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2023-09-23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审美鉴赏教育对高中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教师应该真正领会核心素养的含义,让核心素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审美鉴赏教育对高中语文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对语文审美鉴赏教育有一个清晰且具体的认知。其次,教师需要研究审美鉴赏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施中的策略、方法,探寻学生易于掌握的方式,以此逐步实现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
一、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接触审美鉴赏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而长大之后语文审美鉴赏对其日常工作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此导致越来越多的父母对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更加重视,希望高中学生能在教学中接触到更高层次的语文审美鉴赏活动。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重视程度上无法有效达到这种要求,即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高中管理者对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排序中都是将涉及语文背诵知识及升学考试内容等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对于见效较慢、对高中学生长远发展较为重要的语文审美鉴赏活动则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对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重视程度也不够,主要体现在教师将高中学生审美鉴赏方法和答案作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考技巧,在教学中并未传授高中学生较为专业、系统的审美鉴赏方法。

(二)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每个高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其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独一无二,由此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观察倾向。因此在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过程之中也必须要有独特性,要有针对性地根据高中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目前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常常用“对吗”“是这样吗”等千篇一律的方法。这固然有一定合理性,但忽视了每个高中学生对审美鉴赏的独特性认知,很多时候并未起到鼓励和赞扬的效果,引导高中学生积极对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体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及审美表达等方面的阐述不足,而这些阐述恰恰是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活动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是该项教学活动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不足

在当前课程中,教师通常会对语文教学作品鉴赏侧重点进行有效设定,但实际上每个高中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对语文作品的鉴赏切入点及关注点也各不相同,教师这种有意识的引导与高中学生自己的本身意愿错位,忽视了高中学生在审美鉴赏中的兴趣所在,容易造成对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学习兴趣的忽略及激发不足。
二、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的教学策略探究

(一)增强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培育教学在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水平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有效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教学水平及质量。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对其与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水平之间的联系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首先,积极搜集和掌握与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教学相关的资料,切实掌握当前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教学工作现状,把握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制订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教学策略和方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及具备的条件,灵活地选择时间开展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教学工作的提升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要利用休息时间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水平,为更好地开展高中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教师之间应该进行培育教学工作的探讨,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加深对培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取長补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并培育良好习惯

培养高中学生对审美鉴赏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有效完成,而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大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的教学力度,并持续开展各项工作,通过潜移默化不断积累从而有效实现。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长久开展该项工作的心理准备,并在日常语文审美鉴赏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以确保取得预期成效。活动开展初期,学生在审美鉴赏中表现较差,即便是在一段时间内其审美鉴赏能力及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也不应该放弃。同时,要积极加强对高中学生审美鉴赏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审美鉴赏学习习惯,并督促其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教师还要和家长有效配合,确保相关工作由学生独立完成或者绝大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以充分锻炼其能力并帮助其养成良好习惯。

(三)注重鉴赏表达,理解作品情感

教师还应该加强对高中学生审美鉴赏表达能力的培养,着重提升高中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内涵角度和领域内的理解。虽然高中学生对很多审美鉴赏的表达能力比较差,表达方式也有所不足,最终的表达结果不够精准,但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是高中学生对审美鉴赏表达能力提升的必然路径,必须加大对高中学生作品情感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高中学生与作品进行对话。在鉴赏活动中,高中学生应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有一定的认识并能自由表达,着重培养其对审美鉴赏的解读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对文学作品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想象,通过想象力来完善和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培养高中学生大胆想象能力,引导他们以想象为基础对文学作品情感鉴赏进行表达。这样就能够实现对高中学生审美鉴赏兴趣和想象力的双重提升,最终推动高中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培育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现实情况来看,高中学生审美鉴赏活动教学的有序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中所代表的美好,让学生具备发现、鉴赏美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审美鉴赏活动教学工作必须受到足够重视并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下去。

作者简介: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教育局高中语文教师。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从文化、艺术等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人文精神的构建。在对文学鉴赏教的作用与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学鉴赏课程安排、教学设计创新、文学考核、人文精神培养等角度进行策略制定,旨在通过高职文学鉴赏教学优化,促进教师及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 文学鉴赏 人文精神

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对文学素质教育水平提升有直接的影响,重视人文精神的构建,可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情感与审美能力等,有效促进个人良好心态、创造力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结合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文学鉴赏、文学内容分析、文学内涵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将人文精神的构建融入到教学中,这对实现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操熏陶以及审美能力等有积极作用[1]。

