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

2024-07-14

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阜新液压产业园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产学研、企业联盟、政府政策引导等研究,对阜新液压产业园虚拟创新机制构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液压产业 虚拟创新机制 构建

阜新市东南与沈阳市相接,距沈阳市中心城区仅170公里;西南与锦州市相邻,距最近的出海口——锦州港不足100公里。同时,阜新市位于辽中城市群和辽西经济区的结合部,属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近海城市,具有接受辽中城市群辐射的有利条件。阜新周边500公里范围内有一汽、金杯、哈汽、北汽、天津夏利五大汽车集团,发展液压产业区位得天独厚。

2009年末,阜新市被科技部认定为“阜新国家液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阜新开发区规划面积22.3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末共签约103 个入驻项目。2010年入园项目42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1.7亿元,其中液压类项目38个。2011年阜新液压产业基地目标再完成入驻项目100个,开工建设100个。2015年的目标是引进600家企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阜新市政府大力整合优势资源,扶植以德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太克液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鑫星液压公司、阜新驰宇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并由上述6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辽宁兴阜液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时,市政府还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筹建了阜新液压产业产学研技术联盟,首批已有20余家液压企业与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院所组成技术联盟。目前,阜新液压产业园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2个。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液压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液压行业的硬实力差距不小,软实力还在低层次上。因此,如何利用液压产业园企业集聚的优势,快速地提高液压产品的制造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前阜新液压产业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阜新市液压产业园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各个企业产品制造、技术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资金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技术力量相对分散,各个企业单独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非常有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比较小,一些企业拥有某种独特的核心技术优势,且和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因而,迫切需要在企业间通过开展技术联盟活动,将分散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或将联盟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节省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风险、开拓区域市场、进入技术创新前沿,实现学习效应、聚合效应、速度效应,有益于加速集群整体技术创新的频率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文所指的虚拟创新机制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组成的临时性网络组织。在合作过程中各成员彼此互不干涉且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联盟的成员可以是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期限和规则。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共同投入、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靠自身实力进行自我保护和开拓国际市场,因此,企业之间技术创新联盟有着重要作用。

虚拟技术机制的出发点是寻找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和知识的外部合作者,以网络为依托,拥有全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避免了传统金字塔组织结构产生的信息传递的时滞、延误、失真和扭曲。合作成员之间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而建立的动态联盟。虚拟联盟在适应性、重构性、风险分担反应速度等竞争力指标具有传统企业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虚拟创新机制内各家企业的先天优势,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寻找产业边界突破,从而增强阜新液压产业园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虚拟创新机制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企业技术快速进步

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可为阜新液压产业园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源泉。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所存在的资源互补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正是产学研联盟合作的物质基础。不论企业自身技术实力是强还是弱,作为一种资源的优势互补,作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上下游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为企业对外界信息、技术、人才交流的需要,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应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联盟关系,有利于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提高技术转化的成功率,从而有利于增强阜新液压产业园竞争力。产学研结合除了联合进行研究与开发之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

(一) 由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出资,购买科研院校已经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后实施转化。

(二) 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投入资金或设备,将科研院校已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联合创办科技公司共同实施成果转化。

(三) 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究所、测试室、联合研究中心等。

(四)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委托科研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创新带头人,合作创办科研工作站等。

(五)以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为主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六)由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委托科研院校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智力服务,帮助企业总结生产中出现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等。

另外,为了使液压制造企业、科研院校、研究机构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使其各自的优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选好合作的项目、创新的类型。因为科研院校在重大产品创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而企业的重大产品创新比重越高。企业就应越与科研院校结成技术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所以,一方面科研院所应该加大创新研究、应用研究的力度,为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大量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该继续深化和拓展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努力形成一个以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为目标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增强企业、科研院校的综合实力。

其次,应该在科研院所和液压企业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企业应该取得技术人员所在的科研院所的支持,通过这条通道,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在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把技术成果及成果的开发者一起移植到企业,实行“带土移植”,然后把项目在企业的环境下进行孵化,完成科技成果的工业化进程,实现“连土带苗”的项目孵化,从而增加项目转化的成功率。

最后,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如设立技术股,以及其他一些对技术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等措施。协调好科研院校、企业以及相关科技人员的利益分配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合作关系。

二、加强企业间联盟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企业间的联盟,其合作协议使合作伙伴共同进行资源投入,形成了一种相互抵押的激励机制,迫使合作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协议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阜新液压产业园企业必须不断地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合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相信如果企业具有了合作观念,就会以友善和信任的心态去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各方良好的协同作用,会产生整个创新能力大于各方创新能力之和的“1+1>2”的效应。

其次,集群内企业要注意形成多样化的合作创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合作与联盟的经验,为企业以后建立新的更高层次上的技术创新联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多样化的合作创新模式包括:

以行业为依托的横向创新模式:利用阜新液压产业园技术人才集中的特点可以在创新合作工程中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

生产环节不同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合作模式:利用液压产业各道生产工序均紧密联系的特点,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研制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小企业要积极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利用大企业的人才、设备和中小企业的灵活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可以逐步提高阜新液压产业园整体的创新技术,进而增强产业园内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政府引导职能,促进虚拟创新机制构建

政府行为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对企业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行为活动的总和。对政府而言应从宏观上的不同层面,通过其各项职能积极制定政策和建立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政府不仅可以从宏观上引导和促进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而且通过参与具体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做出有利于集群企业虚拟技术创新联盟的政策引导,通过传递相关合作信息,组织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攻关,努力开发信息资源,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咨询服务,强化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改善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和科学文化条件等,切实保证和加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企业合作的互补优势,加速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业萌芽,推动阜新液压产业园产业升级。

通过构建阜新液压产业园虚拟创新机制,以科技政策、科技扶持资金为引导,不断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向阜新集聚,这才能满足阜新液压产业基地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特色鲜明、附加值较高、可持续发展的定位要求,为阜新液压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仰曾.“十二五”规划中液压行业发展的调整意见[J].流

体传动与控制,2010 (3).

