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

2024-03-07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第1篇

专业论文

试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抹灰裂缝控制措施

试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抹灰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建筑材料逐渐进入建筑市场。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在易加工、质量轻、环保节能等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我国目前建筑中。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加气混凝土还存在着裂缝之类影响建筑安全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对砌块以及抹灰墙内裂缝的防治措施,旨在帮助更好的建造质量安全的建筑。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裂缝防治

传统建筑中较常使用的材料――实心粘土砖已经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变废为宝、节约土地资源的新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是新墙体的主要材料,符合我国建筑质量对保温、隔音、轻质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较强的推广价值。但在工程竣工后,抹灰墙的裂缝问题普遍存在,延误了工程的交工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材料的推广。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温度引起裂缝

材料本身会因为温度的变化产生膨胀、收缩现象,季节性温差、室内外温差以及昼夜温差的变化都会在材料使用初期影响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墙体由于温差变化产生的膨胀、收缩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膨胀系数的差异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这种裂缝在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经常产生,温差应力引起围护结构在内外膨胀、收缩的变形不一致,抹灰墙受两个反方向的双重压力,产生裂缝。

(二)干缩引起裂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材料为石灰、水泥、粉煤灰以及砂等水泥混凝土材料,胶结料居多,水灰比大,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膨胀,但也容易因高温失去水分造成收缩。经过研究测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缩值范围在0.30-0.45mm/m之间。

在使用这种砌块材料时,若是砌块本身没有采取干燥处理,在自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身含水率较高时就直接上墙,在抹灰后随着砌块中水分的逐渐散失,造成干燥砌块产生较大程度的收缩变形,内应力较大,加上外部温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墙体表面会有裂缝产生。这种原因导致的裂缝通常以以下几种情况出现:门窗两侧的角裂缝、墙体顶部与框架梁的水平裂缝以及填充墙与框架柱的竖向裂缝。

(三)施工不当造成裂缝

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属于人为裂缝,在施工时注意质量就可以有效改善。施工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砌体工程方面

工人施工时的不规范操作、偷工减料;施工建筑单位没有购买优质材料或是没有对材料进行现场取样调查;混凝土柱与填充前之间的拉筋安装不到位或是根本没有安装拉筋;工地施工现场砂浆比列的调配不严格等做法都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究其原因,是由施工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达标引起的。若是在施工时多加注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就不会出现竣工后返工的情况了。

2、安装工程方面

在一些建筑材料、管道的安装上,施工人员由于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建筑培训,穿墙套管、在墙体上随意开槽等现象十分严重。尽管事后会进行填补处理,但这些处理大多都只是形式主义,只要把墙面外的裂缝、漏洞遮住就好,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填补。久而久之,这些随意开设的槽位、洞口就成为了抹灰墙裂缝产生的隐患。

3、工程施工方面

由于目前建筑施工多为外包形式,施工队伍人员流失较大,专业性难以保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出现隐患。例如:抹灰层一遍成型,没有经过反复抹灰;墙体抹灰时打底过厚阻碍了加气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对基层的处理不到位;相异材料在结合部位尤其是洞口的周边没有加强处理措施,造成砌块的不牢固等。

(四)设计不当造成裂缝

设计上的失误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在设计时,一些设计时并没有对当地气候、水纹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分析,导致后期施工无法准确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的不当主要表现在一些几个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面:

1、自然灾害没有有效预防,地基没有进行加强处理,导致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的产生。

2、一些开发商以“设计不合理”的理由任意更改设计图纸来施工,局部尺寸的变动就很可能导致周围设计部位的不合理。像是窗体的大小问题,设计师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一些开发商为了整体美观效果,擅自将窗体面积扩大,造成施工时墙体受到的内应力增加,产生裂缝。

