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

2024-07-13

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院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当前,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仍然停滞在传统的水平上。同时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推行,由于市场竞争的尖锐化,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财务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医院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的加强,推行预算管理等方面对医院财务管理做一分析,以冀有所裨益。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措施

医院不但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也要求医院必须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最低的消耗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例如,在财务管理内容上,就比较注重抓日常的财务管理,但财务风险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有些医院则流于形式;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步深入,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应逐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在只有这样,医院才谈得上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间。以下是笔者对医院财务制度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意见。

一、医院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医院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其业务能力,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除了领导的榜样应当加强外。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更为重要。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使财务人员爱岗敬业,自觉履行职责,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财务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医院利益。医院要求财务人员应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精通相关的财务准则和规范。

要求财务人员不仅应该具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驾驭计算机的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能从整体上把握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已成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日益紧迫的课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财务人员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要求财务人员爱岗敬业,提高财务人员思想道德觉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财会人员才能发挥财务责任监督的作用。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二、预算管理的全面推行

为提高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应在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医院预算是为了实现医院既定的目标,通过编制业务收支计划、投资计划等预算,并运用行政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的一种管理形式.根据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而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了医院资金收支、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

1.应该是全面的预算管理,通常是以医院经营发展目标为预算目标,根据医院财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医疗市场的情况编制的业务收支计划、投资计划等预算。它作用于医院的一切医疗活动领域,并将各个预算统一在总预算体系下,所以是全面预算

2.医院应以财会部门为基础,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参与,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遇到法律法规或者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可对预算进行适当调整,体现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考虑医疗市场、医院本身特点及医院发展的要求,由医院通过一定程序讨论通过,是医院未来一定期间经营目标、经营决策和经济责任的约束数据。在制定和执行预算计划的同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3.要在全面分析医院历史数据,考察当前政策、医疗市场、社会环境、地域特殊性等因素变化对医院的影响,树立并倡导预算管理是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将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实行归口管理,根据现金的流入量来安排现金的流出量,同时应对预算执行情况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实行考核,如果预算制定的依据发生重大变化,则应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编制医院预算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首先,在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

4.应针对预算计划制定相对应的严格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医院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在费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际发生额与预算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调整及进行重点控制,有效防范财务经营风险,以保障医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对在预算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反馈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资金状况,对需要优先和重点发展的项目,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医院应建立科学的现金流量预算,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当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医院的任何一项经营活动或服务都可能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对不合理的支出结构要进行调整,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地发展。

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内部控制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和履行内部职能的重要环节控制,目前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审计目的,无论是在评价内容上还是在评价目的上,并存在某些缺陷,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内控管理;内部控制评估;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需要,还包括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对绩效的评估和激励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评估主要是为了审计目的而进行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评价目的上都存在严重缺陷,在这方面,有必要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现实可行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一)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模糊性

现行的审计标准已经不符合要求,对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的评估,内部控制的评估必须是内部的,基本上是内部审计由董事会组成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最终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没有足够的独立性,要么服从总经理,要么服从金融部门,因此,上市公司必须明确界定内部控制评估的主要方面。

(二)企业内部控制范围狭窄

调查结果显示,35%的企业进行了内部审计,35.29%的内部审计更加关注风险和控制机制,但只有17家65%的人检查了他们的管理结构的有效性。忽略了重要的内部控制基础,我国企业传统的\"重量级管理\"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限制内部控制的内容和范围,以及缺乏与管理相关的流程。

(三)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一致

目前,在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实践中,内部控制体系一般是以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准则为基础的,由财政部发布,主要涉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同时考虑到控制机制,对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内部控制,虽然主管部门通过了内部控制评价准则,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加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不容忽视,有相当多的企业或个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缺乏足够的了解。

(四)评价、审计和监督方面的内部控制不足

尽管许多企业都根据这些规定制定了许多内部控制规定,他们只更关注\"打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制度的文字方面,以便进行视察,尽管在执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具体问题,为了使内部控制体系更加灵活,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很少用于评估其实施情况,此外,如果他们坚持原则,抵制单位的违规行为,他们往往会遇到阻力,经营者和其他行为者拖延甚至压制,内部控制职能不能发挥。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内部控制和评价制度