[2]葛新权,李静文等.技术创新与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3]刘景林,刘幸.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哈尔滨、长春、

沈阳、大连四市合作与发展的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4 (6).

[4]曹兴,汤勇.基于虚拟形式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J].统计

与决策,2005 (11).

[5]吕军,侯俊东.虚拟技术创新联盟我国民营企业培育科技

竞争力的必由之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 (4).

[6]马文东,晚春东.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集群化问题径

[J].学习与探索,2005 (l).

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设计的一体化管理软件,可以简化生产管理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管理,做到对生产流程和公司运营实时监控,有据可查。我们通过把ERP系统中使用的数据链接的优势用来设计高校智慧校园教务、学工和办公系统,实现校园管理流水化、规范化。

关键词:生产管理系统;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智慧教务

随着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国内外教育学者对于现代化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认识,不断地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信息化程度,远程教学、视频教学、直播教学、线上学习考试系统等新的教学手段大量出现,企业上所使用的生产管理系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集合信息化程度最早最完善的系统,现代的生产管理系统已经做到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监控、操控生产设备的功能,相比较而言,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停留在宣传、统计查询的简单应用上,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和管理软件的作用,我们在借鉴了ERP的设计理念对学校智慧校园教务、学工和招生就业系统进行了优化,让原本枯燥单一的记录本形式的校园系统更具有智慧性,灵活性,有效提高对学生学业的管理效率,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业动态,为干预帮扶学生学业提供参考价值。

1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设计理念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是集企业人事、财务、订单处理、生产、检验、仓储、销售为一体的虚拟系统,通过软件系统模拟企业经营的一系列过程,制作成电子档案,以虚拟仿真实际,虚实结合的方法反映企业生产环节和办公环境,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数据链,还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管理高层对本单位发展的决策方向,企业的订单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订单的处理而运行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就是根据订单的走向流程设计系统本身的流程,通过多方模块协同开发,数据整合链接的方式,将各部门、各环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互为因果,形成严密的订单创建、审核、生产、销售、仓储和物流等流程,其中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非常直观,方便了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直接读取企业订单的数据,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人为管理造成的差错,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2 高校校园网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现状和弊端

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体现了高等教育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学生在完成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的同时可以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选择、考试成绩的审核、学分制的统计等设计方法的改革也对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基本停留在对学生的档案管理的阶段,不能系统地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业差异性也不能制定相对应的帮扶策略。

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涉及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工具、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管理、智能排课、选课、考务、成绩管理、毕业设计、开放性实验室、毕业资格审查,毕业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材管理等二十多个子系统,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是学校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考核管理,这种系统功能集成程度很高,但是对于具体学生具体分析的理念难以实现。大学教育往往采用的放养式管理,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很高,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导致学业和心理都出现松散的现象,这就需要一套智能化的预警帮扶系统帮助学生和老师智能筛选并评价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帮扶干预对策,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思想不够积极主动的通病。

3 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模型来设计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意义、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

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模型来设计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是在现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学生学业预警和帮扶模块,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系统分析学生个人情况更加准确直观,极大方便学生工作者落实学生管理,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业和综合情况制定学业自助及学业帮扶功能,通过系统分析告知学生本人和帮扶教师如何快速有效解决该帮扶对象的学业困难。全面性预警帮扶的工作对象包括出现学习困难的全体学生,工作方式须深入到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所有环节,包括学籍管理、学习计划、日常选课、重学安排、课堂考勤、考前辅导及考后总结,预警帮扶工作参与人员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教务员、帮扶教师、家长,通过构建多方位一体化联动体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乐趣,重拾学习信心。[1]

3.1 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模型来设计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意义

