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4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言文言文分离、行文简练优美,其文辞与文意、形式与内涵、实用与艺术等方面都结合的非常完美,给人想象的空间巨大,其所承载的文言、文学、文章、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汉语文的瑰宝。新课程改革以来,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重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文言文内容,就连高考试题中也增加了文言文的份量。可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言文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对于学习和任何工作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基础知识;字词;语法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更为突出。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包括文言文字词教学、语法知识教学等,但目前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纵观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谈起。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问题

这里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问题不是从当前的某些教师淡化“言”而一味的重视“文”的角度说。本文所提的问题是教师在坚定文言文既有“文”又有“言”的观点的基础上来说:教师重视文言文的“言”,却没有合适的教学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字词教学。当前的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字词与文本分离。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梳理文章内容之前,会运用多媒体将所谓的重难点字词一股脑地呈现在幻灯片上。作为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会因为字词的不熟悉、不理解而影响后面的整个教学过程。或者,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部分教师认为在疏通文意之前直接呈现字词的注释是教学过程必走的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其教学效果不理想。纵观这样的模式化、机械化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听和看,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这也是预料之中的,没有创新和诚意的课堂,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参与。

其次,当前文言文字词教学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翻译。把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文,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教师以为学生记下翻译就能了解字词知识,就能学好文言文。这种机械式的翻译主要特征是教师连串地讲解课文内容,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讲解课文为核心,先逐一讲解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接着疏通、翻译全文,甚至是用多媒体直接呈现翻译内容,让学生看和读翻译成白话文的语句。这种教学的最终效果是:没有理想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双输”的效果。其一输是,教师抱怨讲文言文太累。因为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整个课堂几乎都是教师的声音。教师忙得不可开交,确实很辛苦。其二输是,由教师把持、喋喋不休的课堂,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独立理解和翻译文章的能力,此时的学生变为了被动接受教师知识、抄录笔记的机器。

2.语法知识教学。对文言文语法的掌握是学习文言文能力的体现,熟悉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是深入理解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的技能。但是当前文言文的语法教学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教学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教师在课堂中顺便提了一下。这与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和教师自身的语言学功底不够厚实有关,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语法学习缺乏相应的有效方法的指导。

二、文言文中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笔者总结概括出如下的一些应对策略。

1.字词教学。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预习工作。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通过对工具书等资料的查找,独立自主完成文言文中他们自己所不知道的重难点字词学习。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要坚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不动摇,同时对学生充满自信,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学生自己可以做的,教师绝不插手也坚决不做无用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并起到管理、调控的作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内容的布置和预习结果的评价,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

其次,将文言文的字词教学融入文本的学习中,巧妙的设计和点拨,做到“文”“言”统一。例如,钱梦龙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从而成功地引导了学生学习“孀妻”和“遗孤”这两个字词。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不至于死气沉沉,又能够加深学生对陌生字词的理解。

再次,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翻译都应该被批判,只有那种每篇翻译、每句每字翻译是不可取的。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要适当地运用翻译这种教学手段。

2.语法教学。首先,要认识到文言文的语法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语法教学重视起来。在知识中讲解文言文语法知识,在过程中培养严谨的文言文语法思维,在能力的提升中提供方法指导和情感解读。

其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文特殊句式。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统筹语法重点,合理分配学时。讲文言文语法知识要有散有聚、有点有面、有讲有练。例如,有的教师给语法知识的学习制定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七年级上期:通假字和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的讲解;七年级下期:文言词类活用轮廓的建立;八年级上期: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把握;八年级下期:文言文特殊句式和文言虚词的介绍;九年级上期:引入句法知识;九年级下期:建立文言文学习能力。当然,这种语法的教学自然也是不能和文本相脱离的,这种统筹的学习方式要以文本为基础。

3.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是运用现代汉语把古代汉语所表达的意思重新表达出来。文言文原作包括内容、形式、风格三个要素,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体。翻译时必须把这三要素表达出来,既要确切地表达原作的内容,又要把文言文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言形式,还要保持原作的风格。这就是翻译文言文的原则,近代人严复把它总结为“信、达、雅”三个字。

信——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要正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减变动,“信”是关键。

达——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要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方面的对应规律,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

雅——文字力求做到简明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照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字字落实,逐词对译,不任意增减内容,改变语气。意译,就是不受原句词数、词序的束缚,甚至句式也可作必要的变换。翻译时,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确实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任重而道远。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笔者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师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地位不动摇。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生动的教育,是指对现实教育条件的积极顺应,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大气的教育,是指对教育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坚守,体现了教育的规律性和超越性。生动的教育与大气的教育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生动·大气的教育是向儿童教育的自觉回归,是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丰富多彩而又合乎规律的教育图景。

关键词:教育主张;生动、大气;实践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既需要学校文化的长期积淀,也离不开校长的适时提炼和大力倡导。作为一校之长,要想在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在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

吴江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拥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主张。我认为,这一教育主张既契合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对吴江市实验小学未来发展走向的合理规划。

一、生动·大气:作为一种教育主张的内涵解读

什么是“生动·大气的教育”?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种教育主张,“生动·大气的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是“生动的教育”和“大气的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深度融合和相互催化,并在融合和催化中拓展出了新的意义空间。

1.生动的教育

生动的教育,是指对现实教育条件的积极顺应,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教育总是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社会与人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定时代、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教育目标、教育政策、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特色、教育追求、师资水平等,乃至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性特征……都构成了教育的现实条件。现实条件既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对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只有首先分析、了解并顺应现实条件,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发挥效用。当然,对现实条件的顺应并不是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现实,而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顺应,是对现实条件的主动了解、灵活适应,体现出生动、活泼、灵动等特征。

生动的教育首先表现为教育形式的适应性。在生动的教育中,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形象生动,契合儿童具象化、情境化的思维特征;教育方法活泼生动,富于变化性和趣味性,有效吸引儿童易于分散的注意力;教育环境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为儿童创设一种舒适、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

生动的教育还表现为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在生动的教育中,教育内容要有形象性、生活性、趣味性、简约性,力求有故事、有情节,以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要兼具普世性与地域性、通约性与适应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内容组合方式因地、因校、因人而宜,以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契合学校的办学特色,适应地域的文化特征。