一.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对人文精神构建的作用

(一)有益于高职德育教育水平提升

文学鉴赏教学是以文学美感为基础,通过文学鉴赏可以净化个人思想,熏陶个人情感[2]。“情感艺术”指的是文学艺术,作者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大多饱含不同的情感。高职学生在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行联想与想象,从精神层面进行审美赏析,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情感表达,抒发自身的精神力量。学生通过文学鉴赏,可以从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提升,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方面有积极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学内容,增加学生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而且,可以从爱国主义、现实生活、精神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3]。

(二)有益于高职智育教学水平提升

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工作的开展,则需要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开设文学鉴赏课,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天宫文学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顿悟、灵感等方面的养成。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核心,在鉴赏学习中,通过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这对提高学生的想想、思维创新等方面有积极作用[4]。高职文学鉴赏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并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以及文化教育,而是以文学鉴赏为载体,并从文学艺术欣赏的角度,针对学生的文学思维、文学作品赏析、内在情感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这对提高高职文学鉴赏教学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

(三)促进审美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的综合发展

文学艺术是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激发以及个人情感培养为中心,其属于艺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的角度,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文学鉴赏教学过程中,将文学与影视结合在一起,利用课外活动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水平提升方面有积极作用。文学鉴赏教学可以调节学生的个人心情、维持学生的心理平衡,可以让学生烦躁的心情恢复到轻松自然。基于此,利用文学作品,可以勾起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有积极作用[5]。

二.基于文学鉴赏教学的人文精神构建策略

(一)合理安排高职文学鉴赏教学课程

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工作的安排,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其人文精神素质构建的基础。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现行文学进行针对性的定位与讨论,通过多角度的解读与分析,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性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品味。在高职文学鉴赏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并引导学生勇敢的书法自身的真实情感与想法,以自由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关于文学鉴赏的学习热情以及自主思考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要情感段落内容进行分析,并尝试利用其它表达方式来表达个人情感。高职文学鉴赏教学的课程设置,其中包含文学作品阅读、背诵、情感理解、深层次的文化艺术欣赏等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与作者之间形成思想共鸣,这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高职文学鉴赏的课堂设计,其中包含情感、艺术、文字等方面的综合调整,这对提高学生的情操方面有积极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机制

在高职文学鉴赏教学中,人文精神世界的构建,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创新,活跃高职文學鉴赏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手段,以此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在实体课堂上,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作者、作品的相关信息,以创作背景、作者背景等为基础,让学生的思绪可以更加贴合作者的创作感受。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与学生进行文学话题的探讨与分析,实时跟进国内、国外文学发展,这对促进高职文学鉴赏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多媒体的应用,其需要利用多媒体,并对课件资源方面进行优化,提高文学鉴赏的趣味性、生动性以及感染力,在视频、音乐、图片等角度,实现高职文学鉴赏教学水平的综合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见识、情感表达、人格魅力等,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职文学鉴赏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水平提升。文学鉴赏可以按照爱国文学、歌颂故乡的文学、还年有枪、歌颂爱情文学等,通过全面的选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被动鉴赏转变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融入到文学鉴赏中,这对实现高职文学鉴赏教学水平提升方面有积极作用。

(三)构建多元化的高职文学鉴赏考核体系

高职文学鉴赏考核机制,是在考核记忆与积累的基础上,完善文学鉴赏的考核标准,文学艺术本身并不存在标准的答案,需要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念融入到高职文学鉴赏的考核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系统,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动态的、全面的考核。在进行考核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人文精神世界构建等为目标。例如,课堂笔记以及课外阅读笔记的抽查工作落实,对强化学生的思绪记忆,情感记忆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要求学生记录自己读书时的感悟以及看法,并尝试关注课外文学作品以及不同角度下的不同文学观点,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课外文学作品收集以及课堂讨论是高职文学鉴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考虑以文学现象为课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资料寻找,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思考与已知结论不同的可能性。在高职文学鉴赏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能力,而且,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也有推动作用。教师可以以经典剧情与场景的现场演绎为基础,任由学生选择其相关喜欢的作品,或者以自行编写剧本、准备道具、选角等,将最后的成果展现出来,这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以及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中,其对文学作品的情感、逻辑、内在思想等方面有基本的理解,在剧情演绎中可以深层次的了解作者的思绪,贴近作者创作的思绪,在丰富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最终的考核结果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定,这对促进高职文学鉴赏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有积极作用。

