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

2024-03-11

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依靠教师管理学校是古今中外一条最基本的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尊重、信任、关怀、激励教师,以教师为本,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学校工作要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教师 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落实以教师为本,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正确的办学办校理念,要注意营造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环境和氛围:然后,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真正体现和落实以教师为本。

一、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在其中体现并突出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共同创造并逐渐形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行动结果,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及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一所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如蔡元培先生办北大时,提出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为了这一理想和目标,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师资选拔标准、课程体系,形成了相应的师生关系、讲课方式等,总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精神。以后,北大经历了许多历史性变迁,但始终以一贯之,还是北大。可以说,正是这种文化精神,才造就了今天的北大。可见,学校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推动力。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因此,怎样营造自己的学校文化,是一个具有教育家风范的学校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充分运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其实质在于把工作要求与员工需要联系起来,使之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工作要求被员工认同和接受,并转化为员工的需要,推动员工为此而努力。可见,管理中运用激励手段的目的主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同需要满足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需要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教师的需要可分为五个方面: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提高社会政治地位的需要、个人才能、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需要、业务进修和深造的需要、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对于具有一定成熟程度的教师来说,其需要的特点又突出体现在:精神文化需要的优先性、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自尊和荣誉需要的迫切性等。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的责任就是要切实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状况,通过不断满足教师的各种层次需要,激励他们创造性地努力工作,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理念下教师管理的一个本质特征。

三、实行民主管理,培养教师自觉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学校民主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为教师既是学校的被管理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能否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使教师在管理他人和接受管理这两者上实现内化为自主行为的双赢,是一所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因此,学校实行民主管理过程中,要切实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在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工作、满足教师合理需要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结合,全面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长足发展。

四、科学、动态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当今,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评价改革的同时,对教师评价的改革也正成为教育界新的关注点。我们己经认识到,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以人为木理念的学校教师管理研究师划分等级,也不仅是为了找出教师的优点和不足,而是为了学校工作的改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生更好的成长。因此,教师的评价改革应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评价的负面效应,使教师评价的功能直指教师本身的成长。有关权威提出,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并对这一新型的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设计,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等几个方面。在评价方法上也明确提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这为我们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其中,动态教师评价就是一种最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师评价模式。

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并对这一新型的评价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设计,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等几个方面。在评价方法上也明确提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这为我们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其中,动态教师评价就是一种最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师评价模式。

动态教师评价是指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通过多方面力量的评价,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和进行自身修养的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①动态教师评价有以下特点:它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更关注教师的学习能力和人格魅力;它主张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它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主客体间的互动反馈,重视评价后的改进,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它主张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的整合即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多层互评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教师评价体系;等等。实施动态评价,可以成功化解经验型教师与反思型、专家型教师之间若有若无、可厚可薄的冰层,使教师感受并辨别缓慢、渐进的变化,通过日常动态的修炼,加快实现其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办好学校,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毋须说明的道理。可见,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样,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教师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能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成熟,教师业务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提高;从教师职责的角度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师完成自己的职责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职责,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从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形成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无疑,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是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密切关系,更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依据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原则,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学校要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有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既要考虑学校教学的需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狠抓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强调他们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使用,以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更要看到长远的需要,从长远考虑,支持和鼓励教师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为学校及其教师个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考虑到广大学校教师实际工作的特点,在其培养和提高中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的关系,以在职为主;二是业余培训与正规培训的关系,以业余为主;三是专业知识培训与综合知识培训的关系,以专业知识为主;四是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工作能力培训的关系,以二者结合、不断提高统一水准为宗旨。

六、维护教师的正当、合法权益

目前,学校教师的正当、合法权益普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未被予以关注,超时劳动得不到合法的报酬,法定的工资被人为地改变等。学校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教育教学任务普遍过于繁重,工作压力过大,体力严重透支,同时健身活动又少,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而至今为止,许多教师即使参加工作几十年,快到退休的年龄了,还一直没有享受过体检的待遇。根据《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更何况从学生的健康出发,要求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教师必须是身体健康的,不允许与学生经常近距离接触的教师患有各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而不自知以至最后害人害己。因此,不论是从教师个人的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都要认真关注教师的健康状况,定期组织他们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理。笔者认为,每两年至少要给教师作一次全面体检。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以人为本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的理由,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原则。教师作为学校中同时兼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色的人,决定了它在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殊的作用。而以教师为本就是学校管理者要在发挥教师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作用的同时,也要关心、尊重教师,使学校充满人文精神,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实现教师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教育也是社会的问题,需要广大的人文关怀,它的發展,仰仗公众的热情,更需要理性和智慧的思考。同样道理,要从根本上落实以教师为本,仅有学校管理者到位的认识和理念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求社会、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其中尤其是他们对学校及其教师工作、质量的认识和评价显得至为重要。

参考文献:

①文晓璋.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以人为本[J]. 教育与职业, 2006/26

②倪胜利.回归教育之道[J].中国教育学刊,2006/09

③陈明.以人为本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J].内江科技,2006/07

④杨超.教育以人为本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6/03□

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这次活动,再次印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戴汝潜、张芄先生在《实用教学新法》一书中对这句话做过这样的诠释:“如果榜样自身就是‘理论的升华和升华的理论’,榜样的力量便远远超出实践价值的力量;如果榜样的群体本身就构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榜样的力量将会越过时代价值而获得永恒。”参赛的音乐教学课例,是不是个个够“榜样”的高度,并不是我们的着眼点,但是这些课例,个个都有闪光点,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次活动的榜样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了音乐优秀课例的导向性