生动的教育更表现为教育目标的适应性。教育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目标层面,生动的教育是指学生获得适切、适用的发展。适切的发展是指学生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获得适合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发展,发挥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适用的发展是指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2.大气的教育

大气的教育,是指对教育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坚守,体现了教育的规律性和超越性。

教育是一种科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有其高度概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定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头顶上的星河,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却可以烛照现实、引领方向。教育要积极顺应现实条件,但不是对现实条件的被动妥协和无条件依从。对教育现实,既要入得其内,予以充分理解和适应;也要出得其外,以客观的教育规律加以审视和反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度地聚焦教育现实、关注教育细节,会忽视对教育的方向性、全局性把握,容易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得之一隅,失之全盘”的教育失误。大气的教育首先要保证大方向的正确,因此,在投入教育实践的同时,还需要时时抬头仰望教育规律的星空,校正教育实践的方向。另一方面,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概括的、全局的把握,因此,在关注教育细节的同时,也要借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实践智慧,以全局的视角审视教育,从规律着眼,从大处着手,让教育实践更具规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对现实条件的积极顺应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性条件,但不是其终极目标。教育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1],因此,必须具有前瞻的视野和超越的眼光,把握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向,让教育的“产品”——人——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适用于未来社会的需要。大气的教育首先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帮助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具有主体地位的人,而不是作为某种知识储备、能力媒介或行为载体片面地、各自为政地发展。同时,大气的教育还应促进学生超越性地发展,引导儿童在充分关注现实生活领域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时空超越性,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更辽远的未来世界、更精奥的精神领域适当拓展,实现对现实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双重超越,向往和追求更高、更远目标的发展。

3.生动·大气的教育

作为教育追求,生动与大气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既有表层意义上的区别,又有深层内涵上的关联。在对立、区别的意义上,生动的教育是合目的性的,大气的教育是合规律性的;生动的教育是现实性的,大气的教育是超越性的;生动的教育是儿童气质的,大气的教育是成人气质的。在统一、关联的意义上,一言以蔽之:生动的教育内蕴着大气的教育,大气的教育表现为生动的教育。

生动的教育要求教育顺应现实条件,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势制宜,灵活地确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在这个意义上,生动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而我们都知道,“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由此可见,生动的教育是合规律性的,内在地包含着大气的教育的特征与要求,是大气的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

同时,规律不等于刻板,大气不等于固执。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大道无形”,这并不是说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是说规律没有特定的实现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规律的道路有无数条。教育也是如此,作为一种教育之“道”,大气的教育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外在形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师生那儿,大气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这种内在的张力,让大气的教育成为一种具有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教育,成为一种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育,因而也成为了一种生动的教育。

综上所述,生动的教育与大气的教育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遵循而不死抠教育规律,顺应而不屈从教育现实,在教育规律和教育现实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营造了丰富多彩而又合乎规律的教育图景。

二、生动·大气:向儿童教育的自觉回归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果对人没有深刻的认识,教育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对“人”的理解上,既要有哲学层面上的“质”的认识、人类学层面上的“类”的认识,也要有社会学层面上的“群”的认识、心理学层面上的“个”的认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学生的研究关注的都是其抽象的、泛化的“质”和“类”的特性,而较少关注其具体的、现实的“群”和“个”的特性。特别是在中国,成人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我们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往往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以对成人的理解和认识来规范、约束儿童。作为未成熟的个体,小学生与成人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走近儿童,研究儿童,并进而开展适合儿童的教育。我们所提出的“生动·大气的教育”,就是在对儿童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向儿童教育的自觉回归。

1.儿童是生动、大气的

儿童是生动、大气的,这是“生动·大气的教育”之所以成立的基础。“生动”与儿童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率性的、自由的、乐观的、多变的,有着很强的适应力和成长性。而在日常的印象中,“大气”似乎与儿童缺少关联,更多显示出成人的气质,事实上,儿童也是大气的,只不过这种大气以另一种成人所不熟悉的方式存在。

美国哲学家马修斯写过一本《哲学与幼童》的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里,他以大量生动的故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推理向他的大学学生证明,“他们中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在运用哲学了”[2]。的确,儿童所受到的社会化训练和教化还比较少,好奇心、探索欲比较强,再加上思维往往是天马行空、无所不往的,他们很多看似不着边际的疑问和论断,暗合了哲学的一些母题。对事物表象的超越和对客观规律的追索是哲学的基本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无疑是大气的,由此,至少在集体无意识层面,与哲学存在着天然亲缘关系的儿童也是大气的。

当然,并不仅仅是原始的、朴素的哲学思考让儿童大气起来,在日常的言语与行为中,儿童往往也较少现实功利性和实用性,表现出成人难以企及的大气。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写过一篇题为《反悔》(入选小学语文教材时被改为《羚羊木雕》)的小说,写“我”把妈妈送给“我”的一只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方,后来又在父母的威逼之下不得不要了回来。在这个故事中,“我”看重的是友情,而父母看重的却是羚羊木雕的价值,二者相较,“我”比父母要显得更大气、更豁达。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陶行知认为:“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3]

2.儿童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生动、大气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儿童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少年老成”是受到鼓励和表扬的,这种教育观念其实是有问题的。童年作为人生成长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不应被轻易地忽略,甚至是粗暴地否定。在儿童教育中,必须把儿童当成儿童,必须让儿童成为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而不是相反。

“生动”这一语词与儿童的天性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它既是对儿童天性的反应和解读,也是儿童天性发展的推进动力,儿童的教育应当是生动活泼、生动自然、生动有趣的,应当是顺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同时,从教育的有效性角度来看,因为切合了儿童的天性,生动的教育也更容易让儿童自觉地接受,更容易激发起儿童的求知欲望,让儿童在教育中找到乐趣、找回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需求,产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教育的目的更易于达成。因此,无论是在目的还是在手段层面上,生动的教育都是儿童教育的应有之义。