(四)重视职业素养提升

提高高职文学鉴赏教学水平,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文化底蕴,则需要从职业素养提升的角度进行完善。教师在进行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开展中,需要将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目标,并从教学计划的角度进行调整,修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在保证素质教育以及文学鉴赏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将课内外的文学作品完美的融入到课堂中,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方面有积极作用。在重视文学系统知识讲解的同时,将文学作为艺术是作品,从情感性以及审美感悟的角度进行教学拓展,通过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并带动学生的情绪,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方面有积极作用。从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持续创新过程中,需要版主学生坚定自身的独立思想,打破程序化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重视传统文化教学,促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对学生的高尚情操养成方面有积极作用。

三.结论

终上所述,高职文学鉴赏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在这一视角下,从文学鉴赏教学方式、内容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进行优化,这对提高文学鉴赏教学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此外,挖掘文化作品中的深层次思想与情感内涵,从文化角度审视文化思潮,在教学实践中,发掘人文情怀与人生价值,重视文化艺术的学习,这对促进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构建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兰.浅谈如何上好高职文学欣赏课[J].读天下(综合),2019(19):0237-0237.

[2]杨利平.论高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主体性缺失[J].职业时空,2014,10(05):101-103.

[3]许辉,马燕妮.对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7):70-71.

[4]熊金星.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2):197-198.

[5]李秀媚.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教学模式的引入[J].职业,2017(01):92-93.

(作者介绍:梁英,沈克旻,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鉴赏 教学 体验

以往文学鉴赏渠道单一,通常为读本研读,现如今,受益于科技发展,网络、影视传播,让读者对于文学鉴赏有了更直观的对比、体验通道,从而可以感受更深刻。对于文学鉴赏教学而言,必须而且完全可以依据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这样,高校的文学鉴赏效果会更深刻。问题是,怎么样来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展开当代文学鉴赏课程教学,这会考验高校的文学鉴赏课程设置的初衷,考验文学鉴赏老师引导、教学水平。

1 高校文学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事实上,现代高校的文学鉴赏师资力量较从前有大幅度提升,教学设备也发生了根本改变。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真的比以往提高了吗?答案是未必。

1.1 引导方法不当 部分高校文学鉴赏课程受大学语文课程的冷落牵连,教师无心去真正引导学生进行优秀文学作品欣赏,这是其一;其二是,部分教师惰性心理作祟,贪图安逸,不愿深入备课,查找资料,不愿探索更先进、更有效的教育教学引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鉴赏的高雅殿堂;还有,教学水平不足,导致心有余力不足,自身能力欠缺,致使面对优秀作品时,根本无法解读其深刻内涵,当然也就无从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了。

1.2 学习意识不强 社会发展加速,经济发展迅猛,受利益驱使,当代大学生已经难以再如以往大学生一样,能安心于图书馆、教室欣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物欲横流的社会发展让大学生们无法规避金钱诱惑,现实的生存压力也让当代大学生难于甘守寂寞、清贫,活在精神世界里,追求阳春白雪已经不切实际。即使有心欣赏,也只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式,或者阅读一下简本,或者阅读一下简介,或者通过影视翻拍作品来解读优秀文学作品。

2 高校文学鉴赏课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先进教学手段替代传统的字勘句酌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多媒体、远程教学等的诞生,使得教育教学手段、渠道实现了质的改变,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一定比传统的字勘句酌式来得更有效、更直接,原因在于,一切都是快餐式教学,很容易导致阅读、欣赏、理解方面的囫囵吞枣现象,不求甚解的读者将会更多,过分依赖现代科技手段、忽略传统教学方法的趋势将会更为明显。

2.2 教学手段依旧流于简单 由于有了先进辅助教学手段,高校教师引导、教育学生学习、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力的动力会受到影响,会过分依赖于现代教学手段。如果高校老师一贯依赖这种手段进行教学,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欣赏作品。但是,现实中,这种教学手段正在越发地占居主导地位,因为其简单、便捷,而这恰恰恰也是其不足之处。