这次参评的音乐教学课例,是实施音乐新课程的产物,直接反映了国内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这些课例来自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并经过了教学实践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最优化的音乐教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成就,体现了新课程所需要的新教学观念,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透视这些音乐教学课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新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1. 走向学生发展本位。“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这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旨。为此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就要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例如:深圳翠竹小学叶梅执教的《国旗国旗真美丽》,学生们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歌颂祖国和国旗的歌曲,进行与课题相关的创编与活动等。教师以“亲亲妈妈—亲亲老师—亲亲国旗”为突破口,最终学生在歌声中表达出对祖国、对国旗赞美和喜爱之情,无不令在场听课教师动容。

2. 走向大众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总目标,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从中受益,提高素养,甚至影响终生。

这次有一位来自东北吉林的朝鲜族教师崔京松,还有一位新疆女教师玛依拉·买买提,他们的课朴实无华,充满了乐感。崔老师自始至终随着歌曲《嗡嘿呀》的节奏边舞边唱,并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分组指导。玛依拉老师和新疆小朋友在课上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幸福的笑容,使我们看到了边疆音乐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

3. 走向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学内容中来,渗透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有魅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

音乐欣赏课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倾听音乐,从音乐中受到了感染,直接获取听觉经验。上海中山北路小学秦奕执教的《小星星变奏曲》,在教学中通过演唱、聆听、表演等方法较为深入地体验了每段变奏与主题之间的情绪、节奏、音区对比变化。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伍娜执教的《维也纳的音乐钟声》,利用课件通过组织学生记忆音乐主题、辨认乐器外形、模拟乐器演奏姿势、听辨乐器音色,层层递进,使小学三年级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完整地聆听了三遍音乐,最终完成了感受回旋曲结构特点的教学目标。

4. 走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及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长沙市雨花区育新小学邓红执教的《玩具音乐会》中,学习 的节奏,一是由学生设计休止时“停”的动作,并由学生自选动作;二是由学生自己寻找与大鼓音色相近的声源为歌曲伴奏。类似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不胜枚举。

5. 走向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音乐教学过程应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是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刘晓峰执教的《龙咚锵》、天津河北区昆纬路小学刘娜执教的《汪汪与咪咪》,利用形象的图像谱,学生或通过演示或指划图像,学习了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在学记音乐旋律、锣鼓经过程中完成了对音乐的体验,享受了音乐给予的快乐。

6. 走向师生交往、平等融洽、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此次所展示的课例中,不仅在学生座位上采取了益于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多种形式,在学习评价中也普遍采用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方法。如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郭辉老师通过现场播放学生学习的录音、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上海徐汇区田林小学姚梅老师请学生评论老师的演唱等,均体现了尊重学生的理念。

7. 走向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例如《银色的桦树林》是由哈尔滨市兆麒小学李彦明执教的富有时代特色的选材——美国乡村音乐及丹佛的演唱,伴奏乐器——吉它、铃鼓与电声伴奏带,教师个性化的着装——牛仔服,简单而有标志性特点的道具——红丝巾与牛仔帽,加上单个画面——桦树、湖水、河狸、驯鹿……创设了特定音乐情境。学习音乐时逐步添加上述的元素,使每个学生被音乐深深打动,学生在教师鼓励下每个人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模仿乐手,或模仿歌手,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表现之中。再如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城北小学胡颖执教的《过碇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郑凌执教的《你猜俺河南都有啥》、山东济南市纬度十路小学于向阳执教的《花蛤蟆》、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伍毅韵执教的《广东狮子舞》、四川省内江小学赵敏执教的《龙门阵摆得够》等课例,均在挖掘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乡土教材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尽管是面对异乡的学生,教师也均能从方言、民歌或戏曲音调、节奏入手,在帮助学生了解该民歌产生的人文背景的情况下,使学生对所学歌曲产生兴趣,并基本掌握其音乐风格。

凸显了音乐优秀课例的示范性

1. 典型示范。音乐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音乐教学优秀课例,是先行者探索的足迹,是教学艺术创造的结晶,是音乐教育理论及音乐教学法最直观、最实际的体现。透过“课例”这个窗口,可以把音乐教学同当前课程改革联系起来,同国外著名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联系起来,同国内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联系起来,使新课程的精神、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精华尽在其中。

本次展示的课例中再也见不到直接照搬照抄的国外课例,更多的是吸纳其精华并水乳交融的呈现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之中。例如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龙艳执教的《我的家在日喀则》,就以和乐动作、多声部合奏、即兴创造等形式,将歌中的节奏要素提取并进行练习,使学生直接体验了藏族歌舞的要领。

2. 情感交流。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也是个体化劳动过程。同行之间平时相互沟通交流得相对较少。本次参赛音乐教学课例展示了众多的音乐教师对于各种特定的情境的理解与适应的驾驭。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赵静执教的《动物说话》,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利用音乐、课件、教具创设了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世界,激励学生饶有兴趣地在学歌过程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合的几种节奏音型,有表情地背唱《动物说话》,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尽融其中。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杨川美执教的《西藏风情》,借助于西藏歌曲欣赏、西藏歌舞学习、西藏乐器介绍,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高远绵长、激越奔放的西藏歌曲风格。一个课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情境(这些情境是很多教师熟悉的),引导在场教师身临其境,激发了教师学习情绪,与课例创造者产生“心灵的沟通”,即情感、人格的共鸣。进一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反思,以他人的成长经验为借鉴,在自己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素材,自觉调整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的策略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

