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

2024-07-15

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研究制造企业的智慧物流技术,来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的水平。文章以综述其他学者智慧物流研究入手,对我国现在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制造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ERP系统修订与改造,智慧物流ERP系统贯穿于制造企业的合同管理、生产管理、库房管理和发货管理环节、发货管理中的物流跟踪、根据客户需求建立不同运输计划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智慧物流;ERP系统;一站式服务;运输计划管理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ERP system; one-stop servic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0  引  言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需要对物流技术进行改造,能满足制造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制造企业物流的运作效率。当前制造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物流过程分散、运作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

 国内研究中,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智慧物流系统等方面都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是对制造企业信息技术研究少之又少。国际研究中,物流供应商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商业发展规模,如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都加强了公共平台建设、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物流领域大部分沿用外国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自己开发的物流信息技术较少,也缺少研究开发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

 吉敏、耿利敏(2019)指出智慧物流能推动“一带一路”实施,分析了智慧物流发展的条件包括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为物流业提供市场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智慧物流奠定技术基础、国家政策大力协助和支持,通过建立健全法规政策、智慧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水平开发研究、建立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培养智慧物流专业人才来实现发展。钱慧敏、何江、关娇(2019)指出“智慧+共享”模式转型升级能实现降本增效,耦合效应评价从信息服务、装卸包装、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四个方面进行,我国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屬于中度耦合,处于发展阶段初期,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要素对物流系统耦合贡献较大,而人才建设、安全性建设、装备资源共享、配送资源共享和共享标准体系等要素贡献较小。况漠、况达(2019)提出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国内外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了解我国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及主要约束因素,提出强化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建设,协同创新。

 因此,研究智慧物流技术,对我国制造企业智慧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5G通讯网络全面铺开在即的大背景下,我国已启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就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也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机器与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工厂三方面的内容。长久以来,我国制造业就有规模大、质量粗糙的“恶名”,迫切需要实现高端制造业转型。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高涨,老龄化趋势下劳动力数量减少,工厂亟待用机器替换人,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6.4%,截止到2019年11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71.7万亿元,同比增长5.8%。我国物流行业进步很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说明我国整体物流成本仍然处于高位,物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物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成为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近年来提出各项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升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缴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这些政策对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2  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在2000年左右开始发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晚了近几十年,高端制造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制造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供应链难以协同。我国供应链由制造企业主宰,但是目前很多供应链中企业间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制造企业采取竞争招标形式获得运输、仓储等服务,处于弱势地位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被动降低报价,来获取业务。

 (2)高技能人才匮乏。智能制造就是将人、数据与机器相连,但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应该将技能培训深入到大专院校,按照学分给予考核,并优先考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实现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自主研发力度不够,物流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制造企业对物流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觉得成本太高,多数企业仍延用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需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创新物流运作模式和技术,提升制造企业物流能力和水平,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3  制造企业智慧物流对策分析

(1)ERP系统修订与改造。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购买或投入科研于智慧物流ERP系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包括研究一体化物流运作,统一物流计划管理和统一物流服务资源管理,提高物流议价能力,提高对物流服务商的管理力度,实现物流全程跟踪和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研究EPR系统与物流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计划组织采购、计划组织生产、计划组织销售、计划组织物流运作。全程以计划为驱动,通过物流信息技术线上系统,实现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智慧物流ERP系统贯穿于制造企业的合同管理、生产管理、库房管理、发货管理和在途物流管理环节,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制造企业在合同签订流程阶段,将指定的交货码头、指定货币币种、出口合同或内贸合同信息导入智慧物流ERP系统。生产阶段,按照系统订单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将计量信息和产品订单信息上传到ERP系统。库房管理阶段,生产部门生产出的成品入库,按照合同组织堆放管理,将产品成品信息导入系统。发货管理阶段,按照合同进行配货、拣货装车,能够迅速快捷地通过系统找到客户所需产品,并进行裝车确认,装车确认的信息直接导入在途物流系统,并由业务员进行在途物流的跟踪,制造企业智慧物流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3)发货管理中的物流跟踪。制造企业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方案,根据客户数据及现有承运商的运力资源数据,将运输方式纳入销售系统中,替代运输方式的评审,节省时间成本。物流管理人员根据物流成本、物流运输周期偏好设计相对应的物流方案。业务员将物流方案信息录入系统,设定运输起始点或区域,节点之间的运输方式,估算物流时间周期、物流运输成本,推荐物流方案优先级供客户选择,精细到合同层面,满足客户个性化运输需求,客户根据产品特性、运输成本等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

