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

2023-09-20

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1篇

拨号上网是高校内部网络的最初连接方式, 带宽从1兆网络提升到十兆、百兆、千兆甚至是万兆光纤网络, 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逐渐规模化应用校园网, 特别是在高校中, 学生几乎每人都拥有一台笔记电脑, 还有手机,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连接到无线网络, 目前用户群体不断增加, 如果受到病毒感染, 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扩散, 会导致破坏和泄露数据信息, 威胁到高校的网络安全。

在高校中, 没有办法做到进行统一管理学生计算机设备, 导致没办法对防火墙与杀毒软件等等进行统一更新, 在网络安全方面, 学生的意识并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校园网的安全管理难度。学生的电脑、手机都是自己购买, 所以, 电脑都是学生自己对其进行安装系统与日常使用。在高校内服务器、网络设备与办公电脑, 有统一采购和专门的维修人员, 这样以来, 对于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 也仅仅确保这些重点部位。学生很感兴趣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各种新知识以及新软件, 对于这些, 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不高, 会随手就点击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工具, 殊不知有些工具包含有病毒, 很容易就威胁到电脑的安全[1]。

对于网络基础投资建设, 是目前高校相对重视的方面, 然而意识在网络安全管理上并不强, 没有注重网络安全防御与防火墙管控等技术软环境方面, 由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安全防范责任, 在日常维护这方面也会存在由IT相关专业学生兼职负责的现象, 学生要做到完全能处理好网络安全中心出现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 由于学生目前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对网络安全问题处理的经验。

二、高校网络安全面临问题

(一) 终端操作系统漏洞与恶意入侵

在高校中, 有些用户的电脑自带的操作系统与软件是有合法授权的, 但是其它都没有合法阿授权, 修复漏洞加上更新杀毒软件不及时, 如果病毒感染一台电脑会导致快速传播。倘若有人非法利用这些系统漏洞, 会严重影响到整个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与高校内各种科研数据, 泄露学生信息。

对于操作系统、硬件漏洞或安全设置漏洞, 入侵者正是利用这些, 借助黑客软件或者对源代码进行攻击后对于管理员的权限就能获得, 进行非法获取网络内科研资源或数据信息,

或以此作为跳板, 对外发动黑客攻击利用高校服务器资源, 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入侵者能对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抹除, 导致高校无法对其的真实身份进行追踪。

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主机采用的系统, 有很多漏洞与安全隐患存在, 入侵者能轻易利用黑客工具或木马病毒实施攻击行为, 因此需要及时更新补丁、软管理程序与操作系统, 要选择的版本是经过安全测试的, 要定时更新防火墙与杀毒软件, 定期更换管理员账户密码[2]。

(二) 系统木马与病毒

快的传播速度, 高危害是网络病毒与木马的最大特点, 然而当局域网内存在修复不完全的漏洞、更新不及时的杀毒软件, 导致存在泛滥病毒, 大量的网络流量与服务器资源被占用, 校园网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危害。

另外, 高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工作与生活的便利是离不开校园网WEB管理系统、校园网内运行的办公管理系统与教学教务软件系统, 然而在编写这些软件与数据库期间, 是有源代码漏洞存在的, 如果黑客攻击网络内的一台设备, 会以最快的速度扩散, 高校科研信息会被窃取, 教育系统或者高校数据库的数据也会遭到篡改, 校园网系统甚至会瘫痪, 最终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3]。

(三) 广泛传播非法信息和滥用资源

互联网能接入到高校校园网内, 同时较低的资费价格, 不强的高校网络管理职能, 没有及时更新防火墙规则设置, 对于网络访问情况不能实时检测到, 用户滥用网络资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例如:代理是通过自己设置, 对他人网络账户通过非法手段获取, 对影视资源连续上传下载, 大量网络资源被耗费。对于不好的网上信息, 学生没有较强的抵抗力, 像暴力网络游戏、钓鱼网站等非法的网站, 都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四) 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 很多高校都加大投入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覆盖, 高校内基本完成了, 用户的数量是以很快的速度在上升, 然而对于网络安全, 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并不强, 看到感兴趣的工具或软件, 就随手下载, 这样以来, 增加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难度, 对于整个网络的维护, 高校就需要专职维护人员来管理[4]。

