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

2024-07-18

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第1篇

一、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民间借贷、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商业信用等。具体如下:

(一)自身积累 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的积累,即内源性融资。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获利能力较低,只依靠自身经营积累很难满足企业升级发展的需要。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产业技术含量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强等因素的影响,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非常困难。

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必将导致较高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此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经营风险大,贷款的风险也高。银行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必然会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从而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瓶颈更加凸显。虽然危机以来大批中小企业的倒闭已经使相关部门关注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对现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针对中小企业信贷的要求,但不可否认,金融机构在选择贷款对象时,更乐意将资金贷给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数量极为有限。据统计,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银行贷款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不到10%。

(三)民间资本融资 受到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局面,由于通过正规渠道融资不畅,民间借贷日益盛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等领域,让民间融资有了合法的地位。

(四)商业信用 即利用延迟支付、预收货款等形式获得短期资本的周转。这种融资方式成本较低,但资金量小、周转期短,一旦到期不能支付,则带来信用风险。

(五)公开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目前国内企业资金主要来源还是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直接融资所占比例不到10%,虽然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但对大多数处于经营效率低、信息不透明、信用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来说,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极低。

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中的资金需求及解决方案

对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生存,其次是发展。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OEM比重较大,企业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环节比较薄弱,以利润小的简单加工环节为主,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急剧萎缩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出路只有一条,进行产业升级,通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吸收成本上升的压力,增加盈利能力。

产业升级,是指在产业链内部,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转变的过程,具体包括了在同一产业内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种方式。工艺流程升级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则通过提高产品的附件值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

(一)工艺流程升级 工艺流程升级是指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代替原有的落后生产手段,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产业升级方式。

从能力积累的角度看,工艺流程升级相对比较容易。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市场不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企业的生产手段。进行工艺流程升级所需的是资金的积累或融资渠道的畅通,企业只需购买和使用新的机器设备代替原有落后的生产手段,就可以降低成本,目前,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积累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而一直停留于该阶段。

对于处于工艺流程升级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其融资问题。

(1)通过创新产业集群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积累能力。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基于地区的产业集群,即集群内集中了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很多企业,每一家企业都是单独开展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从而采购和销售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为提高经济效益,可将“小而全的企业”产业集群结构转型为“大型采购企业+小型家族生产企业+大型销售企业”的价值链集群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

(2)金融体系的创新。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大企业,对中小企业信贷存在极大的缺口,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存在一定困难。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新36”条,可以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门槛较低、服务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社区性金融机构。根据关系型借贷理论,与现有的商业银行相比,社区性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容易了解地方信息及地方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发展前景和信誉情况,与企业开展信息交流比较方便,容易克服因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高,交易风险大的障碍。一方面,有效缓解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饥渴,另一方面,使民间资本合法的进入市场,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3)政策引导。政府应引导、鼓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如进一步落实地方财政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体、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信用担保体系等。短期看来,工艺流程升级会引发暂时性的劳动力过剩,但从长远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相应的工人工资增长,价值观、消费观的改变,必然带来服务业的繁荣,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二)产品升级 产品升级是指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工艺流程升级相比较,产品升级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升级过程中,企业研发设计的能力、企业研发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产品升级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品牌化,这一过程中,企业的销售渠道必然会出现变化,企业组织架构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可或缺。这些能力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时间长、难度大,此外研发过程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必然导致产品升级阶段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来说,这一升级阶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阶段,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影响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的提升。

综上所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产品升级时,需要投入较大的研发费用,对资金的需求大,而周期长、风险大,必然会加大融资难度。如何缓解处于产品升级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業融资难?可以根据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一定的措施。

(1)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美国政府的做法是,由政府向小企业提供部分研发资金,使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在同一水平上竞争。此外,还制定了“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目的是通过提供联邦研发资金,促使实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使小企业从技术商业化中受益。从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角度出发,我国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用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研发基金。

