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范文

2023-09-20

初中教育范文第1篇

在数学学习中, 一些学生不仅表现得聪明, 而且整个学习活动富有进取性, 最后能取得优秀成绩;另有一些聪明程度一般, 但学习有毅力, 对学习充满热情, 结果也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也有一些学生头脑灵活, 但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很好克服遇到的困难, 学习效果不理想。这表明我们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是不够的, 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主动性的调动, 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挥, 能力得到发展, 学得有成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象, 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各环节上, 尽量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要给学生自读课本的时间, 要给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 要确保每份练习在教师讲评前, 学生能有时间认认真真地做一遍。课堂教学要充分地发扬教学民主, 尽量让学生读、思、议、练, 给学生提供讨论和争议的机会, 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思维。

具体的方法总结如下几点。

1 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必须明确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只面向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部分学生, 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除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外, 还尽可能地去增加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增加并强调一些开放性和有发展性的知识。只有目的明确, 才能搞好课堂教学, 进一步完成课堂教学的其它方面。

2 要教会学生学习

(1) 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营造创新氛围, 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实施“创新教育”。数学思维, 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 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为此, 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 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

4 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 调控学生的情绪,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老师的反思很重要, 能增加你课堂的魅力,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要营造适用学生发展的环境, 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 提供发挥他们创造潜能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体验才是快乐的, 而且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是积极的, 思维是活跃的, 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使学生富有探究新知, 不断进取的精神, 老师也要不断学习,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活学生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决定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

(1) 教学内容要体现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陈旧、空洞、抽象的知识和理论往往被学生心理排斥和拒绝, 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了。

(2) 教师在教学过程善于创设一种氛围, 合理设置一些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状态, 才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热情。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不能让学生有被忽视的感觉。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格式化, 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靓点, 在教学方法上多姿多彩, 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并使学生易于接受。

(3) 教学评价中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尊重、成就、自豪等的心理体验, 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 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学习更有自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 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 将会更加努力, 更加主动地学习。

(5) 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数学教学中, 应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 教师在讲课时对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方位讲解或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对知识总结时,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概括。如一题多解就是典型的发散思维的应用。

(6) 努力用教师的行为和情感来影响学生,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 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 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不断地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多和他们交流, 与他们分享。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7)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数学课程本身比较枯燥, 我们尝试利用信息技术, 使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时代气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 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显示工具和演示工具, 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学成败与否, 教学效率的高低, 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 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思维,评价

参考文献

[1] 胡炯涛, 张凡.中学数学教学纵横谈[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12.

[2] 顾文军, 彭素年.新课标下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反思[J].江西教育, 2005 (4) .

[3] 杨伟传.中学数学概念及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5) .

初中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初中物理教学不应当仅仅限于教授物理知识,更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高尚人文情怀。文章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人文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指出了人文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人文教育;渗透

一、 人文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一) 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明白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精髓,使其思想受到洗礼。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可以使学生人格品德得到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进一步得到升华。此外,人文教育还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宣讲,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文教育还是对现在教育模式的有效补充,当今教育主要是灌输教育模式,学生机械地学习知识而并不理解知识,就好像一个缺角的木桶,难以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在应试教育中增加人文主义精神,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二) 人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在进行人文教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社会体验和学习状况,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人文教育的培养要求,教育者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外,更需要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观察人文精神,体会人文精神,提升自我的思想修养。

二、 人文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 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点和学科之间的逻辑上,而忽视了知识的本质内涵,这种教学方法也无法教会学生领悟知识的精髓。在物理教学中,教学应当将物理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能够学习人文主义精神,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人文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习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二) 可行性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一直伴随着物理学发展,正由于此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具有可行性。首先,物理学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创新而来的,学习物理知识不仅可以使能力全面提升,还可以使创新性思维得到锻炼。其次,科学探究需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其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学习物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三、 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人文主义情怀。教师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一是要将人文主义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通过人文主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人文主义知识。在学生中传播人文主义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德,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思维力强,活泼好动,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不应让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全部,而应当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让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优秀道德情操和科学素养,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品行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可以得到一个飞跃。教师还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以分数定学生,从而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提问阶段,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教师不应当使用责骂的语言进行批评,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可以回答出完美的答案。这种主动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有利于推动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 正确认识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入到教学课堂中,以便更好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人文教育。在现代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教师一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只是向学生传递书本知识,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好与坏,使得学生也形成了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学习观念,使整个物理教学丧失人文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提升人文教育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和老师都转变以往单一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方针,促进物理课堂中人文主义教育发展。

(三) 学科知识与生活化结合

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非常多的物理现象,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生活小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養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 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内容。例如,通过向学生展示我国科技的巨大成就,使得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素材与人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学习知识可以更好地为祖国作出贡献,树立报效国家的良好品德。

参考文献:

[1]蒋利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02).