儿童天然的大气是非常珍贵的,对于儿童道德的成长、品性的形成、情感的发展等都具有种子的意义。在儿童教育中,不应武断地以成人的功利要求来约束儿童幼稚然而率真的言行,不应自负地以成人的理性来扼制儿童无羁然而美好的想像,不应势利地以成人的实用标准来喝止儿童无用然而真诚的追问。儿童教育应当保护儿童的这种天然的大气,教师应当具有儿童气质,与儿童一起对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宇宙等进行充满趣味的想像和追问,与儿童一起进行超功利的、率真的游戏和交往。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对自己的评价是“长大的儿童”,虽年过花甲,“仍然像儿童一样,常常睁大眼睛看着这多彩的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心里想着许多问题。外出坐在车上常常从田边驶过,看着田野里开着黄花的向日葵,看着同样开着黄花的丝瓜花、南瓜花、西瓜花、黄瓜花,又想到麦子、稻子成熟了,都是金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4]有了这种与儿童相通的“赤子之心”,就能理解、尊重并保护儿童天性中天然的大气。

3.儿童教育还要提升儿童的生动、大气

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但尊重并不意味着迁就、放纵。我们要认识到,儿童的天性一方面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另一方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儿童的天性是需要加以引导和提升的——教育的价值和任务也就在于此。

儿童的社会化程度还不够高,规则意识和集体观念还在形成之中,因此,儿童天性中的生动也包含有自私自利、任性固执、自由散漫等负面要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儿童率性而为的生动也会慢慢显得不合时宜,需要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在尊重、顺应儿童的生动天性的同时,我们应发挥教育提升儿童天性的功能,把儿童与生俱来、自然自发的生动逐步提升为适应社会、自觉自主的生动。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儿童对自我天性的顺应提升为对现实社会的顺应,让儿童学会把外在环境与自我心性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灵活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儿童终将长大,社会化的生动或许不够纯真无瑕,但对于儿童将来的社会化生存却有着不可或缺的实际意义。

儿童的大气是懵懂的、含混的、模糊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想像式追问和现实生活的无意识超越。衣食无忧的儿童可以生活在无边的想像和无羁的“超越”中,但这种天然的大气对于成人来说却未免显得过于幼稚、过于天真。儿童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儿童长大的过程中,引领儿童学会把想像式追问逐渐转化为富有理性的推理和论证,在现象中发现规律;学会把无意识超越逐渐转化为有意识的规划与追求,在现实中展望未来。这样,儿童天然的大气就逐渐提升为了自觉的大气,儿童一旦拥有了高远的追求、宽广的胸襟、开放的视野、豁达的气度,长大之后不至于被琐碎、繁杂的现实生活所淹没,而能拥有一种既关注现实世界又追求终极真理、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美好生活。

三、生动·大气: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主张需要适时创新,但不能凭空产生,而要建立在尊重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充分考虑学校现实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对于吴江实小这样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而言,在发展中变革、在传承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1.大气:学校的文化基因

吴江市实验小学的前身爱德女校创建于1904年,与同时代的新学校一样,爱德女校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的交融激荡中形成了独特而非凡的气质,那是一种通古博今、融贯中西的大气度,那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胸怀,那是一种播撒科学与文明种子的大追求。

爱德女校创始人王菼先是变卖家产办学,后又捐献编译、授课所得数万元助学,在办学历程中更是劬力劬心、竭忠尽智,这种大气的胸襟和气度是对“爱德”的最好诠释,它们与“爱德”校训一起深深植根于吴江实小百年的历史之中,内化为实小的文化基因。正如学校在回顾百年办学历史时所言:“实小人从办学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以极其大气的胸怀对中国的教育进行着思考和实践,以极其大气的胸怀撒播着善德与博爱,以极其大气的胸怀关注着学生与家长。这种大气的胸怀,已经成为实小人代代相传的血脉和基因,它和那棵百年的胡秃子树一样被凝结在了实小的百年历史之中,充盈在美丽的校园内。”学校正因为其大气,才能以大爱大德为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正因为其大气,才能经历百年风雨而葱郁常青;正因为其大气,才能培养出如费孝通这样的大师。

2.生动:学校的创新维度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自1992年更名为“吴江市实验小学”以来,在全球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央教科所赵学漱研究员和南京师大班华、丁沅、郝京华教授等的指导下,学校以环境教育为突破口,加强科技教育,创办科技特色的办学思路逐渐明晰,科技教育办学特色显著。基于此,学校凝练出了“求真”的学校特色,与“爱德”一起,共同构成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在走向第二个百年之际,吴江实小敏锐地感知到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全方位冲击,在“大气”之外,又提出了“生动”的教育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然不局限于课程的变革,它还是教育哲学、教育理念的方向性转变,是对儿童的发现、尊重和肯定,是对社会本位、知识本位教育观念的反思与纠偏。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显得不合时宜,需要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吴江实小选择了“生动”一词作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回应,作为学校创新之旅的新路标,应该说是切合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找到了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四、生动·大气: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

作为一种教育主张,“生动·大气的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必然缺乏生命力。只有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生动·大气的教育”才有可能萌芽、抽枝、开花,并结出甘甜的果实,为师生所享用。

1.“生动·大气”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师生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办“生动·大气的教育”,需要营造“生动·大气”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吴江实小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校四区”(本部、幼儿园、爱德双语分校、城中校区)的办学格局。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我们秉承大气的理念,以全局的眼光整体规划学校布局,学校教学、运动、生活等功能区域划分合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条件。大气的理念还体现在以前瞻的眼光设计学校的环境,不仅着眼于当前的办学现状,还为学校未来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大气的理念更突出了为每个孩子发展服务的意识,学校的每一个环境都是孩子们活动的资源,研究的对象,精神成长的乐园。比如,我校的标志性景观“金钥匙”,轮廓优美,气势博大,匙面装饰纹样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为在金钥匙上有栩栩如生的“恐龙”、“百慕大三角”、“飞碟”、“金字塔”、“空中花园”、“狮身人面像”等学生感兴趣的近代科学之谜。它是召唤孩子们好学奋进、勇于探索的一种象征,是鼓舞孩子们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加油站,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启迪与激励。

当然,大气不等于粗放,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我们还追求生动的品质。一方面,我们在学校环境布置上不强求统一,各个校区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城中校区,校园虽小,但移步换景,颇为精致,尤其凸显出学校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爱德双语分校,现代气息浓郁,充分显示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升腾;本部校区,格局开阔,错落有致,活泼生动。另一方面,虽然各校区风格各异,但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为准则,进行学校的环境布置,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细节调整。如,近年来,教师骑电动车上下班的越来越多,为此,学校在车棚里安装了很多电源插座,以方便教师为电动车充电。