在建立内部控制和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应制定一套统一、公认和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既切合实际,这可以从定义组织的目标、范围和顺序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公司治理和控制目标到内部控制要素。

(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评价体系是开展内部控制机制评价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必须明确评估一般甚至具体的内部控制项目所用的评估标准。考虑到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可采用成果评价标准和内部控制程序。评估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确定一系列绩效指标,为内部控制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估指标,并为评估相关指标制定合理的标准,制定过程评估标准可以在内部控制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风险管理的概念,并考虑到风险管理系统的要素。评估标准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项目单独制定的,每个项目都有一系列具体的评估标准,在实践中确定选定的指标和权重将取决于权重的选择是否合理,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直接决定评价结果,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

(三)选择和制定评价指标

在评价内部控制时,不仅要考虑控制的正反效果,而且要考虑控制机制的缺陷,这就提出了选择成果指标和指标的问题,措施类型指标——与不同监测手段(如工作分工指标)相对应的指标,成果指标是评价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例如,这两种指标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是否实施了\"合理的控制机制\",可能导致执行不受控制,这必然导致损失。

(四)正确确定内部控制评估目标

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这不仅能满足监管机构提供和披露信息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效率和效率。认为通过建立制度规范标准来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提高行为的合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内部控制的目的应是根据内部控制的目的评价内部控制的结构和执行情况,并进行核查实现目标,在确定内部控制评估的目标时,不同的评估主体还可以确定评估的目标内部控制机制,如内部监督的内部控制评估,其目的可以更加注重问责制和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三、结束语

由控制机制、风险控制、控制活动、信息组成的内部控制,沟通和控制是一个涵盖整个经济結构的系统,所有部门职位都在其中履行职能,董事会、管理人员、内部审计员和本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系统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充分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概念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估系统的过程中,强调了工作人员的充分参与对加强内部控制倡议具有积极意义,形成有效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汪惠珠.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9):234-235.

[2]赵永刚.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财会学习,2020,(2):292-293.

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从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综合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甚至阻碍了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综合档案的网络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对医院各个部门的档案和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加工,最终实现资源的快速传输和共享,并建立医院综合档案搜索平台,这样医院工作人员就可以快速在医院综合档案平台内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医院;综合档案管理

0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医院必须加强综合档案网络化安全管理,避免出现档案丢失的问题。如果医院综合档案丢失,对医院必定是不小的损失。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方案,提高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目标。

1 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特点分析

1.1 档案搜索便捷化

医院综合档案是医院的关键信息载体,是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并保存下来的档案的总称。医院的综合档案涵盖了医院所有的关键信息,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对于医院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导致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医院综合档案的种类非常多,数量非常大,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更加符合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多元化。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改变了传统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模式,推动了医院和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1.2 档案收集丰富化

收集资料属于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资料的质量对于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资料收集中,提高了资料收集效率,保证了资料的质量。相比传统的资料收集手段,网络化资料收集方式实现了资料收集的实时性,在资料传输时可以形成一条全新的途径。网络技术应用于资料收集中可以丰富资料的内容,节约资料收集时间。

1.3 档案服务多元化

在“互联网+”时代,档案信息的收集更加便利,档案信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必然也增加了档案服务的途径,实现了医院综合档案服务的多元化,更好地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满足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充分体现了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特点和优势,提高了医院综合档案利用率。

1.4 档案载体多元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中,丰富了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形式和手段。在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下,文字是综合档案管理的唯一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下,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以以下几种方式呈现出来:一是文字,二是图案,三是声音等,多种综合档案管理形式可以为有需求的医院工作人员提供更多选择的权利,信息内容也更加丰富。

2 “互联网+”时代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2.1 基础设备不齐全

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综合档案管理方案,提高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医院综合档案的网络化不仅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综合档案管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但是,很多医院管理人员未认识到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减少购买医院档案管理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导致医院综合档案管理设备不齐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的综合档案数量逐渐增多,原有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需求。