3. 理论结合实践示范。主要体现在音乐教学课例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上。一方面,音乐教学优秀课例有其理论意义:(1)为音乐教育理论提供例证和客观事实依据,加强了理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2)为音乐教育研究和音乐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为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路、音乐教育理论的新突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音乐教学优秀课例也有其实际意义:(1)有利于音乐教育理论(新课程、新教学理念)向音乐教育实践的转化。加强了音乐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联系与沟通。(2)有利于音乐教育理论通向实践的中介层次的形成。(3)有利于音乐教育研究队伍的形成和发展。

本次参评的教案多数较为规范。有些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对象,简单明了直指本课时应完成的任务,许多课例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更为可喜的是许多教师在教案后以理论为依据说明设计意图。这些无不反映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摆脱“盲目性”,正从“教书匠”逐步向“教学艺术家”、“教育家”迈进。

而高师、高校的音乐院系的一些领导、专家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这对于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无疑是件大好事。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新课程的评价总的要求是由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重激励、反馈与调整,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音乐课程评价包括学生音乐学习评价、教师音乐教学评价和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很明显,音乐教学优秀课例不仅与音乐课程教学的评价,与建立促进“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次音乐教学录像评比,特别是现场借班上课评比比赛环节,是一次对音乐教学评价的最好的展示。

透过优秀获奖的音乐教学课例,可以看出对于音乐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是否体现音乐学科特点;是否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进行音乐体验;学生对音乐学习是否产生兴趣;是否教学内容和形式统一;是否在学习方式(探究式、主动参与式、交流合作式学习)上有所突破;是否恰当使用多媒体等。这一切,对今后中小学音乐教学必将起到激励、反馈与调整的作用,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重视资源的共享性

音乐教学优秀课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连续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录像评比,是十几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音乐教育领域的宝贵财富。因此,教育战线(包括音乐教育战线)的有识之士非常重视并深入挖掘教学课例资源的作用。为了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及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省市共同研制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资源包”内容设计原则之一,是“以案例为基础”。“要以当前中小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学习与剖析,促进每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以他人的成长经验为借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与行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对新课程师资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等师范教育《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或《音乐学科教育学》等课程的典型案(课)例,直接应用于案例教学法中培训未来的音乐教师,也可应用于“园丁工程”中对在职教师培训。

这次评比比赛获奖的音乐优秀课例,虽然比起没有入围的参赛者,并非处处优秀、十全十美。不过瑕不掩瑜,这些课例都在落实新音乐课程标准精神中有其闪光之处。可以设想,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学习这些课例的精神之后,弃短扬长,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水平指日可待。

但是笔者从参赛课例和在评析中小学音乐教学课例工作中深感研究、探索、音乐教学实践是一个“上下以求索”的漫长过程,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落实新音乐课程标准上,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如何围绕兴趣的培养进行音乐教学改革?如何理解音乐创造和学科综合?

在设置教学目标上,如何克服提得过于笼统一般化,教学目标起不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向、激励、评价、调控的作用?如何列出某课的教学目标后对这一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搞清实现终点教学目标的各个步骤的逻辑顺序?

在确定教学内容上,如何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何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如何掌握基本环节与拓展环节的“度”?

在选择教学策略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如何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学习方式如何更加从实际出发更加多样化,而不是千课一面,总是唱唱跳跳、唱唱演演、唱唱敲敲?如何开拓音乐基本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在选择使用多媒体技术上,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的关系?选择多媒体如何落实整体优化、实用经济、多重刺激、共同经验等原则?

在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上,如何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功等等。

我们正站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台阶上,面向着充满竞争和希望、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音乐教育应把握住今天,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的同时,比照我国自己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从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高度,对我国具有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搜集、整理、概括和总结。以求再过几十年当我们站在新的台阶时,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曹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探讨了延安时期党报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以及新时期党报理论滞后于实践,导致党报影响力下降,面临边缘化危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党报必须正视现实困境,以党报理论创新为突破口,使党报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强化党报新闻功能,提高党报设置议题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形成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党报。

关键词:延安时期;党报理论;创新发展

延安时期,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系列报刊,并出现了一份完全意义上的党报——《解放日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这一时期形成的党报理论,至今仍是党报理论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探索延安时期党报理论精神内髓,推动党报理论创新与发展,是改造并形成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时期党报的必由之举。

一、延安时期党报理论的形成及其特征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建立和共产党创办报刊的重要实践期。无论是在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上,延安时期的报刊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都是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系列报刊,包括《新中华报》《解放》《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共产党人》等;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创办了《八路军军政杂志》《前线画报》等刊物。同时,工、青、妇和文化协会创办了《中国工人》《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文化》等;中央各局和陕西省委主办了《抗日日报》《边区群众报》《团结》《西北》以及分区创办的《晋察冀日报》等。尤其是《解放日报》的创办,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党报的形成。

