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

2024-07-27

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与新冠疫情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反复,国际服务贸易对中国产业的影响逐渐增加,其中不仅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通过分析服务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创新型技术对服务贸易的引领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重塑,可以得出中国服务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多于挑战,深入探究国际贸易背景下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我国服务业的结构,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服务贸易;技术创新;数字经济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服务贸易供给与需求都遭遇较大冲击,但疫情也催生了大量“在線化”与“无接触”服务模式,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后疫情时代,如何把握好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使之成为提振国际贸易和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一、疫情对全球服务贸易的影响

(一)有别于货物贸易,整体影响较小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有别于货物贸易,呈现一正一反两种结果。一方面,服务贸易是高度依赖人员等要素国际流动的贸易形态,各国为防范疫情加强出入境管制措施,传统服务领域尤其是旅游业成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2020年1-4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5144.3亿元,同比下降13.2%。但是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对需求冲击的敏感性和对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较低,可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据世贸组织2020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零售、卫生、教育、电信和视听等行业更加注重在线服务,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这类服务业及其贸易对连接供应链和促进商业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二)各细分领域影响不同

疫情期间,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提供方式所受影响较大,尤其是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疫情对在华外资企业的服务贸易也构成一定不利影响,部分跨国公司可能调整、缩减在华投资或生产;新兴服务贸易受疫情影响相对可控,有的还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比如跨境支付。

境外消费特别是出国旅游影响严重。出国旅游是境外消费服务贸易的典型代表。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对于人员流动的直接限制,不仅旅游消费需求锐减,旅游服务的跨国供给能力更显不足,旅游服务贸易受疫情影响严重。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前11个月我国旅行服务进出口9371.6亿元,下降47.8%,其中出口下降50.8%,进口下降47.4%;剔除旅行服务,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4.6%,进口基本持平,可见本次疫情对旅游业带来了较大冲击。

自然人移动受到严格限制。整体来看,疫情期间中国出入境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自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大流行以来,全国陆地口岸、海港、空港入境日均12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八成多。此外,技术密集型或者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部门,比如工程、教育、技术服务等部门,在疫情中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外派劳务人员都大幅下降。随着疫情在中国的平息和稳定,中国出入境限制逐渐放开,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商业存在所受影响较大,但目前恢复情况良好。疫情期间,大量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受阻,然而大部分企业仍然看好中国经济,尽管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中国的经济正在强劲反弹,他们对公司在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中国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及相关条例的实施,大幅压缩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对金融机构外资所有权的限制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配额限制正在取消,沪港通、债券通等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也在扩大,外国资金流入未来将大幅增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更温和适宜的土壤。

跨境交付服务贸易受影响较小。后疫情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线上医疗、线上教育、线上展览、线上旅游、线上办公、线上娱乐等新兴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和普及。据报道,2016年以来,数字化服务出口占全球服务出口比重稳步提升至50%以上,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势头良好,相关跨境交付服务贸易业态增长迅速。据统计,2020年1月-11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保险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展望未来,大数据、信息技术、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对我国服务贸易生态造成较大改变,云办公、云娱乐、云教育等将进一步普及,跨境交付服务贸易将在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二、后疫情时代,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扩张的同时结构将更加优化

随着服务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业在全球跨国投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贸易的重心也逐渐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据统计,过去10年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比货物贸易快60%。WTO数据显示,按收支平衡(BOP)方式统计,197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占比仅为9%,2017年该比重上升为23%,预计全球服务贸易占比在2030年将上升为25%,并且电子商务可能刺激1.3-2.1万亿美元的增量贸易。此外,信息技术、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将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推动国际贸易从劳动力主导的传统比较优势向创新主导的技术比较优势转换,服务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

(二)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一方面,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日益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分工的深化与广化,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成为企业获取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价值增值环节将继续向生产前的研发、设计阶段与生产后的市场嵌入服务阶段转移,整个价值链条中,服务增加值将日益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带来服务要素的不断提升,将带动研发、金融、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其背后的服务竞争。另一方面,服务对各大产业的整合提升作用也越发明显。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的产业黏合剂作用更加突出,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加快,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等新型组织方式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技术创新有望成为服务贸易发展新引擎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跨越了服务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的障碍,为服务业全球拓展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也使得教育、健康、医疗、文化等传统不可贸易的服务逐渐变得可贸易,服务贸易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例如,疫情期间催生了大量“在线化”与“无接触”服务模式,大幅刺激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线上娱乐、线上医疗健康等服务需求和供给,加速了传统服务贸易由线下经营向“互联网+”线上模式的转变。未来,随着新一代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问世,还将持续改变信息通信服务的提供方式,推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支付方式产生变革,数字技术与零售、娱乐、出版、休闲、金融、卫生、教育等行业的融合将日益加深,并衍生出更多服务新业态与新模式,从而不断拓展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