三、高校校园网络管理要加强

现阶段高校信息安全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安全, 其是在技术问题之内, 也是在管理问题之内, 要确保能有序运行网络安全, 要有先进的设备加上成熟的管理, 还有就是坚持培训用户这几个方面。

(一) 在能力范围内配置合适的软硬件设备

在高校预算的前提下, 在不超过高校的能力下配置合适的软硬件设备, 例如:可网管网络交换机、防火墙, 杀毒软件与网络监控系统和进行集中管理, 对于威胁到的物理层与应用层面能做到全面应对, 对网络中的用户不同的行为进行观察, 同时进行一体化的安全防护,

把异常网络波动扼杀于开始阶段发展, 另外, 对交换机、防火墙与杀毒软件最新的补丁包进行及时更新。

(二) 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需要做好

对于高校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需要对其进行完善, 对于校园网内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从制度上, 对于校园网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要让校园网使用者严格遵守, 能明白安全隐患的行为有哪些, 安全能控制的在行为又有哪些。另外, 作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 对于自身的业务水平也要进行提升,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网络病毒与木马处也在每时每刻在更新, 遇到新的病毒与漏洞, 安全预警方面, 网络管理人员要及时发布同时也要和全体用户通知, 同时也要做好日常备份的存储与管理重点防护的系统与数据库[5]。

(三) 安全技术和策略

软件或者硬件防火墙、杀毒软件、异常行为监测、用户ID验证与MAC地址验证等等都是属于高校校园网内常见的安全技术。为确保非法分子不能利用内部资源, 对访问控制进行设置, 关联到MAC地址匹配与用户ID验证, 这是网络安全防范的第一条;需要及时更新用户手机短信与用户的密码验证信息;把防火墙架设在校园网与公共网之间, 进行监控数据, 同时对防火墙的日志的信息要定期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异常, 需要对策略设置进行排查也要对有管理权限账户的密码进行更改, 为追查异常事件提供有用的依据。

(四) 用户培训与权限

要让用户能具有系统认知校园网络所面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 对哪些能危害到用户系统以及泄露信息的危险有个明确的认知, 就需要借助网络教育, 用户的安全意识要提高, 确保自己使用到的电脑与手机的系统与数据能安全, 如果有遇到情况是自己不能处理好, 需要告知网络管理人员, 从而使系统与网络运行中的风险能够降低[6]。

四、结语

高校网络安全是属于一项较强的技术性的系统工程, 因此,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与使用制度, 高校就要进行制定与完善, 网络攻防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 所以, 需要继续学习, 从而使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网络运行中会有各种危机出现, 要学会防范, 高校网络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摘要: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每个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络,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 学生的学习等其他方面的使用都离不开网络的应用承载。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存在安全隐患, 经常发生一些安全威胁, 当前, 高校需要迫切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笔者先对高校网络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接着再进一步分析高校网络安全面临问题, 最后再提出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校内网

参考文献

[1] 周莲波.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5 (12) :16.

[2] 缪艳.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6 (12) :211-212.

[3] 如何利用有限预算加强网络安全[J].计算机与网络, 2010 (10) :23.

[4] 谭安芬.美国信息安全政策发展及其启示[J].计算机安全, 2011 (11) :2-5.

[5] 滕青蔓.浅谈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关系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8) :87.

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2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分析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整体来看, 这一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一方面, 学生的管理工作相对繁琐,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期间, 学生管理工作每天需要处理很多日常琐碎的事情, 包括:学生考勤、请假、各种活动的开展等。同时还包括学生自身问题以及奖学金评定等问题。而针对一些突发事件, 包括:学生生病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冲突等, 也需要及时解决。由此可见, 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 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期间, 学生是管理的中心, 因此学校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各个工作的开展, 保证学生的主流思想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进步。同时, 作为学校的工作人员, 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强化对学生的引导, 针对一些存在困难的同学, 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帮助, 并且帮助学生寻找解决的路径。此外,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管理人员也可以加大对互联网络的应用, 抓住学生群体, 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 确保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能够健全学生的思想, 让其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1]。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现状