随着《解放日报》的实践,逐步形成完整的党报理论体系,包括党报的基本任务与定位、党报的领导模式以及党报新闻理论等。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办,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随着《解放日报》改版,党报的功能与定位日益明确,党报成为党的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服从于党的任务。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副其实的党报,如果报纸只是或者以极大的篇幅为国内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报纸是党性不强,不过为别人通讯社充当义务宣传员而已。”

陈力丹认为,也是在这一时期,党报领导模式初步形成,党对党报的领导具体化、集中化,党报成为党的一个部门,并在理论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党报理论,在实践中确立了党报特色的编辑、写作方式,突出了政治性、思想性,突出了党报为党的政策服务的使命。《解放日报》改版之后,实际上使得党报成为党的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1942年9月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通过《关于<解放日报>工作问题的决定》,规定:“各级党委要把帮助与利用《解放日报》的工作,当作自己经常的重要业务之一”。

党报的新闻理论是党报创办初期的一系列失误与模索之后逐渐形成的。在延安整风中,《解放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提出了党报应当具备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与此后一系列关于党报新闻工作的文章、讲话和文件,对一些重大的党报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在总结自身政治宣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

延安时期党报理论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战斗性与鲜活的创新性。延安时期的党报理论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鲜明的时代性。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党报,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一切有利于抗战的话就说,不利于抗战的话就不说……务必使我们的宣传完全符合党的政策”。处于初创期、青年期的党报,一开始即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使自己自觉地服从于党的方针、政策,抓住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体现了党报的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感。

二是强烈的战斗性。革命战争年代的党报,服从服务于全民族抗战,具备强烈的战斗色彩。在延安根据地时期,《解放日报》等各级党报在反抗侵略、凝聚力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每一篇报道、每一期报纸都散发着强烈的战斗性,激励人们为同一个目标奋勇前进,这种强烈的战斗性正是党报这一思想武器的完美发挥。党报在团结一切抗战力量、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企图、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方面,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三是鲜活的创新性。党报理论诞生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根据地外部,是严酷的战争环境;在根据地内部,也存在着各种思想的交错和斗争。因而,党报自诞生起就要面对极为严酷复杂的环境。党报发展初期,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解放日报》创办初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表现在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一些其他根据地的党报也有类似问题。《抗战日报》就指出“党八股”的四大罪状:一聋(听不到群众的声音),二盲(看不到群众的斗争),三哑(不能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四软(对敌斗争、对内部批评无力)。《解放日报》创刊后,存在着“重国际、轻国内”、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意识薄弱以及某些自由化倾向、与地方党组织及群众存在隔阂等问题。1942年4月1日,改版社论《致读者》进行了自我批评,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党性的问题。9月22日,发表重要社论《党与党报》,指出“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巨大集体的喉舌。在党报工作的同志,只是整个党组织的一部分。”“党报不但要忠实于党的总路线、总方向,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要与整个党的集体呼吸相关,息息相通。”这些关于党报党性原则的准确系统的阐述,对于党的新闻事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新时期党报的现实困境及原因

建国以后,党报基本上延续着既往的理论轨迹前行。随着社会变迁以及媒介发展,舆论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党报理论越来越滞后于社会实践,党报影响力不断衰减、发行量节节下滑,“阵地”不断缩小。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引导舆论的手段和能力越来越缺乏,这不能不说是党报当前面临的极为严峻的困境。党报的现实困境表现在:

第一,读者群越来越“单一”。党报逐渐退缩到各级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读者群越来越“纯粹”,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群体。长此以往,党报的群众性无从谈起,被“边缘化”也就难以避免了。目前,各级党报基本上都是依靠“红头文件”发行、公费订阅的,因而其读者群越来越狭小,逐渐集中于各级机关与“体制内”的企事业单位,走出机关大院,便很难阅读到党报。为了解决“阅读难”现象,也曾多次推行“党报上报摊”活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却依旧在街头难觅踪影。即便“红头文件”保证了党报的发行,却保证不了党报的阅读率、竞争力,党报成为“庭院式”的报纸,越来越失去活力,不利于党报的长远发展。

第二,党报功能偏废,主导议题的能力逐渐弱化。党报在读者中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影响力弱化,尤其是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闻竞争中,缺乏设置传媒议题的能力,失去其引导舆论的能力,逐渐被“边缘化”。党报的部分功能弱化,某种程度上出现功能性缺失,即能够给读者提供的功能出现偏废,一部分功能过于强化,由于自主生存能力减弱,越来越依附于党政机关,因而作为党政机关的“传声筒”——宣导功能过于强化;而另一部分功能,亦即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的功能却越来越弱化。由于党报越来越依靠党政机关的自上而下地征订,使得党报“只唯上、不唯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第三,党报的指导性单一化。如果不能反映多元意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就很难达成社会共识、疏导社会矛盾。在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人民内部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的矛盾,党报如果不能及时地疏导冲突和矛盾,而是一味回避的话,就不能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那么正确地引导就只能是说些大话、套话,缺少针对性。

从表面上看,党报面临的是影响力下降、发行量下滑的局面,实际上则是深层次的理论创新不足问题。当前的社会背景与舆论环境,与延安时期相比,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传媒业蓬勃发展,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传媒格局,对党报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党报难以突破体制束缚或自身无法解决的外部因素,不得不向内自我约束,以至于侵蚀了自身的创造性和发展能力,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不能主动适应而只能被动应付。由于创新不足,党报不得不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挖掘”——由此造成内蚀现象,其结果便是“红头文件”征订、党报体制固化,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创新是对现有理论的发展,是外延性的理论发展,而理论“内蚀”,是在难以突破现有理论框架的情况下,只好在现有理论框架内徘徊,使党报固步自封、失去活力。