3 拓展高校文学鉴赏课教学手段

有效的高校文学鉴赏教学手段会加强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会对不同读者产生不同影响。如何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原著来领会作品内涵,因时、因势、因人不同而产生对读者有益的帮助,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学鉴赏力,这是一个合格的高校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1 初读、精读原著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就需要学生先阅读原著,对原著有大致了解以后,然后对文学作品的主旨有基本的把握;之后再进行精度细研,品味作品创作之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由此加深理解,获得理性分析认识,这样,不但可以欣赏到作品本身魅力,更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3.2 观看影视作品,对比作者与导演之间表达差别 读完原著,读者心目中对于作品基本印象已形成,但这时也还只是其个人印象、解读,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集体观看,要求学生观看过程中,仔细体会自我解读作品主旨与拍摄导演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发现个人收获与社会普遍状态之间的差异。同时,可以展开观影交流、讨论,加强师生互动,同学互动,交流各自理解、看法,印证学生对于作品本身印象的正确性,印证学生对于作品所描述的社会以及当前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判断的正确性。至此,学生鉴赏水平已经不是只阅读原著时的水平,这样的效果也非老师单纯作品讲解所能达到的。

3.3 回味片段 通过原创作品、影视作品精彩片段对比、回味,来加深鉴赏能力,要求学生写下读后感,写下影评、视评,加强不同作品呈现形式之中精华片段理解、记忆。由于每个人欣赏水平、角度、立场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人,不同心境、时间、场合,都会对作品同一个片段有不同感受,这样,如果能随时记录下来,并时常予以整合,对于作品理解就更深刻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才会实现根本的文学鉴赏教学所期待的效果。

4 小结

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了人类进步固然可喜,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赖这些手段,如果一味地沉缅其中,迷信现代科技,会让我们失之于简单,流之于形式,文学作品鉴赏尤其如此,期待高校文学鉴赏课程能灵活运用科技进步成果,让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有本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曾澍,王佑江.文学鉴赏原理(教学大纲)[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4(02).

[2]殷家麟.浅谈文学鉴赏[J].呼兰师专学报,1994(02).

[3]吴晓辉.文学鉴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08).

作者简介:付地娟(1980-),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审美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板块,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美学层面的审美水平,拓展审美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更好地进行美的创造。服装设计是一个既具有艺术性的专业,涉及非常多的审美内容,需要开展专门的审美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服务于服装设计的开展。主要就学生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整体审美能力、审美表述能力、審美创新能力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如何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 键 词] 服装设计;审美能力;教学

人的思维非常复杂,而在处理艺术方面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是审美思维,可以说审美思维在艺术性工作中占据着主导位置。服装设计作为一个艺术专业,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诉求,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者,不仅需要有极高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具备审美的表述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三种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服装设计者设计水平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张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美育工作的开展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丰富学生对美的理解与体验,还需要对其审美创造思维进行训练,这需要教育者将美育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才能在如何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训练审美创新能力层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多积累,抓紧整体审美能力的培养

服装设计工作涉及设计、制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从服装设计本身到其在社会生活中能否实现审美与实用的统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整体审美能力。作为一个艺术性的专业,服装设计不可避免地会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服装设计与美学之间的交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整体审美能力。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其中教师更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在课外时间多阅读美学相关的专著,对美学有着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实践教学中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更大的指导作用。

所谓的整体审美能力在服装设计专业表现出的主要是要将人放在整个设计过程的首要位置,明确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人的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从设计层面来看,学生进行设计主要是将自己想要做出什么样的衣服进行阐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灵感与素材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准确把握大众对于审美的标准,只有深入生活中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作品。

从成衣的制作层面来看,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服装设计就是将奇奇怪怪的想法融入设计中,将追新逐异当成设计,事实上很多想法因为不具备科学合理性,是无法在实际服装制作中制作出来的,在成衣制作方面,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审美的缺失,他们无法理解设计到制作之间的距离,对自己的作品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推敲,没有充分分析具体可行性。而整体审美就要求兼顾到美以及美的可行性,将美的理念从纸上复制到实际生产中,进入市场流通。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去动手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设计不断完善,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成衣的穿着层面来看,学生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在穿上这件衣服后是否感到和谐与舒适,这就需要在进行设计时,学生不仅需要从服装的样式来考虑问题,更需要从具体使用的材料、消费群体特有的气质、具体的穿着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服装设计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明确样式并不是决定服装美的决定因素,服装设计的美是从样式延伸到质量的整体考量。