2.“生动·大气”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一门学问,放则容易失之粗疏,收则容易失之刻板。“生动·大气的教育”需要收放自如的学校管理,需要学校管理者一方面从大处着眼,以一种大视野、大气度、大格局来实施学校管理,另一方面从细处着手,关注管理细节与管理适应性,力求做到管理因人、因时、因势制宜。我们认为,文化管理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学校管理型态。

文化管理是一种大气的管理,与制度管理相比,它表现出十分显著的超越性:超越了制度约束,追求的是文化感召;超越了行为管理,追求的是心理认同;超越了量化评价,追求的是情感激励;超越了千人一“法”,追求的是因材施“管”;超越了外在控制,追求的是自主建构……这种超越让文化管理不再繁琐细碎、“斤斤计较”,而是跳出芜杂、直指人心,表现出非凡的胸襟和气度。我校是一所大校,校区多,教师多,学生多,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们依托一个多世纪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丰厚文化,提炼出了“承‘爱德·求真’校训,办‘生动·大气’教育”的办学追求,重新规划和建构包括理念文化、管理文化、教学文化、视觉文化等内容的学校文化体系,形成新的文化共识,集聚新的文化力量,推动学校在第二个百年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文化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生动的管理。文化管理追求共同价值观之下的和而不同,充分尊重不同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与生动的教育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在“承‘爱德·求真’校训,办‘生动·大气’教育”的文化共识之下,学校将决策权和管理权下放,给各校区留下了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鼓励各校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生动活泼发展格局,使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在引导师生形成共同价值观,建构心理和行动共同体的基础上,我们还关注师生的个体特性,尊重师生的价值选择,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让每一位师生都成长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

3.“生动·大气”的课程教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如果没有生动而大气的课程教学作为基础,“生动·大气的教育”只可能是空中楼阁,看起来非常美好,但却是虚幻无着的。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以较大的课程决策、课程设置、课程管理的权力,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学校良好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构建生动而大气的课程教学。

我们认为,生动而大气的课程教学,从目标上看,既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又观照学生的当下生活;从结构上看,既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又重视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建构;从内容上看,既搭建普适性知识的网络,又预留个体性需求的空间;从实施上看,既贯注学校的课程教学传统,又尊重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从评价上看,既注重共性标准的落实,又关注个体水平的差异……总之,生动而大气的课程教学一方面要推动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在生动而大气的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一方面保证了学校在国家课程实施上的优异成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科技、双语等校本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注重全校在理念层面形成共识,另一方面也分校区进行课程特色打造——本部的科技教育、爱德分校的双语教育都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一方面形成了学校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程教学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也引领教师发挥个体教学优势,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特级教师张学青的阅读教学都已形成独特风格,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2]加雷斯·皮·马修斯.哲学与幼童[M].陈国容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序言).

[3]陶行知.小孩不小歌[A]//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李吉林.我,长大的儿童[J].人民教育,2003(17).

Lively and Generous Education: My Position

YAO Hu-xiong

(Wuji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jiang 215200, China)

Key words: education position; lively; generous; practical exploration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设计建设在新时代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思想精神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时代优秀精神文化的恢归,表现为对语文核心素养涵泳培育的重视。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制体例体系是一个不断创造新变的开放结构与生成系统。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历史与演进历程昭示出的科学规律,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彰显影响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对于我国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材体系具有价值与真理的高度一致性,同时也有助于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建构人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部编版;中小學语文;教材开放性;建构生成生态;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版本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八次课程改革,新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教材创制历经了“从无到有”、引进借鉴前苏联到高度集权的意识形态话语垄断,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在徘徊曲折中探索几个阶段,最终有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中小学教材体系建设之路,个中有得也有失,有教训也有经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推进与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开启了“独立自主”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中国化”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步入科教兴国与教材与时俱进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新时代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犹如“百花齐放”各领风骚。这使得语文教材使用者的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领略体悟到各种版本教材设计的优长与遗憾。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与设计相似中有新异,继承中有创新,承袭中有突破。中小学语文教材高度融汇与选择集结了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精神文化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赓续了古今中外历久弥新且闪烁着永恒人性光辉的思想文化、精神智慧与情意智能的文化教育载体。中小学语文教材是贯彻实施“立德树人”与培养青少年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及其关键能力的重要教育载体,是汇聚中华文明濡化思想根本、精神底色、文化基质、智慧源泉与行为楷模的成长发展的精粹精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更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话语语境下,积极铺展建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文教材体系的伟大理论与实践工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的具体表现及其策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文教材体系伟大工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态建设

1.创制学生学习的成长性学本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工具性、交际性与思想性、人文性是内在统一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已经超越了学生学习与接受教育的物质材料的传统体认,已经成为充分考量学习理论及其规律,赋予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思想发展、精神成长、品质提升与情意丰盈的文化浸润。鲁迅先生饱蘸着血与泪的文学作品是矗立在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上的高峰,也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内容。“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思想已经积淀为现当代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所以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 (温儒敏语)改革开放以来,总计有50多篇鲁迅作品曾被选入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7篇鲁迅作品,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选入5篇,总计选入12篇,其中散文3篇,小说5篇,杂文4篇。这些进入教科书的鲁迅作品,“就是撒播鲁迅精神的种子”(陈漱渝语),对于一代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统编语文教科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文本内容的难度、“双线组元”的要素等,对鲁迅的作品进行了有序排布。七年级以散文为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都写了鲁迅对童年的回忆,富有童真童趣,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受到更为鲜活、立体的鲁迅形象。到八、九年级,以小说为主。《故乡》《社戏》《孔乙己》中,闰土、杨二嫂、孔乙己,鲁镇、咸亨酒店……许多人物和场景成为一代代读者的集体回忆,成为象征性的符号,从中可了解作品折射的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理解作品中饱含的那份爱与痛、热烈与冷峻,对社会、人生有更深刻的体认和理解。到了高中,除了选入小说《祝福》《阿Q正传》,杂文数量显著增加,思辨要求明显增强。鲁迅以他思想的丰富深刻矗立在20世纪文化的中心点上。他如同我们民族的精神教父,“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引领我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的“那些关于启蒙的沉思,关于国故的愁思,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探究,关于己身与社会、与历史乃至人生永恒之谜的断想,都是永具诱力的”。(孙郁语)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是文化生命体的成长性精神对话与思想交流,是“语言的应用与建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的成长性学习“典范”,更是青少年通过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关怀生命与觉解生命的学习成长性“范型”。[1]

