪科学,虽然它可能是真理。所以,在科学共同体已经受到制度性的外在力量干扰的情况下,外部力量对科学共同体的干预可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传统的科学社会学认为科学不应该受到特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否则就是伪科学。著名科学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的“立场认识论”认为,这种备受推崇的中立性,可能正是实现客观性最大化的障碍。在科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偏见、民族情绪、性别意识、阶级观念等非普世主义价值可能促进科学发展。这方面案例很多,如毕达哥拉斯的宗教观念之于数学研究,太阳崇拜之于哥白尼日心说,阶级意识之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之于生命科学等等。总之,由于科学自身的有限性,在特定情况下,伪科学可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罗嘉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与非科学分界的标准是越来越相对化了。托勒密学说属于科学早已不成问题,玻尔一度提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假说,同样被看成是正常的科学活动。近年来的“科学大战”中,占星术的“伪科学”帽子是否要摘去还成为了问题。当然,约束条件还是有的,这就是科学共同体的存在及其裁定。尽管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范式的更替),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会被彻底打乱。

蒯因和库恩以来,知识论科学哲学的整体论转折提出了科学形态的多元化问题。当前有一些学者认为:来源于古希腊的直至20世纪的西方科学,只是第一次科学革命,其特征是还原论的科学思想和公理化的方法。而正在到来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中,东方的整体论和实用化科学方法将成为最有利的工具。吴文俊院士还用“数学机械化证明”的成果和中国传统数学“寓理于算,不证自明”的特点来论证这种可能性。这种看法不仅肯定了科学形态的多元化及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也要求我们深化对科学的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有效的知行体系。

这样,我们就完全不能赞同把中医(包括其理论基础阴阳五行说)视作“伪科学”,进而断言“中国传统文化有90%是糟粕”的论调。1984年,李约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讲演,有学者问他对阴阳五行怎么看,李约瑟说:这也是一种“范式”。他不仅对阴阳五行在中国古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还指出“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实体而抓住了关系”。德国汉学家波克特认为阴阳五行是一种约定标准。这意味着可以将阴阳五行关系网络看作一个形式化系统。他不久前发文章认为“中医是成熟的科学,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伪科学”。著名哲学家葛瑞汉等人强调阴阳五行是一种关联性的思维,是分析理性所达不到的。近年来国内有些学者尝试用非实体主义的关系实在论、关系本体论来阐释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沿着这条思路下来的。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有关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反科学等问题的争论,迫使我们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学?我想提出的参考答案是,科学(以下所论及的科学均指自然科学)的首要内涵可能不仅仅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应将其拓展为人类有限的知行体系。

近30年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提供的分析、批判和描述表明,科学活动的本质并非如

自然之镜一般被动地反映现实呈现的世界,而是在仪器与工具(包括计算工具)所允许的水平上介入自然——由此所获得的理论假说与其说是表征客观的真理,不如说是人类操控世界的脚手架。因此,科学不单是理论性的,技术性也是自然科学不可分割的本质特征,尤其是自培根以来的现代科学应该视为技术化科学。正是基于这一视角,科学的实际目标不是(实际上可能是不必要)将理论知识上升到真理,而是在探究和建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将猜测性的规律(因果链)转化为行动的规则,科学活动从来就不必然地归结为追求正确无误的真理,而可界定为对操控世界的可能性的寻求,即我们可以将自然科学视为人类的有限知行体系。

面对潜科学、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之类的指斥,任何被认为或自诩为科学的知行体系都有辩护的权利和接受质疑的义务。谈到质疑,必须注意的是,一方面,任何人类的有限知行体系原则上是可错的,但是像现代科学这样的知行体系,已经建立起了复杂而庞大的知识网路、行动网络乃至信念网络,因而具有极大自我调节能力,要想从根本上动摇其理论根基,或者从外围引入根本性的创新,绝非易事,这可能是民间科学不太容易认识到或不太愿意承认的;另一方面,传统的知行体系也不可回避批判性的质疑,李约瑟在肯定阴阳五行思想甚至谅解沈括因为受其制约而错失发现置换反应的同时,也曾经尖锐地指出:“像五行论这种以一概全型的理论,由于长期被人毫无批评地接受,结果使这些化学现象,迟迟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这种情形究竟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那才是我们所要追究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就难为那些理论洗脱了。”出现此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在于对观念性的理论的神圣化,结果导致了以鲜活的现象比附具有无限解释力的理论,而不是从行动的效果反观知识的有限性并寻求更佳的可实现性。这种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做法所导致的思想惰性无疑是值得反省的。

赵南元(清华大学教授):

关于伪科学的问题,现在构成一种争论,实际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伪科学这个提法不应该写在法律上,没有可执行性,法律不能判断科学;法律确实不能判断科学,但是法律可以提倡科学,并不负判断责任。例如我们的宪法支持科学艺术,宪法不负责判断谁是科学、谁是艺术,但是可以原则上支持科学。《科普法》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延续了宪法的做法,它支持了科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批判伪科学或者说是反对伪科学。