三、对新时期党报理论创新的思考

总结和回顾延安时期党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今天党报理论创新具有颇多启示。在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媒介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束缚党报的创新能力,无异于拱手交出传媒的主导权、舆论的引导权。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要保持党报的活力,就必须正视党报的现状,创新党报理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

(一) 加强党报理论创新,使党报走出自我封闭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党报,一个占据舆论主阵地的党报,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党报。反之,如现在的一些党报,发行量萎缩、影响力下降,只能越来越失去其战斗力。如果满足于对既往理论的反复咀嚼和回味,是难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互联网兴起,媒介格局巨变,舆论环境愈加复杂,党报的下一步发展,不能长期封闭于党政机关的“小圈子”里,不能脱离广大的普通群众。我们需要将党报置于舆论竞争的丛林中,使其恢复“野性”——党报的战斗性,要让党报在日趋复杂多元的舆论市场上真正具备号召力、影响力,而不是将党报置于温室中,利用种种优惠政策扶持其生存。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在改版前也走过一段弯路,经历过挫折和调整。但这种挫折不是毫无意义的,它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党报的任务、定位,进而形成了完善的党报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允许党报进行理论创新及尝试,进一步增强党报的创新能力,赋予党报更多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权力,应鼓励党报冲破体制束缚,勇敢地面向市场,使各级党报能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党报在这一过程中,是能够正确把握自身定位、自觉服务于党的事业的。

(二) 增强党报的新闻功能,提高党报设置议题能力

当前,随着传媒业格局变化,党报的吸引力下降、影响力减弱,尤其是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闻竞争中,日益缺乏设置传媒议题的能力,引导舆论的能力弱化,甚至逐渐被“边缘化”。因而,党报首先应该是“报”,其次是“党报”。这一提法,不是将“报”与“党报”对立起来,而是正视党报面临的严峻局面,增强党报的新闻功能,提高其设置议题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党报的功能。一份没有影响力的党报,无论我们的愿望多么美好,都是毫无意义的。

延安时期,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办报,面临种种复杂局面,党报必须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党的绝对领导。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党报管理体系,形成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党报工作者队伍,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在坚持党管、党办,坚守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大力提倡放开党报手脚,增强党报的新闻功能,使党报首先成为一份“报”,其次是“党报”。长期以来,一味强调党报的宣导功能,反而使党报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读者,而恢复和增强党报的新闻功能,将使党报具备更强的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三) 加强党报舆论监督能力

党报舆论监督功能弱化,使得党报成了“黑板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现实生活中以及政府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党报不但要加强舆论监督,而且应该给予党报以更大的自由度,使得党报能够真正成为政府工作的“啄木鸟”,指摘政府工作失误与不足,尽最大限度促进政府“权为民所用”。

新的媒介环境促使党报改变旧的思路,要走在时代的前列。随着互联网兴起,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网络舆论监督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所谓“爆料”“投诉”等多有夸大、不实之处。党报具有权威性,如果能够站在舆论监督的前沿,揭露不合理现象,维护公众利益,就能够使党报真正成为受众信赖的报纸,而不是让受众“敬而远之”。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邓力,论延安《解放日报》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M]∥郑保卫,新闻学论集,第19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38-53.

[2]王敬,延安《解放日报》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8.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26.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33.

[5]王靖翔,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党报工作初探[J].党史文苑,2010(4):19-2,23.

[6]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0.

[7]杨立川,郑萍,延安红色新闻传播文化图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23.

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深刻分析,总结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政党制度 当代价值

[中国分类号]D62 [文献识别码]A [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选择哪种类型的政党制度,不仅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国家政权由哪个阶级或阶层来执掌。而且关系到该国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同时也决定着该国政治与社会能不能保持和谐发展与长期稳定。

一、我国政党制度的核心内容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它不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政治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与长期稳定的根本基础。这一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了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历史的现实的合理性。

二、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特殊性的科学分析而做出的一项政治制度安排,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因此,我们在认识这一制度时需注意三个问题:

(一)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来探究其合理性与实践价值。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一个国家的性质、政治体制、政党一国家一社会之间的关系、各政党力量对比关系、政党内部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二)从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政党理论与民主政治理论相统一的角度来看待我国政党制度。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应该统筹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要求,统筹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政治稳定与民主政治功能。统筹对政党制度的政党认同与人民认同,统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之间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既要具有世界眼光。也要具有中国情怀。既要用适合中国国情的分析方法、符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逻辑来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也要借鉴吸收当今世界政党政治理论的有益成果,深入发掘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价值,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世界共识。

三、我国政党制度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表明

它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政治需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我国政党制度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了政治参与度。中国政党制度将各种社会力量纳人到政治体制中,为各民主党派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的渠道,巩固和扩大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职能,发挥他们人才集中、智力密集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对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稳步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拓宽了利益表达渠道。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虽然在人民根本利益上是根本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的各个方面仍存在着差别和矛盾。如果不能够使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得到正常的体现,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党制度这样的政治格局,在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一致性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地反映和表达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在一致性和差异性的调整中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