2.创建教师教学的生成性教本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应该创建教师教学实操性,教育生成性与交互式对话建构的学习开放共同体。这与“教有法,而无定法”的意蕴指向上是一致的,同时这也赋予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文化生命体解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生成性的文化载体,开发激活学生学习生成的生命建构体。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是创建教师学习与教学、解构与建构的生成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共同体,同时也是蕴含着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信息密码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命解码与编码“直线式发展”和“螺旋式上升”的生成性教育教学样态。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有利于激活生成教师的教育教学“缄默性”与“教学力”的生命成长共同体。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是一个效能优化且循序渐进的发展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伴随着体认解构与融合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是一个规则遵从——自主认同——内化探究的心理认知发展过程。只有在最新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生成建构通往单元专题学习设置上预设融合小学、初中、高中“三段一体”相互衔接贯通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本”。在学习理论与教育理论基础上为教师教学设计编制并积极搭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开放循序渐进、前后观照、整体贯通的系统生成性“教本”。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教师教学的“读懂作者文本内容”“生成自我情智共鸣”向“品味世界生存样态”进阶提升的主体生成性教学路径,为教师教学最终能够顺利进入哲学艺术审美层面的鉴赏解读搭建和创设生成性教学研读“教本”。在最新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师教学建构中增设开放式对话教学延展的深度教学设计“教本”。

3.创编社会建设的导向性读本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应创编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美德风尚建设,通过教育教学文本社会建设视角,垦拓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创编社会建设的导向性读本。最新部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编了有关我国当代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发现青蒿素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以及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文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入选部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课本,《太空一日》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2018年修订版)的教材课本。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历史的记忆却永不褪色。无论是红船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乃至最新鲜的抗疫精神,都是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的典范与“读本”,都值得永续学习。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也需要跟隨时代的步伐去调整脚步。我国目前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在这个时代,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需求。语文教课程中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是建设国家教育体系伟大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便是其能够在文化继承、精神宣扬层面发挥巨大作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教育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教青少年读文识字、提高理解能力,更在于传道解惑、启发民智,传递正能量,发扬民族精神。

4.开发国家意识的建构性文本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应积极开发家国情怀与国家意识的“当代人”和“身边事”,极具时代感与烟火气的家国情怀哺育滋养的时代先锋和社会楷模就是中小学语文活生生的“教科书”。历经血与火洗礼、生与死淬炼的民族才会直面浴火重生的荣光,才能淬炼化蛹成蝶的复兴,才能赓续凤凰涅槃的重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着意开发国家意识的建构性文本,就正如让青少年和我们国人“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在20年前家弦户诵,它不是引人好奇的民间故事,也不是名家大作,它被众人周知是因为它曾经是一篇语文课文。文章作者魏巍在朝鲜一线与战士们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在朝鲜的所见所闻震撼了魏巍,触动了他的内心,这些汹涌的情感促使魏巍写出了这篇文章。文中作者用词朴实,一线的惨烈战况却跃然纸上。学生们阅读此文,仿佛听到了敌军飞机的轰鸣声与爆炸声,也仿佛听到了志愿军嘹亮又坚毅的冲锋号声。保卫家国平安,致敬伟大可爱的战士,感恩铭记英雄先辈们的牺牲,这是这篇文章存在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意义所在。感恩保家卫国的战士,铭记国家艰难的历史,铭记先烈的家国情怀、无畏牺牲精神,都需要传递给每一代每一位中国人。2021年3月,时隔20年,《谁是最可爱的人》终于重返中学生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这是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也让青少年们要牢记抗美援朝这段鲜血淋漓的历史。抗美援朝前线战士们用鲜活的生命保卫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家国,这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疼痛让人印象深刻,伤疤让人记忆长久。真实到残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纪实文学在今年回归语文课本,无疑是顺应了中国的发展基调,不仅可以感恩纪念革命先烈,也有利于让00后这一代铭记历史、从青少年时期加深爱国主义精神。[2]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性生成建构策略

1.探索统整融合自主性与开放多样的生成方式路径

积极建构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课文系统与作业系统的统整融合自主性的学习成长范式,不断探索拓展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性生成生态建构学习的多种方式与路径。第一,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的“思考探究”题进行拓展阅读。比如学完《藤野先生》,拓展阅读《〈呐喊〉自序》,深入理解作者思想;学完《孔乙己》,拓展阅读《示众》《药》等小说,通过比较阅读,分析、理解其中的看客形象。第二,通过“名著导读”板块拓展“整本书”阅读和研究性鉴赏阅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活动,聚焦鲁迅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青春记忆”“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等专题开展《朝花夕拾》的整本书研读。[3]中小学统编教科书通过“1+x”的整体性拓展建构主体性生命生成学习的路径,引入教材课文中他人评述作者本人及其作品的非连续性相关文本的拓展性阅读等方式,与教材课文中的作者及其代表性选文作品形成一种整体性立体对话阅读结构。引导中小学生感知语文教材创设的汉语话语的系统建构,体悟语文教材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积极拥抱语文教材中学生主体生命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神会践行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先验性”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立足不同视角、通过不同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真正意义上让中小学生走近教材作者与作品之中。

2.避免标签化与碎片化文本解读,展开项目式研究性学习

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从多个角度选择教材内容和作家作品,并有意识地设计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文本进行开放生成性解读,避免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生态建构学习的标签化、浮泛化与碎片化。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语文教材的作业系统的开放式生成建构设计上避免对主旨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更避免给出一个倾向性观点让学生结合教材文本去“验证”,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找出先生“矛盾的表现”并进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走进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建构的语言文字本身去发现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无论学生在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建构学习过程中感知到的是“揭露”与“批判”的意味,还是感受到“超验性”的甜美与欢乐的回忆,抑或感染萌生出热爱自然的心理,都能感受到一份童真以及作者对理想教育的语文教材开放式适切性建构的学习体验。一篇文章一旦被选编入语文教科书,它就成为教科书开放式生成性建构的一部分,就不仅仅是建构师生阅读学习的文本,还要发挥其文化涵泳与教育教学的功用。积极探索与有效推进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建构的群文阅读设计与任务群单元的贯通浑融,探索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建构整个任务群并引领师生积极展开教材生成性的项目式建构研习。