(4)根据客户需求建立不同运输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部物流室根据客户选择的水路、汽运、铁路、自提、预装等物流计划进行集中、规范管理,进行运输计划管理。首先,业务员接收准发材料,然后进行产销衔接,编制运输计划并导入系统,合作的运输公司根据运输计划进行接收,按合同组织准发接收、出厂、中转、仓储、交接的全过程,对合同进行全程跟踪。物流部门安排运输后,将出库单反馈给业务员,业务员将出库录入智慧物流ERP系统,以便全面掌握端到端的产成品库存、运输、作业状态,并进行管理和跟踪到销售物流段的每个合同、计划、物料情况,跟踪出厂计划从出库到客户签收物流执行全过程。运输计划从制定、释放、执行全部在系统中进行运作,业务处理精细化、自动化,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吉敏,耿利敏.“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9):9-11.

[2] 钱慧敏,何江,关娇.“智慧+共享”物流耦合效应评价[J]. 中国流通经济,2019(11):3-15.

[3] 佚名. 2019智慧物流五大趋势[J]. 珠江水运,2019(1):34-36.

[4] 斯燕.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与供应链,2019(11):161-163.

[5] 况漠,况达. 中国智慧物流产业发展创新路径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19(6):151-158.

收稿日期:2020-10-25

基金项目:湘潭市2019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制造企业智慧物流技术研究”(ZDX-CG2019017)

作者简介:刘  琼(1980-),女,湖北公安人,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电子商务。

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随着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推出,装备类产品的工业设计也逐渐受到重视,如何在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开发中更好地融入工业设计,提升其整体品质和价值,已经成为现今装备制造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工业设计导入模式和基本方法,总结此类产品工业设计工作的主要流程、关键环节以及设计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尝试提出工业设计辅助装备制造产品提升整体品质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装备制造 产品 工业设计 品质

当今时代,各个领域不断朝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竞争愈发激烈,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而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国民经济和国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当下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关键的十字路口,从生产驱动向创新驱动逐步转型是当务之急。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还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领域,装备类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相对滞后,还有相当一部分老旧的装备制造类产品仍在使用中。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创新设计作为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整个装备制造业而言将酝酿巨大的市场机会。

因此,关于装备制造类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必需的。

1.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特点

1.1产品本身特点

首先,装备制造类产品一般为既有产品,并且基本定型,设计师的可拓展空间有限。其次,这类产品功能较为明确,设计过程中功能优先是这类产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前期产品内部结构基本已经定型,且大都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不会进行大的改动。另外,产品主要的设计材料基本是金属板材、型材,且多数产品体积较大,人机交互比较多,对人机设计考虑要求较高。产品本身的这些特点会决定其设计过程的一些特殊性,例如,设计时尽量避免丰富的曲面造型、考虑较多的人机因素等。

1.2设计者特点

装备制造类产品对设计者的水平要求较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而且需要对其材料、加工工艺、内部结构有较好的认知。这就要求设计者既具备系统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又兼具工程理论基础。与已经较为成熟的轻工业电子产品设计相比,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内部机构和原理复杂程度较高,在设计产品之前,需要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很多不成熟的此类产品,往往是由于设计者本身两方面能力的不足或者不平衡,导致形式美感不佳或基本功能实现得不够完美。

1.3设计流程特点

装备制造类产品的工业设计的主要流程、导入模式与其他类产品基本相似,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一般而言,其设计流程分为四个阶段:设计规划阶段、设计草案阶段、设计深入阶段、设计验证实施阶段。

设计规划阶段主要是对需求的分析,市场调研,技术调研,以及可行性分析。这个阶段对于装备制造类产品尤为重要,期间需要对产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方便后续的设计。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技术调研,由于此类产品的特殊性,对结构、材料、工艺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如没有一个较好的认知,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设计草案阶段是根据前期的成果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装备制造类产品的这个阶段可以不必把所有的细节和要求考虑在内,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思维发散,但大体的方向一定要有所把握。