采用ERP系统为模型所设计的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可以将每一个学生的培养目标精细化、订单化,每一个学生入校当做订单的开单,通过学校一系列的培养,达到成品的质量输送给社会,这个过程如果使用人为管理将会劳心劳力,通过系统本身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老师事半功倍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样让计算机能做的尽量让计算机做,计算机不能做的才使用手工方式处理,工作能下放的尽量下放,通过系统的设置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自我学业管理的流程中来,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机械化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实际的帮扶管理、学业监督和教学改革中,教务人员可以根据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业相关数据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务设置,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宿舍管理等学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学业数据、消费数据、社团活动数据等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从学习情况、性格习惯、三观态度等方面全方位评价学生,让帮扶人员可以直接了当地对其指导,提高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3.2 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模型来设计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设计原理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是标准化管理,所有涉及到订单流转的程序都是围绕企业订单工艺流程的变化而设计开发的,极具有针对性,把需要纸质流转的订单改进为电子版,预先在系统内部加入原始理论数据并设置误差区间范围值,当订单流转到相应工艺流程时会自动采集相关生产数据并对数据保存比对,当订单和预设的原始数据基本符合时,生产继续,完成后流入下一道工艺,当订单中生产数据与系统中原始理论数据偏离出合理区间,发生异常的时候,生产不能继续,同时系统会及时出现警示,帮助工作人員纠正错误操作,重新核对生产工艺,最终可以提高企业产品生产的合格率,并且还能够记录生产数据,便于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分析数据和制作统计数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学生学业的管理也需要标准化管理,所以本文参照ERP系统的设计理念将学生的学业管理进行工艺流程化,除了学生的学习指标,还加入了学生的兴趣指标、心理指标、社交指标等等,系统在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的同时还会智能分析学生学业状态的因素有哪些,直观地反映在学生的评价界面里,学生可以看到自身评价的第一因素,不同学科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权限看到学生本学科的成绩和评价,并协助老师制定帮扶策略,家长则会看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状态等评价,帮助家长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从学生入学开始记录数据直到学生毕业离校存储数据作为档案都是采用数据链接的方式将页面提交过来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校验,之后再将这些数据送到应用程序层,将应用程序层中返回的数据呈到页面上进行显示;在业务逻辑层中,主要是从用户界面层获得必要的数据,来创建一个业务中需要的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等业务操作,之后将这些业务操作指示传递给数据访问层,在数据访问层返回数据给用户界面层;在数据访问层中,就是接收从业务逻辑层传来的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等相关业务指令,对数据库进行相关的操作,将对数据库操作得到的数据返回给业务逻辑层。[2]

本系统利用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数据处理算法的思想确定软件的核心算法,建立学业预警和帮扶系统的程序架构。

其中群集O代表要研究的群体对象,p代表个体,通过每个个体的影响因子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群体对象的主要影响指标并得出影响系数,学校因素C,影响系数设为x%;学生因素S,影响系数设为y%;家庭因素H,影响系数设为z%,其他因素暂时忽略,其中x+y+z≈100,学生学业评分E:

本系统研究的因子数量控制在自然数3以内,筛选出对各个因素影响最大的三大因子进行研究。[3]

3.3 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模型来设计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实际应用

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设计者们通过对校园原有教务系统和学工系统的改良,增加了量化评价的功能模块,结合新型算法的应用,把各种帮扶策略定义为原始理论策略,当学生的学业达到预警机制范围,系统则自动发送预警报告给学生、老师和家长,系统可以直接把帮扶对象的个人信息和需要帮扶的信息呈现出来,同时还能提供帮扶策略,帮助学生自身完成自我约束、自我改革、自我管理,协助学生工作的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干预学生学业以达到帮扶目标的效果,同时也会推送相关信息给学生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校情况。采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原理开发的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学业系统假设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当学生学业出现预警相当于产品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帮扶策略来确保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这就相当于调整生产流程中的工艺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两者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4 结语

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开发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是一项创新举措,不仅节约了开发资源,同时还能将智慧校园学业预警及帮扶措施量化,使帮扶人员和被帮扶对象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让学业预警系统更准确,学业帮扶系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程序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还需要研究人员不断研究和完善,同时数据库还需要根据师生状态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也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汪淑华,郑胜,傅斌,霍光,冯剑颖,孙正帆,朱安娜.基于手机APP软件的学业预警与帮扶管理新体系探索——E-learning新模式下的学业管理方案[J].教育现代化,2016(22):34-36.

[2]左明星,刘宝瑞.基于.net的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3):220.

[3]范军,朱桦,钱俊梅,丁新国.基于智慧校园的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南通理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例[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7):244-245.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智慧校园专项课题“基于智慧校园的学业预警及帮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R-6686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智慧校园的应用型高校学业预警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1268)

作者简介:范军,男,本科,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应用;韩小祥,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朱桦,女,本科,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管理。

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虚拟企业,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对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能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跟踪市场动向。对成员企业而言,组建虚拟企业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风险,而财务管理方案不合理是导致虚拟企业中途解体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为此需要寻找科学方法来制定虚拟企业财务管理方案。

[关键词] 虚拟企业 财务 管理

虚拟企业是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既有不同性、又有互补性的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为响应市场需求而进行动态联合的方式,是一种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的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充的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动态组织形态。

一、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财务管理组织形式实体性。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与成员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相关,各成员企业必然高度关注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财务活动,作为个体财务活动的整合,必须有执行者,要求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确保财务活动的执行和监督。由各方委派成员组成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小组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式,也可以外聘财务专家,财务理财机构参与工作,专门进行财务协调和财务监督,以实现财务管理的敏捷与精确。

2.财务管理内容的特殊性。虚拟企业本质上应是一个由成员企业各自贡献自己核心能力所组成的价值链,通过每个成员发挥其在价值链上的最优能力,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虚拟企业应属于非生产性企业,主要进行直接投资,同时对生产性企业而言,间接投资往往出现在有闲余资金的时候,而这种情况与虚拟企业的实际不符,因为虚拟企业的资金实际上仍在各成员企业手中,协议只要求成员企业配合整个价值链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投入固定数量的资金。

3.方法日益网络化、虚拟化。网络既是虚拟企业出现的前提,也是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虚拟企业价值链上的各种功能由不同的成员企业来完成。这些成员企业可能位于不同的地区,甚至属于不同的国家,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分散化特点。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不管是制定财务计划,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还是利润分配,都必须要对各个成员企业在契约内的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的了解、记录、分析和指导。因此,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能进行远距离的、快速的信息传输。而网络不仅使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事务远程处理和信息实时传输,网上催账、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等辅助功能也都得以完善和提升。

