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2024-07-14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生态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应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它兴起于欧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中国落户。经过我国作家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生态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不乏引起世界生态文学研究专家关注的作家与作品,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文学中仍呈现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我国的生态文学领域中尚缺失跻身世界优秀生态文学领域的作家和作品。

[关键词]生态文学;现代文明;现代化;生态危机;生态忧思

[作者简介]宋俊宏(1977—),男,甘肃宕昌人,文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湖北恩施 445000)

生态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随后逐渐波及英、德、法、加拿大、前苏联(俄)、日本等国家的一种文学潮流,它是那些具有生态良知和生态责任感的科学家、作家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僡发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一种文学思考和文学应对。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开世界生态文学之先河,随后世界各地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家和堪称经典的生态文学作品。而我国的生态文学则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尽管我国生态文学出现迟、起步晚,但在我国作家的努力下,近三十年来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

中国生态文学的诞生除了受现实中日趋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的刺激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翻译出版的一些欧美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的著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像芭芭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主编的《只有一个地球》、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戴维·埃伦费尔德的《人道主义的僭妄》等著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为我国作家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产生以及生态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国外生态思想的参考资源。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生态文学已悄然出现,作家高桦在1984年就提出了“环境文学”的概念,但那些现在看来非常优秀的生态文学文本,在当时却并未被人视作环境文学或者生态文学来解读。譬如1983年李杭育发表的中篇小说《最后一个渔佬儿》,若从生态文学的视角解读,可以说它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滥觞。但自“寻根文学”概念出现后,我们一直视其为寻根文学的代表,努力从主人公柴福奎身上寻找传统文化的生命之根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启示意义和价值,但却一直忽视作家寄寓在作品中的、对我国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对河流的严重污染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的精神和灵魂的扭曲和异变的反思;再如郑义1985年发表的《老井》,当时评论家也都把其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而忽略了作品中对中国水生态危机和森林生态危机的关注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整个1980年代,除了几篇引起震动效应的生态报告文学外,整个生态文学都处在一种寂寂无名的状态,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反响。

由于报告文学在文体上的特有优势,自然成了那些对中国自然生态的日渐恶化深有感触的记者、作家们的首选,他们凭借着记者的良知和责任感,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揭示和思考中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可怕现状,欲以此引起国人对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唤醒国人的生态环保意识。1986年,《北京晚报》记者沙青发表了展示北京水危机的报告文学《北京失去平衡》,可能由于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水危机的揭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此为契机,全方位展示中国生态危机的报告文学便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而且一旦出现,由于其所揭示和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触目惊心和作者满溢于文字中的激情呐喊和杜鹃啼血般的警世之音,就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震动和人们的热议。如反映城市垃圾问题的有沙青的《皇皇都城》,揭示中国森林被大肆砍伐和毁灭的有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忧思中国水危机的有徐刚的《江河并非万古流》、乔迈的《中国:水危机》、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麦天枢的《挽汾河》和刘贵贤《中国的水污染》等,反思中国土地问题的则有沙青的《依稀大地湾》、徐刚的《沉沦的国土》和麦天枢的《问苍茫大地》等。

19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2年后,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落脚和发展壮大,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和口号下,几乎一夜之间,人们心中的经济意识被全面激活。于是,很多人为了早日实现小康,几乎无暇思考自1980年代以来就已触目惊心的环境恶化状况。结果便是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呈几何数递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宣扬生态环境保护为理念的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在冯特、王蒙等知名作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成立,并于1992年创办了以“生命呼唤绿色,人类喜爱绿叶”为宗旨的环境文学刊物《绿叶》,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为我国生态文学的创作和发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一些作家也不再沉默了,他们开始纷纷投入到1980年代中期就已经产生的生态文学的书写行列之中,用文字诉说着他们对中国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的深沉忧思,表达着他们对这片土地这方家园乃至整个地球的深沉之爱。也许他们的诉说和表达在当时的中国显得那么的微弱、孤独和寂寞,但他们身上那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胆魄和智慧却是那么的光耀照人,那么的令人尊重和钦佩!

在报告文学方面,徐刚一如既往地以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文字书写和思考着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自然生态恶化以致生态失衡的现状,如《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中国风沙线》等;马役军的《黄土地,黑土地》表达的是作家对中国土地污染和土地流失现状的思考和担忧;王治安的《人类生存三部曲》(《国土的忧思》、《靠谁养活中国》、《悲壮的森林》)和《三峡大移民》等作品中关注的是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失、森林毁灭等重大的生态问题,蕴含的是他对国家土地、粮食和森林的不尽忧思;李青松以《遥远的虎啸》、《孑遗》、《蛇胆的诉讼》、《最后的种群》、《国宝和他的保护者》、《秦岭大熊猫》等书写野生动物命运遭际的作品来表达他对中国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政治生态的关注和思考;何建明以《共和国告急》一文向国人展示了中国矿产资源在乱开滥采的现实境况中走向毁灭的可怕的生态现状,流露的是作者对中国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的思考和追问;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则在书写这条不知养育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河流已被金钱蒙蔽双眼的儿女严重污染的同时向世人敲响了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均在发展经济的名义下被严重污染,如果再不反思再不治理,中国人就没水喝了。

在小说创作方面,1987年就开始生态文学创作的山西作家哲夫的《黑雪》、《毒吻》、《猎天》、《猎地》、《猎人》、《天猎》、《地猎》等是1990年代最有影响的生态小说作品。他的《天猎》一书被著名评论家雷达誉为“开生态小说之先河,领绿色文学之风骚”,正版书加盗版书在国内图书市场便发行了足有近百万册,成了该年书肆中最火爆的一部书。在这些作品中,哲夫提出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生态命题:人类是自然的一部份,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贪婪的掠夺与自私使然,使人类变成了一个毒孩子,要想消灭或是延缓世界生态环境的污染,必须首先洁净人类自身,只有人类自己干净,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是消灭环境污染!此外,张抗抗的《沙暴》、张炜的《怀念黑潭中的黑鱼》、《鱼的故事》和胡发云的《老海失踪》等作品也是这一时期生态小说的优秀代表。