有人说伪科学就是那些弄虚作假的所谓的科学不端行为。我觉得,这里有一点首先要弄清楚,伪科学不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它是一个科学界外部的事情,而科学不端行为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无论是抄袭剽窃、伪造数据,这些都跟伪科学没关系。

反对伪科学会不会打倒传统文化?这个说法也毫无根据。因为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伪科学是伪科学,如果非把传统文化混进来说成是科学,那科学有权声明它不是,这里面不存在打倒的问题。所以,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的地位,但是它不是科学就不是科学。

反对伪科学会不会妨碍创新?我想这个创新指的是科学的创新,艺术创新不包括在内。那么,反对伪科学会不会妨碍科学的创新呢?也不存在这个问题。科学创新只有放到科学内部才是创新,在科学的外部自称是科学,对于科学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肖显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些人持有科学主义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成了一个正确的代名词,成了一个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力量、权威和真理的存在,成了合法、合理、正确、有用、可行等的代名词。而现在,如果以科学主义的态度去反伪科学,不可避免地会强化科学主义的社会观念,导致更多的人把科学当成人类知识的唯一典范,当成获取幸福的唯一工具,当成真理和正确的化身,如此会反过来促使一些人把本不是科学的当成科学以获取利益,从而导致伪科学以新的形式和更广泛的方式出现。这虽然能够反掉一些伪科学,但却在另一种意义上强化了伪科学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科学主义,反过来又促使伪科学的产生及泛滥,这样是不能真正有效地从根基上反伪科学的。

由于科学主义是产生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反伪科学,首要的就是要反科学主义,在获得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走下神坛,还科学以本来面目,把科学的还给科学,使人们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使科学及科学文化不再成为我们社会的真理的化身、所有认识和行动的标准及指南,这样,伪科学才会减少或削弱。同时,也才能使人文走上正坛,提升非科学如人文社会科学等的价值,还非科学以本来面目,把非科学的还给非科学,非科学也就没有必要凭借科学的名义获得其合法性和权威,如此,人们也就少了一份伪造科学或者假冒科学的动力,伪科学也就会减少。如果不反科学主义,任由科学主义观念在中国盛行,那么中国的伪科学将会越来越多。

刘序盾(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文化委员会主任):

一段时间来关于“伪科学”的争论不断,而且不仅是在圈子里还在社会媒体上都展开了辩论。我以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起码不像过去那样不公开对阵,而是相互阴着报材料,总希冀着得到上方“圣裁”,然后挟着政治权力的威势一举攻克对方。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耳朵识字起就关注这个领域,各个大案和事件都亲身经历,对于今天的进步感慨颇多。兴奋之余,也发两点感想。

首先,科学研究要与政治问题相区别。不可凭藉行政的力量和政治权威的力量,来指认何为科学,何为“伪科学”。关于科学的真伪之争原本并不存在所谓的主流地位。比如上世纪80年代对于特异功能和气功的真伪之争,就几乎没有正反方政治地位的差异,起码是不突出。直到90年代揭露“水变油”骗局时还十分谨小慎微,生怕惹出政治问题来。不像后来想像的那样什么打假英雄以主流自居一付正气凛然的样子。反伪人士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处于非主流,承受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压力的,某些时候比较起来甚至是处于弱势,很有些反潮流的样子。

反对伪科学的群体什么时候趋向主流了呢?应该是在反法轮功的时候,这时的地位才产生了变化。

科学界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哪一方都曾经有过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来自政治权威压抑的经历和体验,因此避免争论中的政治化倾向和反对政治权威介入争论,应该成为大家共同恪守的规则。

再有,科学研究与法律的关系。科学就是对于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于人类自认为已知的某些领域的继续探索。而探索是不应该设置禁区的。记得当年揭露某人以推广“水变油”技术构成危害社会的经济诈骗行为的报道刊登出后,沈鸿院士曾写了个条幅给我,“大胆探索,谨慎推广”。这八个字道出了科学研究的真谛。科学研究要鼓励创造和创新,这里没有禁区也不应该预设,凡是公民都有思想和探索的自由与权利,不应该受到干涉和指责。你研究“水变油”、研究“永动机”都不违法,没有谁可以用法律的名义禁止。

法律应该管的是哪一段呢?它应该管的是后面发生了什么。你这个方法和理论未经过证实有效就去推广应用,自己聚敛了财富而对社会和他人却造成了危害,这才涉及到法律。事实上“水变油”也正是因为涉及经济诈骗才引出法律的介入,如果仅仅是研究,谁也不能以“伪科学”之名给定罪。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法律也要自重,不可管得太宽太严,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法官所能认定的,法院也不是科学研究的“裁判所”。