3、在建筑材料的设计上,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师们通常不会选用价格昂贵的材料,除非是建筑方有特别要求。但显然,在材料上节省的成本并不能够满足资金的需要,设计师们只能够在建筑构造上想办法。对一些建筑结构的更改或是加强做法容易造成墙体受力的不合理,加剧裂缝的产生。

二、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材料控制

施工中使用的砌块龄期应该是在28d到45d之间,比便减少砌块本身因周围环境因素产生的变形现象。在砌块的设计、选用上,不仅要满足强度上的使用要求,还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砌块的尺寸误差、抹灰墙的底层抹灰厚度以及墙体的平整程度控制。

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上,也要由其注意温度、水分的控制,尽量减少在使用前的形体变化。在装卸搬运的过程中,由于这种材料的硬度尚未达到钢筋标准,因此要求轻拿轻放,决不允许出现倾倒、抛掷的做法产生。在保管上,由于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并会在吸水后略微膨胀,因此在存放时一定要搭建防雨棚,堆放场地尽量平整,做好防雨排水措施。

(二)施工方面

施工前需对墙体进行考察,严格依照气体的尺寸,计算施工时灰缝厚度、砌块皮数以及拉筋的位置,保证拉筋在清体内的长度不低于600mm,且要增强混凝土墙柱以及砌体的连接力度,切勿出现通缝、瞎缝与透明缝。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事先进行工程施工项目培训工作,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在材料的选用上还是工程的施工上,都要严格遵守规定要求,不得投机取巧,以次充好。

结语: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建筑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建筑师们应深入到施工现场,切实了解施工过程,发现砌块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杨蓉.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抹灰裂缝的原因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8(02).

[2]王涛,马慧贤.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层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08(06).

[3]董晓芳,裴昌荣.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墙抹灰裂缝的控制[J].山西建筑,2010(34).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第2篇

相联处抹灰后产生裂缝的防治措施

目前,在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中,非承重墙均采用轻型材料如陶粒砌块墙体,然而在剪力墙与陶粒砌块相联阴角处抹灰后时间不长就出现竖向裂缝及横向裂缝、空鼓,严重影响墙体的美观,并且影响工程度的竣工验收,制约着工程的创优。

在齐齐哈尔市锦湖雅居纯水岸一期、二期工程中,项目部通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总结出一些防治陶粒砌块墙体抹灰裂缝问题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1、由于混凝土剪力墙与陶粒砌块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其线膨胀系数不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是砌块温度线膨胀系数两倍),温度应力超过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出现裂缝。

2、混凝土与陶粒砌块墙体吸水程度不同(吸水率不同)。陶粒砌块孔结构基本上是分散独立的多孔结构,此多孔结构“嘴小肚大”, 阻碍了水分渗透速度,吸水速度慢,而砼孔隙率小,吸水率低。

3、粘结力不同,混凝土与陶粒砌块为两个不同的基层砂浆与它们的粘结程度不同。

4、混凝土剪力墙与陶粒砌块墙体拉结未按规定要求做拉结筋未设或伸入陶粒砌块墙体长度不够。

5、施工工艺不当,施工人员对陶粒砌块的操作工艺了了解不够,砌筑方法不得当,上下砌块出现通缝,横竖向灰缝不饱满,灰缝厚度各密实度不均匀,墙面不平整、不垂直等质量通病。砌体横向变形时砖和砂浆的交互作用,竖向灰缝应力集中使砌块的整体强度和刚度降低,造成墙体裂缝。

6、抹灰砂浆表面收缩(水化收缩、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引起的裂缝。

7、陶粒砌块自身的因素(干缩值、收缩值、吸水性能等原因)。

二、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陶粒砌块墙体表面抹灰裂缝的产生,在施工中需采取如下措施:

(一)材料的控制:

