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2023-09-20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第1篇

本人自今年9月份起开始任本园体智能教师,负责全园的体智能课教学工作,通过近一个学期的任教,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工作上有很大的收获,现就具体的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好的方面: <一>思想逐渐稳定

我是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来一幼的,在来之前我多次质疑过自己,我适合做幼教吗?我能做好吗?对于幼儿教育我是一无所知,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幼儿教育,对于将要从事的职业我心里很没底,也没有信心。特别是刚刚任教初期,由于经验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教法简单,没有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对体智能课不感兴趣,上课一度陷入绝境。那时,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更不清楚我的体智能教学该怎么走,我烦恼过,也曾想放弃过,后来通过园领导谈心,同事们的帮助,我逐渐转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并最终安下心来,决定踏踏实实做好幼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教育中。

<二>工作目标明确

自担任本园体智能教师以来,就工作目标方面我一直在边教边探索,虽然《指南》有这方面的指引,业务书籍有相关的理论,但是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通俗的说要领是什么,我无法把握。有幸的是园里给了我一次到北京学习的机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那几天的时间里,每学习一天,我头脑的思绪就清晰一点。最后在培训结束的留言环节,我写到:在幼儿生活的舞台上,幼儿教师是配角,而主角则是幼儿。以前我以为自己是主角,幼儿是配角,现在我明白了,我要做的是当好配角,帮助幼儿演好主角。这就是我的感悟,我不敢说我已得要领,但我感觉我开始摸着门槛了,找着方向了。

<三>业务技能提升 在幼儿教育这方面我是一个门外汉,为此我认真地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知识。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学,向网络学。我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组织游戏的方法灵活了一些,掌控课堂的能力也强了一点,幼儿对体智能课的兴趣也高了许多,有些家长也反映小孩比以前爱运动了,同时个人业务技能相比较而言有所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对幼儿心理特点了解的不透,对幼儿的思维把握的不准。在实际教学中就是不知道幼儿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上课大多是以我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活动内容,造成很多的时候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自己废了力气,效果却不佳。

二是教学不够大胆,放不开。主要是对幼儿的创造力信心不足,过多的控制课堂,控制幼儿的思维,限制了幼儿的自由性、开放性,也变相的抹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方式方法简单,不够灵活。有时候课程的设计没有创新性,干瘪瘪的几个过程,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特别是在小班的教学上,对情境法教学运用的不够好,太死板,没有将情境和活动内容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而且实际教学中存在没有注意到幼儿个体差异的问题,有时追求整体而忽视了个体,对班里个别幼儿的不同表现没有引起重视。

三、下步措施: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第2篇

1、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缓解医患关系

近几年, 医患关系十分紧张。据调查, 因医疗设施欠缺、医疗差错甚至事故引起的纠纷仅占较少比例, 而大部分则是因为部分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人文修养造成的。医患纠纷最初是由于有些医务工作者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 未尽到对患者应尽的义务, 从而引发患者和家属的不满, 引发争端。还有很大一部分纠纷是因为医生缺乏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 未能以合适的沟通方式让家属理解到疾病的复杂性、病情发展的无法预测性以及医学的局限性, 造成家属无法接受不好的结果, 引发矛盾。因此, 必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真正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才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减少医患纠纷。

2、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帮助医学生改变就业困境

如今, 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医学院校还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 导致医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他们必须要扩大自己的择业渠道和范围, 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新兴产业去尝试。但是, 很多新兴行业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 并不仅限于医学专业知识。因此, 培养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将其从原来专才的培养模式转为通才的培养理念, 才能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大潮中获得竞争优势, 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

3、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帮助培养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以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1]各大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医学专业课程几乎占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 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极为薄弱的问题, 很多学生读死书、死读书, 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 难以达到新世纪对高层次、创新性医学人才的需求标准。同时, 我国正面临着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时期, 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改变医疗卫生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关键。因此, 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结构和内容

早在二十世纪初, 研究者们就先后从心理、社会、生物、认知等不同角度对其定义进行了探索。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另辟蹊径, 采用一种独特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来探索人类智能的奥妙。他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 智力并不是一种能力而应该是一组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 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 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构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2]

经过加德纳的严格论证筛选, 他最终确定了八种普遍的智能, 分别是: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2]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智能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人与人的不同, 主要是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3]因此, 必须树立正确的智能观, 对学生的智能组合差异有科学的认识。我们必须把教育的焦点从学生分数的高低转移到智能的差异上, 关注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 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多种智能的培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医学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普遍缺乏多种智能的训练和培养, 难以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尤其面对就业难的形势,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陷入困境。另外, 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因此, 必须关注其个体智能差异,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智能优势, 并加以发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能力, 以应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