二、企业虚拟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财务监督管理。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往往对财务计划及其循环过程特别关注,按照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循环是虚拟企业正常运作的经济保证。在财务循环过程中,必须将各项具体经营业务、财务业务与财务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系。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对财务过程要求按计划实施比传统企业更为严格。财务循环过程更受制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各成员企业对整个循环过程中的财务监督和控制更为关注。虚拟企业的财务监督和控制有3种方式:(1)由盟主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对虚拟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承担财务监督和控制的职责,按照财务业务的程序对虚拟企业的资本运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2)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共同推举财务监事来具体负责财务的监督和控制;(3)虚拟企业将财务计划循环过程委托给财务公司来完成。

2.战略成本管理。虚拟企业财务核算机构必须建立费用控制系统,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获取各种制造资源并获得最大可能收益。在虚拟企业、各项目组、各成员企业、各工作团队和基本工作单元等虚拟企业各层次组织的经营项目中均必须反映目标成本。虚拟企业内各环节的费用支出要按费用定额进行定期监控和比较。在构建虚拟企业过程中应制订出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即以战略高度来考虑低成本而有效地组建虚拟企业。管理人员应运用专门的方法为企业提供其自身及竞争对手的有关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虚拟企业应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全过程,通过对虚拟产品成本的核算、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并结合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对虚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和指导。

3.筹资管理。虚拟企业的筹资渠道来自两个方面,即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内部筹资来源于虚拟企业成员企业的内部融资、企业内部财务资本投入或者个人产权投资等。外部筹资来源于社会资金,虚拟企业的社会集资方式主要是采取发行短期债券、社会或个人的捐赠、虚拟企业各成员企业担保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公司的产权投资、利用外资的注入等方式获得资本。虚拟企业常常依托于成员企业来进行资本的筹措,其他信贷资本常是通过盟主企业的间接作用而获得。当盟主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债券筹资是通过它自身组织发行的;当盟主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则是它通过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间接获得的。

4.投资管理。虚拟企业一般的资金链并不充足,靠投资所得的收益占企业的利润比重较小,但在一定条件下,虚拟企业可以实现扩张投资计划,通过投资既有利于虚拟企业的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本,还有利于激活虚拟企业,增强其活力,使虚拟企业生存期延长。虚拟企业的资本运作是按照财务计划的规定进行的。一般是由盟主企业编制产品或项目的资本预算,通过成员企业审议形成财务实施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财务收支等具体财务和会计业务,可由盟主企业承担,或者委托财务公司承担。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法规单独建账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定期向成员企业报告财务状况,必要时还要向社会报告财务状况。

三、结语

企业虚拟化的趋势正在改变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平台与资源约束条件,财务资源配置的新规则正在形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功能将延伸到企业之外。企业财务理论与实践将面临新的挑战,对虚拟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有迫切的现实性,也将无止境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冯 建:企业财务制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黎黎 刘 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初探[J].甘肃科技2006,12

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是时代,是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切事物都与信息息息相关,包括电子商务的日常运作和发展,并且电子商务的信息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特此对电子商务信息流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信息流; 电子商务; 问题

一、电子商务信息流的定义:

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信息流的狭义定义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二、信息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信息流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电子商务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要素组成。信息流主要是关于商品和交易信息的传播和交互的過程。信息流最重要,它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商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对资金流、物流的正常运动起媒介和桥梁作用,调节和控制资金流和物流,使之按照既定的经营目标运行。

2、信息流是是电子商务虚拟企业沟通的渠道。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价值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许多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实际上是利用信息的传播手段,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组合成为一种超越空间、统一经营实体。它的特点是在企业功能上不完善、组织结构上非永动久及地域上分散的情况下,通过信息的集成和管理,发挥资源的整体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虚拟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主要是靠信息流动去进行。

3、信息流提高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效率,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提高了交易效率,缩短了信息流动的时间,使生产和消费更为贴近。信息流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机会、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物流、资金流的传输和处理成本。

三、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信息流的现状,态势:

如前面所说,电子商务信息流在电子商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企业的进步也往往不能离开信息流的传递。信息流也是分为内部信息流和外部信息流,每一个企业内部都有自己的一个信息流,例如我们较为熟悉的ERP,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也很好的体现的电子商务信息流的一个传递。电子商务外部信息流的传递也是十分的重要,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递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外部信息流中,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就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就是我们所说的B2C信息流。我的观点是,B2C成功地关键就是信息流。当企业去面对消费者时,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流去传递企业想要带给消费者的信息以及吸引消费者。现在信息化以及普及,在21时间,信息已经普及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我们离不开信息流。而信息流的传递方式也是分为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信息化和多元化了,现在我们接收一个信息一般都是通过网络化,我们能简捷快速的去查询到我们想要了解到的信息。目前国内整个信息流状态都是处于一种较为完善的状态,格局也是越来越大,信息流会越做越大。

但是目前国内的信息流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信息资源的人才相当缺乏,信息资源化、电子化、网络化的程度不平衡也是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的差距。另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提供服务信息资源显得很短缺。世界提供服务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总记录达数十亿,但我国现有可供社会使用信息还很少,只占世界数据库总量的百分之几。

因此在数据量来说,对比其他国家来说,电子商务信息流中存在着这一短板,而我们知道,信息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当信息流中可用的数据很少的时候,电子商务信息流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会阻碍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电子商务信息流的问题、短板、挑战:

