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23-09-18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课程报告用纸

此处依照个人情况添加个人学校名称或学校LOGO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论文题目:09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类型: 实践报告 组长姓名: 组员姓名:

专 业: 学 院: 年 级: 指导老师:

2009

- 1

此处自己添加学校名称

课程报告用纸

09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石油大学20名,传媒大学10名,北京印刷学院10名,北京理工大学5名,石油化工学院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

此处自己添加学校名称

课程报告用纸

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

- 4

此处自己添加学校名称

课程报告用纸

09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模板

1、你是否赞成大学生实习、打工或是兼职

很赞成(

)

在不影响学习的概况下赞成(

)

不赞成 (

)

2、你参加实践的目的

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 (

)

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 (

)

赚取生活费(

)

3、你会在何种时间参加实习或是打工

假期(

)

没有课的时候(

)

周末(

)

其他时间(

)

4、你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

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

)打工或做兼职(

) 三下乡支援农村建设(

)其他(

)

5、你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 是(

)

否(

)

6、你参加过何种实践

兼职(

)

暑期工(

)

实习(

)

从未参加过(

)

7、你参加兼职或打工的类型

家教(

)

网络的实习实践(

)

派传单 商品促销(

)

校园销售(

) 餐厅服务员(

)其他(

)

8、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

完全不符(

)

不相符(

)

基本相符(

)

完全相符(

)

9、是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

)

不能(

)

10、在实习或工作中是否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 满意 (

) 不满意(

)

11、你认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

实习机会(

)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

) 素质拓展(

) 职业生涯规划(

)

- 6

此处自己添加学校名称

课程报告用纸

4、你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

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52)26打工或做兼职(40)20 三下乡支援农村建设(0)其他(8)4 50403020100企业实习交流打工或兼职0三下乡26204其他人数

5、你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 是(90)45 否(10)5

5045403530252015105045人数5参加过未参加过

6、你参加过何种实践

兼职(56)28 暑期工(20)10 实习(14)7 从未参加过(10)5 50403020100兼职假期工实习未参加过107528人数

- 8

此处自己添加学校名称

课程报告用纸

10、在实习或工作中是否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 满意 (66) 30 不满意(34)15 45403530252015105030人数15满意不满意

11、你认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

实习机会(56)28 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22)14 素质拓展(12)6职业生涯规划(12)6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是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哲学思维进行批判,以及抛弃和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中各自存在的片面性,同时吸收了历史进程中关于实践内容的合理思想,将实践的概念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新的创造和飞跃。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与丰富,适应着各个国家、各个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在每个时代都蕴含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充分认识和研究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对于真正理解马克思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深刻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是在马克思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得以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以及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初步建立之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想理论准备,具体体现在马克思的学生时期,以及在《莱茵报》工作时期和创办《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学生时期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能够集中体现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具体来看,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发生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①,在有能力改变社会关系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关系已经存在的客观因素,这里表明了马克思已经出现了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思想;在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中,马克思借用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打破命运的束缚来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作用,表明马克思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种能动性能够改变现实条件来创造更好的满意的环境,可以说马克思此时开始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尽管此时还存在唯心主义的痕迹,但却是对此后实践观的形成奠定基础。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接触到了现实中的政治经济问题和物质利益上的难题,在这一时期完成的系列文章中,马克思开始实现哲学和政治上的转变。在1842年7月发表的与反动报刊《科伦日报》论战的《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明确“反对德国哲学脱离现实的晦涩难懂的思辨特征,要求哲学发挥指导现实的作用”②,这样的思想发展也使得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的同时希望新哲学能够指导人类的现实生活,让哲学不仅仅具有理论上的作用,还要发挥它的实践功能。马克思在创办《德法年鉴》时期,批判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并在哲学立场上完成了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政治立场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在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从具体历史事实出发,去看待德国犹太人争取政治解放斗争,马克思指出“宗教已经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桎梏来说明他们的宗教桎梏。我们并不认为:公民要消灭他们的世俗桎梏,必须首先克服他们的宗教狭隘性”③。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是建立在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是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固有思想与观念的表象。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其对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时期,他深刻批判了“理论派”和“實践派”哲学家把实践和理论看成是两个孤立体系的错误做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成为马克思坚定维护的立场与观点。