设计深入阶段是将设计草案进行筛选、优化的阶段,是初步方案的具体化。装备类产品设计的这个阶段要细致地根据产品本身的结构、属性等特点进行设计,而且最好有结构设计师的参与,以便当结构或工艺与造型有所冲突时能够及时探讨解决方案,另外,可以在一些设计方面可以给予设计者好的意见或建议。

设计验证实施阶段主要是对设计方案加以验证并实施,是方案的执行阶段。对于装备制造类产品而言,由于多数体形较大,实物验证成本较高、周期长,前期验证往往靠主观经验和模型仿真。

由于产品设计的复杂性,设计流程往往是交叉和反复的,且会因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取舍或侧重。

2.装备制造类产品工业设计关键环节

2.1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提升装备制造类产品工业设计的品质需要注重很多方面,而结构、材料、加工工艺的研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这是功能和造型实现的基础。

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初期,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后期设计不会对现有功能性结构有所影响。另外,设计师需要对此类产品常见的基本结构形式有所了解,例如常用的连接机构、旋转机构、组合机构等等,避免不必要的结构错误。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是决定产品设计品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装备制造类产品大多为壳体,设计材料中钣金及型材使用居多,加工工艺以折、弯、剪切、焊接、铆接等为主,这就给造型设计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设计师需要对这些材料和工艺下所产生的基本形态有所研究,以免设计无法实现或实现成本较高。

2.2造型美感的注入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平衡,而中国当前的装备制造业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简单的“形态为功能附属”的阶段。造型是设计成果化的主要载体,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其表现出来的形态、风格会给人以美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

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造型美感在装备制造类产品设计上的需求日益凸显。而形态的设计往往受到结构、力学、材料、工艺、生产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如何把握好形态与产品的匹配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形态进行艺术的设计,是此类产品设计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师有很好的艺术设计基础和较高的审美能力,能将造型美感恰如其分地注入产品中,实现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的平衡。

2.3人机关系的实现

不同于一般电子消费类产品,装备制造类产品大多具有操作空间大、操作过程多样化、人机交互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人机工程在此类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机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匹配性,表现为静态、动态参数的匹配,使人在操作产品的时候不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另一方面则是心理上的匹配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心理上疲劳、不舒适等状态的产生。这两方面都需要对使用过程、产品的交互界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进而得到最佳的数据来应用于后期的产品设计。

3.实例分析

对比装备制造类产品行业国内产品与国际顶级产品德国DMG(德玛吉)的差距,探讨提升国内此类产品工业设计品质提升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以下图为例: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此类产品还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整体风格而言,设计更趋于保守,多采用钣金折弯、拼焊工艺,导致设备造型方正、呆板;配色方面,国内行业不太注重颜色的选用,用色随意,致使产品观感沉闷、冷漠;人机交互方面仍局限于设备本身,未提高到以操作者为核心,缺乏亲近感。

反观国际顶级品牌DMG推出的系列产品,从工艺上而言,大胆采用钣金冲压工艺,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造型灵活多变;配色使用精准考究,使产品整体观感更加前卫大胆,大大区别于其他同行业产品,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风格;人机交互方面更加注重人与设备的关系,各部分设计例如开门方式、操作面板分布位置皆以操作者为中心分布,方便操作者对设备进行各类操作。

具体细节方面,按照产品设计适应人的行为习惯,国内产品观察窗较小、控制面板与观察窗位置分离,操作面板位置固定导致不能适应更多的操作场景,设备棱角过于锋利导致设备存在更多安全隐患。而德玛吉的产品设计,不论旋转滑动的开门形式和大面积全透明视窗,还是可调节高度、角度的操作面板,均以产品适应人的行为习惯为设计理念,时产品设计更具人性化。

4.结语

装备类产品工业设计品质的提升,不仅要有技术、方法、能力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观念上和体制上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工业设计之于装备制造类产品的重要性,才能从简单的“制造”走向“创造”。长此以往,未来装备制造业必能带动整个中国工业的发展。