(三)扩大了民主监督范围。“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的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不同的民主党派代表和反映着不同阶层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通过民主监督,各民主党派能够及时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国共产党提供自身监督之外更全面的监督,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加自觉地克服和抵制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党的建设。

小结:我国政党制度从根本上克服和避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相互倾轧、相互攻击的弊病,能够更好地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使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既能体现其先进性本质,又能够代表和反映多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从而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洁,论民主党派监督与中国执政党建设[J],长白学刊,2007,(2)

[2]曹绪飞,论我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优势[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导致了旅游业信息化的进程,表现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和旅游业结构的再造。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和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化;旅游业;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

[作者简介] 章轶鸣,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阮秀梅,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 南昌 330100)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普遍的影响,有人将这一历史进程比喻为发生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其后果是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所谓的“信息经济”时代或“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应用在不同层次上促使原有的运作机制发生了改变,其最终结果是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改善。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出普遍性的特点,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够避免参与到这一“革命”性的进程中来,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业适合应用信息技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将对旅游业的结构产生影响,一些新的部门将产生,而一些原有的部门要进行相应变化。

一、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作用

旅游企业属于服务业范畴,与制造业企业相比较,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产出为无形服务。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信息技术工具,但是制造业中经过多年磨合已经发展成熟的工具并不适合旅游企业使用,例如在生产操作方面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等管理层面的信息技术工具等。然而,制造业中信息技术工具的开发思想值得借鉴,即旅游企业可以从内部运作管理、各职能部门操作和市场营销等几个方面着手开发信息技术工具,并针对新技术工具的使用配套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经营理念的创新,并最终站在战略的高度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

1.可以消除购买与消费的异地性给旅游者带来不确定心理。旅游产品消费,是通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前往目的地进行一系列旅游活动来实现的。旅游者必须事先做出旅游决策,他们往往会存在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确定心理,总希望收集到更多有关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服务的信息来提高他们对旅游产品的认知。旅游企业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把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游设施、交通工具等的三维景象在电子商务网上展现出来,提高旅游服务被事前感知的程度,增强游客的信任。

2.简化了庞大的中介机构,减少了繁杂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第一,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遍布全世界。旅行社这个中介机构把买卖双方联系起来,“上游”是交通、住宿、游览等的服务供应者,“下游”是散布在各个客源市场的旅游者。由于买卖双方相距很远而且分散,一次旅游交易常常需要经过多家中介机构传递交易才能完成。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给产需双方直销创造了条件,从而简化了中介机构,降低了旅游交易成本。第二,旅游交易是一种典型的小额贸易,每次交易的内容和金额各不相同,具有批次多、过程复杂、环节多、传输的信息量大的特点。利用电子商务代替企业业务流程,避免了时差和地域上的限制,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交易成本。

3.旅游产品感性直观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首先,旅游产品是无形的,进行宣传时主要运用向购买者解说引领其想象的方式,缺乏直观地感性认识,很多时候徒劳无功。其次,旅游产品没有几何形状、大小、物理特征,旅游产品在购买前只是旅游者心目中的一种印象。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看不到旅游产品的形体,无法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做出评价。再次,旅游产品在消费时主要是以服务的形态表现出来。服务作为一种行为、活动,无法被人们触摸和用数量衡量,旅游者只有达到旅游目的地,并在旅游活动中享受到服务时,旅游产品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4.旅游信息化能使各旅游企业获得同等机会。在传统的旅游业价值链中,大型旅游企业利用其发达的销售网络和大规模采购优势,从旅游供应商处采购产品、包装组合后销售给下游的旅游零售商。

而中小企业受到资金和条件的限制,无法与大型企业抗衡,处于被动局面,只能做市场跟随者。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沟通的优势则使每类旅游企业都能突破障碍,中小旅游企业能和大型企业同时出现在电子市场,并和消费者及同行进行互动,更容易取得相对平等的地位。其次,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在传统营销方式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展会营销来扩大企业知名度和进行市场调查均需要强大的资金,这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点,在于互联网信息的受众是主动受众,上网者通过主动的查询相应企业或产品。这给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良好机会。

5.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营销效益。信息化时代,市场变化更快、反应更敏捷,经营有效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合理的方式、正确的手段对市场信息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的应用,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更加灵活、更加快捷,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判断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经营的正确性和效益。另外旅游信息化的作用还有:(1)旅游企业市场全球化;(2)提供全面的供应商管理系统;(3)确保顾客使用产品;(4)扩大企业知名度;(5)提高企业经营竞争能力。

6.营销方式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将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营销观念和策略,使旅游企业在进行营销时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营销目标。网络营销不受空间、时间、区域的限制,并具备传递文字、声音、动画和影像的多媒体功能,具有更强的活力和表现力。

二、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1.信息与旅游业的关系。所谓旅游业是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集合。旅游业属于服务业范畴,旅游产品具有服务产品的一般特性,如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称旅游产品为“信心产品”,认为旅游者在接受服务之前不可能感知到旅游产品的具体性质和质量水平,产品能否成功销售完全取决于相关信息在制定购买决策的旅游者心中建立起的信心。