1、严格控制陶粒砌块的出厂存防时间,砌块的出厂停放时间宜为45d(不应小于28天),保证陶粒砌块在使用前已基本具备较小的实际干缩值和较高的强度。

2、陶粒砌块进场后,因砌块存在“吸水后难挥发”的不足,必须对其砌块进行防雨覆盖。陶粒砌块吸水后膨胀,脱水后又会收缩,砌块的含水率越高相应的收缩值就越大。砌块上墙后,在完全约束的状态下,极易在表面出现拉应力使墙体开裂。

(二)砌筑工艺控制

1、砌筑时必须严格按施工图和标准图集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操作工人技术培训,熟练操作。

2、墙体拉结钢筋采用后植筋方法(植筋抗拉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拉结钢筋根据砌块的模数进行植筋,使拉结钢筋与砌块水平灰缝在同有水平面上。避免预埋拉结钢筋与砌块模数不对,拉结钢筋与砌块水平灰缝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拉结钢筋与砌块连接失去作用。

3、砌块与混凝土剪力墙接槎处竖缝预留20mm,采用1∶2水泥砂浆捣制至密实。

4、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5%,竖缝不低于85%,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之间,并随手原浆勾缝,勾缝时间控制在砂浆初凝前,深度约5mm。严禁出现瞎缝和透亮缝。

5、对设计规定的预留孔洞、管道沟槽等在砌筑前采用切割机按尺寸预先在砌块上切割,避免砌筑后开凿导致砌块松动、位移。切割的管道沟槽、孔洞在线管、盒放置后采用C20混凝土补浇。

6、砌块在墙顶与楼板或梁底交接处应用混凝土砖斜砌,敲紧、挤实,空隙处用砂浆填满(下部填充墙砌筑完7天后方可进行)。

(三)抹灰工艺控制

1、砌块与混凝土交接处均挂2φb4钢丝网片(梁、剪力墙与填充墙),混凝土墙、梁每边不少于150mm,砌块填充墙满挂钢丝网。

2、砌块与混凝土墙表面采用界面剂进行毛化处理,用1∶1.5水泥砂浆内掺胶,喷或用扫帚将砂浆甩到墙上,其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砂浆全部粘到基层表面上,并有较高的强度,有手掰不动为止。

3、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和易性良好的砂浆能涂抹成均匀的薄层,而且与底层粘结牢固,便于操作和能保证工程质量。 抹灰用砂浆稠度一般应控制如下: 底层抹灰砂浆为10~12cm 面层抹灰砂浆为10 cm 砂浆的保水性是指在搅拌、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砂浆中的水与胶结材料及骨料分离快慢的性能。保水性不好的砂浆很容易离析,如果涂抹在多孔基层表面上,将会发生强烈的失水现现象,变得比较干燥,不好操作。这样不但影响砂浆的正常硬化,而且会减弱砂浆与底层的粘结力,降低砂浆强度产生空鼓、裂缝。

4、砌块墙体抹灰必须分层抹灰,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要8~10mm为宜,当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固后,再涂抹后一层;石灰浆应待前一层发白后(7~8成干),再涂抹后一层。这样可防止已抹的砂浆内部产生松动,或几层湿砂浆合在一层,造成收缩率过大,产生空鼓、裂缝。

5、加强养护,防止抹灰层干燥过快产生龟裂,养护应在抹灰层表面已完全硬化时开始,一般在抹完1天后进行,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特别应重视门窗洞口四周和阳光直射部位的养护。

(四)各工序时间的控制

为了从根本上控制裂缝的产生,项目部对填充墙砌筑(陶粒砌块)、顶部塞缝、抹灰进行了施工时间的控制,专职质检员绘制表格记录,对各工序施工的时间、部位进行记录,没有质检员的允许,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控制程序如下:

陶粒砌块进场时间(出厂宜为45d,必须有28天)→墙体砌筑的时间→墙顶部塞缝时间(墙体砌筑后7天)→抹灰时间(顶部塞缝10天)。

三、结束语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第3篇

专业论文

试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抹灰裂缝控制措施

试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抹灰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建筑材料逐渐进入建筑市场。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在易加工、质量轻、环保节能等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我国目前建筑中。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加气混凝土还存在着裂缝之类影响建筑安全的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对砌块以及抹灰墙内裂缝的防治措施,旨在帮助更好的建造质量安全的建筑。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裂缝防治