(四)服务贸易规则谈判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点

随着服务业业态的大幅拓展及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全球国际贸易规则谈判的重点逐步集中在服务业领域。据WTO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大概有290项特惠贸易安排,其中服务贸易内容占了近一半。并且,随着数字经济驱动的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在各国开放型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显著,已成为贸易战略竞争、贸易规则竞争、贸易利益竞争的核心,也是重塑未来全球贸易新版图的关键因素,因此,世界主要大国都更加重视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市场准入、边境后措施、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规则成为国际经贸谈判的重要议题,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成为签署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核心内容。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服务贸易是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长期来看,我国服务需求市场广阔,未来应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鼓励服务贸易现代化转型,实现传统和新兴服务贸易齐头并进,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和贸易增长。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服务贸易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顺应了由“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需求偏好升级,服务消费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主力。旅游、医疗服务、快递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等领域都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服务业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国内服务业的成长将进一步夯实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而国内消费升级的旺盛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海外高端服务的进口。

(二)服务业扩大开放为服务贸易释放新的发展空间

我国坚定不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其中服务业是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202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并印发了《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新一轮试点从原有的17个试点地区扩展至28个,试点内容也在前两轮基础上“全面深化”。我国在服务业市场准入、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国内服务业规则改革等领域的持续改革开放举措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了自由化、便利化的发展环境。我国服务业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有效促进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三)“一带一路”建设为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合作持续推进、势头良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我国经济富有活力,科技创新实力较强,旅游与教育资源丰富,在计算机信息、通讯、金融、建筑等领域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一些领域也具有比较优势。中东欧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同时人力资源素质高、成本相对较低,信息通信等行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较强;东盟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港口运输领域较为发达。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将持续深化拓展,成为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数字贸易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各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贸易引领全球贸易的升级迭代,贸易方式与贸易对象的数字化逐渐成为新趋势。从具体的领域看,数字贸易包括软件、社交媒体、搜索引擎、通讯、云计算、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服务,数字传媒、数字娱乐、数字学习、数字出版等數字内容服务以及通过数字交付的服务外包等三大类。数字贸易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服务贸易将日益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也逐步明显。2019年,我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占整体服务贸易比重达25.6%。贸易顺差约为1873.9亿元,同比增长46.1%。我国数据资源丰富,发展数字贸易既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更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

四、发展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是我国加快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

(一)着力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新格局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努力提升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尤其是保险、计算机和信息、知识产权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比重。二是要明显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降低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占服务贸易额的比重;在保持制造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等优势的基础上,明显提升我国知识产权、金融等生产性服务贸易以及旅游等生活性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公平竞争、减少壁垒的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服务业领域的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比如,全面清理服务业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产业政策,减少选择性补贴、投资补助等举措,建议将产业政策严格限定在具有重大外溢效应或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域;更多采用普惠性减税、政府采购、消费者补贴等手段,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服务业领域的公平竞争审查,重点强化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的公平竞争审查。二是清理并大幅削减服务业领域边境内壁垒。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引入相关发达国家对旅游娱乐、体育养老等重点生活性服务业的管理标准,并实现资格互认;建议全面推广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允许负面清单外的境外企业在我国提供相关服务,逐步在人员流动、资格互认、市场监管等领域实现与国际接轨。

(三)抓住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发展机遇

鼓励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积极拓展数字服务贸易。疫情催生了一大批数字服务贸易新业态,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办公、视频会议、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等领域发展迅猛。因此,要积极挖掘具有“零接触”特征的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广泛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拓宽线上服务贸易边界。利用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大数据营销、电子支付、网络广告等数字服务贸易。

(四)加快推进区域性自由贸易进程

在疫情冲击下,以共同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为目标,推动形成双边多边贸易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新机制的迫切性和现实性全面增强。一是以《中欧投资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契机,我国各级政府应提前谋划,找准相关协定给本地区和企业的服务贸易带来的发展机遇,形成中国对外经贸合作新局面,同时要提高对区域服务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调整变化的认识,提升本地区内可能面临风险的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二是尽快实现关键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新突破。建议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率先打造中韩自贸区升级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进一步降低货物贸易关税,还要逐步推进双边服务标准的对接、服务市场的融合。

五、结语

后疫情时代,中国克服重重困难,经济强劲复苏,给全球服务贸易的扩张带来新的增长空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产业深度融合引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为全球经济复苏、产业链重构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莫万贵,袁佳,王清.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趨势及我国应对浅析[J].清华金融评论,2020(1):49-53.

[2]董小君,郭晓婧.后疫情时代全球服务业的演变趋势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21(2):58-64.

[3]怀进鹏.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J].中国科技产业,2020(9):6-6.

[4]陈伟,李柏松,薛志波.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贸实践,2018 (9):83-83.

[5]李俊,张谋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回顾与展望[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1(1):4-7.

[6]郭芳.服务贸易:经济增长新动力[J].中国经济周刊,2020(24):58- 59.