二、重视训练,培养学生审美表述能力

审美表述能力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审美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然后能够借助语言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是否能够对一件作品进行鉴赏,是一种在思维上对艺术的接受能力。

审美表述能力与整体审美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整体审美能力才能够表述出来,而具有审美表述能力又能反过来作用于人的整体审美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在服装设计方面的审美表述能力首先需要提升其整体审美能力,夯实审美基础。

对一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能不能全面、有效地对一件服装设计作品进行品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服装设计上的设计水平能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这都是对学生审美表述能力的考究。审美表述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人说的方式,能够将内心对美产生的感受进行外在的表达,这种将抽象的感受转换成具体的语言对于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要求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生活经验为支撑,因此在开展服装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个人生活阅历的丰富,从政治、历史、经济、文学、专业等层面全面提升学生个人文化与艺术修养,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审美表述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能否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与积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审美培养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当课堂结束后审美培养中断,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将审美感知培养延伸到课堂下,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去学习、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不断进行充电,可以将《美学》《艺术概论》等系统权威的著作推荐给学生,建议学生多看一些权威时装杂志。遇到节假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多去考察时尚潮流,看看對时尚潮流的权威评论。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审美表述层面的引导,将更多的时间利用起来,从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多去做表述,可以自我评述,也可以交流探讨,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开口去表达,只有在不断地进行表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汲取到更多的表述方式,并认识到审美表述的重要性,最终获得审美表述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审美创新能力

审美创新能力是建立在整体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具体的表述能力基础上的,是在基础审美上的一种创新与拔高。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在满足审美标准的前提下开展创新设计的能力。

进入21世纪,商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创新已经成为经常被提及的名字,这在服装行业表现得更加明显。从整体来看不仅服装的流行趋势不停地在变化,行业中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人们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对服装设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设计师们无法有效创新,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特色,那么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潮流中很容易被淹没,难以去引领潮流的走向,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更容易成为被淘汰的群体。可以说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对审美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在这个行业立足的关键因素。这是每一个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并且要想办法从创新层面去提升学生的能力。审美创新能力并不是不能培养的,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有的个人综合素养基础上的拔高。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抓学生基本功的掌握情况,不仅需要对服装制作、绘图等基本技能非常熟练,还需要学生熟知人体结构、服装材料的区分等,这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东西,学生才能够真正开展创新。一个不了解人体、不知道不同服装材料之间的区别、不会画图的人又怎么能够设计出符合审美标准的作品,更不要说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

当学生具备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后,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心理层面来讲,审美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人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思维模式,这是主观层面的活动方式,与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它还需要将后期的生产制作以及销售等环节综合考虑进去。通常情况下,创新都是实践经验与创新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主要需要大量涉猎具有形象审美意象的作品,多去看,多去记忆,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汲取知识的渠道,向学生推荐服装设计行业经典的杂志,带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展览,推荐最新出现的服装设计图等,与此同时,还需要从生活经历上去丰富学生的阅历,可以组织学生外出采风,通过游历国内外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在感受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积累审美意象,为服装设计审美创新丰富素材库。

服装设计创新需要灵感,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出现顿悟,這个顿悟是建立在想象、推理等复杂的思维活动上的,需要日常大量的训练去培养。因此,在帮助学生积累创新审美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在具体教学中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审美表述能力,引导其走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桎梏,鼓励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惧权威。要知道,创新设计之所以是创新,就是采用前人没有想到的方式来表达的新形式,如果学生不够大胆,不够自信,对于自己的想法不敢坚持,那么将很难真正创造出超前的东西。所以,教学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鼓励创新,对其创新提出建设性的意見,帮助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只有这样,学生创新的灵感源泉才不会被遏制,审美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对于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全面开展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开展相关的审美教学也需要充分借助系统性的方式开展,这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者,不仅要从意识上认识到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要在具体教学中耐心、睿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有可能为我国服装设计行业培养出真正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陆荣祥.浅谈美术教育在中职美育建设中的作用[J].学周刊,2009(12):170.

[2]翟景平.中职美育课程设计探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3):40-41.

[3]翁海霞.美育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纵横,2011(7):264.

[4]王燕林.提高中职院校的审美教育[J].神州,2011(10):68.