传统建筑中较常使用的材料――实心粘土砖已经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变废为宝、节约土地资源的新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是新墙体的主要材料,符合我国建筑质量对保温、隔音、轻质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较强的推广价值。但在工程竣工后,抹灰墙的裂缝问题普遍存在,延误了工程的交工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材料的推广。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温度引起裂缝

材料本身会因为温度的变化产生膨胀、收缩现象,季节性温差、室内外温差以及昼夜温差的变化都会在材料使用初期影响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墙体由于温差变化产生的膨胀、收缩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膨胀系数的差异会导致裂缝的产生。这种裂缝在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经常产生,温差应力引起围护结构在内外膨胀、收缩的变形不一致,抹灰墙受两个反方向的双重压力,产生裂缝。

(二)干缩引起裂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材料为石灰、水泥、粉煤灰以及砂等水泥混凝土材料,胶结料居多,水灰比大,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膨胀,但也容易因高温失去水分造成收缩。经过研究测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缩值范围在0.30-0.45mm/m之间。

在使用这种砌块材料时,若是砌块本身没有采取干燥处理,在自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身含水率较高时就直接上墙,在抹灰后随着砌块中水分的逐渐散失,造成干燥砌块产生较大程度的收缩变形,内应力较大,加上外部温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墙体表面会有裂缝产生。这种原因导致的裂缝通常以以下几种情况出现:门窗两侧的角裂缝、墙体顶部与框架梁的水平裂缝以及填充墙与框架柱的竖向裂缝。

(三)施工不当造成裂缝

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属于人为裂缝,在施工时注意质量就可以有效改善。施工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砌体工程方面

工人施工时的不规范操作、偷工减料;施工建筑单位没有购买优质材料或是没有对材料进行现场取样调查;混凝土柱与填充前之间的拉筋安装不到位或是根本没有安装拉筋;工地施工现场砂浆比列的调配不严格等做法都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究其原因,是由施工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达标引起的。若是在施工时多加注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就不会出现竣工后返工的情况了。

2、安装工程方面

在一些建筑材料、管道的安装上,施工人员由于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建筑培训,穿墙套管、在墙体上随意开槽等现象十分严重。尽管事后会进行填补处理,但这些处理大多都只是形式主义,只要把墙面外的裂缝、漏洞遮住就好,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填补。久而久之,这些随意开设的槽位、洞口就成为了抹灰墙裂缝产生的隐患。

3、工程施工方面

由于目前建筑施工多为外包形式,施工队伍人员流失较大,专业性难以保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出现隐患。例如:抹灰层一遍成型,没有经过反复抹灰;墙体抹灰时打底过厚阻碍了加气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对基层的处理不到位;相异材料在结合部位尤其是洞口的周边没有加强处理措施,造成砌块的不牢固等。

(四)设计不当造成裂缝

设计上的失误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在设计时,一些设计时并没有对当地气候、水纹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分析,导致后期施工无法准确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设计的不当主要表现在一些几个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面:

1、自然灾害没有有效预防,地基没有进行加强处理,导致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的产生。

2、一些开发商以“设计不合理”的理由任意更改设计图纸来施工,局部尺寸的变动就很可能导致周围设计部位的不合理。像是窗体的大小问题,设计师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一些开发商为了整体美观效果,擅自将窗体面积扩大,造成施工时墙体受到的内应力增加,产生裂缝。

3、在建筑材料的设计上,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师们通常不会选用价格昂贵的材料,除非是建筑方有特别要求。但显然,在材料上节省的成本并不能够满足资金的需要,设计师们只能够在建筑构造上想办法。对一些建筑结构的更改或是加强做法容易造成墙体受力的不合理,加剧裂缝的产生。