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煤炭、电力、焦化、冶金、建材等重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转变山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低

山西省服务贸易起步于2007年,当年服务贸易额为7.9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贸易额达到29.4亿美元。2009年达到11.5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仅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0.34%,全国排名26位。2009年,山西省进出口总值为85.5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11.5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3.5%,属于服务贸易不发达水平。

(二)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国要求统计的服务贸易额为12项,主要是运输、旅游、建筑、保险、金融、外包、技术引进、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它服务等。受起步晚、产业结构重型化、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山西省服务贸易主要集中旅游、工程承包、外包、文化产品、技术引进等五项,占全部贸易额指标的41%。“十一五”期间,外包650万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2.2‰;旅游为1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34%;工程承包12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40%;技术引进1.5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5.2%;文化产品2100万美元,占服务贸易额的0.7%。

(三)对发展服务贸易的认识程度不高

与制造业国际转移相比,服务贸易国际转移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运作特征,对贸易投资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山西省对服务贸易认识不足,存在重货物贸易、轻服务贸易的认识,加之一些服务贸易承接方缺乏必备的国际沟通方式、国际化服务意识和经验,特别是对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必要的措施。政府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育、产业配套、投资环境、投资促进等方面缺乏引导,服务业发展环境相对滞后。

(四)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小,服务能力低

2008年,山西省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约300万美元,而同期大连服务外包业务总额高达2亿美元,是山西省的66倍。东大阿派软件一家公司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近1万人,而山西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总数才8000人,上百人的服务外包企业不到2家,企业规模小,难以承担国际大型外包项目。

(五)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人才短缺

山西省每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16万,但调查显示,只有10%的工科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外国服务企业的工作。此外,山西省还缺少具有全球眼光,能够带领大型技术团队承接复杂外包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具备外语能力,熟悉发包国商业文化的技能型人才。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外包高端人才流失较重。

(六)文化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山西省文化产业基础好,发展快,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对创意环节不够重视,各级政府和企业,没有把创意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产品和项目中无法体现创意内容;创意人才匮乏,从目前来看,没有一种机制能够把优秀的创意人才、创意企业聚集起来。省内文化产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整个产业缺乏来自信息、制造、教育、商业等相关行业的支持;全省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不大,对外开放的速度较慢,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当前,全球的服务业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带动了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对比发达国家70%、发展中国家50%的比例,山西省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6%左右,未来山西省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二、“十二五”期间山西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重点

(一)发展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服务贸易发展规律。以服务业发展为依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山西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并遵循服务贸易发展规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分享发达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吸收适合山西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合理成份。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统筹兼顾服务贸易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在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值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在扩大旅游、工程承包、外包、文化产品、技术引进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通讯、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贸易。

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支持,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行业协调发展。

(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领域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巩固优势、发挥特色、挖掘潜力的原则,对山西省服务贸易发展重点领域进行分类指导、重点促进。对山西省运输、旅游和建筑等传统贸易产业,挖掘潜力,继续扶持扩大进出口;对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予以特别指导,努力发展壮大;对技术引进再出口、文化产品、动漫、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加速发展。

1、进一步发展旅游业

进一步提升旅游供给水平,鼓励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整合力量集中培育大型旅游节事活动,增强入境旅游吸引力;加强宣传促销,促进旅游与外宣、外交、外事、经贸、文化各部门联动,通过驻外使领馆和多种商业渠道,搭建多种平台,强化山西省整体形象宣传,建立完善配套服务,推动建立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加强旅游国际和地区合作,探索和深化有效合作机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参与旅游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话语权;推动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旅游竞争,鼓励和扶持一批大型旅游企业在境外建设服务网络;积极稳妥推进出境游业务的试点开放,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2、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发挥山西省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研究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企业国际资质认证或评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的支持力度;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和国际离岸外包,对软件移行、网络安全、招标服务、头孢工艺研发、远程医疗、公共缴费软件平台、动漫设计等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出口企业,扶持壮大太原服务外包出口基地建设,扶持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服务外包实习基地,扶持一批服务外包出口企业通过国际服务外包“CMM3”级以上资质认证。专项支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公共平台建设及企业发展。鼓励服务贸易企业境外设点;制定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评估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

3、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山西省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扶持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出版物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从事演出展览、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业务的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借助国际性的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书展、博览会等平台,积极推介山西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夯实服务贸易发展基础

全面提升山西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服务贸易企业,优化服务贸易主体结构。加大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人才的政策,建设和认定一批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基地,加快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和动态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服务贸易、熟悉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加快与服务贸易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平台建设。重视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提高,建设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形成服务贸易发展良好环境。

(二)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政策体系

把推进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今后五到十年全省经济贸易工作的重点,充分把握资源型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契机,制订出台促进山西省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政策文件和具体实施细则,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完善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重点包括积极争取服务贸易税收优惠试点政策、支持服务贸易企业扩大出口、培训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方式;支持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服务业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先行先试,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科学合理地简化自然人移动的行政审批程序等。

(三)深化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贯彻落实国家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和管理办法,结合山西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和统计工作特点,学习借鉴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标准和发达国家(地区)经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山西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办法。做好以服务贸易BOP统计和FATS统计为主体的服务贸易基础性统计;扩展运输服务、软件出口、服务外包、文化贸易、教育服务贸易等服务贸易专项业务统计;建立服务贸易综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增强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积极鼓励企业参加涉及服务贸易内容的国内外知名展会;整合资源,将“山西服务贸易网”等建成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实现网上信息发布、项目对接、人才交流等功能;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协调企业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外交涉、维护企业权益、加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五)建立政府综合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各部门紧密配合,市、区县联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山西服务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市级各部门依托山西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制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各区县将服务贸易管理工作延伸到第一线,市、区县之间形成便捷化、扁平化、网络化的服务贸易服务体系。依托行业管理和政策措施,政府各部门要与服务贸易企业建立制度化的联系机制,并依托相关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及时了解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探索建立服务贸易预警机制。协调部门管理,提高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好服务贸易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六)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