在散文创作方面,苇岸的生态散文创作是这一时期最为出色的,他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和《太阳升起以后》就是最好的明证,正如著名散文家张守仁在《苇岸与大地同在》一文中所言:“中国当代散文界有了苇岸,就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散文所达到的那种如泥土般朴素、如圣徒般高洁的境界;有了苇岸,才让世上读者知道中国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生态危机的警觉达到了怎样一种水平。”①据苇岸自己说,1986年冬天,在诗人海子的介绍下,他阅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从此他的生命和写作都开始改写。“由于这本书,我觉得我获得了一次新生。它给我带来的精神喜悦和灵魂颤动,是我读过的其他书所不能比拟的。它教人简化生活,抵制金钱至上主义的诱惑。它使我建立了一种信仰,确立了我今后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由于这本书,他“‘皈依’了散文的写作”②,结束了自大学起就持续了七八年的诗歌的写作。在梭罗和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影响下,大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蚂蚁、蜜蜂、胡蜂、麻雀、喜鹊、啄木鸟、杜鹃、野兔、驴子、麦子、麦田、大地、桦林以及白雪、阳光等物象便在苇岸的笔下各显其生命的活力和美好。比如他笔下的麻雀:“两只麻雀蹲在辉煌的阳光里,一副丰衣足食的样子。它们眯着眼睛,脑袋转来转去,毫无顾忌。它们时而啼叫几声,声音朴实而亲切。它们的体态肥硕,羽毛蓬松,头缩进厚厚的脖颈里,就像冬天穿着羊皮袄的马车夫。”①

诗歌方面,于坚的诗歌可谓这一时期生态诗歌的佼佼者。长期饱受云南高原大自然润泽和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思想影响和熏陶的于坚,在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度关注和思考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伤害和毁灭大自然的行为的深刻反思和追问,《事件:棕榈之死》和《哀滇池》是这类诗作的优秀代表。长诗《事件:棕榈之死》描写的是某城市商业区中一棵棕榈树的死亡“事件”,但映现的却是现代工业文明与大自然为敌的社会现实。在现代化的旅途上,“革命已成为居民的传统”、“天天向上破旧立新跟着时代前进”成为“后生的愿望长辈的共识”,人们开始远离和背叛大自然,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长诗《哀滇池》在沉痛哀悼因污染过度而死去了的滇池(自然)的同时激烈地抨击了可怕的“无神论”传统,呼唤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心。“哦 让我心灵的国为你降下半旗/让我独自奔赴你的葬礼!/神啊 我出生在一个流行无神论的时代/对于永恒者 我没有敬畏之心/我从你学习性灵与智慧 但没有学会敬畏与感激/哦 黑暗中的大神 我把我的手浸入你腐烂的水/让我腐烂吧 请赐我以感激之心 敬畏之心/我要用我的诗歌 为你建立庙宇!/我要在你的大庙中 赎我的罪!”②

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性生态灾难的一度爆发,生态危机由过去感觉是遥不可及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中可怕的灾难,生态危机、生态学、生态平衡、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等与“生态”有关的词语成了时代的关键词,联合国也数次召开全球环境大会,这样,21世纪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学时代”。伴随着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出现,国外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等的著述在我国得到大量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我国的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也随之兴盛崛起,有关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全国性的研讨会也一再举行,再加上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特别是我国自身各种生态问题及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不少有生态良知、生态责任感和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开始有意识地投入到生态文学创作的行列中来,甚至产生了专门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作家和诗人,如郭雪波、杜光辉、徐刚、陈应松、哲夫、张炜、华海等,在他们的努力下,在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我国的生态文学园地中便增添了不少非常优秀的生态文学文本。

在这十年时间里,生态小说的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成就最高,不论是中篇还是长篇都出现了令人可喜的佳作,当然相比较而言,长篇小说成就更高。中篇小说方面,有杜光辉的以可可西里为题材源的《哦,我的可可西里》、《金蚀可可西里》、《可可西里狼》和《可可西里的格桑梅朵》等,陈应松的以湖北神农架为背景的《豹子最后的舞蹈》、《松鸦为什么鸣叫》和《太平狗》等,另外,温亚军的《驮水的日子》和叶广芩的《老虎大福》等也可视作这方面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方面则有贾平凹的《怀念狼》、雪漠的《猎原》、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阿来的《空山》、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郭雪波的《银狐》、京夫的《鹿鸣》、张炜的《刺猬歌》、李克威的《中国虎》、赵本夫的《无土时代》、陈应松的《猎人峰》和杜光辉的《可可西里狼》等。

生态诗歌在这十年时间里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于坚一直坚持生态诗歌的创作外,华海的生态诗歌在这一时期颇为引人注目,已有诗集《华海生态诗抄》和《静福山》出版,其中的《喊山》、《天湖》、《小海》、《把笔从笔架河中提起》、《铁轨,穿过风景线》、《悬崖上的红灯》、《突然听到大山喊疼》等诗作最为出色,深受叶橹、王诺、覃新菊、斯科特·斯诺维克等诗评家和生态批评家的肯定和好评。华海除了潜心于生态诗歌的创作外,他还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诗歌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出版专著《当代生态诗歌》、《生态诗境》和《敞开绿色之门》。2009年8月16日,他更是利用参加北京大学举行的“生态文学与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便利,联系和组织侯良学、红豆、姜长荣等生态诗人成立了“中国生态诗歌团队”,让中国生态诗歌的创作由诗人的单打独斗走向群体共同努力、相互砥砺的全新道路。此外,沈河、成春、黄礼孩、南蛮玉等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生态诗歌,为我国生态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奉献自之的力量。