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湖南省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只是重生产、轻流通,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如何降低装备制造业成本,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以及如何控制物流成本,最终促进行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积极探求影响湖南省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与产业发展、价格水平的关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湖南;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产业发展;价格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物流业所起到的运输作用对该行业产生的影响愈加明显,它不但可以加快交易流程的进行,而且还可以稳定供应关系。物流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使得装备制造业的价格水平得到改善,更好的提升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因此,研究装备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对湖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装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概述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装备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价格偏贵、技术较高的大型设备,专业性强,企业运转所需资金相对较大,其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复杂,为了保证准时交货,对库存和运输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对于湖南设备制造企业来讲,物流成本的作用性远远大于生产成本和管理生产,物流成本一方面是原料的储备、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积累;另一方面是半成品的仓储以及、成品在验收、储存、仓管、运输等,各个过程都需要成本的投入。

随着产业逐渐发展,据湖南相关企业调查显示,装备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输费用,而运输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物流成本上升给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它对装备产出的影响比较突出,其次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产量、运输总量、货运总周转额和物流总额产生间接响应,物流成本对产业的发展冲击主要通过装备价格传导,鉴于设备的运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体积和重量相比其他货物在运输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物流费用相对偏高。

二、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同其他产业一样,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调、客户需求多样化等运营困难,制造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要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要把注意力放在提高适应市场变化反应能力上。设备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有效增加国家收入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对物质的消耗。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致使制造企业的利润和利税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增加了企业额外收入,加大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力度,对社会物资财富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满足了产业发展的相关要求。第二、物流业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而物流成本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物流成本阻碍了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制约着湖南的经济水平。第三、有利于湖南装备制造产品价格的调整和稳定。物流成本的高低,对商品价格的波动产生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控制,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比例,从而使商品价格下降,一方面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提高销售额度,增加产品市场活跃度。第四、对湖南制造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间接的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控制,进而影响产品成本,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产业的增长和升级,提高了产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第五、物流成本对于制造业装备的出厂价格和最终消费品价格具有联动性,减少物流运输成本,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业形成集聚作用,而且有利于湖南制造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三、制造业价格水平与物流成本控制的关系

成本在产品定价策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在对成本了解比较透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效定价。装备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离不开物流运输,物流成本是影响装备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装备产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者手中,都离不开物流。物流运输发生在产品到达消费者之前,是组成产品价格的一部分,物流成本的增加必然会推动价格水平的上升,相反,物流成本下降产品价格发生降低或者稳定的可能性较大。物流成本是装备制造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装备产品价格, 除了降低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外, 还必须降低产品的物流成本。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制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须支出的物质与劳动消耗按道理来说在商品出售的那一刻就应该得以收回,不然,企业无法分担更多的资金去承担下一批货物的生产材料和员工工资,这对企业的再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当设备产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时,企业生产资本中已经消耗的资金,无法从销售价格中得到全部补偿。企业倘若持续不改变这种状态,产品的预付资本价值就会消失。制造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形成物流成本,同样需要通过商品价格得到相应的补偿,以使物流活动不间断地继续下去。如果物流成本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无法支撑和实现再生产。因此,确保制造企对物流成本进行回收,是企业进行正常物流活动的根本所在,装备产品销售量的降低表示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摊销就会增加,因此提高产品价格导致单位产品利润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物流费用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费和产出量减少,产业的发展受到羁绊,在物流成本不能缩减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从而推动产品价格上涨,最终由消费者来买单,因此,物流成本对价格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并且对物流成本冲击的反应比更加灵敏,反应幅度也比较明显,物流成本的控制对实现装备制造产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延伸具有推动作用,从湖南设装备制造业的价格水平上升性质方面来看,要抑制装备的价格水平,一定要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控制物流成本,才能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发展,使得湖南经济稳定增长。

四、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对策

(1)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控制考核机制。在进行核算之前,一定要对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行详细、认真地登记和分析。除此之外,将物流成本的考核纳入到每一位职工的考核中去,形成有效、稳定的激烈机制和奖惩机制。(2)应用多区域的配置及配送方式。制造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相关实际情况来实施,特别是配送的运输可以采用第三方的物流方式来控制成本的产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管理原料的采购及使用。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采购的成本。在运输及管理的过程中,避免产生无谓的倒运。另外,对原材料进行编号,可以节约提取的时间成本和物流运输的成本。(4)合理、科学的存储和管理产品,优化物流模式。对于湖南制造业来讲,为了节约成本,要节约包装材料并改进包装的方式。控制仓储成本的付出,保证仓库的规模,避免后期返工,减少材料浪费和仓储成本。