1、电子商务信息流迟滞现象

目前国内的信息资源比较短缺,同比与其他的欧洲国家来说,我国的可用信息实在是太少,这里面存在着信息迟滞现象。我们知道,电子商务信息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是发展的前提,如果说电子商务信息流出现迟滞现象,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能够及时的收到可用的,有效的信息,会使之后的物流以及资金流等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电子商务信息流中信息失真的产生: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评判和判断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信息来自于上一个传递者,他们将他们收到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个人,在这中间传递者都加入得有一些他们自己的客观想法,把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的想法和信息传递给下一个人,然后一个传递一个,一个传递一个,因此到最后可能信息的真实性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电子商务信息流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是信息流的重要的一个关键,有的信息是保密的,不可对外公开的,信息就应该有他的保密性以及可靠性以及完成性。比如说电子商务信息流中的订单信息,以及客户的私人信息等等,都应做好相关的保密性工作。

五、电子商务信息流相应问题的方案:

1、针对于电子商务信息流中迟滞现象。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信息可用的信息平台甚少,我们较为熟悉的就是五大智库,其中包括阿里研究院,艾瑞咨询等等。我认为在信息智库中可以扩宽它的范围,使其信息来源更广,并且做到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使得国内的电子商务信息流中可用的信息更多。

2、电子商务信息流失真一方面,可以从减少中间环节入手,使其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保留最初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且也简化了信息传递的过程,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结束语

电子商务已经度过了最初的探索阶段,现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才是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流目前的现状,以及我认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方案。当然本文有所有不足之处,本文见解不够全面。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查询到了许多关于电子商务信息流的相关信息,使我受益匪浅。希望电子商务信息流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西南石油学院硕士 -电子商务信息流优化-牛文俊

[2]吉林大学-电子商务典型模式中的信息流分析- 高银言

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2018年9月24日, 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海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一针对海南自由贸易区 (港) 建设的具体实施政策, 政策指出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等战略定位, 同时给出了“提出高端旅游服务能力”等具体落实措施。海南旅游市场方面, 2019年1月由海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海南省2018年全省旅游业的增加值高达392.82亿元, 较2017年增长了8.5%。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7627.39万人次, 较2017年增长了11.8%, 旅游产业总收入高达950.16亿元, 增长了接近15个百分点。在政策支持与市场繁荣发展的背景下, 海南旅游的营销方式亟待升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等环境。

综上, 以海南旅游为研究对象, 应用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契合等相关先进概念对其营销发展进行研究, 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

一、虚拟品牌社区以及顾客契合概念研究

虚拟品牌社区。由于互联网、社交化服务平台的日趋普及, 虚拟品牌社区应际而生, 虚拟品牌社区 (即:Virtual Brand Community) 被看作虚拟社区的一个特殊形式, 学者们将它看作虚拟社区与品牌社区的结合体。学术界对虚拟品牌社区的定义尚不统一, 有学者认为, 虚拟品牌社区指的是, 由企业或者第三方与品牌爱好者共同组建的, 由喜欢、欣赏特定品牌的客户通过互联技术, 针对固定中心品牌展开讨论并持续沟通最终达成的体系化社会关系。虽然虚拟品牌社区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可以总结虚拟品牌社区的共性:是虚拟社区和品牌社区的重合部分, 由企业、品牌喜好用户首倡, 不间断的交流沟通最终形成的社会化的网络结构。针对虚拟品牌社区进行的营销活动被广泛开展, 几乎所有顶级品牌都拥有Facebook账号, 超过一半的新浪用户最少关注一个品牌官方账号。虚拟品牌社区已经成为了公司与顾客、顾客与顾客沟通的重要渠道。

顾客契合。随着虚拟品牌社区的逐步发展, 传统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根本上的改变, 消费者不单单承担购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角色, 同时也承担了价值创造和分享信息的角色, 在这种新型关系下, 关系式的营销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发展重点, 而顾客契合理论是学界较为成熟且认可度较高的实用性理论。虽然学界至今对顾客契合的概念还未达成一致, 但是普遍认同Brodie等提出的有关顾客契合的定义, 即:顾客契合是使得企业在与其服务对象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之中增加价值、获得支持的, 能够在企业生产、服务体系中位于核心位置的一种心理、认知、行为上的共鸣。学者们虽然对顾客契合的维度划分看法不一, 但都认可顾客契合的维度中存在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维度。“顾客契合”一词最早出于2001年的一本商业杂志, 其最早应用便是在营销学中。目前顾客契合理论已经被逐步应用于顾客口碑、品牌忠诚等营销领域。

二、顾客契合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应用研究

顾客契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中, 以Hollebeek等人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他们认为顾客契合被影响的因素可以被划分为三类, 即顾客、企业和环境的相关因素, 虽然不断有学者进行顾客契合影响因素的探索研究, 但研究方向始终脱离不了以三个因素, 只是不断验证了了这三类因素既可以直接影响顾客契合, 亦可通过不同的中介因素间接影响顾客契合, 不同的因素间也会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

顾客维度。顾客的个体特征, 如性别、年龄、性格以及受教育程度等, 差异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顾客契合的意愿和程度。有学者专门以网站用户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经验搜索力、信息整合力、意义结构力等对顾客契合产生的影响关系。前人对顾客契合理论中顾客维度的研究可以简单概括为:顾客的个体特征和企业所提供给顾客的独特体验会对虚拟品牌社区的顾客契合形成造成显著影响。

企业维度。学界已经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 认为企业的品牌资产、外在声誉等因素会显著影响顾客契合的形成。细分而言, 国外学者以Facebook的使用者作为科研对象,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价值共创、品牌价值、公司社会价值等因素可以对顾客契合的形成产生正向影响。

