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2023-09-19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摘 要: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有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进行重点分析,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其次,举出实际的案例,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0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停留并休息的场所,当地的政府部门和道路管理部门应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将服务区的实用功能不再局限在加油、修理,提供餐饮等方面,引进一系类先进的基础配套设施,并根据当地流动车辆的类型和流动特点,制定科学、完整的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方案,进而满足交通运输人员的实际需求。基于此,作出相应探究。

1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思路原则

1.1 有机整体原则

首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场区的建设规模进行结构规划,在满足各项实际建设需求的同时,降低投资的成本和各项施工费用,在综合协调并妥善处理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背景的基础上,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其次,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集合于多种服务设施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区域,在实际的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整体部署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外界客观风险因素,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同时,实现各个功能区的内部分工处理,最后构建一个完善的服务功能系统。

1.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始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设计,更是要坚持这一发展理念,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高速行驶人员的实际需求,对服务区的功能结构进行细致的划分,在人性化部署的同时,进而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1.3 生态环保原则

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场地大多是建立在远离城镇和市区的地带,服务区的设立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应妥善应用节能环保处理技术,使用太阳能资源以及先进的水循环处理软件来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得服务区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达到最小。

2 通过实例来说明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优化设计要点

2.1 车辆服务平台设计

2.1.1 停车区域设计

设计人员应结合场区的实际面积,设立适量的小车停车位、客车停车位、超长车停车等停车区域,并使用45°的停车位,达到合理规划的建设要求,在满足停车需求的同时,设立适量的绿化带来将停车区域有效分离,从而提高对服务场地建设区域的综合利用率。

2.1.2 服务区导视系统

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导视处理系统,在综合规划设计的同时,将不同的服务区进行协调和管控,加强各个场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通过一定的路面标志[1],提醒驾驶人员可以快速的找到服务区进出口和实际的需求区域。另外,在对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坚持简约的设计原则,在融入当地人文特色的同时,注意与美观与实用功能和导视环境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服务区标识设立过程中。可以采用黄绿白三色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环保的设计要求,还可以展示标识的美观性和人文特色。具体服务区导视系统效果图如图1所示。

2.2 人员服务平台设计

2.2.1 室内设計

服务区场区规划应坚持“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在结合当地区域人文精神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选购性能较佳的生产建设材料来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例如,针对室内装修的墙面铺装材料设计,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选购装饰性强且环保节材、易于维护的新型装饰材料陶瓷薄板,并辅助添加浮雕、绿植、水景等点缀装饰设计,确保服务区场区具备环保节能的效果。

2.2.2 室外设计

在对服务区场区的室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为了突出其特色建设效果,对墙面的室外设计,选用乔治亚灰和玫瑰白麻等两种颜色搭配设计,并安设LOW-E玻璃,提升服务区场区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而构造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

2.3 文化展示平台设计

2.3.1 休闲文化广场

例如,对于休闲文化广场的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坚持红色文化与本地文化为主要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以文化宣传、雕塑及文化长廊为主体的景观设施,尽力打造休闲娱乐场所与文化特色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广场,例如,建筑企业可以选购天然砂岩材质建立的浮雕墙,在统筹规划的同时,彰显服务区雄伟壮观的历史氛围。

2.3.2 文化景观长廊

应结合服务区场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对文化景观长廊采用红色立体镂空廊架的建设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并应用当地的剪纸艺术,以红色为主要建设背景,建立特色的有机玻璃屋顶,再展示一些优秀的刺绣作品,来吸引过往群众的观赏,为建立独特的地域文化管理机制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2.4 生态休闲平台设计

2.4.1 光伏发电设计

可以搭建遮阳停车车棚,综合利用太阳能等环保能源进而实现车棚和光伏电能的完美结合,在满足过往车辆遮风挡雨需求的同时,通过使用清洁度较高的太阳能,为电动车提供灯光照明、充电以及并入电网等诸多服务。

2.4.2 污水处理设计

在服务区场区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人类的一系列行为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管理部门可以购买适量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独特的处理方式对污水杂质进行物接触氧化、沉淀以及水解酸化加工,待其达到统一的检测标准后,集中将这些污水排放至市政工程设立的集中污水排放管道。

2.5 智能化网络设计

2.5.1 网络覆盖

应统一规划部署交通网格、旅游景点网格、安全监控、智能投屏、全区域背景音乐、广播等基础网络,在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为司机和出行游客提供实时的、自动化的智能管理服务,同时帮助人们及时获取未来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地区的景点情况和其他新闻信息。

