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篇

1 体育教师作为“导演”的释义

导演一词出自电影和舞台艺术, 是电影艺术、舞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电影创作、舞台艺术的总负责人。导演负责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 发挥他们的才能, 共同参与艺术创作, 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有人说过, 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 教师就是表演艺术的艺术家。但我认为, 教师不仅仅是表演个人艺术的艺术家, 更应该是一名导演, 调动所以学生来和自己一起表演。

从导演一词的意义来说, 体育教师作为一名“导演”, 组织、安排一堂高质量的体育课或组织、安排一学期高质量的体育课, 就是“导演”一部好的电影, 或一部好的电视剧。体育教师作为一名“导演”就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运用与体育课堂教学, 让体育课堂有声有色, 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 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导演”式教学比传统体育教学具有更多的优势

“导演”式教学和“管理”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形式多变, 围绕问题展开的方式很多, 教师只是课的设计者, 课的细节往往由学生自行设计, 教师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 学生参与课的设计、准备、组织, 更多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主动性。体育教师要做好一位“导演”在课前课后要做大量准备工作, 所以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挑战。

3 体育老师要成为一位“导演”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 充分吃透教学内容, 有完整的教学计划

体育教师作为一名“导演”要把一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当成一部电视连续剧,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每一集的电视剧。体育教师要学让整个体育课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延续性, 要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体育教师就必须充分研究教材, 仔细钻研教学大纲, 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 对每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使用的教学方法都有完整的计划和安排。从电影创造艺术上来说没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对剧本文学的完整把握, 导演拍不出优秀的电影艺术。当然, 作为体育教师没有充分的吃透教学内容, 也不可能组织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3.2 对于每节体育课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要“导演”好一节课, 课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 首先在课的设计上更富有灵活性, 突出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方法步骤上具有多样性;对学生的准备工作方面更具体更全面, 突出对他们的兴趣培养及能力锻炼;而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也会多一些。

3.3 提高自身修养, 扩大知识面, 不断提高自己教学驾驭能力

教师自身的修养是吸引学生的最重要的内容, 教师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出众的人格魅力, 才能吸引学生, 感召学生。现在社会发展很快, 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 体育教师要“导演”好一节课同时是各种知识合理运用的结果, 拥有广博的知识, 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育教师要想当好一名好的“导演”必须提高对体育课堂的驾驭能力, 驾驭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师个人魅力, 知识水平, 个人教学艺术综合提高的过程, 这都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超越自我, 形成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3.4 转变体育教师的自我定位

体育教师要转变以往的“师者如父”的高高在上的思想, 课堂教学要讲究民主地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 与学生交朋友, 了解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上教师就改变“管理者”的身份, 让学生参与到组织教学中来, 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课后则师生共同总结提高。

3.5 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要做好“导演”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提高自己组织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个人表演才能、动作示范能力。教师的语言要有表现力, 号召力,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多交流;教师的动作要干练而表演性, 甚至夸张一点才有吸引力。

3.6 循序渐进, 逐步改进教学效果

教师要“导演”好一节课, 学生的“表演”很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方法步骤上具有多样性;对学生的准备工作方面更具体更全面, 突出对他们兴趣培养及能力锻炼, 而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也会多一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身体锻炼在自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师要当好一名导演,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习过程变得积极、主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乐, 其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天性。

摘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作为一名“导演”, 而不是管理者和领导者, 这样更有利于组织高效体育教学课堂, 完成体育教育功能。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管理方式,还是管理理念都迎来了新的改变,也对高中班主任的工作素养和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中学生进行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保障,这也是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方式探索中的重要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基础、能力素质基础,还是在心理发展方面,都已經较为成熟,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加渴望一种积极、自由、创新、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也是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改革方面需要考虑的重要工作目标。