[2]刘全龙,林琳.调动初中生学习初中物理积极性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89.

[3]全桂英.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

[4]吕致远.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初中物理,2011,30(08)

初中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育方法

一、了解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心理已经发育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作为美育教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及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学生在事物的认识表达过程中需要具有画面描述的冲动。

举例:在学习到“印象派的画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让学生画自己的父母和同学,采用自创的印象派画法,突破思维,创造感觉。把熟悉的印象感觉画出来,引导学生,激发创作激情。

2、让学生欣赏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比如梵高的《自画像》,接受有感染力作品的鼓舞。

3、印象派的画法可以自己选择主体,但是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是最熟悉的,也拥有绘制他们的自信,而且这样的互动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有爱互动。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助于教师加强教学设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艺术的认可,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青少年是国家民族复兴的主要载体,在初中阶段,正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在新课改后有了新的标准要求,倡导要拓展学生思维,打开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注重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教学目标。而学习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培养并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悟能力和认知度,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智慧和内心情感,因此,开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创造性教育势不可挡。

举例:在学习到“铅笔淡彩”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让学生自主创新,给彩铅图制作模糊画风的粒子效果;

2.学生在进行尝试后,组织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3.教师提出自己的方法,把彩铅削下来的碎末和清水混合,用毛笔蘸写。

三、传播绿色观念,善用信息技术

美术是初中阶段艺术教育的支柱科目,在培养初中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紧跟时代潮流,善用最新科技,传播绿色观念。美术本身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既是对客观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二次创作,既然是再创造,它的灵魂里就注满了改变和创新的魅力。

举例:在学习到“我设计的服装”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当今各种制作服装的面料和技巧;

2.介绍什么是环保纳米材料、什么是可回收可分解材料服装;

3.要求学生“变废为宝”,使用家中闲置物品设计一件服装,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

四、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课下训练层次分明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写生多绘画,教学内容适中,适配班内大多数学生的美术水平。在课下,需要要求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让本身基础好的同学从临摹中延伸出去,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基础不好的同学则要加强绘画基本功的训练,描摹心中所想、目中所视,大家共同提升美术素养。面对初中的三个年级,低年级的同学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初一的同学可以从简单的造型画开始,让学生从简单的线条开始学习。高年级的学生要采用考核记忆和想象的方式來促进学生对事物特征记忆强度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举例:在学习到“中国书法”的课时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首先让大家欣赏中国书法的魅力;

2.让大家进行临摹和分析;

3.从简单的字开始,让学生打好基础,不同的学生配套不同的练习策略。

综上:教师的创新型教学,能打破学生独立学习的枯燥和局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观点的碰撞,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给传统的美术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美术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课堂组织智慧,营造理想的美术课堂环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乐学,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扎实训练,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多元的感触和认知能够在美术课堂中给予学生无线的遐想和快乐,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拓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并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启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美术课堂教学,丰富学生课程资源,扩展教学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要对学生综合绘画能力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深入训练,使学生无论在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都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戚燕萍.浅谈引导初中生深度参与美术课堂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导学,2020,(12):96-97.

[2]孙海云.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12):27-28.

[3]刘秋娜.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改革[J].中国新通信,2020,22(6):187.