[5]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0.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中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阶段和关键时期,在我国的教育教学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高中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学尤为关键。文学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应用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更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工具。因此,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教育;渗透策略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包含着各个领域的各种门类知识,可以说正是渗透文学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此点,要想方设法将文学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给学生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文学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刻。因此,要想促使高中学生思想意识的科学形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展开文学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一些高中语文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将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这样不仅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建立在优秀文化作品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学教育,是加深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内涵深入理解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文学综合素养的关键要素。

二、文学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却有一定的难度。总的来说,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的发展;二是学校忽视语文课程。首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各个领域也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音乐、舞蹈、社科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時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更多地精力投入网络中去,无暇顾及语文课程,语文教育受到了大大的冲击;其次,在目前的文学教育中,学校不重视也成为文学教育渗透的一大阻碍。学校现在愈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也经常举办课外活动、竞赛等,但是其中涉及语文的很少。学校外面的辅导班,大多开设的也是数理班,就是在学校忽视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也会觉得语文不重要,逐渐地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1.挖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阶段,正好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感的最佳阶段,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授课时,当讲到优美的诗句或者某一段意境很好的句子时,可以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句子旁边做上标记,以便在以后再次看到课本时依旧能细细品味。同时,要给学生讲明学习谋篇课文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本进行预习,以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美。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在课堂上的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发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应该在课后多多观察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点,找准兴趣点,从而针对其感兴趣的内容适当地加以引导,使文学渗透在实践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前面提到,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目光集中在最终的学习结果上,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过程以及语文学习的最初目的。因此,为有效改善这种现象,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的。例如,当前我国智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扩大学生的高考中的竞争优势。而为了有效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修养以及文学阅读习惯也作为同等级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有效确保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合理渗透。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站在学生角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指导,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3.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水平提升。

虽然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学识学历基本都处于较高水平,但是由于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各种类型的考试,导致教师疏忽与对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自身文学素养没有达到要求,自然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因此,为有效将文学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并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进一步指导学生也形成相应的阅读习惯,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外文学阅读的兴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阅读意识。

4.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适时引入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相对故事与小说来说,单调、乏味,突兀地将文学教育引入到高中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就应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进而适时巧妙地将文学教育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就应不断地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不断地将文学教育引入到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初导入、课中情境设置以及因材施教三方面着手,给学生营造具有浓郁气氛的文学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创作者的情感、心理,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吕飞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7(10):117-117.

[2]王燕.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49.

[3]杨学志.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路径研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12):36-37.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简·爱》名著与电影赏析

姓名: 闫法轲

学校: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 会计

班级: Z会计121

学号: 201204013120

《英美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期末课程考试

一.作品综述 1.作者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1816-1855)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老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她另有作品《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生活经历写成。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主要情节概述:

这本小说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的一系列遭遇以及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经历。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是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了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与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英美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期末课程考试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以后,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她的学生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

在婚礼前夜,简·爱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 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简拒绝了他,并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

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

《英美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期末课程考试

也受伤致残(失去一只胳膊和一只眼睛)。简找到他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3.核心人物评价

简·爱——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爱德华.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年轻时他过着放浪的生活,后来决心认真生活,喜欢简爱并向她求婚。晚年时由于第一任妻子的疯狂放火而失去一条胳膊,并且瞎了(后来恢复了一只眼睛的视力)。最后成为简爱的丈夫。

白茜——盖茨海德庄园的仆人,相较之下她对简爱很好,后来嫁给看门人利文,曾看望过简爱。

里德太太——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夫收养简爱,对简·爱并不公平。儿子自杀使她中风,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隐瞒了她的叔叔的来信。(已死)

里德先生——简·爱的舅舅,对简·爱比较好,但过早离世。

伊丽莎·里德——里德太太的大女儿,精明有心计,习惯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规律如钟表般精准,因弟弟的行为和家庭的败落而痛苦,决心隐居,后当了修女,后来成为修道院院长,将所有财产都捐献给她的修道院。

乔治安娜·里德——里德太太的小女儿,貌美如花,向往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常常沉溺在她曾在伦敦度过的那个出尽风头的冬季的回忆里,后来嫁给了一个年老力衰的富豪。

约翰·里德——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欺负简·爱,长大后将家中财产挥霍一空后自杀。

海伦·布恩斯--简·爱在洛沃德慈善学校的好友,聪明好学。在罗沃德学校流行疾病时因为肺结核而死。(已死)