高中班级管理现状以及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的意义

高中班级管理现状

我们首先需要来了解一下高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在现阶段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在传统教学与管理理念以及高考应试压力的影响下,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以一种紧张、约束的思想进行班级管理,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各科学习以及习题练习中的紧张度,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使得高中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紧张、闭塞的班级学习氛围中,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1.2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的意义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提到,“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教学管理理念,尤其是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在以德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班级管理艺术的探析,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管理方法的探索是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关键,有助于高中班级学习氛围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2.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2.1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一,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以德育人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方法的具体探析。首先,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法的探索中,一定要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以及班级管理的主导,注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并进行及时的调整。高中班主任还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对于心理发展有困惑或者学习方面遇到挫折的同学进行及时的鼓励,并在班级管理的进程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高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使班级管理实现可持续的良好发展。

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自主性以及思考积极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看待事物的价值观,他们在这个阶段也极其渴望与班主任进行及时的交流。所以,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和学生交流的艺术,这也是高中班级管理的艺术。高中班主任首先要进行自我约束,在日常的价值观传递以及行为习惯表现方面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之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定期地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班级学生的德育培养状况,并且定期地举办整体形状的交流活动,建立起一个良好合作的师生关系。

2.2 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采取家校合作班级模式

在班级管理艺术的探析中,高中班主任还要在以德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并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具体内容要包含学习成绩的评定、能力素质的评定等,争取使班级管理包含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高中班主任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保证这个过程中的公平性,这是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则,也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另外,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法的改革中,也要适时地采取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及时地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就班级管理理念以及相关制度制定达成共识,并通过交流对学生全方面的成长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这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十分有帮助的。

3.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良好学习和成长环境的创造是十分有意义的,高中班主任应该从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现状出发,在以德育人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管理艺术方法的改革与思考。高中班主任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实施家校合作班级模式,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富国.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探析[J].2020(2).

[2]杨海丽.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J].2012(6).

周玉华河南省上蔡第一高级中学河南上蔡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丁善德;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丁善德(1911-1995),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我国近代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钢琴音乐的创作给了他音乐创作的灵感,他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目前发现的有36部,这些音乐作品涉及面广,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丁善德先生钢琴作品的创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但有鲜明的时代感,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风格,为音乐作品的创新树立了典范,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他还非常注重技法的传承,在教学的同时记录下那些精彩的教学瞬间,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范例。他的作品大多融入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目前已被世人接受和传颂,他的钢琴作品文献也对世界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丁善德先生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西方创作技法的同时,也注重本民族的传统民族特色,为了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他将西方技法和我国传统技法融合在一起,目前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他不断创新的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努力。而他努力发展民族风格的经历,也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宝贵经验。

1911年,丁善德在江苏昆山出生,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16岁开始学习钢琴,师从著名钢琴家鲍里斯·查哈罗夫,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弹奏的外国钢琴作品居多,就决定开始学习作曲,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本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从1945年他创作第一部钢琴作品《春之旅》开始,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生涯持续了47年之久,留下了18部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音乐财富。他47年的音乐生涯可以划分成三大阶段:早期、成熟期及晚期,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作品体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1935年,丁善德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后,辗转多个地方开个人音乐会,在演奏的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到民族钢琴作品太少,远远满足不了个人的演奏需要,这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这个阶段属于创作的早期。为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他于1941年开始跟随弗兰克尔继续深造,由此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

钢琴作品《春之旅》和《晓风之舞 》的问世标志着丁善德开始由演奏家逐步转变为作曲家,作品极具浪漫色彩。他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我国的古典风格,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浪漫情怀。1947年,丁善德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总谱读法及作曲,在老师们的启发与指导下,他将许多新的创作技法和观念融合在一起,怀着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创作了首部以民歌为主题的作品,开启了民歌创作音乐的先河,作品以《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为代表。丁善德用民歌的主题进行变奏, 用对位技术处理了民族音调,使音乐充满了起伏变化。在不断的研磨过程中,他的技法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作风格也有所变化,音乐创作逐步走向成熟。

