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防控范文

2023-09-18

网络舆情防控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大学生骨干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一部分。总结了大学生骨干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大学生骨干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分析了大学生骨干舆情监测与预测、建言、舆情向导、舆情知识库构建的四种作用。认为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高校应着力发掘大学生骨干舆情引导的潜力。这有助于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骨干;网络舆情;舆情引导;作用机制;高校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网民规模正逐年扩大,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为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1]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种,其正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情引导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一部分。作为高校教育者、管理者与广大学生的中介桥梁,大学生骨干可以成为舆情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在高校舆情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1.国内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群体特征、涉及内容、成因与现状、管理对策等方面。[2]周建胜等人在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后,提出了新闻发布、论坛、队伍、预警、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3]

在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有学者提出在队伍建设时吸纳优秀大学生骨干加入。游佳琳等人在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长效机制时,提出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将学生骨干培养成为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以引导舆情走向。[4]王海建在讨论高校网络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时也提到了学生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5]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全面深入地探索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

2.国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现状

国外舆情研究始于19世纪,主要是西方的民意研究。而高校舆情管理作为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始于20世纪60年代。[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网络舆情引起了政府的重视,高校网络舆情也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主要关注技术与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表现为:立法规范舆情内容、鼓励网络媒体与用户自律、技术手段控制和过滤、增强网络使用人的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骨干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1.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骨干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7]而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8]在高校网络舆情中,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会成为舆情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舆情引导工作中,大学生骨干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大学生骨干根据其来源分为“线上”骨干和“线下”骨干。“线上”学生骨干来自网络,是学校官方网站、校园论坛或者班级网络平台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号召力的网络“意见领袖”。他们主要通过论坛帖子、博文、评论等来表达学生观点,成为一大批学生信服并追随的对象。[5]“线下”学生骨干是传统的学生干部,包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校院级学生组织社团干部、宿舍长、辅导员助理等。[9]其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以有效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和困难

(1)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指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广泛了解大学生舆情现状及成因、动态和趋势,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大学生群体整体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等趋于理性并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10]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来说,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性且全面地思考社会或校园问题,做到不盲从,不随波逐流,有助于学生心智健康发展;其次,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有助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维护学生与校园安全,避免消极、非主流的思想侵害学生,破坏校园和谐;最后,及时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消除不和谐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困难。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但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一是高校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导致舆情引导困难。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泛,并且其突发性强,传播迅速。高校管理者往往很难预测、监控舆情的发展,即便深入了解掌握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具体内容,也经常是为时已晚,其已经形成溃堤之势。只有在高校网络舆情形成之前,高校管理者及时感知,才有助于后期舆情的引导。

二是舆情主体的特点导致舆情引导困难。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相对于普通人群其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生活空间较为集中,群体的价值观相似,同时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因此大学生群体是积极的舆情传播者,任何言论都极易被发展为舆情。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经历,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且从众心理严重,极易被别有居心者利用,从而导致舆情往负面、消极的方向发展。

三是舆情管理技术不成熟导致舆情引导困难。虽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网络舆情参与的匿名性使得管理者不能准确确定舆情的来源;网络及其应用的复杂性使得对网络舆情的信息挖掘不易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是从海量、交互、动态的网络信息中及时识别、发现舆情。它既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密切相关,也与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技术相联系,其受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11]目前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在内容挖掘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机制

虽然形成高校网络舆情需要大量的参与者,但根据中国舆情网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校园BBS论坛上的活动中,那些“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学生人数要远远低于“只浏览文章”的学生人数。换句话说,其实在校园网络论坛中,大部分学生并不参与讨论,高校的网络舆情一般是由少数人引起的,而这些人一般都是“意见领袖”。[8]因此可以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大学生骨干为主体,以少数带动多数的方式来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往正确方向发展。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根本上属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范畴,其核心是高校师生价值体系建设。大学生骨干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核心是促进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清理纷繁复杂的网络言论中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论,或者将这部分负面言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防止高校网络舆情激化、歪曲、失控。

1.大学生骨干参与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建设

大学生骨干参与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建设示意图如图1所示。大学生骨干参与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建设主要涉及高校两大机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与高校大学生骨干管理机构。