旅游业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性,如旅游服务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在服务种类上存在着数量上的差距。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根据旅游活动的定义,旅游者要到与长住地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目的地消费旅游产品,这样在传统的旅游购买决策制定过程中要依赖于中间商获得有关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信息。同时,旅游产品是一项混合产品,旅游者的一次旅行过程涉及到多种服务的购买,各类型的供应商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提供的服务特性各异,庞大的信息搜寻成本迫使旅游者利用中间商进行信息搜寻以降低交易费用。

可以认为,信息在旅游产品的市场销售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信息的这种作用与旅游市场供求在空间上与种类上的差距共同决定了旅游中间商的存在。

2.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旅游业结构的影响。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有些沟通是经常性地、结构化地进行的,如旅游服务供应商和中间商之间的信息沟通,这种长久关系的建立导致了沟通机制的自动化。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信息沟通的自动化表现为CRS和GDS的建立。

CRS(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计算机预订系统)最早是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由各大航空公司独自开发,后来考虑到旅行代理商的应用成本和航空公司自身的维护费用,各个航空公司的CRS开始合并,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益于民用航空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连锁饭店产品和旅行社产品的内容。CRS创建了一个新的旅游营销与分销系统,被誉为旅游业电子时代的始创者。

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的出现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CRS不断进行横向一体化(与其他航空公司)和纵向一体化(与供应商)的结果。为了避免信息系统的重复开发,航空公司、饭店等旅游供应商通过开发界面将其CRS接入了GDS。GDS建立了全球的传播标准和新的旅游电子分销渠道。GDS之间继续进行一体化,导致了几家独立的GDS企业的出现。此时,GDS的性质已经从工具转变成了经济实体,以电子旅游超市或其法人团体的战略业务单元的面目出现。

可以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了新部门的产生,促使旅游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GDS作为中介组织在旅游市场上的出现就是一个例证。但是,信息技术在创造新部门的同时,也对现有的部门产生了威胁。互联网和3w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旅游中介组织来说威胁与机会并存。

互联网对现有中介组织的威胁并不意味着旅游市场上不需要中介组织。事实上,互联网的出现增加了市场上信息的数量与复杂性。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发布缺少相应的规则限制,人人有权发言,人人都淹没到信息的海洋中,对于消费者来讲,面对的产品信息更加庞杂混乱,常常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旅游业中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模型初具,主要包括旅游网站的建设、旅游供应商自行开展“网上营销”和中介组织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等方面。其中旅游网站的出现即是增加了旅游业中介组织的成员。

3.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旅游营销系统建设的影响。旅游业可以被理解为旅游市场上供给方的集合,既包括旅游服务供应商,也包括旅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组织。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产品的销售,而销售的效果取决于营销系统的效率。由于旅游市场上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着空间距离,而各个旅游供应商的产品要经过与其他部门产品的组合才能出售,因此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的旅游营销系统的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旅游营销系统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增加了营销系统成员的同时,也为系统的有效运转提供了技术保障。如上所述,CRS和GDS都是旅游营销系统的组成部分,负责旅游产品的分销。互联网的出现为旅游营销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功能更加强大的工具,使旅游信息可以直达消费者处。旅游中介机构与供应商的合作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运用基于互联网的外联网得以实现。另外,互联网的效率使旅游企业开展个性化的营销和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

三、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1.信息化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对于提高旅游质量,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需要随时获取信息,做出必要的反馈和调控。因此,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旅游信息化架构,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这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2.旅游业信息化是实现旅游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使旅游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可以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实现途径,并尽可能满足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并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较高水平实现“蛙跳战略”,后来居上。

3.信息化能扩大旅游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提升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现代旅游业就其性质来看,是一种自愿和自发的消费活动,无法依靠指令性计划强制进行,因此,它具有天然的市场经济个性。旅游业信息化能为旅游市场体制的完善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使信息导向下的旅游市场的发展有通畅的旅游信息网络和优质的旅游信息服务的支持,满足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游客的信息消费,完善旅游业的市场经济个性。旅游活动的国际化、资本流向的国际化使得世界各国的旅游业越来越相互依赖、紧密联系,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也都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呈现一体化的无国界旅游状态。

4.旅游业是对信息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产业。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它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信息既影响人们了解和选择目的地的决策,还影响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更趋提高和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者开始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无论是旅游景点开发、规划、设计,还是客源市场目标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和进行旅游统计,都对迅速准确获取、加工、利用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渗透到现代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任何企业和个人若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旅游业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益处。

四、结论

旅游信息化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的作用日趋明显,而旅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各家旅游企业、各级地方旅游管理机关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对行业的影响和对企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最终表现为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而电子商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对于行业来讲,旅游业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和供需类别差异导致信息沟通在旅游业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对旅游业营销系统的建设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使行业结构、行业的运作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彭滋霖,曹军辉.信息革命与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3]郑彬,付媛.企业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J].经济管理,2002,(15).

[4]黄苹.信息技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J].旅游调研,1998,(5).

[5]刘晓虹,陈耀.关于旅游业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1,(11).