2.5.2 信息化设计管理

服务区场区的设计管理还应结合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工作人员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数据挖掘和智慧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先进的监控处理系统[2],对相关区域的过往车辆和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监控管理,提高服务区安全性。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及时的通过滚动屏来发布当地的实时新闻,例如,可以建立自助终端查询服务和广播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交通状况、地域文化、医疗服务、教育信息以及网上银行等便民服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的设计优化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服务区设立的重要性,综合处理服务区场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人文背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服务区设计理念,投入适当的建设资金,科学合理的应用太阳能、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而完善服务区场区的实际功能,最后促进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磊.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优化探析[J].信息周刊,2020(1):1.

[2]程睿.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J].低碳世界,2019,9(9):269-270.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形态构成属于现代艺术设计表现形式范畴,其涉及领域较广,且广泛应用至广场景观设计中。形态构成的应用有利于增加广场景观艺术感与美感,彰显广场特色。但由于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发展较晚,导致其存在诸多不足,致使形态构成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相关部门应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优化广场景观设计,合理应用形态构成,彰显形态构成特色。本文笔者将基于广场景观设计与形态构成,分析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广场景观设计;形态构成;应用

前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广场景观设计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逐渐成为彰显城市文化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形态构成涉及绘画、建筑、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占有中重要位置,是提升广场景观设计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广场景观设计与形态构成基本概述

(一)广场景观设计

一般而言,广场景观设计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针对广义的广场景观设计,整体规划和空间划分是其两大环节,在此处涉及的规划指以整体视角,掌握、理解并运用广场景观,其中地貌规划、广场设计以及场地规划等均属于规划范畴,维护自然环境体系是规划的主要目的,进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针对狭义的广场景观设计,即广场直接展示出的开放空间形态,是为公众集会、交往以及活动提供的面积广阔的户外场所。水体、植物以及艺术小品和雕塑均属于狭义的广场景观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致使人们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

(二)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主要在于探索形态造型规律与构成学。形态造型规律以研究与艺术设计构成的内在组织相关联的内在元素为主,在艺术设计的基础上,探索其关联性,进而得到形态构成的创造规律。构成学是以经验与实践为基础,进而提炼出的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三方面内容。

形态,既是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亦是探索世间万物的基本因素,简言之,即点、线、面的构成。点属于最小单位,是一个相对概念;线具有多样性;面是构成空间形态的基本因素,三者均属于形态构成研究领域。

二、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用领域较广,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等。在此,笔者将主要介绍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平面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以理性与感性、研究与实践为基础,以基本造型规律和视觉认知规律为依据,展示视觉语言与艺术造型的形式美,在系统训练的前提下,高效开展造型设计工作。

广场景观建设具有规模不等、风格各异的特点,同时其具有自由、开放、公共的共性,在不同地理、功能以及设计的基础上,搭建具有独特性的空间,为人们交往、集会等提供场所,具有公共性。因此,广场景观设计中离不开互动性。

平面构成重点在于点、线、面的形态构成,是构成广场景观形态造型的基本要素,即造型语言。

第一,点的应用:在几何概念范畴,点仅仅表示位置,并没有长度或宽度,更无形象可言。然而,对于广场景观设计而言,点则蕴含着相对概念,即点以“景点”的方式存在于广场中。与此同时,点与点间的密集联系会给人以线的错觉,且延伸距离越远,越趋于线。例如,广场景观中的行道树的植物整合、花坛组合以及绿树排列均显示的是点的线性应用。针对点的应用,必须坚持“主体与客体、统一与多样、韵律与节奏”的布局原则,充分发挥点的优势,达到广场景观设计目的。其中,植物景观、雕塑景观以及置石假山均属于点的应用范畴。

第二,线的应用:针对线而言,包括均匀与非均匀线、粗线、细线等,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于直线,平行线是其最常见的直线形式,具有稳定、无倾斜感的特点,主要用于高大植物以及道路旁的路灯等。对于曲线,具有柔软、优雅的特点,且富含运动感,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是曲线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曲线的自由性,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可以广场实际需求和地方文化差异为依据,适当调整曲线弯曲度,突显广场特色。自由曲线主要用于喷泉、道路边界等地,达到增加广场景观流畅性的目的,提升广场吸引力。几何曲线主要用于草坪纬度或水体堤岸等。在应用线的过程中,应以自然性、秩序性以及功能性为指导,合理设计线的布局。