高校舆情管理机构主要为学生建立利益诉求渠道,并为大学生骨干提供与普通学生的交互机制和工作平台基础。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之一是大学生表达自身利益诉求途径不畅通,因此,高校舆情管理机构通过设置学生利益诉求渠道,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同时,这也为大学生骨干收集学生意愿、发现和预测校园网络舆情提供途径;交互机制的构建便于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高校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为大学生骨干第一时间处理突发舆情提供保证;高校网络舆情一般发生于校园内的论坛、社交网络等网络平台,这是大学生骨干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高校舆情管理机构为大学生骨干提供了相关工作网站、网络舆情检测软件、即时通讯系统等硬件及软件保障。

高校大学生骨干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大学生骨干。高校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骨干必须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分类及成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思维上跳出狭隘的认知,并适时把网络舆情与自身的政治敏感度、法律意识、主人翁意识紧密联系起来。除负责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之外,学生骨干管理机构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和考核机制,激励和约束大学生骨干,以保证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引导作用。

2.大学生骨干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

(1)舆情监测与预测作用。大学生骨干来自于大学生群体,其独特的身份有助于高校学生舆情的捕捉与预测,使舆情监测更具真实性,舆情预测更具准确性。大学生骨干通过线上活动,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网络调查、Web信息采集等技术,从人人网、朋友网、校园论坛、校园官方网页、博客、即时通讯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搜集网络舆情信息,并协助校园网络系统的维护、网络安全及保密管理等工作;通过线下与学生群体互动交流,充分掌握学生动态,真切了解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分析、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向学校舆情管理部门汇报。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密切配合,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方面铺设了一张信息捕捉网,一旦发现可能形成网络舆情的网络信息,便可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2)建言作用。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的一份子,较之高校管理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和领悟学生的需求。大学生骨干通过学生访谈、学生舆情问卷调查、以舆情为主题的辩论赛、学生意见听证会等方式搜集学生意见,同时让学生群体及时了解到舆情动态及学校的相关政策。在对校园网络舆情总结、归纳、修正之后向学校舆情主管部门汇报,同时以学生利益需求表达者和学校舆情管理参与者的视角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这样不仅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同时也对舆情进行了深刻剖析,调动学生群体全面、理性地认识网络舆情。

(3)舆情导向作用。大学生骨干在感知舆情动态后,及时修正舆情中不正确的价值观,摒除阻碍主流思想发展的因素。从校园论坛、学校官网、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三种不同的网络平台来看大学生骨干的舆情导向作用:在校园论坛上,大学生骨干通过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主动提出正面的网络议题,积极发表客观的评论,转载分享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跟随;在学校官网上,学校给予大学生骨干一定的管理权限,作为学生新闻发言人发布学校相关政策信息,减少学生对学校的“自觉对立”;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不同于非官方的论坛和官方的学校网站,大学生骨干通过转发学校政策信息、社会或校园的讨论热点,并对此发表评议,引起学生群体关注、讨论,甚至发起线下活动,扩大主流思想的影响。

(4)舆情引导知识库的构建作用。大学生骨干在校园网络舆情演化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作用。在校园网络舆情的产生时期,大学生骨干主要起到舆情监测与预测作用;在舆情的成长期,主要起到建言与导向作用;而在舆情的消退期,主要起到舆情引导知识库构建的作用。部分舆情在消退期可能衍生出新的舆情,大学生骨干在新的舆情生命周期中起到同样的作用。

四、总结

总之,无论是从大学生骨干独特的身份,还是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或是从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发展的特点来说,大学生骨干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中,高校应重视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充分挖掘大学生骨干在网络舆情处理工作中的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2]钟涨宝,聂建亮.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管理,2011(5):68-71.

[3]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71-74.

[4]游佳琳,唐华,顾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2):11-13,21.

[5]王海建.高校网络学生干部培养研究[J].教育探究,2011,(3):68-71.

[6]边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7]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79-82.

[8]章忠平,陈焱,曾萍,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策略性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6):21-23.

[9]肖辉.高校学生骨干作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135-136.

[10]周礼春.高校校园网宣传中的舆情引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1):49-50.