1949年,丁善德回到祖国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后来任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作曲系主任,他满怀热情地投身于音乐创作之中,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有《托卡塔—喜报》等钢琴作品,作品内涵丰富、旋律优美。这个时期是丁善德的创作高峰期,钢琴作品都是以标题音乐为主,内容明确且体裁多样, 音乐形象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丁善德的《第二新疆舞曲》描绘了新疆人民热烈欢快、欢度节日的快乐场景,充分体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的幸福;《快乐的节日》是一组儿童音乐,主要展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由游戏、玩耍等几个画面组成,展现新时代儿童的幸福童年。这个时期丁善德在创作技法上已经非常成熟,他成功地把技法和民族风格结合在一起,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为我国音乐史奉献了数不清的经典作品。

由于历史原因,丁善德的音乐创作中断了近三十年,1984年起他重新开始创作音乐作品,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作品,在沉寂三十年后,他的作品更加成熟,技法也更加熟练,主要有《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等作品,这个时期他的音乐创作更多体现的是少数民族色彩,作品篇幅短小,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丁善德在新时期的创作更多地体现出抽象的内心感受,他一改往日的创作风格,在新作品中,善于通过丰富的色彩展现作品的意境,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新的感受。他一生致力于民族作品的创作,并且具有独立的审美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深刻的体现。丁善德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整个创作阶段,虽然具体到各个阶段会有一些差别,但他的民族主义精神却始终没有改变。这一精神构成了他创作的灵魂,也是研究他作品的抓手。

中国传统音乐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我国音乐的一个传承。纵观各国的民族音乐,都和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丁善德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在其作品中更是烙下了民族精神的烙印,也体现了我国独有的创作风格。而民族性要通过旋律、素材等形式表现出来,他的钢琴音乐主要以曲调优美、流畅动听的旋律为特色,常常对民歌、戏曲、舞蹈等音乐片段进行整理和加工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民族神韵。在丁善德中后期的钢琴作品中, 他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但大多采用民间的创作理念展现民间的生活场景。比如《捉迷藏》,巧妙地抓住儿童害怕被发现的心理,使用五声音阶,既有孩子们担惊受怕的心理展现,也有孩子们开心玩耍的音乐体现,表现了新时代儿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而在《喜悦》这部作品中,他使用了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曲调更富于民族风味,给作品增添了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丁善德早年师从外国老师学习钢琴,因此在创作风格上也是受西方的影响,善于使用多样化和弦,看重和声使用效果。丁善德在创作中还十分重视和声方法与五声性曲调风格互相融合的创作手法,在《郊外去》这部曲子中,為了展现儿童快乐的场景,他多处使用了和声,并且还不停地转换,使曲子更加欢快,符合儿童的玩耍场景,这种细致的和声手法。令作品的民族性韵味更加浓郁;在《第二新疆舞曲》的开始,他采用了大、小主和弦并置的复合和弦不断加强,其中还融入了新疆手鼓击打的节奏,一方面烘托出欢快的氛围,另一方面展现出人们豪爽的性格。丁善德在创作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善于使用色彩性和弦,不但可以成功地塑造音乐作品中的人物,还能够使和声结构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丁善德在自己的钢琴作品创作中,把和声语汇作为音乐语言,根据旋律、风格、等方面对和弦的运用灵活多变,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民族的和声风格的孜孜追求。

丁善德在创作中运用调式调性转换的手段非常丰富, 他广泛运用各种音程关系,不仅成功地避免了传统作品的单一,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色彩感,使作品呈现出独有的民族特质。另外,丁善德还善于使用大小调,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这种现象十分多见并产生色彩的鲜明对比,这是他极具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在《钢琴简易练习曲十六首》中的一个片段,一连串大小三和弦的对峙使音响对比色彩更加强烈,增强了五声性语调的趣味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他晚年的创作中。他既能够娴熟地使用色彩性调式,也能够在作品中频繁地进行不留痕迹的转换,在《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的主题片段,他多次转换音列,不但增加了曲调的色彩,还使作品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力。丁善德在创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作品内容,选择不同的作曲技法,但总的创作风格是民族风格。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他开始使用复调技法进行创作,这种技法对于民族音乐作品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他开始把复调技法运用在各类作品中,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也对塑造音乐作品起到关键作用。在《小奏鸣曲》第二乐章呈示段,他采用了二声部的模仿手法,一方面从色彩上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民族性风格,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给观众丰富的感受。