在这十年中,生态报告文学在富有生态良知和生态责任感的作家手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依然为唤醒国人沉睡已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发挥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00年,徐刚的《长江传》以长江为传主,以大地为写作对象的,在追思自然直面现实时充满了对人类自私与贪婪的批判,固执地呼唤着天人合一的回归,并不断发出警告:对于江河,除了利用而从无爱心的状况延续下去,下一个世纪我们还会有多少清清流水?2001年,易正的《中国抉择——关于中国生存条件的报告》一书对中国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全面而又发人深省的描绘和反思;2002年,董汉河的《哭泣的内陆河》以沉痛哀伤的笔调书写了中国内陆河塔里木河、孔雀河、黑河、石羊河等的断流和干涸的现状以及由此而给整个生态链带来的可怕后果——青海湖、博斯腾湖和艾比湖的水位下降,大片胡杨林、红柳林的死亡;哲夫的《叩问长江》则是对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严重污染及其深层原因的探究和叩问;2003年,吴岗的《善待家园:中国生态灾害忧思录》通过对新中国50年来的自然生态灾害的梳理和书写,表达了作者对造成中国自然生态灾害的可怕“人祸”的忧思和追问;2004年,哲夫的《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和《淮河生态报告》对中国三大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等)做了全面的叙述、质疑和思考;2006年,哲夫的《世纪之痒——中国生态报告》则对中国的森林生态做了全景式的鸟瞰和书写,把我们每一个读者引向关注和思考中国森林生态惨遭毁灭的可怕现实及其深层原因。此外汪永晨的《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绿镜头》和冯永峰的《没有大树的国家——一位生态卫士的环保苦旅》也是这一时期非常出色且很有特色的生态报告文学力作。

生态散文方面上,周晓枫、李存葆和林宋瑜的生态散文创作影响较大。周晓枫的《鸟群》一书在细致描绘啄木鸟、天鹅、乌鸦、孔雀、杜鹃、仙鹤、秃鹫等飞禽走兽的同时饱含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思索,正如她在《它们》一文中所言:“在上帝眼里,人绝不是他唯一的子民。因为禀赋智慧,在自然的家园中,人近乎长子的角色,担当着某种家族主脉的承递及抚饲幼小的责任。那所有盛纳着生命的,都是人类血缘意义的亲人。”李存葆的《大河遗梦》、《鲸殇》、《祖槐》、《净土上的狼毒花》和《绿色天书》等作品在宏大雄阔的笔调下流露的是作者对人类肆意破坏和践踏自然生态行为的强烈愤慨,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深沉忧思和对美好自然生态的向往和眷恋。林宋瑜的《蓝思想》在向我们展示曾经宁静、博大、深邃和美丽的大海从“孩子精神的乐园”如何变成一个噩梦不断的丑陋之境的同时追问和反思了我们的文明进程、历史传统、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思维方式、民族心态与生活习俗,表明人类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敬畏和热爱自然的时候,人类才可能真正步入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时代。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生态文学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和介绍,如美国著名生态文学研究者帕特里克·P·墨菲在其主编的《自然的文学:国际性的资料汇编》中对中国作家对世界生态文学贡献的介绍,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家斯科特·斯诺维克对华海生态诗歌的关心等,但我们也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的生态文学还远没有达到繁盛和成熟的程度,其所呈现出来的缺陷和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危机展示有余而根源探究不足

生态文学是在世界性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境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富有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在面临这种世界性生态危机时候的一种文学本能反应,他们试图通过文学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这种世界性生态危机及其成因的探究与思考。我国的生态文学特别是生态报告文学在全面揭露和展示我国生态恶化现象和生态危机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不论是水源危机、土地危机、森林危机还是矿产危机、动植物危机、大气危机等都有所涉及,它们在唤醒国人生态意识上或许起到了不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它们多的仅是对我国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的全方位展示,即使有些作品也力图探究和思考造成这些生态危机的原因,但囿于作家生态思想的不成熟和生态视野的偏狭(大多数作家缺乏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生态联系观念),也仅仅是触及到一些肤浅的表面原因,如官员的渎职、乡镇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民众的愚昧无知等,很少有作品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精神生态层面思考和挖掘造成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使这些作品缺乏一种撼人魂魄的思想穿透力。

(二)城恶乡善的叙述模式

在我国的生态文学文本中,普遍存在一种城恶乡善的叙事倾向。在大多数作家的作品中,城市被描写成滋生罪恶和欲望的温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由于长期与自然的脱节,心灵变得枯竭、荒寒、空虚和无聊,精神显得冷漠、焦躁、自私和贪婪。相反,乡村在他们的笔下则充满诗意,显得尤为安闲静谧,乡村人的精神和灵魂也是那么的宽厚、淳朴、善良和美好。譬如以倡扬土地伦理而名世的苇岸在《太阳升起以后》一文中认为,现代社会(其实也就是城市生活)“正在导致本质上也是一个物种的人类完全脱离星象、物候、季节与动植物环境,而进入灰色的‘数字化生存’世界。”①在其他文章中,他则认为农村是美好人性的贮存器,只要人性不灭,农村则永恒。当2000年的时候,陈应松觉得“城市的生活是一种慢性伤害”,喊着“我想到偏远的地方去”②,于是湖北神农架便成了他的精神和灵魂的依祜地。此后,一篇篇以“神农架”为素材或为背景的小说便纷纷出笼。在这些小说中,陈应松城恶乡善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最有代表性的则是中篇小说《太平狗》和长篇《猎人峰》。在《无土时代》里,赵本夫把城市描述成一个“培养欲望和欲望过剩的地方”,“生长在大地上的恶性肿瘤”③,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则身患各种“城市文明病”,精神和灵魂极度扭曲和变态。作者以他塑造的理想人物石陀、方全林、柴天柱等为例告诉我们,要彻底治愈这种精神疾患,也许回归土地、回归乡土、回归自然是最好之法。

这种城恶乡善的叙述模式在反映作家对以城市文明为表征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和审视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作家思想的局限和视野的狭窄,作家欲以传统农业文明拯救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其想法和愿望是美好的,值得尊敬的,但这也是不现实的。再说,城市的丑陋和乡村的美善就真的那么泾渭分明?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城市真的一无是处?而乡村的一切都那么美好、纯净和自然?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痕迹明显

