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2023-09-18

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这篇社区护士年终总结工作汇报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护理质量和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并制定防范措施,能够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常用的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副作用,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各种插管及抢救等。机关门诊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节,针对病人多、任务重,尤其是儿科病人多、输液穿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带领护理队伍加班加点、从容应对。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

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护理质量和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并制定防范措施,能够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常用的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副作用,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各种插管及抢救等。机关门诊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节,针对病人多、任务重,尤其是儿科病人多、输液穿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带领护理队伍加班加点、从容应对医学`教育网。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调查了解社区护士目前继续教育现状和培训需求,从而为制定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随机取样方法,对98例社区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已接受的继续教育情况以及需求。结果:社区护理工作状况与社区工作的指导方针不相适应,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结论: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需要进行规范和调整,转变社区护士的工作理念仍然是今后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区护理;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已在全国各城市陆续开展起来。如何培养适合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的全科医务人员,已经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如何对这些医院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社区护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其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已成为国内卫生主管部门和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2]。我校是全科医学社区护士的培训基地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玉林市社区护士目前的工作状况,以及他们的继续教育现状和培训需求,探讨其工作状况是否与社区工作的指导方针相符合,从而为制定和修改本市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非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在玉林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对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至少6个月及以上。本研究共发放自制的调查社区护士的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卷98份,年龄(34.53±10.34)岁;学历:本科2名(2.0%),大专65名(66.3%),中专31名(31.6%);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1.0%),主管护师33名(33.7%),护师20名(20.4%),护士44名(44.9%);工作年限为1-32年(中位数=16.5年); 从事社区工作的年限为1-6年(中位数=3.5年)。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经被调查者同意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发放调查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和问卷填写方法,然后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并统一回收。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8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8份,有效率为100%。

1.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二部分调查研究对象目前的工作内容,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社区护理工作重要性的看法等。第三部分调查研究对象的继续教育现状和培训需求。该部分内容参考卫生部关于《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中社区护士的职责和卫生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试行)》中的要求进行设计, 并经过社区护理专家审定,共由25项培训内容组成,分别询问社区护士以前是否接受过这些项目的培训,以及目前对该内容培训需求的程度等。同时还调查了社区护士以前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看法等。

1.4 统计方法

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建立数据库, 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社区护士履行13 项工作职责的情况

本组社区护士对卫生部关于《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的13项社区护士工作职责的参与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 本组社区护士工作内容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 门诊或病房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老年保健、免疫接种和居家访视,社区护士也参与了13项职责中的其他工作内容,但比例较小。

2.2 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现状

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现状本组共有63名参加过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占64.3%。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主要为单位指派参加, 其次为获取继续教育学分和个人转岗需要。有84名认为对社区护士进行上岗前培训“非常必要”或“必要”,占85.7%,83名认为社区护士上岗后的培训“非常必要”或“必要”,占84.7%。参加过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的63名研究对象的培训内容见表2。

由表2可见,社区护理操作技术、社区护理的模式、社区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和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是目前社区护士继续教育排在前5位的内容,培训较少的内容是社区紧急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法规、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社区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等。

2.3 本组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

根据卫生部《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试行)》中的要求设计的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研究对象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培训需求得分见表3。

表3结果显示,排在前5位的需求内容为: 社区常用急救知识与方法、社区突发事件的处理、社区各类人群的疾病预防知识与方法、社区各类人群的健康促进知识与方法、社区相关人群的康复训练,而对于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社区卫生服务概述、社区紧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较少。

3 讨论

3.1 玉林市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现状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是国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区护士开拓社区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持续健康发展。与医院的护士相比,社区护士除了要从事常规的治疗处置外,更多的工作是参与社区居民的老年病的护理、慢性疾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出院患者的家庭护理与访视、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本研究提示,社区护士对各项知识的需求都较大, 特别是社区常用急救知识与方法、社区突发事件的处理、社区各类人群的疾病预防知识与方法、社区各类人群的健康促进知识与方法、社区相关人群的康复训练等知识更是亟待加强。说明社区护士非常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健康服务的能力。

3.2 转变社区护士的工作理念仍然是今后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门诊或病房的疾病治疗与护理。相当一部分的社区护士在完成类似门诊部护士的工作,社区护理工作仍然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这种状况与社区工作的指导方针不相适应,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目前社区护理队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社区护士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依然把社区护士定位在完成治疗任务上[3]。调查结果显示,在98名调查对象中,有90.7%认为社区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或“重要”,说明社区护士都能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但从社区护士的培训经历和培训需求得分的对比可以看出,社区护士尚未认识到社区和家庭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等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从观念上完全接受社区护理的服务理念。因此,转变社区护士的工作理念,帮助其深入理解和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护理的工作目标及任务仍然是今后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3.3 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需要进行规范和调整