可以说,马克思从《莱茵报》工作时期的政治活动到创办《德法年鉴》时期的理论探索,一方面完成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为农民利益到为无产阶级利益的辩护,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成为马克思初步建立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能够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于实践的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其基本表现之一“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中,马克思指出工人们付出大量的劳动力,但辛勤工作却并没有换来更多的工资,反而是资本家对他们无尽的剥削与压迫,这种劳动与人的类本质即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相异化。而人类本质的主体性的复归“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④。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的思想,也为人们找寻通往现实的、具体的人的道路指明了方向,要“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产品而得到确证”⑤,这种思想为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矛盾的解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著作《神圣家族》中则进一步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他们将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视作“历史的发源地”,强调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不仅夸大了自我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论,还把人民群众作为精神的对立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了深入地分析和批判,他们剖析了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并鲜明地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决裂,成为制定科学实践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实现了“由早期的理论批判到如今的革命实践的转变”⑥,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转变的过渡中所蕴含的与实践有关的阐述,初步构建出了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框架。

(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在批判唯心主义、批判并超越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缺陷所形成的科学的、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初步阐明实践内容后,马克思所完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将实践作为核心概念贯穿始终。提纲共有十一条,从不同角度能够将其概括为不同的思想观点,以马克思所论述的主要层面为根本,可以“从本体论、真理观、历史观、哲学终结观四个层面来全面展开马克思实践观的丰富内涵”⑦。首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是“现实的自然”,它是建立在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基础上;其次,思维的真理性与现实性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得到确证;再次,决定着人所处以及现有环境的改变是实践活动;最后,马克思的新哲学是对以往旧哲学的终结,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注重的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此后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生产进一步描述为“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⑧,马克思对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作出了更详细的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伴随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同时也有着社会关系的产生。对于无产阶级的目标,马克思也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⑨无产阶级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现实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改造现存社会状况的实践,马克思在此也真正将哲学运用于生活,指导于人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马克思在著作中将自己制定的新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实现完全区别。这种新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总体来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偏重于主体性、活动及其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分,是新唯物主义暨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观的正面阐释,《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偏重于结构、历史叙述及其对德国观念论传统的批判,是唯物史观的正面表达”。⑩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在十一条纲要中形成,也在马克思之后人类与社会的探索中而不断发展和深化形成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正如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在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结合着社会实际,发展成为指导人类和社会进步的科学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具体涵盖以下几点内容: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科学内涵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一)实践的科学内涵。实践的概念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涵义,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开创者,但却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相统一的基础上,制定了实践的科学内涵,进而形成了自己科学的实践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解释为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反对唯心主义理解中的抽象性与思辨性,认为这种抽象与思辨忽视了人的客观物质性和现实性,此外,马克思也反对旧唯物主义解释中的直观性与机械性,认为它们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同时,马克思还保留继承了其中的积极合理部分,他坚持旧唯物主义中认为的人是具有客观性、物质性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又继承黑格尔辩证法中强调的人的能动创造性,并把人的“劳动”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动力。马克思强调了科学的实践内涵应当包含两个部分,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将客观性与主体性、物质性与能动性相统一,让实践成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改变世界的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性力量”?。

(二)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在看待人的本质的问题上,强调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并将实践看作是理解人类存在的关键。第一,在人的实践活动方面。人类的存在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资料,而这些生产资料便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生产而获得的,人类在实践中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形成人类存在的基础。第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它“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是在人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人类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们在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一定的社會关系与生产关系,而这种实践中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成为人类存在的根本保障。第三,实践过程中使人类自身也发生改变,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人自身的改变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因为人类在不断改造与变革现有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塑造环境与自身,复归、占有和丰富人的本质,并在最终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实践体现人类的本质,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三)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看待人类社会的本质也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的,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论断。首先,社会是由人类所组成的,而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创造社会历史。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时间使然的自然历史过程,而另一方面又是由于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去创造的历史过程,因此实践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次,人类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人类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另外,人们在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对矛盾的作用也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总之,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把社会看作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对象,并从实践的角度解释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研究社会历史的变革。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认为思维是否具有真理的客观性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主观认识从实践中得来,但是无法辨别其正确性或错误性,因此这种主观认识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当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比较才能判断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人们按照主观认识去实践,在获得其结果时进行现实比较来断定是真理还是谬误。如果是真理,那么就是人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从而丰富人的认知;如果是谬误,也将在实践中去纠正和重新认知。这种相比较的过程就是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践作为动力推动认识的发展,从而不断获取新的认知。马克思通过实践去检验真理的客观性,克服了唯心主义靠主观意志检验与不可知论的弊端,同时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的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认知论,使实践观与认识论相互补充和作用。