2、建立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

首先, 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使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评价来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对自我有更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以便对以后的职业发展领域做出选择。其次, 评估应强调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抽象地考虑学生的智能并不具有多大的意义, 必须将评估对象置于相当复杂的环境中, 激发其多种智能潜力, 才能对评价对象的智能状况给出有效科学的评估结果。最后, 必须具有多元化评价主体, 从多个角度, 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同时, 被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 能够对自身的反应行为进行反思和自省, 从而有效促进学习活动的进行。

3、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 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

首先, 应该根据精心策划的一系列评估方式对医学生有科学合理的评价,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确定医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智能分布情况, 针对弱项进行相应课程的增设, 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 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最后, 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 根据医学生整体评价结果, 开展适宜的、有针对性的、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同时, 学生在经过一系列智能评估之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价结果来进行科学的选择, 在进一步加强自身优势的同时, 弥补不足, 以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

摘要:近年来, 医患关系紧张、就业形势严峻、缺乏创新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等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因为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多元智能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一系列参考解决途径和策略, 对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参考文献

[1] 季芳.对高校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4) :299-300.

[2] 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 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第3篇

1142813203 吴文乐

摘要: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和发展机械、电子、能源 、材料、信息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 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验、管理服务等产品生命周 期的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灵活、清洁的生产技术模式,取得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传统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即无法很好地适应中小批量生产的要求。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柔性制造技术(FMI)应运而生。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柔性制造技术

1.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综述

现代制造技术在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和协同 论等的基础上形成制造系统工程学,是一种广义制造的概念,亦称之为“大制造”的概念,它体现了制造概念的扩展。广义制造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

1).制造设计一体化。体现制造和设计的密切结合,形成了设计制造一体化,设计不仅是指产品设计,而且包括工艺设计、生产调度设计、质量控制设计等。

2).材料成形机理的扩展。现在加工成形机理明确地将加工分为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3).制造技术的综合性。现代制造技术是一门以 机械为主体,交叉融合光、电、信息、材料等学科的综合体,并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人机工 程、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等相结合,拓展了新领域。 现代制造技术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硬/软件工具、平台和支撑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

4).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制造的范畴从过去的设计、加工和装配发展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研、设计、制造、销售、维修和报废处理等。

5).生产制造模式的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集成制造系统强 调信息集成,其后出现了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 造、网络制造、大规模定制、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协 同制造等多种制造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制造技术的水平,扩展了制造技术的领域[2]。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沿着“广义制造”或称 “大制造”的方向发展,其具体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和多个大项目[3],如图1所示:

图1:现代制造技术方向

针对现代制造技术,本文从柔性制造技术的角度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学习,对柔性制造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2.柔性制造

2.1 柔性制造简述

所谓“柔性”,是指制造系统(企业)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柔性可分为瞬时、短期和长期柔性[4]。瞬时柔性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后,自动排除故障或将零件转移到另一台设备上继续进行加工的能力;短期柔性是指系统在短时期内,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包括在任意时期混合进行加工2种以上零件的能力;长期柔性则是指系统在长期使用中,能够加工各种不同零件的能力。迄今为止,柔性还只能定性地加以分析,尚无科学实用的量化指标。因此,凡具备上述3种柔性特征之一的、具有物料或信息流的自动化制造系统都可以称为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过程及其装备上的应用,是将微电子技术、智能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具有自动化、柔性化、高效率的特点,是目前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单元技术[5]。

柔性制造技术是对各种不同形状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柔性制造加工的各种技术的总和[6]。柔性制造技术是技术密集型的技术群,我们认为凡是侧重于柔性,适应于多品种、中小批量(包括单件产品)的加工技术都属于柔性制造技术。目前按规模大小划分为[7]:

(1)柔性制造系统(FMS):关于柔住制造系统的定义很多,权威性的定义有:美国国家标准局把FMS定义为:“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征其他联结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使工件加工准确、迅速和自动化。

(2)柔性制造单元(FMC):M 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一种产物,它是由l~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其特点是实现单机柔性化及自动化,具有适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3)柔性制造线(FML):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人批量非柔性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争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柔性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它是以离散型生产中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连续生过程中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 C 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生产线柔性化及自动化,其技术已日趋成熟,迄今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4)柔性制造工厂(FMF) :FMF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屯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 M 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 柔性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柔性化及自动化[8]。

2.2柔性制造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二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彤对池内的光敏树脂液面进行光学扫描,被扫描到的液面则变成固化塑料,如此循环操作,逐层扫描成形,并自动地将分层成形的各斤状固化塑料粘合在一起,仅需确定数据,数小时内便呵制出精确的原型。它有助于加快开发新产品和研制新结构的速度。