初中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最佳途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材大纲(试作)》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这不仅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和方向。可见,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自然而然就能事半功倍,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只是“为父母学”“为老师学”,那么在动机上他们就已经落后了一步。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燃起学习的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语文课堂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多开展讲故事、小品剧表演、朗诵、当小老师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获得愉悦进而转化为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挖掘出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另外,在语文课堂中,如果学生只是百无聊赖地听教师讲课、小心翼翼地回答问题,不仅注意力会渐渐下降,更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舒适、轻松、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开心地学,自由地学,并能够主动探索知识的海洋,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二、打破思维定势,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占20%,而更多的80%来自于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个人的智力是天生的,而创新思维却是后天培养的,这也恰恰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打破思维定势,开拓不一样的思考方式。的确,在一些熟识的问题前,经验及常规的思考方式,能带领学生迅速地找寻到问题的答案。但这样的常规思维在难题面前却成为了一种束缚。学生一旦走进自己设定的思维框架中,便难以轻易地走出来,最后只能缴械投降。因此,思维定势反而成为了新思维、新方法开拓的一只“拦路虎”,只有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才能学得更多,活得更精彩。其次,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正如一道数学题目,往往有着许多种不同的解法,语文更是如此。对于一篇文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拥有自己合理的理解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教师所传授的一种特定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以前”“现在”“将来”的状况一一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内在的奥秘与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增长见识,充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课外书籍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阅读可以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思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与方向思考问题,进而比较得出最合理和最可能成功的解决方案。同时,在遇到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使他们的思考更加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三、 开发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飞速发展的今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信息在更新,互联网、报纸……在这个信息时代,不学习就意味着后退,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挑战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和世界的变化。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你教什么他学什么的”学习方式。毕竟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教育观念,而自主学习是迈向终身学习的第一步。

四、 培养责任意识,渗透德育教育

现代的青少年大都拥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像圆规一样以自我为中心,这就使得他们往往迷失自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更重要的事。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团队精神、责任观念,让他们少一些偏执、少一些自我,因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通往成功的必需品。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责任意识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一个成功的人所必备的品质,因此,应该把这种责任意识落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细小的行为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总之,语文学科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又激活了语文学科的教育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同时,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在对学生情感态度、审美能力、道德观念的培养上有着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全方位地渗透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茉莉.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16).

2.沈小勤. 素质教育视角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08) .

3.傅全胜. 略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2010(12).

4.王素环.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素质教育[J].价值工程,2010(30).

5. 陈于品.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尝试[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6. 许盛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初中教育范文第5篇

农村初中 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在农村初中教育管理实施工作中,要正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忽视、不逃避,积极分析并研究对策,这样才能使农村初中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农村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师资力不足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教师流失现象。教师的定向流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同时也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的补充扩展中,新力量出现断层现象。对于农村支教教师而言,又存在着专业素质欠缺、专业不配套情况。不但人员数量难以保证,而且教学专业性也难以保证。

2.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

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激励政策不能全面实施,很多学校在奖励机制的制定上,往往侧重于精神鼓励,难以与绩效工资相挂钩。缺乏实质性的激励制度,造成了教师在工作中的消极倦怠情绪。而由于教育经费问题,也使不少具有激励制度的农村初中学校在执行中有所折扣。从现实情况来看,激励制度的不到位,已经造成了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3.缺乏制度管理的完善性

不少农村初中在教育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约束性与激励性之间难以达成平衡,尤其是在教师素质的考核中,一般对绩效考核较为重视,但是对于过程考核却有所忽视,二者难以做到有机结合。在教师晋级制度中,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和参照基础,在成绩考评中难以实施民主评议。在制度实施中,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难以从教师切身角度出发,维护其群体利益。在管理中,重行动而轻理念,上述问题的根源,均源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对策

1.强化教育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首先,应该对人事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同时也在行政管理方面加强力度。农村教师一部分来源于支教配给,在人才的短期交流利用上,要进一步凸显人才效应,使教师队伍的血液更为鲜活。其次,在教育管理中,还要强化领导层建设,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真正提升,并体现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要不定期开展,调整教师的专业教学结构,不但在教学效率上做出要求,并且要积极构建学习型教职团队。在教学质量上要进行有序监督,并进行规范化的教学成果验收。同时,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式发展,以适应不同的教学人才需求。对于人才编制要做到科学、平衡定编,使教师资源得以优化,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够安于本职工作,敬业乐业。

在农村初中教学管理中,要对管理过程提起重视,不能一味地强调管理结果。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拖延或者转嫁责任,以此来提升整体管理的实际效率。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教学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控,遇到问题要拿出书面方案,并对监督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教师与学校之间要建立垂直绩效管理体系,以此保障师资力量的不断强化和优化。

2.建立有效激励制度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但与自身职业操守有关,而且与学校相关的激励制度也有密切关系。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为前提,完善的激励制度应当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以及先进等级相挂钩,这些都是激励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同类班级成绩平衡的前提下,对于分班、学生流转等环节进行公平配置,然后开展同类学科和同类班级的横向评价,利用竞赛、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能力进行测验,同时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测试。此外,班级管理是学校整理管理的基础,所以抓好班级管理对综合系统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强调纪律性管理的同时,还要将初中德育教育列为重点,在安全、卫生、纪律的评价机制上,同时对教学中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并以此作为制定激励政策的基础。教育内涵的丰富,能够与学校的激励制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共生资源,有利于农村初中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实施。