2.2 综合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

在“互联网+”时代,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综合档案管理成效有很大影响。但是,从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结构来看,医院缺乏专业的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现有的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均非专业人员,缺乏综合档案管理实际经验,而且部门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年纪比较大,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比较低,无法满足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需求。除此之外,很多医院未设置专门的综合档案管理部门,部分综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身兼数职,无法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综合档案管理中,导致医院的综合档案管理过于形式化,无法真正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服务。

2.3 综合档案管理范围不明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愈发关注,这也导致医院的综合档案数量逐渐增多。医院的综合档案内还包括以下档案信息:一是行政档案,二是基础档案,三是财务档案。但是,医院并未对综合档案管理职责进行划分,导致医院综合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再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相关负责人。

2.4 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档案已经成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电子档案不仅节约纸张,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综合档案管理效率。但是,相比于传统的纸质版综合档案管理形式,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是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关注的问题。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而互联网又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这就导致医院综合档案的安全性无法保障。

3 “互联网+”时代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对策

3.1 改善基础设备

在“互联网+”时代, 要想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医院就必须加大购买综合档案管理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医院的综合档案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医院在购买综合档案管理设备之前必须对医院的综合档案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情况来选择网络设备,充分发挥出网络设备的功能,提高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有效管理。

3.2 加强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既然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成效有很大影响。那医院就必须认识到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定期派遣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提高综合档案管理人员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综合档案管理理念和手段,明确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目标。

3.3 加强综合档案安全性管理

在网络时代,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医院要想保证综合档案的安全性,就必须认识到加强综合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医院需要设置综合档案访问和使用权限,只有拥有档案访问和使用权限者才能使用医院平台内的档案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综合档案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综合档案丢失的问题。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导致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改变了传统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模式,推动了医院和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想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目标,医院还必须认识到加强综合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合理设置综合档案平台访问权限,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综合档案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档案丢失的问题。除此之外,医院还必须认识到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综合档案管理人员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医院综合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医院就必须加大综合档案管理基础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为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充分体现了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特点和优势,提高了医院综合档案利用率。

参 考 文 献

[1] 李文清.“互联网+”视域下医院档案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182.

[2] 杨伟娜.试析医院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6,03:41-42.

[3] 刘嘉.“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59+127.

[4] 徐梅.韩吉红.浅谈医院综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6,05:132-133.

[5] 刘嘉.“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59+127.

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开展,市场经济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和规范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但其中一些潜在问题却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绊脚石,使其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民众、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第一部分表明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对策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国家财政管理体系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也在各地区得到逐步推行,以期全面落实,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财务管理的政策新规。处于不断变化的大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紧跟国家政策法规变袭并结合自身建设情况,建立完善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制,对资金利用进行严格统一的把控,切实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能和配置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与人民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公众对其关注度和期待阀值不断提高。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改革,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转型升级,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如今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国家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这就要求对传统财务管理制度破旧立新,尽快完善内部财务管理新体制,适应发展新思路,使得政府财政资金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1.2 有利于提高科学管理效能,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的抗风险能力

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可以有机结合财务管理与日常工作环节,进行统筹分析管控。这有利于立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实际,对组织管理方面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隐患进行全面细致地排查,对风险加强防范和控制,从而消除隐患,增强行政事业单位抗风险能力。这也更好地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各方面的资源效益能够得到最优化的统筹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稳定运营的水平。

1.3 有利于增强反腐力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纯洁性和服务性

行政事业单位是作为政府为民、便民服务的机构分支而设立的,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科教文卫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履行執法监督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持权贪腐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设立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树立服务型政府的形象,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辜负国家授权的信任。因此,强化财务管理的日常监督工作,端正财务管理严谨的工作态度,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形成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抵制贪污腐败的良好风气,有利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纯洁性、透明性和服务性,切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2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