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与思想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强调真理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人的认识也要在实践中进行发展和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科学实践观不仅仅是马克思的自我哲学成果,同时它也不断地得到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和时代的变化中,在与各国具体国情的结合中不断发展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例如,列宁在俄国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和国外东方落后国家和民族强烈反抗的氛围下,捍卫马克思哲学基础的同时,也针对国内国外形势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理,即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新原理及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的学者便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怎样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毛泽东在著作《实践论》中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邓小平适应中国的发展要求,针对中国当时国内出现的问题,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江泽民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在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如今,不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仍在不断的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一方面在指导人类与社会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在指导其自身的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科学实践观以丰富的内容。

(二)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人类的解放,也是马克思一生不懈的追求。首先,马克思将实践作为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带给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支撑,相比较于“环境决定论”与“教育万能论”中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这种实践的力量更能带给人改变世界与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充分肯定了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创造社会历史。因此,人们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重视实践活动与积极参与实践生活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不断丰富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实践也在改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生产力得到提高,人际社会关系得以和谐发展,人自身各方面素质也在实践中改善,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智慧,用于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人类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证明和接近人的本质,并发挥本质力量,有利于人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将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指导相结合。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从实践出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国家发展的理论,再以这些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从而改造客观世界,使国家不断发展与进步。正是因為在正确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中国先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功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目标。如今,中国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现过程,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攻坚时期,在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50年实现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来理解把握和践行‘中国梦’,将导致我们能够形成和巩固对于它的本质内涵、依靠力量及实现途径等的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梦的践行主体即每一位人民将付诸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而助力,此外能够更好地把握好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政治与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要求中所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坚信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目标定会实现。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且其思想内涵仍具有研究和探索价值,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挖掘有助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460.

②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4.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4.

⑤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8.

⑥李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01.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⑨邹诗鹏.“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通性——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04):22.

⑩黄耀霞.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05):18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谭乔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8:32.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时代发展[J].红旗文稿,2007(08):3.

?熊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的“中国梦”[J].理论月刊,2013(08):10.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5-04(01)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实践与认识是对立的统一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又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要想不断获得新的认识,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找到真理,必须通过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根本手段,但由于实践本身的变化性,相对性,特别是在阶级社会里,对立的双方会进行完全相反的实践,因此如何检验实践却需要一个标准。而只有真理本身是客观的,确定的,实践正确与否要由真理来判断,而真理又是具体的,相对的,指导实践的真理也是相对真理,只有在相对真理指导下进行实践才能产生新的更多的真理认识,实现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

关键词:实践;真理;标准

认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社会的活动目的就是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间世界的表面现象,而且能深入地,正确地反映外间世界的本质和它的规律性,即包括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要实现正确的认识,只能依赖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人类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基础,同时又是认识的目的,而认识本身又能反过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认识不是对客观世界平静的,呆板的,表面的反映,而是与实践紧密相联的深刻的,能动的反映。[1]人类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因而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发展自己的认识。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包括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政治生活,教育,文学艺术创作等多种形式。其中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之所以有客观性,是因为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的工具,手段等要素都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但实践本身又是人类有目的性的能动的社会活动,受人的活动目的相联系,于是每个人都会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按照自己的活动目的进行实践,因而实践就显得多样化和主观性。

人们通过实践产生不同的认识,认识的过程,总是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革命实践的辩证过程。第一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真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2]辩证唯物论的认识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人的认识活动不仅要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还要有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这个深化只能依靠于人的实践,只有实践本身才能得到认识和发展认识,离开了实践,人的认识就失去了来源,因为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无论是直接的经验还是间接的经验,无论是错误的认识还是正确的认识,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脱离实践的认识是不存在,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人的意识产生,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错误的认识本身也是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歪曲的反映,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要想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发现真理,使相对真理能接近于绝对真理,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改造世界,只能通过社会的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3]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的第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的根本的直接的方法。但如果说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许是不恰当的,因为标准是客观事物具有何种意义的一种参照物。作为一种比较的标本,作为一种区分其它事物的中介,它本身的构成必需是一分为二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标准本身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而实践则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经常变化着的实践无法用一个不变的尺度来衡量认识,实践无法区分一事物与他事物,事物的一方面与另一方面,无法与他物做比较,不能构成一个参照物,某个认识是否正确,如果实践是检验的标准,在这个认识下通过实践得到了某种结果,当然也会产生新的认识,那这个结果到底好还是坏,本身就还需要有个标准来判断,新认识是否正确也不是实践能证明,而是与旧认识的比较,那实践就没有起到标准的作用,因此能成为标准的只能是其他而不是实践,例如通过人类的实践创造了机器这个物品,那机器本身是好还是坏呢,实践不能作出回答,而必须有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例如机器使得生产力得到提高,这证明创造机器的实践是正确的,所以用变化着的东西做标准实际上就没有了标准,因此改为检验的方法也许要准确些,因为方法并不要求一定具有确定性,是可以具有动态性的,这也符合实践时常变化的特征,且一切认识是否是真理性的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手段,并通过实践的结果与原先的预先判断相比较是否一致,就能证明原先认识是否正确(或合理),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法,也还存在其他的间接方法如逻辑证明或其他间接的推断理论等。没有否认它们也是方法,但不是根本的第一性的,而是种间接的方法,从根本上服从于实践的根本方法,因为无论是逻辑证明还是其他什么理论又从哪来呢?其本身仍然是从实践得来的,是基于客观规律的结论,是被以往的实践证明了的相对真理,可以间接地证明新的认识是否为真理性的,并且是检验的重要方法,但其推断证明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也只能是通过实践本身才予以确认。实践手段获取的更多是直接感性认识,而理论和逻辑方法则主要可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感性认识特别是理性认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离开理论的实践,也没有脱离实践的理论,但其中实践是主要的和占第一位的,它是人的认识根本来源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检验方法。