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接受过继续教育的社区护士,其培训内容较多的还是社区护理操作技术、社区慢性病的护理等方面,说明社区护士整体素质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方针还有较大的差距。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社区护士的个人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及日常工作需要来确定具体的继续教育内容,提高社区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社区护士担任社区护理工作中的综合素质[4]。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起步较晚,水平低,缺少经验,但可借鉴国外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改变现有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政府也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要求。此外,要制定社区医护人员的培训、考核、使用管理政策,建立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对培训后上岗的人员要定期考核,进行业绩评定并与职称晋升和激励机制挂钩,增加危机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建.社区发展对家庭护理的需求[J] .广州医药,2000,31(4):78-79.

[2] 汤珺,陈蓉,李安定.社区护理现状与发展趋势[J] . 卫生软科学,2002,16(3):38-39

[3] 刘秀娜,张翠华,罗羽.中国社区护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 . 中华现代护理,2008,14(9) :118-119

[4] 李新辉,闫丽,陈丽丽.三阶段培训法提高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分析

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了解广州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探讨适应社区医务人员培训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广州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8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不同类别对培训的需求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越积极(P<0.0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大专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认为更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专业的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同(P<0.001);社区医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是开展培训需求最大的问题。结论:分层次的合理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开展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培训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

KeyWordsmedical personnel;training need;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科学技术的进步客观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和培训,为了解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培训需求,探索系统化在职培训的适用方法,2010年6月开展了广州市社区医务人员培训需求的抽样调查。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广州市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8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工作类别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医技及药房工作人员等。

调查内容和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对培训的态度、目的、培训方式、培训形式的效果、培训内容、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完整有效问卷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

资料处理:所得资料采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测。使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态度:368人认为继续教育是有必要的,占调查人数的90.2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不同,年龄越小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越积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大专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认为更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医务人员对培训方式的选择及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形式:205人认为临床进修效果很好,占调查人数50.25%;其次是参观学习,占调查人数33.09%,网络授课效果较差。社区医务人员希望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形式排在前3名是进修学习、学术讲座、操作技能训练,分别占调查人数69.12%、43.87%、38.48%。见表2。

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选排行前4位培训内容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专业的需求,不同文化程度和专业的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同。见表3。

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因素: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最主要的因素是工作任务繁多,占调查人数48.28%。见表4。

表4 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因素

讨 论

调查显示,超过90%调查对象是有培训需求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不同,年龄越小对继续教育的态度越积极,随着年龄增大,工作上的稳定,家庭、健康方面的原因,对继续教育意愿明显不如年轻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大专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认为更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这说明学历越高,越是感觉到现在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要求在提高,而作为医务工作者压力也就更大了。

由表2可见,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主要还是实践性比较多,在访谈中也时常知道网络授课这种非接触型的方式,比较不易接受。分析原因,是因为网络授课没有身临其境,没有了眼神的交流和现场的互动,故效果不佳。相应的社区医务人员希望的培训形式也是以实践性为主,排在前3名分别是进修学习、学术讲座、操作技能训练。因此,在保证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每年安排人员到上级医院或地方医院进修,或与体系医院或地方医院保持联系,请专家来基层单位授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对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溺水等抢救的模拟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数据分析显示,社区医务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靠前的分别是临床医疗护理新知识,社区慢性病防治,急诊与急救,重点人群保健知识等内容,原因也非常明显,随着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国民对慢病的治疗更加的重视,跟医生接触的次数更多,对医术的要求也更高;调查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和专业的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同,提示上级部门开展继续教育再培训时,应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特点开设适合不同人员特点的培训课程。

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因素较多,从表4可见,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工作任务繁多,占48.28%。社区医务人员担负着广大群众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任务,工作任务繁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培训,制约了社区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需求,建议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分层次的合理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开展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汪群,王全蓉.培训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0-41,102-103,252.

2 沈沁,黄亚芳,魏晓明,等.北京市城市社区医生全科医学培训需求调查[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15-1518.

3 Liz D.Use of librarie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by primary care staff:outcomes from a survey[J].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2005,22:182-188.

4 肖传实.山西省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需求[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0,13(1A):10-12.