当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被视为现实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的时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便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们反思和拯救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的起点,无论是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还是生态批评、生态文学都将其作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就生态文学来说,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只要作品中蕴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就不能将其视作生态文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生态文学特别是一些生态报告文学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和我国作家生态哲学思想的普遍欠缺或者说不成熟有很大的关系。不论是沙青的《北京水危机》还是徐刚的《江河并非万古流》,不论是王治安的《国土的忧思》还是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抑或是哲夫的《黄河生态报告》、《长江生态报告》和《淮河生态报告》,它们都是从人(甚至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角度而不是生态整体主义或者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角度来思考和书写中国日趋恶化甚至可怕的自然生态现状的作品,流露着较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小说中,比如雪漠的《猎原》中孟八爷和猛子抓狼送凉州公园的描写,杜光辉的《可可西里狼》中以狼的贪婪和残暴喻说王勇刚的贪婪和残暴等,都可以说是作家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不经意流露。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陷入两个极端

美国生态思想家小约翰·B·科布曾说:“总的看来,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说来价值很小。事实上,若不是进化导致了人类的出现,整个生物圈今天也许会更加健康。如果人种在不荼毒大气层或不伤害其他物种的前提下而消失,我相信,生物圈会渐渐从我们的劫掠中恢复过来。”①也就是说,人类是破坏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要让生态再次恢复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人类的消失。也许正是在这种极端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生态文学特别是生态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大都被作家塑造成自然生态的天然破坏者,他们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犯下了滔天罪恶,如《狼图腾》中的包顺贵,《可可西里狼》中的王勇刚等;而另一方面,我们的作家也塑造了一些富有生态智慧和生态人格的人物形象,如《怀念狼》中的老道士、《沙葬》中的云灯喇嘛、《狼图腾》中的毕利格、《猎人峰》中的白秀等。这些人物大都以智慧老人的形象出现,他们由于拥有丰厚的生活阅历和生命体验,再加上对民间宗教或民族宗教的信仰,他们对自然和一切生命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对人与自然和其他生物间的息息相关的关系有着深透的领会和体悟。如《狼图腾》中毕利格老人对草原狼、草原、其他草原动物和蒙古人等关系的解说,“狼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了。……蒙古人也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没有草原,就没有蒙古人,没有蒙古人也就没有草原。”“草原是大命,可他的命比人的眼皮子还薄,草皮一破,草原就瞎了,黄沙刮起来可比白毛风还厉害。草原完了,牛羊马、狼和人的小命都得完,连长城和北京城也保不住。”①但同时这些人物又被作家塑造的半人半仙、似人似神,充满神秘色彩,缺乏可信性,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相悖。按照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人类是自然万物之中的一份子,和其他生物应该平等和谐的生存于自然界,那么在生态文学的创作中,就既不能贬低人类,也不能神化人类。

(五)动物叙述的神秘化和玄虚化倾向

动物叙述在我国生态小说中占着很大的比重,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郭雪波的《银狐》、张炜的《刺猬歌》和陈应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但在这些作品中,不论是狼还是藏獒,也不论是狐狸还是豹子,抑或其他动物,它们都在作者的笔下神性十足,一反原先人们赋予它们的各种特性,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勇敢、忠诚、良善、聪明、智慧和善解人意。《怀念狼》中的狼不仅会寻来金香玉感谢老道士曾经的救助,而且还可以变化成女人来报恩;《狼图腾》的草原狼则简直就是自由、自尊、忍耐、团结、谨慎和智慧的化身;《藏獒》中的冈日森格勇敢、忠诚、智慧的无以复加;《银狐》中的银狐柔美、聪明、善良,总在人类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照顾和救援人类;再如《刺猬歌》中林中的所有生物都能变幻为人参加人的宴会,甚至女主人公美蒂本身就是刺猬的化身。也许作者采用这种动物叙述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复自然之魅,为了唤醒人类对自然神性的敬畏和尊崇之心,为了唤起人类心中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及生命平等和万物有灵的意识,为了让人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重新树立起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但我觉得这种给动物赋予过多神秘化和玄虚化的叙述方式有为了复自然之魅而复自然之魅之嫌,而且这种动物叙述本身有悖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和生命平等的原则。

此外,我国生态文学还缺失对现代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探究、挖掘和反思的作品,如对生物遗传工程、转基因工程、核研究与核开发、汽车工业等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巨大阴影和破坏的现代科学技术,在生态文学创作中就很少涉猎或者根本就是一片空白,这和西方生态文学作家在这方面的书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①张守仁:《文坛风景——我与当代作家》,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②苇岸:《太阳升起以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9页。

①苇岸:《太阳升起以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②于坚:《0档案·于坚集卷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苇岸:《太阳升起以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②陈应松:《在社会底层写作》,网址为:http://www.qingdaomedia.com/dianbo/content.tv.asp?id=71612

③赵本夫:《无土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2页。

①姜戎:《狼图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7、149页。

责任编辑:龙迪勇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明显提高,爱心与责任感与日俱增,生态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大量绘画、摄影作品及体艺竞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京山观鸟队先后荣获湖北省观鸟摄鸟大赛少年组最高奖“三宝鸟”奖、金雕奖、白鹭奖和洞庭湖国际观鸟大赛最高奖“雏鹰奖”,京山县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及多所学校被评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实施背景

生态道德教育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理念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京山县以观鸟摄鸟活动为切入点,整合地方教育资源,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契合、城区与乡镇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相联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创新内容