(2)建立政策性银行,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产品升级融资渠道。如欧洲投资银行(EIB)是专门针对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其中总额为10亿欧元的阿姆斯特丹特别行动计划(ASAP)主要对高劳动密集型和新技术领域的小企业进行投资和资金支持。也可以对产品升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根据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设定与之相适应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为其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3)引入民间资本,发展多样化的融资体系。在美国,37%的小企业能获得商业银行贷款,除此外,还可以从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小企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获得及时的资金支持;日本政府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大力挖掘民间商业信贷,开拓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问题。可以引导民间资本组建风险投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

(三)功能升级 功能升级是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的转移,是通过提升企业在该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来实现的,功能升级后,企业可以获得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新功能,如自主品牌、营销网络等。尽管企业实施功能升级后,依然处于原有的产业领域,但由于企业业务范围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面对开拓全新的市场、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因而功能升级是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产业升级方式,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积累,才能顺利完成功能升级。建立品牌,建立国内外营销网络,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进入功能升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源性资本积累及公开资本市场募集。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刺激内需,促进出口导向型经济与内需导向型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为企业拓宽国内市场提供政策保障,为企业实现自身积累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进行区分,创业板主要针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小板则针对不满足主板上市要求的传统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

虽然金融危机已经暂时过去,但对中小企业而言,困境并未结束,国家需要引导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升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融资压力,需要根据不同产业升级方式,建立相应的融资渠道,以提高融资效率,促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编号:10-C-30)、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0SJD6

30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向玉章)

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第2篇

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第3篇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主三点”的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一主,体育、经济、管理知识复合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焦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国际化知识学习为特点的服务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社会责任教育为支点的养成教育体系。以期促进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关键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世界体育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体育经济人才的需求也向着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中西文化,能够应对国际挑战的国际化方面发展。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我国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其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希望通过对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上网或查阅文献资料,找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并且归纳这些数据和资料,从而了解目前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情况以及相关经验,并从中找出不足,最终全面地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情况。

1.2.2 数理统计法

主要通过充分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分析出各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看法,为构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1.2.3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相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得出的调研数据进行详细比较总结,找出其背后隐含的规律,从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帮助。

1.2.4 访谈法

本课题涉及大学生对体育和经济的了解的现状,需要对高校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具体情况,根据研究需要对教職工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从而详细掌握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要进一步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发展壮大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队伍,将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纳入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构建适应本土需求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通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高校在提升体育经济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时遇到的问题和着力改善的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经济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

2.2.2 实践意义

本研究构建“一主三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借鉴和依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专业、课程实现,因此要了解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需要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研究。

3.1.1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

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许多高校设立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体育经济相关的高层次人才。目前高校共有30所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分别是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保定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武汉商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山东现代学院、西安欧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兰州财经大学。

3.1.2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状况

3.1.2.1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具备运用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国家和地方体育系统、体育经济管理部门、体育政策研究部门、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团体及俱乐部等部门从事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的分析、预测、规划、管理等工作,以及能从事体育竞赛组织、体育赞助策划、体育产业分析工作的懂体育、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1.2.2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较为简单,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性质方面。按内容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和独立实践课程模块;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选修课。

3.2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2.1 学科专业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培养方案来看,不能突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体育性、经济性与管理性的学科特点,忽略了国际化视野能力的培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国际化人才人才的需求;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与实践脱轨,主要是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国家化相关的能力培养更是欠缺。

3.2.2 课程体系不完备

目前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把经济学、体育学和管理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三大支柱。但是国际化人才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体系是不完备的。需要着眼于更微观的角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强调实践和实用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使体育经济专业根植于丰富的社会实践。

3.2.3 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

随着体育产业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将来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对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只局限于国外的体育经济与管理的教学模式,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研发意识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全能型国际化人才。

3.3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分析

3.3.1 人才需求因素

首先,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与体育产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不平衡,体育产业整体的从业人员不足,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从业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继续增加专业人才数量,扩充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队伍。其次,目前体育产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国际化能力困乏,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不强,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会员的需求。最后,当前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很难形成一个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的理论体系,专业水准达不到,无法游刃有余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决策上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3.3.2 市场需求因素