在采用激励制度的同时,不但要重视精神激励,同时也要重视其物质激励。虽然不少农村初中面临经费紧张的困难,但是,通过学校优化管理步骤的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才能得到数额更多的教育经费,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学校的凝聚力也将大幅度提升。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使“教、学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

3.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教师的教学计划、业绩考评、教案评价、教研细则、素质教育整体评价等,这些都应当建立相配套的监督评价机构。首先,作为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要以当地的教学实际为基础,掌握教学细节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方案以及评价指标,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其问题关键及解决策略,以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重视教学管理的同时,也应将终端管理纳入重点范围,不能对终端环节有所忽视,因为学校的终端管理是对全程管理的总结和提炼。其次,还要加强对教师整体队伍的完善和管理,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差异,不但在教学中力行“因材施教”,还应当在用人环节掌握“因人而异”。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要搭配利用,使人才的互补性得以充分体现。

在农村初中的教育管理中,要协调好教学、管理、学生三方之间关系。要制定出明确的管理目标,并对各级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使之成为更具参考价值的流动信息。管理目标的确立,要始终以教学管理为核心,并对执行成果进行分类、考评,并对整体管理系统起到优化作用。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初中的教学水平,使教学体系更为科学规范,同时,也能够形成有机教育管理体系,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之间构成开放性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实施农村初中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这也是教育管理中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主题。在不断接受崭教育新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有当地特色的管理模式,从而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空间,教育管理的实施,能够为农村人才培养提供积极助力,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及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宝培.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初中[J].人民教育,2012,(11).

[2]侯怀银,焦佩婵.初中教育的分析与对策[J].山西教育,2013,(01).

[3]张顺海.农村初中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学生之友,2011,(07).

[4]季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初中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安全;措施

一、 引言

通常情况下,体育学科的锻炼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体育教学会涉及很多的体育项目,采用多种不同的体育器材,再加上体育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很多活动中,学生都会身体力行地来完成。某些体育活动项目还会具有对抗性,一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伤害。初中生在体育锻炼或参加活动中出现了意外伤害,不但会使学生出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伤害,为学生带来很大痛苦,还会为学校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会增加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进而对体育教学产生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体育锻炼中,为了避免安全问题对学生、家庭以及学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体育授课教师要将安全问题摆在体育教学的重要位置,重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

二、 初中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分析

(一)体育场地、器材因素

我国新课改教育教学的改革实施,虽然为中学生各个学科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同时还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都没有将教育经费划入体育教学,尤其是对场地建设的完善性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体育教学中还出现了运动器材维护状况不佳的局面。所以,在初中体育课堂,由于校园运动场地完善程度不够以及体育器材缺乏修缮等原因,在体育活动中常常就会发生学生运动损伤问题。体育课堂中主要进行教学活动的场地不在室内,由于室外的客观因素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在户外上体育课时,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经笔者调查发现,有许多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因此,体育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是否合理,安全也应该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例如,中学生校园足球场中不平整的地面,学生踢球当中就会出现扭伤脚踝的情况。再比如,学生在打篮球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扣篮等有较强冲击力的动作,假如篮球架稳固程度不够,出现了倒塌问题,那么就会砸伤学生。体育运动场地以及运动器材造成的安全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学校在场地建设、体育器材采购时,缺乏严谨性,体育器材和场地的重要性缺乏认知,造成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没有依据校园场地或体育器材的使用时间、频率投入使用,或缺乏对体育器材、场地展开安全检查工作,造成体育活动中有安全隐患,从而造成学生在实际活动锻炼中发生意外伤害。

(二)体育活动安全意识低

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交流沟通以及行为表现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都没有良好的活动安全意识,学生对体育活动认知、自我安全保护技能方面知晓率普遍较低。新课程体育教学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教学理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贯彻与落实的就是安全问题。在目前社会上许多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学生的安全问题必然要受到重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安全意识,在保证课堂安全的基础上,再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很多学生都不清楚一些运动损伤的特点,当学生出现了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一些意外伤害后,也就不清楚该做出怎样的处理,大多数学生对此非常茫然,在实际体育运动锻炼中,更谈不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安全问题加强管理了。这也就说明,当前初中学生中运动安全意识低是造成学生出现运动伤害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学生缺乏科学的运动准备