第三,面的应用:针对面而言,包括几何形与自由形两大类,其中圆形、四边形、曲线面等均属于几何形,分散形、集中形、自然形以及模糊形等均属于自由形。对于几何形主要见于屋顶建筑,如图1所示。对于自由形主要见于景观建筑,如图2所示。

(二)色彩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针对色彩构成,主要涉及建筑色彩、水体色彩等。

第一,建筑色彩:作为广场景观形态,建筑色彩彰显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设计建筑色彩过程,应以不同地区文化特点、民族风俗等为依据,采用不同的色彩,显示广场景观设计的独特性,彰显城市特点。

第二,水体色彩:水本无色,但其在不同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好比雨水、海水、雪花、冰雹等均属于水的范畴,但由于其属性存在差异,导致其存在形态有所变化。例如,翠柳映衬下的水呈绿色,夕阳西下时的水呈昏黄色,夜色下的水五彩缤纷。因此,在广场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实际情况指导下,充分考虑水体色彩,发挥水体色彩在广场景观中的作用。

三、形态构成在云南屏边悦森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云南屏边悦森广场基本概况

云南屏边悦森广场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的屏边苗族自治县,处于屏边玉屏镇西部,与大围山风景区相距约13公里,位于滴水苗城核心区域。在整个项目中,主要涉及市广场景观、精品酒店景观以及滨水景观三部分内容,且其以苗城文化为背景蓝图,以展现苗族居民机理与空间艺术为宗旨,增加景区吸引力,进而提升景区知名度,构建全方面服务的旅游度假中心。

(二)云南屏边悦森广场景观设计思想

首先,系统完整:针对云南屏边悦森广场,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苗族地区,且临近大围上风景区。因此,在设计云南屏边悦森广场过程中,应以已有交通规划为基础,结合苗族地区生活、生产、地形等多方面因素,整体规划云南屏边悦森广场,做好云南屏边悦森广场功能划分工作,明确广场类型,合理布局。

其次,自然生态:云南屏边悦森广场景观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当引进北方树种与植被,避免自然植被完全属于南方植被,显得单调,创造完整的生态环境,让游客感受到差异。例如,北方的乔木、灌木以及花卉等。

最后,地域文化特色:对于云南屏边悦森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重点在于建设苗族文化,包括苗族风俗、苗族餐饮、苗族建筑以及苗族文化等,充分显示该地的地域特点,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体验区。

小结:

总而言之,形态构成具有综合性高的特点,涉及领域较广,广泛应用至广场景观设计中,得到广场景观设计者的认可和重视。与此同时,为提升广场景观设计效率,提高广场景观设计质量,相关设计者应结合广场实际情况,以地域文化特色为前提,以广场景观设计实际需求为依据,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优化广场景观设计,高效应用形态构成,增加广场景观特色,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 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刘大欣. 形态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钟真珍. 构成·景观——浅谈构成艺术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4:61.

[4]仲崇粉. 环境景观设计中现代陶艺的艺术特性与运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0.

[5]王妍. 蒙古族传统图形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一)古希腊时期

西方城市广场最初兴起是在古希腊时期,最初是用于商谈国家大事和集贸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是,位置是闲散和不确定,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较高的政治氛围,人群喜欢聚集在一起休闲、娱乐,喜欢广场的氛围,广场的实用功能渐渐的从带有政治倾向的议政往纪念、娱乐等方面发展,广场也开始固定在一个地区作为一个标志场地存在。随着不断发展,广场渐渐的兴起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广场作为意大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一座意大利城市都有充满魅力的广场。有学者认为“如果意大利没有了这些广场那它就不存在了”。从功能分区上来说,意大利的广场分为政府议事,商业活动,宗教传播以及综合性的广场。大家认为应该有一个开放性空地与其行驶的功能相配合,这种布局理念就成为了当时广场设计的主要理念,大家在此参与城市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商业活动,从设计当中的规划来看,中世纪的城市广场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范围合围性,大部分的规模尺寸适与所在的城市社区相匹,地点一般都在城市的中心范围,周边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空间和尺度的连续性,从而创造出大家所能接受的“如痴如醉”的城市景观,著名实例有圣佛朗西斯科的广场等等。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城市建设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人的视觉感官和庄严的艺术效果,并使用了透视原理和比例法、美学原理