2.1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2.1.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首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的注重程度较低,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对于预算各项管理功能及统筹内控能力欠缺考虑,预算编制主体权责不明晰;其次,预算编制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缺乏预算编制的专业型人才,现任编制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成熟,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脱节,预算编制工作效率低下,易出现纰漏;第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处于财政部门召开年底预算会议之后才开始,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细节欠缺考虑,预算编制可行性有待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欠缺科学性和可行性,导致单位存在资金支持与经营活动开展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2.1.2预算执行管理欠缺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预算执行进度较慢,原因在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未将全年预算细分下达各执行部门,缺乏明确的时间进度要求,预算执行进度较慢,年底出现资金存量过大的问题,导致各单位为完成年度预算指标而突击花钱。其次,在管理过程中,预算资金在项目内部被频繁调整用途、挤占挪用、超额执行预算,以致预算实际花费情况与编制目标背离,无法发挥预算编制的管理约束作用。除此之外,财务预算的管理人员手握较大财务管理权力,随意调动资金,对其约束力不足也是预算执行管理的缺陷之一。

2.2内控机制缺乏、监督力度不足

建立符合本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目标与现状的的财务内控制度,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财务信息完整详实、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薄弱,领导管理人员过度关注业务管理而轻视内控的组织管理,忽略内控机制实施的可行性。内部管理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其内控机制无法有效实施,一定程度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其次,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随之拓展新业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没有跟上发展要求、未能进行实时更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缺乏全面性,仅有财务制度,没有其他业务层面比如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内控制度,再加之缺乏切实可操作的内控管理制度标准,导致内控管理难以落地实施、发挥效用。

此外,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全面的监督体制,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权责分离不到位,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制度和内部审计部门。有机的内控制度缺乏,对人员的约束管理力度较小,因而导致资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工作不到位、国有资产资源浪费、财政资金支出审查工作流于表面、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等问题。

2.3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养不高,人员培训不到位

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从事专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是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因素。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运营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近几年才倡导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早期财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科班出身的财务管理人员较少。近几年单位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加强,引进了不少专业型的财会人员,内部人员水平相差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参加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现已年龄较大且不熟悉信息化操作。我国当前为适应引导市场经济发展,有关会计、税法制度相关政策法规变革较大,部分大龄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缺乏精力学习财务管理新知识,而在部分单位内部负责财务部门的管理层往往是一部分年龄较大、资历较深的人员,其在财务管理改革方面缺乏创新思想。

除自身素养之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人员培训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比较对立的问题:一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或者所开展的活动无法匹配当前财务管理革新的需求;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开展财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活动,但活动模式单一,多为高校老师单方面讲授财务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反馈机制和实操训练机会,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难以量化保证,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培训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必须从增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出发。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组织深入学习财政预算相关政策法规,针对财政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制定严格明确的具体要求以及通报惩处的措施,引起各级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重视。

在预算编制前期,应做好单位内各级部门联动工作,预算管理决策领导小组应组织财会、资产管理、人事等各部门,建立起高效联动的协调沟通机制,确保预算编制能统筹考虑单位发展的各方资源因素,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批复通过后,各单位内部应进行年度预算计划的细化分解和指标下达的工作,必须明确各个预算项目的内容、负责执行的部门以及完成的时效进度和绩效考核目标。同时对预算项目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日常反馈,单位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应针对频繁调整预算资金用途、挪用挤占资金、超额执行预算等问题进行及时地发现和纠正,消除预算执行偏差,确保预算计划的严格执行,增强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严肃性、时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预算监督机制,设置预算监督岗位,制定监督制度,明确内容职责,定期将预算绩效目标执行进度汇报给预算管理决策领导机构,并在全单位范围内公开,使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公开透明、有效落实。

3.2全面落实内控与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必须要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机制。

第一,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时,要重视过程管控,全面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检查,加大财务管理风险漏洞的排查力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单位内部形成常态化风险监管和有效的内控反应连锁机制,稳定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营水平。第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部环境多变,应本着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的基本原则,优化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保障财务管理工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财务工作的透明性,合理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针对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风险评估。最终形成以内部稽核制度、前置制度、审计制度为中心,综合财管监察各个环节,适应本单位发展目标与实际情况的健全的财务管理内控机制。

强化内、外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手段。

对内部监督而言,主要是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必须要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所有业务和业务的所有环节,积极利用纪检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从而保证管理与监督的权力分化,促进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相关政府部门、社会与广大民众对于事业单位的监督,通过增强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力度,能够增加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改革的压力,树立良好的形象,打造服务型行政事业单位。