理念创新。生态道德教育绿色理念,营造清新舒畅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绿色生态环境的熏陶下感受真善美;生态道德教育人文理念,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客观公正、相互理解、抑恶扬善的舆论氛围,给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生态道德教育人本理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内容创新。一是校企共建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京山籍知名企业家的丰富资源,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由企业投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图书和器材配备,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校企共建模式;二是生态道德教育队伍管理创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加强德育队伍的管理与考核,实行德育工作与年度考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和评先表模“四挂钩”;三是生态道德教育体验项目创新,先后建起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素质教育拓展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少年观鸟站等多个生态体验场所,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式德育活动;四是生态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创新,先后编写有关种植、养殖、环境、国防、法制、防艾禁毒、观鸟和走进方寸等内容的地方教材,每周安排一课时供学生学习,形成完整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五是生态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创新,各校按照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总要求,营造各具特色、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形式创新。第一,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学科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理想信念和生态环保教育;第二,强化生态道德教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第三,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体验,开展“爱鸟爱自然,做个环保人”“观鸟摄鸟大赛”“品国学经典诵读”“走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第四,强化生态道德宣传教育,以各类“生态活动日”为依托,加大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力度;第五,强化生态道德教育人本理念,针对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第六,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但个别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文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东湖作为生态旅游风景区多次获得各种文明荣誉,针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非常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文明旅游创造条件,有效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环保理念,从而引导游客自觉地养成保护环境、文明旅游的行为。

关键词:生态文明;游客;文明素质;东湖

引言

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和谐平衡,相互协调的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石。这种生态文明在旅游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已达到36.11亿,入境旅游人次和出境旅游人次分别达到1.28亿人次和1.07亿人次。而出境旅游消费金额早在2012年就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游客出入境旅游人次的增多,一方面显示了国民经济收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国家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但个别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传递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是形成中国游客负面形象的主要因素,这种行为对生态文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因此,虽然中国出入境游客和旅游消费规模都达到大幅增长,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游客都多,也极大地刺激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甚或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游客并没有赢得广泛好感与尊重。在2012 年,在美国等多个“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均因“不讲卫生、不懂礼节、不遵守公共秩序”等原因出名。也正因为此种原因,使一些境外旅游目的地形成驼鸟心态,即一方面是非常欢迎,甚至是需要中国游客前来游玩、消费,另一方面又害怕过量和一些不文明的中国游客前来游玩、消费。各国各地区就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接待着中国游客。

一、中国游客破坏生态文明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

1.随意丢弃垃圾和废弃物,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不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使旅游地民众和中国游客间形成不和谐关系,形成中国游客的负面形象。

3.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破坏旅游地的人文生态环境。

4.其他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对旅游地的民风带来不利影响。

二、倡导生态文明旅游方式的法律行为

为改变这种不利情况,也为不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盛名,更为推动生态文明与文明旅游观念的建设,国家旅游局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很早就制定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文明旅游倡议书》等计划、指南和公约文件。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等相关旅游组织管理机构也多次部署、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专项行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依然时有发生,而且事态呈现出恶性化发展的态势,如2013年5月中国游客埃及神庙到此一游刻字事件;2013年7月15日在法国普罗旺斯南法薰衣草田里中国游客为抢拍照位置大打出手事件;还是在2013年7月江苏夫妇因航班延误大闹香港机场;2014年12月11日中国游客热水泼空姐扬言炸飞机事件;2014年8月中国游客在新加坡机场餐后组团“顺”刀叉事件;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在2013年10月就出台旅游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国游客管理措施开始实施,首先是制定《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其次是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最后是建立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联动机制,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5月6日《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施行后首批游客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公布,并将以上游客不文明行为信息记录在案,信息保存期限则依据《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分别从2—10年不等,此举充分显示出中国旅游管理机构的态度和决心。

三、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生态文明现状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而“百湖”最璀璨的明珠毫无疑问是东湖,多年来,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东湖)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单位、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区等。东湖获得这些文明荣誉采取了以下这些策略。

1.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 。东湖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和白马5个景区构成,其中听涛景区是东湖的第一个免费开放景区,也是东湖的核心景区之一,作为武汉市标志性的景区,武汉市高度重视对东湖的管理,成为了东湖管理委员会,根据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对东湖的规划、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东湖同时还肩负政府管理职能,对景区范围内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一系列与民生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可见,东湖各种文明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得益于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

2.统一思想,着力宣传,齐抓共管。首先,从思想上统一认识,组织职工召开动员大会,强调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合力。其次,分工明确,大家齐抓共管,文明旅游管理工作的推进成效显著。最后,广泛宣传,通过编印散发文明旅游的宣传资料,对文明旅游进行广而告之。

3.完善景区各项基础设施、设备为文明旅游创造基础条件。首先是合理规划景区,通过旅游规划的编制,为景区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文明旅游打下先决条件。其次是严格按规划开展景区的提升建设工作,修建星级厕所,完善景区内的旅游通道,改修建多个停车场,开发手机智能停车APP系统,积极为游客改善旅游环境。最后是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增设景区导览、标识、标牌及文明旅游温馨提示语,努力为游客进行人性化服务。

4.开展智慧景区建设,构建便捷畅通的网上服务通道,为文明旅游增添时代内涵,景区内免费WIFI全覆盖,通过微信、微博官方平台及时传递东湖旅游的相关信息,同时景区内还开发了免费导览导游系统,帮助游客选择最佳线路和景点。

5.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游览活动,助力文明旅游。首先,针对各类游览活动客流大、时间集中的特点,景区及时培训服务人员,招募志愿者参与服务,在活动期间,安排有明显标志服务,开展“流动服务”。其次,全方位,无死角,滚动播放景区广播,提示游客文明旅游,安全游园,以温情引导,让游客出行更文明。最后,景区每隔10米左右,就设置一个垃圾桶,游客抬眼就能找到,方便游客随手处理垃圾。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东湖有效提升了景区文明建设的内涵,也朝着生态文明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当前东湖旅游仍然还存在一些破坏生态文明的不文明行为。

四、当前影响东湖生态文明的不文明行为及举措

1.对空气、水域的污染,破坏东湖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景区内没能全面禁烟,影响景区内的环境,抑制景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游客在景区内吸烟,会对景区内空气产生污染,而且乱扔烟头,可能引发火灾,危及公共安全;仍然有游客向东湖水域中丢弃垃圾导致水体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直接在东湖水域洗车,使有些难以降解的、有毒性的或者放射性物质流入湖中,这种污染很难从根本上有效的清理。这些破坏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影响东湖的旅游形象,更会影响到东湖的水质、渔业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影响到东湖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最终影响景区的生态文明。