中国古代城市广场的发展

中国古代真正能成为广场的场地非常少,封建时期的广场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合院落空间发展成为的广场,特点是利用广场空间的变化体现主题的宏大气势。另一类是结合交通枢纽、贸易往来、宗教活动等功能的传统城镇空地。但是广场文化和思想是相对滞后的。

言而总之,城市广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具有挑战的,现代广场的含义更加广泛,已经不再是市政类广场,出现了许多广场类型。现在的城市广场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生产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城市环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广场的特点

(一)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性质上的公共性:近几年人们生活节奏的速度越来越快,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喜欢带有群体组织性具有丰富内涵的户外娱乐项目,需要满足不同的人群对广场的需求,城市广场要求有方便的对外交通。这正是满足公共特点的具体表现。

2.功能上的综合性:城市广场应该满足的是大家对于户外多种活动的需求。要取代以往的只具有单一或几个功能的广场,要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口味实用性的现代综合广场。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大家对一个空间要求是不一样的,综合的功能要与之多样性相配合,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间,要让人们产生场所感归属感,这种感觉是对人们的一种安慰和调节。这样的一个广场才是一个合格的广场。

4.文化休闲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一大亮点,是当前城市对外“眼睛”和“嘴巴”,追求愉快的心情是一个广场基本的理念,我国的广场舞很盛行,从侧面反映了对一个广场的要求,要满足人们的这种表演欲望。

三、目前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性求大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广场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盲目性的求大。特别是在一些小城市,人们的理念往往是大的就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广场建造起来会显得特别粗糙和空洞。广场的大小不是盲目的确定的,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人流、地区大小、交通因素、整体感官、周围建筑等方面入手确定大小,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二)广泛种植草坪

城市广场在充分考虑绿化问题上有很大的偏差,有些城市广场草坪成了主体,广场面积虽大。但是这样建造的话就会把大量的人群聚集在有限的几条道路上,不利于人们的活动娱乐。在空间处理上,绿化不可或缺。但是不能大面积的铺设草坪,这样显得很简单,不能体现出广场的设计理念,并且在形态上要和广场的空间吻合。

(三)铺张浪费严重

城市广场不是博物馆也不是皇宫,不需要奢华的地面,也不需要高贵的装饰物,广场是一个提供大家饭后晚间娱乐的一个场所,它需要的是整洁大气并且需要接地气。现在有些广场设计者认为把最好的材料装饰物都用上,就能做出来一个大家都喜欢广场,这是错误的。我们需求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为老板姓真正起作用的一个公共活动空间。

(四)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体现的不够具体

现在每一个城市中的广场都应该对当地的城市负责,体现出本城市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个游览在广场中的人都能体会到城市的历史文脉,在特定的时间日期下,还要举办有特色的活动,让人们都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历史文化。如八仙浮雕是蓬莱的标志,非常自然的体现出了当地的特色。

四、未来城市广场的发展前景

(一)提高广场品味

以后城市广场的发展要像更高的境界追求,不单单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保证其职责的同时也要兼顾广场品味的提升,不能只是要大要广,也可以做成一个极具精华的小空间的广场,或者也可以为一些特殊人群专门的提供一个供他们娱乐游玩的空间。能把握住人们的心里。

(二)合理的选择植被

城市广场的植被多种多样,此处以北方为例。因为中国北方气候干燥,雨水不多,所以选择的植被应该是耐干旱、好打理、易成型的植物。而且广场人流量较大。尽量避免柳絮、异物、刺鼻的气味等出现在广场中。树木应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例如:女贞、落叶树种、银杏、枫树等等。绿篱应选择大叶黄杨、侧柏、等常绿树种。要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最好。

(三)适合简约大气的设计

以后广场的发展比较适合简约风格,不失大气而又显得庄重。广场的勉强人群大部分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并不认识有多奢华的装饰物、也不需要弄上富丽堂皇的颜色。只是需要满足他们对广场的简简单单的需求便是很好的。极简主义风格比较适合广场的发展要求。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四)传承文化品味百年

对历史文化的接收和传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城市的中心广场更是应该如此。对当地的文化品味、文化历史都要在设计当中予以体现,才能让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人文知识、历史文化。

五、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

(一)广场的空间形态

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中,不同的交通方式带来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下沉式和上升式广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人、车的不同需求,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分流而言,下沉式广场的应用更多一些,在发达国家,下沉式广场更容易取得一个应有的安静、安全且祥和的氛围。