丁善德为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音乐旋律上进行了创新,从而创作出一批带有民族性的音乐作品,对旋律进行对比和补充,体现出中国音乐旋律的民族性特点。比如在《序曲三首》的第一段,对低声部采取特殊的处理,引进了国外的不协和和弦,从而把音乐作品的厚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音乐表现因素之一就是音乐织体,在音乐作品中融入民族性和声和曲调,会使作品的民族性更加突出。而丁善德为了更突出地表现出音乐的民族性,还成功地使用了表现色彩的织体。他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地在民间搜罗创作素材,然后根据不同的素材选择不同的曲调,甚至还在其中加入国外的创作技法,使作品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从而展现出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使音乐作品体现独特的民族魅力。

综上,在丁善德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中利用民族风格与现代精神的协调和融合,使他创作出大批既具中国韵味又具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可以看出,丁善德一方面努力地创新作曲技法,另一方面不断地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不断努力他积极地拓展了我国音乐的词汇。研究丁善德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与现代精神的联系,还有助于学习现当代的钢琴作品,使更多钢琴学习者和工作者能深切地体会中国民族音乐与当代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有所差异的。而丁善德的创作理念也为我国民族音乐的继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民族特色的展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戴鹏海.丁善德及其音乐作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2]钱亦平.丁善德的音乐创作—回忆与分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3]丁善德.作曲技法探索[J].音乐艺术.1986:1-4.

[4]王伟.丁善德钢琴作品的和声语言[J].黄钟,2000(3).

作者简介:高艺(1980—),女,内江师范学院音樂学院副教授。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德育渗透自始至终都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学生道德品格的重要依托,在整个现代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德育渗透为宏观视角,立足于高中阶段的课堂设计,从高中数学入手,分析德育渗透在高中数学中的意义,并列举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渗透;重要意义;方法探究

引言:

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建设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引导,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教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德育教育和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以此来推动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向发展与完善。

一、分析德育渗透在数学课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素质化教育贯彻落实以及高考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同时也需要具备特定的文化内涵,拥有相当程度的实践经验,积累特定的实践内容,以此来推动知识的有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加注重依靠社会实际,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能力。而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去分析客观世界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其次,德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学历上,而是更加强调应聘者的综合能力,注重对应聘者思维和素养的考查。德育教育能够让数学课堂凸显出人文性的特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上的熏陶,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发展能够顺应社会的趋势和主流。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在对现有的数学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教师也在尝试性拓展教学方法和渠道,利用德育教育的相关元素为学生创造更加和谐且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所以他们也逐渐步入思维发展的成熟期,有更加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和探索欲望,对待事物的发展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也会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也就说明,学生的情绪波动也相对较大,他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或许会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德育和数学课堂的结合,可以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内容,并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把算式和量变的规律,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联系和探究,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而且,德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在真正探究数学知识和概念之前,学生往往会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认识基本的规律,所以他们也会认为数学知识是抽象且枯燥的,并且知识也不容易被消化。但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具有明显的美感和艺术性,许多名胜古迹的构造,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所以,在数学课堂实践的时候,为学生介绍一些延展性的知识和内容,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程度。而且,高中数学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几何对称图形,或者是函数的空间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学生也会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其中的魅力。最后,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从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出,编撰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数学发展史有所反应,教师对这一发展脉络进行疏通和讲解,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数学的文化,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思想。