表1 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态度

表2 继续教育形式的效果[例(%)]

表3 不同类别的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例(%)]

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社区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干预者(陪护工)的培训,使干预者全面掌握护理知识与专科干预技能,达到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采用老年痴呆相关量表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对干预者进行动态的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护理技能。【结果】干预者对生活护理技能熟练掌握,保证了干预效果。【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干预者(陪护工)进行个性化的培训,能有效减轻干预者的盲从性,提高了患者生活护理干预质量,延缓了疾病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干预,干预者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20%[1]。老年性痴呆亦称阿尔茨海默病(AD),常发生在50岁以后,占65岁以上老年疾病的8%[2]。目前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多由陪护工完成,居家期间的生活护理多由家属或保姆承担[3],以上人群缺乏对疾病的相关医疗知识和生活护理干预技能,使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不能得到专业规范的生活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老年痴呆患者生活干预者规范化培训,以促进患者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病情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陪护工和敬老院陪护工共19人,男3人,女16人,平均年龄:45.5岁;文化程度:高中6人,初中9人,小学4人;陪护工龄:工龄10年及以上6人,5--9年3人,5年以内10人。

1.2? 方法?

1.2.1 培训内容

以老年痴呆专业陪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工作模式为依据,设置专科知识和护理技能等培训内容,使陪护人员达到具有老年性痴呆专业陪护的基本能力为目标[4],对19位生

活干预者(陪护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每周二次。由总护士长、病房护士长等护理人员组成的培训小组执行培训计划。

1.2.1.1 理论培训

①培训内容:包括老年痴呆概念、临床表现、进展、预后、护理等方面;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和增加亲和力技巧等。②培训方法:a. 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预者和家庭陪护人员发放护理培训资料,鼓励其自学,护理人员定期指导并检查实施情况。b.集中授课培训:由本中心培训小组承担对干预者和家庭陪护者的培训,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疾病的讲解和咨询。

1.2.1.2 操作培训

①培训内容:日常生活护理干预操作流程与细则。②培训方法: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体授课相结合,由培训小组承担干预者的操作技能培训,每周两天下午在患者病房进行面对面指导、教授护理技巧,如有需要随时帮助指导。每周三下午陪护者及老年痴呆患者一起参与集体操作指导培训。

1.2.2 ?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

根据老年痴呆患者实际病情,对干预者和家庭陪护人员进行细化的护理操作讲解。尤其是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干预者,把规范培训知识制成通俗易懂的健康处方样式进行耐心讲解,在护理技能操作要制成易于掌握的操作流程图。?

1.2.3 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病症,发病机理与环境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①患者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健忘,进行各项干预训练时多鼓励患者,使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②掌握沟通技巧,采取诚恳、通俗的语言、恰当的肢体语言与患者建立有效交流。

1.3 干预者生活护理各项操作技能训练细则

1.3.1 对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

干预训练要循序渐进,尽可能给患者自我照顾的机会,参与自我管理,尽可能延长日常生活能力,延缓智能衰退。

1.3.2 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

选择患者熟悉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的日常功能进行干预训练,先协助患者完成训练,再指导患者依照程序完成,最后检查患者独立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训练活动。根据干预情况逐渐增加有难度的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购物、打电话、能够叫出医生、训练者姓名等。

①进食训练:使用轻便,易于拿取、安全设计的餐具以减低患者使用的难度。食物温度适宜,每次入量适合,缓慢进食,充分咀嚼,每次吞咽后嘱患者反复做几次空咽运动,以防噎食及呛咳。成效:能够使用筷子、勺子和餐具,能够独立进食。

②按时服药训练:早期老年痴呆患者常忘记吃药或服药过量,采用特质药盒,上面注明“早”、“中”、“晚”,初始训练时干预者要严格管理药物以防患者服用过量。闹钟铃声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成效:患者按服药时间独立自行服药。

③穿脱衣服和鞋子训练:按相应季节准备衣服,简单易穿的开衫,弹性裤带的裤子,不用系带的鞋子,干预者要简单、清晰告知患者穿着的步骤,采取等待方式,不可催促患者。 成效:患者能正确穿脱衣裤、穿鞋时间较前缩短视为有效。

④肢体协调性训练:对早、中期的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协调性技能训练和手指功能训练(有资料报道以上训练对延缓老年痴呆有效)。如:站立行走、分拣彩豆、捏橡皮泥和定点投球等娱乐活动。成效:完成动作时间较前缩短,准确率提高均视为有效。

⑤大小便训练:掌握老人排泄规律,按时提醒入厕。尽量穿弹性裤腰的裤子以便穿脱,对于顽固性便秘的老人,饮食适量增加纤维素,给予润肠通便药物。成效:独立完成大小便,不发生尿床和便溺均视为有效。

1.4 考核时间、内容及方式?