(二)广场的空间围合

广场围合有以下几种情形

.四面围合的广场

2.三面围合的广场

3.两面围合的广场

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

六、结论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一站前广场的功能构成

高铁站前广场需要满足4方面的需求。1大量人流集散2与城市交通高效、便捷的换乘3城市的新地标, 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4作为城市公共空间, 满足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需求。

站前广场通常会布置公交站场、出租车、社会车辆、长途汽车等的停车场, 有些高铁站将出租车、社会车辆停车场放在地下层。周边布置商业、娱乐、站场服务等大量配套建筑。各功能空间有明确的界限, 但又彼此紧密的联系, 它们同时又服务于站房及城市, 形成一个高效互动的系统。因此站前广场设计应采取一体化设计的策略。

二设计原则

1站-场-城的一体化设计原则

站前广场作为站房与城市功能间联系的纽带, 一方面要向城市内外快速疏散人流, 同时要与各功能相互联系, 因此不能孤立的看待站前广场设计, 而应该采取系统、开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整体考虑。使其与站房、城市间积极地相互作用。

2交通优先原则

对于高铁站前广场的交通组织来说, 包含了两个方面, 分别是动态和静态交通。其中, 动态的交通组织, 其中包含的是, 各种各样并具有相对流动性的人车流。 (1) 人流:主要指乘坐高铁的乘客和购票人员。 (2) 车流:包括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公交:是连接城市与高铁站的主要交通方式, 可分为路过车和始发车两种。出租车:具有快速通过、路线灵活的特点。应考虑与城市主干道连接, 充分发挥其优势。社会车辆:其出现具有一点的规律性, 一般与发车或到站时间有关。

静态交通指的是各种车辆的停车场。根据各类车辆的特征, 设置不同的停车位置, 避免相互之间交叉干扰。公交车:载客量大, 是乘客到达高铁站的主要交通方式, 因此将其设置临近站房, 便于疏散, 方便换乘的位置。出租车:近年来新建的高铁站房多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 因此出租车在地下空间, 直接连接出站通道的位置, 接到乘客离开, 在地面广场层落客, 方便乘客购票, 进站候车。社会车辆与出租车可共用出入口。停车场设计在广场的外围, 离城市交通主干道较近的位置, 或设置在地下层空间, 车库内部设置落客点和循环联通通道, 保证车库的通达性。

3功能复合原则

站前广场作为城市与高铁的纽带, 在满足基本功能基础上, 在其周边及交通转换处, 配置一定规模的商业、餐饮、酒店等服务功能, 对于高铁新城, 未来将以此为核心, 中心区核心功能为交通出行、金融办公、酒店服务等, 辅助功能为生活居住、科技服务等。

4以人为本原则

近年来, 站前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新城关系更加的紧密, 由传统单一集散广场转变为集市民休闲健身, 地域人文景观展示等多功能合一的城市广场。由广场上不同区域人员活动的特征出发, 划分为人员通行区域和人员停留区域。

5立体发展原则

对于立体式站前广场来说, 比平面式的广场, 更具优越性, 比如说, 将旅客的步行距离减少、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很好的将交通流线交叉, 进行一定程度的避免等等。并且, 由于现在交通枢纽地区, 通常是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共同存在, 所以, 立体式站前广场, 非常适合现在交通趋势的发展。高铁站的立体式站前广场, 会利用场地上各种建筑以及地势的高差, 将广场上流动性的人车流等等, 根据其不一样的标准高度来进行组织, 以及疏散。

同时, 对于广场的地下空间, 也是比较重要的建设地点, 例如, 在人员和客流活动频率比较高的地方, 可以设置出一个竖向的共享空间, 来与地面空间进行更好地贯通, 并且, 这样做的话, 在地下空间, 也可以见到和享受, 地面上温暖的阳光、景观以及通风。这样做, 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地下空间给人带来的压抑感。

6预留远期发展空间

随着新城的日益完善, 高铁站引入人流的日益增加, 站前广场的布局应与客流增长相适应。在总体布局时, 应可能预留远期发展空间。

7生态发展原则

站前广场的立体化开发, 并将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生态设计原则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广场设计的必然要求, 确保城市功能长期良性循环发展, 同时作为城市门户, 有更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1) 绿植种植方面:尽量使用当地树种, 充分尊重原生自然。减少城市道路对综合服务区的视觉和噪音影响。

(2) 硬景设计方面:使用多孔隙、高透水的生态材质, 雨水可自然渗透至土壤中, 帮助地下水的平衡。

(3) 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顶和硬质地面的雨水到系统的水过滤设, 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的初步净化处理, 使之成为绿化灌溉、水景喷泉等的中水, 形成一个水的自循环系统。