三、结语

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式建构开发应利用学生的兴趣增长点进行延展性探究学习活动单元设计。为每一位师生搭建优化中小学语文教材自主性学习的开放式生成与建构支持性设计,力求使每一位师生对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建构教学引领和教育导向。唯有真正实现语文教材在师生课堂教学中生根落地、在教师教学中开放生成、在学生主体性自主学习过程中互动生成,才能真正促成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生态建构应然与必然效能。进一步力促中小学语文教材吸引学生回归“读书”这个本质,创设教材建构的主体自主性生成学习的信息载体支撑,更加注重教材学习任务群的自助式与个性化的学习主体性建构生成。努力探索语文教材开放式的宏观建构,创造师生“好教易学”的“语文同学教材”,探索师生、家长与社会“学-教-辅”多维一体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导学与同学”共同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创新建构中小学语文教材项目式以与研究性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创设中小学语文教材“学习任务群”探究性与创造性学习。引导中小学师生与社会及其国家层面从历时性向度与共时性维度整体性高度积极开展建构中小学语文教材开放式生成生态的多元探索性实践。[4]

参考文献

[1]陈志华,高守英.新中国70年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鲁迅作品选编[J].语文建设,2021(9):5.

[2]陈诚.《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版本与修改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谢丽旋.对中学语文教材编选鲁迅作品之浅见[J].教学与管理,2010(16):46-48.

[4]周建强.语文教材文言单元内涵式开发的路径研究[J].中学语文,2020(1):7-11.

[作者通联: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母语课程是各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其教材编写更是十分谨慎。因为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自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语文教材编写上也逐步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视角下分别从课文导入部分、课文辅助栏目以及作业练习设计等三个方面对我国苏教版语文教材和美国加州版英语教材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两者在设计上的优缺点,最后从加州版母语教材的设计中得到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目标;母语教材;比较研究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1]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的、基础的学科,应该首当其冲达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是新课程改革新提出来的课程目标,目前,该维度目标的真正实现还有一定的困难。与我国的语文课程有着轻“过程”重“结果”的倾向不同的是,西方国家一直都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作为西方最为发达国家之一的美国也极其重视课程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多改革成果,其教材在体现“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上也有不少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对中美两个国家的母语教材“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体现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我国教材的编写和改进有一定的帮助。

一、选取用于比较研究的教材

笔者在阅读有关母语教材的文献资料之后,决定把原版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母语教科书(以下简称加州版)和我国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作为比较的对象。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既包含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也涵盖了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不单是学习的结果,而且应该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求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和有效地学习,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苏教版母语教材与美国加州版母语教材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上的体现之比较

(一)课文导入部分的呈现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本的正文之前呈现了如何学习语文的方法,讲述了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用图文呈现“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等学习方法。教材的开篇强调学习方法可以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并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而加州版母语教材则在课文导入部分更细化,它在每一篇课文之前都有一个导语,引导学生做课前准备,如加州版G4教材《Treasures-A Reading/Language Arts Program》中的第二单元第一课的主题是“棒球”,在进入新课之前呈现一张运动员打棒球的图片,并附之“说一说”(Talk About it)板块,说说图片显示发生了什么,并在下方又提供了可查阅相关资料的网址链接。这样的设置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了解新课主题,方便后续的深入学习。

由上述可知,苏教版只在整个课本的开头部分给学生灌输抽象普遍且难以衡量的一些学习方法,学生看到也许会产生厌烦心理。然而,与苏教版相比,加州版的导入部分更具化,每一个学习主题前都有导语,所提示的学习方法更具有操作性,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课文辅助栏目的设计

本文所要讨论的课文辅助栏目是指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部分,包括课文提示和单词注解。

在诗歌学习部分,苏教版给出的课文提示非常少,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课是《古诗两首》,要学习的两首诗分别是刘禹锡的《望洞庭》和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课本只是把两首古诗全文展示出来,并加角注标明作者,除此之外无其他标签提示。与之相比,加州版诗歌部分的课文提示很明显,比如在学习《肥胖的青蛙》一诗中,课文的左侧标签注解了“五行诗”“押韵”“暗喻”等相关知识,不仅让学生熟悉这首诗歌,还要让学生掌握写诗的方法。当然,学会写诗的方法就知道怎样鉴赏诗歌。如此看来,加州版的设计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教版和加州版都会将每篇课文的重点词汇提炼出来供学生学习,但是它们也存在不同,苏教版把重点词汇置于课文最后,用意在于学生学完要着重记诵,而加州版则把重点词汇置于课文之前,并提示学生用字典查阅自己不认识的词语,可见加州版偏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理解新词汇的过程,而苏教版则更偏向于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学习的结果,強调学完课文之后,学生能记诵新词语。

(三)作业练习的设计

作业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途径,也是达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直接方式,旨在让学生行动起来解决问题。苏教版和加州版教材都有设置作业练习,不过两者在设计上仍有差异。

苏教版在每篇课文最后设置与该篇课文相关的四个任务,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秋天》的最后设有四个任务,分别是: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所列出的九个单词;3.读一读下面所列出的八个词语;4.选择诗歌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句改写成一段话。由此可见,苏教版在每一课的设置都体现了“读、写、记”的要求。整体来说,苏教版的作业设计达到了母语教学“听、说、读、写、记”的要求。

然而,加州版的作业设计则侧重于理解过程,它也跟苏教版一样,在每篇课文最后设置了与该篇课文相关的任务,它称之为“理解检测”(Comprehension Check),“理解检测”包括“小结”(Summarize)和“思考与比较”(Think and Compare)。“小结”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观点,“思考与比较”部分有四至五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问答题,涵盖“逻辑”“分析”“比较”“评价”“感受”等。如果课文主题是科学领域的,则加上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任务,并附上可查阅相关资料的网站链接。