体育经济作为我国正在蓬勃兴起的朝阳产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入地、系统地总结我国体育事业经济活动的经验,探讨体育领域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地发展体育经济学,已成为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迫切需要,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国际化的体育经济人才需求量日益加大,人才缺口日益明显。但是,目前我国体育经济相关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還相对滞后,这就要求相关人才培养单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尽快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具备体育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与综合素质,在体育决策咨询、宣传推广、商务运营、市场营销、创意策划等理论与实践领域及文教部门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3.4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不断整合和利用各方的教育资源,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的教学实践,着力构建体育经济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主三点”的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一主,体育、经济、管理知识复合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焦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国际化知识学习为特点的服务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社会责任教育为支点的养成教育体系。通过探讨与研究,对该模式做出探索,以推进我国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

3.4.1 构建以体育、经济、管理知识复合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尊重市场需求,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充分参与到社会实践,特别是国际化的交流实践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要尽量丰富充实,跨度要大,增加国际化相关知识,以满足国际化交流的需求。在课程保障上,注重宽泛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重点突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特色,特别是国际化视野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课程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4.2 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焦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专业,它具有实践性、国际性和创新性,这些性质要求人才培养应该具备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国际化元素的挖掘,丰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方式,对实践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强化国际化实践的重要性。其次,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创新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增添必要的教学设备,建设自主创新模式和独立的课程实践,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交流沟通,提升其国际化能力。

3.4.3 构建以国际化知识学习为特点的服务行业能力培养体系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体育产业已经融入全球体育产业发展中,体育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机会。但是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行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国际化相关知识更是缺乏,因此,以国际化知识学习为特点的服务行业能力培养体系成了一个重点。要以“国际化需求导向,产学合作,科研促教”为总体战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推广能力的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3.4.4 构建以社会责任教育为支点的养成教育体系

社会责任是以先天禀赋作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品质,社会责任结构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除了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了国际化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社会责任感。

首先,以第一课堂为主要教育渠道,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将社会责任的教育穿插于课堂教育和专业教育。其次,拓展第二课堂,将社会责任贯穿于体育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實践,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情感和使命。最后,搭建体育产业的实践教育平台,挖掘奉献担当元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结语

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属于比较新的领域,本研究最多也就是一个初步探索性研究。毕竟,此研究要涉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理论知识,还涉及相关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多学科交叉特征明显,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实践应用,后续研究将加大对此研究成果在高校人才培养应用实践中的分析,特别是要对具体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杜存臣,颜惠庚,薛继红.“一体三翼”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7):913.

[2]刘杨.美国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

[3]周良君,陈小英,等.美国、德国与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经济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2325.

[4]夏会国,侯晋龙.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预期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07):38.

[5]周楠.中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6]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8.

[7]王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现状及趋向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05):2931.

[8]张绍礼,宋学眠.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的社会倾向性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8):2125.

[9]宋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3035.

[10]孙立海,黄世懋,胡启良,刘金波.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6):1722.

[11]张玉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企业,2018(02):1015.

基金项目:2021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2021106);山东财经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SCJY1903);2021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研究”(2021YB012);山东财经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SCYK2103体育产业学);山东财经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体育营销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齐鲁文化与精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19RWF014)

作者简介:李刚(1976—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社会。

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第4篇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现状以南通市为例

(一) 南通市产业结构概况

截止2016年底, 南通市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5.4:46.8:47.8, 投资结构加快调整, 产业项目加快投入, 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9.8%, 同比提高0.8个百分比。如图1所示。

(二) 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这5所在通公办高职院校。以各校官网公布的2018年提前招生计划为统计基础, 参照《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指导性专业目录 (2015年) 》进行分类汇总, 每所学校在每个专业大类中开设的专业数之和进行统计, 形成了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类统计表, 见表1。

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 (2015年) 》的19个专业大类发现, 这5所高职院校在水利、医药卫生、新闻传播、公安与司法、教育与体育这5个专业大类中没有开设任何专业。

还发现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财经商贸、土木建筑、文化艺术、电子信息这六个大类内, 这5所高职开设的专业点数共计148个, 约18.37%、10.31%、22.41%、13.22%、9.77%、9.77%, 合计占比83.85%, 说明专业设置集中度太高, 同质化情况严重。