(4) 光能再利用系统:这个系统, 不但具有一般屋顶太阳能板, 可以收集能量的作用, 还可以把地面空间上的天然光照, 直接送达到地下空间, 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将供电的需求降低了。以上的优势, 是由于系统将导光管的概念引进来, 并加以巧妙的设计。

三结语

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它既要满足交通及广场功能属性要求, 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境。在站前广场的设计实践中应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 采用更为开放, 整体的设计策略, 将站房, 广场, 城市有机融合, 从而带动城市建设, 推动社会发展。

摘要:现如今,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高速铁路, 以及高铁客运站, 都在忙碌的建设当中。作为高铁客运站以及繁华的城市, 空间上的过渡, 高铁站前广场显得尤为重要。高铁站广场, 因其特殊的功能和地理位置, 成为高速铁路、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等互相连接的交汇地点, 同时, 也成为客流进行转换地点, 以及进行集散的重要场地。因此, 站前广场设计应采取新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将彼此有机融合在一起, 才能带动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高铁站,站前广场,设计原则,一体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铁路旅客站广场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摘要】 在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过程之中,一些拥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富有文化含义的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坏,城市传统文化处境十分危险。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出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一个具有这所城市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场,展现了这所城市的文化魅力,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生活品位也得到提高。城市广场在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十分重要,但目前存在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大多如出一辙,很少能够结合传统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和城市广场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设计的意义,并且分析了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另外还给出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尽量为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完成一个具有地域性、文化性、传统性、时代性相结合的、功能多样且环境优美的作品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化;传统文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一、引言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

传统文化元素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拥有代表性的物体和形态的那部分。“传”即表示在时间上的一种连续性,“统”即表示在空间上的一种伸展性。而传统的含义,往往代表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历史形态,它会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而发生变化,但它是不可再生的,是人类或者世界的重要财产。传统文化的含义,通常为每个民族在不断进步的大进程中,不自觉形成的某些文化形态的总和,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思想意识。传统文化字面上是对传统的文化的一种重申,它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对应。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着在发展进程中产生过的文化实体以及思想,文化实体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举个例子,在我国,每个民族的服装服饰、风俗习惯、方言等都在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自然而然传统文化元素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它不但有具体的形态,而且还有抽象的形态。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发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种类并且对其内容进行创新是有必要的。在提取传统文化元素时,可以采用逐步深入,不断透析传统文化的方法,具体而言,要从全方位的感官形态出发,比如从听觉、视觉、触觉或者嗅觉等,进而来找到更适合更能应用于现代的传统文化元素。[1]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关于“城市广场”这一概念,早在公元前八世纪就出现了,它起源于古希腊,当时被称为 “Agora”,一开始城市广场是市场或者讨论地的一种场所。而在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的用处更多了,拓展到了可以进行纪念、娱乐,或者宗教活动,另外也成了一些公共建筑在室外的运动场所。到了中世纪,在意大利国家的城市广场的作用和形状产生了不一样的改变,设计师们开始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设,这样一来,新型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互相结合。到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和城市的道路互相依存为一个整体。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广场如今不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同时也建造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休闲空间。城市广场,有着“城市的客厅”的美誉,是一个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的标志,更是这所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2]

二 、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利于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在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也紧随其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元文化的互相学习成了一种潮流,站在历史的角度,任何民族和国家不与外界交流,把自己与外界隔离都是不明智的。从交流对象上看,进行文化的交流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自己民族在不同年代的学习,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还包括国内与国外文化的互相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和学习,使得各不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文化碰撞,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利于传统文化的脉络得到延续

在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遵循一些原则使得该城市的文化脉络得到传递和延伸,原则有:遵循历史的连续性,符合空间的连续性,还有满足设计景观的多样性和优美性。在進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思考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给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赋予文化上的内涵,进而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视觉要素的结合,最后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实现对受众进行真实的视觉刺激,激发出人们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感,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脉络的延续性。

(三)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有利作用外,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对所在城市的发展也大有利。对于一座城市,城市现代化除了造就宽广的马路、摩天大楼或者模仿西方的风格外,还应保留自己原本的特色,使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举例来说,哈尔滨市在20年前,是个性、特点极其鲜明的一座城市,但由于近20年来哈尔滨市的不断现代化,到处充满着世界上各种风格的景观,这使得之前的城市景观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由于哈尔滨的城市现代化没有结合传统优秀文化元素,这座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城市,难以拥有曾经的发展盛况。