2.模糊控制技术模糊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模糊控制器。最近开发出的高性能模糊摔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井自动地对控制量作调整,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其中尤其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方法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3.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迄今,柔性制造技术中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大多指基础规则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求解各类问题(如解释、预测,诊断、查找故障、设汁、计划、监视、修复、命 令及控制等)。由于专家系统能简便地将各种事实及经验证过的理论与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因而专家系统为柔性制造的诸方面工作增强综合性。展望未来,以知识密集为特征,以知识处理为手段的人工智能(包括专家系统)技术必将在柔性制造(尤其智能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对未来智能化柔性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正在急速发展的领域是智能传感器技术。该项技术是伴随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人工智能产生的,它使传感器具有内在的“决策”功能。

4.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模拟智能生物的神经网络对信息进行并处理的一种方法。故人工神经网络也就是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在自动控制领域,神经网络不久将并列到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成为现代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9]。

3.国内现代制造技术状况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强化作为光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基础的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美国、德 国、日 本 等 国 已 经 开 发 出 了 数 控(NC)、计算机数控(CNC)、直接数控(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规则(MRP)、柔性制造单元(TMC)、柔性制造系统(FMS)、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精益生产(LP)、智能制造系统(MS)、并行工程(CE)和敏捷制造(AM)等多项现代制造技术与制造模式。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使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巩固,也使得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10]。我国制造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为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与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内的现代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市场拓展还不均衡。其中,国内机械基础件制造行业中的数控化率极低,不足1.6%,先进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普及程度不足10 % ;CAD/CAM 系统应用的普及率在国内骨干企业仅有35% ,产业规模较小。另外,在相关行业中如印刷业、电力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等,技术装备的低数控化率也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中高档先进产品的需求。纵观国际制造业的竞争与发展,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制造业市场的日渐融合,如何立足国内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整合分散的科研与企业资源,尽快形成自己在先进制造产业竞争中的技术优势,已经是摆在我国制造业面前的迫在眉睫的课题了[11]。

总之,重视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技术已成为全球化的大趋势。现代制造技术不是一项具体技术,而是利用系统工程技术将各种相关技术集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现代制造技术是一种动态技术,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其渗透到产品的所有领域,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的生产[12];现代制造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其不摒弃传统技术,而是有赖于不断用科技新手段去研究它和传承它,并应用科技新成果去改造它和充实它;现代制造技术在强调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强调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淡化,并消除其间的界限。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特色,大力发展一些关键前沿技术,比如新一代材料成型技术、微米及纳米技术、快速原型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等[13]。在不久的将来,现代制造技术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壮大,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是每个国家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强.浅谈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技术与市场,2008.(5):39-40. [2]沈向东.柔性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 [3]吴立.关于柔性制造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38(14):9-11. [4]陈琪.制造业企业推行柔性制造的意义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5(4):7-8. [5]崔培枝,朱胜,姚巨坤.柔性再制造系统研究[J].机械制造,2003(11):7-9

[6]王隆太,朱灯林,戴国洪.机械CAD/CAM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盛晓敏,邓朝辉.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李楷模.LI Kai-mo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8(6). [9]蒋新松.21世纪企业的主要模式一敏捷制造企业[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一CIMS,1996,2(4):3—8.

[10]罗振壁,周兆英,汪劲松,等.制造的革新[J].机械工程学报,1995,31(4):31—37.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第4篇

项贤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请输入标题

bcdef原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五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请输入标题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骨性关节炎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 男性25例, 女性45例, 年龄55~70岁, 排除脑血管意外, 心肌梗死, 随机分成2组, 每组35例, 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手术种类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整体护理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式, 即护理人员采用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实验组按照为患者制定的路径式健康教育的方式, 进行宣教。每位患者的健康教育表由主管医生、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完成, 科主任和护士长审核, 责任护士实施。观察治疗、护理情况, 评价、了解患者健康知识需求。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质量, 抽查患者知晓率和满意度。

1.3 评价方法

1.3.1 比较2组术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采用我科使用的健康教育评价表, 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情况。

1.3.2 比较2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的达优率

疗效标准参照膝关节疼痛评价标准:优:膝关节疼痛消失, 步行能力500米以上, 无运动障碍, 膝关节屈伸达到120°:良:膝关节疼痛消失, 步行能力500米以上, 偶有疼痛不适, 膝关节屈伸达到110°:可:偶有膝关节疼痛, 步行能力<500米, 膝关节屈伸达到100°。2组患者术后随诊1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3 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

采用我院护理部对临床科室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 采用χ2检验, α=0.01。

2 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 关节恢复情况达优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2、3。