[11]陈忆金,曹树金,陈少驰,等.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1,(6):41-49.

(责任编辑:孙晴)

网络舆情防控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微时代”到来,各式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载体,对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其校园舆情呈现方式也更加网络化,学生网络舆情表现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校园新媒体发展也使得学生更加突出自己主体意识,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学生之间交流更加社会化,主人翁意识更加明显。因此,立足于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学生校园舆情引导新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向。

【关键词】微时代;舆情引导;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207-01

一、“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在舆情引导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认识判断能力

舆情引导首先要注重认识主体主观判断能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冲击并丰富着日益翻新多元结构社会形态。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意识、对先进科技最为敏锐一代,他们具备运用网络信息能力。然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世界监管约束机制不够灵敏有效,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虽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受自身阅历局限,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且做事易冲动,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们网络世界认知能力,防范各种激进思潮侵入,识别网络陷阱,从而将网络负面影响侵害风险降到最低。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舆情

网络舆情关系高校每位学生,对于管理决策者而言,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实现,因此舆情引导需要学校党委、学生广泛参与,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联动,充分利用并发挥现有资源作用,调动各部门协同作战②。在加强对学生教育同时,要走进学生群体中去,深入了解政治、社会尤其对心理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影响,并引导学生向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高高职学校学生责任感。

(三)促进舆情良性运行

促进高职院校舆情的良性运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从学生利益出发,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学生虽在学习上主动性不够,但是他们对校园事务和社会事件参与意识强,领悟力高,因此学校决策者们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学生主动拉入校园民意民测中,促进学生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尊严和个性发展两者实现。校园舆情良性互动也体现了中共中央以人为本理念。

二、“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建设与发展方向

(一)健全舆情工作机制,稳固校园新媒体建设基础

稳定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新媒体建设基本保障,要求高校管理人员首先要健全舆情工作监管机制。现如今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出信息量大、内容复杂特点,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信息动态和变化趋向,追踪这些信息来源。对外来网站以及任意散布网络谣言个人博客、微博进行堵截或禁止。其次健全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高校应指定行之有效应急预案,设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指挥下各部门职责分工,从而建立联动有效应急体系。在突发性事件爆发时,比如在今年年初爆发全球网络勒索软件,舆情工作小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定应对措施,控制危机发展态势,同时在危机化解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新网络危机事件发生做准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新媒体工作内涵

为了使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能够在学生群体中顺利开展,高校应建立由校党委领导班子为总指挥,各分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在校党委集体领导下,学校宣传、文化、信息等部门成立舆情领导小组,常用办公机构可设在宣传部门或网络信息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来开展日常工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充分组织保证③。高校信息部门负责网络信息筛查,安全文化部门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将舆论文化向健康积极方向引导,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其中也包括网络生活。比如学生群体中热门跟帖,以及对新闻事件态度等。安保部门负责在必要时出动人力物力对相关事件进行制止,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各部门职责所有不同,但是需要部门共同协作,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网络舆情环境。

(三)立足新媒体特色,合理选用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应紧跟校园文化数字化步伐,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软件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并及时更新发布新图书、微课教学等相关信息与视频,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高校教师也要应相应数字化需求,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交流软件,与学生加强线上沟通与交流,不断完善自身课堂教学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可与数字化结合,开展诸如拍客大赛、PPT创作大赛、网络文化节等活动。

教育本质是人主体性发展,教育能够唤醒人主体意识,提升人主体能力,决定着人主体性发展方向,使其向着积极、向上方向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自己认知能力、辨析能力以及主体能力;在探究知?R过程中,利用院校所提供学术研究场所激发自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热情,增强自己创造性和创新性,始终保持青年人所特有活跃思维和无限热情。

注释:

①崔智慧,莫丽娜.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强化措施探究[J].职业技术,2017,16(05):49-50.

②张君第.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09):61-62.