(一)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当前, 根据我国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水平来看, 虽然学校领导加大了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是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使得学校以及教师一直在管理体系中占主体位置, 使得很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者给自己灌输的思想。这种情况的出现, 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2]。同时, 信息时代下, 各种文化以及思想的涌入, 使得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存在感。因此,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 如果学生的个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就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抱怨的心理, 甚至会对学校以及教师提出的要求做出抵抗, 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水平提升。

(二)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数据不合理

现阶段,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工作期间, 通常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以及解决学生之间矛盾等方面, 并且, 学校以及教师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 经常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管理, 很少会利用真实有效的数据处理和解决现存问题, 致使管理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由于受到技术以及资源的限制, 使得一些高校在收集管理数据的时候, 经常会受到很多的阻碍, 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开展[3]。

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和人工管理的对比研究

(一) 管理制度方面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期间, 学校采用的人工管理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工作的开展, 并可以对相应问题进行合理规避。但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原本建立的学生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 很多管理制度过于老旧, 无法及时进行创新, 并且其理念也相对固有化, 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及分析问题, 从而导致学生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制约[4]。但在信息化背景下, 通过良好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建立系统且规范的管理机制, 通过共享型网络体系能够让管理速度变得更加方便且简单, 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的掌握数据信息, 进而促进学生管理的规范化。此外, 通过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工作中, 教师也可以积极的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保证学生管理能够提升一个层次。

(二) 工作内容方面

结合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情况来看, 通过人工管理方式开展的工作, 其在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实际的工作期间, 管理人员一般都会借鉴以往的管理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管理内容, 然后将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这种管理方式的引导下, 其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和分析, 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只是在存在问题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不能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心理, 从而使得学生工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然而,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其主要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建立真正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特色网站, 并且网站的内容也相对多样化, 包括:学工动态、信息检索以及心理科普。通过信息化管理, 能够将服务学习教育合理的融合在一起, 在保证吸引学生的同时, 还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让其主动关注新的国家动态, 了解时事, 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5]。

(三) 学生工作信息发布

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发布管理方面, 在以往的管理期间, 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发布信息时, 通常会通过广告栏进行张贴或者通过辅导员进行传播, 以保证信息能够传播到位。但是, 通过这样的手段对工作信息进行发布, 其不具备及时性, 也不具备一定的广泛性, 不能将信息的内容更加精准的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然而, 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 在学生工作信息发布方面, 其可以为学生工作人员发布新闻公告、公示等内容提供有力渠道。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期间, 通过信息化管理,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学生工作信息进行查阅, 并下载能够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奖学金评定办法等。其管理窗口相对透明化, 学生的竞争平台也会相对公平, 这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非常有利。

(四) 学生工作交流与互动方面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开展期间,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有限, 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常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取知识, 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进行获取。如果时间允许, 那么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到学校的咨询处或者是留言板进行咨询, 然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逐一回答。虽然这种人工管理的方式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需要获得的信息和内容。但是, 其并不具有一定的便利性, 如果学生需要咨询问题, 不仅需要考虑管理人员是否有时间还需要配合自己的作息时间, 因此, 也使得学生工作的开展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然而通过信息化管理, 就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规避,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学生需要咨询的内容, 有针对性的对信息进行发布, 同时也可以强化管理人员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让沟通更具有时效性,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 比如:在咨询问题时, 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同时针对一些经常性的问题, 也可以做一个简报, 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了解并查阅。

四、结束语

与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人工管理方式相比, 在信息化背景下, 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有效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对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 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具体发展中, 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人员管理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并对信息化管理与人工管理进行合理的对比, 明确人工管理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优势, 然后进行合理的整合, 以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进而有效促进院校的长久发展。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速度步伐的不断加快, 使得国家对于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 在各个高职院校的发展期间, 也强化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加大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力度, 力求学生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步。然而,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期间, 其面临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的大背景下, 其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 也使其面临了很多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即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和人工管理的对比进行了研究, 望相关人员可以进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人工管理,对比

参考文献

[1] 彭茂玲, 黄爱明, 王世俊.基于以生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22 (39) :119-120.

[2] 赵建军, 高媛, 朱爱茹.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8, 25 (12) :1140-1142.