环境维度。环境因素对顾客契合的产生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因素的宏观层面包括大环境之下的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 微观层面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社区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针对虚拟品牌社区的研究中, 研究者认为品牌社区的大小、管理模式、会员管理程度等因素能够对顾客契合的形成造成影响。

三、基于顾客契合理论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研究针对海南营销提出建议

按照上文分析, 海南旅游虚拟品牌社区营销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顾客层面。海南旅游从业者需要结合现有先进技术积极探索出顾客个性化营销方案, 以大数据技术为例, 可以利用社交媒体产生大数据、轨迹大数据、运营商大数据等多种已有大数据的数据库, 通过优化算法、数据整合, 提取出顾客的个体特征, 根据其个人特点向其推荐适应于其个体的旅游产品, 最终达到定制化营销;其次, 海南旅游品牌社区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顾客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信息、价值传播作用, 加强对海南旅游社区中的顾客管理, 积极引导顾客传播积极正向的信息, 同时要做好顾客负能量的控制工作, 做好危机公关和舆论导向, 达到关系营销;最后, 积极培养海南旅游品牌社区中顾客的顾客契合, 顾客契合产生的同时, 顾客将对海南旅游品牌社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并会产生积极主动向他人推荐海南旅游产品的顾客契合行为。

企业层面。海南旅游公司首先应该通过完善海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投身公益等方法, 提升自身企业声誉和品牌资产;同时, 应该针对海南旅游虚拟品牌社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与社区中顾客的沟通, 既可以为顾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环境, 也可以在赢得更多忠诚顾客的同时树立起认真负责的企业形象, 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发现海南旅游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和改善;最后, 企业应该根据海南资源情况, 对海南旅游产品进行优化, 促使顾客形成与海南旅游的顾客契合。

环境层面。首先, 海南政府、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利用活跃的海南旅游市场, 积极努力确保海南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稳定趋好, 为海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前提保障;其次, 政府应该加强整治海南旅游中少量存在的例如“黑导游”、“天价海鲜”等旅游乱象, 同时和企业合作, 共同杜绝旅游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努力为顾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最后,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致力于海南旅游品牌社区中和谐、友好的环境氛围建设, 通过海南旅游虚拟社交平台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化, 顾客与企业的互动关系发生改变, 虚拟品牌社区成为了此环境下企业与顾客交流的重要平台, 亦是实现顾客契合、发展新型营销的重要场所。本文基于顾客契合理论, 以海南旅游虚拟品牌社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虚拟品牌社区的发展分析, 相关概念的回顾以及顾客契合理论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海南旅游发展现状, 从顾客、企业、环境三个层面为海南旅游的营销提出建议。

关键词:顾客契合,虚拟品牌社区,海南旅游

参考文献

[1] 孙倩, 刘明菲.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对顾客重购意愿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18, 40 (6) :674-678.

[2] 李朝辉.基于顾客参与视角的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3.

虚拟企业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说明产业组织理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紧密地围绕了市场本身的变革,强调了未来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组织、竞争、市场结构、管制、合约

自马歇尔对微观经济进行了经典的解释后,市场理论的讨论便一直成为经济理论的主要重点。在罗宾逊夫妇、张伯伦?等早期经济学家开创性的努力下,市场中竞争和垄断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经济领域的微观部分的认识大大加深了。产业组织理论正是在不断汲取前人的营养下逐渐从微观经济学分离出来,逐渐形成和发展为一种进一步解释微观市场的主流理论。近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无论在研究方法、对象和解释的问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本身在许多方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深刻的变革。文章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来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研究方向。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看,产业组织出现在20世纪开始现代制造业企业兴起后,早期学者将“产业”和“制造业”等同,把产业视为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集合。马歇尔首先提出了产业组织概念。在他看来,产业和生物组织体一样,是一个伴随着组织体中各部分的机能分化(企业内的分工和社会分工)和组织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和联合(企业的兼并和准兼并)的社会组织体?。他以分工和协作为基础讨论了产业组织中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工厂规模和经济规模。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以此为基础构架了整个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更加强调了产业组织中的厂商结构和行为。

在研究假定上,产业组织理论保持了主流理论的“理性人”的假定。稳定性偏好、约束和自利性最大化行为体现了“理性”的特征?,主流理论强调了“厂商”作为“理性人”的假定,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也将这一假定贯穿于厂商之间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在厂商理性中,关键的线索是“利润最大化”假定,企业如同“厂商”一样具有“完全”的理性偏好。这是产业组织理论中最有争论的领域之一,大量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将产业中的企业作为“厂商”是不够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威机制及企业决策的“有限理性”都不能满足“最大化”行为的假定。但新产业组织理论仍然保持着单个人的“理性”假定,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和企业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在研究方法上,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局部均衡仍然是产业组织中的主要分析方法。不论是贝恩模型还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由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制,在大量地采用了主流理论的分析方法中,特别强调了局部均衡。局部分析是建立给定条件下,对解释的因素进行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分析,这是主流理论常用的分析工具,产业组织理论并没有进行扩展。不同的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中,解释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还包括更多的变量(质量、广告、研发等),新产业组织理论则引入了信息。产业组织理论也大量地运用了博弈论分析工具。但博弈论分析方法也是以局部均衡为基础,不论是局中人函数的采用,反应函数的对策行为及博弈均衡都反映了局部均衡的逻辑,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产业组织理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主流理论工具,并没有开拓性的发展。