3.3增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方向的革新而不断调整的,因此,财务工作需要灵活调整管理模式。 受到信息化社会的冲击,信息管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引进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重视人才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专项经费,针对财务管理政策法规、财务管理队伍素养以及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其次,在人才的配置方面,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训中要培养财务人员主动学习意识。要强调以能力分配岗位,不应该以资历来分配,杜绝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老传统,强调一切以实际工作为核心,形成任人唯贤的思想作风。

最后,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权责,加强岗位廉政风险点源的排查,建立相關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权力进行分化,实现内部权力的相互制约。

结论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管理社会的分支机构,为人民服务始终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宗旨,关系我国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而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经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未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代化改革将始终走在路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汪春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试析[J]. 财会学习,2021(7):52-53.

[2] 吴建琴.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 消费导刊,2021(2):194-195.

[3] 曾雯思.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 财会学习,2021(13):191-192.

[4] 李凤贞. 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6):86-87.

[5] 李业辉.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研究[J]. 财会学习,2021(12):10-12.

作者简介:姜雪淳,(2000.02-) 女,汉族,山东青州人,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企业风险管理

对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我们都可以将其认定为企业风险, 风险本身就具备明显的双面性特点, 所以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甚至威胁企业发展寿命, 也可以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 让企业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十分复杂、多样的,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其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划分, 比如在内容上划分为企业宏观战略布局风险、企业市场竞争分先等等。在收益角度上也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危险性风险、控制性风险等等。

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是典型的持续动态管理过程, 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由企业管理层组织实施, 从而参与到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中, 至于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实际工作的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这项工作开展的宗旨就是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和辨别, 所以对这些元素进行有效管理, 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也是当前对企业管理愿景进行满足的重要条件。

二、企业内部审计

所谓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内部业务或是工作开展的一项审计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法律法规、工作规范等标准进行有效检验, 确保企业各项活动开展中具备更显著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只有在对各项活动进行有效检验的环节中才能对企业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基础。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当前企业风险管理的有力防线, 内部审计作为一项企业的自查行为, 要想对自身发展水平进行稳定提升, 就需要对自身问题进行有效检查和整改, 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出现企业负面形象的向外传播, 这也是对企业形象受损风险管理过程减少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需要设立在单位内部, 因此比外部审计人员更能对单位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有着清楚的掌握, 因此在工作中提出的建议也是站在企业角度出发, 与外部审计工作相比, 这项工作的开展所提出的工作建议往往也能更好地帮助企业接受或是改进。

三、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一) 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目标问题, 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本身就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近年来, 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财务收支、经济责任等环节等项目环节和企业经营管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经营风险的规避, 同时和对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也将起到有效完善和优化, 对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将起到显著积极影响。

(二) 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 有助于企业风险的辨别

企业在实际经营环节中应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强化, 这种背景下可以确保企业得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但是在内部传递信息的环节中不会出现缺失问题。要想确保企业得到长远发展, 企业管理人员就应该针对市场趋势和发展状况对企业自身发展制度和规划问题进行制定, 在这项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数据的真实性, 所以只有制定满足企业发展的方案, 才能实现决策工作的准确性。因此, 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环节中也应该加强对企业信息网络自身的安全性, 从而通过对真实性、有效性等环节的检查, 对信息中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判断, 制定出更合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更好地发挥企业在信息系统工作的重要性作用。一般情况下, 企业信息作用是否能起到有效的发挥, 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对企业经营决策和风险问题进行影响。所以,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化也是对信息数据真实性问题的保障, 对于企业制定更为正确的决策, 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也将起到重要的帮助和影响作用。

(三) 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规避企业风险

企业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引进, 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采用更合理的方式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而言, 本身就属于一项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建立起一个更为完善和负荷公司发展的风险管理系统框架。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 从而利用咨询和保障的方式实现对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对于企业内部审核机构而言, 对于企业运行过程中经济活动和管理的流程是比较了解的, 所以企业在实际发展和运行环节中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来说, 这项工作也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首先, 企业工作应该建立起满足公司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 之后借助内部审计对风险指标进行评价的环节中, 充分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需求, 不断对工作进行调整, 防止出现严重偏差, 最后在对风险进行控制的环节中, 也要确保工作在合理范围内开展, 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在一定周期内向企业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 确保在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预期偏离的地方得到更合理的明确。