[3] 王飞.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26 (26) :193-194.

[4] 莫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23 (11) :107-107.

[5] 赵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8 (31) :256-256.

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多由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合并、成人高校转制而来, 其办学体制、办学格局的转变, 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 群体档案意识淡薄。高职院校从成立之初,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 档案工作只是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等评估过程中发挥一下作用, 过后又束之高阁, 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们所重视, 导致全员档案意识淡薄, 普遍对档案都存在“说起来重视,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档案管理工作列不上议事议程, 档案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跟不上院校发展的需要, 档案管理人员也往往都是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 工作重点往往也不能倾向于档案管理, 使得档案管理流于形式, 一些有价值的档案流失。

(二) 档案信息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当前社会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 但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还是较为匮乏, 一方面是由于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对档案管理技术设备的投入不足, 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基础性工作中, 缺少现代化管理理念, 特别在目前电子文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缺少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技术。

(三) 档案利用内容形式单一。高职院校往往只把档案利用看成一种工具而非服务, 这样的观念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安于现状, 而不会积极参与, 不会留意利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不能掌握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 不能积极主动的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 只能局限于上门查档的被动服务。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

(一) 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处于纸质档案管理水平, 但是现在是数字化、信息化社会, 高校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数字化。信息数字化需要把纸质档案转移到电脑磁盘上, 用磁盘来存储师生的个人信息, 相比于纸质档案存储, 这种方式不仅快捷而且安全。此外, 档案信息化实现了个人信息自动检索功能, 只要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就可以迅速找到所需档案, 不需要再找来找去。实现档案数字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 只要实现档案数字化, 档案管理就突破传统档案存储的枷锁。

档案信息化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来的。由于档案信息化, 所以大量的数据接踵而来, 这需要计算速度极快的计算机来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利用现代化传媒技术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纸质图片转化为电子版的, 这些电子图文可以存储在光盘、U盘等存储器上, 统计各种数据实现自动检索功能。

(二) 档案管理信息化团队建设。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档案信息人员推进与发展, 档案信息化使得纸质文件电子化、文件存储数字化、文件传递网络化以及文件管理动态化, 这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与时俱进, 跟上信息化的步伐,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全面建设信息化档案。所以, 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要求更高。

第一, 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档案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它决定着个人职业道路的发展,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责任感和服务感, 他们是为高校师生服务的团队, 需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第二, 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使得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能, 了解一些计算机常识。从管理角度来说, 档案信息化就是改变原来的档案管理的方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管理纸质档案, 现代的管理档案方式是利用计算机对档案实现检索管理。此外, 高校在实现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 需要他们学习基本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 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 实现科学化管理档案的方法。

(三) 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建设。随着档案信息资源的迅速增长、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 信息技术逐渐表现出各种脆弱性的问题, 同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面临各种安全性问题, 如网络病毒、木马程序、黑客、垃圾邮件;档案信息应用及加工中的安全问题;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安全隐患等。

因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 让档案信息化工作有法可依, 有理可循, 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根据不同层次利用人员确定不同利用范围, 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并重。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只有以良好的基础工作为前提, 抓住机遇,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改善管理人员知识结构, 积极创新、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才能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信息化功能, 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形成良性循环, 来实现档案利用价值, 高职院校的档案事业也会不断提升进步。

摘要: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隶属的院、系、处、室也在不断增多, 学科、专业的多样化也在日益展现, 与此同时随之呈现的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层次性和网状结构性需求, 则使得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转向信息化发展。然而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群体档案的意识淡薄, 档案工作相对滞后, 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档案利用内容和方式单一, 编研工作停留在浅层次等也在影响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4篇