结语:湖南装备制造业要加大物流管理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计划和预算,特别是要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制度,按照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对物流的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降低装备制造业价格水平,增加企业竞争能力,促进整体产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稳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吴峰,刍议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物流科技,2010.5

[2] 韩东、谢合明,装备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预算研究,2012.12

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核心支柱产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起着核心推动作用,因此,相关的课程设置要求也相对较高。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技术人才中的的重要课程,但是目前在新形势下,其课程与教学过程当中存在众多问题。本文以此背景,针对该课程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实践不足以及教学模式陈旧等方面做出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理论实践课,其包含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实践性高等特点。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还需要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深入把握的综合性课程。机械工程类专业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将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高技术水准,还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相关问题处理能力。但是,就目前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很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的严重脱离,学生并不能掌握相关实用的知识,此外,即使其理论知识较强,但是实践能力却低下,因此,对相关专业的思考与改革是新时期、新要求下的必然选择。

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的相关概述

所谓“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指,机械的内部结构以及构件的设计与制造,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当中,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课,它承担着培养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机床行业也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发展与制造精密仪器与装备上,其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与相关课程的开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这门课程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机械产品与构建的制造原理,以及深入了解部件制造的方法与材料,为以后的相关专业技术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1]。

该课程在理工科类课程当中具备独特的性質,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知识含量的广泛性、实践性等,因此决定在对该课程的教授上要采用切合实际,实践性的方法。

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相关课程设置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具体变现如下:

第一,目前主要的相关课程内容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原有的课程内容基础之上的,沿用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课程内容的改动也很少,所涉及到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在课程中提出较少。此外,教材的内容大多是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与具体实例方面介绍有明显欠缺。

第二,目前开设的课程实验多表现为验证性,即在原来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实验验证来完成,这种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难以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处理能力。

第三,现行的教学受到了国家现有的教学大纲限制,导致教学模式的死板、不灵活,更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2]。

第四,课程模式在实体知识传授过程当中与实践脱离,在教授时,一般采用传统模式,即课堂讲授,但是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授方式,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差异,这种教学模式脱离了时代的需求,更严重阻碍了相关领域的更新发展。

最后,在课程所用的硬性教材内容老化严重,跟不上国际先进科技的步伐与前沿技术的更新,导致学生在学校内学会的知识到社会上一无用处,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与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因此,综合现阶段我国在该专业教育模式与理念上出现的偏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各个路径:

第一,要建构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在新时代下对新科技人才培养的传略目标转移。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在于解释机械制造中的相关装备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等。其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在相关技术领域方面获得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在将来社会进化与工业进步的进程当中做出贡献。

第二,这门课程涉及的实践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机床设计与应

用、零部件构造与生产、常用构件的设计、以及生产装备流水线运作流程等方面内容,虽然此类内容在之前的学习过程当中都有相关涉猎,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型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只通过前期学习是不够的,在如何操作也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也有明显欠缺。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培养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只局限于在课堂当中通过教师当面的将讲授,或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图片,都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所以,在教学不仅要开展理论教学的多样化,还要注重对实际操作的培养,开展实践课,让学生真实面对机械部件,细致、生动的了解真实构件的结构与生产[3]。

第三,教学过程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处理能力培养。对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来讲,机械专业问题是在今后日程工作中所必须面对的,如何解决才是真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在知识教授过程当中,教师时常设立问题,借助互联网找出前沿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让学生在思考当中学会,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相关理论知识。

最后,理论教学绝对不是简单的只关注课本知识,而且还注重对前沿科技知识的把握,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或浏览相关前沿科技,如我国在精密仪器制造商最新成果,以及国外最新成果,通过类似举措,不断的扩充学生与老师的知识量与对相关知识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革新离不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反过来,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科技发展的支撑,因此,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在陈旧的教育理念基础之上创新,与时俱进,持续的培养新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卫兵,魏敏.“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0(14):58-60.

[2]罗卫平,李晓辉,王珺.高等院校机械类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的建设[J].价值工程,2012,7(11):121-123.

[3]吴家培,郑建华,沈玉利.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7(21):32-36.