在阶级社会里,实践本身还具有阶级性,每个阶级,集团,个人都有按自己意愿(原先认识)进行的实践。因此,每个阶级,个人都会由于不同的实践产生不同的认识,而如何检验认识为真理呢,这就不能用抽象的实践来检验,而必须用具体的实践来检验,抽象的实践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而只能导致真理的混乱,最终否定真理。每个阶级,集团,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实践来证明自己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就成了主观的东西,而不是客观存在了,因为各个阶级的实践总是按照其自身的利益要求来进行实践,而什么符合自己的利益呢,这又本身是个认识的问题。而这样的认识产生却又是个人类实践的问题。因此,实践本身就是个历史的过程,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的,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生产生活中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而导致的阶级分化而形成各阶级有不同的利益需求,而产生不同的利益需求,进而产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如果说实践检验真理唯一性,只能体现在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人类自己的实践产生了人类社会,只有劳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只能是作为一般意义的实践概念才能谈得上唯一,但实践本身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抽象的实践是毫无意义的,对于具体阶段的实践来说,每个阶级都会有不同的实践。对于矛盾对立的双方来说,是完全冲突的实践,剥削阶级总在进行维持剥削与压迫的实践,而被剥削阶级总在进行反抗压迫,消灭剥削的实践,对立的双方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同一个实践产生不同的认识,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对于自己反抗剥削阶级的压迫的造反行为则认为是正当的,而压迫阶级却认为被剥削阶级的造反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如果每个人的实践都能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那实际上就陷入了主观主义,用主观的意识来判定客观的真理,实用主义正是用这种带主观需要的实践来否定客观真理,否定唯物主义,事实上不同群体,不同阶级的许多实践中,只有一种实践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而其他实践则必然是不符合规律的,并且任何正确的实践也只能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才有意义,超出了范围,正确的也会变成错误。这就必须首先判断出到底哪种实践是符合客观规律,其认识是真理性的,而真理是已被证明过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和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其具有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在这个时候,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是反过来,真理(含绝对真理的成分)本身倒成了检验实践是否正确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并检验在实践中产生的新认识是否为真理,任何具体的实践都是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而要想实践的活动能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找到探索真理的道路,就不得不用已经证实了的相对真理来指导实践,这也是认识的第二过程,从理性认识回到了实践。已经被证明的相对真理需要发展吗?需要的,因为任何相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一定条件下的局部的片面的认识,甚至认识本身就包括了谬误。而这些尚未被认识出的真理和谬误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予以检验以发现新的真理,剔除谬误。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已被证实的相对真理的正确性,那些已包含了绝对真理成分的相对真理就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因为既然是客观的绝对的真理就已表明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了,人们就应该利用这些规律而不是将它抛弃,不然就成了历史虚无主义。一切历史上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都是毫无价值的,一切学习,教育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那人类又怎么发展呢,前人开创出的正确道路就应该按照这条道路进行,而不是否定这条道路,倒退回原地又重新再开一条道,结果又和原来的道一样。当然道路的开拓并未完成,这条道也只是人类行程的一小段,我们确实还需要开拓新的道路,但必须是在这条道路的基础上开拓,不然老是重复地开拓同一条道,人类就永远不能前进了,人们的任何认识都能影响实践的结果,但正确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不断发现真理,错误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只能导致违背客观规律和得到谬论,因此既要承认实践对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作用,并且是首要的作用,占第一位的,同时也必须承认相对真理的指导作用,没有无数的相对真理的存在,人们就永远不可能探索绝对真理。“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4]在现实社会中,进步的,革命的被压迫阶级的革命实践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反动的统治阶级却是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但是,实践是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某种思想指导下的某次实践可能会产生失败的结果,也可能会有成果的结果,但结果本身不能证明思想是否正确。例如落后阶级的反动统治或复辟可能会成功,但并不能表明其实践是正确的,其反动思想认识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因为这种所谓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其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质。揭示了事物的必然性,这只不过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还没有完整体现出来,客观事物仍然表现出某些假象,事物的发展规律也会以各种偶然的情况体现,而各种偶然的主客观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能否发挥革命阶级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作用透过各种现象看清本质规律,并有效地利用各种有利的偶然因素是关键。但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斗争,随着事物的发展事物的本质必然会以真正的,较完整的确定的方式显现,各方面对革命的有利条件都会出现,反动的统治和顽抗终归会失败,并且不可能再成功,即证明其认识是错误的,不符合社会发展根本规律,只有革命阶级的意识是正确的。正确的认识产生发展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但革命的理论本身是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正确预判,如果革命的阶级能将成为相对真理的革命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革命就减少了盲动性,就能较为正确地把握变化规律,有效地壮大革命力量,其成功就有较大的把握,而反动阶级的灭亡也会加快。“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5]“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恰里,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必须站稳正确的阶级立场,在革命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探索更多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能不断接近绝对真理。在现阶段,只有无产阶级的实践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只有被证明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能正确指导实践,坚持实践的阶级性与群众性,坚持在实践中的无产阶级立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探索未知事物,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真理,真理指导实践,实践探索真理,实现真理与实践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探索真理,不断将革命事业推向前进,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然后在已被证实的相对真理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知道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2]