布罗克尔赫斯特——洛沃德慈善学校总管,虚伪且刻薄。

《英美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期末课程考试

谭普尔小姐(玛利亚·谭波尔)——洛沃德学校教师,是简·爱的良师益友。后来嫁给了一个牧师。

圣约翰.李维斯——简爱的堂兄,英俊,有极高的信仰。向简求婚,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成为他的助手,被拒绝,后来一个人去印度传教了。

戴安娜·李维斯和玛丽.李维斯--简爱的堂姐,聪明善良且好学,戴安娜很活泼。(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丝·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

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旧情人(一个法国舞女)的女儿,沉溺于奢华的生活风,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饰物。在学校英国式教育下改变。(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布兰奇小姐——长得美丽动人的贵族小姐,罗切斯特先生的追求者,但不是为了爱,而是钱。

罗莎蒙德·奥利弗小姐——活泼美丽善良的贵族小姐,圣约翰教区内唯一一位富人奥利弗先生的女儿,她帮助圣约翰创办学校救济穷人,他们相爱却都不表达,圣约翰以她不适合成为传教士的妻子为由拒绝简爱撮合他们的好意。她最后嫁给了格兰比爵士。

简爱

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海伦

海伦主张凡事能忍旧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我觉得海伦的这些话在我们看来是很让人不可理解的。但是她的宽容、忍让以及她那博大的胸怀,是令人钦佩的。

罗切斯特

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正直、善恶分明而又带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两人真心相爱了。然而在他们的婚礼上,梅森先生揭露了罗切斯特先生是个有妻之夫的秘密后,简彻底失望了,她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离开了他。然而他们最终又走到了一起。

《英美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期末课程考试

二.作品评论

1.作品现实意义

《简·爱》创作于英国谢菲尔德(谢菲尔德是地名),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简·爱》是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毋庸置疑的名著。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一个有尊严和寻求平等的简·爱,这个看似柔弱而内心极具刚强韧性的女子也因为这部作品而成为无数女性心中的典范。

2.个人心得

《简·爱》一反传统小说中以温柔美丽的女子做主角、以浪漫动人的爱情传奇为故事的旧格式,写出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不幸的,她自幼失去父母,唯一爱她并领养她的舅舅又过早地弃她而逝。她初涉人世,便过着寄人篱下、任人驱使的悲惨生活,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痛苦。为了逃避严酷的现实,她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她酷爱的书和大自然上。书丰富了她的感情世界,陶冶了她的性情,苦难又磨炼了她的意志,使她养成了坚毅倔强、外柔内刚的性格。

小说中,简·爱与桑菲尔德府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情波折,使简·爱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时,她很清楚地意识到,横在他们之间的鸿沟。罗切斯特出身名门,十分富有,是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她出身卑微,不名一文,只是一个地位与佣人差不多的家庭教师,但是,她没有因此而气馁,而妄自菲薄,她勇敢地向自己、向罗切斯特承认了对他的感情。在结婚仪式上,她才知道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原配妻子尚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婚姻的庄严、合法、纯洁,她不顾罗切斯特的再三恳求,强忍内心的巨大伤痛,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罗切斯特,遁入无依无靠的茫茫人世。

在金钱面前,她也有不俗的表现。在获得叔叔的遗产,一夜之间由赤贫变为富有的时候,她立即就把大部分的遗产转赠给贫困的表哥、表姐。在她的心目中,亲情比金钱更为重要。

简·爱这位离经叛道的女性,虽然并不美丽,但富有挑战和抗争的个性,使她

《英美文学名著与电影赏析》期末课程考试

充满了魅力。她聪明好学,自尊自爱,尽管社会地位卑微,她决不自甘堕落。她认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她为争取平等地位,为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抗争、奋斗。从很小的时候起,她便敢于向欺压她的人反抗,哪怕因此而招致严惩,也不畏惧。她那不屈不挠,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使那些欺侮她的人胆战心惊。

在爱情方面,她从不奴颜婢膝,也不一味地迎合讨好,她鄙视那些浑身铜臭、以门第出身论人、一味追求虚荣的上流社会的庸俗之辈。她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她从来没有沦为爱情和物质的奴隶,也没有陷入感情的旋涡,而不能自拔。简·爱为维护公道、维护个人尊严,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不仅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敬,也使得简·爱这一形象具备了经久不衰的价值。

上一篇:军事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学科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