(三) 南通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类型状况

目前南通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4:46.8:47.8, 5所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结构比为1.15:41.35:56.84, 可见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总体上是基本一致, 但是专业结构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从图二可以看出对照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 而第三产业包括的大数据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体育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产业, 在目前的专业设置中还很缺乏, 需优化和调整。

二、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需要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贴产业发展趋势, 南通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3+3+N”重点产业如高端纺织、豪华游艇、大数据、现代家庭农场相对应的专业还存在空白, 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矛盾, 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一) 缺乏宏观调控, 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

各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整体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对家长热衷的专业 (比如金融、会计、艺术类) , [1]持续不断的扩大招生计划, 对生源不足、人气不旺的专业 (比如现代纺织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类) 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政策扶持。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出现了专业建设“短平快”现象, 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 缺乏前瞻性规划, 同质化竞争严重

从表1看出, 南通市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建筑、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的重复率超过了60%, 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 通用性较强、低投入的专业比重较大, 专业设置的同质化导致市场需求饱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高职院校没能根据自身的资源与优势, 整体规划优势专业, 制定与产业对接的学科建设规划, 前瞻性不强, 对产业发展趋势、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制定等缺乏充分准确的分析和考证, 专业设置和优化缺乏理性, 功利性明显。

(三) 与产业需求脱节, 专业设置结构失衡

因经费投入少实验实训需求多,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实训场所有限、设备老化、教学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 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更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2]涉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专业设置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比如农资营销与服务、动物防疫与检疫、药品服务与管理、航空物流、国际文化贸易、网络舆情监测等) 。

三、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南通市“创新驱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实施, 加快发展“3+3+N”重点产业, 推动船舶海工向特种船舶、智能船舶和豪华邮轮转型, 提升现代家纺品质, 壮大光通信、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现代电力装备等特色产业, 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产业, 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之高职专业设置也应不断优化。[3]

(一) 强化指导、宏观调控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产业规划和发展趋势实时指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规划好区域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专业合理的布局, 从源头上制止专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政府对专业建设的阶段性评估, 建立跟踪调查预警系统, 不合格专业予以取消或停办;为高职提供服务、协调、管理, 主动构建高职院校与产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二) 结构合理, 定位准确、科学构建专业结构

专业建设不仅代表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而且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产业优化结构趋势, 结合自身发展目标, 精准定位、合理规划专业, 确保专业定位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 除了纺织服装、家纺、船舶重工、土木建筑等产业已经集群化形成, 大数据、智能装备、生物制药、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等现代新兴产业的集群化趋势, 也对在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一是围绕南通市“3+3+N”的重点产业规划, 依托南通市的产业集群, 争取资源, 做大做强自身的特色优势专业, 形成行业内有地位, 享誉国内外, 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二是要避免“社会需求”之上, 过于“市场化”开设专业, 形成“昙花一现”现象。

(三) 产学研合作,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一直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但是现有的合作多限于为企业提供毕业生环节, 还缺乏人才培养深层次的合作, 企业参与度低, 积极性也普遍不高。2018年2月5日, 六部委联合制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在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这三个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校企合作机制, 引领了未来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一是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 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政策支持。二是高职院校将参与校企合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 具有相关企业或一线生产管理经历的教师在评聘和晋升、评优表彰等方面优先对待。三是各级政府成立监督委员会, 对职业学校、政府落实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加强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监督、指导并做好服务和管理。

摘要:本文以在通5所高职院校的2018年提前招生专业目录, 分析与目前南通市的产业结构适应情况, 发现南通市5所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比例, 与南通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不适应, 原因有宏观调控不力, 缺乏整体规划;同质化竞争, 缺乏前瞻性;与产业需求脱节, 结构失衡。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宏观上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根据产业布局和趋势进行调控, 对高职进行指导;同时高职学院自身也需把握经济发展动态, 精准设置专业, 科学构建专业体系;产学研合作,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区域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舸.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J].职业时空, 2015 (12) :7.

[2] 张舸.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调整动态对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2) :71-73.