加强与全国其他兄弟省市的合作交流,支持打造“中国服务”整体品牌。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深化与港澳地区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框架下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积极开拓与台湾地区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积极发展与欧美日等服务贸易主要贸易伙伴、与东盟等签订有服务贸易自由化协定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

(赵江燕,1981年生,山西文水人,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发展服务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成都市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服务业发展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明显差距。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成都市应充分抓住機遇,制定发展策略措施,奋力推进成都服务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机遇;策略措施

成都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人均GDP已突破了9 000美元大关,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序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力争用较短几年时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倍增,完善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主体功能,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加快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加快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实现城市长远发展战略构想意义重大。

一、成都市服务业发展主要成效

一段时期来,成都市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抓住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机遇,以建立适应服务业倍增发展、高端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要素配置方式和产业培育政策为保障,以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合作为动力,努力构建成都服务高端发展格局,实现中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目标,服务业发展卓有成效。

1.服务业总量增长较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十一五期间,成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态势较为稳定,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2006—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9%,到2010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85.3亿元。2011年增加值上升到3 383.4亿元,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40.8%,占全市税收额的60%以上,占全市就业人数的近半数,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4.8∶45.9∶49.3,全市服务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现代服务业增速高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软件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高端服务业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都市逐渐形成了以楼宇化、园区化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已建成东区音乐公园一期、“红星路35号”园区、蓝顶艺术中心、天府软件园、数字娱乐软件园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时,近几年成都会展业年均增幅20%以上,会展业直接收入中西部第一,荣获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

3.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全域成都服务业均衡发展良好格局。根据立城优城战略,成都市中心城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中调”战略,推进“北改”工程,奋力打造高端服务业发展先导区,服务业已占整个经济比重达到70%~80%,率先实现向服务经济结构转变。

全域成都形成“头雁高飞、中雁竞飞、尾雁快飞”三圈一体的发展格局。如二圈层的新都区,2011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首次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商贸、物流、金融比重达60%以上,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三圈层的蒲江县立足“休闲、度假、养生、体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节庆生态示范基地”、“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

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

作为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成都不仅肩负着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同时也具备进一步融入全球城市网络的基础,具有向国际化城市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成都市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某些明显差距。

1.整体实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零售、餐饮、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服务业继续占重要地位,金融、保险、信息、物流、创意、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旅游、文化、教育培训等民生性服务业现代化程度、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新兴消费需求,总体实力相比北京、上海、广东及东部发达城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服务业增速有待加快。20世纪90年代成都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4.8%,2001年以后平均增速滑落至11.9%,2011年同比增长12.4%,仍然低于总体经济年均增速,与第二产业年均增速相差7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增速名列第四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名列第八位。

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全国服务业一百强企业中,成都只有1家入围;全国物流一百强企业中,成都只有2家;全国连锁零售企业一百强中,成都只有4家;全国软件一百强企业中,成都没有1家入围。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支撑,既难以带动行业发展,也严重影响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4.高端服务人才相对短缺。成都以技术人才为主,经营管理高层次人才偏少,而且行业分布不平衡,文化、金融、商贸等行业的人才只占26.71%,成都市的物流业大专及以上人才比重不到25%,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不到15%。

5.功能和空间集聚度低,产业高端发展动力不足。由于我市空间聚集不够,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还在不断强化,导致交通拥堵无法缓解、城市功能无法提升、运行效率降低。同时,商业地产开发模式落后,轨道经济不发达,城市综合体和楼宇经济发育不完善。2010年全市投资5亿元以上的281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只有16个项目承诺整体持有营运,仅占5.7%。

6.辐射带动力弱,国际化水平较低。成都服务业只占西部12省比重的12%,而北京服务业在华北地区比重为20%,上海服务业在华东地区比重占到30%。成都市目前服务业国际化承载能力较低,服务业高端功能发展不够,未能形成推进成都服务业国际化的有效支撑,与国际化城市以及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较,成都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三、成都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机遇一: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和技术变革迅速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成都国际化的一个最大机遇,就是我们正在经历全球最深刻、最大規模的产业转移浪潮。我们要坚持“双需驱动”、“两型增长”,抓住眼前的有利时机,争取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省外、国外的成套产业更多地转移到成都来,采取“拿来”和“移植”的办法快速做大我市的经济规模,大力发展“把企业引进来、把产品卖出去”的外向型经济,力争最大限度地吸收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红利,力争成为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城市之一 。

机遇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国务院《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成都继续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 2010年成都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服务业改革试点城市。国家服务业改革试点是国家为探索服务业发展有效途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机遇三: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总体战略目标和成都新的发展定位。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既需要良好的生态基础,也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就是要为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提供增长动能和产业支撑。并且,成都提出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新的定位,而国际化城市需要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应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这些均为成都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推进成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策略措施

成都市服务业发展与成都新的城市定位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情况下,成都市应充分抓住机遇,制定发展策略措施,奋力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1.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政策。着力抓住成都市作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有利时机,以建设全国服务业区域中心为目标,围绕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业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产业规划落地机制;完善服务业要素保障体系;创新中心城区服务业结构调整战略推进机制;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加强服务业发展统筹推进力度。