(四)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不能掉以轻心的环节。首先, 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就需要对风险评价的优势进行分析, 风险在企业内部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传染性作用, 是企业发展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因此其他工作部门也可能出现被风险波及的情况, 内部审计部门不需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中, 因此在职能部门中往往也占据着较强的独立性作用。此外, 内部审计工作对于管理企业风险的指导性作用更强, 内部审计设立在管理层工作中往往需要发挥轿厢的纽带性作用, 因此也能扮演企业的长期风险管理策略。最后, 内部审计本身职责所提出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和其他部门工作相比往往更容易被其他部门所接纳, 所以管理层在面对问题的环节中如果不能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 后续工作的开展中也将出现一系列问责机制进行工作的制衡。

四、企业风险管理中对内部审计进行强化的对策

通过对上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 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 内部审计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因此加强对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一) 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相结合, 对内部审计的地位进行提升

对于每个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而言, 管理层都应该对风险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所以更需要将风险管理放入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在当前企业发展中, 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监督或是管控。所以, 通过这一方面内容来看, 企业管理人员也需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认识。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工作重要作用, 才能更好地实践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结合。比如全球著名家电品牌海尔集团中, 管理层就对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有着格外的关注和重视, 在海尔集团中, 内部审计部门有着极高的权威作用, 并且其自身有着较强的独立性, 不会在企业发展中受到管理层的过分约束或是控制, 积极参与到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此外, 海尔集团在实际发展中还在逐渐增加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投入比例, 希望对其工作职能进行提升, 在多种手段和方法下促进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工作的结合, 这种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增值, 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风险, 获得了较大的认可。

(二) 注重对审计人员的培养, 对风险管理能力进行提升

在当前社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对企业中审计人员也提出了很多严格的要求。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工作人员, 不仅需要对审计工作中的知识进行掌握, 还需要对企业中的金融知识、管理知识有所掌握。此外, 在对理论知识掌握之后, 还要对企业生存环境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提升。所以, 企业更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进行有效培养。比如和高等院校进行有效合作, 从而培养更多专业审计人员对自身队伍进行充实和优化。企业还应该在当前工作中强化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活动或是考核对审核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提升。只有企业自身工作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才能为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氛围。

(三) 对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优化, 确保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发展背景下, 企业也应该对传统内部审计模式进行调整, 在风险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 更需要将风险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的主要优势就在于企业的风险应该是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在企业实际发展背景下提出更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确保能得到更健康的发展。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环节中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完善:首先, 在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制定的环节中, 应该对内部审计在风险中的作用进行明确, 之后在工作中还要对信息支撑系统进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最后, 在信息系统评价中研究出来的风险问题, 也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防范手段或是措施。

五、结语

随着当前世界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显著变化, 这也意味着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 所以企业面临的风险环境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内部审计是当前风险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组成环节, 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也将发挥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 这也要求广大工作人员要对风险管理问题引起重视, 从而科学应用风险管理知识, 并采取更为系统和科学的手段进行问题处理, 站在更为客观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帮助和指导, 这对于企业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背景下,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面对的问题和环境也更为复杂化, 这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大风险。所以, 为了实现对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更需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内部发展的第一道重要关卡, 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促使企业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得到提升, 大大强化企业内生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对市场发展动力进行全面提升, 激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这在企业发展中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企业风险管理含义进行阐述, 从而对内部审计工作和企业关系展开详细研究, 希望能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有效帮助, 提出更多合理的问题应对方案, 实现企业发展价值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文.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19) .

[2] 刘力.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内部审计, 2016 (8) .

[3] 左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 2018 (12) .

[4] 尹江虹.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4) .

[5] 宁雪.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商论, 2017 (29) .

[6] 李相志.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16 (3) .

[7] 赵敏, 张凤丽.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 2014 (26) .