网络舆情防控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微时代”到来,各式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载体,对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其校园舆情呈现方式也更加网络化,学生网络舆情表现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校园新媒体发展也使得学生更加突出自己主体意识,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学生之间交流更加社会化,主人翁意识更加明显。因此,立足于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学生校园舆情引导新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向。

【关键词】微时代;舆情引导;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207-01

一、“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在舆情引导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认识判断能力

舆情引导首先要注重认识主体主观判断能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冲击并丰富着日益翻新多元结构社会形态。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意识、对先进科技最为敏锐一代,他们具备运用网络信息能力。然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世界监管约束机制不够灵敏有效,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虽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受自身阅历局限,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且做事易冲动,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们网络世界认知能力,防范各种激进思潮侵入,识别网络陷阱,从而将网络负面影响侵害风险降到最低。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舆情

网络舆情关系高校每位学生,对于管理决策者而言,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实现,因此舆情引导需要学校党委、学生广泛参与,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联动,充分利用并发挥现有资源作用,调动各部门协同作战②。在加强对学生教育同时,要走进学生群体中去,深入了解政治、社会尤其对心理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影响,并引导学生向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高高职学校学生责任感。

(三)促进舆情良性运行

促进高职院校舆情的良性运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从学生利益出发,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学生虽在学习上主动性不够,但是他们对校园事务和社会事件参与意识强,领悟力高,因此学校决策者们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学生主动拉入校园民意民测中,促进学生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尊严和个性发展两者实现。校园舆情良性互动也体现了中共中央以人为本理念。

二、“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建设与发展方向

(一)健全舆情工作机制,稳固校园新媒体建设基础

稳定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新媒体建设基本保障,要求高校管理人员首先要健全舆情工作监管机制。现如今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出信息量大、内容复杂特点,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信息动态和变化趋向,追踪这些信息来源。对外来网站以及任意散布网络谣言个人博客、微博进行堵截或禁止。其次健全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高校应指定行之有效应急预案,设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指挥下各部门职责分工,从而建立联动有效应急体系。在突发性事件爆发时,比如在今年年初爆发全球网络勒索软件,舆情工作小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定应对措施,控制危机发展态势,同时在危机化解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新网络危机事件发生做准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新媒体工作内涵

为了使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能够在学生群体中顺利开展,高校应建立由校党委领导班子为总指挥,各分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在校党委集体领导下,学校宣传、文化、信息等部门成立舆情领导小组,常用办公机构可设在宣传部门或网络信息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来开展日常工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充分组织保证③。高校信息部门负责网络信息筛查,安全文化部门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将舆论文化向健康积极方向引导,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其中也包括网络生活。比如学生群体中热门跟帖,以及对新闻事件态度等。安保部门负责在必要时出动人力物力对相关事件进行制止,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各部门职责所有不同,但是需要部门共同协作,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网络舆情环境。

(三)立足新媒体特色,合理选用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应紧跟校园文化数字化步伐,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软件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并及时更新发布新图书、微课教学等相关信息与视频,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高校教师也要应相应数字化需求,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交流软件,与学生加强线上沟通与交流,不断完善自身课堂教学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可与数字化结合,开展诸如拍客大赛、PPT创作大赛、网络文化节等活动。

教育本质是人主体性发展,教育能够唤醒人主体意识,提升人主体能力,决定着人主体性发展方向,使其向着积极、向上方向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自己认知能力、辨析能力以及主体能力;在探究知?R过程中,利用院校所提供学术研究场所激发自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热情,增强自己创造性和创新性,始终保持青年人所特有活跃思维和无限热情。

注释:

①崔智慧,莫丽娜.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强化措施探究[J].职业技术,2017,16(05):49-50.

②张君第.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09):61-62.

网络舆情防控范文第4篇

李永刚认为,从舆情服务所反馈的信息看,各企事业机构对舆情咨询服务的理解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舆情信息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管理”、“情报意识”、“科学决策”和“战略致胜”。一般情况来讲,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信息的理解仅处于前两个层次(“信息管理”和“情报意识”),有的甚至连“信息管理”都还谈不上。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做的很大,但从信息理解的角度看,整体上都还只是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具体地说,舆情监测作用主要是提供决策依据、收集竞争对手情报、评估公关整体表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危机预警等。

结合关键点传媒多年来在网络舆情监测到产品和服务的经验,他大致分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报告、舆情顾问咨询及危机公关培训三个方面来谈网络舆情监测。