1 重视病案管理, 提高病案信息和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医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病案模式的不断转变, 对病案进行全面的、规范的收集、整理、编号、登记并收入医院的管理程序使其更科学化, 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病案资料的管理可直接反映出医院的发展好坏和质量的高低, 如门诊量、住院量的增减, 住院病种的变化、天数的长短、医疗费用的多少。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和实施者, 可以清楚的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医生的诊治和护理、医院的发展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医院是社会中的特殊行业, 主要以病人为医疗对象, 容易发生医疗意外和事故, 产生医疗纠纷, 病案作为主要记录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诊疗、护理的文件, 具有一定的法律作用, 提高病案质量、完善病案信息可避免医疗纠纷, 减少医院的损失;病案是医疗、科研、教育的重要信息参考, 完整的病案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完整的医疗信息, 对患者曾经的病患和治疗提供帮助, 有利于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病情, 提供全面的后继治疗, 提高医疗质量, 还能对科研人员通过既往发生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找出某些疾病发生变化诊治的过程, 对提高医院医生的诊治、医疗水平, 促进诊疗技术和药物的使用提供有效地教学目的。所以, 提高病案信息和质量是提高病案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 也是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生诊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2]。

2 病案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2.1 病案书写不规范, 责任意识弱

病案书写质量的高低是影响病案利用和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病案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可作为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 部分医师对病案质量意识淡薄, 认为病案书写只是走形式而已, 主诉与现病史不符, 诊疗依据不充分, 记录不及时、内容不完整、病情记录和所下的医嘱不相符, 缺乏了真实性、客观性, 严重影响病案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效果, 使病历失去了原有的法律效应和价值。

2.2 病案管理人员缺乏, 业务水平有限

随着近年来医疗机构人数的不断增多, 病历数量也随之增加病案管理人员日益缺乏, 导致病案管理人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对病案信息的管理无暇顾及, 而且许多病案管理人员都是从医技护理改行当之, 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和病案归档整理知识培训, 缺乏专业技术, 检索速度慢, 编码不准确, 引起一个病人多个编号或多处存放, 严重影响了病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和发展, 对医院进行调档、统计分析医院的管理、业务情况带来很大的不变。

2.3 病案管理不严密, 发生遗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 老年患者反复入院的机率不断增加, 医生需要到病案室借阅旧病案, 或者有病人家属需要借阅或复印, 病案未及时归还, 或返还时缺数少页, 致使病案丢失或部分丢失, 严重影响了病案信息的正常管理, 增加了工作难度。

3 加强病案信息和质量的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是病案管理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前提, 也是保证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 (1) 规范病案书写、管理。医务人员应认识和对待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规范、完善病案的书写[3], 确保病案合格率, 保障病案质量。 (2) 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培训。随着医院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不断提高病案的管理水平, 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 要求人员能够对病案信息进行加工汇编, 有效减少编码不准确, 检索速度慢的发生。 (3) 减少医疗纠纷和法律事故的发生。提高病案信息和质量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和法律事故的发生, 根据国务院颁布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4], 医院是否存在无过错或仅有轻微过错, 病案是最有例的证据, 规范、完整的病例可以使医院没有任何责任, 所以在新的医疗形势下, 医院应规范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 加强病案管理, 为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和效益创造环境。

总之, 医院在提高管理质量和发展质量时必须加强病案管理工作, 加强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 充分认识到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完整地为医院管理、临床教学、科研、法律提供依据, 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地作用, 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总结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法 从病案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等方面总结加强病案管理的重要性。结果 加强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和法律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的发展。结论 加强病案信息和质量管理, 充分认识到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完整地为医院管理、临床教学、科研、法律提供依据, 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地作用, 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病案信息,病案质量,医院管理

参考文献

[1] 徐锐锋.浅谈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病案, 2006, 7 (7) :25~26.

[2] 于晓华.从病案的广泛用途谈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国病案, 2006, 7 (4) :19.

[3] 中平.加强病案信息监控,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31 (3) :332.

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5篇

一、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以高校为例,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带动着档案信息的增加, 档案呈现“大数据”化的基本特征。然而, 从当前实际工作来说, 档案的功能作用尚未被重视、开发和利用。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档案资料仍在“睡眠”之中, 这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 档案资料的调取和使用,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且程序繁琐, 难以达到档案资料的可用性, 所以唤醒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 必将档案资料 (多为纸质) 转换成以数字化形式, 存储在“数据库”内, 利用系统的检索功能等, 能够实现对相关资料信息的实时调取和使用, 而且能够实现异地实时调阅,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除此之外, 在档案管理的档案资料采集、整理、归档以及保存等方面, 也得借助信息技术, 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档案管理的成本。基层档案建设成为信息化, 依托互联网 (内部网) 使档案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互联互通, 实现在线归档和在线移交接收等, 从而打破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孤岛, 对提高基层单位文件传输、档案归集工作, 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一)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基础设施 (硬件) 不够完善