由上述可知,苏教版在作业设置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强化知识的记诵,这样设置既有利又有弊,利在于学生能够夯实知识基础,弊在于缺乏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加州版在作业设置上则更偏重于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不利之处,那就是缺乏基础知識的巩固。笔者认为,我国母语教材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多增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业任务。

四、美国加州版母语教材给我国母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一)课文导入方面

课前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加州版教材在正文之前设有问题,并提供相关主题的资源网站链接,让学生在课前思考并查阅相关问题。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总结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是学习和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前提。针对课文要阐述的主题提出一些问题并提供学生可接触到的网站链接,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课文产生学习兴趣。

课文导入的设计十分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该课内容,首先要让学生对该课内容产生兴趣,这就需要在学习该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引导。所以,我国的语文教材可以吸取加州版的长处,在每篇课文前设置导语。

(二)课文辅助栏目方面

在课文辅助栏目方面,我国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提示和重点词汇部分还需要改进,可向加州版教材学习。课文提示可采取课本页边标签的方式列示难懂词语的注释、与段落相关的课外小故事以及课文所用到的写作手法等。尤其是诗歌学习部分,我们也可以像加州版设计的那样,在诗歌旁边附上一些诗歌写作的手法,普及诗歌写作知识,而不是只会背诵诗歌就行了。课文重点词汇部分不能一味追求识记,应该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我们可以把重点词汇置于课文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自主学习词汇的语义,可借助字典、互联网等资源,并且学生在理解了生词之后再读课文,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练习设计方面

虽然我国苏教版语文教材已经很重视作业设计,花了大量的版面设置作业练习,作业题的数量也足够多,但是题型的选择方面不甚理想。现行苏教版教材过于强调学生对新词语的“读”“写”和对新课文的“背诵”,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可学习加州版某些练习题的设置,如增加“思考与比较”类型的题,设计一些“逻辑分析”“评价”“阐述自我观点”式的题目,这些题可以是半开放式或开放式的题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 课程文件及其类型

规范的校本课程建设要形成一批课程文件,其中主要有《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规定,是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计划。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课程纲要》是教师对自己任教课程的一种设计。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二、 课程文件的重要性

校长在领导学校教职工撰写校本课程的文件时,首先要把握其重要性,明确其意义所在,才能领导有方,并撰写出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文件。

1.形成学校的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需要对校本课程的结构、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就构筑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能够用以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明确哪些课程需要开发,哪些课程应当舍弃。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编制,通常要与交互分析法所获得的结果相呼应。根据课程交互分析的结果,校长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型,并对校本课程的目录作出调整和改善。

第一类:如果校本课程对学校的培养目标的贡献很大,那么校长可以考虑将其设置为主要的校本课程,将其置于校本课程目录的重要位置,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不断丰富该课程,以期得到发展与完善。

第二类:如果校本课程对学校培养目标的贡献小,那么校长应该考虑停止该校本课程,将其从校本课程的目录中删除,并重新设置校本课程,补充课程目录中原有位置。

第三类:校本课程对学校培养目标有贡献,但是贡献不明显,那么校长可以召开民主会议,听取多方意见,更为深入地来认识这门校本课程,最终再对其作出决策,或是将其从校本课程目录中删除,或是将其保留。

2.规范课程研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王斌华教授在《校本课程论》一书中将其归纳为以下的一些环节。环境分析:即分析特定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因素;课程目标设置:在考虑特定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定位基础上,设定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课程组织:即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其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和辅助材料等;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试验、传播、采纳和推广的过程,以及教与学的过程;课程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境分析、课程评价等环节被不恰当地忽略了,只凸显出“课程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但即使是这一环节也没能被完整地对待,许多内容也被有意无意地简化了,受到关注的只是最终的成果——教科书。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往往只关注其结果,而忽略其中的一些环节,简化课程研发的程序。这种“简化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课程开发的难度,减少了课程开发的环节,缩短了课程开发的时间,但校本课程的质量也在这种简化中大为“缩水”。因此,要用权威的课程文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研发程序,促使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根据文件规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3.引导教师设计课程

《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它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方案,有助于引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教师只学习过《教学论》而没有系统地接受过《课程论》的训练,因而其课程意识与能力均存在着欠缺。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只是扮演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这方面的问题并未显露出来。当面临着开发校本课程的紧迫任务时,教师的能力缺陷凸现了出来,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这时,《课程纲要》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设计课程的平台。引导教师思考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的目的,组织课程的内容,选择教学的方式,设计评价活动。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教师完成课程的设计。

三、 课程文件的内容与体例

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通常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以下我们以《温州八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试行)》为例,对《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内容与体例作一些说明。

关于需要评估,温州八中是从四个角度进行评估的:国家和地方的文件规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的课程资源情况;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方面,温州八中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学校课程,结合我市、我校的客观实际,实现对国家有关课程教学的全面拓展,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发展潜能的舞台,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目的。

关于校本课程的结构,学校确立了四大板块:一是学科拓展类;二是STS系列课程;三是人文学科类;四是生活休闲类。

在校本课程的管理上,学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材管理、教师校本培训等工作,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建立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该项评估将纳入学校校本培训学分管理体系。高一、初一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门校本课程,其课程成绩记入学籍统一管理档案。

2.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称之为《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它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思路的概括性描述。它的内容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需要评估。这一内容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相似。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这一内容也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相似。对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一个大致的描述,但目标不宜太多和太复杂,有几项简要的描述即可,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涉及交往、自信、探究、技能和意识等方面。

校本课程的一般结构与课程门类。校本课程的结构,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随着校本课程的深入,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门数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操作和交流就会变得复杂。为了方便操作和交流,就应该考虑将校本课程适度结构化。确定课程结构之后,学校应该要确定课程门类,决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这一环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同时对其进行评价,发现问题,改进校本课程。

保障措施。学校应该设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由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

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领导小组、研发小组、研发项目(本文略)。

(1)定向拓展课程

语文类:诗词吟诵、家书抵万金、阅读名人、杂文阅读。

数学类:走进数学世界、奇妙的数学、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生活中的数学。

英语类:英文歌曲赏析、英美经典童话故事欣赏、礼仪英语、生活交际英语。

(2)自由拓展课程

手工类:剪纸、丝网花、缤纷纸艺、十字绣。

艺术类:漫画社、舞动青春、天籁合唱团、健美操、音乐剧工作室。

科技类:三模、科技发明、清洁空气挑战、气象科学、网页制作。

体育类:FIFA足球社、篮球社、排球社。

具体工作包括: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研发项目申报;制定校本课程项目方案;召开校本课程成立大会;建立课程研发例会制度;评比校本课程研发成果。