一、舆情监测系统

关键点传媒舆情监测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能同时对数十万个综合门户、博客平台、微博平台、论坛社区、行业门户、地方站点、贴吧、股吧、空间等在内的中英文站点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拥有数字平媒挖掘技术,做到舆情监测的全网覆盖。同时辅以专业舆情分析人员的信息干预,能迅速监测并分析出网络、报刊和电视新闻等媒介中的重要信息,及时向客户提供服务。

二、 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舆情监测报告根据不同多的分类方法可有多种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常规舆情监测报告和专项舆情监测报告。按时间分为即时预警报告、日信息梳理报告、周度信息研判报告、月度舆情分析报告等。

与此同时,他重点指出,除了常规地进行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外,关键点传媒加强网络舆情危机顾问咨询以及危机公关培训方面的研究与投入。

舆情监测的作用之一在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负面危机的应对。大多情况下,并非仅仅为第一时间负面信息的知晓,目的在于维护与修复。由于舆情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事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关键点集团在多年的危机公关中形成了科学的危机应对理论和完善的应对体系,在危机应对、媒体管理、信息传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顾问咨询服务,服务方面包括,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危机管理培训等。

关键点传媒董事长游昌乔同时也是著名的品牌传播专家、公关顾问专家、危机管理专家,他创导了“危机公关5S原则”、“公关传播5B原则”、“新闻发言人5度原则”、“危机管理体系6C原

则”,并带领团队推出建立“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体系的方法、原则及模块”,这一系列理论对于政府、企业等传播与制度管理实践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最后,李永刚先生建议,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需要做好两点:第

一、不断深化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是信息采取的最基本工作,是做好舆情监测和分析的前提。第

网络舆情防控范文第5篇

第一条 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管理,小组成员张晋源、郑丹由组成,主要负责我镇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

第二条 网络舆情监控员及管理员职责

一、工作范围

(1)监控与政府相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贴吧。 (2)辅助宣传部开展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控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客观公正,确保网络舆论监控的准确性。

(2)做好网络监控工作。监控、管理、影响较大的网页、论坛和贴吧,并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网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镇相关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党委宣传部汇报。同时,利用值班时间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关于我镇正面消息,加强我镇宣传。对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确保严密监控涉及我镇的网络舆情,进行解惑答疑,做到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置及时。

(3)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利我镇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做好仔细认真的电子档保存工作。

(4)认真编写《舆情汇报》。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根据舆情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关注程度等进行初步研究、讨论,对政治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 每月定期完成《网络舆情汇报》对当月的网络舆情及监控结果等进行总结。

(5)做好收发工作。在网宣QQ群中、及时查看信息,做到及时、准确、负责。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凡在与我镇相关的论坛、贴吧、BBS等专门针对我镇网络服务系统发生有关的舆情,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经研究可直接进行引导或删除有害信息的操作。若无监控权限,可及时联系相关论坛、贴吧、BBS等的管理员协助。

第四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重点针对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镇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五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人员组成

(一)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江杰领导;

(二)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成员选调生、村官组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按照个人安排值班时间。值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玩忽职守;

(二)例会制度。网络监控小组每双周召开例会,对过去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部署近期工作;

(三)报告制度。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关于我镇较重大舆情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

(四)请假制度。因故不能值班或例会等活动的网络监控小组成员应提前至少一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缺勤;

网络舆情防控范文第6篇

第一,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做到有备无患。县纪委安排专人做好网络舆论监控工作,定时浏览网站、贴吧、微博信息,及时摸清舆论热点主题,出现频率,发酵特点,从而找出规律性问题。针对网上出现的热点问题,都是先有突发事件发生,然后才有网络的放大和二次传播问题,我们积极健全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掌握舆论导向,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第二,重视对网络舆论的预警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网上舆论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评估、判断,按要求及时写好预评预判,并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应对准备。

第三,重视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做到应付有方。为应对网上舆论演变为现实的危机事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周密的应对预案,及时和有关部门做好信息联动、信息共享,并要求做好相互配合,共同商议,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潜在的危机,防止事态扩大。

上一篇:班主任管理理念范文下一篇:学生团员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