二、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从课本出发,挖掘更加多样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当下的数学教材编写中可以看出,德育教育的内容所占的比重并不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多多花费时间,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和资源,并贯穿到课堂实践中去。教材上所列举的习题或者是例题,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探究章引言和章头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课堂情境,传授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结合教学章节末尾的小资料,或者是“想一想”,“你知道吗”这些延伸内容,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有关知识。例如,在学习与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二面角的概念,并列举出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成的夹角,为学生展示出相应的图片,作出说明,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成果,明确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效和壮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事业,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向往,调动起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其次,教师应当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和德育知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都需要依靠特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特定的基础和技巧。概念和定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总结,也都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所以也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例如,在学习与定积分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从分割开始,直到取最终的极限值,让学生懂得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懂得适度原则,把握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变化的过程。这样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的主要矛盾。

另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或者是让学生用数列求和的方法,来解决分期付款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经验入手,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然后再重复运用到活动中去,反作用于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数学问题,让学生懂得运用正确的论证方法,提高逻辑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求得问题的答案,或者是整理出明确的思路。而这一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洗礼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懂得明辨是非,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坚持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基本原则,引发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纠正学生潜意识里的偏激和从众思想,塑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环境[1]

同时,教师也应当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想。大多数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往往起源于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起源于他们对问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解决之后的快乐和成就感,就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的精神魅力。同理可得,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过于急躁,或者是对一些新颖的题型感到恐惧,那么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引导和辅助,同时也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加强心态和品质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充分把握好出题人的意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2]

最后,教师应当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感,数学语言本身是以符号为主的,所以也具有明显的简洁性,概念,性质,计算公式和定理都能够给人以简洁的美感享受。抽象的知识,也可以带给学生抽象的美感,图像的对称和函数的周期運动,都可以优化学生的视觉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把握好时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深入剖析,用趣味性的语言描述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同时,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行为的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书写的规整和规范,并且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和热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渗透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凸显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教材的深入分析,知识规律的研究,数学内容的利用,意志的训练,美学的欣赏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尊重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基本特点,而且也结合了素质化教育的要求,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吴君彩. 高中数学信息化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 吉林教育, 2019, No.903(06):44-45.

[2]王璐.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研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8):424.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公共部门具有身份上的特殊性和人格上的复杂性,因此设计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公共部门身份上的特殊性和人格上的复杂性交织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现状,笔者提出改善公共部门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和变更社会公众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进行内部根治和外部救治。

[关键词]委托代理;公共部门;激励;构想

[文献标识码]A

王宝成(1977—),男,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阎 颖(1967—),女,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北宜昌 443002)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实现“双赢”的格局。当一个组织内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时,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改善组织管理中的激励规则,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每个雇员在追求自我利益时恰好实现组织的激励目标。

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我国公共部门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展开的。而“雇员普遍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效率低下是我国公共部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笔者将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优化问题纳入委托代理框架下,针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其根源,探讨优化方略。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从制度设计本身的角度考察,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激励标准设定不合理。在形式上规定了以工作绩效作为激励的首要标准,但对于工作绩效指标及其他指标(如学历、资历、职位等)缺乏科学的量化分析,导致在实际操作上缺乏可操作性,以致激励标准的具体指标的权重在现实安排中具有很大的弹性,在具体激励考核时弱化绩效指标、强化其他指标,从而导致工作绩效高的得不到与工作绩效相当的激励甚至根本得不到激励,使尽职敬业的职员产生悲观预期,导致激励失效。同时,我国公共部门的激励标准大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加以设定,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共部门内部的同类部门激励标准不统一,具体激励活动安排就可能不公平,同类部门比较也可能产生悲观预期,导致激励失效。

第二,激励手段选择不恰当。长期以来,我国公共部门过于强调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到目前为止,我国公共部门仍然偏重于精神激励而相对忽视物质激励,使得公共部门及其内部职员虚幻的利益得到的较多、实质的利益得到的较少,实质的利益与虚幻的利益不对称,导致激励失效。具体方法方面,我国公共部门的激励方法单调、老套、僵化,不能适应公共部门激励需要。在具体的激励活动中,往往不是从公共部门及其内部职员的多样性需求出发选择具体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方法,而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方案进行激励活动,事实上,公共部门及其内部职员的需要是非常复杂的,单调、老套、僵化的方法不能适应公共部门激励的需要。