体育运动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活动,这是非常关键的体育锻炼环节。依据相关调查表明,体育活动中由于没有热身或热身准备不足就会使体育锻炼学生出现运动损伤,而且这也造成损伤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在体育活动当中,科学开展体育活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肌肉弹性与肌肉力量,避免韧带、肌肉等不同软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多个关节部位尽快投入运动状态,促使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运动技能以及运动技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在我们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还意识不到体育准备活动在锻炼当中的重要性,在热身期间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就会造成他们在实际体育锻炼中出现了肌肉僵硬、协调性不够的问题,进而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所以说,在体育锻炼中,学生的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准备活动也是形式多样的,例如跑步方面的专门练习,游戏方面以及球类方面的准备等。当然准备活动一定要适量完成,运动量不可过大,以免会影响后续的训练效果。

(四)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足

虽然体育课程的上课形式较为自由,但是并不是教师就不用备课,通过相关研究表明,有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前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充分考虑,对于教学内容是否同学生的运动能力相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些运动,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管理措施。例如,某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场地缺乏重视,当面对活动场地的不平整或雨后湿滑情况,教师依然还是正常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体育锻炼,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另外还有部分体育课程教师认为上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尽情玩,缺乏正确的引导,即使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情况,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没有将学生的安全问题真正放在心上,如此一来,就容易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教师责任心缺乏的体现。

三、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在中学校园中,要深入了解造成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体育活动中学生运动伤害的事故发生率。我们主要从下面方面来分析。

(一)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无论在哪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都要重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主体地位,所以,教师不但要在体育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技能。同时,人们发现,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伤害事故情况,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不在现场或学生没有依据教师的要求造成的。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在学生的体育动作示范中加强提醒,使学生了解避免受伤的一些技术与动作,同时还要在体育活动场地中,重点加强学生安全的关注力度,当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学生要规范动作,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还可以避免对周围同学造成影响,使学生出现不必要的运动伤害。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参与体育活动,有些学生先天性地患有身体疾病,不能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有学生不能参加剧烈运动,那么教师就让学生在场外休息或者學习其他学科的功课。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果有学生是特殊情况,就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

体育课属于一种室外活动,通常在室外进行,并且还会出现跑、跳、器械操作等一些强度较高的运动,运动当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安全隐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较强的责任感,重视加强体育课堂管理。首先,体育教学开始,教师就要使学生知道不可以做的事情与行为。其次,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操作步骤以及练习姿势正确无误。就是在体育课堂中要承担起责任为学生的安全做出保障。就是要组织好学生,使学生有高度的纪律性。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不做梦想的运动,教师要自身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很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好良好的指挥,学生在没有得到教师允许的情况下就做一些冒险活动。教师要有责任心让自己与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例如标枪、铅球等体育活动项目,教室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对学生付出更多的耐心来进行指导教学。

(三)做好安全排查工作

在体育课堂开始前,体育教师要根据本次教学活动开展需要用到的活动场地与锻炼器材展开安全检查工作,从而可以提前发现教学器材与场地中的一些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场地因素或器材因素使学生发生运动伤害事件。另外,在体育课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注意检查学生身上是否存在容易造成运动意外事故的尖锐物品,假如体育教学当中涉及了使用必要的运动护具,教师要指导学生检查运动护具的佩戴情况,从而尽可能通过安全排查环节,为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安全保证。

(四)掌握常见的体育伤害事故急救、处置方法

教师要学习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与急救知识,如果有意外事件的发生,要有紧急应对的措施与方法。体育教学当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保证学生的万无一失,所以,体育教师要在积极抓好体育教学的同时,还要掌握必要的医学常识和一般运动损伤的科学处理方法。这样一来,当学生发生了意外伤害,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措施处理,赢得急救的时间,避免由于救治延误使学生的伤情加重。同时,体育教师还要重点关注体育活动中的环境以及学生出现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叫停运动或采取科学措施处理,假如体育教师发现学生状况不佳或可能产生攻击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并展开心理疏导工作,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重点管理的内容。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感,重视加强体育课堂管理,重视抓好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并做好运动器材、场地安全排查工作,从而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在安全的环境下展开,不仅如此,体育教学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学生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解萍.浅析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体育课安全意识[J].田径,2020(6):61-62.

[2]陈振洺.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华夏教师,2020(1):86.

[3]王辉.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问责案例解析及其风险防控措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5):78-83.

作者简介:加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迭部县初级中学。

上一篇:保险理财范文下一篇:古今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