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第5篇

1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定位,模具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高职模具专业应以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学生动手能力强应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要求毕业生掌握模具设计及制造的基本理论,掌握模具CAD/CAM等先进技术,具备熟练的编程技能、数控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普通机加工、钳工操作技能和必要的生产管理能力,并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

2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

2.1 改革课程设置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应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调整与改进,减少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人到实践教学中去。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设置《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6调到1∶1,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在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实践技能考核不及格的不予毕业,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课程改革的落实。

2.2 推行模块化教学

模具技术的发展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应打破“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式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 (见图1) 。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 模具设计模块的要求:能运用常规设计手段和专业模具设计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设计;同时能进行模具制造成本核算。

(2) 模具制造模块的要求: (1) 普通机械加工模块。能熟练地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能熟练地使用普通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2) 数控编程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手工方式和CAM方式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能熟练地操纵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3) 模具特种加工模块:能合理地选择电极材料并设计、制造出合格的电极,并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成形机床及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4) 模具装配调整模块:熟悉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的全过程,能熟练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模具装配,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应专门设计职业综合能力模块,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模具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生产管理及模具企业管理工作。

2.3 强化实践教学

过去讲课, 习惯于从书本到原理,要学生死记硬背原理和操作要点。现在变单一“灌输式”为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启发式教学。边讲边练,凡是能在现场组织教学的,绝不在教室用黑板和挂图讲解,而在模具实训中心、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经过考核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训练中,采取层次实训教学法 (见图2) ;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循序渐进, 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操作训练到综合系统设计。每—层次都贴近工厂工程实际,使学生能独立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和产品。同时在实训中以工厂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通过了岗前培训,毕业时能独立操作,做到“零距离”上岗。

3 创新教学模式

在确立高职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后,必须通过实施创新的高职教学模式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1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特点要求必须配备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传统式的模具理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差,不胜任实践教学的角色;普通的模具实习教师理论水平不够高,只能应付普通的机加工、钳工教学,但不能担任模具CAD/CAM等先进技术的实践教学。为此必须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向外招聘引进双师型教师,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各种机加工、钳工、CAD/CAM技术培训并考取相应技能等级证书,选送年轻教师到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对于学历未达标的实习教师,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和理论水平,从企业中引进经验丰富的模具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打造一支够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高职模具实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创建良好的教学实习条件,实行双证毕业制度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上必须抓好和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进行模具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各个学期都开展学时较多的专项技能实践教学,按照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指导思想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实行“双证制”毕业模式,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要通过各门理论课考核外,更重要的是要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才能毕业。以考证为突破口,促进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3.3 积极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培养高职模具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一线的实践操作技能,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丰富学生实际生产经验,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毕业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要。

4 结语

探索高职模具专业人材的培养模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联系厂企,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任务,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定模具专业培养目标, 改革课程体系, 探索高职模具专业人材培养模式, 推行模块化教学, 确立实践性教学原则, 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梓平.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J].青海大学学报, 2002 (3) .

[2] 杨进.论职业教育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翁其金.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专业市场与产业范文第6篇

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不足

1.1 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的理论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潘懋元先生提出的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许多学者研究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所遵循的。他们认为, 教育既受限于社会环境, 又要为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发展服务, 故地方高校的发展要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行业变化以及所处区域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主动适应并服务区域的发展。胡平[1]提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学校内部的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 主要体现为高等学校为了适应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在专业结构设置方面要做到四个立足, 即立足于优化、发展、长远和创新, 隐含着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专业结构设置、调整之间具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席一之则用就业结构架接起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 即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是以就业结构为中介而发生相互作用的, 其更为强调产业结构的优化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从而引发高校专业结构做出调整。[2]

1.2 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的实证调查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实证调查, 有的从人才供给与就业的角度切入, 有的从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关系角度展开研究, 无论从哪种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掌握高等教育院校专业结构设置的基本情况。当前国内的实证调查文章中, 有的从全国宏观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进行阐述, 有的立足于微观层面从区域、某一高校甚至某一学科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具体可以归纳出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策略三个方面。

1.2.1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学者们通常以某一地方、某一高校本、专科专业结构为研究对象, 从产业结构着手, 统计研究对象与三大产业相对应的专业种类、专业布点、新增专业等情况, 由此对研究对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进行适应性分析, 发现专业结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最后再根据地方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相应的专业调整路径。大体上讲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在结构上,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达不到完全匹配, 全国大多数省份集中发展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 但在差异性和转型升级上没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表现为专业设置重复, 人才培养集中, 趋同现象严重, 导致某些行业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二是在数量上, 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 从事高难度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 导致技工荒现象的出现。