2.乱划乱涂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东湖的生态环境。游客到东湖旅游,是享受闲暇人生,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感、视觉上的悦目感,但部分游客乱划乱涂的不文明行为给其他游客带来视觉上的污染,破坏其视觉感受,进而影响其游兴,降低他们对东湖的满意度,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会对东湖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威胁。

3.未计算景区的生态容量,影响游客的舒适度,破坏东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这里的生态容量包括环境容量和心理容量,东湖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与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过量的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容易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平衡,使东湖的生态环境发生环境污染。而根据旅游心理学原理,游客在从事旅游活动时,对个人空间,即自己身体周围的空间有一定的要求,这种生态容量的平衡是实现旅游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却也是相当脆弱的一环,因此实现旅游生态文明,首先应计算出景区的生态容量,并据此制定出控制游客人数与活动方式等管制办法。

五、针对影响东湖生态文明的不文明行为提出建议和对策

生态文明是一种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要消除以上不文明行为对景区生态文明的影响,使景区文明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应采取以下方法。

1.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当地居民是东湖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人,是最热爱东湖的人,游客不文明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直接会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区域环境受损。因此,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当地居民能从旅游业中受益,就应让当地居民在生态旅游文明教育中承担重要的角色。他们将是监督游客旅游行为的最佳人选,无形中东湖已多聘有若干双眼睛,他们将协助管理人员全天候、全地域、无死角地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加强法制建设,有效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在加强游客生态文明意识宣传的同时,应制作东湖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手册,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明确规范,使游客知道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同时还应制定奖惩条例,依法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予高额罚款,对游客的文明行为给予奖励。既有“文明罚”,也有“文明‘奖’”,通过这种“文明‘奖’”来奖励游客的文明行为。

3.合理规划,有效疏理 进行体验型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应适当地建设一些吸烟屋,以此有效减少香烟对空气的影响,避免火灾的发生。针对游客喜好留下到此一游的习惯,宜疏不宜堵,应效仿国内一些景区,分别设立“电子涂鸦墙”“涂鸦石墙”或“同心锁链”。通过这种引导疏理,既能满足游客的“挥毫泼墨”需求,更能有效杜绝游客的乱划乱涂行为,游客的重游率也会显著增加。

4.有意识进行体验型生态文明教育。设立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体验型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并鼓励游客亲自动手参加,通过这种互动式的趣味活动强化游客对文明旅游行为的认识,激发游客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从而自觉地养成保护环境,文明旅游的行为。

结语

生态文明有三个主要的特征,即良好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旅游开发者来说,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对游客来说,是一种文明素质,游客不文明行为将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这种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公民整体文明素质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反映和体现。因此,东湖作为生态旅游区,更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应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 钟国.武汉东湖风景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张朝.城市化背景下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发展策略 [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吴忠宏.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与态度之研究——以澎湖列岛为例[J].旅游学刊,2005,(1).

[4] 朱元秀,徐长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6).

[5] 尤海舟.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J].四川林业科技,2010,(6).

[6] 饶华清.徐霞客与国民旅游素质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7] 柯文翔.大美之境魅力东湖——东湖风景区创建国家5A景区纪实[J].财经·地理,2014,(1).

[8] 张建萍.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 肯尼亚生态旅游成功经验分析——肯尼亚生态旅游成功经验分析[J].旅游学刊,2003,(1).

[9] 张群.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桂林为例[J].市场论坛,2008,(6).

[10] 彭明勇.大型风景区旅游容量定量分析——以东湖风景区为例[J].区域经济,2007,(2).

[11] 刘会平.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5).

[12] 张玉玲.美丽中国 文明旅游[J].决策探索,2013,(9).

[13] 程芙蓉.旅游为“文明武汉”加分[N].中国旅游报,2015-05-01.

[14] 曹巧红,董宇杉.“文明观灯”让东湖之夜更璀璨[N].中国旅游报,2015-03-18.

[15] 陈岩英.加强文明旅游工作,传播文化大国形象[N].福建日报,2015-03-23.

[责任编辑 王晓燕]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教育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持,自生态文明理念被提出,将其落实于幼儿园教育当中是十分必要的,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之间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也为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本文将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幼儿园环境教育解读作为着手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幼儿园环境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生态文明;幼儿园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近几年,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频发,使得生态问题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文明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长远目标。生态文明思想涵盖多个方面,体现了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價值以及对于生态制度文明的看法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幼儿园环境教育当中对于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关键意义。

1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幼儿园环境教育解读

1.1环境教育目标

目标在教育工作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从当前我国的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情况来看,目标相对缺失,这是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重视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前,应该设定清晰的目标,从知识、技能与价值观这几个维度设定“三维目标”。以环境教育的目标为基础,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向幼儿传授与环境相关的知识,使其掌握相关技能,并且能够形成热爱与尊重自然的情感。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应该达到培养幼儿形成生态责任感以及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意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1.2环境教育内容

首先,从环境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看,应该使幼儿对于我国环境法制内容形成基本的认知,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环境,使其形成环境感知,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知道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致因与影响。基于此,启发幼儿思考应该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资源有限,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从活动方式内容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为幼儿开展丰富化的生态实践活动,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融入合作理念使幼儿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以开展观赏活动培养幼儿对于环境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以开展实验活动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带领其收集环境信息;以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向幼儿传授环境保护技巧;以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督促幼儿将所学习的环境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中,促进其养成生态文明的良好习惯。

最后,从情感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看,通过开展亲近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形成对于自然的热爱、欣赏以及尊重之情,使其认识到污染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不利影响。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意识。

1.3环境教育方法

第一,渗透融合。环境教育目标属于幼儿教育目标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将其融入到相应学科当中。第二,户外活动。幼儿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活动的方式带领幼儿探索自然,使幼儿获得真切的亲近自然的感受。第三,创设情境。需要教师给予幼儿需求,设定环境教育目标,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幼儿的情绪、思维等带入自然环境,达到优化环境教育效果的目标。第四,多方合作。要想使环境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仅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幼儿园共同合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