实现基层单位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 需要硬件基础支持。从当前基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来说, 普遍存在着硬件基础设施不达到基本需要。比如, 大多数单位部门没有建设独立或者相对独立的数字化档案室, 仍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以及管理规范等。部分基层单位部门, 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办公大楼相对陈旧, 办公面积比较小, 工作面条件较差, 因此档案库房以及陈列室、阅档室等, 未达到数字化档案室的建设标准[1]。

(二) 基层单位档案专业人才匮乏

推进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 需要配套专业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 进而满足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从当前基层档案管理实际来说, 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 主要体现在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很多档案员对信息化管理缺乏有效认识, 加上知识有限、专业知识 (技术) , 操作起来困难多多, 难以有效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其实一方面是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人才, 认为档案管管而已, 随意安排人员, 不管专业是否;另一方面是基层单位不注重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据了解掌握的一些基层单位部门的档案管理情况, 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大多未受到专业教育或培训, 自我提高知识只能依靠网络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查找资料技能以及咨询疑点、难点等, 对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工作人员有时感到压力, 更难以建设和适应信息化管理。一句话,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与档案信息化建设高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 基层单位档案本身价值未被充分利用

档案信息化方显的档案本身价值至利用仍未被重视利用, 除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外, 专业技能有限对应付日常管理工作已经存在着较大的负重, 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以及投入编制工作。由于编研力量不足, 档案自身价值难以得到利用, 进而无法发挥档案本身应有利用价值。除此之外, 基层档案单位部门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理念仍偏于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对不同类型的档案, 采取的手段应该有不同, 但是在合理安排实施中, 仍全力把纸质文件的归档保管, 未重视电子介质的整理保管这个便捷使用和保管功能。虽然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 纸质文秘档案和电子介质双重需要进行保存的同时, 应当重视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储和做好安全保护, 避免档案被破坏影响便捷利用。诚言, 在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中, 仍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 影响档案利用价值发挥[2]。

三、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和策略

(一) 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单位 (部门) 的档案管理要实现信息化, 必须加大基础设施 (软硬件) 投入建设, 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经费, 列入到预算中, 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费充足。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 基层档案管理部门要配置以及更新所需的各类信息化 (软硬件) 设备。档案工作人员要做好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工作, 比如档案信息采集和归档, 及时录入到系统中, 并保证采集数据质量, 还原档案的真实性, 符合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对档案质量检查办法。当然, 主要基层档案单位部门档案管理提高, 强化对档案数据质量的自检以及抽检力度, 不断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率以及完整率。同时, 为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应积极构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实际, 更需求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做好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确保电子文件的质量和安全性。二是采取硬盘备份以及异地备份等各类安全措施, 强化对档案数据库安全的保障。三是利用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 实现数据安全高效传输。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档案信息化, 在为更好保护的同时, 构建档案目录数据库以及全文数据库, 通过目录检索功能和全文检索功能等, 实现档案资料的高效使用, 为相关决策等工作提供依据[3]。

(二) 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从当前基层单位档案部门的管理实际, 建设档案信息化不能是单纯为保存, 档案利用已经成为管理人员的共识。为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 要从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和研究, 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方法, 有效提供具有实用性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料的利用率。因此,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主要是围绕档案信息开发利用, 促使档案资源安全和有效共享。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以及综合归集, 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的价值, 提供档案信息产品。随着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使得档案服务更加多元化, 借助信息化技术, 优化档案服务方式, 提升智慧化档案服务, 使对档案信息需要者获得更多的基层档案信息服务。

(三) 构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

从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来说,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强化档案信息规范管理, 必须要健全安全制度保障。首先, 要树立严格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 坚持相对统一的基层档案信息化资源管理, 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把控, 把平时归档和集中归档的有机结合。其次, 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再其次, 做好制度落实和考核工作。为保证制度作用的发挥, 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严格遵守各项制度, 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考核, 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实现安全。