在研究对象上,产业组织主要侧重于从供给角度分析单个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和经济绩效。贝恩模型以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主要推论为基础,更多地重视了实证研究,将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开创性地通过结构—行为—绩效即三分法对市场进行分析。强调了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厂商定价和非价格行为,也会导致不同的经济效率,这一思路与主流的价格理论推论基本一致。在主流的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占和垄断市场中的基本假定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假定,通过形式化的模型分析演绎出企业不同的定价行为。

二、产业组织理论沿革

产业组织理论从英国开始,但系统化的工作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完成的?。1960s,基本同时出现了“结构主义”和“芝加哥”学派两种理论流派?。尽管这两种流派都是以新古典理论为出发点,但由于理论逻辑、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对象不同,在理论结论上存在很大差异。两种流派的论战结果也大大深化了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和认识,为新产业组织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思路

结构主义主要建立在两项经验性研究基础上,即对经济绩效的衡量和结构与绩效关系。贝恩(1959)用4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来测量市场结构和用回报率来测量绩效,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得出的结论是集中度与经济绩效正相关的关系。贝恩第二项研究是用进入壁垒来测量市场结构,检验了20个美国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和利润的关系。结果进一步发现了集中度和利润之间的正相关性,并发现平均回报率在高壁垒条件下明显地高于低壁垒的现象。

围绕着这些经验研究结论的解释,贝恩建立了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特别是市场绩效的理论假定。所谓市场结构主要是涉及影响竞争过程的市场特征,主要强调进入壁垒条件,包括厂商的规模及其分布、产品差异化程度、厂商的成本结构及政府管制程度。行为。行为主要包括产品定价和非价格行为。贝恩强调市场结构影响单个厂商的经济行为,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如厂商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佣工策略、工作条件等;间接影响,如厂商内部资源配置及其产品定价和竞争策略。绩效,主要是通过规范的“好坏”标准对满足特定目标的经济行为的评价。完整的理论逻辑框架如图。模型主要的理论逻辑包括:

1. 在结构—行为—绩效中,模型运用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推论。

2. 从理论的逻辑来看,更多地强调了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

3. 更加强调经验性的研究,由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结论都是通过经验性分析得出,即关于集中度、进入壁垒与绩效的关系。

4. 结构主义的反托拉斯含义十分明显:反托拉斯政策不应该关注于企业的行为,而更多地关注于市场结构。

(二)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思路

芝加哥学派更加重视对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认为应该从价格理论的基础假定出发,强调市场的竞争效率。芝加哥的主要理论思想范式是竞争性均衡模型。其关键是提出了在长期均衡中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技术效率的条件是价格等于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这就意味着产业的产出不管是资本是不足还是过剩,都处于最优规模边界下。在竞争性模型中,配置和技术效率主要导源于两个结构性条件——买卖的数目和自由进入。

从长期的竞争效率出发,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从在长期过程能够达到效率水平,反对高集中率的产业必然带来垄断租金,因此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斯蒂格勒从产业成长?角度,认为厂商的规模大小和市场的集中度与产业周期和经济效率有关,在产业初期,由于市场范围狭小,产业的各环节不足以专业化分工,而由全能型企业承担,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厂商内部分工转化为市场分工,到了产业成熟和衰退时期,市场范围缩小,市场分工再次转化为厂商内部分工。因此,产业的集中率随市场范围和产业周期相关。仅仅认为高集中率导致高利润率忽略了产业发展长期均衡的历史过程。从规模经济角度?,斯蒂格勒用生存技术来确定最佳规模水平,凡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因此最佳规模存在多种不同的规模,大厂商的规模经济也是生存技术的结果。德姆塞茨?认为高集中率导致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而不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指标。在价格行为上,斯蒂格勒?进一步讨论在高集中度产业中的大厂商的竞争行为,认为由于在高集中度产业中,大厂商仍然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其价格水平将制定在可维持水平,这个水平符合效率标准。

从政策上,理论强调了反竞争行为或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导致的进入壁垒。因此,政府最好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三)两种理论流派的主要分歧和争论

从上述分析中,尽管两种理论都是从主流的微观理论出发,但在分析方法、思路及政策含义中存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

在分析方法上,结构主义强调了经验性的检验过程,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解释,芝加哥学派则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从价格理论固有的前提出发,演绎出各种结论。在分析角度上,前者强调了如何改善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等市场绩效作为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对象,讨论市场势力形成的固有的结构条件;后者重视长期的竞争效率均衡,坚持短期的低效率、非均衡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自由进入和退出来得到解决。在政策含义上,前者强调了政府对高集中度产业的反托拉斯干预,后者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本身会带来壁垒,降低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不仅仅从上述争论中汲取营养,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新分析工具,在研究基础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注重市场环境与厂商行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了在逻辑上的循环和反馈链。在方法和工具上,则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多变量的分析工具。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了在不完全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研究,特别是寡占、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市场,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维度。

1. 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进入壁垒问题进行了更加严格地分析,通过对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重新定义?,证明了在存在进入竞争,或者潜在进入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条件下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价格水平,因为潜在进入者会通过打了就跑的策略消除高价带来的超额利润。这就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性市场行为,因此导致垄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2. 博弈论

博弈论对产业组织重要的贡献在于它为解释和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提供了很好的行为分析工具。传统的边际分析工具由于受到了假定条件的限制不能给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行为进行很好的解释。由于博弈论在有限局中人行为分析的优势,通过各种反应函数的分析,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绩效和结构的影响的解释更加逻辑和合理,传统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单向关联也演绎成复杂的双向或多重关联机制。