2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幼儿园环境教育策略

2.1运用多元化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环境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向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融入环境知识。在语言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与环境相关的故事或者儿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比如,通过开展“空气变新鲜了”的语言活动,为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空气净化知识,使其认识到环境中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另外,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对材料分类,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等。其次,在亲近自然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知识。自然中包含丰富的知识,以带领幼儿亲近自然为目标,教师可以开展户外活动,在带领幼儿进行观察与感受环境中理解一些环境知识。比如,带领幼儿走到垃圾回收站前,为其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等。再次,开展情境活动培养幼儿的环境素质。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

2.2开发与设计环境教育的园本课程

首先,在创设园本环境中融入自然和社会资源。这种环境应该兼具美观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以这样的方式将幼儿对于环境的保护与热爱之情激发出来。因此,幼儿园可以在园区内融入自然资源,助力环境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利用一些植物、山水等自然条件打造自然幼儿园,在这种教育环境当中培养幼儿对于环境的责任感。其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作为主题开发与设计园本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将五大领域的内容的融入到环境教育园本课程当中。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环境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2.3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

环境教育无法一蹴而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幼儿园阶段开设环境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于幼儿而言,其年龄较小,其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都能够受到情绪以及情感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基于环境教育的“三维目标”,要想培养幼儿的环境情感,应该以向其传授环境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此为前提,能够使幼儿形成对于环境的热爱与尊重之情。

3结论

综上所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幼儿园工作当中用以指导环境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师应该对于环境教育予以解读,并运用多元化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环境知识;开发与设计环境教育的园本课程;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通过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幼儿园环境教育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升幼儿园环境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迪.开展绿色教育,见证快乐成长——法库县白鹤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1(Z1):105.

[2]浦菁.实施生物科技教育,探索绿色教育新路——上海市普陀区宜川新村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1(Z1):110.

[3]张坤,殷后静.实施绿色德育,创建生态文明校园——重庆市江北区鸿恩实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0(08):90.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要实现人类与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就需要人类加大对大自然的保护,将保护环境当成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帮助青少年尽快的树立起环保意识,培养青少年的环保观念。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就十分有必要将环境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让学生从小就能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环境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教学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环境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 融合渗透

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的客观条件。环境发展的好坏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注重环境保护,是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1]。那么怎样进行环境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呢?我们也知道,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我们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紧密。有意识的将环境教学融入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环境意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因此,将环境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二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下面就具体分析了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深化学生对环境情感的体验

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情感的熏陶,可以将环境情感逐漸转化为学生的环境意识[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内容的设置,找出文章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可以很好的提高环境教学的效果。

1、通过朗读,深化体验。朗读是我们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要做的第一项任务,它也是体验语文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最主要的手段和方式。通过朗读,可以更好的掌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这一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透过文字,进行充分的想象,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同时激发起他们对西沙群岛的向往之情。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我们的大自然之美,产生出对自然之美的感激之情。

2、通过互动交流,深化体验。互动与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这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例如:学习《大瀑布的葬礼》时,老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为什么人们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人们对树木资源的砍伐这种行为对不对?面对已经消失的大瀑布,人们应该怎么做?通过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有些学生认为应该对砍伐树木的人进行处罚,有些人觉得现在应该多种树来弥补过失。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环境教育融入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

3、通过音乐,深化体验。音乐可以很好的起到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环境情感的体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3]。

例如: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把《春天在哪里》、《找春天》等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在歌曲的辅助下,帮助学生更好的将课文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画面。领会春天带给我们的别样魅力,让学生们喜欢上春天、喜欢上大自然。

4、通过多媒体展示,深化体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事物最大程度的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4]。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技术进行进行应用,可以让学生们对环境教学有身历其境式的体验。

例如: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将黄河水从清澈到浑浊、黄河周边树木由多变少、黄河决堤由小变大的变化过程在学生们面前清晰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意识到黄河问题的严重性,激发起学生保护黄河,保护环境的热情。

5、通过角色扮演,深化体验。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自己扮演课文中的人物,通过对课文中情节的表演,达到深化环境情感体验的目的。

例如: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时,作者写到珍珠鸟这种原本怕人的鸟类有一天竟然爬到了正在写作的作者身上,为了不惊动睡着的珍珠鸟作者停下了手中写作的笔,细细的观察起珍珠鸟来的细节。老师就可以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体会人鸟的和谐相处,进而体会到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美好关系。

(二)在语文教学课堂外开展实践活动,将环境教学延伸到课堂外

1、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延伸。环保的学问不只存在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而且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环保理念只有辅助实践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5]。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环境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中,更要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践,将其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将环保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环保能力。

2、向社会实践延伸。环境问题不单纯是某个个人、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性问题。只有我们在社会中进行具体的环保实践,才能够让环保理念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够在环境治理中看到成效。

例如: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我们知道文中的小村庄因为人们的乱砍滥伐最终被侵袭的洪水给淹没了。老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植树种草种花活动,从自己身边的绿化做起,为保护环境奉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认知方式、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小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通过实践改善环境现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沂颖.生态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D].郑州大学,2013.

[2] 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学周刊,2014,12:128-129.

[3] 杨文学.浅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4,12:65.

[4] 王元华.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中旬),2014,03:366-367.

[5] 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163-164.