[8] 陈建松.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J].改革与战略, 2016 (3) .

医院内部审计试析论文范文第6篇

本文从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存问题出发,并对其形成原因加以分析,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探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效果,希望帮助我国公立医院完善其内部审计,从而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引言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公立医院的规模化发展速度减缓,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新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多元化办医院的倡导对公立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药品取消加成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也加剧了公立医院的生存压力。面对上述种种困境,迫使公立医院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深化改革,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效益,冲出困境,从而实现自身又快又好的发展。

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自然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医院创造更高的效益。近年来,内部审计这一行业迅猛发展,在国内外的审计实务中,其职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于2014年1月1日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确认,二是咨询,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目标,即帮助企业、组织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公立医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更需要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人员要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尽可能的给出解决方案,努力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存问题

(一)内部审计面临转型困境

在实际开展内部审计的工作过程中,各行各业已经逐渐对其职能进行转型。我国的公立医院也在探索内部审计的新思路,渐渐改变了以“纠错防弊”为主的传统财务审计,转向了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但是在其职能的转变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1.内部审计的传统业务被逐步边缘化

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以检查和监督为主,但是在其职能的转变过程中,内部审计的检查和监督职能被逐步边缘化, “防错纠弊”的传统审计业务也被弱化,甚至将其外包,不再进行内部财务收支审计等业务,给内部审计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审计管理等业务的开展程度受到限制

公立医院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首先是来自审计人员自身的限制,尽管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拥有较强的财务基础,经验丰富,但是其内部审计知识相对欠缺,且操作技能也不够熟练,知识的结构体系较为单一,对内部流程、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以及经营风险等缺乏足够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形成了思维定势,致使内部审计部门一直都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工作,他们可以接受比如应付账款多付等审计事实,但是对于内部控制流程的改善意見并不那么容易接受,也在无形中限制了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二)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哪昔后

1.业务流程不熟悉,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公立医院的审计人员仅仅根据财务核算的结果是没有办法进行审计判断的,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审计结论。相关的审计人员必须对业务和财务的数据流程进行梳理,弄清楚数据之间内在的逻辑,才可以深入的进行审计和检查。可是,由于公立医院的环境相对比较传统,其审计人员大部分是有着财务背景的会计师担任的,因此,他们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业务流程不够熟悉,加之医院自身的信息系统不完善,加大了其完成审计工作的难度。

2.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较差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公立医院要想实现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就不单单只涉及到财务部门,同日刁也需要涉及到前端的业务部门。比如:当病人在住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转院,不同院区的“应收在院病人医疗费”的冲销金额出现了偏差,和相关财务人员交流之后明白,这一项核算是属于住院业务接口形成的自动分录,所以这一项业务还需要和住院处进行沟通。可以发现,一项审计发现是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助,共同完成的,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也增加了审计目标的完成难度。

(三)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性较差

由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程序具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其审计内容也有某种程度的交叉,所以,公立医院要想完成内部审计的目标,就必须和外部审计加强沟通、交流和合作,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科学、合理的审计范围,从而避免重复审计的出现。

可是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相关部门以及审计人员的参与度和酉己合度不够,不利于医院整体效益的提升。

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问题的优化思路

(一)对内部控制展开专项审计

在会计师事务所展开审计工作之前,对自身内部的控制情况加以评估,并作出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确定医院整体的财务风险水平,由此决定审计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内部审计人员发现了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某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对这些问题加以记录并汇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和透彻的认识。

(二)加强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指的是:为了对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而进行的审计,对不合理的结果及时发现并予以及时的纠正和控制,是内部审计应有的职能。后续审计就是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弥补,对问题整改到位与否的一种持续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内部审计不流于形式,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价值。

(三)整顿内部审计队伍

出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职能转型的需要,对相关审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财务知识,同时还需要熟悉内部审计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操作以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整顿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队伍,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以弥补自身技能的薄弱部分,同时,不断强化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梯队建设,汰弱留强,改变之前从财务处调人的模式,努力建设符合内部审计职能转型的新型审计人才,为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上一篇:普通家庭金融投资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时代学生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