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必须对课程体系中的大部分课程进行改革,其中机械制造装备课程的改革也是一个重点内容。论述了原机械制造装备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实施措施。可以预见,该课程的改革必然会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

关键词:卓越计划 课程建设与改革 机械制造装备 人才培养

1.引言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机械制造技术项目综合训练、机床检测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和实践的基础。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装备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能力。

教育部于2010年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进入第二批“卓越计划”,该项目的批准是专业深化学校办学定位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为了适应国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原课程体系的中的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2原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的机械制造装备课堂教学学时压缩到只有32个学时(13级培养方案中增加为48学时),由于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和知识更新比较迅速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与时俱进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机械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导致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比较紧缺。机械制造装备课程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问题:

(1)原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是车床、磨床等传统机床及其传动系统设计,从内容上来看,这部分内容需要进行更新。现行的课程内容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的典型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涉及到的新方法、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较少,所用的教材只是理论知识的介绍,缺乏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现开设的课程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方面的内容,这种实验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现在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师上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3课程建设改革措施

课程建设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见效慢的工作,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機械制造装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与改革中,而卓越计划要求其适应社会需求而再进行教学改革,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

3.1建设改革核心思想

确定了“机械制造装备”课程建设改革核心思想: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对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造装备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将先进制造设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应机械类学科特点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新模式。

3.2具体建设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计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形势,调研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收集具体知识和能力需求,了解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资料,通过教研室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细化了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形成了如下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改革措施。

(1)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在保留讲授传统机床原理以及传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新增加数控机床分析以及关键功能部件的设计内容,包括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各种切削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的应用及并联运动机床和混联型机床的各种性能指标;新增加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设计、数控机床伺服电动机性能和选型计算、滚珠丝杠和消隙齿轮的选择、定位精度和低速运动平稳性;新增加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工业机器人及其生产线设计、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等内容。同时加强创新设计方法和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适度,突出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科交叉,反映现代和融入前沿的教学特点。

(2)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将原有的4学时实验改为6学时,保留原普通机床结构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拆卸,增加数控机床结构实验,增加机器人系统结构实验。

(3)在课程教学方法,开展三级项目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型教学方法对机械装备课程进行改革,课堂布置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就项目开展讨论课。

(4)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原笔试的考核方式不变,实验根据实验报告评分;作业和实验各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加大项目课程的考核比例,拟计划占到50%左右,同时采取学生项目小组自评,先给出初步成绩,再由老师评定给出最终成绩的方法,即激发了学生上进心和创新的意识,又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

(5)建设网络课程,将有关资料对学生开放,供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完善视频课程。

4总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具体落实到“机械制造装备”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建设与改革,这就要求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内容,提出该课程新的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想和在工作中实施的方法,通过上述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措施,必然会加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M].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2]丁毓峰.基于创新计划体系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34-36.

[3]丁江民,魏延刚.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专业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21-23.

[4]齐继阳,刘菲菲,孟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机械制造装备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09-110.

[5]宋树权,王正刚,吴卫东.基于卓越计划的机械制造装备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0):80-81.

基金项目:上海电机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A1-5401-15-001-06-31)。

铁路装备制造论文范文第6篇

●来稿请注明“《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投稿”

●期刊简介:

1、《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管,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省级优秀期刊,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综合性机械科技学术期刊。

2、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45X,国内统一刊号:CN45—1320/TH,国内外公开发行。

3.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会刊。

4、从2007年1月份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正文页码为128页左右。全新打造的《装备制造技术》杂志将会更丰富、容量更大、更受读者欢迎。本刊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为己任,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为进一步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 ●期刊栏目:

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工艺与工装、管理与改革、专论与综述、经验与创新、信息与动态、电气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试验与研究、标准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征稿要求:

1、本刊欢迎从事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2、文稿应具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3、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不多于20个汉字。

4、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学术期刊规范化的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简明的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明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导[R];标准[S];专利[P]),中、英文摘要。

5、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6、本刊编辑部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编辑部邮箱。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7、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8、文稿字数以文稿数字以3000-8000字为宜,图表另计版面。

9、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

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10、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11、本刊有权对文稿进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投稿时注明。

12、本刊自收到稿件起3个工作日至一个月内完成审阅,并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情况,严禁抄袭,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三个月内发出书面用稿通知书,未接到通知者,可自行处理,优秀论文稿费从优,并赠送当期杂志两本。

13、来稿请注明“《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投稿”。

■本刊投稿信箱:zbzzjs2007@126.com

■工作咨询QQ: 914161746

■快捷咨询电话:13379212376

赵老师

上一篇:城市噪声治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公开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