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 融入 高等学校教育

“环境教育”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的《美国环境教育法》,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教育”的名称确定下来,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此后,随着人们对环境及环境问题认识与理解的不断深化,环境教育的内涵日臻完善。

一、人与环境关系的内涵:新环境范式的内涵与发展

人类对环境的价值观与作为模式,一般可区分为“主流社会范式”与“新环境范式”两个相互对照的价值模式。所谓的“主流社会范式”是指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至环境保护意识觉醒前,在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时,一般大众所具有的世界观,由人类对其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持有的共同的价值、信念、与知识所组合而成的一种态度。这种典范的基本信念具有某些鲜明的特色:对科学及技术抱持强烈的信心、追求丰盛的物质生活、怀着一种繁荣未来的憧憬、支持经济建设发展、坚持个人权益、主张放松政府管制、满足现状、和维护私有财产权。而“新环境范式”的信念,基本上是相对于“主流社会范式”的观点,由于自然环境渐渐遭受破坏,各种环境污染的事件危及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部分人士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界定科技的价值与经济发展对人类的意义。基本上,“新环境范式”的信念是能了解人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的一部分,相信各种极限的存在,体认地球的负荷能力不是无限的,认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性。“新环境范式”的内涵可作如下理解:

1.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肯定自然本质的价值,厘清人类中心、生命中心与生态中心的环境价值观;

2.重新认定环境正义的范围:除了自然保育外,更要思考弱势族群与未来世代的关怀;

3.重新定义现代文明的内涵: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科技与人文本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环境教育的理念进展与环境教育的目标

(一)环境教育的理论进展

从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起,经过多次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逐渐建立其理念与架构,归纳多位国际性环境教育学者的共识,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必须包含几个理念:整个教育理念的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发展;而环境教育的范畴必须有整体性的考虑,要考虑到自然的、人造的、科技的和社会的环境(涵盖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伦理的与艺术的层面);就其广度而言,则要具有宇宙观,不应只局限在地球的生态环境,而要有更广大的视野;至于其深度就必须呈现对未来的关怀,除了考虑这一代人类的生存外,更要考虑未来世世代代人类的生存问题;课程内涵、教学方式与学习型态则要兼顾议题导向、行动导向、持续发展性、科际整合与协调与经验导向等要项。

由贝尔格莱德宪章(Belgrade Charter, 1975)所宣示的环境教育计划指导原则,清楚地指出环境教育的理念包含:整体性、终身教育、科际整合、主动参与解决问题、世界观与乡土观的均衡、永续发展与国际合作。

(二)环境教育的目标

贝尔格莱德宪章与伯利西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已经清楚地定义,环境教育之目标在使学生能够认识而且关怀都市和乡间有关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与生态的相互关系,并经由适当知识、技术、态度、动机及承诺的养成,以建立一种个人、群体和社会整体对环境的新行为模式,解决现今的环境问题,并预防新问题的发生,进而促成永续发展。环境教育的整体目标为:

促使世界人类认识并关切环境及其相关问题,具备适当知识、技术、态度、动机及承诺,个别地或整体地致力于现今问题的解决及预防新问题的发生。

培养意识及关切在都市和乡间有关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及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为个人、群体和社会整体创造出对环境的新行为模式。

而具体的环境教育目标包含觉醒、知识、态度、技能、评鉴能力与参与等项目。环境教育必须完整地包含五个教育目标,才能落实环境教育的理念。这五个目标分别是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环境知识概念内涵、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行动技能与环境行动经验。

三、环境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对策分析

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专业环境教育和非专业环境教育两类。专业环境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为环境科学本身研究和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包括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环境工程类的环境教育学。非环境专业的高等环境教育是在受教育者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环境与资源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主要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与资源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养成良好的环境公民素养。

在西方国家,环境教育被认为是重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内容。日本社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日增,环境与资源科学在日本迅速发展,社会对环境与资源类的人才需求也大增。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大学环境类专业设置上趋于多元化,让环境保护理念深入到不同学科,注重环境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在高等教育中首先实现环境教育的社会化。日本大学的环境专业教育,着重强调实验技能和重视实际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中有大量的相关环境教育课程,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尤其是社区环境服务项目联系紧密。就形式上来看,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仍然是以课程体系内的环境教育为主,以课程外的环境教育实践为辅,包括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研究和设计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和项目以及参加社区社会实践等等。在英国,很多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开设了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使大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环境教育,高等院校中已有为多个学位和文凭而设的范围极广的环境自然课程,并因此在全国形成了一种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的氛围。

我国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且正在不断的完善与深化。许多院校设置了环境与资源科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因此培养了大批环境与资源科学和环境资源保护的专门人才。此外,许多高校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教育课程列入了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程中,在非环境类专业教育中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环境教育:

一是在公共选修课程,甚至是必修课程中开设环境教育类课程。条件成熟的学校,甚至可以将环境与资源教育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定学分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在高校中普及环境教育。就公共必修课而言,在这些课程中,环境素养好的老师应当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保护观念,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用新的环境道德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创设与环境资源有关的两难选择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就具有时效性的国际与国内的环境状况或环境事件作出解释,指出潜在的危害及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将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渗入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是提高大学生环境素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可根据学校具体条件,开设环境与资源教育类公共选修课程,例如《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等诸如此类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就学习环境类的课程作出选择。最好能够开设跟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课程,贴近生活,提高学生选修学习的兴趣。

二是组织环境与资源教育相关的讲座,针对当前的环境与资源热点,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内容相对更具专业性与前沿性,开展专题讲座可包括: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废物资源化、生态(碳)足迹、环境污染与健康、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等,围绕经济、环境管理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对环境资源进行阐述,适合于文科、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自由选择,灵活性较大,授课内容切合实际。通过报告者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讲座尽可能的贴近生活,普及生活中的环境知识,提高面临环境与资源问题时解决的能力。

三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环境素养,重视环境渗透功能,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本身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的综合性教育,因此,在工程技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均可融入环境教育。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深入研究所讲授课程的内容的过程中,挖掘出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时的进行环境渗透教育。通过学科渗透,既可以使学生在学到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到相关环境知识,又可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基本的环境道德观念。因此,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的环境保护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环境教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

四是在社团活动引入环境教育,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通过社团活动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社团活动能让学生作为环境教育的主体,让学生亲自参与环境教育中。所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组织环境保护相关的社团,在活动中普及环境教育,学习相关环境知识,相互交流分享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废电池的处理,可以通过社团组织,组织志愿者定期回收与集中处理。提供闲置物品以物换物交流平台,避免二次浪费,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应该多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情感上贴近环境、尊重环境、热爱环境和关心环境,进而形成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实现大学教育的全面与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高教论坛,2005(5):42-45

[2]徐蕾,颜柄乾.美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44-47

[3]孙志东.对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的探讨[J].前沿,2008(4):29-31

[4]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72-75

上一篇:担保公司资金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仪器设备电子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