2.推进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和圈层服务业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全市确定的26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和九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功能区的建设,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全域成都推进圈层服务业统筹发展。

3.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金融、物流、商务服务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积极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基地建设。

4.深度扶持民生性服务业。促进民生性服务业的全面性发展、专业化发展和全域性发展。

5.加强高端人才的培育与引进。一是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现代服务业学科专业建设,鼓励建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境内外服务业培训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与我市合作开展人才培训;二是加强双语和多语高端人才引进,建立成都海外人才网,定期开展区域国际性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通过多渠道引进高层次服务业人才;三是对服务业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营销人才实施财政奖励、安家和购房(购车)补贴、子女入学和出入境便利等政策;四是积极探索扩大投资技术移民和外籍高端专业人才工作签证就业试点,提升成都服务业人才国际化水平。

6.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和服务业重大项目。一是完善楼宇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理顺楼宇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二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规范发展轨道经济和城市综合体;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7.加快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一是抓住从沿海开放向内陆开放纵深发展机遇,把成都建成面向欧洲和中亚、南亚的航空枢纽、中国与南亚合作的“桥头堡”;二是围绕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国际化人才;三是重视 “走出去”发展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到海外拓展市场、投资创业、承接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 王晓燕]

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1.1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宏观环境,我市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增加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状况的重要标志,积极发展服务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安丘市服务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总量、内部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和新要求,发展服务业必须采用新观念、新思维和新办法。因此,深刻认识服务业发展现状,客观评价优劣,理清思路抓重点,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强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全市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安丘市第二次创业的基石,对我市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安丘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2安丘市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安丘市服务业开始起步,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安丘在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和学发展观,坚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坚定不移的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全市形成了以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等为支柱,旅游休闲、社会服务、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新格局。服务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正在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渠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全面发展。

1.2.1服务业对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明显加大

1990年安丘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1996年赶上并超过第一产业,2000年突破10亿元大关,2004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17.2亿元。在刚刚结束的“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更是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量,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十五”末提高了5.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1990年-200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4%,超过同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的速度,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6.6%提高到38.3%。服务业对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2004年安丘市服务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2.2%(按不变价格计算),远远超过1990年。“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在三类产业中的比例有了明显改善,比例逐年提高。其中2008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之比为11.31%:48.62%:40.07%,2009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之比为10.3%:46.3%:43.4%,2010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之比为10.17%:44.87%:44.96%。五年来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情况稳中有升,具体情况见图一。

1.2.2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兴行业比重上升,传统行业比重持续下降。2004年,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1%、16.3%和13.4%,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5、1.5、0.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在2003年下降0.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04年又下降0.2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更加显著,具体数据见表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的发展较为迅速,GDP的值从2006年的81492.29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13460万元,同比增长130.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是安丘市服务业中的另一支柱,GDP的值从2006年85492.29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06417万元,同比增长124.5%,其发展速度仅稍逊于批发和零售贸易。虽然房地产业产值占服务业绝对值的比重不大,但其增长速度最为迅速,GDP增加值从2006年的41175.37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53769万元,这与国内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密切相关。金融保险业对GDP的贡献率,略呈下降之势,创造的GDP总量由2006年的41970.66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41749万元。其余门类如社会服务业等,GDP增加值基本上保持小幅度的平稳增长,但若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基增长速度并不十分明显。

1.2.3安丘市服务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深化,服务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主要表现为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逐步向市社会化、市场化、民营化过渡,形成了多元化、稳定有序的市场类型;金融业、保险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垄断开始向市场化方向顺利转变,四大国有银行逐渐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职能开始转变,保险市场的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呈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多元化良好格局。

1.2.4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后,安丘市坚持“全民、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发展理念,大力兴办服务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多种经济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发展起来,呈现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服务业新格局。

2.安丘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2.1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安丘市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安丘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但整体水平仍不高,与全国、全省、全市先进县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仍是安丘市经济亟待进一步发展的产业群体之一。具体分析安丘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有:

2.1.1企业起步比较晚、规模相对偏小、档次较低,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影响力

从历史上来看,工业化是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资源配置都是向重工业倾斜,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大大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造成服务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战略依然强调工业化,政府投资及政策调节的民间投资主要进入第二产业,使得服务业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服务业的发展同工业经济一样,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上规模、有上档次的掌握较为核心技术的企业来支撑。我市一些国有三产企业在机制转换之后,还处于经营起步阶段,业主自发投资形成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娱乐业等服务业企业基本上是小规模经营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2010年底全市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只有3家,年营业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只有3家,星级旅馆企业仅有2家,年成交额过5000万元的集贸市场只有1家,没有一个规模较大比较集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业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丘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滞后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行政莆等因素的作用。

2.1.2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

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现象最为普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不能够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例如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领域,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壁垒,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的进入限制尤为严格。垄断的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由2005年的26.6%上升到2010年的38.3%,上升了11.7个百分点,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全省4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市38.8%的平均水平,与国际通行的英格尔期现代化标准45%上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更是相距甚远。