参考文献:

[1]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ctice and truth

Fan Rui-bin

(Gui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Guiyang 550009)

Key words:practice;truth;standard(责任编辑/肖莉虹)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市民社会, 最早上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及生活状况。西塞罗是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第一人。西塞罗认为, 市民社会就是有着国家意义的城市的文明共同体的一种生活样态。在近代时期, 市民社会是和自然相对立的;现在, 市民社会是和政治国家相对立。

在洛克看来, 市民社会是存在于国家产生之前的。国家就是说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达成的契约的结果。洛克的主张是社会是在国家之前存在。作为统治者应该是按照正式公布的法律和人们已经接受的法律来进行统治。如果说政府的一切权利只是为社会谋福利, 就一定是依据法律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洛克认为, 国家是保障社会权利的工具。所以说, 洛克主张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起决定作用。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 主要对市民社会进行了论述。“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 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1]。在黑格尔看来,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是相互对立而存在。他看到市民社会存在的缺陷, 并且认为国家应该对市民社会进行调控, 所以说国家是高于市民社会而存在。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 吸收并且总结出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在马克思看来,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提出的这种分离是一种进步, 但是黑格尔并没有发现解决矛盾的根本的方法。此外,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出发点, 这是具有神秘色彩的。

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黑格尔、洛克等思想家的潜移默化的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一) 市民社会的涵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研究的起点。马克思没有拘泥于前人在市民社会研究方面的成果。而是另辟蹊径转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剖析市民社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 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在书中马克思全面解读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是人类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 它代表特殊的个人私人利益, 在私人利益体系中, 无视的私人利益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因而, 市民社会主要指的是人类的私人物质交往关系。”[2]把市民社会概括为“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的第一人是马克思。同时这也开创了西方思想史上用经济关系来界定市民社会的本质的先河。在著作中对于专业术语的使用, 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有积极作用的。

马克思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 这种组织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3]。

(二) 市民社会对国家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认为, 市民社会是作为政治国家的基础而存在的, 对政治国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黑格尔并不这样认为, 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是从属于政治国家的, 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分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马克思认为, 分离促使代议制民主产生, 但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大多数市民经济并没自由, 只获得了形式上的政治平等。马克思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者的关系中去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市民社会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 它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出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原因是由于阶级利益的分化。一旦阶级社会消失, 那么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也就随之消失了。马克思认为, 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当代价值

目前我国处于建设的关键期,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发展。

首先, 要坚持客观科学地对待市民社会。看到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 也看到市民社会的负面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 要重新搭建国家与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市民社会的产生, 有利于自由民主的发展。但市民社会也有缺点, 如果不进行调控会出现很多矛盾与冲突。我国一定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更加客观地对待市民社会。

最后, 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市民社会使人异化, 私人利益侵蚀了公共精神, 造成社会生活的不和谐。我们要警惕这种现象的出现, 要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持。

摘要:时代不断地进步, 然而现代社会却越来越接近于市民社会。如何避免市民社会的消极影响不影响我们的发展, 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重大的现实问题。那么当前对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研究, 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市民社会,马克思,政治国家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197.