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各考核一次;内容以老年痴呆专科护理知识,与患者语言沟通技巧和护理干预操作流程;采用笔试、口试和护理操作演练方式进行考核。

2 结果

规范培训后陪护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成绩比较都有显著提高(见表1)

讨论

3.1 帮助干预者及家庭陪护者及早重视老年痴呆疾病,通过有效的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和护理干预,提高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5】。

3.2 陪护工经过规范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成绩明显提高,系统学习老年痴呆病程演变过程和相关护理知识,巩固和强化了陪护工的理论知识;通过操作训练规范了陪护工的护理操作技能;通过集体娱乐活动加深陪护与患者之间情感交流与语言沟通,同时也使陪护工之间相互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陪护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3.3充分关注干预者和家庭陪护者的心理压力,这些人群老年痴呆护理知识相对缺乏,加上繁重的日常生活护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通过动态的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向他们讲解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心理特点及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技巧,较好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取得积极配合,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4老年痴呆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和途径,护理干预网络尚未建立【6】。借鉴国外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经验,运用科学的护理干预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干预者(陪护工)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护理技能和方法,通过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重视心脑血管疾病与AD关系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10(35):261263.

[2] 王维冶.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66-270.

[3] 卢少萍,符 霞,徐永能,等.早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家庭健康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3-405.

[4] 程双云,杨苏萍.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的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11(9)58-59

[5] 宋玉英,教湘凌,王淑范.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82-18.

[6] 丁艳萍,赵越.老年性痴呆患者最佳护理模式的探索[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1081.

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1.1 仪表和行为

社区护士要顺利的进行沟通,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良好的仪表更容易产生亲和力, 应做到衣帽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给服务对象一种热情、温暖、真诚、值得信赖的第一印象。为了体现双方平等, 尊重对方, 护士应平视注视对方, 以表达护士专注地倾听, 长时间目不转睛的注视对方是失礼的行为。要有适宜的微笑, 社区护士的微笑应当出于真诚的善意, 是护士自然情感的流露。语音应当清晰, 语速要适中, 护士应当保持较为平稳的语调和语气, 这利于安抚对方的情绪, 对于老年人要适当增大音量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可能会有听力下降) 。

1.2 语言行为

语言是社区护理中最多的沟通方式, 它具有专业交往的性质, 沟通时首先要用礼貌性的语言, 表达对交谈对象的尊重, 是博得对方好感与体谅的最为简便易行的做法, 如要向对方提出批评建议前, 先用礼貌的语言行为作为开始, 先礼体现真诚和善意, 当对方感受这种善意时, 更容易接受, 为体现礼貌性社区护士应当做到:初次见面有欢迎, 平时接触有敬称, 出现问题有致歉, 与人合作有谢声, 不要”熟不拘礼”[1], 少用指示性语言, 忌用损伤性语言。表达问题要准确、不含糊使用确切的概念和术语, 规范的表述, 与受教育低的人沟通要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 要充分理解对方, 对对方的体验感同身受, 在谈话之间始终伴随情感, 只有护士的语言与对方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之后, 双方的沟通才能够进入更深的层次。

2 综合素质与有效沟通

2.1 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居民对社区护士的信任程度, 社区护士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护士作为专业人士的权威性, 同时增加实践能力。有利于所传递的信息准确性和应用性, 如果社区护士总是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 社区居民就会不信任我们, 例如:有的居民总是认为社区护士不能治病, 不是医生, 而经过我们几次家访中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健康问题, 转变了他们对护士的看法, 认为护士在维护健康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提高了居民对护士的信任程度, 我们的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2.2 广博的知识

社区护理覆盖面大, 工作范围广, 服务对象从个人扩展到家庭和社区, 护士一定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及积极的职业心态, 既要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广泛学习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法律, 教育学, 公共关系学, 卫生经济, 心理学和老年学的知识,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 给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提高沟通效果。

2.3 协调能力

社区护理涉及多学科知识和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需要社区护士协调各级医疗保健部门、家庭、社区等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疏通和理顺并与各部门合作, 更好地为社区群体提供综合持续的服务。