二、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材料控制

施工中使用的砌块龄期应该是在28d到45d之间,比便减少砌块本身因周围环境因素产生的变形现象。在砌块的设计、选用上,不仅要满足强度上的使用要求,还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砌块的尺寸误差、抹灰墙的底层抹灰厚度以及墙体的平整程度控制。

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上,也要由其注意温度、水分的控制,尽量减少在使用前的形体变化。在装卸搬运的过程中,由于这种材料的硬度尚未达到钢筋标准,因此要求轻拿轻放,决不允许出现倾倒、抛掷的做法产生。在保管上,由于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并会在吸水后略微膨胀,因此在存放时一定要搭建防雨棚,堆放场地尽量平整,做好防雨排水措施。

(二)施工方面

施工前需对墙体进行考察,严格依照气体的尺寸,计算施工时灰缝厚度、砌块皮数以及拉筋的位置,保证拉筋在清体内的长度不低于600mm,且要增强混凝土墙柱以及砌体的连接力度,切勿出现通缝、瞎缝与透明缝。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事先进行工程施工项目培训工作,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在材料的选用上还是工程的施工上,都要严格遵守规定要求,不得投机取巧,以次充好。

结语: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建筑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建筑师们应深入到施工现场,切实了解施工过程,发现砌块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杨蓉.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抹灰裂缝的原因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8(02).

[2]王涛,马慧贤.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层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08(06).

[3]董晓芳,裴昌荣.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墙抹灰裂缝的控制[J].山西建筑,2010(34).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第4篇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00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厚。

2. 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00mm,管线必须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管线不宜立体交叉穿越,并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表面各加设一道Ф4@100宽6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3. 在房屋下列部位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内应配置抗温度收缩钢筋:

1) 当房屋平面有较大凹凸时,在房屋凹角处的楼板; 2) 房屋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3) 房屋南面外墙设置大面积玻璃窗时,与南面外墙相邻的楼板;

4) 房屋顶层的屋面板;

5) 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 4.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

5. 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

6. 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且不宜大于C40。 7. 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8. 露台板、厨房厕所板以及≤2m的多跨连续单向板均宜设置通长面筋。

二、 材料

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钙含量不宜大于8%。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0C。

2. 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拌制混凝土宜采用中、粗砂,不应采用粉砂和细砂。

3.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Ⅱ级灰的标准,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50%。 4. 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先做水泥适应性及实际效果试验。

5. 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当使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方可使用。

6.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能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7. 预拌混凝土中应控制中粗骨料(石子)的用量,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 8. 预拌混凝土中应控制混凝土的砂率,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现浇楼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严禁用细砂。 9. 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楼板、屋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20mm;高层建筑混凝土楼板坍落度根据高度宜控制在小于180mm,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楼板坍落度宜控制在小于150mm。

10. 严格控制现浇楼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180kg/m3。 11. 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270~450kg/m3,高强混凝土不宜大于550kg/m3。

12. 水胶比应尽量采用较小的水胶比,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6。

三、 施工

1.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测定其坍落度损失值,科学合理地确定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留置。

2. 预拌混凝土现浇楼板、屋面板宜采用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减缩剂。

3. 预拌混凝土现浇楼板中可采用添加纤维措施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4. 预拌泵送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当有离析时应进行二次搅拌,搅拌时间由试验室确定。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中任意加水。

5.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6. 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即每_不得不少于2只);对于Ф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即每_不得少于3只)。 7. 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此时应对混凝土浇板表面进行压实抹光;在混凝土的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8. 加强混凝土现浇板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0C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9.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10.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不宜小于8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至少60d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宜较其两侧混凝土高一个等级,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其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5d。 11. 模板及其支架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以及上层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第5篇