[2] 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 1993 (4) .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中的一个基本标志。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启示

世界上许多思想家都对“和谐社会”作了具体的阐述。其中,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包含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首先借助于自然界使其成为自己的生活资料,然后才能使自然界为人类所用。“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95人和动物植物都是差不多的,都要依赖自然界来生存,把自然当作自己生活的物质来源,作为人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始终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同时要通过自然界来提供生活必需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类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

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并且能够改造自然。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所有生物中最聪明的,因为人类能够读懂自然规律,并且为自己所用,使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以此来使人类达到更好的生存条件。“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167马克思始终坚持人类能够改造自然界,同时使自然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人类不但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具有被动性。这就是说,人类想要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就要相信自然界,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任意妄为,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就会遭受应有的恶果。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也带来了不少的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不能使自然界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还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张,更加对立,自然界会对人类施加压力,使人类不能重新去开发自然资源,这样循环往复下去,只会愈演愈烈,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更加不可能实现,所以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人与人的和谐

马克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实是利益关系的和谐。“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现实生活中的人,始终都在不断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有了利益之争,就不可避免地危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如果人与人不存在利益相争,那么社会就会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人们就会和谐友好相处。反之,如果人和人之间出现了利益之争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处理不当就会对社会和谐造成危害,使人与人之间矛盾激化,甚至会造成社会暴力事件的产生,从而使社会走向衰落的边缘。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利益冲突,就必须建立社会公平机制。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关系方面对公平概念做出了一些理解,在他看来,资产者所理解的公平根本站不住脚,他们所认为的分配公平是颠倒了因果关系的公平。

同时,生产实践同人与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都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关系中实施。“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2]25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能进行生产实践,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人通过生产实践产生的交往才是真正意义上高于动物的交往水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仅仅指生产劳动实践,也包含人的交往实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58社会的发展过程绝对不能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它不仅是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人,根本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个人,而是与别的人进行交往的群体,是现实的、发展着的并且是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人。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1]122不管是单独的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马克思始终都认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他把个人看作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之间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他认为离开了个人,离开了人们的活动,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会生活根本不可能形成。也就是说,社会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有人的活动,有人际交往关系的产生,才能形成真实意义上的社会。个人的活动总是带有社会性的,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可见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个人不仅对社会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个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所以又受到社会的反作用。马克思强调,个人如果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置身于社会当中,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去寻求发展,找到生存之道。个人要从事生产劳动也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前提下,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生产,也就是说,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对个人来说,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马克思所说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使人与社会达到真正的统一与和谐。

人与社会之间始终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以社会为前提条件,因为社会是人发展的大环境,如果没有社会,人的发展从何谈起,又回归何处;同时,社会要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如果没有人这个因素,社会靠什么发展起来,没有人不可能有社会,所以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缺一不可。

二、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用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作为指导。

(一)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推进,我们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也在不断升华,人们能够更加准确的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取幸福,并且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环境问题,使环境恶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自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比如我们经常关注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所以,我们再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做到不破坏自然界应有的平衡法则,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仅如此,也要做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给他们留下一片美好的蓝天,使自然界与人类能够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发展。

(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养

全社会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和谐和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我们要在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并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要实现全社会的协调有序行进,就需要利用道德的标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这就必须对全社会成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明确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条件。

(三)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在保障和实现社会和谐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坚持科学立法、从人们的实际出发立法,从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现阶段,应使立法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特别是要加强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每个公民的收入分配行为。全体公民、社会团体,都必须遵照宪法和法律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规范,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支撑。如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那么整个社会关系和谐就不可能是空想。一个社会要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就必须要有生产力的支撑,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所以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也认为,生产力必须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因为如果社会不发展不进步,那就只会导致普遍的贫困化;而在这种贫困化的背后,又会出现那些陈腐污浊的东西。所以,我们只有努力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使社会更加和谐,才能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上一篇:开幕式策划范文下一篇:量子化学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