3 环境与有效沟通

社区护士在沟通以前尽量创造条件, 选择一个适宜的沟通环境, 如避开嘈杂的噪声, 温度不要过冷或过热, 如公开讲座可以选用礼堂、大厅, 面对面的交谈则适宜选择单独的房间。涉及到隐私的谈话更是需要一个安静秘密的环境, 减轻不必要的干扰, 安静、轻松、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改变对方的态度, 因为这时对方的防卫心理较轻, 更容易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 因此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对有效沟通非常有利。

4 信息反馈与有效沟通

信息反馈对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对方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反馈, 如社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不要只关注我们讲了多少内容给居民, 还要注意接收居民的反馈, 要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居民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内容, 那些东西不理解,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要善于询问, 注意倾听, 耐心解答, 通过积极的语言, 良好的态度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必要的重复, 根据这些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沟通的内容与方法, 这样得到了居民的拥护达到了沟通的效果。

社区护士必须掌握这些沟通技巧, 并且善于运用沟通技巧, 结合专业知识, 使沟通效果最大化, 沟通的深刻内涵在于其必须具有一个生命的活动。必须超越”你”和”我”, 成为”我们”[2]这就是沟通的升华, 有效的沟通之所在, 具有这种升华的沟通, 和谐的沟通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成为社区居民最欢迎的人, 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 发挥社区护士的最大效能, 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摘要: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沟通是人们与他人联系的重要纽带, 它能开启友谊之门, 使人们建立各种关系, 也是满足人类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能减少冲突, 改善人际关系, 沟通在社区护理中尤为重要, 社区护理是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 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 因此社区护士需要多专业、多技巧的人才参与才可维持及促进社区健康, 社区护士有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及服务对象, 常成为为其他护士、医疗人员及病人的咨询对象, 为了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社区护士掌握有效地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护士,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 巩玉秀, 郑修霞, 姚岚.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

社区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1 培养和提高社区护士的创新能力

1.1 自我锤炼

社区护士通过正规教育及继续教育具备了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这只是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个人创新能力更主要地表现在创新思维的掌握和运用上, 能够熟悉运用创新思维, 才能够熟悉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实现创新目的。因此, 社区护士的自我锤炼不但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而且还是一个学习和运用创新思维的过程。

1.2 在协作中锤炼

对于社区护理工作者说, 能否在创新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并走向事业成功, 不但取决于其专业素质及其个人创新能力, 也取决于其合作或协作能力。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团队的力量, 没有与团队的协作是无法完成工作的。社区护士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与同事合作, 共同探讨、研究。

2 提高社区护理综合能力

2.1 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

社区护士不仅要具备护理学、公共卫生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应具备广泛的人文学科知识。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要求社区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但又得突破临床护理的传统束缚, 只有这样才能对社区的不同对象的健康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才能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各种资源,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健康。这就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 因此我们组织护士定期参加社区护理培训班, 组织各种比赛, 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每年都会推选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 以此激励大家学习。

2.2 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

由于现代社区呈多元化发展, 社区居民流动性很大, 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必须适应社区的变化, 不仅与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还需要与全科医生、社区居委会成员等建立合作关系, 因此良好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保证社区护理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2.3 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健康教育侧重在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社区护士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根据社区的健康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如专题讲座、板报或宣传拦、宣传册和宣传单、电化教育、咨询等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防止意外伤害的知识,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知识和保健技能。每一次健康教育结束后要进行问卷或口头问答调查, 了解效果, 不断完善, 使健康教育真正达到健康促进的作用。

3 社区护理创新能力实践

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 摸索出适合所管辖的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思路, 才能真正把社区护理工作做好。要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开展调查研究, 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立足于社区需求,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为发展社区卫生护理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对现存的社区卫生工作难题如何解决要心里有数;其次, 工作不能满足于现状, 而要大胆尝试, 利用家庭、社区、甚至政府的力量, 勇于开阔, 不断创新, 把社区护理开展的有声有色, 使它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比如:社区卫生服务讲的是一站式的连续的全程优质服务, 因此, 我们升华了原有的服务理念, 开展“真情服务”、“贴心服务”, 提倡“女儿般的照顾”。尤其是针对辖区内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 我们把他们作为帮扶对象, 不但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还提供生活上的照顾。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以创新为社会前进主导动力的国家, 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 我们将投身于创新实践, 并在创新中学习、锻炼、实现自身价值。

摘要:目的 培养社区护士的创新能力, 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实践, 提高社区护士的创新能力。结果 通过学习, 提高了社区护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结论 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 将投身于创新实践, 并在创新中学习、锻炼, 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社区护士,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参考文献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范文下一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