3.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

关于企业是什么,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只讨论了企业的“厂商”理论,该理论就无法解释企业的规模问题和市场的边界。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这个“黑箱”,它撇开了企业的技术决定因素,通过“交易费用”的概念广泛地讨论了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

4. 合约理论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合约主要包括了合约的设计和执行不可缺失的两个方面。在短期和瞬时合约中,合约的设计和执行相对简单,因为交易双方在进行交易时能够很快地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衡定。与合约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交易中的成本和收益的信息,对于交易双方及外部人(如法院)而言都是可以观察和可以证实的。因此,合约中的激励承诺是可信的,也能通过设计达到帕累托最优。在短期和瞬时交易中,合约的信息并不影响合约是否达成和实现。但对于长期合约来说,合约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如何使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可信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为交易双方以足够的激励约束来达成合意性交易。承诺是一种长期的信号,体现了对信息的确定性描述。如果长期交易中,存在着足够的承诺,就存在适意的激励相容条件,合约的边界就存在最优充分条件(注意:不是必要条件),如果激励失效,并由此导致了合约的低效率(包括生产效率,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合约边界失效。合约引入激励问题体现了对合约达成完整的描述。

合约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厂商的决策过程及目标讨论上,长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厂商假定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假定条件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经验性分析表明,厂商的目标是多元的,厂商可能在价格制定中追求成本加成,或者强调常规、经验性作法,试验以及实际经营行为中的学习过程。合约理论则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解释,认为由于各厂商的组织结构、所有权配置的不同,在目标决策机制上也出现了广泛地差异化。由于作为所有者和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拥有实际决策权经理人员的目标差异,在委托人不能有效地监督或者缺乏足够的激励条件下,代理人在企业决策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偏离企业最大化目标。该假定已经广泛地

运用到产业组织理论的目标决策过程的分析。

四、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趋势

产业组织的研究方法、范围和工具的变化,也深刻地反映了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变革。二十世纪后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结构日益演化为以垄断竞争为主流的形态,厂商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日益密切,形式日趋多样化。竞争的方式、手段花样翻新。如何分析新市场条件下的厂商行为变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课题。在这种“行为主义”导向下,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 市场结构和行为的变化

现代市场表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厂商主导了现有成熟市场结构。二是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及进一步细分。

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展和新市场的层层涌现,体现了市场演进的活力。新市场出现的动因和市场扩展的内在机制则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演进过程的讨论也仅仅局限在初步的技术层面上?。事实上,市场范围的扩大和新市场的出现为市场进一步分工和协作提供了递增的收益激励,因此解释市场出现的动因和内在机制也是未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方向。

2. 企业发展

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与古典企业相比呈现出巨大的变革,变革的核心是企业内部出现了中间管理阶层。管理阶层或者技术官僚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决策体系发生重大的改革,原来的以所有权和管理权一体化的决策体制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链,决策链条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行为影响是巨大的。企业理论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和市场的合约选择,但仍然缺乏对企业内部的权威形成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及企业租金的深入分析。组织的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势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如果企业的核心优势是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权威决策机制,组织的安排如何给这些决策和传递机制以激励协调。这些分析显然有助于了解企业内部权威机制发展和变化趋势,也有助于了解产业组织中的内在协调机制。

现代市场中的企业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加深,多重纵向约束和利益关联使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共生。企业理论虽然讨论了纵向一体化及纵向约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市场中企业内分工的优势及存在原因,但仍然没有解释市场分工的原因以及市场分工和企业内分工相互协作的原因。实际上,这些多重约束不仅影响企业之间纵向关系,也影响他们之间的长期竞争和协作行为,从而对内在市场机制产生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边界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析空间。

3. 政府管制的边界

管制理论可以认为是从产业组织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子集,但管制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同样讨论了产业组织领域所有的理论问题。其分析对象主要建立在市场配置失灵条件上,如自然垄断产业、外部性的行为或者公共产品的生产和配置。它体现了对市场边界另一角度讨论。管制理论引入了政府的角色,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了广泛地分析。传统理论只是建立在固有假定基础上,缺乏足够的可信性,其静态分析工具也不能完整地解释现实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失效和市场失效本身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和分析,包括失效的内在动机及失效对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及动态效率将会产生的影响。新管制理论可以认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进一步运用,在大量借鉴合约理论、博弈论和企业理论基础上,新管制理论从激励的角度重新构造了管制和市场失灵的边界,也为在双重失灵领域中的混合治理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思路。伴随着管制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形式,如网络产业的接入定价、放松管制的程序及拆分的有效性等,管制体制、管制工具和方法都需要进行变革。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地进行解释和分析。

4. 理论分析的长期动态趋向:激励、合约与管制

总体上看,激励、合约和管制将成为未来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主要趋势。由于市场进一步分散化,从产品意义上,完整地定义产业已经出现了许多难题,由于企业生产的多样化,在统计分析上,也很难分离出不同产品在同一企业中的生产成本和价值。因此,市场和企业的变化给传统的产业组织的中观层次分析提出了挑战。同时,目前的理论讨论更加重视产业的长期绩效,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合约关系便成为决定企业行为更关键的因素。在当代产业组织大量的文献中,企业合约理论已经成为研究产业组织领域中的起点,它促使了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关注长期动态的问题,围绕着合约设计和实现的动因,强调了激

上一篇:配件行业物流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商务物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