(四) 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适合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实际需求, 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在爱岗敬业的教育。对从事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教育才是管好档案的基础。因为档案管理这个工作比较单调, 也很难出现工作成绩, 正因为如此,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员经常换人换岗。所以要加强爱岗敬业教育, 安下心来, 借助现有电子设备管好档案, 做与档案管理改进有关的研究, 一样做出成绩。二是对档案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业务能力的培训。请档案方面的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讲课, 以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提高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水平[4]。三是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待遇。待遇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包括要求思想进步组织应重视, 有职务提升机会也应考虑“默默无闻”的档案岗位。经济待遇应当不低于别的岗位, 保障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稳岗。

摘要: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相对较后进, 特别是乡镇科级单位。基层单位档案管理要跟随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 方便保存和利用, 体现档案本身价值并尽其能服务社会。文章对基层单位档案管理至信息化建设做肤浅论述, 提出基层单位档案管理至信息化建设意义,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信息化建设途径策略, 给提高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一点参考。

关键词: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锐.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和策略分析[J].兰台世界, 2018 (11) :73-75.

[2] 卢玉洁, 崔卫荣.浅议如何加强基层检察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 2018 (29) :159-160.

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第6篇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对现代信息管理的促进作用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产生和成熟之前, 各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一般主要依靠人力来进行, 这样做尽管可以增加相应的就业岗位, 实现对相关信息的专人专岗管理, 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首先, 因为必须保证专人对信息进行专门化管理, 所以也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各项支出。其次, 人为对信息进行管理很难做到精细化、规范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泄露、丢失的风险, 给企业的正常的生活经营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 而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推广普及使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过程当中, 各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部门都需要结合具体的管理活动来进行相关的信息分析, 例如医院对病人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学校对学生信息的管理、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和日常运转所产生的各类信息的管理等等, 尤其是各类企业的现代发展和日常决策更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管理, 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信息管理的相关问题, 而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搭建各类信息管理平台来对信息进行专门化管理, 一方面将人从信息管理中解放了出来, 减少了企业的日常支出,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水平, 有利于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动态化管理与维护, 确保随时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增减和更新, 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的优化整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的结合已经大势所趋, 但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整合, 以求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从而有效应对和解决现代各行业信息管理过程中的“灯下黑”问题[1]。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 树立信息管理意识, 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积极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日常管理之间的整合, 首先就要求广大管理人员要积极树立信息管理意识, 着力提升自身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进行信息管理的能力, 尤其是对各行各业来说, 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企业员工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同时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加强对员工尤其是广大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 着力提升广大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的技术能力和操作熟练度, 培训内容要严格依据单位自身日常管理实际和日常需要, 科学设计培训内容模块, 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块化培训力度, 严格避免出现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建多用少”的情况的出现[2]。另一方面作为管理人员也应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以自身实际行动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优化整合。

(二) 继续加快优化和改进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各行业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支撑平台, 其主要作用在于支持各行业在日常运转过程中的各类行政事务的管理工作, 减轻事务和信息处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例如各类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这些信息系统在各行业日常的信息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当前, 各行业中已经基本普及使用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极大地提升了各行业信息管理的水平,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加速更新, 很多信息管理平台急需得到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实现资源配置和管理的最优化, 为此, 各行业要进一步在现有条件下从自身实际工作和长远工作出发, 进一步对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进行优化, 提升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而进一步减少单位信息管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 提升日常信息管理效率。

(三) 加快信息管理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在未来的结合将进一步走向纵深, 而相关的工作自然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员, 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之间的优化与整合, 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行业组织之间必须有效加强沟通, 加快支持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工作, 努力为行业及市场输送更多的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总结

总之,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的优化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但人们的认识依然有待于深化, 未来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等相关主体之间进行紧密协作, 努力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 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来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实现优化整合, 从而有效提升各行业现代化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摘要:信息资源是21世纪的第一资源, 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日益显著的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常成熟和普及使用, 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信息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 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之间的优化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必须加快推进此二者之间的整合步伐和效果, 切实提升各行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 罗微.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优化整合[J].现代交际, 2017 (15) :190.

[2] 黄赟.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优化整合[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 v.26 (3) :60-62.

上一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下一篇:社会实践活动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