(四)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品位的提高

显而易见,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除了能让人们在身体上感觉良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得到解决,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考虑人们的感受,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归属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设计作品无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3]

三、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通过直接呈现

在应用时,不妨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之中,这在现代设计的体现方式中,利用率十分高。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使得传统文化要素在被使用时,能够十分明了地表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应用之中,容易出现乱用错用的现象。我国的每一个城市的文化都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但是如今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会夹杂着经济和政治方面,这就使得这样的设计很难单纯地表现出城市特有的文化,由于追求的功利性和过渡性造成了传统文化元素张冠李戴。

(二)间接呈现

这种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相反,何为间接,间接从字面上说是在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不能马上识别出来,它需要观察者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时间去感受。举例说明,水是实在的物体,在应用水元素时,可以发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得水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一些古都都以水源为根基,会根据河流的走向而选择住所,水代表着滋养万物、维系生命,具有自己的特质,古代常有君主和百姓求水一说。因此,水元素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常見的,但是可以发现,在应用之中并没有直接在景观中通过流水等明显的方法来展示,多数的情况下,设计者会间接地把水元素应用到了城市景观之中。

(三)形象呈现

形象呈现这种方法跟直接呈现法在某些地方具有类似性,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直接呈现多数情况下是对元素的大小体积做完调整后的直接应用,使用地点一般与该元素原本使用地点是一致的,而形象呈现可以不局限于元素的具体体态,它既可以是对元素原有形态进行大小体积的改变,也可以是对抽象元素进行形态创造,从而应用到城市景观的各个地方。[4]

四、在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误区

(一)在应用过程中过于片面化

在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工程师们在相当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但当提起传统文化元素时,最先映入脑海里的,总会是红灯笼、中国功夫、古代宫殿、北京四合院等等一些广泛熟知的元素。但是那些内涵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往往很少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景观设计的思想深度的提高需要人们融入精神方面的内容,如果设计仅仅模仿外在的东西,就会导致应用的片面化。每一个城市都具有特殊性和独特性,都会拥有相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文化思想,在设计中如果仅程序式或者机械化地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就会导致费尽周折加入的传统元素丢掉了它珍贵的文化实质。

(二)全盘否定西方文化

在应用传统文化时,不要误认为外来的都是错误的。在面对西方文化时,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具体而言,在进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时,设计者面对西方文化,要主动学习其设计上的先进观念。在某些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只会使用繁多的传统元素,而对西方文化全部抛弃,这种行为和态度是十分不客观的。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可以使得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更加规范化。当然,过于崇洋媚外也是不可为的,在借鉴之中,应该掌握好学习的度。[5]

五、结论

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亲和感,促进城市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脉络的传承。而要想把传统文化元素真正应用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结合上,是白费力气的,必须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务必要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地融入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之中,同时适当结合西方优秀的理念,运用恰当的方法,设计出一份观感与内涵皆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斌,方愉.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73.

[2]轩紧紧.基于陕北传统文化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8.

[3]叶媚.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2,25(04):91-92.

[4]白淑兰,张秀卿.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205-207.

[5]陈艳.开封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谢迁,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一、园林绿地中的道路和广场的设计类型

关于园林设计的两大基本类型可以概括为中式园林和西式园林。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来以儒家文化主导, 所以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较为内敛含蓄不张扬。我们设计的园林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 例如苏式园林, 讲究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变幻无穷的景象, 使得没有哪一处景色是重复或者相似的。中式园林里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直直的通向目的地, 它往往是“曲径通幽”。道路弯弯曲曲的穿过园林里的山水、花草和建筑, 每一条道路都有许多的分岔口和细分路径, 他们纵横交错在变化的景观之中。行走者必须熟悉自己的目的地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虽然中式园林里的道路并不是路径最短或者最节省时间的选择, 但它却带来了别样的体验。在传统的中式园林中, 我们也很难看到西方式的大型中央广场。在中式园林中, 取代广场的地位作为中心连接的是各式的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和广场一样起着社交和休憩作用, 是中式园林中的连接枢纽。

西式园林正好与我国的中式园林相反。西式园林讲究效率。广场要在正中央, 这样所有人都能直接看到和进入;广场要足够大, 这样才能容纳足够多的人数;道路要修得笔直, 这样才能减少在路上耽搁的时间, 以便直达目的地。西式园林热闹大方, 没有中式园林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遮遮掩掩。西式园林没有层峦叠嶂的假山假水, 没有高低错落的花草树木, 有的只是修建的整整齐齐的灌木和树木, 以及平平坦坦的草地。