2.1.3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于现代经济的发展

安丘市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民一直以来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的影响。服务业作为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新兴产业,要求人们从自我服务的传统消费观念中解放出来,形成有利于社会开拓和市场化进程的消费观念,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没有消除市民的消费顾虑,这种新的消费观念还没有确立起来,多数市民仍以自我服务为主,量入为出,第三是企业的实力导致市场观念不强,竞争意识淡薄,经营思想因循守旧,没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缺乏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二是传统性产业观念的限制。由于服务业的发展历史远远短于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的心理。即使在服务业内部发展中,目光也经常局限于传统服务业的发展上。

2.2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安丘市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业基础相对比较弱,种类繁多,统计难度相对较大。同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相比,服务业的统计状况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模式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服务业行业覆盖面广,单位多切分布散,这使统计对象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给统计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特别是很多企业和个体户统计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配合程度比较差,致使统计部门难以收集到准确具有实效的数据,原有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已不再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不能准确真实的反映服务业的全貌,存在严重后的漏登少统的现象。

二是市民的消费水平偏低影响服务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消费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因素,消费水平的高低表明了投资转化为有效供给的程度,反映了劳动成果直接转化为消费享用的程度。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消费率(消费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水平平均保持在75%以上,90年代中期,美国的消费率已达83.7%、加拿大为79.5%、日本为70%,而2010年安丘市只有35.5%。居民消费率不合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正常运行。

三是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二者具有良性互动关系。2007年安丘市进行的各乡镇和街道的中心规划,目前全市共有13个乡镇,其中有3个乡镇达到10万人,6万人的乡镇有7个,占全市乡镇总数53.8%,6万人以下的乡镇有3个,长期以来的城镇规模偏小,使得安丘市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发展。199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为11.8%,服务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为20.6%,2007年中心规划以后城市化水平达到45.6%,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38.3%。这些数据可以说明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服务业发展快慢呈高度的正相关系。

3.安丘市服务业发展的走势预测及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安丘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在分析今后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时期,安丘市经济仍将处于新的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服务业在安丘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服务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8.3%提升到2015年的41.5%。服务业整体经济实力将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呈现出与工业并驾齐驱的态势。

在“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随经济发展的走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强服务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3.1政府应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明确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我市各负责部门加强领导,谋划好第三产发展目标、战略思路和具体措施。在安排资金、争取国投、立项、贷款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尽快成立由发展计划、财政、统计、银行、外贸、工商、交通、旅游、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组成第三产发展领导小组,制定第三产发展规划、目标,以及相应扶持政策和措施,使安丘市经济的总量、结构和质量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策划生成一批服务业建设项目,调整提高服务业项目占县重点项目的比重。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舆论环境,消除阻碍服务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消除体制性障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水平。放松管制,加强竞争是一个世界性潮流。打破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垄断格局,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减少进入壁垒,提高行业中各种所有制的竞争程度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3.2全方位发展服务业,坚持突出重点行业

安丘市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业、信息、文化、社区服务等新型产业。安丘市应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继续围绕青云山、青云湖等特色风景区,与我省“好客山东”旅游市场相对接,形成特色精品旅游线。要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拓宽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等方面大做文章,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安丘市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我市的独特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实施弘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对城市的标志、建筑、民居特色、街居景观、风土人情、节日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形成具有安丘市特色的文化氛围,使人们走进安丘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吸引全国、全世界旅游者到安丘旅游观光。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努力开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社区公共管理和清洁、绿化、社区保安等公益性服务业,形成一种全方位发展服务业的格局。

3.3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发展农村服务业,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训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对服务业从业者进行文化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强化九年义务教育。由于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复杂,个体经营者多,流动性大,所以对农村服务业就业人员的培训必须采取灵活方式,如长训与短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及建立农民科技培训网络等方式,因地制宜地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人才,以满足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安丘市农村服务业,通过建立农村服务流通网络,努力为农村提供优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以“新农村交通建设”和“家电下乡”为载体,形成以仓储物流中心为枢纽,以乡镇超市为重点,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物流网络;充分发挥农科部门科技网络的平台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三农”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农产品转化增值服务。以品牌培育、产业对接、市场接轨等服务形式,树立农产品品牌,龙头企业品牌,专业市场品牌,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益。大力改善农村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加强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4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

积极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坚决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自主创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和监督检查,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对合理合法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工商、税务、交通、物价、商务、环保、审计、技术监督和司法等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服务业统计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和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当务之急,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落实机构和人员,加快成立服务业调查队。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指定一名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或兼任服务业统计工作;二是县统计局尽快制订具体的调查实施方案,建立一整套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结构、效益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三是统计部门与各业务主管部门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作、资料互补、信息共享。 [科]

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1 新疆发展农用气象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 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境内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 盆地与高山环抱, 有“三山夹二盆”之称, 在群山峻岭、绿洲戈壁之间有数不尽的“粮仓、油盆、煤海”, 由于远离海洋, 深居内陆, 四周又有高山阻隔, 海洋气流不易到达, 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较差大, 日照时间充足, 降水量少, 气候干燥。特殊的地形和气候使得新疆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和瓜果之乡、四大牧区之一, 是全国举足轻重的棉花产区, 所产瓜果甘美爽口。