第三,激励程序安排不科学。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公共部门激励的实施在行动上迟缓,在程序上过于简化甚至违背科学的程序。在行动上迟缓表现为把握不住激励的时机,在程序上过于简化表现为考核过于简单、缺少反馈环节,违背科学的程序主要表现为不遵循激励的基本规律而主观随意激励。

从激励机制运行效果的角度来考察,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不高。例如,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之中,一些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差,怕负责任,不负责任,拖拉延误,人浮于事;一些领导瞎指挥;一些部门推诿扯皮,相互掣肘。

第二,公共部门内部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在内部管理上管理不得力,以致出现下列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文山会海”,手续繁琐;行政开支大搞铺张浪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不惜花巨资进行昂贵的办公大楼兴建、办公室装修,不惜工本进行宣传报道,要求增加下属人数,这些现象在我国公共部门内部管理上比较普遍。

二、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公共部门及其内部公职人员的人格特性是决定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设计及其运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我国是公共部门及其内部公职人员存在“利己主义”的人格特性。一旦这种“利己主义”人格特性与其身份、地位组合起来,就会导致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设计困难、激励机制运行失效。

其次,我国公共部门身份上的特性是影响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设计及其运行的重要因素。公共部门身份的复杂性,使得我国公共部门在地位上十分特殊,而公共部门在地位上具有的特殊性又直接导致了公共部门在激励机制运行中处于强势地位,使得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公共部门,这样也就增加了激励机制设计的难度。

此外,我国公共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导致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设计困难、运行失效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我国公共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我国公共部门的特性、我国公共部门所要解决的激励问题的特性、我国公共部门用来解决激励问题的手段的特性,它是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设计、运行所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事实上,我国公共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公共部门的人格特性形成具有异常重要影响作用。我国公共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了公共部门的角色,进而决定了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决定了公共部门所处的地位。正是由于公共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界定了公共部门的角色,使其拥有了相应的身份和地位,这种身份和地位的复杂性程度就决定了公共部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性程度,决定了委托—代理的权责利关系就不可能像市场机制领域那样划分得清清楚楚。如果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责利划分不清,就无法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使设计出一套激励机制也必然在运行中失效。

三、对策探讨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在既定产权结构安排所订立的契约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既定的产权结构安排决定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订立的契约的完备性程度,这种完备性程度直接决定了委托—代理关系的具体状况。基于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现状,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由公共部门身份上的特殊性和人格上的复杂性交织带来的负面效应,保证公共部门委托代理契约的完备性。为此,笔者提出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进行内部根治和外部救治相结合的优化策略,全面优化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

(一)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进行内部根治的构想

结合我国公共部门内部存在的激励问题的突出特点,笔者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关于分析激励问题的几个基本结论认为,要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进行内部根治,关键在于改善公共部门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关注激励标准问题,深化对激励标准的各个指标的研究,强调激励标准选择的“结果导向”。

委托—代理理论关于解决激励问题的几个基本结论表明,基于结果寻找激励方法可能比基于行为寻找激励方法更有效。传统的公共部门激励控制强调过程取向,注重过程控制,激励标准大多为定性标准且不统一,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此,在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具体标准的选择上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具体标准的选择上,强调以“结果为本”和注重绩效作为优化设计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激励标准的基石,强调以工作绩效作为首选标准、首要标准,弱化其它标准。二是在具体标准的运用上,合理安排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确立一套具有明确而具体的产出和结果要求(绩效基线、项目目标等等)、灵活而完整的结果评价体系。