3.课程纲要

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又称为《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其编制技术与教学方案的编制技术大致相同,但是与教学方案不同的是,《课程纲要》更加关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特别是课程目标,而教学方案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内容。

分析资源,确定课程目标。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指一定时间内学生通过一门校本课程的学习在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上应当和可能达到的基本要求。具体课程目标的确定,要反映学生对这一门校本课程的特别需要,要体现这一门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

拟定课程内容的纲和目。这是一门课程内容的粗纲,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内容的“纲”,是指这门课程内容所包含的一系列主题或课题。这些主题或课题来源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这些主题或课题的确定要以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为依据。课程内容的“目”,就是各个主题或课题所包含的要点。

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是校本课程中学生“学”的本质特征。这种“学”主要不是接受性的,基本上是发现式的。所以校本课程所要求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的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活动,包括实际操作、评论创作、调查研究、科学探究和社会服务等方式。设计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体现这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符合所属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其要点是:关于编写教学指导书的要求,关于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建议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郭继东.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教育科学研究,2004(8).

[3] 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文本.参见温州八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试行).http://blog.wzbz.net/user1/19/archives/2005/13.asp,2005-9-21.

[4]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http://www.hsdzx.sjedu.cn/jxky/xbkc/35240.shtml,2007-10-26.

(责任编辑关燕云)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繁多,语文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教学时间用于背诵默写。而高考名句默写题6分的分值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要走出古诗词名句默写的死胡同,重中之重仍然在于政府牵头,积极思变,做好顶层设计。

[关键词]高考语文 名句默写 改革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思无邪”的《诗经》到意韵悠长的《楚辞》,从灿若星河的唐诗到豪放婉约的宋词,从“生、旦、净、末”的元曲到惊鸿一瞥的纳兰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从蕴藉诡谲的先秦诸子到文风名世的唐宋大家,从丽辞藻句的魏晋骈文到“文以载道”的“韩柳”古文,中国古代散文历久弥香。

一、古诗文默写的前世

中国古代诗文从诞生之日起便一直雄踞中国文化史的高峰峻极。

也正是基于对文化传承的考量,国家恢复高考后的1991年,古诗文默写题便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古诗文默写题已历25载。虽然几经形式和分值的变化,却始终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屹立不倒。

二、古诗文默写的今生

而当高考改革的呼声日烈之时,古诗文教学却走进了死胡同。

1.审美与默写的矛盾

既然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地位无可非议,那么语文教师作为该文化的传播者则有义务、有责任对古诗文的讲解不遗余力、厚掘深耕,以求将古诗文的画面之美、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等诸多美感穷形尽相,以唤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和热爱。古诗文的考点之一则在于默写。默写的根基在于背诵。学生倘若背诵不下来,即使再会审美,那么在考试中一切也将化为乌有。默写的压力逼迫教师有时不得不将教学重心由引导学生审美传承转向监督背诵。如此,实在大煞古诗文的美丽风景。

2.初中与高中的碰撞

就高考语文全国卷而言,考纲所规定的64篇默写篇目中,初中占50篇,而高中仅仅有14篇。高中语文教师在完成繁复的教学任务后,还要领着学生一点一滴地复习初中背诵内容。这样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而教师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3.会考与高考的陌路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课后题几乎都要求背诵,除了14篇为高考内容外,其他绝大部分背诵则是为了会考。然而会考对于高考而言似乎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会考即使零分,也不会对高考成绩产生任何影响。既然部分古诗文高考不考,会考又无足轻重,那么教师对这样的内容还讲不讲?讲,白白浪费时间;不讲,割裂了文化的传承。为什么不能将会考、高考内容协调统一呢?会考与高考的陌路造成了教学时间的相对浪费。

4.教材与考试的疏离

初中语文大致可以说“课堂讲什么考试就可能考什么”,即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在中考中有相当大的体现。而高中语文教材在试卷中能够直接体现的也仅仅有古诗文默写而已。高中语文教材和考试的严重疏离越来越使高中语文课变得尴尬莫名,甚至学生即使一学期不听语文课,期末考试成绩也不会太差,或许还很好。

5.教师与学生的困惑

在古诗文教学中,就诗文默写而言,一般的高中语文教师都会采取这样的做法:课堂上花大气力讲解,以求深入浅出;课堂上花大气力背诵,以求人人过关;课堂下花大气力筛除,以求无人漏网;课堂下花大气力罚写,以求倒背如流。

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一肚委屈——花这么大气力教,学生咋还不会背?学生满肚狐疑——花这么大气力背,就为了得6分?如此,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消弭了学生对古诗文乃至语文的兴趣。倘若教师教法陈陈相因,学生兴趣代代消极,那么古诗文的审美鉴赏就会味同嚼蜡,古诗文的传承就会后继乏人。

三、走出古诗文默写的死胡同

高考是高中生学习的风向标。高考各科目的分值比例是学生的指挥棒。高考语文各题型分值分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晴雨表。古诗文默写意义重大,功在千秋自不必言,然而区区6分的分值又怎能对“唯分数是瞻”“急功近利”的学生或家长产生诱惑?

因而,在教育体制和高考基本模式不变革的大背景下,突破名句默写的困局,顺利实现文化代际交接,保持中华民族的文源本色的关键仍然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古诗文名句默写题的分值。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先决条件,那么任何说教,任何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要走出古诗词名句默写的死胡同,重中之重仍然在于政府牵头,积极思变,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国家考试管理中心必须适时提高古诗文名句默写的分值。其次,国家考试管理中心必须调整初中、高中古诗文默写考试篇目的比例分配,适度增加高中古诗文默写的考试篇目。再次,国家考试管理中心要改变对古诗文考查的方向,创新题型设计,逐渐由刻板单一的背诵识记转向见仁见智的审美鉴赏。最后,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会考、高考古诗文默写的考点协调统一,坚决避免会考、高考“两层皮”现象。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上一篇:监督制度行政执法论文范文下一篇:林业行政许可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