同时, 新疆又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的省区之一, 每年都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 其中干旱、大风、干热风、寒潮、冻害、冰雹、霜冻、雪灾、暴雨和洪水等是主要气象灾害, 具有出现频率高、发生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 甚至引发农业病虫害等衍生灾害。因此,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未来天气现象、天气过程的预报分析, 开发研究适宜的农用气象信息, 对于当地农牧民充分了解和掌握农牧业生产中有利和不利气象条件, 趋利避害发展农牧业生产至关重要。

2 影响农用气象信息的因素

2.1 气象信息精确性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遥感技术、卫星云图等先进设备投入使用, 提高了天气预报能力和水平。但每天产生的大量观测、预报数据需要经过专业气象软件订正和人工分析判断后得出优化信息, 受气象专用软件及人为订正经验影响, 而且由于新疆地域辽阔, 地形复杂, 一些局地小气候作用较为明显, 农用气象信息目前还无法达到对信息精确性的要求。

2.2 农用气象信息产品单一

信息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 当前气象部门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还有待加强,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产品单一, 大多是常规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服务产品内容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和技术含量, 单一的服务产品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2.3 农用气象信息时效性

当前, 大部分台站气象信息传递工作中, 灾害性天气信息的传播要先报告至政府领导, 然后再逐级向下传递, 这就延误了一些突发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有效接收。而且, 一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农民获取农用气象信息的渠道有限, 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 无法根据提供的天气信息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及各项活动。

3 农用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开展

3.1 加强灾害性气象信息服务

春季是新疆冷空气活动频繁季节, 大风、沙尘、低温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及阶段性干旱都会发生, 春季为农气象服务任务艰巨, 为此自治区气象局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坚持把春季气象服务作为气象工作重点来抓, 做好重大天气过程会商, 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并上报地方党政领导;细化本地区气象为农服务方案, 加强灾害性天气和气候分析预测、会商及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做好关键农事季节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和春播农业气象条件分析等信息服务工作,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滚动监测、预测, 强化棉花、特色领过气象服务工作, 及时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精细化农用气象信息, 充分利用兴农网加强农业、气象信息联合发布, 不断提高乡镇、村精细化预报业务能力。

3.2 加强部门联动, 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2011年9月28日新疆自治区气象局与中国移动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加强了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服务机制, 实现信息统一发布、分级负责, 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 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 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 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积极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 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 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 特别是在突发灾害来临之际, 开辟快速响应绿色通道, 优先保证应急联系人预警信息的送达, 并开辟全网用户预警信息应急发布绿色通道, 确保边远地区农民及时有效接收到预警信息, 提高全区防灾减灾能力。

4 发展农用气象信息服务的思考建议

4.1 提高农用气象服务信息精细化水平

结合新疆各地区特色和农业发展布局, 全面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气象科技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打造一站式气象为农服务平台, 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和精细化水平, 提高短时临近突发性灾害天气预报水平、预报能力及中长期天气信息准确率, 推出农用天气预报, 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4.2 提高农用气象服务信息时效性, 丰富信息内容

进一步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能力建设, 健全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 延伸农业气象科技服务覆盖范围, 着力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围绕各地农业生产结构实际情况, 加强与涉农部门合作,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完善合作机制, 深入推进富有地方特色的点对点气象科技服务, 丰富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内容, 开发研究出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简洁实用、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以及涵盖面广泛的农用气象信息, 注重农用气象服务信息的专业化、个性化和科技含量, 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4.3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多层面打造气象科普宣传阵地, 新疆气象学会主办并打造了网络气象科普宣传阵地——“气象港”, 该网站突出公益性、科技性, 凸显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 使用多种语言文字编辑出版科普书籍。采用汉语、维语制作科学性、实用性强的气象科普挂图, 利用各种宣传日在基层县乡悬挂, 使农民真正对气象科普信息“看得到、信得过、学得懂、用的上”。

摘要:信息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 气象信息的精确性、专业性和时效性是影响农用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从提高农用气象服务信息精细化水平, 提高农用气象服务信息时效性、丰富信息内容, 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等方面发展农用气象信息服务, 适应农业生产及农民需求。

关键词:农用气象,信息服务,气象科普

参考文献

[1] 王双, 崔合义, 刘浩.浅析我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 2012 (6) .

计划生育服务站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各大高校院所利用高校知识技术的集约化优势,掀起了创办企业的热潮。高等院校兴办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型企业,主要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同时高等学校利用资源优势进行成果转化,使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达到科研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然而校办企业发展到现在,实质上在创收上并没有对学校产生多大贡献。本文拟利用多年的校办企业管理经验对知识技术型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校办企业 管理 对策研究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我们把“具有高校背景,按照国家的法律,经工商部门批准,由学校全部或部分投资,并独立经营的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称为校办企业。校办企业一般分为知识技术型企业和后勤型企业,知识技术型企业主要有科技产业公司、大学科技园等,后勤型企业主要有学校接待服务中心、膳食公司、物业服务中心、汽车公司运输队等。本文主要对知识技术型企业进行研究。试图找到知识技术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严重制约了校办企业的发展管理方面的问题。