2.1 2组术后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比较 (表1)

2.2 2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的达优率的比较 (表2)

2.3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表3)

3 讨论

3.1 开展路径式健康教育, 提高了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实验组关节恢复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路径式健康教育能提高锻炼正确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

3.2 开展路径式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士按照路径式健康教育表向患者讲解工作计划及功能锻炼, 护患交流沟通增加, 密切了护患关系, 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也有助于提高疗效。

路径式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强, 护理及教育目标明确, 内容全面的优点, 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 并发症发生率低, 康复快, 减少医疗纠纷, 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科学化、全程化的优质服务。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考察路径式健康教育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7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 实验组为应用路径式健康教育护理,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对路径式健康教育接受快, 服从性高, 经统计分析, 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 关节恢复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提高锻炼正确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康复, 密切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路径式

参考文献

[1] 林燕, 陆湘云, 高娜.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3种锻炼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杂志, 2008, 5 (3) .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第6篇

一、人工智能对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的积极影响

(1) 人工智能形式丰富, 种类多样。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网络模式进行不同网络思想专业教育模式的交流与学习, 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结构模式进行创新的交流和学习。而在我们目前基本上都是利用理论与灌输的模式进行思想专业理论的学习, 从而脱离了网络思想专业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2) 人工智能互动性强, 为“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创造了资源共享平台, 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各个层次的教育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特别利用目前的检索模式进行创新的交流与学习, 例如微信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各个电子图书库的资源共享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

(3) 人工智能覆盖率高, 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扩大了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受众群体。基于“工业4.0”的发展驱动了中国“双创教育4.0”的发展, 中国“双创教育4.0”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人工智能, “双创教育4.0”强调在人工智能工作世界的经验导向和科学导向的拓展职业品质。面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的教育载体, 我们需要扬长避短, 改进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方法, 以增强“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实效性。

二、人工智能给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带来的挑战

(1) 人工智能信息量大, 同时信息良莠不齐, 其传递的不良信息严重污染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给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的正常运行造成诸多干扰。

(2) 人工智能的虚拟性使大学生长期处于理想的虚拟社会, 极有可能会丧失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 进而产生对现实的抵触, 也就会产生对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的逆反心理。大学生渴望他人的倾听, 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人工智能的虚拟性恰恰给这种心理提供了无限满足的空间。人工智能环境下改进“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方法的路径结合人工智能的特点、“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方法的特点描述为:

第一, 搭建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慕课模式, 进一步推动现代双创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根据数据显示目前高等双创教育由精英大众化走向市场化, 而推动“双创教育4.0”招生规模变革, 思政课课堂多采用大班授课, 教师全程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的灌输。

第二, 利用人工智能的虚拟性与创新性, 利用互联网+原理进行网络思想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模式。同时, 利用人工智能信息云数据传播的即时性, 推动我们国家的“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的时效性, 我们有必要建立思政课信息反馈平台, 以授课班级为单位, 教育对象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课程的看法、自己的收获以及对课程的建议, 采取课后作业的形式, 保证信息反馈量的要求。

第三, 建设有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 开展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基于“工业4.0”的发展驱动了中国“双创教育4.0”的发展, 中国“双创教育4.0”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人工智能, “双创教育4.0”强调在人工智能工作世界的经验导向和科学导向的拓展职业品质。面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的教育载体, 我们需要扬长避短, 改进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方法, 以增强“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实效性。

三、结束语

利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演变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工业4.0”的发展驱动了中国“双创教育4.0”的发展, 中国“双创教育4.0”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人工智能, “双创教育4.0”强调在人工智能工作世界的经验导向和科学导向的拓展职业品质。面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的教育载体, 我们需要扬长避短, 改进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方法, 以增强“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实效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已有65%都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以及云数据融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思想, 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带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快速的发展, 同时改变传统的“工业4.0”嵌入到创新的“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环境。

摘要:随着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演变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工业4.0”的发展驱动了中国“双创教育4.0”的发展, 而中国“双创教育4.0”发展的核心特征是智慧教育, 其中“双创教育4.0”强调在人工智能工作世界的经验导向和科学导向的拓展职业品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已有75%都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以及云数据融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思想, 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带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快速的发展, 同时改变传统的“工业4.0”嵌入到创新的“双创教育4.0”计算机专业智慧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创教育4.0,专业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zheng xiaofa, su yixin, yangli, 《Energy-saved 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 Based on Weighted Simplified Swarm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 21, 2, 2018;

[2] zheng xiaofa, su yixin, yangli, liwei, 《Prediction of carbon dioxide adsorption capacity on activated carbon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Energy Sources Part A-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22, 12, 2018;

上一篇: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下一篇: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