第二,加大对我国公共部门可能拥有的激励手段的研究力度,努力开发新的激励手段,科学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手段是联结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桥梁和纽带,激励手段的合理运用是有效解决存在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激励问题的关键。代理人所受到的激励程度与委托人给予其需要的满足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公共部门及其内部公职人员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态发展变化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公共部门及其内部公职人员的需要特性出发,加大对我国公共部门可能拥有的激励手段的研究,努力开发新的激励手段,科学地运用激励手段,从而优化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

第三,加大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制度化建设的力度,建构具体的激励制度,规范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促成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正相关。

委托—代理理论表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可能存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笔者称这种不一致为无相关或负相关),这种无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可能使得拥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采取败德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制度是委托人防范代理人的败德行为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制度可以为个人或组织提供一种持续而有效的激励” [1](P33),“制度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的激励结构”[1](P60)。因此,委托人可以借助制度建构来规范和限制代理人的行为,促成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利益正相关。

针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优化设计必须加大以下两种制度研究开发力度:

第一,在公共部门内部建立劳动用工解聘制度,改善委托—代理关系。

目前,绝大多数公共部门没有建立劳动用工解聘制度,绝大多数公共部门在雇佣关系上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解聘制度,对于大多数公职人员基本上实行终身雇佣制,这就意味着对我国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约束降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导致公共部门公职人员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目标、利益相关性很差,社会公众对于公职人员的行为很难限制,主管部门对于公职人员的行为很难规范。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公共部门内部建立劳动用工解聘制度。

具体做法:可以是公共部门与雇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把雇员的效用函数与雇员的工作绩效结合起来,采取强激励;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地度量和直接监督雇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制度;创立一个雇员的内部劳务市场,存在潜在雇员的竞争。

第二,在公共部门内部建立敬业激励相容的激励考核制度。

在我国公共部门目前的激励考核制度中,在激励的考核中按照多元指标排序,而对各个指标又缺乏定量化额定,结果导致排序的不合理,从而导致有的雇员敬业而得不到相应的激励产生悲观预期,丧失敬业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公共部门中建立敬业激励相容的激励考核制度。

具体做法可以是加大对多元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定量化分析的力度,努力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公正的、合理的相对业绩评估体系。[2](P411)

以上两种具体的制度安排必须以“结果预算”为前提。“结果预算”是以明确的绩效标准为前提,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绩效,“结果预算”是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下明晰公共部门(包括官员)责任“底线”的一种管理方式。“结果预算”本质上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资源利用和管理者个人责任为特点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一种合理化的内部管理方式。“结果预算”的优势在于把制定计划和项目实施连为一体,从而弥补了管理环节中的漏洞。[3]

(二)对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进行外部救治的构想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部门扮演垄断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的角色,这类似于一种“双边垄断”[4]。在这种“双边垄断”中,委托—代理的权责利关系就不可能像市场机制领域那样划分得清清楚楚,在社会公众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呈现畸形状态——作为出资者的社会公众处于弱势地位,作为代理人的公共部门则处于强势地位,社会公众无法对公共部门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种畸形委托—代理关系中,社会公众作为委托人要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非常艰难,公共部门要谋取私利则易如反掌。改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实践不仅很困难,而且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衡量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对于存在于社会公众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畸形委托—代理关系,我们只能采取变更的外部救治策略。

变更委托代理关系关键在于转变公共部门角色,必须重新界定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社会、公众等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变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垄断地位为主导地位,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提供领域,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降低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运行的成本,提高公共部门激励机制运行的收效。

具体做法可以如下:第一,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进行市场化改革,利用市场力量,如利用私营机构、社区等主体来执行公共服务项目或者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并利用市场竞争产生的压力,促使公共服务提供主体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主要做法是通过订立政府合同、特许经营、发放补贴、出售资产、进行管制等形式,将原来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委托、承包给私营部门、社区等去生产、经营,但公共部门的角色并未因此消失,公共部门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提供财政拨款、监督服务项目运行实施等间接运作方式,主导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准市场化”,提高公共服务输出效率。