1 混凝土裂缝产生机理

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建筑材料, 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多样化以及各组成材料间物理化学作用的多变化, 致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 混凝土抗压性能良好而抗拉性能很差, 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8-1/20, 并且不与抗压强度成比例地增加, 其极限拉伸变形很小, 因而极易产生裂缝。通过近代仪器已经发现混凝土在受荷载以前, 在硬化后的混凝土内部, 尤其是在胶结料与骨料的界面上总是存在着大量的微观裂缝, 其分布有随机性, 而这些裂缝在外界荷载作用下或环境变化时会发展而形成可见宏观裂缝, 目前规范或规程按计算控制的主要是宏观裂缝。

2 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本身的影响

主要是水泥水化热过高,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以后,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 水化热聚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 引起急剧升温,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20—30℃甚至更高。由于结构物在一个自然散热条件中, 实际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的最初3d—5d。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 弹性模量的增高, 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就愈来愈大, 以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应力时, 开始出现温度裂缝。

2.2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收缩, 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实际所需拌合水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要多得多。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 其余的都要被蒸发掉。水分蒸发之后, 引起混凝土收缩, 当收缩受到约束时, 则产生收缩应力, 当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凝上的抗拉应力时, 则裂缝随之产生。

2.3 施工方面的因素

违章施工、不当施工造成混凝土裂缝, 夏季施工时由于运输车交通不畅耽搁时间, 在泵车出料时混凝上的经时坍损较大, 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较差, 现场工人人为加水, 造成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加水部分的混凝土水灰比和强度与原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同造成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凝缩裂缝和干缩裂缝。另外, 振捣方式不当引起裂缝不正确的振捣方式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而使混凝土面层开裂, 或造成混凝土砂浆大量向低处流淌致使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而在结构厚薄交界处出现裂缝。另外, 现场养护不当也是造成混凝土收缩开裂最主要的原因。

3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

混凝土的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 互不连贯, 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度变化, 养护不到位失水干缩的情况下, 裂缝开始扩展, 并逐渐互相连通, 从而出现较大的宏观裂缝, 严重的形成楼板上下贯通缝, 这就成为有害裂缝。这样的裂缝将对结构的承载力, 防火性、抗渗性、抗钢筋锈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危害。

4 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止措施

4.1 重视材料的选用

使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和大坝水泥等, 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伴随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 起到减小温度应力的作用。从而减少产生裂缝的充分条件。水泥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实验方法 (直接法) 》测定, 要求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7d的水化热不大于25KJ/kg。为降低水化绝热温升、减小体积变形, 混凝土一般不宜使用水化热高水泥, 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更不宜使用早强型水泥。因此, 在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其次是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以便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流动度条件下, 尽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按照基于绝热温升控制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四功能准则对配合比进行优化。最后, 掺用混合材料以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 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4.2 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

4.2.1 控制浇灌温度。

要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温差, 比较直接的措施是降低浇筑温度, 但其实施必须拥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 在特大型工程中可能才用得到。为了降低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到卸料, 泵送和浇灌振捣后的温度, 减少结构的内外温差, 一般按季节采取措施, 如夏季施工时, 则应以减少冷量损失、着手在整个长度的水平输送管道上覆盖草包并经常喷洒冷水、在浇灌混凝土时, 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灌、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等措施来缩小混凝土暴露面积以及加快浇灌速度, 缩短浇灌时间。在冬季施工时, 对结构厚度在1.0m以上的混凝土可继续施工, 但应保证保温浇灌、保温养护, 一般可利用混凝土本身散发的水化热养护自己, 并要求在混凝土未达到允许临界强度前防止冻害。

4.2.2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对混凝土浇筑, 应遵循“同时浇捣, 分层堆累, 一次到顶, 循序渐进”的成熟工艺。在每次浇筑中, 又分几层, 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 必须在上层混凝土初凝之前, 开始浇筑下层混凝土。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上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 消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上层及松动的石子, 并均匀露出粗骨料; (2)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 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 充分湿润, 但不得有水; (3) 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 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 应采取接浆措施。