针对产业升级背景下广东省79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龙志伟发现其具有的特点包括:专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 专业覆盖面较广, 专业设置相对集中和目录外专业逐渐增多;同时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某些专业集中度较高, 一些院校专业集聚度较差,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较差。最后以同产业群经济发展协调度较高的深圳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例, 提出从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层面入手, 实现专业群与支柱性产业的对接, 实现差异化品牌发展战略之路, 加强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设的建议。[3]还有不少文章侧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并从数量上统计分析当前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所涉高职教育专业的契合性。

1.2.2 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的策略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关键是要紧紧把握适应经济产业发展需要这一点。在整理文献过程中, 发现可以从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相适性模型构建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 殷新红提出,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关注需求和引领发展两个基本原则, 前者强调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相适应, 后者强调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要致力于引领当地产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5]吴国卿在借鉴国外经验, 并结合安徽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安徽高等学校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下背景下专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所要遵循的动态合理性、优势优化性、特色性这三个基木原则, 以及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与非均衡原则、建立学科专业为主的设置原则。[6]

专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首先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调整的对策主要基于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应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点, 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和专业知识结构重塑的机会;其次要以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 努力建设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的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最后要政府与高校共同合作, 政府负责做好专业设置的各项预测、评估、引导和政策供给, 高校则负责打造具有自身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调整的模式、模型构建。相对稳定的模式可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章法。有学者从目标体系、总体策略和评价体系三个部分构建起安徽省调整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的主要模式, 其中总体策略涉及课程设置综合化、专业设置市场化、特色专业品牌化与上文提及的专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存在一致的地方。许洪芳对近年来山东省学科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相关数据作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建立起产业结构演进与学科结构调整的关系模型, 构建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回归模型, 并预测山东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调整方向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研究者研究产业结构发展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模型的方法值得学习。

专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与调整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 学者们往往通过对全国多个省份、多个高校的实证调研后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

通过对学界研究者观点的整理分析, 笔者总结出为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需整合政府与高校的力量。对政府而言, 要加强市场人才需求宏观预测, 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和动态的专业发展资助政策体系, 健全高校专业市场需求的评估与监管机制;对高校而言, 要自主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开展人才市场分析研究, 发展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 增设与市场接轨的应用型专业和新型学院等。也有学者认为要从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层面入手, 实现专业群与支柱性产业的对接, 实现差异化品牌发展战略之路, 加强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建设。

1.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1 在研究方法上, 起初学者们大多是采用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比较少。如今各种定量分析方法不断增多和完善, 研究对象从针对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到针对区域产业发展, 不少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 但实证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指标较为简单。

1.3.2 在研究内容上, 有的文章虽然从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 进而结合该区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该区域产业需求对接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很少能够在对经济发展趋势做更多预测的基础上来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某些表述不够准确, 难以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1.3.3 在研究对象上, 近年来出现的关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与学科专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大多以高职院校为例, 而专门针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研究目前较为缺乏。

2 基于文献分析的讨论及研究思路的提出

通过分析文献可以发现, 研究者们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两者关系等理论指导下, 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产业发展需求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为高等教育提出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对策, 同时用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与时俱进。为此, 我们需要基于对“十三五”规划以及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当前需求及未来需求预测等方面的把握上, 从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辩证互动的角度来探讨产业发展对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影响及其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在深入了解和分析广东省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以及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构建广东省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之间的内在动态关系。其中, 以“十二五”规划以来广东珠三角某一本科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为例, 深入分析该校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进行的专业结构调整情况, 在此基础上, 提出适应广东产业需求、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方法路径。

摘要:本文回顾近10年来有关我国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发展关系的文献, 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调查研究两大方面进行梳理, 加以综述。

关键词:产业发展,专业结构,研究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1] 胡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7.

[2] 席一之.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江西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 2014.

上一篇:镇疫情防控方案范文下一篇:一线工作日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