第二,建立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公共部门在与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关系上,并非都是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在许多情况下,更适合选择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有以下两种形式:其一,公共部门提供资助,其他社会组织办事,其基本模式是公共部门提供一定的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的方式,协助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项目;其二,公共部门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彼此互相监督,从而起到互相监督、保证公共服务提供质量。一方面,公共部门通过注册登记、审查资格、制定服务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等方式,来督促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规范、高效的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其他社会组织可以以组织化的形式与公共部门进行意见交换,对公共部门(包括官员)的失职或者不当行为进行更加有力的监督。[5](P253)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李和中.比较公务员制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王小龙.我国公共部门的劳动契约和敬业激励——一个存在委托人道德风险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0,(11).

[4]吴俊培.公共部门效率机制构建研究[J].财政研究,1998,(2).

[5]沈荣华.政府机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莉 茹】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德育教育渗透是否有效的重要评价。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发现,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脱离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存在很多制约学生德育发展的弊端,一些教师对德育教育有偏向的认知,以为德育工作应集中在思想品德课程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更谈不上以生为本。文章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神渗透如何以生为本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以生为本

一、以生为本的相关概述

以生为本的教育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多为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历史教学的德育教育当中,就是倡导让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在提升历史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和个人修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以生为本的初中历史德育教育中,需要将学生的综合素养目标与历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但是在当前历史教育中,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历史教材中应有的德育育人功能。德育教育强化的是学生的德育修养,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如果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设定在完成教学任务当中,那将脱离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以生为本的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探究

(一)强化渗透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缺乏针对性,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改变思想状态,进而将内化的知识外化与行为当中[1]。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方式。例如在讲解到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汪精卫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投降日本等事件中,借助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借助影视作品去丰富和补充课本资料,以培养和增强学生民族自信、自尊以及自豪感为目标,学生明白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应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另外为了落实生本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完之后,又针对性的选择重点人物,让学生对这些人物编写一个小传,去提高学生学科的能力水平,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求异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历史学系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去撰写重要历史人物小传,不仅能强化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同时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历史学系的积极性和创新都有很大帮助。

(二)明确德育渗透的目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教师应真确认识德育渗透的目标,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创建多元化方式强化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性[2]。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完成历史课程中德育渗透的过程。在德育渗透目标的指导下,保证德育内容的时效性。

比如在讲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知识时,学生处在衣食无忧的当下,很可能无法理解当时粮食不够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使学生同化。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给学生娓娓道来,最后询问学生,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的三十年代,中国人口将会达到16亿。这么多人怎么生存?该如何拯救因此而引发的粮食危机?’通过这个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结合当前衣食无忧的现状明白粮食危机已经解除,然后在询问学生‘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怎么做?袁隆平使如何做的?他是怎样成功的?’通过连续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目的。

(三)德育教育应接轨学生生活实际

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轨,使提高德育渗透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现象产生思想上的共鸣[3]。当前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将生活中的實例导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将得到的思想内容转化成自身的品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片,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渠道搜集史料信息,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记住这些耻辱,强化学生爱国思想和为中国更加繁荣去努力拼搏的意志。那些历史资料是都生活的记录和写照,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就能潜移默化的完成渗透的过程。

又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将毛泽东的故事贯穿其中,利用毛泽东这位学生都熟知的历史伟人,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教师可以利用口头讲授的方式、记录片的方式或者影视资料的方式等,让学生去了解毛泽东的一生,去发现毛泽东的人生观是如何建立的,当他遇到困难挫折时是如何做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又是如何做的等等。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后又该怎么样做等等。

总结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中各个学科都必须遵守的教育原则。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是要正确认识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内涵,立足于当前德育教育的现状,强化教育的质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其更具针对性,进而保证渗透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磊.德育教育以生为本的体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84.

[2]刘宝龙.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8,9(03):80-81.

[3]张荣.生本教育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策探讨[J].名师在线,2018(29):11-12.

上一篇:交际语言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