不过, 在中国现如今的很多园林设计中, 是将我国的传统中式园林与西式园林相结合起来。我们引入了中央广场的设计, 也有了笔直的道路、平坦的草坪和修剪得当的灌木,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有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路, 也有道路尽头的水上亭台。中国的园林设计十分具有包容性, 将所有优秀的地方全都囊括其中,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风的现代化园林。

二、道路和广场的园林绿地设计缺陷

尽管我们做到了包容兼并, 取长补短, 但是我国的园林绿地设计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 破环自然之美

当修建道路和广场时, 都要破环一定的自然景观, 如原有的植被和地势。建立起来的道路和广场又往往会移植或者栽种新的花草树木以求美观。这样一种得不偿失的建造方法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环, 更为明显的是, 修建并装饰过后的道路和广场缺乏自然之美, 留下了过深的人工印记。

2. 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

修建道路和广场首先要注重实用性。这里就要明确几个问题:我为谁而修?修了之后有什么好处?怎样修建成本最小效果最佳?这些都是要在道路和广场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的现实问题。道路的修建是为了连接目的地, 是为了将居民楼、商铺、工厂等建筑连接在一起以使人们可接近可进入。所以, 我国的道路规划中有太多的分岔路、多余的路拐弯抹角的路, 这些道路都是不具有多少实用价值的路。广场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和提高生活品质, 人们需要锻炼、休闲和社交, 高楼林立都市里的广场为人们提供了放松的休憩地。所以广场的实用价值就在于让人们愉快。但是目前, 我国的很多广场中的休闲设备、锻炼器材和观光植被的准备都还很不足。

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讲究艺术性。对于广场来说, 艺术性具象化就是依山傍水, 杨柳依依。在广场设计中只重视实用性, 将人们所有需要的都乱七八糟或者工工整整摆在一起, 时间久了, 就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 让人产生不了心里对美的期望与共鸣, 这样的广场也就不会被人光顾了, 从而失去了实用性。广场的艺术性在于让中国人感到美, 感到惬意, 感到赏心悦目。道路的艺术性可能更难为理解一些, 道路如果光秃秃的直挺挺的通向目的地, 效率是有了, 但是却失了风貌。道路也需要艺术性, 也需要有各种植被陪衬, 也需要相互之间起伏交错。

实用性就如西式园林般直接深入居民需求, 艺术性就如中式园林般让人百看不厌。这两点如何兼而有之并且相互促进, 是我国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园林绿地中的道路和广场的设计原则

1. 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这一原则在上文中有过详细的叙述, 主要思想就是道路和广场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者的各类需求, 又要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讲究美学。

2. 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也没有两处道路和广场能做到一模一样。究其原因, 是设计之初的需求考虑不同, 是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环境的不同, 是当地人文特色和生活习俗的不同等等。设计者在进行道路广场绿地设计时一定要事前进行周全考察,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设计出因地制宜的道路和广场。

3. 注重长期利益

在道路和广场园林绿地设计中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整个过程耗费时间也较多。于是有些设计者会将设计方案做的简单一些或者节省掉某些步骤, 有些施工者也会为了缩小施工成本而偷工减料甚至是削减掉某些环节和流程。但是, 道路和广场的建成是为了长久使用的, 短时间内的效率增加或者收益增大, 付出的却是长期的困扰和负担。道路和广场在设计和施工上的不合理, 短期内看不出来, 但是长期会造成修理和看护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四、结束语

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是关乎城市形象, 关乎居民幸福的事情。道路的绿地设计既能吸收有害气体保护环境, 也能为每一个行走者带来舒心的感受。广场的园林绿地设计是整个广场设计的核心, 没有盎然的绿意, 居民又怎么回到广场上来休闲和放松呢?面对现在在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的缺陷问题,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份责任心, 对整个生态环境负责, 对城市形象负责, 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负责。

摘要:随着一条条道路盘根错节的出现和一座座广场的拔地而起, 有关人员开始不断关注到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问题。人造建筑只有以一定原则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在一起才能给整个生态和在此环境下生活的居民带来有益影响。

关键词: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

参考文献

[1]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J].刘飞, 刘红彪.山东工业技术.2015 (06)

上一篇:师范教育范文下一篇:通同一气范文