[责任编辑:徐国庆]

武装力量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一直是优良传统。回溯历史,这一优良传统可以追溯到建党时期。学习奠基、思想先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大鲜明特色。

创立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团体为建党作准备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在黑暗中苦苦求索中国出路和前途的先进分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有力推动了中国的有识之士去了解和接受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从而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就聚集了一批这样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倡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于1918年底在北大应运而生。“它既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李大钊所领导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代表了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群,正是这种组织力量,成为此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上海的建党步骤,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走的道路如出一辙。陈独秀于1920年2月一到上海,就投入到一边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小组,一边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中。为开展建党的准备工作,陈独秀首先于1920年5月秘密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成为上海先进知识分子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研究会译介了很多马克思主义著作,其中被誉为社会主义运动“圣经”的《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就是由该研究会成员陈望道翻译并出版发行的。它对中国一代又一代先进分子的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早期党组织的组建以及后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此后,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者也都先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组织。正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学习团体的成立,凝聚了一批思想上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这批最早沐浴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研究会成员,积极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并有一批精英成为后来中国革命的领导人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学习与建党紧密结合,为党的创建奠定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加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是从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入手,从翻译、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入手,思想建党为先,理论建党为先。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之道的一大特色。

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加快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研究会成员邵力子曾回忆说:“我们一面觉得只做宣传、研究工作是不够的,有学习布尔什维克的作风,建立严密的组织的必要,同时也看到时机已经成熟,青年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也不少,应该组织起来。”1920年8月,由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时在日本)、杨明斋、李达8人发起,正式成立上海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党组织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其组成来看,成员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陈独秀担任书记。

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李大钊的直接指导和筹划之下成立起来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是李大钊把“对于马克思派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联合起来的最初尝试。据研究会成员朱务善说,从主要方面看,成立研究会“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结合,企图建立共产党”。经过筹划准备,1920年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当时的名称为“共产党小组”。

此后,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从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情况来看,几乎都是在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者相类似的学习团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成员主要来自研究会和进步团体的中坚分子,都是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建党的第一步,建党是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党创立后着重加强思想建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注重思想建党。在党初创时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普遍不高,对马克思主义还缺乏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党员的思想认识很大程度上模糊不清。这也是后来党组织内部有些成员发生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党成立以后,迫切需要提高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以便加强团结,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

党成立后十分重视理论刊物的出版发行工作。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对刊物出版的原则性及刊登内容的方向性作了明确规定。一大后,党中央把原有的《新青年》杂志和《共产党》月刊作为党的理论刊物继续出版,并且内容更加充实、丰富。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久,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自己的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这份刊物有力地宣传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指导作用。

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能接触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十分有限。所以,在党成立以后,组织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1921年11月,陈独秀即以中央局书记的名义签署并向全国党组织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这是中央领导机构成立后下达的第一份文件。通告提出了“中央局宣传部在明年七月以前,必须出书(关于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二十种以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发行,党的一大后不久,即1921年9月1日,中央局在上海秘密创办了人民出版社,由时任中央宣传部主任的李达负责。在创办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劳农会之建设》等著作以及“共产主义丛书”五种。在这些著作中,除《共产党宣言》是重印陈望道的译本以外,其余都是首次以单行本出版的新译本。这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为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对思想上有很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共产主义者的启蒙读本,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也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党成立初期对于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指示与活动,充分表明在党的建设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进而扩大共产党的影响,是党始终着重重视与强调的。

向实践学习,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五四运动爆发后,尤其是上海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进一步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只有到工人中去宣传、发动,走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中国的革命才能成功。邓中夏领导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多次来到北京长辛店的铁路工厂进行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并在工人中间积极进行革命宣传。为此,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创办了各种劳动补习学校。北京早期党组织在长辛店成立了劳动补习学校,上海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在小沙渡创办了工人半日学校,其他地方的共产党组织也相继创办了补习学校、工人夜校、识字班等。通过这种学习组织,教员们在教授工人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程度的同时,也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宣传活动,以启迪工人们的觉悟。这种组织培养了一批工人中的先进分子,成为发动工人、开展工人运动的基地,为工会组织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在努力与工人建立密切联系的同时,党也十分关注农民的问题。为了启迪农民的觉悟,早期共产党人开始深入到农村中进行革命宣传。为了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经共产党人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抽调农运骨干进行理论学习和教育。从1924年7月起,在广州先后由共产党人澎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举办了六届。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地方也纷纷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农训班。据统计,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陕西、福建等省共办了40多个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农训班。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后,在武昌又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主持,全校共有学生700多人。农讲所十分重视对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聘了一批著名的共产党人和左派国民党人来给学员讲课。通过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大批既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又能开展宣传、组织农民运动的骨干分子,极大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此外,当时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中也有人亲身赴俄,以求得“实际的结论”、“真实的智识”。瞿秋白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他于1920年10月从北京启程,辗转50多天,于1921年1月抵达莫斯科。此后在苏俄的两年时间里,他深入考察了苏俄的社会生活,访问了工厂、农村、学校、机关,还担任东方劳动大学教员,参加苏俄党和共产国际的会议,并几次得到列宁的当面教导。他以亲身的经历以及所接触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对苏维埃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报道,写了数十篇政治通讯。同时,他还坚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革命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两本散文杂记《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真实地向国人介绍苏俄革命后的现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他所说:“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出社会思想”,也正是通过到苏俄的实地考察活动使瞿秋白更快地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决心“为共产主义之人间化”奋斗终生。

以上种种充分表明,无论是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还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都始终注意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理论“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当然由于时代发展和理论认识的局限,早期的共产党人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但无论怎样,早期共产党人所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这种开创意义的伟大探索是不容否定的,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责任编辑:郑 建

上一篇:建党精神相关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电工维护技师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