4.3 混凝土的养护

裂缝控制技术措施范文第6篇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

1.1 表面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 水泥水化热很大, 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由于混凝土体积大, 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 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 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是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 贯穿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时, 由于逐渐降温产生降温差而引起的变形, 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 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 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 (拉应力) , 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整个截面就会产生贯穿裂缝, 成为结构性裂缝, 带来很大的危害。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控制措施

2.1 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择

2.1.1 水泥

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并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用量。与此同时, 掺加必要的混凝土掺合材料。延缓混凝土终凝时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必要时要增大粉煤灰的渗和量, 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及和易性的要求。

2.1.2 粗骨料

优先选用热膨胀系数小、含泥量低的骨料, 并强调骨料的连续级配 (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使用粒径大的骨科。因为一方面骨料本身的强度就远大于水泥胶体, 另一方面, 采用连续级配的骨料, 可以提高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所占体积, 能大幅度降低水泥用量, 从而间接地降低水化热。采用的碎石, 粒径5mm~25mm, 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 和易性较好, 抗压强度较高, 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 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升。

2.1.3 细骨料

采用中砂, 平均粒径大于0.5mm, 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 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升, 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2.1.4 粉煤灰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 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 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 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 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 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 采用外掺法, 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2.1.5 外加剂和配合比的选择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t在20℃~25℃以下时, 才能保证混凝土不开裂。而实际上, 要使混凝土内外温差△t真正小于20℃~25℃是非静困难的,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在选择适当的外加剂和配合比方面给予考虑、诸如选择掺加适量的减水剂、膨胀剂、粉煤灰等等。混凝土采用由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 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 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

2.2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2.2.1 合理分层分段浇筑

保证所浇捣的混凝土没有冷缝, 即混凝土先后浇筑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可根据面积大小和混凝土供应能力采取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全面分层适用于基础长度和深度都不是很大的情况。分段分层适用于基础长度较大而深度不大的情况。斜面分层适用于基础长度不大, 但是深度较大的基础。分层的厚度为300mm~500mm且不大于震动棒长1.2倍。分段分层多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 一般踏步宽为1.5m~2.5m。斜面分层浇灌每层厚度30cm~35cm, 坡度一般取1∶6~1∶7。为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蓄热量, 减少水化热的积聚, 减小温度应力,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大多采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 每层厚度控制在300mm。

2.2.2 改进混凝土的振动工艺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 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 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 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 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 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 提高抗裂性。浇捣时, 振捣捧要快插慢拔, 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 避免过振或漏振, 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 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2.2.3 改进混凝土的搅拌工艺

现在混凝土多为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的搅拌在搅拌站进行, 原材料计量准确, 搅拌均匀。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 要求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低温井水拌制混凝土, 骨科放置在遮阳篷中, 避免阳光直晒;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 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 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 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10%或节约水泥5%, 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混凝土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s, 确保搅拌均匀。

2.2.4 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1) 降低混凝土的出站温度在搅拌站内的搅拌筒上搭设遮阳棚;在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池中加冰块降温;堆高砂、石骨料, 从砂堆、石堆底层取料;提前1d用水喷淋石子降温;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的出站温度。 (2) 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为降低混凝土浇注温度, 采取浇注前对钢筋、模板表面洒水降温;避免模板和新浇注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尽量利用气温较低的傍晚和晚上进行浇注等措施。 (3) 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浇注过程中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 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温度回升。除此之外, 搅拌运输车罐体、泵送管道保温、冷却也是必要的措施。

2.2.5 严格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 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

2.2.6 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

对于厚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 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 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 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3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条件比较复杂, 具体施工中要靠多观察、多比较, 多分析、多总结, 并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是可以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类型进行分析, 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选择及施工方法为出发点, 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上一篇:乐高创意设计教学范文下一篇:老干部学习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