1 校办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运作机制

各大高校一般成立大学科技园或科技产业公司,统一管理各知识技术型企业。但在知识成果转化方面,往往受到限制,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使得科技产业公司片面成为校外科技处,简单的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报销业务。对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缺乏相应的对接平台,广大科研工作者大多为理论领域的专家教授,虽然专业水平一流,但对具体的生产实践环节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多项产权专利成为摆设,未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

1.2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校办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未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批流程制度、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并且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具体表現为,校办企业物资采购、经费报销等业务流程欠缺,会计、出纳岗位职责不分,滋生舞弊现象。同时,国有资产管控不到位,未对资产形成定期盘点清查程序。缺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学校一般只对学校处级领导干部离任情况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对校办企业一般由校办企业聘请事务所进行审计,学校对校办企业的运行情况并不了解,常常出现在年度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时,校办企业运转良好,前途一片大好,等需要上缴收入时,校办企业经营管理者报出的情况是经营惨淡、难以维持,事实如何全因是不是有效监督,好坏全凭管理者一张嘴。

1.3 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职能弱化

学校作为校办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不具备,也无精力来直接管理校办企业,一般会成立相应的校办企业管理部门,由校办企业管理部门全权负责校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比如由学校成立的科技产业公司统一管理,学校派驻处级干部作为科技产业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科技产业公司的管理,这些管理者其主要职能还是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一般不具备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及背景,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管理者多为理工科专业出身,虽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毕竟没有管理学背景,与专业的管理人才比起来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次,行政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其目标是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由于管理者不是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更多的以行政人员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导致政企不分,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

1.4 高等学校企业管理缺乏科学的收益分配上缴机制

高校最初兴办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更有效的支持科研工作;又能解决职工家属就业问题,使广大教授及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安心为学校做贡献。因此,学校在对校办企业利润上缴方面,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性的文件,只是由学校财务处每年在预算中规定各校办企业的上缴利润数,财务处作为学校的机关管理部门,对校办企业情况缺乏了解,只能根据以往上缴情况,在无特殊情况下,保持不变。一方面,这样制定的上缴方案,没要参考校办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经营较好的年度,可能利润较多,剩余利润也多,分配利润也就多,校办企业下年度的投入也就多,员工积极性也高,企业运转良好;相反,经营不好的年度,固定的上缴数,可能导致无利润分配,校办企业下年度投入也受影响,员工情绪也受影响,可能导致企业运行不佳,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固定的上缴数,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也无经营管理的压力,如果目标可以实现,也不用刻意去想方设法增加收益,如果目标根本无法实现,面对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也将不会有所作为,所以不管是可以实现还是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都不会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经营管理者没有了动力,利益上缴机制就是失败的。

1.5 绩效工资分配缺乏激励效果

高等院校校办企业由于附属与学校,在工资方案的选择上,往往过多的参照学校,沿用事业单位工资模式,事业单位工资受财政统发的制约,以职称职务评定的固定部分工资占用比重较大,参考企业人员业绩的部分很少,导致很难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严重阻碍了校办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对员工的考核又过于模糊,考核结果过多参考事业单位的“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很难形成量化指标。

2 校办企业管理对策研究

2.1 建立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运作机制

高校大学科技园或科技产业公司应成立专门的知识转化部门,面向社会招聘具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研究成果等专利技术的转化工作,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产生足够的杠杆效用,带来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实现校办知识技术型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有效的外部监督

高效应加强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成立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由单位办公室或财务部门牵头,聘请专业团队为企业设计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企业在预算、收支、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内控流程。将办公室、物资采购部、人力资源部、基建等部门联动起来,仔细分析各部门、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同时,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校办企业领导干部行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定期进行财务审计,使领导干部经责审计结果与经营效益完全对接。

2.3 强化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

在企业管理者的监督管理方面,学校党委应开展专题研究,成立相应的知识技术型企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知识技术型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专职副校长分管校办企业的管理,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发挥学校人才方面的优势,从校内经管学院、城市学院、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聘请具有相关经济学背景的人员担任校办企业总经理、财務总监等,以知识背景替代行政任命,实现企业管理者更有效的经营管理。

2.4 建立科学的校办企业利益分配上缴机制

高等院校应认真研究校办企业的利益上缴分配问题,应将校办企业与学校事业单位区别开来,按照企业运转模式,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给予合理的薪酬。同时,对委派至校办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及经营者,除保留相应的事业编制人员待遇外,按照企业的年薪制补足差额,充分调动高级管理人员及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投身到企业发展规划上来,实现相关利益主体收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利益上缴最大化。

2.5 构建科学有效的工资分配方案

要彻底改革校办企业的工资分配模式,改变以往的事业单位工资模式,合理划分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比率,降低固定部分的比率,使员工的工资水平与实际贡献相一致,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以绩效论英雄,以时效论成败。同时,兼顾公平,将固定部分降低在合理的范围内,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权益,只有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型,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校办企业以科学、良好的工资制度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南南.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0).

[2] 段铁成,胡建东,胡小宁.对高校科技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

[3] 李雷,姚志兰.高校校办企业经济审计浅析[J].会计之友, 2012(3).

[4] 侯正良.后改制时代校企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1(7).

[5] 李宏达,刘秀丽.高效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

上一篇:悄悄教育的班级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城乡居民的社区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