大胆探索——体现了对于科研未知探求的宽容态度;谨慎推广——体现了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严肃态度。当火药味争论变成理性平等的对话,当双方都尊重对方的权利并恪守自己话语和行为的边界,当媒体不再视哪边权势大就一边倒地倾向哪里,这对于健康我们社会的人文生态和科学生态,一定会大有益处。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整理摘编的只是研讨会发言的一部分。在本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主张用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即多元性和反本质主义来分析科学,认为科学不可能成为汇聚和囊括一切的整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治立发言认为,政治力量介入反伪科学可能会导致反伪科学异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岩认为,应该根据语境的不同来讨论科学的内涵,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和谐社会应该允许“伪科学”这个词成为一个中性词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编审林坚主张在普及自然科学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文科普”,改变目前科学与人文分离严重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马晓彤对中医做了定位、定性与定向的思考,对中医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做了说明,主张在现代化过程中复兴中医。

立法法前沿学术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应该积极贯彻与实施这一理念,开展双语课程教学,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然而纵观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由于其起步较晚,且部分院校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学制度也亟待改善。今后改革的重点与方向是加强全外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培养,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双语教学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定位;实施;教学设置

引言

2001年8月,我国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使用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要求从侧面印证了当今时代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我国高校应切实抓好双语教学,为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竞争提供人才保障,为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先驱者和引路人。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

(一)双语教材应能体现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学术动态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这是迈向世界的标志。因此,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为我国实现这一战略提供人才服务。高校双语教材应该是学生与世界连接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了解世界最新学术动态和前沿理论,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走向世界提供理论保障。双语教材还应该具有高度严密性,切不可出现错漏、误解等低级错误,尤其要注意对专业术语的翻译,要保证学生对其内容的正确解读。此外,还应注意教材内容的精简性,选择一些文化价值较高的著作或文章,提高学生的素养。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采取尽量尊重原版的原则,严格筛选、比对,按照学校情况和学生能力选择著作。

(二)双语教师应具有全球多元文化和创新性思维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顺利完成双语教学工作,就应以超高标准要求教师。首先,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开发、创造性思维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其次,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时代观念,不断学习,时刻跟进最新前沿学术动态,并能够将之运用到课堂中;最后,双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双语应用能力和现代科学教育技术能力,能够为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促进双语教学的高效有序进行。信息全球化对高校双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博学广纳,不断学习与之相关联的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双语课程应可从教学效果上使学生专业外语具有质的飞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练习。双语课堂是学生外语能力快速成长的土壤,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单词积累量,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切不可出现为了教学而教学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提前对上课所讲的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把握,避免将上课时间都浪费在对文章大概意思的理解上,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效率。课后,教师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学生复习和掌握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对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大有裨益。

二、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实施路径

(一)科学制定双语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教学计划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的的外在体现。因此,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实际情况,选取难度恰当的教材。例如可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教师也可针对一些难度较高的专业术语编写相关的中文讲义,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学时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将教学任务进行科学划分,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双语教学的开课价值,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

(二)完善双语教材内容设置与选择

高校在制定双语教学内容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以及学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比较合理的外文教材。教材一定要采用外文原著,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学生在双语学习中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前沿理论与最新学术动态,有助于学生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问题。

(三)构建双语的语言环境

环境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也能促进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例如,可举办外语演讲比赛、双语知识竞猜、有奖问答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四)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双语教学模式

语言的学习是通过长期积累而来,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需要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在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校要合理安排双语课程,保证学生一直处在不断学习双语课程的良好状态中。此外,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外语掌握状况来实施分层次教学,在不同年级开设难度不同的课程,顺应学生学习发展特征。例如,学校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应该更加强调基础,为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一年级由于学生外语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汉语,保证学生能够听懂课,加强学生对外语专业词汇的积累;二年级可以适当增加外语强度和难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用外语与教师和同学对话;三年级可以适当开展小组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四年级是双语教学的成熟期,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全外语专业课,为学生打造一个全英文的良好环境。这样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三、今后改革重点与方向

(一)加强全外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并积极安排国内双语教师去国外院校进行学术研讨与教学交流,培养教师专业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高校还应“引进”外教为学生授课,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许多实用技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般来说,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多数已经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并且许多院校的双语教师也具备一定的专业实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这说明双语教学的对象双方都具有一定基础英语运用能力,如果只依靠提高教学对象的英语能力来提升双语教学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改善当今双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科学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回避语言上的缺憾与障碍,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教师应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最新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提问式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通过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理论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外文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完善双语教学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外语掌握情况的综合测量,因此,考核在双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要以专业知识、外语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构成,并且重点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在考核中的比重,考核方式可采用全外文闭卷、演讲比赛、前沿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结语

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的一次创新性教学模式,更是培养国际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骄人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国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3-25.

[2] 马丹.高校双语教学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模式建设的思考——以金融学专业课程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04):99-103.

[3] 万明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及对策探究[J].课程与教材,2008(23):101-104.

[4] 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2013(06):121-123.

[5] 张卫华,李冬媛.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经验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09-111.

[6] 曹阳.论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233-235.

[责任编辑:刘凤华]

上一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影响因素调查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